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管理论文

2022-05-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建筑公司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收紧,金融监管日趋严格,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EPC项目延迟支付,工程承包项目履约支付能力不足,企业“两金”占比居高不下,国有建筑集团公司存贷双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因此,加强资金管理,对于提升国有建筑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益至关重要。

第一篇:建筑公司管理论文

提升建筑装饰公司资金管理效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融,建筑行业也日益的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了建筑行业,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之下,建筑装饰公司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普遍面临着资产管理不顺畅,操作起来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根据建筑装饰行业的这一个特点,需要加强对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公司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建筑装饰公司;效率

公司通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对资金进行集中拨付管理,实现资金的优化管理。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资产管理也有着不同的方法。有些公司采用集权型的资产管理方式,有些公司采用分权型的资产管理方式。采用何种类型的资产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控制风险。据其行业特征,应该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资产,合理的调配人员,了解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后,方可防范潜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笔者实践的工作过程中,意识到对于装饰公司的的资金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资金管理的难点问题上分析,需要对资金预算的支出环节加以重视。从目前了解到的资料得知,不少公司对于资金管理效率的研究较少,因此在这一个方面加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装饰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含义

资金是维持任何企业正常运作的源动力,债资的合理结构应该以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债务与权益的比例关系。企业将资本结构进行最优化管理,不仅仅需要对资金结构做深层次的优化,根据市场行业变化进行调整和控制,使资本结构保持在较好的状态。在企业多方面的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各项管理中重中之重,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处于核心地位。资金的集中管理就是将资金进行整合,通过一系列的整体规划进行资金调配,保障资金的运营安全,为了确保资金链的稳定,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保证资金能够有效的调配。

资金的结算业务,随着货币制度的不断变革,除了人民币外,外币也一并的归纳到其中。为了将建筑装饰企业的资金管理效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全方位的掌握资金的运营状况,加快资金周转,保持合理的资金持有量,减少持有成本,合理的规避风险。

二、建筑装饰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分类

现阶段我国的资金集中管理分为内部银行、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企业内部银行是融合了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体系,结合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是一种新型化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其模拟了银行的运作规模,在运作中加入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等职能。在这样的资金管理模式下,企业拥有相对完备的资金使用权限,资金的使用更加具有灵活性,合理的保障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财务公司是指的为了加强资金集约化利用方式的一种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它主要是起到一定的财务服务方面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备案审批后才可以设立子公司,因此其除具有商业银行的部分职能外,还有处理公司财务的职能。正是由于财务公司的这种独特的特性,才能够使得各个单位具有独特的资金使用权利。其主要有结算、融资、投资、数据管理四大中心的功能。这样可以真正的实现资金的分权,对公司的各个成员,财务公司也可以进行专门的管理,上级公司的决策者不能够对下级公司的进行直接的资金管理,为确保下级公司独立的使用权限,必须要通过财务公司对其进行监管。

结算中心是一个职能机构,但是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运营资格,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大后,建立结算中心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主要是用来办理资金的结算,调拨,运筹等业务。换种方式来说就是将银行的相关功能引入到企业的资金管理当中去,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金管理的高效化。资金结算中心以公司的名义来设立银行账户,拥有多个方面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拥有资金使用的决策功能,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三、构建建筑装饰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作为盈利性质的组织,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自身而获取到最大规模的经济效益。而利益能否实现最大化,就是企业资产能否保值或者增值。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公司对企业指标进行评价的时,利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反映出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指标。

(一)盈利能力指标

企业的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通过企业的盈利显示出企业在一个时期的资本是否增值,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企业的收益额对比上一个时期的差额。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企业评价指标中式处于核心地位的。该项指标越高则越能表现出企业发展状况越好,指标越低则表面企业的获利情况比较弱。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运用会计学的原理进行解释为企业通过自身的资产投入和使用获取利润的能力,该项指标设计,资产的周转率,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要保证在一定的时期以内企业能够保证资产比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也是评价企业效益的指标。

(三)发展能力指标

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指的是企业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划,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增加企业的发展潜力。需要通过发展能力指标来表明盈利能力变化,观察企业的年度收益,该指标是企业在所在行业的重要指标。

(四)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又可以将其分为长短期两种。短期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越强的企业其资金转化为现金的效率也就越高,偿债能力强的企业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阻力。流动比率则是衡量企业应对某些紧急类债务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对于评定企业为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负债进行合理的规划,防范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公司在构建资金管理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只有以下三种:杜邦分析法及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EVA经济增加值评价法、平衡计分卡法。第一种方法以价值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企业的综合管理来预估企业的生产经验状况,利用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其财务指标。但是其明显的缺点是区别经济活动的损益和金融活动的损益。第二种方法是对战略经营理念的运用,指的是他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活动,其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采取了多项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但是无法区分多项指标之间的比率,无法将其明确的量化,第三种方式从四个不同的纬度来分析,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通过会计报表可以对其财务指标进行快速的确定,但是其缺点为数据的计算难点大。对于一些非财务指标难以衡量。

结语:结合上述情况可知,企业需要集约资金利用方式、提高财务运营效率、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将风险规划在可承受的范围以内,建立一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攀登行业的巅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完善其经营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财务的工作人员来说,转变工作思想是非常必要,对于资金集中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在不断的运营中提高效率。在变化中进行调整,以最为合理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稳定的资金支持。

參考文献:

[1].王艳丽.建筑类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6,(1)

[2].陈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及实施模式研究[J].时代任贸.2012(22)

[3].唐忠良.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3(11)

[4]边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

[5]陈伟静.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的探讨[J].经济师,2012(03)

作者:李海洋

第二篇: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收紧,金融监管日趋严格,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EPC项目延迟支付,工程承包项目履约支付能力不足,企业“两金”占比居高不下,国有建筑集团公司存贷双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因此,加强资金管理,对于提升国有建筑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益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最后基于问题分析结果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

资本是企业的“血液”。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实力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科学管理资本,充分整合集团资源,关系到企业集团的生存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有建筑集团公司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加速公司资金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国有建筑集团公司,掌控和管理的资金账户比较多,资金管理集中度不高,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有效解决集团内部临时性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对整个集团公司范围内流动资金的统筹安排、控制和分析,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控集团内部各分子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总体规划的科学性,通过对资金的统一调配,提高资金周转率,压降资金存量,降低资金的流动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针对国有建筑集团公司,集团旗下各分子公司的规模、业务类型以及运营能力各不相同,而公司的资产规模、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信用评级等指标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外部融资规模。通过加强集团公司整体层面的资金管控,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办法,整合集团公司的各项资源优势,统筹安排和调整公司的融资规模,有助于改善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信用评级,为集团公司以及各分子公司,在增加融资授信额度以及降低融资成本上争取更大的利益。

(三)有助于控制公司资金风险,保障公司资金安全

资金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而言,资金风险管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公司各部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集团公司资金周转活动中来,任何部门的管理缺位或者任何环节的执行偏差,都会带来资金管理上不可逆转的风险。因此,加强资金管理,有助于确保资金调度、资金流动、资金运营和资金结算的合法依规,有利于实现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标准化,控制資金风险,真正发挥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国家政策性收紧,加剧经营活动现金流短缺问题

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扩张性运营发展,尤其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均以PPP、EPC的模式运行,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和融资规模支持,就无法承接和经营这类优质的项目,资金流入受限会直接影响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规模发展。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大部分国有建筑集团公司必须靠加大研发投入、扩大融资规模来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普遍存在垫资施工、履约保证金返还时间较长,以及工程账款拖欠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企业现金流短缺和偿债能力减弱的问题。

(二)资金集中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目前,国有建筑集团公司的行业特殊性导致资金管理分散,建筑工程项目遍布各地,业主方要求施工企业在工程所在地成立分公司、开立农民工工资专户、设立三方监管账户,以达到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保障项目资金能够专款专用。但对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而言,一方面是大量项目资金因使用受限而闲置,另一方面是一些项目因资金短缺,需要向内部或者外部借贷运行,导致存贷双高,难以充分发挥集团资金的规模效益,导致融资受限,资金成本不能有效降低。

(三)承接项目的资金质量不高,难以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普遍存在为承揽工程,不顾项目垫资、付款条款等关键性商务条款,选择低价中标方式,以牺牲项目的收益率和资金流为前提,来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为项目后续履约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加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对供应商的资信调查及实地考察流于形式,导致所选供应商履约能力不强,甚至出现扯皮现象,给企业带来很多法律方面的风险。另外由于所选择的供应商品质不佳,不能在垫支资金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导致存在合作供应商付款比例高于业主方付款条件等情况,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资金占用,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不足风险和项目成本上升的风险。

(四)资金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一般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时,项目经理被赋予较大的权力,加之业务人员对资金管理的意识淡薄,即使企业建立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监督也大多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未建立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的评价指标选取不当;资金预算编制不准确,随意性较大;资金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执行率偏低,或超预算付款情况时有发生;资金预算调整随意性较大;未定期执行资金预算分析工作等等。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可能导致企业盲目经营、经营效率低下或资产遭受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失控,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催收清欠执行不到位,难以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催收清欠管理存在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项目存在工期长、施工技术复杂、工程质保金回收期长等特点,导致项目工程量核对及计量时间、工程进度款支付、工程质保金回收等相对滞后,加之部分企业未将清欠分配到具体岗位及责任人,或者无相应考核及奖惩措施,导致催收欠款不到位或流于形式,进而导致应收款项周转率普遍偏低。应收款项回收不及时,可能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三、加强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筹措能力,积极利用外部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

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国有建筑集团公司应该积极创新体制改革,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提高信用评级,争取更多的银行授信额度和更低的贷款资金成本。二是提高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培养和建立优质合作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资金支付条件和更低的综合采购成本。具体而言:第一,通过集团公司资金集中调配,优先解决分子公司内部资金临时性短缺问题,即通过集团公司打通内部资金调拨渠道,把某些公司闲置的资金,通过内部资金调拨形式,用于解决其他公司的临时性内部资金短缺问题,可以有效缓解集团合并层面存贷双高的问题;第二,在内部调拨无法解决资金临时性短缺问题时,结合年度融资计划采取直接的外部融资方式,比如可以有选择性的采取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股票、信托、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根据融资方式、时机、结构安排等因素考虑,确定最佳的筹资方案,在解决资金存量问题的同时,尽可能争取最低的资金使用成本。第三,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完善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选择合格供应商作为优质合作伙伴,同时将不合格供应商列入清退清单,培养一批能够长期合作的“资信好、价格合理、实力强”供应商队伍,才能在“付款节点、付款比例、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上掌握控制权,通过合理占用供应商的资金缓解垫资问题。比如,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在支付比例上采取不高于业主回款比例方式进行支付,针对战略合作客户,甚至可以采取按业主回款比例下浮一定比例方式进行支付;在支付方式上可以采取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方式,解决工程项目的短期资金支付压力。

(二)加强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管理中心模式,降低资金成本

通过集团公司建立资金管理中心等全信息化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提高资金的精准分析和实时监控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具体而言:第一,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調配,通过规模集中来提高与银行的谈判资本,享受更多的融资条件优惠。比如采取集团公司综合授信,可以取得更高额的授信额度,在融资成本上也可以取得一定的优惠。同时通过资金集中,办理活期协定存款业务,可以提高活期资金的短期利息性收入,均有助于降低集团公司的资金综合使用成本。第二,通过全信息化的资金管理模式,能够实时掌控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分布状况,同时通过资金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打通业务与财务在资金管理上的信息壁垒,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数据共享,对于提高资金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数据支持,及时有效的为集团公司的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决策依据。集团公司可以根据资金需求计划灵活调配和使用资金,比如购买短期结构性存款等短期投资业务,提高资金的短期投资收益。第三,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的考核分配机制,激发各分子公司甚至各项目部资金管理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对各项目部提出的资金需求制定项目资金成本控制方案,并指导和要求各项目部严格实施,以达到控制项目资金成本,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只有做好项目层面的资金管理,集团层面的资金管理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用。另一方面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实现的收益,根据下属公司的资金贡献程度进行适度的利益分配,可以有效的激励项目人员资金管理的积极性,激励项目部成员在工程结算、工程回款进度的推进上面更加积极主动。

(三)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承接质量,提高资金积累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积累主要是通过工程项目实现的,通过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一是可以确保项目资金和投资收益的实现,确保项目层面的资金积累得以保障。二是项目资金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涉及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资金管理做得好,项目品质就能够得到保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品牌形象,在承接项目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承接质量。具体而言:第一,对内要加强项目层面的资金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从事前预算管理、事中监督控制到事后反馈总结的执行机制,从项目资金的筹集、资金运作、成本管理到收入利润的实现;从制度和合同的监督落实,到供应商的选择、结算和支付等,全过程动态监控跟踪把关,确保工程利润的实现和资金的收回。第二,对外企业要有明确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严格执行投资立项和决策程序,坚决守住“项目投资额、投资收益率、资金来源、回款周期”等项目承接底线,超出底线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承接,确因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承接的,应进行全面风险分析及拟定解决方案,完成投资决策审批程序后方能承接。

(四)执行预算管理,提高资金预测管理能力,优化资金调配

围绕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资金预算管理的效能。具体而言:第一,从集团公司层面建立以业务预算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要求,提高整个集团公司的预算编制水平和预算管理意识,形成集团层面的年度预算目标;第二,根据集团层面年度预算目标,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落实责任,要求各下属单位结合自身预算年度的经营管理、投融资需求、资金管理需求按照分解的目标编制预算报表。同时以重点项目为主体建立资金预测分析模型,比如要求项目经理编制《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现金流量测算表》并定期动态调整,做好项目资金的前期策划和过程管控工作,确保资金预算目标的过程管控;第三,定期组织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对于预算执行率上下浮动超过一定比例的项目,要深入分析原因并及时纠偏和落实相关责任,确保年度资金预算目标的实现;第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资金收付业务的预算控制,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控制好资金收支的时序和规模,提高资金预测的准确性,为优化资金配置,压降资金规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五)加强催收清欠,提高应收款项周转效率,盘活存量资产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工程项目周期长,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账龄长、坏账损失大的问题,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工作效率。具体而言:第一,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流程,对存量的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的清理,包括账龄、主业情况、回款可能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应收账款回收方案;第二,根据应收账款回收方案,拟定回收计划,按照计划量化工作目标,成立应收账款清欠工作小组,签订清欠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定奖惩措施;第三,定期统计、分析和报告清欠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奖惩,确保清欠工作有序推进;第四,加强已完工项目结算办理工作,保持清欠工作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国有建筑集团公司的视角,分析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对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措施,加强资金筹措,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加强项目管理,执行预算管理,加强催收清欠,最终实现整个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能力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敏.关于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思考[J].管理论坛,2019(21):230-231.

[2]林乔青,赵序海.大中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探讨[J].财会研究,2017(09):50-53.

[3]胡辰超.浅析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156-157.

[4]欧阳玉丽.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及优化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9(01):110-111.

[5]丁斌全.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0,(07):165-166.

[6]郝艳.试析加强集团公司财务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商讯,2020,(13):29-30.

作者:周萍入

第三篇:某建筑公司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网络的普及,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档案的种类日益增多,信息量迅速膨胀。 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低下、技术落后,造成档案录入繁琐低效,查询困难,整理编研困难,存放次序容易被打乱,文件容易被破坏等诸多问题。 因此,各单位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档案管理数据库、完成档案的科学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某建筑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梳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设计相关数据库,开发子系统功能,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工程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收集;档案日常管理;档案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网络的普及,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档案的种类日益增多,信息量迅速膨胀[1] 。 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低下、技术落后,造成档案录入繁琐低效,查询困难,整理编研困难,存放次序容易被打乱,文件容易被破坏等诸多问题。 因此,各单位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档案管理数据库、完成档案的科学管理成为必然趋势[2] 。

资阳博物馆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九曲河西侧的吴家院子地块,分为独立地下车库、副楼、主楼等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277.25㎡。在工程建设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料和工作日志,包括相关的文书档案、需保存的基础建设资料、各阶段的图纸资料、体现工程建设质量的技术资料及其他需要管理的档案,数量大、种类多,管理难度比较大。而目前某建筑公司的工程档案资料仍使用传统手段进行人工归档、整理、分析,无法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因此,某建筑公司以资阳博物馆项目为载体,利用信息化手段梳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设计相关数据库,开发子系统功能,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1、系统流程设计

档案业务流程主要分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档案的收集、整理,档案的日常管理和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三部分。某建筑公司根据档案业务的主要流程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全过程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三大模块。

1.1收集整理

档案入库包含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入库,类型上分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格式上分为图片、文字等静态文件和音频、视频等流媒体文件。历史数据的入库建档可分为以下几类:已有电子文件可设计接口对接综合办公等应用系统,完成历史数据的导入,必要时生成纸质文件存档;已有纸质且无对应电子文档的文件,可经过扫描后录入系统,同时保留纸质文件进行存档;已有音频、视频等文件可直接导入档案系统,并保留原始介质文件。 当前数据的入库可在各个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电子文件直接在系统内上传,纸质文件数字化处理后上传系统,形成总目录。总目录随纸质文件移交系统档案管理员,完成交接手续。

1.2日常管理

档案的日常管理分为数据管理、鉴定销毁、借阅管理及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主要是日常数据的录入、分类、编码及定时备份。档案的鉴定销毁是时间比较久远的档案或者认为没有价值的档案经鉴定后由档案管理员销毁处理,以减少对档案室资源的占用。档案借阅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档案的借阅、归还登记,包含对借阅档案的卷宗号、归档号、借阅时间、借阅部门、借阅人、归还时间等信息的登记。用户管理主要是对各单位负责人、用户信息的登记和维护[3] 。

1.3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对用户的流媒体服务、信息发布和档案查询,以及档案工作人员可对有价值的档案进行编研,形成编研成果[4] 。

档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利用,档案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检索服务,也可为同类型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使用者从档案中可检索到工程建设过程的视频、音频等流媒体文件,也可检索到工程附近的地貌特征图片,还可检索到CAD等工程的设计图,必要时可根据档案编号借阅。

某建筑公司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以“归档文件的细颗粒收集整理”和“基于档案信息的全方位开发利用服务”两方面为主。具体业务流程如图 1所示[5] 。

下面将详细介绍整个系统的各个大模块,以及各个大模块下的子模块的详细功能,详情如下表1所示:

2、数据库设计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它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6]。

E-R图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其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6]。

数据库设计包含了四个实体,即档案、单位、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也包含了四个关系,即管理、移交接收、查询和借阅。档案指的是档案库本身,包含各种纸质文档、电子文档、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料;单位指的是建立档案的各个单位;用户指的是档案的使用者,包括各个单位的员工。数据库初步设计了六个表,即档案信息表、档案移交接收信息表、档案类别信息表、档案查询信息表、用戶信息表、档案借阅归还信息表。设计的数据库E—R图如图2所示。

2.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从资源服务和业务管理的宗旨出发,根据各种档案的管理规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设计和实现操作简便、便于管理、性能稳定的档案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稳定的档案信息利用途径,为档案管理和监察部门提供快速、准确、强大的监督管理工具。

2.1.1先进性原则

采用目前主流的技术和架构,利用目前相对发展成熟的、先进的体系结构、系统平台和开发技术。

2.1.2开放性原则

一个良好的软件系统,其在系统软件和硬件上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其软件和硬件都应该支持与外部系统的标准接口,并且应该支持跨平台操作。

2.1.3标准性

系统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的规范和档案标准要求。

2.1.4可靠性原则

良好的软件系统应该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容错性能,这要求在系统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系统运行环境、安全保证、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数据备份方式、灾难恢复计划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2.1.5安全性原则

良好的软件系统必须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所侧重和表现,应该在系统的发布管理、数据的存取等方面有相对应的安全机制和应急策略。

2.1.6扩展性原则

良好的软件系统,在设计时应该要考虑系统在软件、硬件上的可扩展性要求。只有这样,系统才能够满足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系统性能需求。

2.1.7成熟性原则

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的成熟性,以保证系统在业务处理操作上的成熟性。在本系统中,要充分考虑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查询、借阅、发布等所有管理环节,使电子档案的各项管理能够完整集成在一个系统中。

2.1.8易用性原则

良好的软件系统应该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对于本系统,应该充分考虑档案和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习惯,以此作为界面设计的出发点,最终保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本系统。

2.1.9可维护性原则

良好的软件系统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随着软件系统的持续运行,系统业务流程和操作方式的调整变更往往在所难免,因此系统应该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内数据结构、操作界面等方面的调整变更不会影响系统的体系结构。这就要求系统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系统后期维护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

2.2技术路线

本项目的开发采用基于 UML 的需求分析方法,采用 Rational Rose 需求分析工具;开发工具采用 C#开发,系统的负载测试采用企业标准级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系统功能的测试采用黑盒法和白盒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

3、部分系统功能的实现

某建筑公司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分为四个部分:文件收集整编、日常管理、开发利用、系统设置与维护,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档案业务部分包括: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大量文件资料管理、全过程档案归档过程管理和档案全方位开发利用三部分,涵盖了档案业务从收集到利用的基本工作,这些功能可以使档案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利用自定义的档案管理规范及归档约束条件,自动实现档案归档管理的各项工作,并能够对归档的全过程进行在线监控,实现档案的日常管理。

3.1机构与用户管理

3.1.1模块功能:定义和调整所有利用档案系统的机构和用户。在档案系统中,每个机构都隶属于一个上级机构或全宗(即独立管理档案的单位),每个用户都隶属于一个上级机构;不允许一个用户或机构同时隶属于两个上级机构,不允许一个机构同时隶属于两个全宗,也不允许一个用户直接隶属于某个全宗。在管理了多个全宗的较复杂的单位(如档案馆)内,每个用户和机构都可隶属于一个完成其自身核心业务的全宗或机构,而不隶属于非核心业务的全宗或机构,这需要您在定义输入时做一些变通和选择;指定某个用户可以管理哪些全宗和档案类型的数据,如前所述,可以通过角色定义来处理;指定某个用户可以浏览和利用哪些档案数据,可以通过权限管理和赋权申请来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系统内机构和用户定义的唯一性,又可充分反映实际管理需要。在本功能中,“组”的概念和“机构”的概念是一致的。

3.1.2机构管理的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3.1.3用户管理的程序流程图,如图 5所示:

3.1.4实现效果如图6所示:

3.2权限管理

3.2.1模块功能:为每个用户指定使用档案功能的权限。为了统一管理每个用户可以使用的档案功能,在本系统中提出了用户“角色”的概念,每个用户都被赋予唯一一个角色;每个角色可以设定该角色下的用户有权使用的档案功能(同时也设定了无权使用的功能),还设定了该角色下的用户可以增删改档案数据的范围。设置档案权限的界面包括:左侧的“备选机构树表”,中部的“设置权限区”,右侧的“待设置权限机构和用户列表”,和顶端“工具栏”。

档案权限的设置过程与规则权限相似,首先选择要统一设置权限的机构或用户,然后设置这些机构或用户对已选定数据的访问权限,最后设定权限有效期限,保存退出。

3.2.2实现效果如图7所示:

3.3日志管理

3.3.1模块功能:本功能可对系统操作日志和系统登录日志进行查询、浏览和管理。为了保证系统操作有据可查,本系统在增加、删除、修改著录项条目、原文时,进行其它重要操作如修改数据库结构时,都记录了系统操作日志;无论用户登录系统、退出系统、功能操作,系统都记录了日志,网上利用档案都应记录利用档案日志。

3.3.2实现效果如图8所示:

3.4文件收集

3.4.1模块功能:本功能可以实现对文件的分类、登记、修改、删除、检索,原文处理、报表打印等功能,处理完的文件可转入整编库。本功能的操作目的,就是按照组卷方式方法、档案整理方式的规定生成适当的项目和案卷,把散文件放入适当的案卷中,并将整理完毕的项目或案卷归档。

3.4.2实现效果如图 9 所示:

4、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的测试

4.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软件产品上线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周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软件测试,是对软件开发的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的最终校验,因此它的质量将直接反应软件产品的质量。由此可以推断,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是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质量的保证[5]。软件产品从开始需求调研,到开发完成,错误和疏漏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对这些错误和疏漏除了可以靠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方法来尽量规避,也要通过软件测试的实施来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測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产品中的错误,以使这些问题能够尽早解决,不流向客户,以此来最终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

4.2软件测试的方法

从是否关注系统内部结构和实现方法的角度来划分,软件测试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方法。

白盒测试关注系统的实现方式、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逻辑,白盒测试的实施过程,就是验证软件的内部实现逻辑是否正确的过程,因此这种测试方法的应用,要求测试人员必须对软件的實现方法、程序的结构和运算逻辑都必须了解。路径测试、逻辑覆盖测试等就是典型的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是不关注系统实现方法和逻辑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只关注系统的传入参数、传出参数、操作方法等。黑盒测试的过程,就是运用正确的测试方法,给系统指定的传入参数,验证传出参数是否正确的过程。划分法、边界值法等就是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

无论哪一种测试方法,都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因此软件测试其实是不可能发现软件产品中所有的错误的。但是,通过运用合适的软件测试方法,制定完善的软件测试方案,使用相对完备的软件测试用例,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软件测试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最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4.3测试结果分析

从测试结果上看,最终完成的系统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均已满足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在系统功能、运行性能等方面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上线之后还可以通过系统的持续运行及问题反馈来对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以满足客户更高的使用要求。

结语:

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工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对工程档案进行规范管理,体现各种资料的最大价值。同时,建立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与制度化,全面提升了某建筑公司工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方便了施工期间各种资料的查阅,也为后续工程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张庆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3(1):39– 42.

[2]赵红侠.论信息化手段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运用[J].办公室业务,2015(21):38.

[3]王学平.浅议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1(6):54-57.

[4]钟骞.基于网络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6(5):100-102.

[5]汪娴.基于ASP.NET技术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1(4):127-128.

[6]万晓枫,文军.实体关系图的程序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6):43-44.96.

作者:周伟 张家国 闵伟佳 李薇 余弦 羊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商管理本科论文下一篇:小学教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