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2022-09-11

一、引言

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之下,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 针对高职院校慢就业问题分析负面高于正面。“慢就业”现象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工作, 而是选择继续深造、创业考察、在家待业等, 不急于对于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合理有效的规划。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统计, 我国青年大学生的逐渐告别传统的就业方式, 在表面分析新型的就业模式似乎更加具有合理性, 同时折射出一些现实的问题及特征。

二、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影响分析

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 将会对学生的发展及社会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 高职学生“慢就业”具有正面影响价值。多数学生表示“慢就业”将带来一定的个人优势, 将帮助学生确定准确的职业定位, 并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 给予求职者更多自我提升的时间及空间。“慢就业”现象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社会择业观趋向于理性化及多样化的发展。其次, 高职学生“慢就业”现象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慢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及发展, 学生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并未得到预期的进步, 导致学生陷入持续等待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 就业形势原因

“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及普及化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度的增加。在我国实行教育大众化及教育终身化政策后, 社会各阶层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且平台更加丰富, 高等院校每年毕业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2018年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数量高达820万, 而社会经济建设对于毕业学生的需求并未随之增长。高职学生“慢就业”的现象日益突出,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环境之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多问题, 部分约束制度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应对, 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以及户口成本等内容。这些限制性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增加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 思想观念原因

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 与学生的思想观念之间具有较大的联系性, 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5后, 多数学生并未有迫切的就业需求。且高职院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父母对其较为宠溺, 学生在找工作期间将会被父母干预, 掺入父母的意见及建议, 学生缺少对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当代青年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较多, 具有较为随性和自由的特点, 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对于“慢就业”模式极易接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理念及想法, 是出现“慢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 产业结构原因

我国自2004年起, 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共存, 本质上反应出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阶段, 中国对于劳动力及优秀人才需求的差异问题, 并基于本质层面呈现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第三产业正处于全球价值链中最低端环节。近年来,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远低于劳动力素质的增长速度, 速度之间的差异性, 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在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之中, 加工组装的技术及内容处于全球分工的低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廉价劳动力, 并非技术性知识劳动力进一步恶化了高职院校毕业困难的问题。基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为依靠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力度不足, 其中主要为低端服务业, 对高职院校学生吸引力度且岗位提供不足。因此, 基于大学生就业岗位供给与需求分配角度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慢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

四、高职学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 社会层面

基于社会层面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慢就业问题的产生及发展, 应考虑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首先, 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好相关的宣传指导工作, 借助各种形式宣传指导高职院校学生, 自主理性的选择“慢就业”。例如, 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贴吧及豆瓣等平台。其次, 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的完善就业环境,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及管理, 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权益, 为大学生的积极就业活动提供客观的指导环境。最后, 企业应积极影响政府的号召, 坚持公平且公正的聘用原则, 为企业的建设及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优化社会企业的资源有效配置。

(二) 学校层面

基于高职学生“慢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 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向及方式。首先, 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及多角度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针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及求职理念进行规范性的指导, 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开展, 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 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的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师及就业指导办公室, 为应届毕业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路径,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将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调节能力, 解决学生因选择能力不足而出现的“慢就业”问题。

其次, 高职院校应坚持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拒绝就业率至上的教学准则, 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并尊重学生灵活多变的就业选择。学校方面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 结合学生“慢就业”的现象给予有效的指导, 例如, 针对需要准备考试的各种学生, 教师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面对就业困难的学生, 高职院校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路径,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 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职学生家长应注重于孩子的沟通及交流, 帮助学生了解及分析当下的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及选择, 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及设计。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出现“慢就业”是源于缺少合适的工作, 或是寻求安稳的工作环境, 因此选择考公务员或是其他资格证书。针对这种情况, 学生家长应在学生求学期间进行教育, 监督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积极参与至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家长应积极创新自身的就业理念,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及环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且健康的就业观念。

(四) 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就业的行为主体, 在解决“慢就业”问题之中, 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避免盲目跟风, 寻找到准确的自我定位。在校期间应积极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时间能力, 为毕业后的就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之下, 高职院校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建立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 切实有效的解决“慢就业”问题。

五、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 高职院校“慢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为更好的解决高职院校“慢就业”问题, 应正确处理学生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关系,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促进高校大学生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也应提高自身利用资源的能力, 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摘要:近年来, 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数量高达820万人, 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这将意味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简要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主要影响, 并论述高职院校学生“慢就业”的产生原因及解决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 旨在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高职学生,“慢就业”现象,原因,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马宝成, 何万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9) :52-57.

[2] 徐炜.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反思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 2017 (19) :107-111.

[3] 贺杏妹.关于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智库时代, 2017 (6) :115-116.

[4] 嵇新浩.教育类核心期刊视域中高职学生就业理论研究进展与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23) :71-7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析当前我国机场行业基础建设融资模式的利弊与选择下一篇: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