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病及其矫正

2022-09-11

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在这里指出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充分说明作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一幕重头戏。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在中小学中, 作文教学至今仍然是弊病良多, 质量不高, 效率低下的一项教育内容。

当前, 无论是在普通教育学校还是在职业教育学校中, 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的随意性

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也是天经地义的。但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无视这一客观规律。武断地把违背学生特点、脱离生活的作文命题强加给学生, 让学生在作文时无从下手, 饱受“无米之炊”的煎熬。学生为了完成作文, 只好东拼西凑, 胡编乱造。这样的作文命题使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受挫, 容易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 同时也扼杀了他们在作文中的创造性。

2训练的盲目性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无计划。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并按计划进行教学, 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而目前在作文教学中有完整教学计划的老师还比较少,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比较随意。二是无序列。初中各年级的语文教学应具有连贯性, 系统性, 作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 多数教师没有把握好初中各年级作文教学中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导致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前后脱节, 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三是无目的。教师安排布置作文训练缺乏周密的思考和准备, 充满随意性, 有的甚至只给学生一个命题, 既没有具体的写作要求, 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 让学生无所适从。

3教学的封闭性

首先是封闭在教师的意愿中。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否认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但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 以自己的写作风格去左右学生的作文。从而扼杀了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 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遍一律, 毫无个性可言。其次是封闭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写作理论知识, 如教学生要“开门见山”, 结尾要“点题”等。而全然不顾及写作学生前情感的培养, 思维的训练和材料的积累。让学生闭门造车, 使他们养成生搬硬套的文风。再次是封闭在教材中。教材在作文教学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但那毕竟有限, 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 去体验生活, 博览群书;让他们接近社会, 接触自然, 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教材以外的文学作品, 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掌握多种写作技巧。

中学作文教学中之所以长期存在这些弊端, 总的来讲, 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作怪。新课改实施至今, 许多教师逐步认识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但还远远没有转化成为产生实际效用的教学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们虽然接受新的理念, 但理解上还是肤浅的, 还远远没有实现先进思想理念的“内化”;二是实行新的理念, 有待于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乃至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但单靠学校教师自身要解决这个问题, 是有困难的, 而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工作薄弱, 跟不上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笔者认为, 要改变这种现状, 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教研工作必须跟上。而作为教师自身, 也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大胆创新, 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采取以下措施。

(1) 改变命题方式。

学生有学生的生活, 学生有学生的世界, 学生有学生的喜怒哀乐;各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可以关注社会, 关注自然。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生活体验, 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适合他们特点的作文命题,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愿意写又有内容可写的题目, 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张扬他们的个性, 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 写出有新意、有特点的好文章。同时还可以克服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2) 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初中各年级的作文是一个整体, 各年的作文教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联系, 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一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短期计划, 即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长期计划, 即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计划。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二是要循序渐进。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高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切忌急于求成。三是有目的。每次训练, 要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具体的作文要求, 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学生在作文中天马行空。

(3) 进行全程训练, 坚持整体教学。

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应包括准备材料, 构造成文, 修改润色三个阶段。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学生无材料可写这一问题。对于写作材料来说, 关键在于能“见”和会“见”, 所谓“见”就是观察。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无材料可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生活, 在于没有给学生提供材料。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生活人人都有, 写作材料人人都有, 问题在于一般人视而下见。新课程强调要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 联系实际, 主张指导学生关注社会, 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让他们学会生活中积累丰富的材料。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是写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解决了作文材料问题, 下一步是让学生将材料构造成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 指导学生运用写作的理论知识, 把自己积累的材料组织成文。第三步是修改润色, 初中生的作文修改, 应从作文格式, 错别字, 语言表达等方面开始。当学生掌握了作文格式, 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再从文章的立意、材料的剪裁方面去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摘要:当前作文教学存在命题随意、训练盲目、教学封闭等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改变命题方式, 加强教学计划, 进行整体教学、全程训练, 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改革,提高质量效率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S].

[2] 新课程中的问题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爱与责任下一篇:试论人民警察职务行为中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