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论文范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科技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九十年代科技发展基本态势九十年代是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的10年。各种新发现、新发明和高新技术成果令人瞩目,许多学者都预言下个世纪又将出现一次更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潮,把世界经济推进到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九十年代又是一个历史大转变的年代。

第一篇:国家科技论文范文

发达国家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发展启示

摘要:科技中介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到国家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的发展已经到达成熟阶段,对美国硅谷、德国巴符腾堡及日本筑波三个高新科技园区科技中介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国外科技园区科技中介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科技中介;高科技园区;启示

作者简介:赵大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 发达国家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发展概述

1.1 美国硅谷

(1)快捷高效的科技中介信息沟通系统。

硅谷的公司非常重视信息的沟通。在高科技时代里,信息的时间价值非常有限,产品周期短,市场变化快,信息上的交流就十分必要。硅谷的信息交流具有水平化、平等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企业注重信息的时间利用价值,因此愿意付费来得到对于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几十年来硅谷逐步形成了一种专业化的商业模式,科技中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与沟通作用,硅谷有很多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不断的信息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2)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

成熟的风险投资是硅谷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硅谷的很多企业一开始就以风险投资模式来运作。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磨练之后,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已经非常成熟。

在硅谷有超过200家的风险投资公司,占全美创业资本公司的35%左右,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而在他们身后,是庞大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不仅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美国还为风险投资量身定做了一个证券交易市场——纳斯达克交易所。

(3)完美的孵化功能和各种便捷、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硅谷能够诞生成千上万的高科技公司并且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取得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位,是与一套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分不开的。硅谷的“孵化器区域”主要由大学、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资本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组成。这些组织除大学、研究机构外,盈利的主要方式是以服务、投资换取新公司的股权。在创业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风险均占、利益共享的联动组织,也大大提高了创业速度和成功率。

因此综合来看,硅谷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一个完善、高度市场化、高效率有机运行的综合服务系统。

1.2 德国巴符腾堡

(1)形成了完善的科技中介网络。

巴登——符腾堡地区旺盛的技术转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内史太白基金会、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科技中介机构。在巴登——符腾堡地区,史太白基金会所属的技术转移中心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网络。从空间分布来看,史太白基金技术转移、技术交易中心与智力密集资源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密切。以斯图加特的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总部为中心,遍布巴登——符腾堡地区的300多个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构成了区域科技中介网络。

(2)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巴登——符腾堡地区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自身资金、人力、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严重依赖于外部支持,如技术服务、技术转移、转让等。巴登——符腾堡地区发达的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技术支持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渠道。

此外,从区内合作伙伴的类型来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研究机构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大部分的企业与合作的研究机构同处同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3)科技中介成为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

巴登——符腾堡地区发达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体系,激活了区域科技资源的活力,促进了该地区技术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在巴登——符腾堡地区,发明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多通过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转移到中小企业。同时,作为科研成果研发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中获得了相应的回报,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科研人员研发课题的选题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中小型科技企业不仅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的技术信息、技术要领,而且还使企业更加靠近技术市场,企业所处的技术区位条件进一步改善。

(4)健全的行业协会系统。

德国的行业协会门类多,涉及行业广,组织体系完善,有许多协会具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巴登——符腾堡地区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十分强大,主要体现在信息、咨询、职业教育三个方面。信息服务是行业协会的一项基本职能,行业协会不仅搜集信息,而且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估,然后提供给企业,作为它们决策的依据。咨询是行业协会提供的另一项服务内容,主要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根据会员要求出具鉴定报告,举办专业研究讲座和报告会等。

1.3 日本筑波

(1)政府认定的事业法人机构。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日本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等,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事业支援,并承担政府专项拨款的实施和组织有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实际上行使部分政府职能。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和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 (JASMEC)均为“特殊法人”,分别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相当于我国的事业单位。分别接受对应省厅的领导,承担由省厅下达的年度国家攻关任务。(JST)在技术中介转让业务方面侧重于基础技术;JASMEC则侧重于对中小企的扶持。

在技术中介方面,事业团主要通过举办信息发布会、学习会等形式征集技术和用户需求。作为中介机构,通过“契约”形式来联系技术所有者和技术使用者。一般来说,中介机构服务是有偿的,即向技术所有者收取技术转让推介费,向技术使用者收取技术使用费,收取费用的比例根据双方协商确定。

(2)政府创办或支持组建的半官方机构。

科学城内建有孵化器、技术中心和信息中心。在中心进行的项目往往要能体现政府调控科技发展的意图。由通产省设立的技术交易市场,主要利用电脑网络提供技术买卖资料及进行一些其它的科技中介服务。

另外,科学城内还有一些民间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针对行业内或相关领域提供多层次的科技服务。

2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发展的启示

2.1 宽松的的政策法律环境

经济发达国家为发展科技中介的共同做法是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导向,推动、引导科技中介业关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使科技中介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建立政府与创新主体的联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制定和发布与技术创新活动、技术信息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近20个;德国对科技中介机构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扶植,而且对一部分中介机构提供无偿援助,以鼓励中介机构发展,促进科技界与工业界的结合。通过承接政府下达的对企业项目评估、监管等业务代理一部分政府职能,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日本先后颁布了《日本科技振兴事业团法》、《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法》、《科学技术基本法》、《新技术开发事业团法》、《促进大学等的技术成果向民间事业转移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来促进科技中介的发展。

2.2 多元化的从业主体

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主体包括政府扶持设立的机构、财团法人机构、协会机构、私人公司等,经营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如美国的科技中介按主体可以分为官方组织、半官方性质的联盟和协会组织、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及私人机构;日本的科技中介可分为国立公立机构和民营私营机构;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服务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科技中介机构类型呈现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中介机构在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复杂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分工合作,构成了不断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3 规范的行业自律

发达国家的政府本身不直接管理科技中介组织,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中介业以巨大的发展空间,政府把一部分原属于政府的职能,如行业管理、项目评估、市场监管等委托给有关的科技中介机构去做。

日本的中介行业管理很成功,在政府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由各种工业会履行对所属企业的行业管理职能。工业会属民间组织,由本行业企业自愿参加,90%以上的企业都是会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美国的科技行业协会在代表会员利益与政府及议会沟通协调的同时,也对行业内的成员加以制约。如果发现有违反行业规范,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同行和消费者利益的会员,协会将采取惩罚措施。

2.4 特定的服务对象

西方国家迅速崛起的大量的中小型科技中介机构,其市场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各国政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问题,普遍采取了“政府扶持中介服务”的措施来推动广大小企业的发展。

美国虽然早已拥有比较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但为了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且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以及多建在大学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主要面向广大小企业群。中介机构大都利用各国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主动与政府合作,为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2.5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科技中介机构都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的人员素质很高,公司要求从业人员有相应的文凭、工作经验和道德标准,大型公司每年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国际上有名的兰德公司从业人员达数千人,其中硕士、博士占80%以上。日本著名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社会工学研究所、未来工学研究所等,从业人员都在100人以上,其中硕士、博士占一半左右。

2.6 综合性的服务功能

发达国家高新科技园区一般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园区内的科技中介服务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广,服务水平和质量高,同时园区内不同类型的科技中介资源能够有效的整合,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科技中介服务系统。

例如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由史太白技术转移总部和各史太白专业技术转移中心组成,涉及近20个领域;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一区一业”的产业模式,建立专门为特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管理等科技综合服务的中介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晶.中日高科技工业园区比较研究[N].北京科技报,1995-10-30.

[2]钟鸣.日本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营机制[J].全球经济科技瞭望,2001,(11).

[3]钟鸣.日本科技中介机构及其法律[J].全球经济科技瞭望,1999,(5).

[4]娄成武,陈德权.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5).

[5]曾刚,丰志勇.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影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

作者:赵大伟

第二篇:国家科技发展报告(节选)

九十年代科技发展基本态势

九十年代是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的10年。各种新发现、新发明和高新技术成果令人瞩目,许多学者都预言下个世纪又将出现一次更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潮,把世界经济推进到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九十年代又是一个历史大转变的年代。冷战结束,前苏联瓦解,全球性军备竞赛让位于一场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综合国力较量,冷战年代建立起来的庞大国防科技体系经历了空前的历史性调整,整个科技工作都转变到增强综合国力的轨道上来。强化研究开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工作的着力点。

九十年代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新旧世纪交替的关键时期,总结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成为这个时期一大热点,未来学者和各种研究机构发表了大量的有关研究报告,许多国家的21世纪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纷纷出台,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八十年代兴起的高技术发展浪潮,引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一批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壮大,成为了当代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据称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80%。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巨大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压力。据统计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的研究开发投入占了全世界总投入的78%(1994),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量占了总数的91.2%(1996),高技术产业的出口额占了全球市场的52.1%(1994),但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强大压力下仍有机会抓住知识经济曙光刚刚出现的有利历史机遇,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韩国、以色列、新加坡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千方百计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然后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应用到本国工业,既着眼于国内需求,更着眼于国际市场的需求,而且在高技术领域,瞄准某一点或几个点,及时制定出了占领它的战略,取得了成效。印度软件业跻身于世界前列便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以高科技为中心的科技竞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以战略的高度迎接21世纪更加严峻的挑战,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科技发展新时代。

科学技术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期

冷战结束后,围绕着抢占科技制高点为中心的一场综合国力竞争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其激烈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亚于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综合国力竞争的要害是科技竞争。正是在各国政府的鼎力推动下,当代科学技术兴起了一股以高技术为重点的发展浪潮,迈入了前所未有过的创新密集期。

1.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成果斐然

人类的科学知识有人估计百分之九十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的,而且近期每三到五年就增加一倍。现在全世界每天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每一年半就增加一倍,已经达到6000-8000篇,而每年获益的专利数高达120万件。进入90年代以后,不仅科研成果数量呈指数增长,而且涌现出大量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成果:

在物理方面,1996年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实验室相继制造出了反氢原子,1998年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观测并捕获到了反质子;1995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宣布找到了物质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夸克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顶夸克”;1998年又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宣布找到了中微子存在质量的证据。

在生命科学方面,继1998年完整揭示了一种微小线型蠕虫的基因图谱之后,2000年6月2日宣布破译了人类百分之九十七的基因组,并向全世界公布了首幅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1997年英国克隆羊“多莉”诞生,引起了全世界对克隆技术的极大关注。此后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猴和克隆鸡等等相继获得成功,1998年还克隆出了三代克隆鼠,同年11月两个由私人资助的研究小组宣布分离了人类胚胎干细胞,而且美国器官制造公司生产的皮肤移植片已临床试验达一年,已接近工业化生产的程度。

在微电子学方面,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目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主流产品的容量已达16M和 64M,而 256M和1G的已有样品面市,预计2010年前后其容量将提高到16G和64G;微处理器的时钟速率在90年代初只有10MHz左右,但1997年迅速提高到近600 MHz,美国IBM公司在1998年则宣布研制出了高达1GHz的微处理器。

在计算机方面,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美国在1997年率先推出突破万亿次大关的“两面神”超级计算机之后,翌年又研制成功近4万亿次“蓝色太平洋”和“蓝山”两种新机型。日本在1999年推出了高达10万亿次的“WINE2”超级计算机,第二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则推出了12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真正实现了突破每秒运算10万亿次的大关。目前正在研制的是40万亿次和100万亿次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2000年研制出了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网的飞速发展则是90年代的一个突出成就。在美国国防部“阿帕”网基础上建成的因特网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后很快就发展成一个全球性计算机通信网,1996年的上网人数不到4000万,到1997年底就突破了1亿,而其业务量每100天就扩大一倍,极大地改变了当今商业运作和创造价值的方式。

在航天技术方面,对宇宙天体的探测研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1998年美国“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发现月球两极地区存在大约60亿吨冰态水,“伽里略”号木星探测器使回的照片发现,木卫Ⅱ号天体囊面有巨大的冰山;对超新星的研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种奇特的反引力,正是这种反引力与引力相抗衡才使得宇宙不断膨胀,但9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还是俄罗斯研制的“曙光号”功能舱和美国研制的“团结号”节点舱在1998年先后升空,并组装在一起构成了国际太空站的核心,拉开了这个规模空前的太空科学领域的建设序幕。

2.孕育更为广泛的科技革命

20世纪末,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20年,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期,涌现出了一连串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开创了高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许多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壮大,成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核心信息技术的突破,使计算机通信网络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形成能把科研、教育、商业、工业和政府各个部门连接起来的全球性网络,对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实际上已经拉开了21世纪科技革命的序幕。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向更大的纵深发展。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突破了10万亿次,并将在2010年左右突破4万亿次大关。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等新型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将再次引起一次计算机革命。计算机性能的超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将在21世纪初叶就把人类带进全新的信息社会。

除信息技术之外,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保科技也正在孕育着一系列的重大突破,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最大热点。人类和一些重要动植物全基因图谱将在21世纪初完成,揭开一切生命现象之谜。人类全基因图谱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而在2003年完成,其历史意义将不亚于19世纪未发现的元素周期表。克隆技术和基因重组工程技术的完善,已经开始对制药、医疗保健,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以及农林牧渔各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纳米科技和超微机械技术被美国视为下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正在引起材料科技的一次革命,纳米电子元器件将取代微电子元器件,纳米机器人、纳米卫星、纳米武器等各种新概念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著名的纳米科技专家德雷克贝勒称,“只要经费跟得上,纳米科技的大规模应用就可以在15年内实现,引发一次比微电子技术更为深刻的大规模变革”。

国际太空站按计划将在2004年建成。这是人类首次将科学实验基地真正搬到了天上,对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目前各国的航天计划,研究地球及其环境的变化仍将是第一位的重点,估计在21世纪的头五年美国就将发射近30颗卫星对地球及其环境进行系统的、多时空尺度的探测,对实现“数字地球”的目标作出关键性的贡献。数字地球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到赖于生存的环境,更加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害。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产业革命的先导。20世纪末许多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必将在21世纪初叶引起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浪潮,犹如19世纪末开始的电力技术革命在20世纪初引起全球范围的电气化浪潮一样,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如联合国199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所预言的那样,“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 的一些重要高技术产业将在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并在21世纪下半叶真正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然而在当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商品的速度明显加快的情况下,可以预料这次科技革命又将是一次更为激烈的角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追赶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如果错过这次机遇,不仅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正是大多数国家21世纪发展战略中关注的要害所在。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及其产业蓬勃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使当代经济进入了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新经济时代。实践证明,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近10年间提高了一倍,达到了20-25%,科技进步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达到近80%。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和环保技术产业发展最快,而且是21世纪最看好的三个高技术支柱性产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

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据1998年世界电子数据年鉴的预测,1998年全球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额为10427亿美元,2000年将达到11302亿美元,2001年将再增加到116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9.56%,其中计算机产品的销售额达3178亿美元,通信产品的销售额为2365亿美元,两者占了当年信息技术产品总销售额的53%。美国是当前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国,其产值在1996年就达到8660亿美元,超过汽车工业而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1998年的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535亿美元,占了全国出口总额的21%。日本的信息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其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98年的7.4%提高到了2000年的8.5%。

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方面,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估计,在1996-2006年的10年间,全球生物技术产品的产值将保持每年19%的高速增长,到2000年末全球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人类保健医疗和动物医学为350亿美元,农业生物技术为180亿美元,诊断试剂为200亿美元,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由1996年的600万英亩扩大到了1998年的6950万英亩,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1998年就达到5800万英亩,而目前研究开发最为活跃,最具商业潜力的是生物制药业,美国正在临床试验的生物工程药物达700多种,而且还有200多种正在实验室研制之中,其基因工程药物的销售额1997年就突破6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日本正在研制中的基因工程药物也达50种,而且其中44种已获批准上市。据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新药将有85%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其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基因治疗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与人类疾病有关的5000种基因已有1500种被分离和确认,欧美批准的人类基因专利达1175件,到1998年3月,美国正在开发的基因治疗产品达217项,欧洲有112项,估计到2010年仅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市场就在38亿美元以上。美国是当今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大国,其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在2000年达到500亿美元,占了全世界总销售额的一半。

在环保技术产业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环保技术产业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2-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高速增长,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1%提高到了2000年的2%,而全球环保技术产业的产值1994年就达到3000亿美元,估计2000年将增加到6000亿美元。这是一项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在当今生态和环境严重恶化的压力下,受到各国政府格外的重视,普遍都列为了本国21世纪发展规划的重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世界性的主导产业。

2.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而且成为了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成功的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技术产业起着强有力的倍增器作用。它除了给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直接贡献外,还将有力地刺激当地的供应商网络,各种专业服务公司,以及电信、电力、劳动力和建筑市场等许多行业的发展,创造广泛的就业机会。这种间接和诱发的影响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综合作用才是最为关键的。美国经济自1991年出现衰退以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增长速度比80年代提高了一倍,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三倍,90年代最后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出在全国工业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几乎扩大了一倍,达到了11%,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提高了1.5%。这就是美国数百个城市地区高技术产业直接贡献的结果。圣何塞城市地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地区1998年高技术产业雇员达27.91万名,产业398亿美元,占了该城市区总产出的37.2%,占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8%,而且使当地的人文和社会环境迅速得到了改观。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中只有一小部分归因于劳动力,大约1/3归于投资。这就给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新的增长理论又认为,增加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它投入。美国企业及时便抓住了这个机遇,迅速改变投资结构,大幅度增加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1970年美国企业在信息处理设备及相关领域的投资仅占企业实际设备投资的7%,到1998年猛增到了50%,其中保险和证券业则高达80%,电信业在1994年就达到了86%。据称,美国企业1995-1998年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了25%,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7%,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快速下降,有效抑制了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1995-1997年间的价格平均下降了8%,1998年则下降高达12%,仅1997-1998年的信息技术产品价格下降就直接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了一个百分点,而失业率则由90年代中期的6%降到了4%以下。

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这种高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的现象是难以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于是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经济理论,按照他们的定义,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动下,以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环保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经济。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可以说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革命。

高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正是各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新经济理论一提出便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新经济研究热,而且成了“世界经济论坛”、 “八国首脑会议”等许多重要国际会议的议题。新经济的问世揭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向,即工业经济已在向信息经济过渡。

全球掀起构筑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热潮

1.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两大挑战。新经济发展如何关系到企业存亡,国家兴衰,经济全球化关系到世界财富的重新分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政府无一不在认真研究对策,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2000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主持高级经济会议,研究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同年7月在日本冲绳召开的八国首脑峰会谈起了因特网、基因,并寻求制订《信息技术宪章》,以便维持经济的持续,平衡增长。2001年伊始,第31届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拉斯举行,重点讨论了消除贫富差距,发展电子商务问题,与此同时在巴西的阿雷格里还召开了首届世界社会论坛,讨论了如何让全世界所有人共同创造财富和合理分配财富的问题,而一连串的电子商务大会,风险投资研讨会等等更是如火如荼。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坚持创新,尽快建立和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才是关键。

首先各国普遍加强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如1993年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里查德·纳尔逊为首的专家组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1997年哈佛大学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发表的《投资创新》,1998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发表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政策的关联》等等。报告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从广义上是一个国家创造、获得并扩散新知识的手段,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却又最不为人们所认识的国有资产,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和制约因素。它至少应具备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是技术创新必须包括从创意,到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诞生,直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第二是强调通过强化各有关机构的合作和互动,来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第三是技术创新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未来的利益现在就必须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其投资的六条原则是鼓励私人投资、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用好现有的政策工具,鼓励技术创新的全球化以及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出:

现阶段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在技术创新体系上,因为当前普遍存在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实际商品,严重制约了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构筑技术创新体系强调的是通过各种法规政策工具,调整政府部分、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互动,而不是要刻意重新去设计和建立一个新的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的重点要放在对本国经济和社会最具现实意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上,不能一昧地去追求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而在高技术领域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技术创新必须要有全球的眼光,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更要着眼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应该如此。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必须参加技术创新的全过程,而政府在构筑技术创新体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过多干预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妨碍经济的长远利益。

2.全球涌动构筑技术创新体系潮

为了跟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应对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构筑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速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21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

日本1995年提出“科技创新立国”的新方针,并通过立法把它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一项长期国策确定下来。翌年日本科学会议又通过了贯彻这个新方针的行动计划即《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强调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开发“创造性和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到21世纪初叶使日本在继续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成为世界新的政治和军事大国。

德国政府1994年提出创新科技立国的新战略,并将研究技术部同教育科学部合并成立教研部。该部部长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政府的当务之急,科技和教育部门对此负有极其重要的使命,并强调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科技同经济的结合,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知识和能力创新网络系统,使德国真正由一个以传统技术为主的国家转变为高技术强国。

法国政府1997年对全国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后,在第二年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的科技创新战略,并制订了《创新与科研法》,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网络,促进科研教育机构同企业的合作,提高产业竞争力,使法国成为欧洲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英国政府1998年发表了《我们竞争的未来,建立知识驱动的经济》白皮书,对技术创新作出了广泛的承诺,2000年又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八条措施,强调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对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贡献率,彻底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英国创造发明,日本德国受益”的状况。

韩国政府1997年制订了《科技创新特别法》,此后又出台了《科技创新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到2002年把科技实力由1995年的世界第11位提高到前7名,其中基础研究实力挤进世界前10名的目标,1999年韩国总统正式宣布要积极推行科技立国的方针,强调要完善经济同科技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协作体制,重点发展能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扩大对风险大、周期长的高技术项目的支持力度。

美国前总统布什1991年在为《美国关键技术计划》报告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倘若美国打算保持并加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地发展新技术,并不断地去学会把这些新技术如何更加有效地转化为商品。技术本身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安全,只有我们学会了更加有效地把新技术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强的产品,才能对美国的利益作出贡献。”它通过商务部的“先进技术计划” ATP)、国防部的“快速跟踪计划”ETP和“技术再投资计划”TRP、“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以及能源部的“发明与创新工程计划”IIP,促进了政府部门同科教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构筑起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商务部的“先进技术计划”在1993-1995年间提供经费支持的200多个项目,已经产生800多项潜在商业应用,其中1/3的应用可使产品性能提高一倍,而且还将刺激企业界增加59%的研究开发投资。为适应新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9年底召集产官学研各界有关人士全面总结其技术创新工作,并提出要以“更快捷、更有响应力、更灵活、更具包容性”的方式调整技术创新政策,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研究开发全球化趋势明显增强

研究开发全球化是研究开发活动的国际化过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对当今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开发战略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于高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各国放松贸易管制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企业跨国化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最重要的表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的年产值已接近世界总产值的50%,相当于国际技术经营总额的70%,有人断言,下一代的公司将不再是跨国公司,而是与世界融为体的真正无国界公司。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锥体经济共同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的相继成立则是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另一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不仅在造就一个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而且在造就一个前所未有过的世界技术市场。实际上这个市场的争夺早已开始,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盯上了这次致富机会重新分配的历史性机会,把研究开发全球化纳入自己21世纪发展战略。现阶段研究开发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

1.在海外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迅速增加

据美国商务部199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到1994年底有300余家外国企业在美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654个,比1992年增加了158%,其研究开发投入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3年的146亿美元,而美国同期在国外投入的研究开发费则从52亿美元增到了98亿美元。日本企业到1995年底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510个,比1991年增加了234个,其中57%设在了美国,34%设在欧洲。瑞典的大企业有34%在海外设立了研究开发机构,而外国企业在德国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1999年已经占到德国研究开发总投入的17%。

2.区域性科技一体化正取得重要进展

欧盟在其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计划中首先提出了建立“欧洲科技共同体”的建议,强调要引入欧洲研究事业的新概念,建立覆盖30多个欧洲国家的“欧洲研究区”,并赋予欧盟协调欧洲各国科技政策和科技活动的职能。建立欧洲研究区的计划在2000年3月已获得欧盟首脑会议批准。其实早在90年代初中欧六国就已开始实施区域性科技合作计划,北欧国家则设立了“北欧工业基金”,对北欧国家的研究开发提供资助。欧洲航天技术正是通过联合起来进行攻关才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拉美11个国家1992年开始实施“玻利瓦尔”计划,推动拉美地区的科技一体化。独联体国家在1995年也签署了“关于建立独联体共同科技空间协议”,韩国则推出了“科学技术全球化”计划,支持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参与国际研究开发,支持到国外去建立实验室,以便能把本国的研究开发水平迅速提升到国际先进行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多次召开旨在促进本地区科技合作的科技部长会议,而且制订了《走向21世纪的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技能开发行动计划》。

1993年全球掀起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大大促进了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研究开发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经济和全球化与网络共存。美国因特网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后很快便发展成覆盖全球的最大计算机通信网,第二代因特网又在1998年开通,首先提供给美国两大研究中心和两大高科技园区使用,其数据传输速度至少比原来扩大了100倍。欧洲19个国家在1997年联合初步建成的泛欧科研网,为真正建成“欧洲研究区”奠定了基础。日本计划在201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国并连接世界各大城市的计算机通信网,1998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会议批准的21世纪科技工业合作计划,鼓励发展地区性科研网和伙伴合作关系。1995年37个国家还联合发起了兴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的倡议,而且成立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来组织协调相关事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部长会议1996年明确指出,政府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能促进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开放而高效的科研环境,保证科研系统能使用国内和国际的信息基础设施,并主张建立国际虚拟研究中心。信息高速公路为当今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交流以及研究开发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手段。

全球化势不可挡,各国科学技术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不断加深,这有利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从当前研究开发全球化的现实可以看到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个现象是大量的科技资源包括研究开发资金和人才,主要流向了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受益最大的是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第二个现象是投资者为抢占市场加紧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地方投资于研究开发,势必给当地的科技系统带来严重的冲击。当前这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研究开发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发展机遇,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科技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凡是事业的成功,一要选准目标,二要途径方法正确,三要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目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途径方法也多种多样,既不能只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不分主次,平行并举。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科技工作中确实有些问题值得回顾和总结。

(一)关于科技面向的问题

面向经济还是面向军事对国家科技发展无疑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前苏联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过于突出军事,忽视经济,使其科技畸形发展,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苏联的教训正是日本的经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主要精力发展经济,很快变成了当今的世界经济和科技大国,而且军事实力随之明显增强,有可能在21世纪初进一步成为新的世界军事大国。冷战结束后,世界性的大规模军备竞赛停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机大大降低,出现了可以争取到较长时间和平的曙光,几乎所有的国家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发展经济摆到了第一位,这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

当前,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认为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因此确保在这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上升到了当前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为了当前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这并不表明,加强国家安全特别是军事安全的目标有任何的削弱,军事安全历来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经济竞赛代替不了军事实力的较量,任何放松军事建设的倾向都有极大的危险,一旦搞得不好,将来肯定要吃大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南联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进行长达70多天的狂轰乱炸,充分说明了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严重现实威胁。

事实上,军备竞赛并没有销声匿迹,而且已经出现重新抬头的迹象:美国不顾国际舆论甚至其盟国的强烈反对,顽固坚持发展并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而且同日本联手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日本议会通过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并通过新的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大力扩充应付“周边危机”的武器装备;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武器试验之后又进行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北约通过所谓“北约新战略概念”,公然宣称无需联合国授权可以在其成员国领土之外的任何地方动武。这一动向已经引起广大爱好和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当代科技在面向经济这一时代主题下,如何加强军事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决策者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促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现在许多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美国企业协会在80年代初发表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当前形势出现的新动向是,美国面临来自盟国的技术威胁已经超过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而且是以商品形式而不是以武器形式出现的。如果日本先于美国研制成功第五代计算机,那么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支持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同国家安全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大多数高技术领域军用和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都是军民通用的,而且有些领域的民用高技术发展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国实施以军民两用高技术为重点的关键技术战略,目的正是改变以往国防系统单独建立一套庞大的国防科技体系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促进民用技术基础同国防技术基础朝着侧重于经济目标的方向的融合。这一战略被美国舆论界认为是开创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新时代。

8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继续坚持冷战思维大上,大科学、大工程项目,炫耀自己的实力和水平,遭到许多人的强烈批评,认为把过多的科研经费用在这些项目上得不偿失,甚至损害了国家的经济长远利益。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1990年的调查,美国要在90年代完成的这类项目达20多项,共需资金600亿美元,这还并不包括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运行和维护费。1992年政府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按照调整后的新科技战略对这些项目所追求的目标重新进行评估,结果空天飞机计划,月球/火星载人探险计划、重力波探测计划、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等一大批项目被决定下马,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浪费。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在当代科技史上不能说不是一次教训。

(二)关于科技工作的重点问题

日本在发展的初期,大量引进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然后拼命地加以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创造了产业发展的奇迹,例如从美国引进录像机、摄像机、传真机,从德国引进光盘CD机技术后,很快就形成产业,几乎垄断了当时的世界市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1976年通产省把其电子研究所同五大电子公司组织起来成立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发集团,用了五年时间一举突破64K DRAM的生产技术,使日本的微电子和计算机产业迅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创造了产官学联合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通产省1988年对其40种高技术产品进行调查评估后认为,90%的产品在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上均已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令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大惊失色。

美国尽管是世界最强的超级大国,但商务部技术管理局199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在80年代后半期,技术实力下降达7%,其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已从1970年的51%下降到了1986年的42%,一再提醒国民要关注国家技术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为此,美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抓紧实施战略导弹防御计划,另一方面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一些重要的核心产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经过几年努力果然收到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从日本手里夺回了微电子技术的世界主导地位。

日本、美国的经验正是欧洲的教训。欧洲的基础研究强,但其科学上的成就并没有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科研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当今的世界经济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高技术经济,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这次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

由于高技术发展非常之快,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非常之短,唯有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和企业才能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尽快构筑国家技术创造体系,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了当前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各国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主题:

1.改革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构筑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是要通过政策法规工具,调整政府部门、科教部门同企业的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动,特别强调的是企业必须参加到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去;二是要引入竞争机制,给技术创新增加压力和动力;三是要大力抓好教育、金融、服务等支撑体系的建设。

2.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基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克隆美国的硅谷,但多数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环境建设跟不上,这包括了政策法规、金融、供应网络、生活质量等各种环境因素,尽管这些环境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但政策法规因素却始终起着关键的作用。据称,美国加快技术转移而通过的法规就达20多个。

3.制订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技术创新战略,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当前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在孕育着一系列的突破,有效的战略是集中有限的资源,在某一项或几项前沿技术上下功夫,尽快实现产业化。现在普通的做法是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建设信息社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超微机械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和节能技术。

(三)关于科技投资问题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经成为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和主要推动力,成为各国实现21世纪发展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在为“塑造21世纪科学技术”报告撰写的序言中所指出的,21世纪将同20世纪一样,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深刻变革的时代,对科学技术的精心投资是实现21世纪新纪元目标最重要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创造新的知识,推动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环境,改善国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要实现科技进步,增加科教投入是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在当前以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要竞争战场的时代,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逐步增加科技投入,迅速提高科技投入在政府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美国的研究开发投入已连续五年增长,1998年达到2206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61%。日本1996年制订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确定五年间的科技总投入为17万亿日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50.4%,而新制订的计划则增加到了24万亿日元。巴西政府1998年4月宣布在四年内把研究开发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当年的1.23%提高到2%,印度政府的这个比例长期徘徊在0.81-0.89%之间,1998年提高到0.9%,1999年提高到1%,并计划再过四五年提高到2%;埃及政府也计划由2000年的0.5%提高到2015年的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其成员国研究开发投资出现的趋势是:

1.研究开发投入经过80年代的强劲增长后,90年代初因经济衰退而开始增长放缓,但1995年出现迅速增加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超过了2%,而日本早在1994年就达到2.69%,超过了美国。

2.研究开发投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工业企业,其贡献率由80年代的50%左右,提高到了90年代初的60%,日本和美国当前高达75%。

3.政府研究开发的投资重点正从基础研究转到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

研究开发投入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战略投资,就象血液对生命一样重要,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投入是必要的,然而光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尤其是在高技术激烈竞争的时代更是如此,必须开辟更多的资金来源,多方面筹集资金。国外的实践表明,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势在必行。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精心投资,让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国外大力加强技术预测研究和评估体系的建设,避免战略决策失误的做法值得重视。

(四)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高技术产业是80年代开始崛起壮大的一种战略性产业,而且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或正在参加到当前这股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美国迈尔肯研究所1999年7月对美国高技术产业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之后发表的报告认为,高技术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研究开发,不断地提出新的思想和概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这更具全球性的内涵和联系。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各大都市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上。新经济取得比较成功的都市区都是那些有能力吸引、培育和发展壮大高技术产业群的地区。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公共政策、区位比较优势和社会基础设施三大类。公共政策包括了税收刺激、公共投资和新概念的商业化能力;区位比较优势包括了成本因素。研究机构状况、高素质劳动力、运输交通、靠近供应商的远近;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了适应不断变化需求的能力、再教育和培训设施、商业团体相应设施、住房与生活质量。这些因素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又是密切相关的。现在的关键是能否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制订出切合当地实际的经济政策。正因为如此,政府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鼓励并支持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联手建立并保持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究中心(即技术创新基地)应成为长期经济政策的一个重点。美国创立的这种研究中心多达50个,而罗利-达勒-查珀尔希尔地区则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技术研究中心是孵化高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因素,对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技术牵引作用,而且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巨大的后劲。

2.财政和税收政策是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常用手段。在高技术企业创立的初期,资本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对企业的生存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政府的作用至多是帮助企业起动创业的过程,而不能过分地去全面照顾它,过大的财政支持和过于优惠的税收政策会造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扭曲或停滞,甚至妨碍其发展,不能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过去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最先照顾的往往是一些大公司,而把最具活力的小企业排除在外,这种倾向必须改变。

3.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应纳入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高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内涵变化很快,因此能否吸引那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到自己都市区来落户对都市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一个正确的经济政策应当在关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关注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建设,创造一种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一种开放、自由,易接受新思想的社会环境。实践证明,这是促进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最佳战略和原则。

4.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再教育和培训设施,造就一个随时可用的高素质人才库是政府最具战略性的投资。美国凡是新经济取得成功的都市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本都市区的大学毕业生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都在全国前20名之内。任何一个都市区不论是靠自立更生还是靠引进技术发展高技术产业都需要有一支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美国为了生产高技术武器,利用国防经费在许多都市区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是冷战遗留下来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五)关于科技人才问题

21世纪将迎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是一次深刻的历史革命,其标志是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技术将充分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能否拥有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就成为这场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在一次公开演讲时称,美国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需要他们去创造新技术,并以此构筑美国知识经济大厦的坚实基础,离开这一点,大谈知识经济就毫无意义。欧盟同年发表的《走向知识化欧洲》报告中则指出,“今后真正的财富创造将首先依赖于我们在研究、教育和培训方面作出的努力,创新、研究、教育和培训将共同构成欧盟政策的基石”。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和企业在研究21世纪发展战略时都十分重视研究自己的人才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制订出相应的人才战略。

然而,当前各国的科技人才状况并不容乐观,而且已经开始爆发一次全球性人才危机。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1999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最为担心的是国家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正在严重萎缩,工程学、物理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人数只减不增,而且在这些学科中占很大比例的外国留学生学学成回国的人数却越来越多”。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2000年8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美国各行业创造了160万个技术岗位,但有84.3万个岗位空缺。马来西亚2000年工程师的缺口1.7万,技术员短缺5.3万而日本今后10年将短缺科技人员达160-445万,欧洲仅电脑人才到2002年将短缺60万。这种科技人员严重短缺状况大大增加了加速人才培养,大力开发智力资源的紧迫感,国外的普遍做法是:

1.大幅度增加投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投资是各种投资中效益最好的一种投资。日本的一个研究报告称,一般工人的好建议能降低成本5%,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的建设则能降低成本达30%以上。许多国家为接知识经济挑战而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美国1998年的教育与培训经费高达510亿美元,2002年将再增加到600亿美元,新加坡1996年出台的第二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确定的人才培养经费由原来的3571万美元提高到1.79亿美元,巴西政府把1997年定为教育年,把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3.5%提高到4.6%,到2007年再提高到6%。

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中小学全部上因特网,大力发展网上教育,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能力。大学教育将继续扩大招生数量,特别是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提高教育质量。日本文部省的一份报告称,到2009年日本希望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而在校研究生数将由1998年的18万增加到2010年的25万。继续教育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是知识经济之本,美国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科技人员目前已达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15%,人均费用3000美元。瑞典1997年曾启动了欧洲最大规模的成人教育五年计划,投资200亿克朗,对62.5万人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中等以上学历和更多的职业技能。

2.采取非常措施,培养出杰出科技人才。一个国家杰出人才的多少是这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在抓好国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培养自己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甚至诺贝尔奖得主。日本动手最早,1991年开始实施“先驱研究21世纪计划”之后,又出台了“独创性个人研究培养计划”,万名博士生支援计划,通产省设立国际高技术研究院,文部省设立杰出人才中心,公开向海外招聘世界级科学家,让自己选拨出来的年青科技精英同他们一道工作,希望能涌现出一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英国的“科学与工程合作计划”、德国的“海德堡计划”和墨斯计划等等的目的均在于此。

3.放宽限制,积极招揽科技人才。当前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大力培养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外,更加重视招揽人才。2000年5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向国会提出的一项人才引进计划,决定在2001-2003年每年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数额从目前的11.5万增加到19.5万。同年5月,德国通过向非欧盟国家引进信息技术人员发放“绿卡”的规定,急招3万名计算机人才,英国在2000年预算中也提出了放宽科技人才发放劳动许可证的限制,并决定每年拿出400万镑资金,从国外高薪聘请50名世界顶尖人才。澳大利亚政府也向企业界发放了大量引进高级人才的临时签证,日本则要在今后几年内使外籍科技人员占其科研人员总数的比例扩大到30%。日本和新加坡还从国内外公开招聘科研领导者。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人才外流”现象已经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这种知识资本外流增加了这些国家经济停滞的风险,加剧了国家竞争力的下降。例如哥伦比亚1999年受过3年以上高等教育人才的外流就使哥伦比亚损失了20亿美元。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人才外流的严重性,开始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发展本国经济。以色列就正在设法吸引在美国硅谷工作的23万名犹太人回国,泰国在1996年开始执行的智囊回归计划也要在10年内从目前在外工作的约5000名泰国专家中,至少争取有500名专家回国。

作者: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第三篇:2012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简介文化科技司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北京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信息采集及服务初探

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内容简介: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以数字化形态为主的文化资源信息必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文化资源分布松散、先期的数字化工程异构,使得文化工程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影响了数字内容的资源共享。因此,基于云技术,统一规划设计数字文化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和发布,协同建设跨地区、跨库、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目前云计算技术较为落后,处于基础设施服务的起步阶段,但是云计算在国内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主要研发内容

1.研究现有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现状,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案。

2.研究国际上成熟、开放的资源共享协议,结合我国文化资源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使用于我国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3.研究云计算环境下如何进行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

4.研究如何利用云计算提高国家文化工程网络及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

5.研究云计算、新媒体和移动终端技术融合的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

通过对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的研究,提出3个技术方案和3个研究报告,有效解决文化工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将成果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目标。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

承担单位: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内容简介:

文化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文化数字资源相关的项目工程和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对人类文化精神资源起到有效地长期保护和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目标。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局面,本项目将着力解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网络传输的瓶颈,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探索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究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方案、智能化数字资源采集技术及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发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实验系统,解决国家文化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资源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问题,实现数字文化资源的跨地区跨单位的协同建设,实现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全局化管理,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云服务能力和水平。

本项目将从四个途径着手完成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研究;借助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实践;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结合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技术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为此,项目将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

1.研究云计算环境下资源共享协议,在众多协议中选用、改进或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2.研究数字文化资源的智能采集方法、元数据定义及提取策略,提出一套文化资源采集及传输方案,尽可能多地将分散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进行保存、共享和管理。

3.研究和构建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拟通过与各地域数字文化单位的对接和协同工作构建面向多地域多库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解决目前存在的各地数字化成果相对封闭、共享与协作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均衡等问题。

4.研究针对各类媒体终端提供自适应的资源内容呈现策略。提升诸如计算机、电视、数字卫星机顶盒、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移动设备等终端的信息共享能力,从而较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利用不同终端设备获取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

5.研究云计算环境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运行模式,从整体上较为有效的解决各地信息孤岛的现状,实现各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并扩大各地资源访问量。通过负载均衡和数字文化资源智能迁移策略,提高设备利用率、系统易维护性和易管理性。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字资源的量化评估,并对资源与用户行为进行数据挖掘,提供决策参考。

6.针对云环境下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协作和管理提出可行方案。

本项目可取得的突破和应用前景,将体现在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调研已有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系统的技术及应用现状基础上,设计云计算模式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数据接口标准及整合云服务实验平台的开发,可在云计算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研究方面取得理论和技术实验性突破。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实施应用。

项目名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文化部信息网络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视媒体广告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基于GIS技术的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本研究设计的平台将是国内首个。平台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海量文化信息,推送文化场馆及活动的相关内容,极大地丰富用户的文化生活,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建立势在必行。

本项目的立项目的是研发基于GIS技术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实现平台的主要技术包括网络GIS技术(WebGIS)、位置服务技术(LBS)、wifi定位技术以及信息推送技术。原型系统将实现由服务器—互联网—局域网—客户终端的文化信息推送一体化解决方案。

WebGIS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互联网技术。LBS以及wifi定位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而将这三种技术与信息推送技术相结合,构成文化信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则属于本项目首创,必将在未来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将大大促进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的改造,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构建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服务开辟了新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移动技术的移动性的支持为突破传统的文化服务提供范式,为实现文化管理及公共服务创新,打造流畅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利于现有文化信息资源最大范围的被利用,弥补实际文化资源与公众需求之间的差距,提供文化精品,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让大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对文化资源和用户行为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时获得文化产业现状,为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第一手参考依据。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最好的服务体系和手段,带动整个文化和人类生活的全面变革。

项目名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为贯彻“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精神,针对目前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无法满足受众多样性以及本地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技术、“无线相容认证(WI—FI)”技术及多媒体交互技术,结合示范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社区文化站、艺术院校、文化产业及艺术园区等)与公共文化消费场所(连锁网吧、连锁电子游艺厅、演出院线、文化旅游景点等),充分挖掘并整合区域海量特色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方式、数字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地理定位技术主动向目标受众推送特定区域内的特色文化信息,并为其提供地理位置导航、交互式自助导览、无线存储、移动支付、社交娱乐、多语种信息以及线下服务定制等延伸服务。

本项目旨在牢牢抓住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科技,以市场为导向,消除大众市场与文化资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弥补区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解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文化信息传播的相对缺位问题,在促进数字化文化资源传播的同时,间接促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进程。

项目将通过科技手段,整合文化系统内的特有渠道资源及内容资源,与市场进行衔接,为海量文化资源找到市场出口。通过与示范城市的结合,在国内相关领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推广后,可将平台建设成为文化系统内独特的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网络,在文化行业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结合方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产权及实际操作经验。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优化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各种应用对无线网络的吞吐量需求在迅速增长,而802.11n具备高带宽的特性。本项目计划结合物理层和MAC层的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技术的吞吐。此外定位精度是LBS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精度的定位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本项目将基于对现有LBS技术的优化,从根本上做到精准、高效以及双向信息传递。

2.架设服务基础设施

基于经过优化的WI—FI及LBS技术,集成海量存储及流媒体信息处理等功能,在示范城市铺设的无线网络服务器,形成一定覆盖范围,积累活跃用户。

3.设计、建设服务平台

基于优化用户体验的理念,设计、研发本项目的平台管理系统,包括集中播控平台、广告精准投放平台、移动终端应用平台、服务器云控制中心和用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在本项目实施期间,将完成对LBS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优化、完成对无线网络服务器硬件设备的集成研发、完成本项目平台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开发,基本完成平台整体技术框架的搭建;计划基于综合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示范城市进行试点。如在示范城市试点反应良好,运营稳定,则本项目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可在全国各区域内快速推广,从而形成一个用户数量庞大、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商业价值较高的综合型文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推广营销渠道,促使文化内容生产企业获得新的盈利来源,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可更专注于内容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平台掌握的大量用户行为模式、消费心理及对数字文化内容的偏好等相关数据,将为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企业提供正确的市场指引,使其从根本上获得提升和进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项目名称: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承担单位:国家图书馆

内容简介:

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共建共享的前提。在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资源共享,最关键的是要首先实现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化。目前,在各个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急剧增长的同时,资源重复建设和嵌套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各个机构根据本单位的资源特点、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系统能力和管理模式,各自规定着本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限制了机构间的互操作,阻碍人们对文化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为了能够把全国分散的、异构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为一个超大型的数字资源库,打破各机构、各区域的界限,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国内外各行业对于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研究应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各个数字资源生产商使用的唯一标识符也形式各异。国内唯一标识符系统建设还限于唯一标识符的注册、解析与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研究与应用,或处于实验阶段,或在单位内部使用,均未能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自2002年科技部启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唯一标识符标准规范”项目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趋势报告和我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发展战略研究,然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还在探索中。

本项目将以公共图书馆为实验平台,调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状况,研究和制定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语法规则、命名规则、解析规则和管理规则等相关标准;依托国家图书馆多年在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机以及负载均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和设计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系统架构和运行维护机制;完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平台建设,研究与DOI等国际知名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相互解析机制,提高平台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建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研究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模型。

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各信息行业之间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共享,解决机构间数据资源在共享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存储异构以及数据存储异域等问题。各行各业、各部门使用规范的数字资源标识符来标识数字对象,使用统一的解析机制实现标识符与具体信息之间的对应,将有效的促进信息共享,从而带动文化的传播、繁荣与发展。通过唯一标识符系统建立起数字资源对象实体和网络服务中URL地址的对应关系,能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实现数字资源的准确、快速定位,方便用户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操作获得最需要的资源服务,提高文化数字资源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本项目的研究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自主研发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将摆脱受制于IDF(国际DOI基金会)的问题,避免缴纳高昂的注册费用和维护费用,针对我国海量的文化数字资源需要注册管理这一情况,建成自己的唯一标识符体系将能节约巨额费用,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建立国家级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将彻底摆脱依赖国外注册机构的限制,自主管理文化数字资源的注册,掌握核心技术,有效地保证国家信息安全。

本课题通过构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将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及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带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跨跃式发展,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规范和统一标识数字资源,也为梳理普查和统一登记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情况奠定数据基础。本项目研究成果也是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行业间系统间实现互操作的重要基础。

项目名称:博物馆文物多维展示系统平台研究

承担单位:北京以诺视景数字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

内容简介:

项目起因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文化改革的决议的社会背景,面向博物馆这一特定的文化舞台,针对包括青铜器、瓷器等珍贵的馆藏文物,通过前端科技技术在包括报纸、手机、3D电视、平板电脑在内的媒介上进行生动、丰富的展演的系统性的平台建设。进而通过科学采样、量化分析方法对其传播的效果对比传统文物展示进行评估,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博物馆为对象,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帮助公众认识藏品及其意义的有效途径。它们强调使藏品更容易接近,并在藏品使用过程中与观众共享对藏品的热爱。

博物馆传播指“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利用博物馆,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的信息交流、共享的传递行为”。任何传播活动,都希望获得好的传播效果。阻碍博物馆展示文物大众传播的核心问题是公众与文物在文化上、专业上的隔阂,以及公众与博物馆的责任之间的隔阂。

目前我国的媒体传播应用却不甚理想,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均存在瓶颈问题。主要在于博物馆对信息技术下文物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特别是多通路叠加应用的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今后十几年仍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建设的高峰时期。合理充分应用传播通路,可以使博物馆文物传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大程度上调动了观众对历史、文化、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本项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我国博物馆陈列展示中遇到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有效降低和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文物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展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拓宽了观众的欣赏视野,国内4000家博物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这样或那样的多媒体技术,全球范围更不可计数。尽管全球不少博物馆已经开始应用新媒体技术,但博物馆界著名革新者麦克斯韦·安德森仍然表示:“博物馆还无法确知其潜能与产出。在我看来,博物馆新媒体还处于试验阶段。”而对我国博物馆而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路则更长更远。如果说国外仍是试验阶段的话,无疑,我国现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只能说还处于探寻和摸索的起步阶段。

因此,平台项目对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并且在调研时,必须立足于社会受众,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根据文物复合信息的趋向,挖掘能够实现博物馆使命的最佳技术和方式方法。同时更需要对比研究创新的媒体科技特别是3D技术等视觉技术带来传播变革的传播效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供系统的数据以及理论分析,还有实际的系统应用示范,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情况的,具有较高针对性、可行性、可参考性。

该项目的立项宗旨就是:取得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博物馆文物传播多种通路的方式、环境、受众、效果等的严谨的科学的系统的统计数据和理论成果,并探索将科学理论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办法。

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博物馆文物的展示需求,调研文物的传统展示方式,以及基于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信息特征,研究文物展示和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路叠加与全息立体展示的关键技术:传统的实物/模型、图文、视频、动画展示,以及新技术下的互联网、互动多媒体、4D剧场、平板电脑、手机等展示方式;多种可复原文物3D空间感的立体展示技术,如空中全息立体、3D显示等。

统计并分析社会受众在上述各通路下的信息获取、接收习惯和接收效果。研发文物传播展示的空间媒体、影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5通路叠加多维3D展示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研究。

项目名称:数字美术馆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北京近日美术馆、北京今日赛博艺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今典空间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项目以美术馆数字化关键技术和视觉展示中的交互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整体人文框架下数字美术馆价值体系的梳理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可行性学术分析,探索面向虚拟艺术世界研究的发生方法论和美学机制;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数字美术馆集成创新,突破网络展览展示的技术瓶颈制约,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的数字美术馆功能开发及支持多媒体交互的网络社群服务模式,并以构建综合性、可视化、交互性的互动展示及应用服务平台的实践研究为依据,展现平台的通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科学性,为未来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面向公众服务应用程序开发的解决方案及规范体系。

数字美术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思想,定位在与传统美术馆互为促进的改良力量上,以“美术馆数字化”这一网络平台带动实体艺术空间,一方面通过虚拟策展、在线学术研讨以及艺术项目程序开发,全面整合传统的艺术创作、展示、交流等模式,形成理论与数字应用协同发展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以知识生产为核心动力,努力推进“四位一体”跨学科整合机制的形成、完善以及跨领域间的融合,为数字世界的艺术生产、理论建设及相关美学批评构建网络化、国际化学术推广体系和对话机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开发第二代直观的图像式可视化操作界面动画型工作流自动化配置系统,建设包括艺术作品数据库、艺术家档案、展览信息自动发布系统,以及美术作品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加工管理、美术馆馆藏作品管理、网络信息自动发布、电子书店及在线阅读系统。动态创建应用于图片、视频的统一的工作流引擎,“搜图引擎”是以图片和视频片段来搜索图片和视频资料、检索美术作品的自动化工具,可解决大量图片和视频信息搜索使用的难题以及繁琐的人工编目问题。

研究方法和工艺技术路线本着优先选择和发掘应用市场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面向数字美术馆应用转换,做好技术接口,部分急待解决的技术内容自主研发。关键技术问题与国内先进的研发团队合作,如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版应用和移动版APP应用;开发3D虚拟现实网络漫游多浏览器兼容且不用安装插件的技术问题。虚拟现实等技术工艺,要求达到国内最好的游戏引擎所能的效果,同时兼有艺术性审美标准;技术指标上达到产品级应用。

建立分布式的美术馆数字内容存储体系、网络化的美术馆数字内容展示与互动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美术馆文化艺术教育、研究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美术馆公共服务自主创新能力,设计讨论数字美术馆公众服务平台总体解决方案和规范建设。

预期达到的最终目标:

建设美术馆文化艺术公共服务数字平台,解决数字内容集成、多媒体展现、移动互联和智能跟踪/监测等关键技术,完善平台数字框架体系,为“十二五”期间美术馆领域公共服务数字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奠定基础。以现有的软硬件和信息系统为基础,面向数字美术馆的各种功能,收藏、研究、展示工作和公共服务应用等,实现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跨平台性和可集成性。核心部分包括:通过软总线将消息、Web服务、XML、数据转换和管理连在一起,实现连接应用和协调应用间的互动和各种模块的有效集成。提出以馆藏基础信息库为核心,以建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知识化平台建设为阶段目标,以网络中心、采集中心、存储中心、制作中心、管理中心、应用中心为主线,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行配置形成各种规模、应用方向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开放式交互体系。有机结合三维多媒体技术,以虚拟展示、交互式发布等为手段,基于各种专题资源集成藏品管理、多媒体发布、展示及交互功能,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收藏保管、文物保护、专题研究、宣传教育、对外交流、多媒体辅助陈列等各项服务功能。

项目名称:模块化主题演艺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多媒体数字电脑灯

承担单位: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

内容简介:

多媒体数字电脑灯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与灯光效果等多个媒体的整合,它主要研究的内容为视频技术的舞台应用。其关键技术为图像引擎的开发,图像引擎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不仅能够修饰原始信号的不足,还可以优化、改善画面的色彩、对比度等指标并进行图像拼接。图像引擎主要实现多媒体数字灯的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高亮度投影融合、影像移动与精准定位、3D特效等功能。

数字灯的图形引擎主要实现数字灯的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功能、影像移动及精准定位功能、高亮度投影融合、曲面投影(包括球面和柱面以及不规则面)等功能。

(一)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

无缝拼接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要求比较高的投影显示应用,可以实现多屏图像融合在一起,并将拼接缝隙缩至最小以至于完全重合的拼接技术。无缝拼接技术不仅需要完整的超大幅屏幕,对投射出超大尺寸画面所用的投影也有特殊要求。

(二)实时画面编辑功能

在某演出中曲面多角度成像和画面编辑效果在任意材质、任意形状的表面进行影像校正,远超电脑灯功能的多角度移动、纯正饱和的颜色、图像素材的多样化。

(三)影像移动及精准定位功能

对影像进行X,Y,Z轴的旋转、定位、缩放等完全控制,可以任意调节视频分切包括SCRUB的可能,投影到舞台上的影像能进行位置移动及动作、色彩的变换。

(四)高亮度投影融合

多通道投影机投出的多组图象经过边缘融合技术处理实现的一整幅图象,并且显示出的图象没有缝隙更加明亮,清晰,超大,且画面的效果就像是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这种显示的过程就叫做边缘融合。边缘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无缝拼接技术,它更好的改善了拼接图像的视觉效果。

(五)曲面投影(包括球面和柱面以及不规则面)

数字灯的图形引擎可以轻松的通过网格调整功能实现曲面投影。

网络调整功能就是我们将投影仪的投射范围通过软件计算的方法把它划分成任意的大小,生成分隔网格,通过上下左右调整网格的节点可以让投影到曲面上变形的图像予以矫正成视觉效果上不变形的图像。

该产品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新型的灯光表现艺术,在舞台艺术效果上给予观众很大的视觉冲击;采用DMX信号控制,与普通的电脑灯控制大同小异;,在结构上取消了电脑摇头灯的一些典型传动装置,诸如:图案轮、动感轮等等;使得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化了许多,独特的模块化流线型设计、灵活多样的梯形校正功能、方便易操作的素材管理程序、强大的全数字图形引擎和边缘融合器的使用,更使得该款灯具具备了非凡的性能。

创新突破点: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高亮度投影融合、影像移动与精准定位、3D特效等功能。

未来舞台照明舞台照明的前景是令人非常兴奋的。从“摇头电脑灯”到“多媒体数字灯”,这十几年间,我们走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灯光已不再单纯的只起着照明的作用啦。无论是剧场舞台灯光还是各种展示或露天演出舞台灯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舞台灯光设计和操作已渐渐地从纯技术性的工作转变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作。

这种数字灯光技术即将广泛应用在大型剧院、演播厅及大型户外演出、展示展览等众多领域。

用于商业秀剧场的天幕背景和舞台的动态效果、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大型演唱会的背景和舞台动态效果,让观众实时互动,参与其中。

用于多功能AV厅可利用多媒体数字电脑灯的无缝拼接功能来完成大幅的动态影像和产品图片展示。可以通过外部的摄像机或其它视频播放源,使信号通过强大的多功能媒体服务器实时编辑后投射到多个不同的介质上。在场内进行广告投放,其新颖的形式也非常吸引客户的眼球,营造出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

项目名称:模块化主题演艺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

承担单位:中央歌剧院、北京理工大学

内容简介: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性的特点。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文化科技将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原创技术。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所涉及的技术研究方向是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也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为适应我国文化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本课题以构建模块化、智能化主题歌剧剧场舞台及操作为研究目标,以多功能舞台、多维背景空间、多维表演空间、协同控制、智能创作等研究为基础,解决当前模块化舞台缺乏智能化控制技术、内容创作及多维表现等问题,开发出支持快速智能编排、协同控制的模块化舞台集成工具,在其基础上建立示范性应用并进行技术推广。

1.支持数字舞台数据驱动的开放图形引擎技术研究

随着硬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多传感方式的体感设备逐渐被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现有的商业图形引擎已经不能满足体感设备输入的需要,特别是在数字创作领域,因此研究支持体感体验的开放图形引擎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围绕这一技术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图形引擎的体感数据驱动方法,建立统一的驱动数据规范和通用数据接口,能够支持目前先进的基于光学式、电磁式、惯性等体感技术和设备,充分体现该引擎在支持体感设备方面的开放性、多样性和融合性。

2.面向数字舞台的模块化工具设计与集成方法

传统的数字舞台创意存在效率低、不直观等问题。目前,国际上还不存在一款面向数字内容的快速创意可视化工具,因此,研究面向数字舞台的快速创意可视化工具设计与集成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编的能力和效率。这对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本课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分系统进行设计和集成方法的研究,具体包括二维智能创作系统、全景式三维虚拟展示系统、数字工具与素材库框架。

3.体感输入终端集成与交互技术研究

体感输入设备利用体感技术作为计算机的控制方式从而代替传统键盘鼠标输入控制方式,这样不但能够将用户的手从设备中解放出来,还能够通过丰富的其他感官预言与计算机下达命令和进行交互。使用体感输入终端特别是低成本的体感输入终端进行创作,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创作人员的手指,并提高创意效果和创作效率。本课题将通过研究几种典型的体感输入终端接口技术和交互手段,包括商业的Kinect、Data Glove以及我们自己研发的惯性传统器等,来研究体感输入终端集成方法与交互技术。

4.支持模块化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和控制系统

以支持模块化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开发和控制系统研究为示范性应用,建立中央歌剧院、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实验性原型系统,并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推广。

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支持模块化歌剧舞台的数据驱动开放式图形引擎、模块化工具与集成方法、体感交互技术、数字内容快速创意工具及控制技术,建立多功能化、多维化及智能化的模块化歌剧舞台,并在其基础上建立基于舞美创作的示范性应用。该项技术的推广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成本,提升推广与传播,丰富创作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表演创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创意和实施的质量,缩短数字文化产品创作的实施周期;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推广,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推出更多的健康数字化文化产品。同时,该项技术为其他数字文化产品快速创作可视化、和谐人机界面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支撑。

成果目标:发表学术论文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支持体感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原型系统1套(《复兴之路》)。

中央歌剧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就成立“数字歌剧表演”联合实验室、设立“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学科实践基地、共同创作国际水准的演出项目内容等展开深入合作,为国家歌剧院的艺术创意、编排和演出等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和发展保障。

充分利用中央歌剧院和理工大学先进国防技术的优势,在舞台设计、数字媒体表现、虚拟演出等方向加大投入,为歌剧院的艺术和市场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的歌剧事业快速发展,创新合作模式,紧密合作。

项目名称:舞台恒功率吊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

承担单位:国家大剧院、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舞台吊杆卷扬机是剧场使用量最多、最普遍的设备,目前国内剧场舞台吊杆卷扬机一般为恒转矩调速,即电机在额定速度以下调速,从剧场使用情况分析,大吊重景片在高速运行的几率并不多,而小吊重景片在高速运行的几率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功率浪费。以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电动吊杆为例,载荷750kg,速度1.8m/s,电动机功率高达30kw,总共61台。根据演出实践的统计,吊杆速度多数用在0.8m/s,小载荷的情况下速度最多用到1.0m/s,而电机的选择的时候是按照高速和高载选择的,必然是装机容量大。

吊杆卷扬机的控制一般是集中控制,所有电气元器件集中在电气柜中,有条件的剧场要专门设置温度适当的电气控制柜室,一般的就放在马道或机坑中,当剧场需要增减吊杆设备、更换电气元器件或电气系统改造时,集中控制系统很难改变,只能更换全套电气柜。

分散的模块化控制设备与卷扬机为一体机,仅通过电力电缆、网线连接设备,使用安装简单,设备增减和改造灵活。而采用恒功率调速可以兼顾大吊重适用于低速运行,小吊重可达到高速运行的目的,既满足剧场演出需求,又能降低电机功率,减小剧场装机总容量,节省剧场投资和用电量。

项目名称:现代数码技术在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中的开发应用

承担单位:南京云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大经纬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本项目是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浙大经纬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究,以南京云锦研究所为主体,对该项目进行立项、论证、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项目由南京云锦所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宝林同志负责,总投资41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2年,2013年底完成并验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织锦种类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大部分已列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由于地域差异,保护的程度产生很大差别,特别是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差,生产力比较落后,只有少数处于纯手工分散生产,众多技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发应用已迫在眉睫。针对我国民族织锦业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在保持中国织锦传统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高科技数码技术、纺织CAD技术和现代电子提花技术研发出新型的织锦织机,运用新的生产方式和工艺,降低传统织锦业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织锦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解决了制约传统织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尽快提升国内织锦业科技水平,实施科学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走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做到保护促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保护。

在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立足传统织锦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1.织锦CAD纹织设计系统的创新研发,以满足云锦和各少数民族织锦特殊生产工艺的要求;2.运用现代电子提花对生产织机进行改造;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对部分生产工序进行数字化改造,使传统织锦产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4.实现部分工序自动化。这些问题的研发并得以应用,将大大提升各民族织锦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彻底解决了织锦行业的关键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达到了将文化与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项目的研究应用不仅提升了传统织锦业的文化科技水平,也深化了对中国各民族织锦文化、工艺研究,解决了各民族和织锦产品多为重经重纬和色彩比较丰富等组织结构特点,解决了多重经纬,多种颜色设计的难题,是对民族织锦文化及产品的创新研发,为更好地实施、保护各民族传统织锦文化,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摄像机的3D游戏与动漫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承担单位:灵然创智(天津)动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本项目是以丘成桐教授的微分几何算法为基础,深度扫描摄影机数据为依托的,3d面部动画实时捕捉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项目完成后可以构成一套具备国际水平及相当市场和竞争能力的动画制作设备,同时,此套设备的实现和推广,能够大大的加快现有的动画制作流水线制作质量及效率,缩短制作工期,同时也能够更加鲜明的将动画制作技术和艺术要求区分开来,放宽创作空间。

对我国高端数字动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传统的制作三维角色表情动画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相对传统和经典的表情通道方式,这种方式的原理是将所有的面部表情都提取出来做成若干个表情通道,然后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些表情通道模型将角色的复杂表情一点一点的描述出来。无疑,这样做非常费时费力。因为角色的表情越丰富就需要做越多的单个微小的表情通道。

这种方式的一个经典应用实例就是影片《指环王》中的格鲁姆。在这个应用中,将表情通道这种解决方案应用到了极致。为了让角色表情表现丰富,制作公司甚至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微小表情,然后通过这些小的表情对角色进行混合,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种方式的弊端是——整个过程非常的繁琐,不论是角色搭建期间还是最终的动画调节期间。如果需要修改,修改一个表情的工作量也会非常巨大。

第二种是近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制作方案,就是结合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来进行角色的面部捕捉。这种方式是在专用的场地内搭建动作捕捉设备,然后通过角色面部上搭建的动作捕捉点来进行动作捕捉。结合现代的软件,比如FaceRobot已经可以进行比较完整和精确的面部动画捕捉了。

我们的主要实现内容为:

1.实现面部捕捉和肢体捕捉同时进行。

目前国内的面部动画都是单独进行捕捉的。由于摄像头分辨率等原因,导致了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不能同时进行,这在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肢体动作的数据和面部动作的数据被迫分开,最终动画在两者的合成上不能达到实时同步,这将给动画师的后期调整工作带来困难。其次,在动作捕捉的实际操作中,演员的负担加重。演员要先演一次肢体的动作,然后再使用另一套面部设备面部表情,演员再回想当时的肢体动作来表演面部表情,这种不同步可能使我们看到的动画出现严重的偏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能让我们的面部捕捉和肢体捕捉同时进行。

2.实现面部捕捉的实时动画显示

传统的面部捕捉技术是先捕捉演员的表情动画,将其保存成一个动作捕捉文件来供其他的三维软件调用这个动作捕捉数据,再生成最后动画。这个过程中,是看不到面部表情最终制作效果的,必须要等到把动作捕捉的数据导入到三维软件中才能看到动画效果。如果能像动作捕捉一样也能实时看到动作和表情的实时效果,就能更好的让导演做到心中有数,更直观的进行动画片的制作与检查工作。

通过深度摄影机完成通道数据采集,并实现异体表情驱动。

解决传统表情rig驱动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细腻逼真表情制作。

本项目的研发不仅可以实时的捕捉面部表情,而且能实时面部捕捉与肢体捕捉同时进行,这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技术,该项技术推广到各个动漫制作公司里,不仅能使动画的质量有很大的进步,还会在制作流程上减少浪费,大大缩短制作周期对动漫产业有深远影响。

项目名称:微动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承担单位: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浩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微博成为主流网络沟通工具之一,微动漫即是以微信和微博形式发表的微型动漫,是一种尚处于构想中的互联网级别的新兴沟通平台。如果说微博是一句话的博客,而微动漫是把这句话动漫化、DIY化的新型博客。相对于微博,微动漫在给人们带来了阅读和分享乐趣同时,更符合人们阅读的需求,具有文字难以传达的丰富想象力,又具备视频所不具备的快速、即时特性。而伴随着动画、影视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的读图群体,以网络动漫载体的传播方式显然更受欢迎。

具体而言,微动漫平台是为手机动漫业务内容创作、内容集成与分发、服务运营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型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是集聚原创动漫产品的“大超市”。无论是动漫工作者,业余动漫爱好者,还是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只要在该平台注册登记后,就可以在线制作手机动漫作品,将自己做好的动漫作品发布到系统中去,系统免费提供展示推广服务。此外,对于普通动漫DIY爱好者,平台将提供大量免费的动漫素材和工具,低门槛、易操作的操作系统将带动微动漫创作风潮。平台还计划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知名互联网开放平台进行支付、微博等应用接口的对接,逐步培育用户付费浏览及交流互动习惯,实现微动漫产业产创的良性循环。

微动漫作为手机动漫时代的一个新兴产物,其关键技术是各个国家动漫从业者都在积极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近一两年手持终端设备的发展速度迅猛,硬件参数和系统版本都频繁更新,如何使动画、漫画内容在不同类型设备上实现下载、播放、转发、互动分享、个性化制作等功能,这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内容格式标准及终端适配系统,以适应屏幕尺寸、操作系统、硬件性能、网络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和操作体验。其次,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息推送模型,以满足微动漫平台信息的发送、传播和共享,迅捷有效的支持平台信息的运作,这需要借鉴Twitter、新浪微博的先进理念与开发技术,并作出创新,以适用于以图片而非文字为主的新型通讯平台。

微动漫平台的搭建成功将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加速器,使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链更加完善,为新媒体动漫行业制定新标准,有利于动漫作品生产及渠道传播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打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漫市场,对于提升和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名称:基于动漫技术的互动娱乐体验系统研发

承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内容简介:

文化与科技结合是大势所趋,上海也提出了创意驱动、文化转型,努力将上海打造为“设计之都”和国际化创意都市。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带来对文化生活的新的要求。基于日益成熟的多媒体、虚拟现实、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演出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的创新具备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也为演出创作工作工具的革新和创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基于新媒体技术辅助下的演出艺术创作的语言创新,优化舞台艺术表现效果,提供与当今时代贴切的艺术语汇,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而在今天的演出艺术创作实践中,这些技术条件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成熟的技术还没有充分转化为艺术语言。

以米亚球幕剧场为实验平台,以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和高清摄像技术为基础,综合球幕空间投影技术,制作全方位影像环境下的综合演出;重点研究体感互动技术,利用Kinect、数据头盔、数据手套等硬件,优化算法,做到高效准确的动作识别计算,同时研究中控系统与各类交互系统的整合技术,实现演员、观众、影像、灯光、音效、辅助环境(风、水、气味)等多元素之间的互动,做到灵活的多种控制方式,移植通用性更强。并将此应用到其他类似球幕环境,制定内容设计规范,降低成本,实现大众文化新体验。

以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和高清摄像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球幕空间剧场内设置多通道投影,在演员、观众与影像/灯光/音效等互动式的演出环境中,结合密集的灯光点阵和数字全息音响系统,环境特效、与内容联动的物理“激点”等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沉浸演出情景中,结合密集的灯光点阵和数字全息音响系统,环境特效、与内容联动的物理刺激等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沉浸演出情景中,这种立体球幕互动娱乐应用系统,是以体感技术为基础,结合总控技术,让观众进入3D/4D球幕剧场不再是只被动地欣赏演出和影片内容,更多的是主动的参与体验。观众的走位、动作,都会与周围的情景产生互动,这是伴随电子信息时代而产生的新型的感官体验娱乐方式。

(责任编辑:楚小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语言论文范文下一篇:问题学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