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2022-05-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语文多媒体教学因为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师生对话交流的渠道等等都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回归

【摘 要】要实现阅读教学语文味的回归,必须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语文味回归于阅读教学中来。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魅力;情感朗读,挖掘作品内涵;以情感人,激发情感共鸣。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使语文味得到回归。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味 语言 情感

所谓的语文味,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语文课的魅力,品味语文带给人们的审美快感。由此可见,追求语文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已经逐渐丢失,把语文阅读当做工作已经成为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大大减弱,甚至看到阅读就头疼,这严重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鉴于此,教师必须立足现状,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语文味回归于阅读教学中来。

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语言是作品用于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对语言加以揣摩,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作品流露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的特点。另外,还要加强语言分析训练,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理解作品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语言进行品读。

第一,品味动词的妙用 文中是这样描写月光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泻”和“浮”这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泻”字写出了月光流动的美,而“浮”字又展现了青雾的朦胧。学生通过细细咀嚼文中的动词,能够从文字中感受到荷塘月色的如梦如幻之感,体会作品的审美情趣,进而积极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

第二,品味修辞的独特 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还体现在修辞的独特运用,如对荷花的描写用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有通感的运用,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的“清香”很明显属于嗅觉,但是作者却将“清香”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让人不禁产生悠远的联想,感觉突然发生转移,给人一种清幽、飘渺之感。学生通过品味修辞的运用能够深切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激起学生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中。

第三,品味叠字的运用 作品中随处可见叠字的运用,如“隐隐约约”的远山、“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叠字给作品增添了美感,也给描写的景物增添了几分生动。学生通过品味叠字会发现,语句读来朗朗上口,给文章增添了音韵美。

二、情感朗读,挖掘作品内涵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读、导读和品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第一,利用听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听读就是教师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静静地感受作品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前播放朗读录音。当一个声音缓慢地响起时,学生会被吸引过去仔细聆听,随着诗歌的发展,声音逐渐变得高亢,学生的情感会被激发出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投入到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中来。学生通过听读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慷慨激昂的情绪,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通过对诗歌语言、情感的品味,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大大提高,利用听读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从而加强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第二,利用导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的能力。以《祝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阅读。问题如下:(1)作品中采用了什么记叙手法,有什么作用;(2)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顺序如何;(3)“我”与祥林嫂见过三次面,她的外貌特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有目的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作品的主要内涵,能够抓住作品的主线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导读的方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利用品读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所谓品读,就是对作品细细地品味、欣赏,让学生通过品读将自己的个性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对作品做出更深刻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当引导者,指引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制,用自己的感悟去重新审视作品的内涵。

我们以《项链》为例,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普遍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向往豪华、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玛蒂尔德却是一个为了赔偿项链而踏踏实实奋斗的女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玛蒂尔德与那些不顾尊严、自甘堕落的女性相对比,分析玛蒂尔德到底是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进而重新认识玛蒂尔德这个悲剧性的人物。

利用品读来仔细品味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玛蒂尔德的性格,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切实际,整天爱幻想的人,她虽然没有自甘堕落,但是她悲剧的命运却是因为自己的爱慕虚荣造成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喜欢幻想并没有错,幻想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是她的权力,她虽然并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奢华生活,但是她却并未因此堕落下去,而是勇于奋斗,积极面对人生。从这一来看,玛蒂尔德是善良又美丽的女人。

通过听读、导读、品读的方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深入文本,对作品细细品味,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创造出个性化的理解效果。同时,学生能够从作品中找到审美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三、以情感人,激发情感共鸣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因素,用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这些体裁的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饱含着作者对各种人和事的主观看法,寓情于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需要饱含激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受作品,去感染学生,将丰富的情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鼓舞,让学生在情感的激荡中品味作品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作品为载体,重点加强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分析语言来寻找语文味。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使语文味得到回归。

作者单位:河北涞源县第一中学。

作者:郑英魁

第二篇: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突出语文味

语文多媒体教学因为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师生对话交流的渠道等等都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有许多教师为赶新潮随波逐流,全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导致了语文课堂在表面浮华的背后“语文味”悄然流失,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图像资料的泛滥与误用,更导致了文学课诗意的苍白。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中语文味流失原因

多媒体的介入和大量使用,改变了语文学科教学原有的信息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无形中削弱了师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直接体验。冲淡了语文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媒体的介入,影响了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发挥。将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的感性材料,甚至是要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的材料。统统变成了直观、浅显、一览无余的信息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来,学生不用再动口诵读,不用再动脑思考,阅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没有了,自然无从谈起阅读体验和阅读享受,从哪里来语文味?

二是多媒体的介入,剥夺了学生宝贵的自主阅读的时间。语文多媒体信息量大,面对眼前目不暇接的大量信息,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时间用来看图片,看视频。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反复诵读。仔细体味,最终达到感悟文本,不能以视觉形象代替文本的阅读与感悟。以视代读,以观代品,放弃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语文昧自然而然就流失了,并且终将妨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宋儒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只有通过反复的涵泳体味,才能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再创作品的意外之象、意外之境,这样,才能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

上《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毕即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上朱自清先生的《春》,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小草從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而是用动画设计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学生读的越来越少。甚至不去阅读,课堂上学生只能是无话可说,或者随便说。师生对话交流成为空谈。

三是多媒体的介入,影响学生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理应由学生直接阅读的文本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予以呈现和展示,虽更形象生动,但学生对那种多姿多彩的画面的想像。在大脑中的加工创造就不可能有了,同时还会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文本所描绘营造的场景只能是那种样子的,不可能是别样的。很明显,在这里多媒体的过多介入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学生对文本(更多的是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和再造。这种重建和再造的意象不是对作家所创造的意象的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感知、情感和心智来共同完成。这就形成了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模糊性乃至超象性等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最容易忽视的恰恰就是文学的最主要特征,简单地以媒体直观的形象取代文学的丰富模糊的意象。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听潮》时,先让学生观看各种涨潮的景观电视录像,然后再阅读课文。这样的课堂教学可能比较生动有趣,但结果是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是多媒体的介入,不利于直接对话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在三方之间进行,是一个多元对话。很明显,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是师生共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师生情感依托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师生展示才华、提升生命感情的一个舞台。舍弃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和对话。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课,语文味儿也会丧失殆尽。

五是多媒体的介入,不利于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把握。阅读文本,借助对其体验和感悟来理解与品味语言。感知世界,学会语言运用技能。利用多媒体把文本变成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画面,借助画面阐释文本,表达文本主题,实际上,画面在解释文本的同时,也消解了文本更为丰富的主题意义。画面虽然丰富多彩,但对于没有审美经验或者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影响。这些画面更多的是制作者本人个性化的主观认识、情感态度的渗透、延续。给予学生一种毫无差异的体验。非常容易把学生引向一种固定的视觉图像,一定程度上限制或者说妨碍了学生再创造的自由,造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趋同化,缺少个性化。实际上,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在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把握上也应该表现出差异来。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

二、加强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味举措

“语文味”并不拒绝多媒体,多媒体也不应该成为“语文味”的“杀手”,相反,我们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同时结合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实现两者互补融合,加强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味。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1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师生情感,形成强烈的情感氛围。

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有其独特的效应。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功能十分齐全,操作也非常方便快捷,能够创设出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使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场面、事件极其引人入胜,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学《蜀道难》时,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蜀道”的图片以及朗诵名家朗读此文的音像资料,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朗诵名家那极富抒情效果的朗读,这些图片缓缓展现在学生面前,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蜀道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惊险、陡峭、崎岖产生深刻的印象,然后隐去朗读声音,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朗诵名家大声朗读课文,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深深领会李白那神奇浪漫的豪迈情怀。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味自然很足。

2 利用多媒体弥补学生经验知识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语文学科教学趣味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脱节造成的,学生的经验与所要解读的文本的意象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隔着鸿沟。理解文本肯定困难。只有填补这个鸿沟,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多媒体恰恰能在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学《胡同文化》一课时。大多数在南方土生土长的学生对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也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其文化内涵了。因此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资料,上课时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北京最长的胡同、最窄的胡同、最古老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及其结构示意图……当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新奇资料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他们肯定会很容易理解北京的胡同特点:接下

来,在读练过程中,以一段老北京的三弦乐曲作背景音乐,让学生点评课文时沉浸在浓郁的“京味”当中。通过这些感性材料,学生们对于胡同文化方正、封闭、保守等特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3 在内容选择上,利用多媒体自身的功能,多角度、多元化地呈现课文的内容,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让语文味儿以令入耳目一新、冲击视听感官的方式凸现出来。如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中国石拱桥》等课,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如果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易构成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凭借它浩大的信息量、丰富的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事物特点,从结构到功能,用途等,展示得更直观、更逼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那么,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4 利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审美快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言语内容和形式是其特性,审美也是其重要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美的特性,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以及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语文课件应具有屏幕美感,在构图、配色、字体、排版等方面讲究精致。声音、图片、动画等素材在恰当的基础上要尽量做到精美,让每一个页面本身就具备美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 利用多媒体平台,强化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尤其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

多媒体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多媒体交流平台的搭建,使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为便捷,对话交流渠道拓宽了,师生对话交流的力度加大了,师生之间也真正能实现了一对一的对话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言语交际实践活动。

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最大的问题是多媒体网络交流平台的搭建,譬如BBS论坛、QQ群等交流平台。目前,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建设网络教室,无法搭建这个交流平台。不远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网络教室的建设,这个交流平台将很快建立起来。

6 利用多媒体优化朗读,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有些时候,语文教师的读音并不标准,或者说,读音虽然标准,但并不能准确把握文本基调,恰当处理情感内容。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借助朗诵名家的朗诵来优化课文的朗读,弥补教师朗读不准确或不标准的不足。譬如,在制作《背影》的语文教学课件时,插入朗诵名家的朗读,并配上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舒缓、低沉。使人仿佛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多媒体有其自身优势,但我们一定要清楚明白,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不可能替代文本的学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基于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发挥语文传统教学的长处,克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过多渗入。

1 利用多媒体时,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因素,不破坏“语文味”。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步骤与材料。

2 重视师生言语交际活动开展和师生主动性、主体精神的发挥,让师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而不能把之让位于多媒体。也就是说不能让多媒体主宰课堂。

3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和体验,切忌简单地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直观的多媒体画面形象。多媒体形象的介入应当成为进入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把它当作目的。

4 以学习为中心,把多媒体的运用和学生的主体需要联系起来,是否应用多媒体,怎样应用多媒体。应用什么样的多媒体应取决于学习主体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生活中尚未感知过的东西,可以用媒体形象加以弥补。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比如学习《海滨仲夏夜》、《听潮》等文章,对于大多未见过大海的内地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大海的视听形象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学生首先获得一些感性的体验。

三、辨证看待使用多媒体

辩证唯物主义矛盾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双方,多媒体也不例外,有其自身优势,也有诸多弊端。多媒体介人语文课堂。使之更加精彩,具有了现代的气息,但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善于将传统的语文教学与现代的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将旧有的传统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既不能让多媒体主宰语文课堂,也不能因强调语文味儿而将其逐出语文课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让它们共同出现在新课程的舞台上,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语文味儿才会更加丰富,更加浓厚。

在二者整合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识特点来选择媒体,使之恰当地融入语文学科教学,运用多媒体就如运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

只有根據语文学科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才能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语文课堂才会因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而更精彩。

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使学生能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才能凸显语文课的语文味。

作者:周显峰

第三篇: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充满“语文味”

【摘 要】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联系;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合力;阅读思维;语文核心素养

一、沉睡的资源与鲜活的生命

请看下面的几个文字片断:

1. “老街!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方甜《孔城老街》)

2. “沿石板路渐渐进入街市,我万分庆幸没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孤凉冷落,有的是茶馆送到鼻尖的缕缕清香;有的是路边孩童嬉闹耍乐的动听乐音;有的是退休的大爷眉峰锁紧,一颗棋子在盘上低回,不知落到何处的情景……”(陆天翔《走在长长的石板街上》)

3. “丹桂飘香的时节,你已被装饰一新,大红的灯笼,人工的华具,老街啊,你当真想要如此一个纸醉金迷的生活?老街啊,那低俗的暗红怎配得上你的典雅?那人造的华美又怎配得上你天生的丽质?”(袁亚兰《残韵悠悠》)

以上片段是笔者摘录于学生的作品,那是我指导的一次“走近孔城老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成果展示。现摘录品读仍口留余香,暗自窃喜,这哪像出自一些淳朴稚嫩的农村初中生之手呵!可从字里行间,我分明能读出桐乡学子们登高丘而咏歌、依湖畔而吟诗、观古楼而悦心的身影啊!我还能感受到学子们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忧虑。我又总能发现摇曳在学子们的笔下是一群鲜活的生命而非沉睡的资源。他们颇具慧心,没对老街作流于一般性的说明与介绍,而是渗透学生的生命体验,赋予学生的个体情感,给人一种陶醉迷恋的诗意美感,这是什么味?语文味!

二、想说爱你谈何容易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语文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联系;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知识去分析解決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政治、研究生物、欣赏美术……语文课堂引进了唱歌、表演、绘画、辩论……于是,一些老师动脑筋想办法,热衷于活动多样的课堂热闹,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秀成“综艺大观”,让人感觉不到语文味,体会不到语文性。将原本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当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而大加开展,越俎代庖,非语文化的东西的大肆扩张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忘了“本”,又哪里还记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不姓“综”。

而农村中学历来被认为是穷山恶水怎能开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奇葩,再加上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淡薄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其现实是“教师带着资料抖一抖,学生看着图文走一走”,结果学生收获的仅是可怜的雪泥鸿爪。再后来,老师们都纷纷迷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不知所措。

迷失终于没有在我们身上泛滥。我们几位教学同仁早按捺不住前期活动尝试的喜悦与激情,于去年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基于古镇资源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我们将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而我们孔城初中地处的孔城镇有“楚皖遗珠,千年古镇”之美誉,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这样的研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三、返璞归真乐享“语文味”

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的目的和任务是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以语文为出发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保持自己的“味”,而不被异化。

围绕“语文味”,注重“有效性”,从挖掘与整合古镇资源入手,开展与教材内容相衔接呼应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如“漫游语文世界”,通过师生的共同研讨商定了走入生活的六个突破口。

(1)在家里,在路边,在村头,到市场,收集鲜活的大众化语言;

(2)走上街道收集有意义的商店招牌名及人名,揣摩其含义;

(3)搜集古镇历史名人,调查了解他们的事迹或贡献;

(4)搜集我们喜欢传唱的歌曲及歌词;

(5)搜集古镇的节日风俗;

(6)搜集健康优秀的广告词。

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走入生活,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收集中,而且还应对学生进行引导:收集的内容必须与语文学习有关,必须是健康积极有意义的。对收集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文字介绍,或欣赏它的美,或写明你推荐的理由或发表你的评价等,最后将收集的内容整理归类成册。一个月后,有趣的小册子出炉了:《采撷集》《金字招牌》《我心中的古镇名人》《风俗掠影》《广而告之》。

再如:本期开展的子课题“揽古镇名胜古迹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从宏观上,我安排了“查阅古镇名胜古迹资料(查)——实地探访古镇名胜古迹(访)——模拟导游话古镇(话)——编写《古镇揽胜》小册子(编)”这样的四部曲,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从微观上,我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步骤,突出资料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我还通过给名胜古迹图片附文字说明或赋诗、学写游记散文、导游词、为游客解说等多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力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语文味”。

“语文味”要突出语言训练。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都落实语言训练这一目标,这才是实在的“语文味”十足。前面的几位同学作品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比喻或排比或反问,或整句或散句,或实写或虚写,不一而足。这都是平时注重语言训练的结果。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若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积累还得通过必要的语言训练才能成为学生笔下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意蕴美和文化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教师要在丰富多彩的古镇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古镇有丰厚的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而对于商业文化来说,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感知和体验较多,如传统节日文化和婚丧嫁娶风俗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塑造方面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可以据此挖掘出珍视亲情、孝敬长辈、尊敬历史先贤、敬畏资源等情感点,引爆情感点,学生观察、体验到的民俗生活就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再现,而必须表现出写作主体对生活的思考,这就有了意蕴美和文化味。现在国家法定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这些都是重要的民俗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教师可以在假日里给学生安排一些他们能做到也喜欢做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走进民俗生活,并用作文记述自己参与的活动,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注入“语文味”,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有利于引领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走出困境迎来新生。

【参考文献】

[1] 吕大勇. 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 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4).

[2] 项如雄. 活用资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

作者:崔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签名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