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与防范探究论文

2022-04-2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财务舞弊与防范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证券市场法律规范日趋完善,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却仍旧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证劵市场的秩序。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财务舞弊产生的企业内部原因与外部因素,针对产生原因提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规制的具体法律建议。

财务舞弊与防范探究论文 篇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防范策略

通过上市使公司获得融资,从而获充足社会资源,保障公司资金链得以延续,这是当前企业常用的发展方式。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多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行为,使投资者权益受到侵害,同时破坏了市场公平公正交易原则。本文在数据挖掘技术基础上,探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舞弊的事实,由此来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果,进而制定出有效的舞弊行为防范策略。

一、数据挖掘技术概念

数据挖掘为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探索未知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并据此进行预测分析的流程。在步入信息时代后,信息高速流通,短时间内信息接收与信息处理的数量越来越大,大型企业日产数据量常以TB为单位,小型企业也能产出100M数据量。在此数据爆炸时期,对数据进行筛选,从中探索有效信息,单纯靠统计学工具效率较低,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挖掘技术以数据分析工具为操作基础,将大量数据集中,并综合多种算法,以及统计学算法等,从而探寻会对数据产生变化的有效因素。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挖掘技术先后融入数据库技术、机器学习逻辑、数据可视化技术等,使数据挖掘技术逐渐完善,数据输出值也趋于科学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深入了解数据变化原因,从而探索出诱变因素,对其进行监控,能够有效掌控数据变化趋势。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主要影响指标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上市公司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从中搜寻对财务数据影响较大的指标。有效指标在出现波动时,出现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经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能够反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指标有:

(一)销售毛利率

由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利润能够直接反应出公司营收能力,能够因此推断公司发展状况,并能据此判断该公司长期走势。销售毛利率需要考虑盈利额,以及盈利周期,将其综合考虑后得出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较多因素。在公司出现财务舞弊行为时,大部分情况会虚报利润值,销售毛利率大于实际情况,以此营造虚假繁荣态势。销售毛利率舞弊時,该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会高于同行业公司,回报与成本比例虚高,相对而言总资产值相差值较接近,存在欺诈投资者可能性。

(二)往年亏损情况

历年发展情况能够清晰反应出,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以及后续发展趋势。往年亏损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能够从中分析公司应对风险能力,与资金周转动向。公司发展趋势,通常与同行业公司具有相同波动倾向,整体变化应处于一致性。长期处于负债的公司难以长久维持经营,投资者对其也会失去信心。公司若对亏损情况有所隐瞒,会使整体资产周转率出现异常,能够从中研究数据真伪,从而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是否存在舞弊情况。

(三)偿债能力

中国企业上市时,需要具备一定资质,其上市资本、股份配比、股份增发等均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务指标,迫于资金压力,公司常采用借贷资金的方式缓解经济压力,并常因此积累大量债务。通过财政舞弊,营造偿债能力稳定的假象,能够吸纳投资者资金用于周转。如果负债率低于正常值,对公司筹资有明显优势,因此公司在此方面舞弊的可能性较高。

三、数据挖掘技术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策略

(一)减轻财务压力

由于公司出现财务舞弊情况,大多迫于上市压力,长期积累债务,而导致恶性循环,长期存在经济压力,持续在财务信息上舞弊,刻意隐瞒资金风险情况,从而骗取投资人资金。通过减轻上司公司财务压力,降低上市公司借贷筹集资金的可能性,才能够从源头减少公司舞弊可能。

(二)完善会计制度

当前会计制度存在诸多漏洞,使账目与数据存在大量操作空间,使财务舞弊实施时较为便利。通过完善会计制度,将会计计量方法进行统一,缩减会计工作处理发挥空间,从而使会计统计结果基于事实,能够具有较高公信力,能够反映出真实数据。会计制度完善后,能够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难度上升,缺乏舞弊实施手段,从而防范舞弊情况发生。

(三)多方联合监督

上市公司目前由财政部、税务部、证监会等政府机构进行监督,但是工作上互相独立,具有明确职能属性,以及自身工作权限。在信息上,只有结果明确后,才予以公开,同时各机构执行相应的处分。但由于各方力量均薄弱,需要联合监督,加重舞弊公司的处罚力度,提高舞弊行为的付出成本,从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同时联合公众以及媒体的作用,对部分舞弊行为恶劣的公司进行曝光,也能够使上市公司得到震慑。

四、结语

上市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会极大破坏市场公正性,使投资者被表面数据蒙蔽,而使资金遭受损失。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出上市公司易发生舞弊行为指标,能够使舞弊行为得到有效监控。通过减轻公司财政压力,加强多方监督,能够使舞弊行为得到有效防范。(作者单位为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谢兴盛

财务舞弊与防范探究论文 篇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法律规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证券市场法律规范日趋完善,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却仍旧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证劵市场的秩序。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财务舞弊产生的企业内部原因与外部因素,针对产生原因提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规制的具体法律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法律规制

作者简介:贾圆媛(1990-),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一、财务舞弊概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又称财务报告舞弊,指上市公司高管层为了实现不法目的,对财务信息进行虚假披露,误导信息使用者,从中获取利益的行为①。财务报告是传递企业运行、盈利、偿债、发展等各项能力大小的桥梁,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最直观的判断依据。而财务舞弊通过虚假的信息误导使用者,其危害性极大,主要包括:扰乱证券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阻碍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影响会计行业的诚实信用。

二、财务舞弊的现状及成因

(一)财务舞弊现状

现今,虽然证券市场法律规范日趋完善,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却层出不穷。从证监会网站上通告的信息可以看出,每年都有不少的上市公司因为财务舞弊而遭到证监会的处罚,但因舞弊被处罚的企业与个人依然没有下降的趋势。仅2008年到2014年3月,证监会就因舞弊行为做出了39项处罚决定。这些上市公司基于诸多动机和压力,挺而走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由于舞弊的故意性使其很难被发现,许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都是在舞弊行为发生后的几个年度才作出的,还有更多的幕后财务舞弊行为尚未被发觉。

(二)财务舞弊的成因

1.内部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在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着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因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随之产生。管理者凭借对公司的管理经营权,掌握了第一手的信息。而投资者仅能依靠上市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了解公司的运营及盈利状况。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实现不法目的,在披露财务信息时,仅披露对投资者有利的信息,隐瞒不利的因素。长此以往,财务舞弊产生了。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是引起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内的公司内部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首先,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董事会滥用职权。在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中,股东大会并未实际履行职能,董事会与经理人高度重合,通过财务舞弊为大股东谋取利益;其次,监事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中监事会代表一般是由股东提名由大股东选派,因为其他股东权力小、地位低,意愿很难得到体现,所以监事会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大股东的利益,法律赋予的监督作用根本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

上市公司面临的内外压力成为财务舞弊的动因。上市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须满足《公司法》、《证券法》规定的“公司近三年连续盈利”的条件②。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出于恶意圈钱的动机,通过多种舞弊手段篡改公司的财务报告,使其达到法定的赢利水准;《证券法》另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被暂停证券交易。并且如果在其后的一个会计年度内仍未能恢复盈利能力,公司就将被终止上市。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而粉饰报表,因此产生了舞弊行为。在公司内部,上市公司对高管的评价与公司业绩相关,高管层为了达到业绩标准而实施舞弊行为,也是舞弊的动机之一。

2.外部原因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小是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现行相关法律多注重原则性的规定而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实务的指导性较差,不能发挥法律本身的规制作用;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多为谴责和行政处罚,仅有极少数的主要负责人会承担刑事责任。因违法成本较低,也加剧了公司管理层的财务舞弊。

引发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外部动因还包括会计准则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审计缺乏独立性以及职业道德缺陷。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主要遵循现金收付制和权责发生制,而这两种方式均无法避免财务舞弊的出现③。另外,由于国内审计市场不健全,经济和业务上多依赖于客户的需求;负责审计的单位与人员为不当谋利,混乱审计流程,缩短审计时间。审计工作因此丧失独立性,成为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

三、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规制

(一)公司内部法律规范

1.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人员行为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身份重叠的问题。身份的重叠会弱化监督职能,导致公司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其次要完善监事会制度。应建立健全监事选任制度,强化监事会职权,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以有效遏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另外,从财务舞弊的现状来看,公司高管人员因违法成本较低,舞弊行为频发。因此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管理层人员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消灭财务舞弊行为。不能因为舞弊人员已经受过行政处罚而免除其其他责任。其他责任应包括民事上的责任,确立投资者的民事求偿权;和刑事上的责任,在刑事上修改原有的法律,明确规定财务舞弊与经济犯罪的金额界限划分,超过规定金额者给予刑事处罚。明确刑事罪名,使舞弊参与者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这样才能提高舞弊成本减少舞弊行为。

2.建立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与监督

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其隶属于董事会之下,保持良好的独立性;相关法律与公司章程应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权,使其成为常设的监督机构。审计人员对公司其他部门行使独立的监督职责,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外部法律规范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法制环境的健全与完善是规制财务舞弊行为的最有效渠道。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披露信息的不透明。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创造抵制财务舞弊现象的法律环境。首先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全面与合法。并通过严格的执行,确保上市公司履行法定义务,披露高透明度的财务信息。明确责任人,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参与者,相关部门应严格执法,绝不姑息。

2.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可以有效地遏制财务舞弊的发生。主要加强对上市公司以下两个方面的监管力度:第一,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制约监督作用。包括财政、税务、审计、证券监管等在内的各政府部门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加大对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第二,尤其要加强证监会的监督作用。在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市场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对于财务舞弊的行为给与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真正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实现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

[ 注释 ]

①陈哲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探究[J].商业经济,2013(5):111-113.

②王宏哲.<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涉嫌违法立法[J].财经界,2013(6).

③胡文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14(6):87-88.

[ 参 考 文 献 ]

[1]陈哲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探究[J].商业经济,2013(5):111-113.

[2]王宏哲.<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涉嫌违法立法[J].财经界,2013(6).

[3]胡文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14(6):87-88.

作者:贾圆媛

财务舞弊与防范探究论文 篇3:

财务舞弊识别与应对措施

摘 要:近十年来无论是国外的安然、世通还是国内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严重的财务舞弊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投资信心与热情,也将严重危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财务舞弊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总结出了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原因;识别方法;治理措施

可以说自会计产生以来,财务舞弊就一直存在着。随着资本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壮大,财务舞弊的规模与危害性与日俱增,例如云南绿大地2004年到2007年累计营业收入6.26亿中有2.96亿为虚增,仅2010年一季度就虚增固定资产5983.67万元等,其舞弊行为被披露后,四个交易日内公司市值就蒸发12.2亿元,造成80%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使得我们不得深思。

对于什么是财务舞弊,虽然各机构由于侧重不同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有所差别,但它们对于财务舞弊的本质特征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即财务舞弊是有意的或故意行为。综合现实中的财务舞弊案例我们可以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总结如下:财务舞弊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对财务人员的控制对企业对外批漏的财务信息进行篡改数据、伪造虚假业务、隐藏不利信息等粉饰以获取个人利益或企业短期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一)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法律法规不明确。证券法第177条规定:“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要承担改正和罚款的行政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员要承担警告和3万以上和3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责任” ,从该规定不难看出,企业财务舞弊的成本已有上线,一旦违法所得高出成本,企业就会选择财务舞弊。而且从现行的的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看,行政法律责任规范较多,但在处罚程度、处罚标准、处罚范围等具体规范上没有明确规定,给行政权的行使赋予了极大的滥用空间。

(二)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完善。企业虽然形式上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由于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实质的监督职能。甚至有些企业监事会直接成为董事会的傀儡,为企业财务舞弊大开绿色大门。

(三)企业及管理人员为获取更多利益。证券法规定,企业上市要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等严苛的条件。然而企业一旦上市,将会在短期内筹集到巨额的资金,不仅可以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给企业高层带来高额的年终分红。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很多企业为达到上市要求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也可能为了在二级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获得更多投资,或是避免停牌甚至摘牌的危险,而利用一些手段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甚至采取将亏损变为盈利等财务舞弊行为。在现代企业薪酬决定机制下,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而财务信息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直接依据,必然是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获得更高的薪酬很有可能会进行财务舞弊。

(四)降低纳税额。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国家行使其基本功能的保证。但税款的缴纳对于企业来说是现金的流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而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程度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可能会为降低缴税额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舞弊。

二、财务舞弊识别

(一)频繁更换审计机构

不断更换审计机构与财务负责人,隐含公司存在深层的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最典型的案例当属云南绿大地集团,该集团自上市,3年3次更换审计机构,且每次都在年报披露前夕,事实证明该集团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或与现金流不一致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市场需求一般趋于稳定,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是新兴产业其相对优势也不可能持续很久,会随着竞争逐渐靠近行业平均水平。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则其很有可能将投资收益等非主营项目收益操纵成主营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一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现金流入量增长是成正比的,一旦这两者发生背离,则企业很有可能进行了虚构收入或是提前确认收入等违规操作。

(三)利润构成不合理、缺乏现金流支持

营业利润构成企业主要利润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有力保证,表明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大部分造假企业缺乏相应的的竞争力,盈利能力较弱,持续经营堪忧。因此可操作性高,效果显著的一次性利得来粉饰经营业绩方式成为造假企业的首选。所以一旦企业利润中一次性利得所占比例较高时,就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于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利润质量也是很低的,因为很有可能企业虚构交易,虚增收入,这种造假只会增加利润,但一般不会带来实质的现金流。所以如果企业利润很高,但相应的现金流却很低甚至为负,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三、如何有效应对治理财务舞弊

(一)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法律机制。加大对财务舞弊主体——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发挥制裁机制的威慑效应。进一步规范法律的行使范围,使得财务舞弊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法可依!

(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增强其可操作性。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发挥作用。加速构筑“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模式,引入独立董事委员会,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坚决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建立对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收益与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杜绝管理层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会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例如给予企业管理高层除货币工资之外的股票奖励、股票期权等,让其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四)加强外部监督。企业为了各种利益倾向于造假,进行财务舞弊,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对企业监督的重要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从制度上、从环境上为注会计师的独立性提供实质性上的保证。同时加强政府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建立监管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便提高审计质量。让企业无任何投机取巧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震,杜震钢,郑建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探讨.2012(5)

[2]邓艳红.浅谈财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金融经济

[3]李芸达.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审计对策.财会月刊.2011(5)

[4]张丽红,徐惠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2010(11)

[5]郝爱文.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有效治理.理论研究

[6]黎展辉.财务舞弊识别方法与风险防范.财会通讯.2009.(9)

[7]王雯雯.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8]李美云.会计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9]刘晓波,王玥.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案例研究.2013(2)

作者:刘金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论文下一篇:电力与电网运行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