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2022-07-14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学结合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烟台理工学校 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数控技术部

2011. 数控技术部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开展工学结合是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实施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探索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实习目的

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是对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实习内容

1、通过生产实习,感悟企业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学习企业文化;感悟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学习企业先进文化及管理理念,初步掌握生产技术。

2、通过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和专业素质,养成敬业爱岗精神,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学习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部分专业课程。

4、通过学习和感悟,结合专业,进一步明确本人未来的发展目标(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零距离就业等方面怎样发展)。

三、岗位要求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

2 争取和努力完成实习单位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一线技术人员虚心求教,要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动手实践操作工作能力。

2 、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单调。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做到灵活掌握,该动手时不要闲着当作没事,不该动的地方不要随便乱动;该说的话要说,积极去问,不该说的一定不要乱说。要充分体现我们学生的素质,给实习单位留下好印象。

3、以“学生”的身份去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要认真系统复习所学习的知识,到实习单位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多对照,多思考,多问为什么,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实习结束时要完成实习报告并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应当完成的任务:

1、学生工学实习期间专业部必须安排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协助企业负责学生的组织、管理、生产、生活等事项,全面负责学生的安全事宜。

2、工学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实习期间学校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3、实习指导老师应按企业的作息按时签到上岗,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出勤率以及实习作业等情况,作好工作记录,返校后上缴实习就业处存档。

4、工学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维护实习学生正当权利,协调好学校和企业的关系。

5、实习指导老师要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间断地深入到学生中间巡查指导,预防和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

6、实习指导老师要及时规范学生实习行为,做好学生实习稳定工作。阻止学生无故不参加工学实习,对有正当理由确需终止实习的, 3 指导老师要认真审查,指导学生填写《工学实习终止证明》,交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备案后,护送学生离开实习单位。

7、强化法律意识,教育工学实习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实习单位厂规厂纪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实习指导教师因疏于管理,出现责任事故的,学校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对于违纪的实习学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等处分。

8、 了解本专业对口行业岗位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及时反馈行业信息。

9、 积极参与本专业对应行业的工作实践,锻炼自身的专业业务能力,提高自身“双师”素质。

五、时间安排:

每学期安排两个周

六、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应提交的成果

学生在工学结合实践活动期间要按内容要求,并应结合本专业知识和岗位特点,写出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报告应不少于1500字。其报告内容可参考以下内容:单位概况、所在岗位在整个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及流程、所从事的工作、活动内容、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上有何规划、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等。

七、总结评比

工学交替实践活动总结评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根据企业出具的学生岗位工作态度、纪律情况及岗位职业素质等,结合学校带队教师掌握信息及调查报告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实践活动证书,届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总结交流、表彰。

第二篇: 旅游工学结合班教学实施方案

一、 工学结合教学方案实施的目的

为了满足饭店业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一线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贯彻我院以岗位需要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教结合为途径的办学方针,旅游系依托学院餐旅教学中心,在课堂内基本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理论模块教学任务后,在进行专业理论模块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进入餐旅教学中心经营岗位顶岗实训,实行专业教学、研究与餐旅教学中心经营一体化。做到学生专业学习与餐旅教学中心的顶岗实训同步交叉进行,逐步由低层次岗位到高层次岗位顶岗实训,实现学生在毕业前基本具有符合专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工学结合班级的组成

03级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方向)学生30人,单独编班组成03旅游工学结合班级(第二批)。

03级烹饪

1、2班保持原班级。

三、工学结合工作岗位及实训内容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和参与餐旅教学中心经营业务与管理活动,根据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餐饮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在以下岗位顶岗实训:

(一)餐旅教学中心餐饮部、前厅部、客房部、公关销售部岗位及实训内容

1、前厅部:

礼宾部领班:负责礼宾部一线的管理工作,为宾客提供优质的礼宾服务。 前台接待领班:负责前台接待处的管理工作,确保接待、预订、问询等服务质量。

接待员:热情为宾客提供优质的接待、问询等服务。

收银员:负责前台收银的各项工作,为宾客提供快速准确的收银服务。

行李员:为宾客提供优质的行李服务。

迎宾员:用微笑及规范工作、礼貌用语为宾客提供优质的迎候和行李服务。

2、客房部:

房务中心领班:掌握客房接受信息及发出信息的协调沟通工作,充当房务部对客服务的的信息中枢。

房务中心值班员:担负着接受信息及发出信息的协调沟通工作,向客人提供服务信息及向内部提供管理信息。

楼层领班:负责客房服务员的督导、培训和人员、物品的调配和使用,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 楼层服务员:为宾客提供整洁、舒适、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3、餐饮部:

零点厅领班:布置任务,进行分工,全面掌握本班组服务区域的用餐情况,适当处理客人投诉。为客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自助餐厅领班:组织员工为客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协助自助餐厅经理完成日常督导、培训工作。

宴会厅领班:负责宴会厅的正常运转,保证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协助宴会厅经理做好日常督导、培训。

宴会预定员:熟知餐厅情况,熟悉重要宾客的特殊要求。准确、迅速的记录客人订餐要求,并及时传递给有关人员。

酒水员:保证酒水供应,满足客人的酒水需求,同时负责酒水的储存。

领位员:在营业时间内,在指定位置迎接客人,并引领客人到达指定位置。掌握客情,协调关系。

零点厅服务员:向客人提供点菜和餐饮服务,负责零点厅的卫生、安全。

自助餐厅服务员:向客人提供自助餐饮服务,负责自助餐厅的卫生、安全。

宴会厅服务员:向客人提供宴会服务,负责的宴会厅卫生、安全。

传菜员:保证菜品及时准确的传送,控制上菜速度,做好前台与后厨的协调工作。

4、公关销售部:

公关策划:掌握会议、团队等有组织活动的接待工作,安排客户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美工:进行各种宣传设计和制作活动,负责不同接待任务的场地布置。

5、办公室:

行政人员:处理中心日常行政事务,如文书打印、上传下达、档案管理、工资计算等等。

(二)餐旅教学中心餐饮部后厨操作岗位及实训内容

粗加工:原料的初步加工(摘、洗、去皮等)。

切配: 菜肴切制与配组

烹调: 热菜肴的制作成熟

冷菜: 冷菜的制作与拼摆、食品雕刻

面点: 面食和点心的制作

采供员: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

员工餐:员工餐的制作

四、工学结合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两种形式。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入课堂集中进行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进入交流中心参与经营,履行经营一线服务与管理岗位的职责,并在经营现场进行实训和技能训练、职业修养教育。

五、开设课程及任课教师

课堂教学任务由学院任课教师担任,现场教学任务由学院任课教师和中心外聘教师担任。

(一)课堂教学开设课程及任课教师

03级旅游管理开设课程及任课教师:

03级烹饪

1、2班开设课程:

(二)现场教学内容及指导教师

前厅客房部工学结合各岗位 常旭 餐饮部餐厅工学结合各岗位 李美娟

餐饮部后厨灶间工学结合各岗位 杜应生 房立新 谭延龙 阎坤 餐饮部后厨面案工学结合各岗位 魏红岩 公关销售部工学结合各岗位 胡昭晖

(三)根据中心经营与工学结合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课程进行调整,主要是学院公共选修课不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是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以缩小科目数量,减小排课难度,保证实训时间和质量。

六、教学与顶岗安排

(一)03旅游工学结合班教学安排

1、根据餐旅教学中心经营的现状与教学计划的要求,餐旅教学中心接待任务繁忙时,03旅游工学结合班学生停课,全部进入中心进行现场教学和顶岗实训,因停课而缺少的课时,采取集中补课的方式于以补齐。其他时间按课程安排表进行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

2、课堂教学安排在每周周一至周六的

1、2节和周一至周五的

7、8节。其余时间为现场教学。课程安排表如下: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03旅游工学结合班课程安排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午 3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4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下 5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6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午 7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8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3、上课地点:03旅游工学结合班专业课安排在交流中心418教室进行;其余课程可视任课教师情况安排,既可安排在中心,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或讲堂楼进行。

(二)03烹饪

1、2班课程安排

03烹饪班学生教学与顶岗实训全部安排在餐旅教学中心,课程安排如下: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03烹饪一班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 1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冷菜工艺 面点工艺 中国药膳 烹饪工艺学

2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冷菜工艺 面点工艺 中国药膳 烹饪工艺学 午 3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面点工艺 厨房英语 烹饪工艺学

厨房英语

下 5

6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午 7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8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 1 顶岗实训 厨房英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中国药膳 顶岗实训

2 顶岗实训 厨房英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中国药膳 顶岗实训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03烹饪二班课程表 午 3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4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顶岗实训 下 5

6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冷菜工艺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午 7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冷菜工艺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8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学

注:上课地点为交流中心烹饪大师表演室 (多媒体阶梯教室)

七、顶岗实训的轮换

(一)顶岗实训轮换的时间

顶岗实训实行轮换制,烹饪专业学生操作岗位每月一轮换,旅游专业学生部门内的岗位每月---五周一轮换,部门之间三月轮换。

(二)轮岗的组织

(1)加强学生日常考核,在进行岗位或部门轮换前,必须对学生进行测试,成绩及格才能准予轮岗。

(2)岗位轮换要穿插进行,学生不必全部轮换,原岗位应留下一定数量的学生。以保证经营的正常运行。

(3)建立学生工学结合档案、实训指导教师实训计划、实训指导考核题库、 实训考核成绩、转岗小结、工学结合手册(笔记、小结等)等。

?? ?? ?? ??

第 1 页 共 6 页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本文由cdled00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实施方案

有数据资料显示, 全国室内外装饰工程量每年以 30%以上的速度 递增,预计到 2007 年全国室内外装饰工程量将达到 8000 亿元以上, 而 2006 年国内设计师存在着 50 万人的缺口。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前 景,装饰设计师的身价也扶摇直上。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但是要成为一名优势的装饰设计师,需 具备室内外设计、环艺设计或相关的专业素养,不仅有良好的美感和 设计灵感,还要对现代的流行装饰风格了解,熟悉装饰工程流程和工 艺、家居装饰材料价格动态等。现在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不 能满足如今社会需要的装饰人才, 据社会同行业人士反映很多毕业的 学生只能跑跑业务或者做点制图员的工作。

一、3+2+1“导师” 项目”制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导师” 项目” 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 “3”为前三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 ”为前三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 教学阶段 “2”为第

四、五学期的“导师” 项目”制半工半读教学阶段 ”为第

四、 学期的“导师” 项目” 半工半读教学 “ 企合作, “1”为最后一学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阶段 ”为最后一学期的校企合作 第一至第三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程,三个学期内全部完成。 第

四、五学期为校内实习学期,采用“导师” “项目”制半工半读教 学模式。 “导师”制为每名专业教师代十名学生,在第四学期中带领 学生到实习单位或实训室中开展专业课题设计,详细课程安排如下: 1 课程名称

实践 学时

技能培养 熟练掌握室内设计要素 熟悉国内设计流行趋势 掌握各类建材的主要性能 及应用

实训地点 艺术设计技能训练中心 校外实习单位 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部门 广告装饰 实训室 工地 广告装饰 实训室 广告装饰 实训室

室内设计 建筑装饰材料 展示设计 184 36 80 掌握展示设计的设计要素 艺术设计技能训练中心 了解展示设计的特殊性 校外实训基地 掌握最基本的施工工艺、 艺术设计技能训练中心 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

环境艺术设计 施工技术 34 建筑设备 14 掌握建筑设备工程的基础 知识 掌握景观设计要素 了解景观设计的施工要求 了解景观设计的流行趋势

校外实训基地

工地

景观设计 88 校外实训基地

工地

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设计施工相结合。 从第四学期开始导师就带 领学生到装饰公司或实训室开展专业课题,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参与实 际的设计施工,按劳计酬。使学生从入学到就业除了具有实践技能经 验外还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缩短学生与企业距离,使学生在毕业前就 直接具有社会职业经验,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与质量。 在实行“导师” “项目”制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时,导师为本学院 的专业课教师和外聘教师或公司的专业设计师。 在第四学期分配学生的原则如下:

1、改革初期采用硬性分配制,由专业教师组进行合理搭配,按 照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进行分配。

2、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实行“双选”制。学期初把专业课导 2 师的名单公布,由学生选择导师。导师得到名单后进行选择核实。

二、建立适应“导师”“项目”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适应“导师”“项目” ”“项目 及管理制度。 及管理制度。 (1) 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在学校承认学生已有的学习 和实际工作经历, 在出示有效证明或通过测试后, 允许免修相应课程, 并折合成学分。 (2)实践课程评价以学生实际工作成绩为标准,校企双方共同成 立组织和管理机构,生产实习课程按教学与生产的要求制定管理办 法,建立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双重考核。主要考核点包括学生的出勤 率、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的学习效果、生产操作的熟练 程度、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合作态度、遵守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 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工资水平等。 (3)建立有关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考核的办法和负责 人,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管理上有措施,并严格进行考核;

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单科证书要考核,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要考 核,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也要考核。制定各级各类考核内容、考核 标准、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各用人单位,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要 成立不同层次的资格考试委员会,根据国家颁布的行业等级鉴定标 准、行业发展趋向、企业用人标准、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 标准,层层考核,严把质量关,确保毕业生质量。 3 主要建设责任项目 实践课程的标准要求及考核 生产性实训学生管理制度 弹性学制专业课程管理与考核 弹性学制学生管理制度

2007 年建设内容 起草及试行 试行 起草及试行 起草及试行 2008 年建设内容 补充完善 补充完善 补充完善 补充完善

负责人 李德华 葛赛 宋亮亮 厉凤鸣

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教学资源

三、 支持。 支持。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与施工工艺流程紧密结合,与 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将环境艺术设计设计专业装饰工程制图、表 现技法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室内设计、施工技术、装饰预算等 课程根据实际进度顺序分成不同专题,从设计、施工、预算、工艺流 程等工作步骤,参照各步骤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规范,将原来多门课 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职业岗位为中心,实现专业技 能、岗位技能与职业技能三能合一的课程体系。

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装饰预算 环境艺术设计施 工艺

环境艺术设计能力 室内设计能力 施工工艺管理能力 装饰概预算能力

艺术 设计 与施 工实 际技 能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 装饰施工 成本控制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 《室内设计原理》 《装饰设计概预 算》 《建筑施工技

课程建设也根据课程改革,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 工学结合特色。在此课程体系下初步确立了环境艺术设计制图、环境 艺术设计材料、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环境艺术 设计施工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设备、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预算、电脑平 4 面设计、3DMAX、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共 9 门)专业核心课程,其 中相关核心课程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施工技 术(共 3 门) ,准备建设成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 门省级精品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

课程名称 建筑装饰材料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施工技术 合计(万元) 建设内容 建筑装饰材料实训 室、实践教学 装饰设计制图室 施工工艺实训室 预期经费(万元) 预期经费(万元) 10 5 5 20 万元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课程负责人 李德华 葛赛 孙晓丽

1、核心课程预期效果 课程编号:56010205 课程名称:制图基础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的投影规律,轴侧图及组合 体的视图画法,制图的基本知识,形体的表达方法,环境艺术设计施 工图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及绘制方法,阴影与透视的有关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纸, 掌握各种投影图及建筑施工图纸的绘制方法。 合作企业:北京业之峰装饰公司、城市人家装饰公司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生产实习 评价考核方式: 职业资格鉴定成绩及工作成绩 资源服务:可提供教学课件、试题库、实验实训考核方式等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 李德华 年龄 28 学历 本科 职称 讲师 5 简历及专长 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 多次参与环境艺术设

计专业建设。 团队成员 企业生产管 主要担任装饰工程的实践指导工作。 理者

课程编号:67011213 课程名称:电脑设计 课程概述:本课程将电脑平面设计软件与三维软件如影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CAD、3Ds Max 等与专业设计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室 内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以致用,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设 计能力。 课程目标:熟练运用 Photoshop 和 CAD、3Ds Max 设计软件工具,能 够运用电脑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 合作企业: 日照福瑞德广告工程有限公司、日照利峰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日 照业之峰装饰公司、日照卓远广告策划传播有限公司 教学方式:现场教学、顶岗实训 评价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设计创意、与客户沟通的表现及设计的采 用率。 资源服务:可提供教学课件、试题库、实际案例、实验实训考核方式 等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 葛赛 团队成员 年龄 29 学历 本科 职称 讲师 简历及专长 从事多年电脑设计、拥有多年从业经验 6 课程编号:56010212 课程名称:环境艺术设计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基本原理、 建筑室内外空间、 材料质感与色彩、照明与绿化,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等。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装饰设计原理与 技巧,能够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设计。 合作企业:日照福瑞德广告工程有限公司、日照利峰广告装饰工程有 限公司、日照业之峰装饰公司。 教学方式:现场教学、顶岗实训、生产实习 评价考核方式: 职业资格鉴定成绩及工作成绩 资源服务:可提供教学课件、试题库、实验实训考核方式等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 葛磊 团队成员 年龄 29 学历 本科 职称 讲师 简历及专长 从事多年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具有丰富的实 战经验。

2、工学结合的教材及特色课件 由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装饰专 业实践技能培养的专用教材不规范,因此,此类教材建设一直都是专 业建设及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适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 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我院将计划编写与生产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室内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施工工艺》《环境艺术设计概预算》等教材, 、 、 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校内外生产实训相结合, 重新整合环 7 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 最终完成注重生产性实践技能培养的综合指导 性教材及配套课件。

3、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改革 建立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 改变以前单一 的考核方式,形成与实际工作实效、工作成绩相结合的实践课程评价 办法。教学方法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实习指导教师根据 学生在企业现场表现及时指导,实现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

(四)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建立以学院广告公司发展为中心, 设计开发与服装展示为辅助产 业的高水平的服装产业中心, 为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稳定的环 境。

1、主要实践环节安排表(总学时的 44.8 %)

实训项目 名称 环境艺术 设计工程 制图 电脑设计 3DMAX 环境艺术 设计表现 技法 学 时 60 实训 性质 实习 环境 学会的 相应技术 实训地点 指导 教师 双师型教师 结点 证书

熟练识读、绘制建筑施工 环境艺术设 专业技 模拟 图纸 计设计制图 能训练 室 岗位技 熟 练 掌 握 各 各 类 设 计 软 校外装饰公 模拟 能训练 件的操作 司 职业技 能熟练完成电脑效果图 模拟 能训练 的绘制 能熟练完成手绘效果图, 专业技 模拟 及快速表达设计思想 能训练 校内机房 180 90 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 校外专任教师 双师型教师 室 内 设 计 师 资 格证、摄 影 师 资 格证 60 课内实训

室内设计 120 熟悉最新的材料、施工工 艺和国内外流行设计风 岗位技 校外装饰公 真实 格,并能够运用施工图和 能训练 司 表现图将自己的设计意 图准确地表达出来

双师型教师 8 环境艺术 设计设计 装饰预算 装饰施工 顶岗实习 109 60 2 周

职业技 掌握设计原理,能够独立 模拟 能训练 完成设计工作

校外实训 基地

双师型教师、 校外专任教师 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 校外专任教师

专业技 能 独 立 成 一 份 环 境 艺 术 校内实训基 模拟 能训练 设计预算书 地 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职业技 真实 践操作相结合,熟练掌握 能训练 施工工艺流程 校外实训 基地

2、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以发展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产业为导向,建 设高水平的装饰实训中心。 (1)成立广告装饰实训中心,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设计比赛, 提高设计、表达、制作、施工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专业教师 为主要管理人员,学生为主要职员,对外提供环境艺术设计服务。 (2)在现有的学院广告装饰实训室的基础上,扩大工业化生产 规模,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告装饰公司;聘请少量专职的管理 人员和大量的学生作为职员, 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职业岗位技能的训 练,并且利用实践课程及课余时间进行工作,获得相应报酬。 (3)开设店面,以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为保障,逐步打 造我院广告装饰公司的品牌形象。

3、对外辐射 (1)职业资格鉴定 我院现为日照市室内设计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点。 有效利用教学资 源,为装饰公司及相关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高级人才,大力开展环境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促进社会人员持证就业。 (2)技术型人才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组织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为社会培养 9 室内设计、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控制、环境艺术设计概预算等方面的 更多专业人才。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增加相关企业种类,让学生参与多种类 别的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施工管理等实践锻炼。

校外实习基地发展计划一览表

实习基地 名称 实习项目 顶岗工种 设计员、安装工 设计员、制图员、安 装工 设计员、项目管理人 员 学 时 240 240 240 可同时接纳 的学生人数 20 20 20 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日照福瑞德广告工 设计与工程 程有限公司 日照利峰广告装饰 装饰装饰 工程有限公司 日照业之峰装饰公 室内装饰 司

四、实施步骤

1、进行学分制改革,推行弹性学制

2、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外部条件。

4、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规章制度。

5、成熟推广、全面实施阶段(大约用一年的时间)

五、保障措施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熊文生

副组长:王德聚 成 员:李德华、葛赛、葛磊、孙晓丽

(二)政策保障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运行,提高建设质量,实现项目的总体发 10 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保证各项经费及时、 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特制定严格灵活的运行保障机制如下: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指标控制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 根据项目要求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统筹 安排和使用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划分财权,由学校和各教 学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对各项经费分设经费指标本。 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 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在安排具体经费预算时,除基 础建设经费外,应优先安排软件建设经费,使教学工作中内涵建设的 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 3.教学经费预算的核定依据要明确 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经费核定依据,并确定为各单位进 行项目建设时的必要参照。 11 1

第四篇: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方案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运行管理方案

根据示范院校建设的需要,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特制定我院重点专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以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二、院教务处负责全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宏观指导、检查、评估及重大问题的处理。各专业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建设”的原则。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2、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3、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

四、组织与管理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实习、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2、要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3、实习、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4、校外实训基地的确定有系部决定,同时要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计划和记录的基础工作。协议由学院分管校长签定。协议内容按学院统一文本执行。协议正本存学校档案室,各处室、各专业保存复印件。

5、校外实训基地的撤消,必须由各专业项目负责人或系部写出

书面报告,经分管院长批准方可。

五、教学管理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学校相关专业派出教师,根据校外实践教学计划,明确每一次校外实习与实训的具体任务与目的,确定每一次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企业沟通、协调,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意见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

六、学生管理

1 、严格纪律。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首先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使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

2、全过程考核。为保证实习质量,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监控及考核。学生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对每个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考核。在“顶岗实习考核表和顶岗实习成绩汇总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企业工作经历的凭证。

七、建立稳定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以后,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2、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属企业产学项目紧密合作关系。学校应加快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和企业形成互帮互助、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

3、定期召开校企合作顾问委员会,加强并保持校企双方的密切联系,以保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加强校企文化交流。学校有学校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 两种文化各有特点,校企合作两方可以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以保障巩固与发展校企双方的合作。同时,定期召开往届毕业生座谈会,邀请所有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已担任一定职务或在企业中已成骨干的毕业生回校参加座谈会,介绍所在企业用人需求信息,企业文化,以亲身体会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协助吸收应届毕业生等。

5、每年召开一次实习基地联谊会,请各实习基地领导、代表来校交流共建实习基地和产学的经验,共商基地建设事宜。

八、校外实习基地的检查、评估和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制度

1、为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各系领导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及验收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2、实施优秀实习基地评选制度。学校将根据实习基地发挥作用情况,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检查评估(两年评比一次),对那些热情支持我校学生实习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以促进我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五篇: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摘要: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相对短缺,因此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国情对模式的主题、功能、结构等进行重新设定,选择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职业素养;专业技能

一、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模式不是一般的具体形式,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存在物,是在长期实践中从多样的现实存在物中概括出来,经受各种检验并最终“定格”的结果,因此,它必然有某种个性特质,而体现这种个性特质的要素通常是模式的主题、结构与功能设定、支持系统和适用环境。

(一)模式的主题

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这种功能和结构,是由于受某种理念、思想和主张的支配,这就是模式的主题。它是模式理性特征的体现,是模式的核心,贯穿和主导着模式的整个体系,支配着模式其他构成要素,并衍生出与主题有关的其他范畴。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通常产生于模式构建者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教育观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最早出现在英国,但目前世界上较为一致认可的现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他早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生活经历和他日后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敏感促使他产生了工学结合的想法。直接起因是他发现很多东西学生无法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学到,只有在车间和工厂里才能学到。于是他设想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课堂学习。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下了定义,认为它是“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4月,由美国工学结合规模最大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主持召开的“美国合作教育大会”的文件中指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显然,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

(二)模式的功能与结构设定

模式的功能和结构设定是模式的主体内容。如果说主题是模式的核心,那么它必定要落实在模式的结构之中。没有特定的模式结构,模式的主题就无法贯彻。而模式结构的基础则是模式的功能,它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是模式主题贯穿在结构之中的中介与桥梁。

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我们不难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它从两个方面决定了模式的结构设定:第一是结构组成要素,即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第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式,一是角色关系式:学校是“主办方”,用人单位是“协办方”,学生是结构主体,也是主要的受益方。二是责任关系式:学校是组织者,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并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为学生安排工作单位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学生既是用人单位的雇员又是学校的学生,有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以及为用人单位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责任;用人单位是学生的雇主,有责任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支付相应的报酬,并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

(三)模式的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产业、社会等多个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来自教育、产业、政府的多元支持系统。

在教育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作为支撑。在管

理体制方面,英、美、澳、加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等学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Departmen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Career Service)是该校最大的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全校近2万名学生校外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该部门的人员构成是“双师结构”,一半以上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与企业有着天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在学生工作安排与管理上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制度方面,这些国家的高等学校多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课程方面,这些国家高等学校的课程多为模块式结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选择模块的组合,学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某一工作岗位始终有学生工作的要求,通常采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分成两组轮换上课的课程安排,很多学校将职业证书的课程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或将职业证书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之中。

在产业方面,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实践主要有三种动因:一是政策驱动,由于很多国家有鼓励产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相关政策,用人单位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把接收学生实践与

自己的利益挂钩,而且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二是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的一些非关键岗位的技术要求或风险系数不是很高,由现有工作人员承担或专门为此招收新人成本过高,但由学生承担比较合适,非但成本低廉,而且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三是长远考虑,由于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用人单位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接收学生实践作为招募理想新成员的途径之一。

在政府方面,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践;二是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最常见的是减税退税政策,较为典型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退税制度,即cooperative Education Tax Credit,简称CETC。该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每接受一位学生实践,就可以享受相应的退税待遇。

在鼓励学校的政策方面较为典型的是美国。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开始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进行财政资助。该法在题为“加大对发展中学校支持力度”的第三条款中规定,发展中学校可以使用条款中规定的款项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将有关资助内容单独列项,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扩大规模;二是培训管理人员;三是进行相关研究。从1970年到1994年,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共17次,累计金额达2亿多美元,实施这一模式的高等学校从55所增加到1100多所。

至于适应环境,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从事的是真实的职业人的工作,因此它的适应环境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一模式的实施。如上世纪 90年代上半叶加拿大的失业率高居不下,1992年年底高达 11.8%,在西方七国中名列前茅。虽然1994年11月曾一度降到 1位数,但全年失业率仍在10.4%,有136万的失业大军,成为影响高等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为此忙翻了天。

二、中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将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进行对比。

(一)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在教育这一层面,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首先,大部分学校尚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一般都由教学管理部门附带。由于教学管理部门的功能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内,因此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有“双师结构”管理队伍,系和专业层面上双师队伍也不够健全;在教学制度方面,我们尚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课程方面,我们还是从教学而不是从育人的角度看待课程,因此没有完全将校外工作作为必修课。虽然职业证书已经被纳入课程体系,但还没有在内容上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大多数课程还是重在知识,缺乏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

在产业和政府方面,由于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产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造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因

此,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在适应环境方面,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直接有关,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学校实施这一模式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

(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题的补偿性扩展

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使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承担提高职业素养之外的补偿性任务。教育部教高 [2006]16号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前者工与学的结合是模块式的组合,后者工与学的结合则是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而后者除此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全程式”工学结合是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探索,为了弥补支持系统要素的不足,其主题与国外相比应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多元组合

由于模式的功能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因此,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等。前者的实现路径主要是校外,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且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实现。根据16号文件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后者的实现路径是校内与校外,而且主要是校内,因为专业建设虽然必须与用人单位相结合,但其行为主体是教师,用人单位充其量参与设计和策划,不可能成为主体。

由于模式的功能是模式结构的依据且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建设的功能,因此,在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结构要素中,学校的教师至关重要,就责任关系式而言,既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又要主持专业建设,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的理性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老板,女n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这一做法的要求归纳起来是四句话,那就是“真实的工作环境,顶岗的工作实习,一定的劳动报酬,严格的过程管理”。为了不影响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将工作安排在假期,也可以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虽然最后一学期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加强管理却能取得一举多得的成功:既是工学结合、顶岗工作,又能结合具体实际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解决第六学期“放羊”的老大难问题。目前,严格的过程管理是重中之重。

(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

心理学认为,所谓技能,是指由于练习而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有意识的活动中近乎自动化了的部分。由此推理,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业务活动中的熟练动作;而所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亲手操练;二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现场教学。由于校外顶岗实习往往较为分散,而且与所学专业很难完全对口,更不可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现场教学,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个别与学校联系十分紧密的校外用人单位才能实现。如果是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协议等形式要

求基地经营者提供相关条件,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各种教学要求。

(三)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

从课程设置角度看,目前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课程,认为课程的核心是反映学科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文本;另一种是从育人的角度理解课程,把课程看作经验,认为课程是活动、是育人的结果,或认为课程是育人的计划、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后者是目前越来越受世界各国重视的“大课程观”,是美国在20世纪初提出的“经验课程范式”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从这一课程观来看,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本身就是一门课程。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发起方之

一、我国最早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香港理工大学实施的“优选毕业生计划”(Preferred Graduates Program),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参加3个月的实际工作,并将其称为学生的“必修课”。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知识,教材按照知识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实践是知识的附属。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实践活动,教材应按照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要引出,是实践的附属。笔者认为,后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思想。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其次,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因此,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四)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个来自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都到教室里去上课,能在现场进行实践技能指导同样是称职的兼职教师。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分散的特点,学校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里聘任兼职教师,支付他们应有的工作报酬,适当地对他们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要求他们代表学校,依据学校的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管理。兼职教师根据聘期可以是相对静态固定的,如校内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如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人员。

参考文献

[1]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 Apr.2001.

[2]Reeve R S.“Employers’Guide to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Inc.2001.

[3]Goldstein Michael B,Wolk,Peter C.“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Institutions”,Jossey—Bass,1987.

[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Z],2006—11—16,

[5]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廖哲勋.课程新论[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伍棠棣,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搞笑句子表达心情下一篇:搞笑有趣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