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2023-05-06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八岭山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2.分析现象、猜想假设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所可能发生的种种现象及结果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

操作要领:以小组或以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依据研究计划或方案开展探究活动,验证猜想假设 。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已的计划或方案;依据方案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探究活动,来验证猜想假设。在活动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让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活动起来。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引导、指导、点拔的作用。

4.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学习目标: 对小组探究活动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 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操作要领:一般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展示与交流,在统一思想、得出结论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5.实际应用拓展创新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

实验课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总结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梳理小结 当堂检测(谈收获)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上课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一)猜想与假设

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

(二)制定实验方案 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己的计划方案。

(三)交流实验方案

各小组把制定的实验方案在班内交流,其他小组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 这样做防止学生盲目实验,浪费时间。

(四)验证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研究方案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

(五)表达与交流 各小组通过实验现象,发现总结出实验结论和规律,在全班交流。

三、巩固应用 拓展与延伸

在学完新知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学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新问题的激情走出课堂。

四、梳理小结 当堂检测(谈收获)

当堂检测的目的是“堂堂清”。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既总结了这节课的所得,也检查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观察课教学模式 :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观察探究,解决问题(制定方案、观察记录、交流总结)--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自我评价,梳理小结。

课前准备:作为观察课,最好是有观察的实物,其次是标本、视频、图片等。老师要有目的的布置学生课前观察,收集物品和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影视、报刊、书籍等多条途径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 (二) 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1.制定活动方案

它包括观察什么、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分两步:(1)小组制定方案: (2)班级交流方案:

2.观察记录。

根据方案进行观察。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图画等。

3.交流总结。

(1)交流汇报。 一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组织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将观察到得信息全部讲出来。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的矛盾,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和平台,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2)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总之,在自由活动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

(四)自我评价 梳理小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既总结了这节课的所得,也检查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科学讨论课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交流汇报,形成认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图片展览、视频、动画等各种方式方法,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利于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讨论问题。

2、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是学生已有经验的交流,教师出示相关数据、信息(资料汇总与整理)。

搜集信息分为两步:先小组交流搜集的信息,再全班交流搜集的信息,(个人搜集信息有很多是在课前完成的,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下发搜集提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搜集有用的信息),交流的过程包括自主交流和集中归纳,教师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分类),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可以适时的出示一些图片、数据、信息等,对学生的资料进行补充。

3、交流汇报,形成认识

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这种共同的看法归纳成结论,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明晰的理论认识。

4、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把科学讨论活动引向生活,走向课下,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

科学技术课的教学模式

明确任务===技术设计(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科学解释===展示评价 作品激趣

演示作品

分布联系

分析模型

作品展示

任务激趣

播放课件

指导联系

解释现象

作品鉴赏

情景激趣

教师讲解

自主联系

思维创新

竞赛评价

科学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阅读资料==整理资料==抽象概括==实践运用

选择资料

解释假设

阅读浏览===== 找出事实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粗浅认识

从自然课到科学课,对于教者来说是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自然课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改造自然。而科学课则是在这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教者基本的探究的教学,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而学生学习探究,就要要求教者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我认为是仿照科学研究来学习科学内容。怎样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2.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3 .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4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

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作出决定,这样就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提供众多的实验器具,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注意了这三方面:

1.教师要根据教材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每项实验。但不能因为实验难度大而放弃,那么这就需要教者耐心引导,这样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就会非常开心,就不会忘记学到的知识,他们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2. 给学生创新的条件

学生搞使用离不开物质条件,所谓物质条件是指实验的材料,有了材料,创新活动就会顺利进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缺少材料,创造活动就是空中楼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3. 充分给予学生创新的心理自由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要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也就是要求学生敢说,敢做,敢想,勇于探究,乐于创新,让他们无拘无束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创造活动才成为可能。教师要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摇篮。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新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参赛组别:小学科学组 工作单位:甘肃省宕昌县城关第四小学 姓名:陈婵萍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邮编:748500 联系电话:15095753636 邮箱:1181359578@qq.com

关键词:科学课 课堂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 : "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 、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大胆想象 ,尊重证据, 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珍爱生命, 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我在科学课的具体教学中采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观察具体生活、在书中找资料和通过网络查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学具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 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认真去做。

上课时要大胆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虽然这种动手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但我们应允许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动手,激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使他们将操作与思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无意操作变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定向实验。只有学生在参与中探究,在探究中动脑才能激发起学习科学的兴趣从中学到知识。

在科学课中学生可以动手做的东西有:量杯、蜡花、小潜水艇、小水轮、做小玩具、简单的小乐器;学生可以尽情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玩具;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画一幅科学幻想画,编一个科幻小故事;试一试自己制作的风向仪、雨量器,测一测当地的气温、风向等。

我觉得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要受一种方法的束缚,让学

1 生自己学会学习,在玩中学,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从讲述性学习走向探究型学习。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当学生面对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情趣。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激发者、个体成长的辅导者、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者,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教学内容的观念,担当起科学课程开发者、开展对学生科学的启蒙教育和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价值等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信、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发展。让学生身处有限的教室,思维却遨游在无限的空间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要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 2 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科学课中,可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应灵活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鼓励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只有把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到知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科学课》(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 孔令强 《开放的空间 创新的教材》 湖北教育报刊社

《科学》(3—6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临湘市仪器电教站 沈福鑫

摘要:杠杆是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教科书都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如何把握好两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搞好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的教学,笔者提出关键是要以实验为突破口,一方面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另一方面是要鼓励儿童动手动脑。

关键词:杠杆的科学、动手探究、跷跷板实验、杠杆尺实验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中也有《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课,两者虽然有相同或相近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要求却有较大的差别:第

一、科学概念表述不同:小学阶段只提到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初中阶段却提到杠杆有“一点、两力、两臂”: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小学阶段对杠杆分类是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初中阶段对杠杆分类是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能省距离,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第

二、科学探究要求不同:小学阶段只要求定性分析总结,初中阶段却要求定量分析总结。

如何搞好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这一节课的教学呢?教科书共3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以实验为突破口,一方面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另一方面是要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

一、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教学,教科书选用撬棍撬木箱这个情景开始这节课的研究,并通过对教科书中这张示意图的观察,让学生来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笔者认为这个实例学生虽然可能见到过,但没有亲身的体验。然而,不少小学生在幼儿园中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如果课堂中设计一个跷跷板的实验或游戏作为学习桥梁,则既可帮助学生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点,又为学生过渡到探究杠杆的秘密激起兴趣,以便顺利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

另外,课本第四页跷跷板插图只是一种形式的跷跷板。仅仅看这幅跷跷板插图,学生会感到困惑:⑴这幅图结构繁杂,难于理解这个跷跷板与杠杆有怎样的关联?

⑵不容易找到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⑶图中的跷跷板是个等臂杠杆,不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杠杆省力与费力的秘密的兴趣。 ⑷小学生对自己玩过的跷跷板上升与下落的原因是什么难于理解

笔者认为,教学中宜增加另一幅跷跷板插图(见下面两幅图),化繁为简。

图A 图B 有长板凳时可以做一个板凳跷跷板游戏,或做一个跷跷板实验。

1 这里介绍一个蜡烛跷跷板的实验。

1、实验器材:矿泉水瓶子2个、钢针2根、橡皮1块、蜡烛2支、杠杆尺1把、支架1个、钩码1盒、弹簧测力计1个、打火机1个。

2、实验装置及制作原理:

在橡皮块上十字交叉处穿上2根钢针,将轻重 不同的2支蜡烛固定在1根钢针两端,另1根钢针 (轴)作为蜡烛跷跷板的转动支点。整个装置用矿 泉水瓶作支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3、实验操作的过程:

⑴、对比撬石头和玩跷跷板游戏的图片, 用蜡烛跷跷板的实验来认识杠杆的三个重

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⑵、引导观察实验现象: 图1 实验装置 ①较重的蜡烛可以撬起较轻的蜡烛;较轻的蜡烛也可以撬起较重的蜡烛; ②当熔化的蜡烛下滴时,蜡烛的重量变小会影响蜡烛跷跷板两端的升降; ③较重的蜡烛与较轻的蜡烛离支点的远近不同。

⑶、提出问题:蜡烛跷跷板上蜡烛的升降与什么因素有关?

⑷、假设与猜想:与蜡烛的轻重有关;与蜡烛离支点的远近有关。

4、该实验的优点:

①、器材易取,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②、制作的蜡烛跷跷板结构简单,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学生很容易模仿制作,通过实验,学生对杠杆上的 “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概念更容易理解。③、蜡烛跷跷板实验富有动感,趣味兴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产生多种疑问:为什么有时轻的一端能撬起重的一端?上升和下降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些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探究欲望。

二、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对本节课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的教学,重点是创造条件鼓励所有学生动手实验,并引导学生动脑分析。

实验:用杠杆尺进一步探究杠杆的秘密

向学生介绍杠杆尺。杠杆尺上有均 匀的刻度,很方便在需要的位置挂上重

物,是科学研究的好材料,如图2所示。在使用前,先 应提醒学生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1.探究用力点与阻力点在支点两侧的情形 图2 杠杆尺

通过对比,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阻力,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中部的轴就是支点。这里要求在杠杆尺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便于学生掌握也利于交流讨论。

学生可先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两个钩码试用一下杠杆,然后分组讨论怎样用杠杆尺做实验,并计划一个合理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例如:先在代表阻力点的左端第2格处挂3个钩码,然后依次在表示用力点的右端的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挂上钩码,并作好记录。要求学生多做几次实验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并将各小组收集的数据汇总在一起来进行 2 研究分析。

2.探究用力点与阻力点在支点同侧的情形

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阻力, 用细绳套在杠杆尺右边再挂上弹簧测力计的 挂钩,将向上提的力当成使用杠杆的力,支 架中部的轴就是支点。测量几组实验数据。

3.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图3 用力点与阻力点在支点同侧的情形

跷跷板的升降与物体的重量和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都有关系。

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三、讨论、释疑与拓展:

⑴由上面的实验探究,请解释

跷跷板上为什么小孩能把大人撬起来?

图4

图5

图6

3 ⑵找出课本第四页跷跷板插图中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⑶跷跷板只是杠杆的一种,生产与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一些杠杆?

⑷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图7

四、 教学效果

本节课从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杠杆原理,安排有3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借助跷跷板实现突破(一是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的位置;二是向标准的杠杆模型过渡,探究杠杆的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第二个探究用力点与阻力点在支点两侧的实验和第三个探究用力点与阻力点在支点同侧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杠杆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理解生产与生活中不同类型杠杆的原理。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实验的设计与安排,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了较巧妙的转化与迁移,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的深度,由于杠杆在初中物理中还要学习,没有提及力臂的概念和直杠杆与曲杠杆的比较,也没有具体提及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计算;跷跷板上升与下落的原因只提及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轻重有关,没有具体提及一端着地时会使这端实际作用于跷跷板端点的力会减小这种原因。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坚硬的岩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 《坚硬的岩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岩石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岩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岩石。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岩石

教师:多媒体放“大自然的岩石”片子。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有岩石;哪些地方岩石最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教师:分小组展览石头,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研究岩石。

百度文库

学生:把课前收集了一些岩石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岩石的什么?怎样去研究?

设计意图: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岩石

教师: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石头分类 学生: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引伸

教师: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学生:学生观看学习体会,通过说和看,初步岩石的用途。

设计意图:对学生知识的一处拓展。由自然界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研究岩石的作用。

5、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 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本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兴趣很浓,学生在活动研讨中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然,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百度文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总结下一篇:小学老师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