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023-01-07

第一篇: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区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等各类不利因素影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区经济保持了总体运行平稳。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工业经济指标回落较明显,与今年一季度相比

,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持平,经济发展稳步前行。1-5月份,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同比分别增长6.8%、-5%、0.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3%,市民、农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14.3%,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4%,国地税税收同比增长6.4%。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全区整体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平稳、三提高、三下滑”。

(一)“三平稳”

1、工业生产稳定,重点企业平稳发展。自去年提出发展特色工业、生态工业以来,全区工业生产在低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39亿元,同比增长9.5%。50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5.1%;10家龙头企业中华成集团和金晶集团总产值分别增长9.38%和12.36%。

2、消费品市场发展平稳,餐饮消费有所回落。1-5月,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6.1%。从商品分类零售情况来看,吃穿类消费稳定,同比增长13.9%;家具、珠宝首饰零售增速明显提高,增速分别为17.3%、83%;汽车类、油气类销售稳步增长,增速分别为23.3%、17.5%。受国家厉行节约一系列规定实施的影响,全区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1-5月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48%,比去年同期低8.4个百分点,特别是原山旅游宾馆、环球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以公务、会议接待为主的住宿餐饮服务单位受影响较大。

3、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全区夏粮总产1.3万吨,同比增长1.4%,单产224.9公斤,增加10.7公斤,增长5%,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新农村建设也扎实推进,全区农村通水、通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1-5月,全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同比增长25.4%。

(二)“三提高”

1、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快。1-5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87.3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项目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19.65%,其中: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投资增速高达32.3%,为全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居民收支提高,消费价格高位徘徊。1-5月份全区市民、农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7%、14.3%,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3.8%、17.4%,收支持续较高增长,跑赢了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今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03%以上,主要是食品价格指数较高,在107%左右。5月份食品价格较上月下降1.8%,但1-5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仍然达到了107.3%。

3、金融、财税增长势头高。5月末,全区存款余额231.35亿元,同比增长15.63%,增速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168.42亿元,同比增长15.46%。全区贷款余额128.48亿元,同比增长13.57%,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4.4%,国地税税收8.3亿元,同比增长6.4%,税收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三)“三下滑”

1、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低迷影响下,全区工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和下滑。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15亿元,同比下降5%,实现利税31.94亿元,同比增长0.4%,利润、利税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16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50家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也分别下降18.35%和7.78%。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到5.93%,同比上升了2.25个百分点,亏损额达1.17亿元。

2、三产投资下滑。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呈二产增速高,三产下降趋势。1-5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56.08亿元,同比增长42.5%;第三产业投资30.2亿元,同比下降8.48%。三产投资增速比全区投资增速低27.8个百分点,比二产投资增速低51个百分点。三产投资占比34.61%,同比降低10.1个百分点。房地产受宏观打压政策影响,销售情况不好,1-5月份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9%。

3、外贸进出口下滑。随着国际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篇: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

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

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可以归为非政府组织,这5个特征分别是:①组织性②非政府③非营利性④自治性⑤志愿性. 2.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观念很快就影响到了民间组织。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团体的数量增长呈现出了空前的势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加深,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目

标,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活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调查、研究,行业协会、学会,文化、艺术,咨询服务(包括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扶贫。由此可见,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活动较为活跃的领域往往是“社会需求旺盛、存在公共物品供给缺位且政府在政策上又相对允许或鼓励发展的领域”。

3 在扶贫工作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分析

3.1 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

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专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特性,使它能够在扶贫事业中相对于市场机制中的企业组织和政府机制中的政府组织具有很多优势。

3.2 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扶贫的专业化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我国参与扶贫的非政府组织要分为:专业性的扶贫组织,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代表;兼业性的扶贫组织,以福特基金会中国办事处为代表4 对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建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面临着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同时也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对于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扶贫工作而言,首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和完善:

(1)尽快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2)让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政府扶贫部门的一些具体事务。(3)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和社会公益道德建设。(4)非政府组织自身也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扶贫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2 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3 宫丽,闰桂波.新世纪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 4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5 洪大用,康晓光等.NGO扶贫行为研究调查报告6 康晓光.NGO扶贫行为研究

7 王名.中国非政府组织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

第三篇:浅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分析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相继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迅速掀起公安队伍“创先争优”的新高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安队伍中,确实存在民警思想意识淡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言行上,直接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特点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民警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方面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实践证明,公安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面对各级党委、政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面对群众日趋强烈的各类诉求,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和形象。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敬业精神衰退,进取精神减弱。 一些民警对工作付出、待遇报酬等进行纵向、横向攀比的心理更加强化,对个人利益过分关注而产生心理不平衡,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静下心、沉下身来实实在在干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主动研究、解决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的领导也越来越少。基层公安队伍开拓意识、创新意识缺乏,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一定范围内存在。

(二)工作积极性下降,畏难情绪增多。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发展的同时,公安工作任务量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警务、处突任务以及各种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队伍普遍滋长疲劳厌战情绪,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地反映出基层所队所承担着来自各级公安机关的各种专项工作和县局各业务部门各项工作要求,越积越多的专项工作、基础工作、交办工作,使基层民警不堪重负,形成了所谓“上级部署工作,一级压一级,基层没法压,应付就交差”的思想,不仅反映出基层所队不堪重负的窘况,而且也反映出基层民警对上级部门不实事求是、不理解基层的无奈。不少基层所民警认为这样走下去,派出所工作永远干不完、干不好;一些民警认为单是应付上级各项工作都很困难,哪里有时间下社区、搞防范和专心致志侦查破案,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职业认同感降低,人才流失增多。从外部原因看,近年来非警务活动量的增加,使得民警时常处在社会矛盾聚焦点上,成为指责、辱骂、投诉对象。加上社会对警察期望值过高、执法保障的欠缺、媒体导向的偏颇,更使基层民警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导致心理失衡和职业认同感的下降。从内部原因看,民警自身的成长道路、教育程度、家庭环境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职业认同感的日趋淡化。职业认同感的下降,既说明了当前民警的价值取向确实存有一些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民警得不到合理休整和有效疏导的无奈现状。

(四)工作生活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喊出的“从优待警”的口号永远跟不上“从严治警”的节奏。由于社会多种原因,警察的高大形象在人们心目中被颠覆。民警在互联网论坛上不敢表露自己职业的感觉,因为你在网上说你自己是警察,就会骂声一片,什么“狗腿子”、“批着羊皮的狼”等仿佛在网络上已经成了警察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基层民警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中亲人,导致家属埋怨和不理解,也造成心理压力大,民警普遍感觉现在自己是真正的“没钱也没时间”的人。

二、原因分析

(一)重业务轻教育的倾向,导致政治思想教育软弱涣散。基层所队领导普遍认为思想教育是务虚的工作,好坏不易衡量;而提高业务水平,破案打击搞防范,才是叫得响的实际工作。因此对业务学习抓得紧、讲得多,因业务过硬评先提拨的也多。而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大多找不准、抓不住当前民警的思想脉络,不能针对困扰民警积极向上的思想症结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常常就会议落实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教育结果体现的仅仅是责任的下交,形成上级只要结果、不教办法,中层不知所措、照本宣科,基层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局面。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没有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是影响民警素质养成的首要因素。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了警察意识和警察行为的素质养成。“身教胜于言教”,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个单位的旗帜和方向,其产生的效果犹若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在领导和民警这个关系中,领导的一言一行对民警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或者积极的反应。有的基层领导讲严格执法、讲队伍管理头头是道,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游离于民警之外,享受特权。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极个别领导身上,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比正面教育的效果大得多。表率、旗帜作用的非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领导的威信,削弱了民警提高自身警察意识、警察行为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高奉献与低回报,影响着民警价值观念和心态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承担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公安机关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基层公安民警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超负荷工作状态中,健康常常被透支,甚至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但公安民警现有的收入与政府有些职能部门相比相差较大,一些从优待警的政策和措施还停留在领导的讲话稿和文件中,很难落到实处,挫伤了民警感情。

(四)规定、禁令弹性化执行趋势,纪律刚性约束力被弱化。当前,上级公安机关制定下发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禁令,从内容上看几乎涵盖了公安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和禁令对基层公安民警的要求与实际工作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民警甚至部分领导干部都经不起这些制度的检验和衡量。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现阶段民警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上级领导的决策在贯彻落实过程并没有层层加强,反而是被层层削弱,“再好的制度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特别是近年来,对领导责任的追究力不断加大,致使一些单位领导本位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当领导就要敢于为下属“遮风挡雨”,对队伍管理和素质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内部消化,不敢正视解决,怕影响本单位的评先创优甚至殃及自身。所以,对队伍出现的问题、对责任民警,往往是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五)基层公安民警特殊的角色地位,受负面影响腐蚀的概率高。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的继续发展,公安机关面临着各种国际和国内矛盾的挑战和考验,各种非正当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方设法地拉拢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为其所用。就基层公安民警而言,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权力,再加上执行任务时呈现高分散性的特点,因而也随时经受着社会阴暗面和社会丑恶现象的考验。所以,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要求公安民警能够不断战胜自己,否则,很容易走上“吃拿卡要”甚至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对策建议

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方面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如果放任不管或者视而不见,则很容易在队伍中扩散、蔓延,成为带普遍性、共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若能引起重视,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将其化解,才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公安队伍。

(一)因势利导、赢得尊重,塑造积极和谐警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警关注个人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努力工作赢得尊重”是基层民警的心声,实质上是民警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觉醒,是兼顾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一种自觉选择。应积极、正面引导民警这一价值取向,把个人价值目标融入整个公安工作,打造团队精神,努塑造积极和谐警队。

(二)职业认识、回归本源,培育爱岗敬业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关注现实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倡导警察职业道德,焕发爱岗敬业精神。一方面要把构建在警察与政权与人民群众特殊关系上的特殊社会责任、由于警察业务的特殊性而需要特殊奉献等大道理,联系新的实际,更生动、更具体地讲清楚,使广大民警在警察与保护神、警察与公仆、警察与奉献等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上,打下深刻的思想烙印;另一方面要承认公安民警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既是政治人、法律人,也是社会人、经济人,在要求民警爱岗敬业的同时,正视公安民警追求物质、精神回报的客观需求。只有把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体现警察的社会角色。

(三)正视现实、重视诉求,理顺内部分配机制。基层民警并不推崇“金钱至上”,但也渴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与社会整体心态一样,基层民警对目前的分配机制也不满意。因此,稳定公安队伍,必须建立健全与警察工作高风险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过去关于同职级的干部中,警察的工资略高于其他人员的规定,在政策范围内幅度还应再大一些;警察因公致伤、病、残、亡的福利待遇要进一步提高,并由国家财政予以切实保证;公安机关内部分配机制也应采取与业绩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使民警不仅能感受到政治上光荣,经济上也满意。

(四)缓解压力、注重方法,从严与从优相结合。造成心理压力大的基本原因是任务重,要求高,约束严,保障弱,因此,治本之法是要把交任务与交办法结合起来,提要求与提保障结合起来,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结合起来,使基层民警不仅能感受责任的重大,而且能感受组织的温暖,在领导的关心爱护中,增强信心,缓解压力。治标之策则要切实做好心理疏导,为基层民警举办心理讲座,给个别民警提供心理咨询,提高民警的心理承受力。

第四篇: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格局、新方式和新问题

学校:

院系: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

正文:

国际贸易作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的交换活动,早期的从某一集中地域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到地理大发现之后洲际之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从开始萌芽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国际贸易起步发展到今天在全球经济中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的的内容和形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越来越多的实务操作经验也充实到国际贸易理论当中,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向前发展。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明显加速,并且已经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增长期,根据2012年WTO官方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182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9%,中国、美国、德国为前三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别为10.4%、8.1%和8.1%。美国、中国、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比重分别为12.3%、9.5%和6.8%。若不考虑欧盟内部贸易,欧盟为世界最大出口方和进口方,占全球出口、进口比重分别为14.9%和16.2% ,虽然数据全部反映全球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货物贸易总额看出来,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已经呈现出强势的发展势头,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已经呈现一定的新格局。

首先,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新生崛起力量。

从一贯的经济发展上看,美国、日本、欧盟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这三者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反映到国际贸易上,自然体现出三者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份额已分别达到10%、9%和6.2%。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即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自然在很多方面制订了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而在国际间的贸易中,发展中国

家又不得不遵循这些规则,事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伴随政治上多极化的发展,“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发达国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展现自信,而中国在近年的国际贸易中已然成为亮点,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排名的不断上升,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对世界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以每年一名的速度上升,在2004年,中国的全球贸易总额达到了11548亿美元,超越了长期处于第二位的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三,而后又再次超过德国,跃升至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4%和20%,凸显了自己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重要地位。

另外,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因为这些新格局的出现,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除了原来在国际贸易当中比较流行的逐笔售定外,包销、代理、寄售、拍卖、招投标、期货交易、对销贸易等等,都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而近年来因为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电子商务进行货物和劳务交易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特别是因为采用电子商务方式以后,交易双方都能很快的了解对方,并且可以详细的了解货物信息,同时,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国际贸易的进行变的更加的快捷和迅速,具体表现在:第一,物色贸易伙伴。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企业就可以找到另外一国的贸易伙伴,同时,国外的客户同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找到其他国家的货物提供商。第二,提供咨询、洽谈。方便国际贸易业务的开展。第三,网上的订购与交易。第四,交易管理。电子商务进入国际贸易领域可以使国际的间贸易实现无纸化、网络化,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办理进出口、银行、税务、运输等有关方面的票据和凭证业务。并大幅削减交易成本和费用。同时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化,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从长远来讲,将电子商务引入国际贸易领域必将推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给国际贸易领域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正如前面所讲,发达国家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国际贸易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许多方面对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中国更是成为了10年来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对多的国家,另外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近年来贸易纠纷也非常频繁。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今国际贸易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同样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争端。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

另外,国际贸易规则的不完善,也是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之前的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缘由,发展中国家在加入WTO之后,提出对规则适当的进行修正和调整,但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可观的成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出现贸易争端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的步伐,但是往往成效甚微。这就使得WTO必须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愿望,进一步提高世贸规则的公平化、合理化,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保证全球、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国际贸易得以正常进行,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

第五篇:对当前基层民警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长春市公安局通过开展“三项教育”、“民心工程”、“提高三个水平”和“教育整顿”活动等有效形式,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队伍建设势头良好,民警的思想比较稳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高,争先创优意识较强。但由于目前有些工作相对滞后,也使个别民警产生了一些思想情绪,不容忽视。

一、目前基层个别民警的思想状况

(一)由于保障体系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厌战情绪首先基层警力不足矛盾比较突出。由于警力不足导致有些工作无法落实到位,有的单位在警力分配上已是捉襟见肘,而各项任务却日趋繁重。“严打”、专项斗争经常化、全年化,中心任务、临时性的工作、勤务一个接一个,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日趋严峻、复杂的治安和对敌斗争形势使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堪重负。由于精力、体力得不到有效恢复,造成身心疲惫,工作疲沓,个别民警就产生了厌战情绪。其次是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办公经费紧张严重阻碍公安工作正常开展,办案经费的短缺与完成工作任务的矛盾严重困扰办案民警,有些案件因经费问题而搁浅,导致有的案件调查取证和补充侦察不到位,民警左右为难。文秘部落再次是基层的装备保障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虽然近几年来市局积极筹措资金,较大幅度改善了公安装备,但随着新形势下犯罪团伙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公安机关的装备与工作需要相差太远仍然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有的装备还不如犯罪分子的先进。比较突出的是所配车辆量少质差;必备的通讯器材不足,有的带故障使用,枪支配备不齐,有的刑警责任区中队仅有一只枪,且双人双锁,遇有突发事件易贻误战机。民警手中无枪,对有些案子为难,不去不行,属不作为违法,去了又有生命危险,遇有暴力案件不能自保。有的民警就曾在执法工作中到处找树叉子或砖头防身,引起群众异议:怎么警察抓人都没有枪?民警气愤的要求所长将砖头喷上兰白杠,作为警务专用。对枪支的管理和使用要求过严,民警手中无枪,不同程度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警察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有所下降。各基层单位防弹衣、钢盔、警棍等装备太少,有的单位根本没有,使民警在执行巡逻、缉捕人犯等任务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二)由于民警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牢骚情绪一是民警正常休息时间被无偿占用,补休和补贴都很难落实。工作中,案件一个接一个,任务接踵而来,为了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民警只能没日没夜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基层民警每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2—15小时,每周工作时间8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0小时,按照国家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489号文件),晚上加班,休息日、节假日加班,需给予相应的补休和经济补偿,而我们都还没有落实。由于正常工作开支费用得不到补偿,也使民警在工作中陷入了多干多赔钱,不干又不行的两难境况。据统计,基层民警每人每月夜餐费、交通费、通讯费等需消费300—500元左右。有的民警说:工作压力大,条件差,受苦受累我们都能克服,但是要给我们相应的待遇和合理性政策,不能让我们身体付出、精神付出、经济上还付出,太不公平。二是医疗保险本应是好事,但民警在看病上却有很多困惑。民警战斗在打击和预防犯罪第一线,长期奔波劳累,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其工作性质、职责以及工作环境等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党政机关的特殊性,但政府在制定医疗政策时,并没有给予公安民警优惠待遇。民警因公负伤,却不能在就近医院救治,用药也受到限制。由于医疗保障渠道不畅,看病就医难,结果有的民警小病能忍则忍,大病能拖则拖,时间一长,民警身体整体状况令人担忧。

(三)由于教育训练机制的滞后,使个别民警有畏难情绪近几年市局在民警培训工作上的力度较大,教育训练体系日臻完善,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教育训练与实战还有差距,教学方法和手段亟待提高,专业教师的公安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公安一线鲜活材料的掌握,知识陈旧老化,公安类专业教材滞后,内容交叉重叠,理论性、知识性东西讲得多,贴近实战训练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提高民警实战技能,解决民警伤亡问题方面,还缺乏过硬的措施,直接影响了民警克敌致胜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提高。如:培训使用教材有的是几年前编印的,早已与现实工作不相符;基层所需要的法制、户籍、治安管理、政保、监管等专业知识培训较少;我们还没有模拟实战的射击训练场,射击训练方式还很陈旧,不能提高民警快速出枪技术和瞬间射击意识,与实战要求差距较大;民警配枪资格培训考试没有开展,有的民警见到枪还有“新鲜感”;基层单位没有健身和擒敌训练场所,使得一些应经常坚持训练项目无法坚持和普及;我国司法工作已有了较大的改革,但民警培训却没有跟上形势发展要求,节拍太慢等。由于培训方式方法等与工作需要还有差距,导致民警在工作中存在“撵不上、说不过、打不赢”的被动局面,面对不法分子有时感到技不如人。

(四)由于监督制约和考核考评等机制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消极情绪一是“干预、打击、禁止、取缔”的工作性质,使少数人受到打击处理,或者因公安机关的公正处理没有达到个别人的目的,个别群众心理失衡,故意编造事实或夸大其词,通过投诉、告状等形式向公安机关发泄不满,或者故意无事生非、刁难民警并从中寻找“民警的问题”,再据此上访上告,此时民警成了“弱势群体”。有的民警说:群众有困难找警察,我们警察有困难找谁?请上级公安机关要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为民警合法执行公务撑腰,做民警的坚强后盾,使民警的名誉在遭受歪曲或不法侵害后得到有效保护。再者由于对民警的要求、规定有的不够科学合理,管的过严,“高压线”太多,使民警在工作中顾虑重重,畏首畏尾。民警在工作中要时刻提防“触电”,不敢大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鸡蛋捡的越多,破的就越多”,都怕担责任,自己吃不消。个别民警有不敢“贪事”、能不作的就不做、没必要为了工作而冒风险的心态。二是

社会地位上、维权上、物资保障上和工资福利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待遇。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偏低的问题、流血还流泪的问题、多干多赔钱的问题和民警保护性措施不健全的问题等,各级公安机关和领导要积极协调、呼吁,想办法逐步予以解决。要严格落实民警休假休息制度,并将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责任制,作为考核班子内容。要重视民警的心理研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创建“民警心理咨询热线”,针对民警从事危险紧张性质工作,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失常和神经性疾病的特点,专门为民警心理减压,即可减少民警因工作精神压力大而导致情绪急躁、工作失误或走极端引发违法违纪的概率,又可很好的保护民警,帮助民警。

对当前基层民警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七单元统计教学设计下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