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

2022-08-23

第一篇: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

定额成本 计划成本 标准成本的区别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 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

定额成本(Norm Cost)在工业企业里,根据某一日期,一般是当月一日所确定的各种产品成本项目的耗费定额、当期费用预算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一种预计成本。定额成本是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现行定额,它反映了当期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合理的现行成本定额是衡量企业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区别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不同,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而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 二者虽然都是以技术经济定额为基础制订的目标成本,但前者依据当月现行定额制订,对单位产品的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以货币形式进行综合则形成产品的定额成本。表示当月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各月的现行定额可能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进行修订,因而成本水平表现为不断降低;后者则依据计划期(通常是一年)内各月的平均定额制订,反映计划期内预计应达到的平均成本水平。

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区别

定额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就是现行定额,是企业在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在各项消耗上应达到的标准,所以任何一项生产技术有所变化时,现行定额都应予以修订。也就是说,定额法下的定额是可能变化的,应设计一套定额变动计算方法,以计算定额变动的趋势和金额。如:以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与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之比确定系数的方法,来计算定额变动的差异。标准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不用设计相应方法来计算其变动差异。

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区别

计划成本只有价格差异,主要用来核算成本;而标准成本既有价格差异,又有数量差异,主要用来控制成本。计划成本的价格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来体现,还是属于存货,从而保证了帐实相符!而标准成本法核算的差异直接转入费用成本科目,从整体来说,标准成本法是不会影响当期库存成本及损益的!因为其最终是要找出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通过“成本费用“科目来体现的!计划成本通常没有考虑分解为数量*价格,而是作为一个不可拆分的金额数字,它通常是上年度的平均成本价——平均采购价格,平均生产成本价,平均不含税销售价格。计划成本与预算结合较好。计划成本差异是分摊进存货成本中。通常,计划成本最终要还原为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存货计价方面,而且面向管理控制。标准价是必须可以拆分为数量*价格形式的,标准价格在设定的时候考虑的是标准情况下的正常成本水平。标准成本差异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挂损益科目,一种是分摊进存货成本。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结合,以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考核成本支出的方法。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第二篇:管理会计第9章标准成本法答案

六、计算与核算题

1、A材料的标准用量=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实际产量=10×1000=10 000(元)

A材料的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200-210)×9 000=-90 000(元)为有利差异。

A材料的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 000-10 000)×210=-210 000(元) 为有利差异。

A材料成本差异=A材料的实际成本-A材料的标准成本=200×9 000-210×10 000=-300 000(元) 或:A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90 000+(-210 000) =-300 000(元)

为有利差异。

2、(1)计算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5000÷2000=2.5(元/工时) (2)计算三种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5600-5000=600(元)

为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400-2100)×2.5=-1750(元)

为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2000-1400)×2.5=1500(元)

为不利差异。

(3)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2.5×2100=525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600-5250=350(元)

或: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开支差异+效率差异+生产能力差异=600+(-1750)+1500=350(元)

3、(1)月末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核算。

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200×9000=1 800 000(元)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用量=210×(10×1000)=2 100 000(元)

结转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2 100 000贷:材料1 800 000

材料价格差异90 000 材料用量差异210 000

(2)月末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核算。 由已知:本月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5 600元, 根据2题的计算,本月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为5250元 借:生产成本5 250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60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 500贷: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 750

制造费用(固定)5 600

(3)结转已售产品的成本差异。

已售产品直接材料和固定制造费用的不利差异=600+1500=2100(元)

已售产品直接材料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有利差异=90 000+210 000+1 750=301 750(元)

综合后为有利差异:301 750-2 100=299 650(元)

借:材料价格差异90 000

材料用量差异210 0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 750 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60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 500 产品销售成本299 650

4、(1)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标准分配率=预算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工时

=500/2500=0.2(元/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耗用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510-0.2×2200=70(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200-2000)×0.2=40(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510-0.2×2000=110(元)(不利差异)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用差异+效率差异

=70+40=110(元)

(2)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

=4000/2500=1.6(元/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耗用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3980-4000=-20(元)(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2500-2200)×1.6=48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200-2000)×1.6=32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3980-2000×1.6=780(元)(不利差异) 或: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开支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20+480+320=780(元)

第三篇:9.成本管理标准标准

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成本管理标准

QG/HDXCH —04 08— 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的职能、管理依据目标、成本开支范围、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管理考核等相关事项,本标准所指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基建成本,以及生产期间的期间费用,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成本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

《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管理标准》(QG/HDXCH—01 01--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3 术语

成本是指为公司的存在、存续、收益、发展付出的和即将付出合法的经济代价。

4 管理职能

4.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成本开支的范围,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得乱挤成本。

4.2 对生产经营和基建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正确进行归集和分配,审核记录

4.3 加强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审核和控制,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4.4 开展成本的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成本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限,对责任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管理依据

企业长期、中期发展规划,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考核目标、基建目标,企业经营预算,企业一定周期或者特定时段的特定费用计划。

5.2 管理目标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基建计划及成本降低任务,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年、季、月将成本分解,按部门下达,建立责任成本体系,降低成本,完成基建成本任务、经营成本任务,服务于企业长期、中期发展规划。

5.3 管理要求

5.3.1 成本管理的任务

5.3.1.1 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加强预算和计划管理。做到事前有计划,执行有控制,中期有总结,支出有监督,奖罚有依据,好差有分析,管理有目标。

5.3.1.2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维护财经纪律。

5.3.1.3 及时正确地进行基建项目及其他资本性支出成本计量和财务核算,反映资本性支出项目各

阶段、各分项、各分部计划完成情况,资本性支出项目成本结构情况,确保成本核算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强成本管理预见性。

5.3.1.4正确的进行产品成本的计量和财务核算,进行成本分析,反映单项成本、分类成本(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又如人工成本、三项费用等)、总体成本,反映特殊成本和费用按时间进度,或者结构,或者定比环比,或者横向纵向等变动趋势,反映成本计划和成本执行的完成情况。

5.3.1.5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总结经验,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3.1.6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推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5.3.2 成本管理的组织分工

5.3.2.1公司总经理对上级和董事长负责,是公司成本完成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财务领导协助总经理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财务资产部门在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成本综合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1.1负责成本预算的编制、综合平衡工作。

5.3.2.1.2根据经营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总体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单项费用标准,按时间进度制定阶段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

5.3.2.1.3实施成本费用监督监控、审核审查,定期、定向、定量、定性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成本预算方案。

5.3.2.1.4基建项目、改扩建项目、更新改造等资本性成本核算控制,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工作。

5.3.2.1.5会同有关部门监督考核成本执行情况。

5.3.2.1.6按照会计核算要求界定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正确、准确核算成本。

5.3.2.1.7负责公司资金成本控制。

5.3.2.1.8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提出定额调整建议,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3.2.2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和总工程师领导生产建设部进行生产、基建成本管理,全程参与成本有关的物资耗费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2.1进行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审核审查施工方案,制定里程碑计划,优化工程管理相关技术方案,从施工方案、技术手段、过程管理、优化组织等方面促进成本管理,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5.3.2.2.2生产项目技改、检修、安措反措费用项目管理,日常维修材料消耗的监督管理,审查大、小修检修、技术监督费安全性评价、安措反措方案,对这些项目成本提出意见。

5.3.2.2.3 审查项目技改技术方案,备品备件、设备物资采购计划,提出成本控制意见。

5.3.2.2.4负责提出节能降耗、挖潜降本技术方案,审查其他部门提出的挖潜降耗方案,以降低成本。

5.3.2.2.5负责基建用电及生产厂用电的控制、监督、管理,制定厂用电定额,特别是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定额和照明等现场办公用电定额,提出降低厂用电意见。

5.3.2.2.6负责现场使用地下水的管理。

5.3.2.2.7电厂建筑物维护、修理修缮管理,审查维护修缮方案。

5.3.2.2.8协助委运费标准的确定。

5.3.2.3计划经营部参与公司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3.1编制公司全年综合成本计划。

5.3.2.3.2根据生产建设部安排审定的计划,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编制设备物资、材料、备品配件等采购计划,掌握品种和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5.3.2.3.3制定基建项目投资计划,基建项目概算各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按照施工进度、施工合同、设备合同、合同执行情况对照概算项目控制基建工程成本,进行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工程结算和工程决算,确定基建成本。

5.3.2.3.4会同生产建设部合理确定物资、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库存量,协助财务资产部门完成集团下达的流动资金占用量。

5.3.2.3.5组织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成本控制改进措施。

5.3.2.3.6负责CDM项目申报,预算该项目费用。

5.3.2.4综合管理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4.1负责制订和组织执行劳动定额,制定工资制度,制定工资及各种津贴、奖金标准,制定工资发放计划。

5.3.2.4.2制定劳动保护的标准和发放范围,制定劳动保护费用计划,核定劳动保护费用开支。

5.3.2.4.3根据需要核定外部劳务用工,提出外部劳务用工成本标准和计划。

5.3.2.4.4制定并执行各种基本和补充社会保险制度,提出费用预算计划。

5.3.2.4.5制定公司培训费用计划、其他人工成本。

5.3.2.4.6组织和实施办公设施、家具、办公用品购置,降低购置成本。

5.3.2.4.7负责办公设备和用具修理修配费用、办公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等公司全部日常管理性费用预算工作,费用预算执行控制工作。

5.3.2.4.8负责基建项目前期费预算和预算执行工作。

5.3.3生产成本计划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财务资产部门和计划经营部门需把各成本项目分解成小指标,把总的成本、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发动员工,采取有效措施,从成本指标,费用指标,在用途、范围、数量、时间上加以控制,从而达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基本建设全过程控制,保证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5.3.4成本核算的管理体系

5.3.4.1 一级核算为公司级核算,由财务资产部负责,具体职责:

5.3.4.1.1 汇总编制成本计划,并进行指标分解。

5.3.4.1.2 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掌握成本计划和各项费用执行情况。

5.3.4.1.3 组织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每月准确及时的计算成本,配合计划经营部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做好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工作。

5.3.4.2 二级核算为职能部门,由部门负责人抓成本管理核算工作,主要职责:

5.3.4.2.1公司将材料及修理费下达到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核算部门费用。

5.3.4.2.2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控制本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5.3.4.3生产部门成本核算受生产管理部门的安排,基本职责:

5.3.5.3.1 作好维护、检修、技改等各项材料消耗的记录,做好材料物资库存管理,控制各项生产指标。

5.3.5.3.2 建立班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的原始记录。

5.3.5.3.3 做好班组的修旧利废的原始记录。

5.3.5.3.4 及时向职能部门反馈真实完整核算成果的原始记录。

5.3.6 成本分析

5.3.6.1 成本分析的目的是查明影响成本变动的各个因素,并分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5.3.6.2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5.3.6.2.1计划经营部牵头对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公司各项成本情况,财务资产部从财务角度每月进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的升降分析,基建单项费用、分类费用升降分析,按收入与成本预算比例分析,按时间进度分析费用完成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5.3.6.2.2生产建设部对生产材料、备品备件消耗及采购价格情况分析,计划经营部对

5.3.6.2.3 生产建设部、计划经营部共同对公司增收节支,挖潜降耗完成情况分析。

5.3.6.2.4 财务部应对生产期单位成本、预算成本完成情况分析。

5.3.6.2.5计划经营部对基建项目合同成本与概算成本的分析,实际成本与概算成本的比较分析,基建物资、基建设备成本分析,基建合同执行情况分析,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各结算的成本分析。

6管理责任

6.1财务资产部未按《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华能集团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成本核算,造成成本核算混乱,损益核算不实分情节考核200-500元。

6.2各部门因工作疏忽、或者故意编制不实成本计划,正常情况下计划值偏离实际值30%(可比口径),作为计划差错考核责任人200元,考核部门200-500元。

6.3成本二级核算未开展核算,每月考核责任人100元,考核责任部门300元。

6.4财务资产部、计划经营部未对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或者已经开展了财务或经济活动分析,没有撰写分析文稿,考核责任人200元,考核责任部门200元。

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财务部负责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审批:

批准:

本标准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

88500(元)

标准成本 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

-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90000

贷:银行存款

88500

材料价格差异

1500 ②领用原材料

实际领料标准成本

25500千克×3元/千克=76500(元)

应耗材料标准成本

30元/件×2500件=75000(元)

数量差异

15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75000 材料数量差异

1500

贷:原材料

76500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

=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600+2500-700=2400(件)

本月实际完成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

=700×0.4+2400-600×0.6=2320(件)

实际成本

40000(元)

标准成本 16元/件×2320件=37120(元)

总差异

2880(元)

其中: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750-2320×4)×4=188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0000/9750-4)×9750=10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3712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8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000

贷:应付工资

40000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成本

15000(元)

标准成本 2320件×6元/件=13920(元)

总差异

1080(元)

其中: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750-2320×4)×1.5=705(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5000-9750×1.5=375(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392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705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75

贷:变动制造费用

15000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成本

10000(元)

标准成本 2320 件×4元/件=9280(元)

总差异

720(元)

其中: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1×11000=-1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11000-1×2320×4=172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928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720

贷:固定制造费用

1000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000 ⑥完工产品入库

标准成本:2400×56=134400(元)

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 134400

贷:生产成本

134400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借:主营业务成本

4680

材料价格差异

1500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000

贷:材料数量差异

15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8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00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705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75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720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本月销售产品数量

=月初产品数量+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月末产品数量=100+2400-120=2380(件)

已销产品标准成本=2380×56=133280(元)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133280+4680=137960(元)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①原材料期末成本=(1000+30000-25500)×3=16500(元)

②在产品期末成本=期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其中:期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700×30=21000(元)

期末在产品包括的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700×0.4×(16+6+4)=7280(元)

由此可知,在产品期末成本=21000+7280=28280(元)

③产成品期末成本=120×56=6720(元)

因此:企业期末存货成本=16500+28280+6720=51500(元)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成本控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施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B.实施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

C.成本控制是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 D.成本控制在整个企业的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控制作用 2.标准成本下,按标准成本登记的账户不包括( )。 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产成品

D.制造费用

3.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3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5元,固定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为2元,本月生产产品500件,实际使用工时1400小时,生产能量为162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77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3500元,则下列有关制造费用差异计算不正确的是( )。 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700元 B.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500元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60元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240元 4.班组成本控制制度中不包括( )。 A.物料消耗管理制度

B.考勤管理制度

C.工时统计制度

D.职工奖惩制度

5.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6.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重要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根本变化

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控制制度会受到大多数员工的欢迎 B.对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控制可以从略 C.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 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定成本超支的责任人 2.以下关于成本控制内容,不正确的说法有( )。 A.生产车间是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

B.能否取得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班组这一层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如何 C.班组制定成本控制制度主要是对厂部、车间制定的制度进一步细化,进行具体落实 D.通过车间经济核算,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成本意识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有( )。 A.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4.下列关于正常标准成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应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 B.应小于历史平均水平

C.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极有可能产生顺差 D.制定时不考虑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按标准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之间的差额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理想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

B.正常标准成本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 C.现行标准成本不可以用来对成本计价

D.基本标准成本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本控制是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参见教材465-466页)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系统中,“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参见教材485页)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400×(7700÷1400-5)=7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400-500×3)×5=-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3500-1620×2=260(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620-1400)×2=440(元)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班组成本控制制度主要应包括考勤管理制度、物料消耗管理制度、工时统计制度等(参见教材471页)。职工奖惩制度通常不应该由班组制定,而应该由更高级别的部门制定。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差异的类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原因、差异的时间(如季节性变动引起的非常性差异)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注意: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一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85页) 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参见教材476页)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成本控制应该坚持经济原则,把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项,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和无关大局的事项从略,所以选项B正确;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要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所以选项C正确;在分析成本不利差异时,其根本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寻找“罪犯”,所以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467-468页) 2.【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车间由于是成本控制的基层单位,因此,对成本费用的高低影响是很大的,能否取得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车间这一层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如何,所以选项B是不正确的;通过班组经济核算,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成本意识,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470-472页) 3.【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标准工时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选项C、D为意外或管理不当所占用的时间,不属于标准工时的组成内容。(参见教材477页) 4.【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在制定正常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要达到这种标准不是没有困难,但它们是可能达到的。从具体数量上看,它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参见教材475页) 5.【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由此可知,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和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选项C不正确;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由此可知,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按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之间的差额,因此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481-483页) 6.【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理想标准成本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因此选项A不正确;现行标准成本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成本计价,因此选项C不正确。(参见教材475-476页)

第五篇: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标准[模版]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标准 1. 总 则 1.1 为了加强对本单位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规模,堵塞漏洞,制止铺张浪费和徇私舞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费。 1.3 成本费用的下列职务应分离:批准人与经办人的职务相分离;经办人与证明人、验收人相分离。 2. 分工和授权 2.1 单位的成本费用预算方案和成本费用的承包考核方案由公司财务部门统一编制,报经公司管理层会议审议通过后,将各项成本费用指标下达各单位执行实施。各区队(或车间)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本单位的成本费用的开支规模,确保本单位的成本费用承包考核指标不超支。 2.2 公司各部门领导对本部门开展正常业务开支的费用具有签字批准权,但一次开支金额超过5万元的必须提请

3.1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成本费用的承包指标合理分解至各职能部门或个人。

3.2 各单位开支的成本费用,必须取得正式发票或其他符合有关会计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规定的有效凭据(并附与发票或凭据相关且必要的合同、协议、文件、清单或其他证明资料),由经办人在发票上署名、表明经办人的身份或在有关凭据的填报栏上署名,需要证明或验收的由证明人或验收人署名并表明验收或证明身份,有权批准成本费用开支的人员应在自己职权范围和批准权限之内进行审批,表达批准或同意成本费用开支的意见并在发票或凭据上署名。

报账人取得的发票应符合开具发票的有关规定并加盖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经办人、验收或证明人、批准人应分别在发票或凭据上签名并作“经办”、“验收或证明”、“同意报账”的表述,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发票或凭据,财务部门不得受理。 3.3 成本费用禁止“白条”入账的现象,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取得正式发票的,应由经办人在单位所在地税务机关补办正式发票,将取得的“白条”作为原始凭据与补办的正式发票一起作为报账的原始凭证。 3.4 各单位财务部门对各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或有不真实迹象的成本费用,要坚决拒绝办理报账业务,经办人员如有异议,应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解释无效的,提请本单位领导或上级公司财务部门出面处理。 3.5 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正确地编制有关成本费用开支的会计凭证,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帐薄,编制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报表。 3.6 财务部门要定期向矿领导报告单位成本费用的开支情况,并对费用开支情况作必要的说明,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成本费用开支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成本费用开支的正常、有序。 3.7 财务部应对公司各部门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随时监控成本费用开支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的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和纠正。 3.8 财务部应对公司总部和各下属单位的成本开支情况与下达的指标额进行比较、分析、考核,找出超支或节约的影响因素,明确责任,向有关领导报告,请示处理意见。 4. 监督与检查 4.1 4.2 新义公司成本费用的监督检查权由公司总部财务部行使。 成本费用开支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费用控制的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由一人兼任两个以上不相容岗位的现象和成本费用的开支是否获得授权或批准。成本费用的开支是否存在越权审批或重大开支由一人审批的现象。成本费用开支的原始凭据的报销手续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合法、真实和有效。成本费用开支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记录有关会计帐薄和编制有关会计报表是否准确、规范。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是否由公司高管授权或批准。 4.3 内部审计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要求被检查单位纠正和完善,发现重大问题应写出书面检查报告,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4.4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茶餐厅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