学校学习材料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学校学习材料范文

示范学校、优秀学校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

时间:20XX 年 X 月 X 日

示范学校、优秀学校申报材料 时间:2021-04-15

xx,位于 x、x、x 三省交汇处,自古就有“一脚踏三郡,天下也太平”的美誉。今日的 xx,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阳光照耀下,更是勃勃生机,百花齐放。记者专访 xx 县北门小学,深深地感知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 xx 教育的欣欣向荣。

xx 县北门小学是一所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于一体的一校两区综合性城区中心小学,是 xx 县示范学校、xx 市优秀学校、省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近年来,特别是 XX 年以来,xx 县北门小学在校长卢大东的带领下,团结全校全体师生,紧紧围绕 xx 县教育局李 xx 局长提出的“突出一个中心、打好两场战役、推荐四大活动”的总体思路,确立“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工作目标,突出“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主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味,努力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切入点,着力“三个管理”, 推进学校品味的提升。

一是以学校制度管理为保障,彰显良好校风。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强化学校管理,实现“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坚持“理事在制,管事在人,重在实用,提高效果”的原则,狠抓了整章

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北门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北门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北门小学教学效果奖惩方案》等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思想教育为主导,常规教学为基础,质量目标为核心,规章制度做保证”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职责为基础,质量为核心,考核为依据,奖惩为动力”的绩效挂钩管理办法,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下大力气解决了以言代法、感情用事的问题,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是以教师人本管理为基础,彰显办学内涵。学校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紧紧围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为主题,狠抓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转变,扎实开展倡导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的师爱活动,弘扬“恪尽职责”的师风,营造起民主、尊重、和谐、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

三是以校园文化管理为境界,彰显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积淀。也是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建起了十块优秀学生宣传窗;九块中华文化展示墙;五块学生管理制度栏;四块时事信息更换栏。“厚德、乐学、善思、尚美”的学风,“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校风,“陶满天下,乐育英才”的教风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充分展示。

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着力点,打造“三个平台”,创建学校高效的课堂。

1、打造一个研究平台。借联片教研,探课堂模式,使校本教研精

品化,学校组织开展的北片“联片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为主题,结合教学展示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讨时,讲课教师尽量用课来诠释自己对研讨课题的认识,课后进行反思。听课老师再结合听课后的感受进行面对面研讨,使老师对研讨主题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提高。

2、打造一个展示平台。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做到校本教研常态化。学校开展了“全科目示范课”教研活动,做到学科全覆盖。活动中,主讲教师为使自己的讲课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不但主动走进新课程,走进阅览室去搜集最新的资料,走进课堂去挖掘更具生命力的案例。而且还积极参与听课,做到教学相长。

3、打造一个学习平台。为提升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经常聘请各级专家和优秀教师到学校开展业务培训,省教科所姜瑛俐教授、市教科院金艳荷院长、县教研室王汉明主任等经常到学校指导工作。

以提升校本教研为生长点,找准“三个抓手”, 凸显特色的校本。

1、精抓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创新求发展。为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学校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仅实现了在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还在常规内容上实现了更新与发展。另外,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的过程监控与指导,引领教师严格地遵照管理的要求实施教学,引领教师不断地践行常规要求,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梳理、总结与提升。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23 示范学校、优秀学校申报材料 相关内容:创建“六好乡

镇工会”申报材料 加强自身建设 充分发挥作用 努力建设新形式下的“六好乡镇工会” xx 乡位于桑植县西北部,距县城 59 公里。境内山大人稀、沟壑纵横,桑鹤公路及澧水河穿境而过,是连接湘鄂西两省三县的交通枢纽,是贺龙元帅刀劈盐局武装革命的起始地。

“时代楷模”高宝来事迹 高宝来事迹诠释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曾经,在海淀试验小学门口,有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上下学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都有那么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警官,身手麻利拉开接送孩子的车门,把孩子从车上抱下来,给孩子背上书包,然后手拉 高三文明班级申报材料 我们这届高三,由于是按成绩从高到低“切块”分班,这就注定了我所带的高三(5)班在五个应届班中,无论是学生的成绩还是学生的品德都是最差的一个班。

文明村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是班××委会的自然村之一。位于村委会驻地的东面,距村委会驻地 3 公里,该组现有 46 户 186 人,劳动力 95 人,大牲畜 69 头;全组民族结构均为佤族,20**年末,全组有耕地面积 299 亩,其中水田面积 249 亩,旱地面积 50 亩,人均耕地 1.6 亩。

侗乡大医感人事迹:放弃北京工作回乡 湖南新晃流传这样一个侗乡大医感人事迹。半个世纪前,北大医院的青年医生杨文钦为了一句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在

北京友谊医院工作的藏族妻子扎西志玛,辞别北京,扎根湖南新晃侗乡。

小学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范本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 年 1 月出生,1974 年 8 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 1990 年,被 企业先进党委自荐材料 XX 年是 xx 厂党政确定的“主攻七化、创建三优”的首战之年。我们坚持“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目标不动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我们落实“主攻七化、创建三优”的要求不走样,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我们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活动不 先进申报材料 4 篇 近年来,我校出现大量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何让这些留守孩子,能安心在校学习,能健康成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申报材料

致自己的励志语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所谓的成功,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

天道酬勤,加油,加油,再加油!

第二篇:学校业务学习材料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

(五)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25、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自己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己的经验理论化,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形成和提高。2009年4月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

(六)

新课改的若干理念

1、课堂生态理念:课堂应是生态环境。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鲜活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沟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

2、合作学习理念:每个教师与学生间都存在差异,都有潜能。承认差距,发挥潜能。

教师学生都有个人人格和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教育教学过程应在师生间特别是学生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中:师师(全员)师生(全程)生生(全域)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个体活动,更是体现一种团体精神。

3、生本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使之充满自信,抬头走路;

相信每个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关爱每个学生,保持其脆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每个学生,帮助其合理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欣赏每个学生,为他们的每个进步而喝彩;

4、探究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认知的过程。课堂教学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

教师应做激励学生探究的人。为学生提供咨询,平等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发现矛盾,但并不拿出现成答案。

5、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获得来自研究的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人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道德;以学生参与研究为基本形式。

6、创新思维理念: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新颖、有价值的思维,它具有深刻、广阔、跳跃、模糊、不确定性。它产生的过程往往是非理性、非线性、非逻辑性的,有时是一种直观感觉,有时是一种异想天开。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展个性,开发求异、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开发形象、直觉思维;优化知识结构。

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注重知识、情意、能力的一体与整合。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七)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八)

影响教师一生的还习惯之二

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非常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们广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一定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己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该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理想教书、用心育人。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一)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之一

2012.2.10 理想教师的师德行为

教师从教的最高境界:学生佩服,学生敬仰,学生喜爱。 1.学生佩服的是教师的学识和水平,能让他们的学习有收获感。 收获感的最重要基础,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应该是一般的实际水平加个体的具体实际水平。

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实际水平。不是如何贬评学生前面的学习,而是发现他们已经掌握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帮助他们开展有效的学习。要知道,最没有办法的老师才把问题只归结于学生,说这个学生学习习惯差,那个学生基础烂,还有某个学生家长如何不配合或家庭如何糟糕等等,这样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和学生都同时造成暗示,这种被“初始化”的心理暗示既表明教师在第一时间为自己找了条看似很有理由的退路(为自己的教学问题打点现实基础),又把自己和学生置于问题和困难的阴暗面,这就会给我们后面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

当我们把课堂作为我们与学生交往的主要阵地时,学生能否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有时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师。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同样是语文教学,有的教师不仅能在课堂里抓住最重要的教学重点,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难点,而且能在课堂抓住生成的问题开展教学,同时,也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运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有较高的效率,课外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会越来越有兴趣;反过来,只会叫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师,没几天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在这样的教学无能中,教师的工作也会越来越觉得没有意义,越来越烦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是首先体现在课堂里的,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深入研究,一定是我们教学的基础。

2.学生敬仰的一定是教师的人品

教师的人品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包括与学生交往的语言,行为,等等。教师的品行是渗透并不断地展示在自己的各种言行中的,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待的东西会变成现实。皮格马利翁效应曾被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先生以实验的形式得以证实,因此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起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3.学生喜爱的是以教师的个性与性格为基础

开朗,活泼,幽默,智慧,这些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教师的表现。冷淡严厉,讽刺挖苦,粗暴易怒,这些是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的教师的表现。我认为,要让学生喜爱自己,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首先喜爱学生。真正地喜爱他们,从心底里喜爱他们,这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加上教师的责任感,我们就一定能把学生的问题放在比较正确的处理的位置上,其中辅佐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就是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策略。我们都知道教育的起点是错误和无知,而教育的基础则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关注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起点看起来不高,但却充满了“后发展力”,加上合适的方法,其学习的效度一定是很高的。

第三篇:学校创建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宫集中心校是太和县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目前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多人,教职工76人。进入宫集中心校,你会感到:校园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优雅、舒适,师生举止文明,地面清洁干净。多年来,学校坚持改革发展,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师生形成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蔚然成风。优美的育人环境,成功的办学经验,大幅度攀升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受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于XX年被评批准为“阜阳市农村示范初中”。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一、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几年来,我校舍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了《宫集中心校量化管理奖惩条例》,其中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奖惩办法》、《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师生安全十六条》、《校务公开制度》、《师生节约用、用电制度》等共计七大章一百二十条,成立了校委会、教代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教职工代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学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关系理顺了,心情舒畅了,劳而不累,忙而不乱,层层负责,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开展。

二、德育为首,不断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多年来,学校在以张华东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确立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的治校方略,并身体力行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一)、利用每周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校本培训时间,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每周一的政治学习,除了安排本周的工作外,就引领教职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结合实际,学习全国著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全国教育专家魏书生、钱梦龙、斯霞、于漪、孟二冬等,学习他的献身教育、积极探索、甘为人梯的理想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激发广大教职工献身教育、争做名师的工作热情,鄙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颓废、碌碌无为的思想。多年来,学校教职工绝无打麻将的现象,酗酒、打骂架的恶俗也销声匿迹,营造了一个优雅、和谐的育人氛围。民风淳朴,教风正,学风浓,是广大学子求学受教的也场所。

(二)、政教处、团委会以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使我校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素,中共中央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在当今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政教处、团委会利用橱窗、黑板报这一窗口,不断表扬师生中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供学生学习,同时还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引导学习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学习洪战辉的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崇高品质;学习徐本禹为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支教的无私奉献精神;每周一的升旗讲话更是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通过大力的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学生”的风气蔚然成风。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师德教育,打造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

几年来,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我校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把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在系统地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学习了xx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讲话,学习了教育部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内容,还指导教师自学,每年每位教师都撰写了2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和个人剖析材料,学校还规范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档案袋,包括个人学习笔记,反思及学习心得,自查自纠总结,问卷调查,整改措施等,并完善考核办法,坚持定期考核,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行为,收到明显成效。

三、加强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按照量化管理的规定狠抓教育教学不放松,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一)立足校本培训,培养名师

几年来,我校积极按照《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自考、函授,提高学历、学力,指导教师参加教研,撰写教研论文并纳入量化管理,还利用每周四下午校本培训时间集中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反思案例等,纳入量化管理。

(二)对作业、教案的检查注重实效,不搞形式

我校对各项工作的检查从来都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量化要求,随机查,深入课堂查,并且不定形式地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的意见。

(三)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除抓好课堂教学,注意学生道德建设外,我们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对学生的前途,对学生的一生高度负责,不受升学率的影响,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导处牵头,艺体组每期都组织开展为同形式的体育比赛,各学科组织了学科兴趣小组,团委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目前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从各方面给学生创造条件,我校拥有全县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可供24组学生同时实验,有专人负责,学校图书3万多册,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体育设施齐全,保障了学生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场所。学校还在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一流 540m2的学生餐厅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目前,学校还拥有女生宿舍楼一座,男生宿舍近百间。我校的微机室也正常使用,使师生都能学习电脑。由于决策正确,措施得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自1999年以来,升学率一直稳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XX年被命名为“阜阳市农村示范初中”,XX—XX年在校本培训等多项工作中受到县教委表彰,尤其是XX年中考,560名学生参加中考,升入阜阳一中、太和一中、太和中学计划内多达143人,共升入各类高等学府深造人数达近400人。值得一提的是八(6)班学生靳培锋被选派参加北京中学生夏令营(全县仅此一人),学生王朝翔等十多人在全省作文竞赛中获奖。

四、努力创造文明、平安校园

在张校长领导下,我校领导班子本着让学生“高高兴兴是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方针,创造了一系列的措施严密的安全、文明管理措施:如《宫集中心校师生安全十六条》、《宫集中心校用电十不准》等,同时在每一个楼梯、学校醒目的位置都张贴了安全制度,对校内外住宿的学生严格登记,学校不定时检查。多年来,我校师生从未出过一次安全事故。

目前,我校全体师生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齐心协力,为创办“省农村示范初中”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示范学校、优秀学校申报材料

xx,位于x、x、x三省交汇处,自古就有“一脚踏三郡,天下也太平”的美誉。今日的xx,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阳光照耀下,更是勃勃生机,百花齐放。记者专访xx县北门小学,深深地感知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xx教育的欣欣向荣。

xx县北门小学是一所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于一体的一校两区综合性城区中心小学,是xx县示范学校、xx市优秀学校、省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xx县北门小学在校长卢大东的带领下,团结全校全体师生,紧紧围绕xx县教育局李xx局长提出的“突出一个中心、打好两场战役、推荐四大活动”的总体思路,确立“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工作目标,突出“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主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味,努力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切入点,着力“三个管理”, 推进学校品味的提升。

一是以学校制度管理为保障,彰显良好校风。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强化学校管理,实现“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坚持“理事在制,管事在人,重在实用,提高效果”的原则,狠抓了整章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北门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北门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北门小学教学效果奖惩方案》等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思想教育为主导,常规教学为基础,质量目标为核心,规章制度做保证”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职责为基础,质量为核心,考核为依据,奖惩为动力”的绩效挂钩管理办法,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下大力气解决了以言代法、感情用事的问题,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是以教师人本管理为基础,彰显办学内涵。学校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紧紧围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为主题,狠抓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转变,扎实开展倡导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的师爱活动,弘扬“恪尽职责”的师风,营造起民主、尊重、和谐、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

三是以校园文化管理为境界,彰显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积淀。也是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建起了十块优秀学生宣传窗;九块中华文化展示墙;五块学生管理制度栏;四块时事信息更换栏。“厚德、乐学、善思、尚美”的学风,“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校风,“陶满天下,乐育英才”的教风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充分展示。

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着力点,打造“三个平台”,创建学校高效的课堂。

1、打造一个研究平台。借联片教研,探课堂模式,使校本教研精品化,学校组织开展的北片“联片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为主题,结合教学展示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讨时,讲课教师尽量用课来诠释自己对研讨课题的认识,课后进行反思。听课老师再结合听课后的感受进行面对面研讨,使老师对研讨主题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提高。

2、打造一个展示平台。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做到校本教研常态化。学校开展了“全科目示范课”教研活动,做到学科全覆盖。活动中,主讲教师为使自己的讲课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不但主动走进新课程,走进阅览室去搜集最新的资料,走进课堂去挖掘更具生命力的案例。而且还积极参与听课,做到教学相长。

3、打造一个学习平台。为提升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经常聘请各级专家和优秀教师到学校开展业务培训,省教科所姜瑛俐教授、市教科院金艳荷院长、县教研室王汉明主任等经常到学校指导工作。

以提升校本教研为生长点,找准“三个抓手”, 凸显特色的校本。

1、精抓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创新求发展。为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学校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仅实现了在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还在常规内容上实现了更新与发展。另外,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的过程监控与指导,引领教师严格地遵照管理的要求实施教学,引领教师不断地践行常规要求,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梳理、总结与提升。

2、主抓校本教研。学校扎实推进“校本研训”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的过程。尊重教师、理解教师、激励教师,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3、常抓写字活动。2011年以来,学校就组织开展了学生写字活动,并始终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本着“一笔一划习字,一生一世受益”的宗旨,扎实开展写字活动,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获得了社会、学校、家庭的一致好评。

以展示主题活动为兴趣点,开展“三个活动”,促进师生的发展。

一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对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逐步深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教育领导力度,提高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科技教育成果显著,受到了教育局和县科协领导、学生家长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至今,学校已举办了四届科技节。

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学校购置大量图书,建成了全县一流的校内图书室-北门小学教师氧吧。推荐必读书目,指定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教师在精读必读书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活动,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把感受都记录下来,并随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学校定时对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树立典型,推广先进,对“多读多思、以读长知、以读增智、读写结合、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鼓励表彰。

三是开展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评比系列活动。比如召开“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系列活动动员大会;开展一次“怎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论坛;结合“课内比教学”工作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评老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怎样做一个学生喜爱的班主任”主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围绕主题,聚焦个案,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引导班主任,坚定信心,培养耐心,以大爱之心和满腔热忱教育感化学生,达到“学生喜爱”的目的;开展“家长喜爱的好老师”座谈活动;举办“我爱读书,做知识渊博的好老师”演讲比赛活动;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和“如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心得体会(论文)展示活动等。

以学生德育教育为基础点,坚持“三个加强”,提高学生的素质

1、加强制度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制定实施《班主任工作条例》、《班级管理考评实施方案》,落实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制度、例会制度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教育,强化精心、精细、精品的“三精”意识。

以爱国教育为主旋律,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首位。以“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为主途径,重点加强学生“争做四好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的黑板、校园广播站、宣传窗、网站等宣传工具,配合学校各阶段工作重点进行宣传。如举办“法制、交通安全”、“学雷锋树新风”、“远离毒品”、“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专题教育。同时,运用告家长书等形式沟通家校联系,共同管理学生。

2、加强行为规范和安全卫生教育

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规范》和《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为重点,对班级卫生、学生的红领巾佩戴、仪容仪表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开展以争创示范班集体为龙头的常规管理达标活动,制定了《学生安全常规》、《班级管理百分评比办法》,对学生纪律、学习、三操、卫生、安全等一日常规,从严管理,精细管理。在常规落实上,由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学生会参与管理,实行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全校上下十分重视法制、法规教育,邀请交警和公安干警来校为全校学生作交通安全报告会和法制教育报告会,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通过作法制报告,落实后进生跟踪帮教,对违纪学生公开处分。通过以上形式有效地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学校做到安全零事故。

积极抓好“三操”大课间活动。每天安排值勤同学检查各班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做操的情况,提高学生认真做操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认真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县电视台、xx日报等报道校内新鲜事物、好人好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3、加强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基石,只有每个班集体都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大面积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抓好班主任的管理,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学校利用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加强对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处事能力,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的实施从而也促进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能够真实、客观地评价每个班主任的工作,提高班主任地位。此外,学校还对班级文化建设特别重视理论研究,2012年初,学校就利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立项的课题《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这一契机,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研究并明晰了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以及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从而使学校班级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篇: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六大教育理念

21世纪是一个全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人是21世纪的根本,21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面对新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大力改革基础教育,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教育要以人为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以下十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每个课改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细细体会的。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政治理念,也是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让人积极愉快地进行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更大的发展。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高效率地进行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效益。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他们学得好,而且要他们活得好,活得积极健康。

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确立起“客户观”,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客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客户就是上帝”,一旦“上帝”不愿意听、不会做,或“上帝”的作业出现了问题,不要去责怪“上帝”,因为“上帝”无过错,而要进行自我反思,看看自己的服务质量是否出了问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数学)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位主体的教学,它既不是“教师中心论”,也不是“学生中心论”。尽管“教师中心论”或是“学生中心论”是从教与学得各自的侧面提出的命题,各有其存在的根据,但是,这两个是二律背反、不能两立的命题。我国教育界流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抗,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要超越这两个命题,就得有这两个命题的“媒介”,即第三个命题。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教学“三段论”,作为解决这两个命题的媒介:

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原理。

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逾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不断产生、否定、再产生。

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这样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即把学生臵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这时的教学才称得上教师主导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态度,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或只有形式上的交往而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

- 2教学中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给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是懂非懂,造成感知到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使学生在概括到应用这个环节缺少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必然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现代教学论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所以必须即重结论又重过程。

五、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教学观念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没有情意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应当得到高度重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

这一理念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当今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生活太单调。单调的生活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单调的生活压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欲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是根本。

第一,“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具体地说,“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同样,过单调的生活就受片面的教育,过丰

- 45678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 1011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 1314

教学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2.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4.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 18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考勤制度范文下一篇:新一代高新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