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投资环境保护政策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跨国公司投资环境保护政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坚持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新水平;必须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必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深化对外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跨国公司投资环境保护政策论文 篇1:

浅谈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外资引起了我国国民的广泛关注,人们执己之词表示支持或反对,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我们不可能立即阻止外资进入,所能做的就是分析外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与弊,然后汲取前车之鉴,更好的引进外资并且利用外资。

【关键词】外资 中国经济 影响

一、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一)促进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数据统计,1979-2002的,我国GDP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达9.4%,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一倍,同时也比同期发达国家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两倍等,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创下了惊人的成绩,而这使得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稳步、持续和显著提高,直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二)缓解就业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步入到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主要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他们需要在国内建立厂房,聘用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外资企业吸纳了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家政府解决了民众的就业问题。

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初期的时候,与本土企业竞争较少,能直接为本土提供就业岗位;逐渐到后期,进入本土的外资越来越多,且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加之自身较为先进的技术,会造就与本土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这个时候,就可能发生外资将本土企业挤出行业,造成失业的问题。所以在考虑外资创造就业岗位时,我们需要充分分析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不仅要注重吸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以此提高我国的技术,更要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投资,为降低失业率提供更大的服务。

(三)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外资还能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行业结构升级。

1.外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

整个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资企业多是以中小项目为主,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出我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在90年代之后,大型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明显上升,拥有先进技术含量的资本货物和加工工艺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进入的还有有效使用这些先进技术的管理能力。这样就使得中国市场出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这些产品主要是出自外资企业。

2.技术外溢效应

外资企业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使用本地的劳动力,利用母公司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外资企业的员工会流入到本土企业中,这时随之流动就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就产生了所谓的技术外溢。

随着本土企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创造条件的完备,有利于人才在企业之间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逐渐形成,掌握了较为先进技术的工程师和有效管理理念的管理层人士从外资企业进入本土企业,促进了跨国该公司技术外溢,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值得强调的是技术合作,技术合作就是跨国公司和中国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合作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通常会进行一些企业所需的研发项目,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促进了跨国公司技术外溢。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有了跨国企业的技术外溢,更重要的还要看本土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能否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满足自己的需要。本土企业只有在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外资的技术外溢,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技术融合和创新能力,最终才能生产出有价值、吸引性强的商品。这样才能不断缩小与外企的差距,逐渐与之形成有力竞争。

3.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到工业制造是产业升级,工业制造到高新产业和服务业是产业升级,不得不说,外资进入中国之后,推动了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从工业制造型的单一结构转向融合了高新产业和服务业等多元产业结构。

二、引进外资的弊端

虽然引进外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内GDP,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不得不说,引进外资企业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是具有弊端的。主要的弊端有外资影响国家安全和外资优惠政策过多几个方面。

(一)外资影响国家安全

这里的安全并非指的是国家的领土、主权等安全,而是指和外资相关的国家民生的安全,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粮食安全和水安全。

关于粮食安全,有一个说法叫“外资抢粮”。所谓“外资抢粮”,就是外资靠着自己雄厚的资本高价收购粮食,然后“囤粮”占领市场,之后再高价卖出。说到“囤粮”,我们不得不想到“蒜你狠”、“姜你军”和“找你茶”这些曾被炒到高价的商品。但是粮食和以上商品相比是不一样的,上面的商品可以不吃,对市场和民众的影响不大。而粮食则不同。第一,“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我们还怎么生活;第二,粮食价格变动会牵连到许多相关产业的价格,这样百姓生活受到更大影响。中国有13亿人,一旦上述的危机遍及到国家的大多数地方,那必然会引起很大的恐慌和民怨,这时候就会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可以看出,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我们应该保持相当的清醒,严禁外资大规模进入此类行业。否则外资有机可乘,控制了国计民生,就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

(二)外资优惠政策过多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更好的吸引外资,给予外资适当的优惠政策,以便外资能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但是长期坚持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就会对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内外资的不平等待遇,会造成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公平,这样会产生出孕育外资的“温床”,促使外资在本土市场疯狂的成长,最终形成市场垄断,本土工业受到强烈冲击,导致外资肆意抬高物价等,掠夺国有资产;有些地方部门为了提高政绩,一味强调招商引资,导致在优惠政策上的恶性循环,外资项目过滥,资源分配极不合理,甚至有些外资趁优惠政策之势,将外国淘汰的、污染严重的工厂搬到中国来生产,给我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鉴于更多由于外资优惠政策过多而造成的不良影响,2006年10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将逐渐形成内外资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这意味着,多年实施的外资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将走向终结。

总的来说,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都决定了中国不应再像引进外资初期时不考虑外资资金总量、产业类型了,而应该对外资有所取舍,权衡外资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就业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才能树立正确的准则,做到为民为国。

作者简介:王益帆(1990-),女,汉族,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责任编辑:刘影)

作者:王益帆 李婧 彭鹏

跨国公司投资环境保护政策论文 篇2:

论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新水平

摘 要: 坚持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新水平;必须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 ;必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深化对外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关键词: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新水平

收稿日期:2006—06—08

项目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人文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科研课题编号为省教思政(2004)13号,课题名称: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中国研究。

作者简介:刘行坦(1954-),男,长江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曾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的世界呼唤开放的中国,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次伟大实践。邓小平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敏锐观察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科学的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内容丰富,既论述了对外开放的目的和实质,又指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措施,既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又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旋律,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到了动力源,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对外开放理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人民的精神面貌,加快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前进步伐。面对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想,对于我们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战略,对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新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要努力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

要使贸易大国变为贸易强国,必须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第一,要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改变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和拼数量的方式,改变粗放型和数量型的发展模式,使出口主体形式多样化和贸易形式多样化。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努力创造具有自己知识产权、自己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控制资源性、高耗性、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扩大新技术产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花色品种和效益。要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改变产品贸易量增加而贸易增加值低的现状,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使出口贸易从数量上的扩张,向提升质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转变,在出口产品中使成套机器设备、精密仪器、高精装备,交通运输技术产品的比重加大,真正做到以质取胜,按国际标准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实现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二,要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落实科技兴贸战略,优先进口国内发展必需的、重要的、紧缺的高新产品、高新设备、高新技术和具有战略性的资源,实现战略物质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方式的多样化和渠道的稳定化。第三,要发展绿色产品贸易,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的潮流,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的贸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贸易结构,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做大做强国内绿色产业,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在国际绿色产品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第四,要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形成出口增长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的机制,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统一、科学的外贸管理制度,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健全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应对机制,积极开展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推进国家贸易方式的电子化和贸易手段的网络化。

二、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利用外贸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如同邓小平所说“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大的改革”。我们要把利用外资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企改组改造相结合,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外资是实施开放战略的基本点,引进外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基本条件。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第一,要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相结合,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外资数量本身不是发展的成就指标,它是反映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通过引进外资,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充实和提高,改变技术进步缓慢和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的状况,依靠技术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上来,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第二,要合理利用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变经济中的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的状况,通过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进步,做好引进技术的转化、吸收和创新。第三,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产业和区域投向的引导,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扩大外资直接投资规模,引导外商参与国家鼓励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的建设项目;拥有先进技术、能改进产品性能、节能降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技能项目;能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提高创汇能力的项目;能综合利用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技术项目。第四,利用外资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偿还能力,利用外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和重要原材料等行业方面,要降低借款成本,多利用长期优惠贷款,降低商业性贷款比重,调整债务结构和币种结构,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外借款的宏观调控和项目管理,防范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三、要努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如何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要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国际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实施战略性的海外投资,在科技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企业,创立我国自己的世界级名牌产品。二要把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双赢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商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提高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在国际项目的中标能力。三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开展跨国经营和跨国投资,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中做到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投资的重点要放在能源、原材料、高技术等领域。四要正确选择走出去的具体形式,或投资办厂、或跨国购并、或股权置换境外上市、或设立研发中心、或创办工业园区。对外承包工程要从土建、分包向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发展。五要逐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健全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和监督,防范在对外投资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努力深化涉外经济体制的改革

扩大开放必须同涉外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协调,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如何深化涉外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要加快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与我国发展、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要在涉外经济运行方式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在涉外经济的行为主体方面,保证各类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建立内外统一的市场体系和企业主体;要健全和完善保障公平贸易的管理制度,建立应对贸易和投资争端的快速反应机制,健全我国技术壁垒体系和反倾销、反垄断体系,善于运用国际通行规则保护和发展自己;要完善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的预警机制,用全球的眼光观察世界和筹划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依法管理涉外经济的活动中强化服务和监督,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要把行之有效的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要加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规范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要实行政企分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提高行政效率;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建立加入WTO后的长期应对机制,制定评估开放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消除别国对我国的歧视性贸易限制,形成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应对机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程序,形成维护经济安全的风险防范机制。

五、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现实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国内发展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国内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国内发展要着眼我国的长远发展,抓住战略机遇期,综合考量政治、经济、外交、改革、发展、稳定各个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利用两个市场,发挥两个市场的互利作用,把扩大内需和利用外需相结合;要统筹利用两种资源,加强实施境外资源利用战略,缓解国内资源约束和短缺,建立多元和稳定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要统筹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把我国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吸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能力;要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要统筹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64页.

〔2〕光明日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六,2005.11.6.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

〔4〕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重要问题解读.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0.

作者:刘行坦 和 战 范明军 许欣欣

跨国公司投资环境保护政策论文 篇3:

浅谈外商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摘 要】汽车是典型的国际化产品,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国际化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新面貌。国外汽车厂商以各种投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外商投资;汽车行业;影响

跨国企业公司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汽车企业生产规模的提高,表现为:第一,进入我国的国外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来国内汽车企业小打小闹的重复分散经营的局面,而且,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的规模上扩大投资增加产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规模。第二,跨国公司加速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使我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比如说上汽与通用、一汽与丰田、东风与SPA、东风与日产等进行的资产重组。此外,外商投资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增长与产量的极大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关税继续降低,外商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将大量涌入,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外商投资还改善了原有产品结构单一的特征,汽车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客车、货车、整车与配件均衡发展,生产体系合理化、完善化。其次,汽车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核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企业间强强联合,突破了原有集团、地方、部门的界限,使得中国汽车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有较大改善。

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有较大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过程中,其开发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制造能力方面,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合资,一些主要生产企业在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业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相当多的企业按跨国公司制造汽车的标准进行组织生产,在产品制造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另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能力迅速提高,也加强了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但在另一方面来看,外商投资在提高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同时,尽管市场竞争程度大大提高,汽车市场的进入壁垒也显著提高了。众所周知,世界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十分突出的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市场的新进入者很难形成规模,需要较高的成本,同时也决定了它不能负担高额的技术开发费用。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讲,总体上与规模经济、技术开发隔得很远,入世冲击和国内汽车价格战略调整使得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进入壁垒形成更加明显,在产品差异方面,存在品牌壁垒。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认同,这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同时,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研发、建厂还是购置生产线方面都存在着一般生产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壁垒,如果没有足够的广告费用,经销渠道也很难搭建。

外商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影响突出了几个壁垒效应。在品牌方面,国外知名轿车已经培养了中国消费者很强的偏好,对于其他新进入者,构成了一项艰难的挑战。在广告方面,国外汽车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后,投放电视广告的汽车品牌大大增加,众多历史较短,不具备和大众、通用、丰田等相抗衡的中小汽车企业,意识到广告、品牌的重要性,也开始争相出手,力图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主流品牌的地位。概括来讲,外商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加速了我国汽车成为支柱产业的步伐;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地优化升级;提高了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和市场集中度;获得了一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消极影响是热衷于装车,不注重国产化;通过知识产权控制合资企业,抑制自主开发能力,难以树立自己的品牌;限制了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壮大;投资领域偏重于整车,投资规模偏小。因此,中国汽车行业利用外商投资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扩大规模,注重质量;政府要集中资源,扶植合资企业的中方控股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突出开发能力的形成;引进与开发并重,走双轨制的道路;认真研究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战略与策略,注意企业文化方面的学习引进。

综上所述,外商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汽车企业生产规模的提高和产业迅速增长与产量极大提高,改善了原有产品结构单一的特征,生产体系合理化、完善化,加强了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其行业的进入壁垒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者在中国的长期经营,其品牌已深入人心,培养了消费者极强的偏好,我国虽然经过规划和合资发展,但由于外方的技术控制,我们的设计水平和能力非但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出现萎缩,日益成熟的外国汽车构筑了巨大的技术壁垒。

参 考 文 献

[1]金德环.国际投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国中.引进外资与环境保护[J].商业时代.2003(17)

[3]姜敏.适度调整政策加快引进外资[J].国际经济合作.2003(7)

[4]互联网.浅析外资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http://law.shangdu.com/b/a/falvzhishi/zhishichanquanfalunwen

作者:陶佳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项目驱动教学设计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