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

2022-05-14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学探究

摘要: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使得大学生心理更加复杂,高校应注重这一问题,合理转移教育中心,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根据当前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體系实际情况可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预防学生心理疾病作为重点,未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在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积极心理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需采取合理的策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效融入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心理学

当前国家和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高校不断完善、创新师资队伍与教学方法,获得良好效果。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心理教育课程依旧存在缺陷。而在其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可以为心理健康课程提供新的教育思路。积极心理学指的是通过当前心理学中完善的实验方法以及测量手段,对人类美德和积极力量进行研究,基于组织环境、积极情绪体验与人格气质挖掘人类心理健康潜能,使得个人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因此在应注重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心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

(一)使课程体系更平衡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可知,为使心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平衡,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树立教育课程目标。一般高校在构建心理课程是会将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作为教育目标,以此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避免受心理问题影响发生恶性事件。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该教学目标。因此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将积极心理教育定位重点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勤奋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其朝着幸福人生迈进。(2)落实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提升学生应对未知问题的能力[1]。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不应只局限在眼前片面情况,而是需要注重未来发展,考虑到学生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基于此进行有效治疗。(4)落实积极的心理教育手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可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使心理教育体系更先进

高校在心理教育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够使课程体系更先进,并且不断创新心理教育治疗模式。在积极心理学角度可知,心理教育治疗模式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温暖、亲和、温柔的形象获取学生的信任,将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视为需挖掘内在潜能、抑制消极因素的整体。此外,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应在课程各环节贯穿积极心理咨询,结合学生的特点,保证心理咨询的针对性,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时,应基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整治,落实观察、倾听工作,分析学生行为,引导其区分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并鼓励该学生,挖掘其自身潜力,使学生明确自身优势,消除消极心理。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常规化的心理学课程

高校开展心理教育时融入积极心理学可构建常规化教学体系,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针对性以及系统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新生面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会有放松学业以及过度娱乐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结合该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高年级学生面对的社会压力,因为要面临就业以及升学等选择。学生顶岗实习时,就业以及实习方面会存在心理落差,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就业以及就业中开展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学教学缺乏积极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注重预防心理疾患,并且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其主要是个体内部的塑造能力,而不是将缺陷修正。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具备抵抗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任务主要是建造和人类自身力量相关的科学,探究个体身上如何培养出这些品质是其使命[2]。另外,每一个体在某一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受到心理性格缺陷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心理学可使个体挖掘自身潜力和突破个人能力,使学生在某一领域成为优秀人才。虽然现阶段积极心理学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教师可以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内容,使心理教育成为具有综合性和实际效果的课程,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线上心理学教学

为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有效融入积极心理学,并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当前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行为习惯,那么教师可拓展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此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使积极心理学更好的融入到心理教育中,例如设定网络平台内容以及个人权限等,这可确保网络空间公开性和隐私性,以此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另外,线上心理教学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交流以及学习习惯,可使学生敞开心扉,深入分析自身心理上的缺陷。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能够有针对性的挖掘学生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做好疏导与调整工作,并向学生传达积极心理学理念,使学生通过心理教学课程,准确认识积极心理,开发自身潜力,提升某项专业领域能力,为自己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目前积极心理学还没有广泛应用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心理教育难以获得良好效果。这就需要高校心理教育与时俱进,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内容,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3):126-127.

[2]郑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策探究[J].广西教育,2019(27):138-140.

作者:张艳婷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未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利用课间时间对大学生进行SCL-90问卷的测试;结果:选修与未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选修课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未选修课程的学生(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在校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虽未走向社会,但是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调控等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各高校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1]。教育部为此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诸如专门的课程、培训、讲座等,多数高校以选修课为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诸如包头医学院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鉴于此,文章以包头医学院为研究的立足点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情况,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包头医学院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未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SCL-90问卷的测试。由于本研究的心理测验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所以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由课题组老师带领着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运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均是在征得本人同意,身体状况良好、意识清楚、情绪平稳情况下的完成。

(三)研究工具[2]

采用SCL-90问卷,本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包含了十项反映个体心理状况的指标诸如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与生活习惯等有关的内容。

(四)研究结果的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均已p<0.05的标准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质的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1)

(二)是否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

由表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问题不严重学生具有缓解作用,选修课程与未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前者在课程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程度有细微严重的倾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变化显著,其余因子变化不显著。

三、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存在影响

依据调查结果究其原因,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8次,16学时,课时数虽有限但是每周一次90分钟的课程内容安排的比较紧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气氛愉悦和轻松,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参与到教学中,得到其他同学的分享和回馈,改善不良情绪;八次课程选择了学生最关心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这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反映出这一点。我校心理健康的主要选课学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医学课程细致而严谨,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制时间长、职业前景迷茫、课余生活不丰富,很多学生的压抑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也较多。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对缓解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释放情绪起到了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轻松和愉悦开阔了学生的心胸,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探讨职业理想,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走向社会和医疗行业奠定夯实的心理素质,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方面意义重大[3]。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身障碍的学生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结合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目前我校个体心理咨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集中在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等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中、长程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减轻心理症状,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其中问题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转诊到专科医院就诊,心理咨询可做辅助治疗手段;由于个体咨询能服务的对象很有限,所以可以针对问题相似且症状不严重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的氛围和同学间问题的相似性可以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促进作用,也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共性的不是个性的,有助于学生缓解心理冲突,放松的面对学习、生活和交往,团体力量的足够强大使学生很有安全感,更能敞开心扉,使自己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解决[4]。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

互联网+的时代,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应或是相互补充,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弥补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需求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心理辅导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或不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4];互联网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据进行干预或预防,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8-52.

[2]孙彦.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3]马红霞,陈晓美,王瑜,等.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4):468-469.

[4]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1):47-50.

作者:张丽娜

第三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研究

摘 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心理品质、拥有丰盈的幸福人生。系列积极心理课程干预实验结果显示,积极心理课程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优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均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积极心理机制及培养路径研究”(2018-ZZJH-636);中原工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社科类)(K2020YY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寻求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兴起,由于其积极的理念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历短短20余年的发展便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创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系列课程实验干预,使被试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最终使其达到拥有丰盈、蓬勃的幸福人生的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一)前提假设

实验对象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假设两组在实验干预前具有同质性,即两组被试在人口统计学因素及各量表维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假设

假设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下简称为积极心理课程)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大学生人格优势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均有积极效果,实验组实验前后测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

假设2:对照组被试各量表因素得分没有显著性变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對象

实验对象为某高校艺术设计学院大学一年级两个专业四个平行班级的100名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分别是不同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的50名学生。其中,实验组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9.25岁,对照组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9.56岁。实验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见表1。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基本信息在同质性方面基本符合前提假设,即同质性较高。

(二)研究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1]83-86

该量表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并修订。张建新1995年引进GSES,并完成了中文版的修订。GSES不仅具有较高的信度,且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

3.人格优势问卷(简版)[3]

2011年,积极心理学家彼德森(Peterson)等人开发出了人格优势的评估工具,即《突出优势行为价值问卷》(VIA-IS),也称为人格优势问卷或优势问卷。因为完整版的VIA-IS题目较多(240道题),为了方便调查,本研究采用精简版的VIA-IS(48道题),精简版与完整版的问卷具有相同的检测效果。

4.症状自评量表[1]31-35

该量表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编制,1984年王征宇首次将该量表介绍到中国。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分为五级评分(从0~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应用最广泛的心理健康量表之一。

(三)实验设计

1. 设计思路

本实验把被试分为同质性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行积极心理课程干预,对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在实验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同样的心理测试,并在实验结束三个月后,对两组被试进行追踪测量和回访(详见表2)。

2. 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幸福课

课程目标:通过幸福课的干预使实验组成员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积极的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做最好的自我;不断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认知积极人际的重要性,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习感恩的意义及如何感恩;探索积极人生,拥有积极的爱;了解自己优势人格,自觉运用优势人格;学会积极学习。从而提升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度。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幸福2.0进行设计。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幸福2.0由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关系及成功五个元素构成,幸福课程主要围绕这五个主题展开。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团体活动、分享交流相结合,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

授课时间:每两周开课1次,一次2课时,持续二十周,共20课时。

(四)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过程

(一)实验组干预过程

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主题,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时二十周共20个课时的积极心理课程干预措施,具体信息见表3。

(二)对照组干预过程

在实验组干预期间,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只在相应的时间段通过问卷对他们进行前测和后测。

五、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差异比较

积极心理学课程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四个心理量表即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人格优势量表(简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测试结果见表4。

經过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被试在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症状自评量表三个量表的总得分上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在人格优势量表的得分上,两组被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实验组被试人格优势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的人格优势均分。

鉴于以上比较,在实验干预前两组被试在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症状自评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同质性,符合前提假设。因此,经过实验干预后,如果两组被试的心理测试得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则说明实验干预发挥了作用,而排除了样本本身的干扰因素。但在人格优势方面,两组被试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与前提假设不符合,这可能会对干预结果的对比分析带来一定影响,在此特别说明。

(二)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比较

为了考察积极心理课程干预的效果,需要对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心理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见表5。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T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得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症状自评量表上,后测数据与前测数据比较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有所下降。人格优势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p﹤0.01)。这说明课程干预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控制组干预前后差异比较

为了掌握样本自身的影响因素,凸显实验干预的效果,本研究对控制组也进行了干预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从上表可以看出,控制组被试前后测的各变量数据比较,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优势等方面的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得分;而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现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这说明在自然条件下,人的幸福感、自信心、人格优势及心理健康水平很难自主提高,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干预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考察实验组在积极心理课程干预后的效果持续状况,本研究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了三个月后的追踪考察,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课程干预对大学生有长期的正面效果。

(五)积极心理课程干预效果分析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本实验结论符合预期实验结果假设,即积极心理课程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大学生人格优势的优化、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均有积极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心理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本实验课程一改传统的以心理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确立了以积极为导向,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课程模式。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借鉴团体辅导的相关方式方法,设计并实施了包括积极情绪、积极人际、积极的爱、人生意义等十个方面20个课时的幸福课程。从实验的主观结果来看,本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从客观结果来看,本课程对大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积极人格的培养,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均有良好的效果。

2.积极心理课程采用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本课程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授课形式,而改用学生广泛参与的授课方式。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理论讲授部分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活动部分,主要以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形式为主。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进成员充分投入课堂,研究者还穿插了很多积极心理练习,比如,优点轰炸、感恩练习、突出优势练习等。这种良性互动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极大地提升了教学和实验效果。

3.充分发挥了朋辈辅导的作用。在积极心理课堂上,同学们既是授课的对象又是课堂的主体,在一个温馨、团结、尊重和信任的平台上,通过朋辈辅导,同龄伙伴间通过沟通、分享、互助、鼓励和支持等途径,达到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目的。

(六)积极心理课程干预实验的局限性

本实验虽然总体上符合预期的假设,但在被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局限。

1.被试选择的局限

实验对象典型代表性不够。本次课程实验所选被试均来自于同一学校、同一学院、同一学科的平行班级的学生,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由于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影响了实验结果的普遍意义。此外,实验对象的同质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实验结果的比较。本实验中没有对被试进行提前筛选,从而使被试的同质性出现了瑕疵。虽然本次实验的结果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以后的实验中应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2.方案设计的局限

本实验方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关心关注的问题,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设计,方案实施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此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还有很多指标未被考察。因此,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深入探索研究。

3.过程控制的局限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统一的,但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独立的班级,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各个班级的集体活动无法做到完全一致,这也会给实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注释:

①本研究农村是指自然村,城镇是指县城(包括县级市)及镇,城市是指县城以上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63.

[3]赛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25-241.

作者简介:刘芳,博士,中原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研究。

作者:刘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下一篇:电气工程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