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论文提纲

2022-08-28

论文题目:大数据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对缩小“信息差距”的作用研究 ——以工商银行为例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对资本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在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领域,一方面金融工具的交易具有大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重大错报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允价值信息,对信息的需求量加大,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与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差距”。因此,国内外近几年先后对金融工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或补充,希望进一步扩展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高信息质量,缩小“信息差距”。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本文研究课题,从理论上分析得出大数据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助于缩小“信息差距”的结论。进而,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2016-2018年度审计报告的统计分析,总结目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目前关键审计事项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缩小“信息差距”的作用有限。工商银行2016-2018年度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较多,内容比较全面,审计师同时关注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以及大数据的影响,存在可取之处,但也存在诸如关键审计事项内容标准化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最后结合工商银行云数据中心的先进管理经验,对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本文研究,得到大数据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对缩小“信息差距”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关键审计事项获得信息增量;二是提高审计质量,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增加注册会计师对其的关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就该事项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充分的沟通;三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意味着审计师需要向该领域分配更多的审计资源,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涉及重大的管理层判断,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会计信息的更加真实、完整,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银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综述

2.2 关键审计事项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3 大数据对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大数据的涵义

3.1.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3.1.3 关键审计事项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 “信息差距”缩小的机理分析

3.3.1 信息差距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3.3.2 大数据下缩小“信息差距”的机理分析

4 从银行业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4.1.1 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4.1.2 会计师事务所聘任与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4.2 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与披露情况分析

4.3 问题总结

4.3.1 关键审计事项可比性不强

4.3.2 关键审计事项完整性不足

4.3.3 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增量较低

4.3.4 关键审计事项中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

5 工商银行案例研究

5.1 案例概述

5.1.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5.1.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

5.2 工商银行关键审计事项分析

5.2.1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与“信息差距”

5.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内容与“信息差距”

5.2.3 连续审计下关键审计事项与“信息差距”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大数据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流程优化

6.4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二: 2016-2018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统计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科学范式探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外商投资行业对策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