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转型论文

2022-05-0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场经济转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必须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必须提升本国的改革话语力度,提炼本国的市场发展模式。【关键词】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经济转型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经济改革理念的调整和创新。

市场经济转型论文 篇1:

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研究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异化,特别是价值观没有稳定的大学生。他们身处于这种市场经济的大变革、多元化时期,他们的意识在觉醒,但因为市场经济这股大潮的冲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容易处于模糊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对推动国家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也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出现在十八大中。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市场经济转型 大学生 社会核心价值观 教育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身边所有事物的判断与评价的标准,也是生活中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能力,一个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不仅是重要的处事标准,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另外,大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知识群体,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教育,但我们也要正视当下的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身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他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直处于模糊、游离的状态。他们在以国家利益为重,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以享受主义为主,追求自身的名利。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学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更新,探讨出具有时代性的教育策略。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方位改革,多元化的文化共存,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就是打破原有的旧体制与旧观念,但新的体制却没有及时确立,这导致人们的思想陷入混乱的状态,进而出现错误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并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很不稳定,极其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影响。市场经济转型确实给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的确立发生转移

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是自我实现,而且他们的思想比之前更加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注重才能的发挥。相互竞争是大学生欣赏生活的态度,在社会核心价值观这方面,他们主张自我选择与独立思考,不愿意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充当顺从的角色。相对于市场经济转型前,他们不再提倡“无我”,而是过于强调“唯我”,导致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

(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出现混乱、多变的特点

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大学生的思想陷入一片混乱,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判断标准不明确,过于依赖感性判断而忽略了理性,在生活中盲目从众,思想上缺乏定力,立场不够坚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例如拼爹、腐败问题等都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对政治信仰的冷淡,缺乏社会的使命感。

(三)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功利化特点

很多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向世俗化靠近,主要表现为:他们用自我实现去评价事业的价值;用物质精神去评判生活质量;用经济收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在学习上只求平稳就业。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这种观念明显弱化了拼搏精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转型给很多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抑制了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增大了教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难度。市场经济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时期,所以要加强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常常会陷入混乱与迷茫中,所以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并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引导地位。学校是大学生思想的传播基地,如果没有确立好马克思理论的地位,就会带来非马克思理论的思想,这些思想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其次,学校还要提升“两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让学生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去加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再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通过时事的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脚步。最后,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明确地指出了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标准,这为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奠定了基础,能引导大学生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指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尊重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意识,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满足他们精神的内在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认同。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导致学生也认为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还要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要使学生与教师都通过关系的塑造,最终达成共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对自我价值肯定的同时,得到尊重。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理性层面的提升,还要加强大学生感性层面的认可。学校只有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激励大学生从情感上关注事物,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价值观向生活的道德层面贴近,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适应性,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每个学校的精神文化都是由学风、校风、教风组成的,学校间的精神文化都具有独立性,只要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就会对学校各个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首先,因为每个学校的精神校园都具有独特性,所以不能盲目跟风,只有根据学校的特点建设具有特性的精神文化,才能让学生向学校的精神文化靠拢,在形成凝聚力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要保留学校的传统文化,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例如北京大学的科学民主气息、清华大学的自由独立风格,都吸引着无数学子,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其次,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还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的作用。除学生群体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他们的举止与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们要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品质与优秀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主导整个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要抓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既包括了市场经济转型的客观因素,也包括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不正确的主观因素。正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人们对社会、人生以及世界等各方面的价值共识,普遍涉及每个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是人们思想的主导者,所以,学校对大学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抓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搞好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社会这个角度来看,必须要真正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的立法、政策与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提高课堂质量,使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集种表现,并认识到社会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理想信念与价值导向,能提高明确的评判标准。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反映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就要求教师不仅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也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督导者。所以要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起来,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贯穿到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欣婷.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评估完善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2] 韦莉明.“8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王瑛 李宏刚

市场经济转型论文 篇2:

简论市场经济转型的话语逻辑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必须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必须提升本国的改革话语力度,提炼本国的市场发展模式。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

经济转型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经济改革理念的调整和创新。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改革模式也许千差万别,但是经济改革理念归根结底在于“自由”与“秩序”、“市场”与“计划”之间的权衡与决策。对于此,我们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改革实践,两种经济改革理念可谓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一,“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在1989年,拉美国家深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阻力重重,国际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财政部应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邀请,在华盛顿召开了一场研讨会,以期就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和方案。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系统地分析了拉美国家就经济改革所形成的共识性主张和措施。总体而言,“华盛顿共识”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试图建立一种“小政府,大市场”的社会图景,并且提出了若干旗帜鲜明的经济改革措施。如:①在货币政策领域,提高利率市场自由度,采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汇率制度。②在财政政策领域,实行严格的财政纪律,推行税率改革,并将政府的财政支出转移至经济效益较高或是民生基础建设领域。③在贸易政策领域,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互惠阻力。④在产业政策领域,通过立法强化私人产权的保护,限制政府的经济管制,并且进一步深化私有化进程。上述建设性经济改革措施被记录在《华盛顿共识》之中,并集中反映了拉美国家在经济危机下所达成的协作态度和自救方案。作为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宣言”,“华盛顿共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理念转型和市场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后华盛顿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时至1997年,流行全球的“华盛顿共识”自发起之日起已达近十年之久。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得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反思“华盛顿共识”所提供的理念和方略是否正确。企业效益萎缩、债务危机缠身、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异常波动、政府财政危机、宏观调控不支,种种经济问题摆在了东南亚诸国家面前。对此,在1998年,时任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师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首次发出了“后华盛顿共识”的呼声。他敏锐地观察到了人们对“华盛顿共识”所提供的经济发展模式渐渐失去了信任,并清晰地列举了传统经济转型模式的弊端:①从指导思想上讲,“后华盛顿共识”重视政府的作用,从而逐渐相信“管得约多的政府,就是约好的政府”。②从观察视角上讲,“华盛顿共识”过分地关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全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而“后华盛顿共识”则一改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并将其视角更多地投入到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状和危机解决。③从政策目标上讲,“华盛顿共识”简单地认为经济增长便意味着社会发展,而“后华盛顿共识”则清醒地意识到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并将政策目标全面着眼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从解决方案上讲,“后华盛顿共识”反对过度自由的经济政策,试图加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能动作用。如上所述,诚如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2009年伦敦G20金融峰会上所言:“旧有的华盛顿共识已经终结。”

第三,“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2004年,时任高盛公司高级顾问的乔舒亚·库珀(Joshua Cooper)在向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表述。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创新经济理论。即将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②经济指标多元化。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和分配公平问题亦更为重要。③经济安全理论。即国家经济秩序的维护依赖于独立的政策决定权和金融自主权。

既然我国采取渐进式的经济转型模式,那么我国的经济转型则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一方面,从宏观上讲,我国经济转型大致经历了两次历史选择。第一次是由旧中国脆弱落后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从而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基础。第二次是由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从而在国际化、现代化的浪潮下,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并兼顾着本国的实际。同时,从经济转型的绩效上看,中国没有走苏联的老路,而是逐渐摸索并探索出了一套特有的经济转型模式。事实上,“中国模式”也好,“北京共识”也罢,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没有受到西方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扎扎实实地建立一套可行的经济转型模式。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仅仅彰显了本土特色,还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模板。总体而言,我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开创了经济转型的中国模式;二是摆脱了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观念束缚;三是为市场经济赋予了社会主义内涵;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培育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美]勃兰特,[美]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方颖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3][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M].徐尧,

李哲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李辰

市场经济转型论文 篇3:

新常态下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东莞近30年的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数据,对东莞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做了有效分析,东莞应从利用投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价值发现功能等方面全方位建设好东莞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打造“东莞版块”,培育优质航母企业,加快引领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探索出一条符合东莞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本市场道路。

关键词:东莞;资本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基金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东莞经济转型升级实证研究”(2017)

一、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优势分析

(一)扶持资本市场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从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通知》到2017年的《东莞市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细则》,东莞连续出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政府引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的方针。在具体方针上提出了加强对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分类指导,对盈利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的规模企业,要尽快纳入上市后备企业队伍,重点扶持培育;对基础较好但是规模偏小的企业,要帮助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增资扩股,壮大企业实力,鼓励企业通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國股转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利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等多种方式实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对上市后备企业要加快改制步伐,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提前完成上市前辅导,尽早实现申报上市。在2017年东莞政府一号文发布的“倍增计划”中明确,鼓励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容东莞上市板块。

(二)重视资本市场的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的各项政策出台后,企业、中介机构、投资者等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对于重视资本市场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企业方面,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已经开始慢慢变成主动参与资本市场,由原来的政府发现后尝试参与开始变成现在的自我主动参与资本市场。A股IPO的申报数量由2010的每年10家上升到2017年的5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由2010年10家上升到2017年的202家。2017年底,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增至43家和202家。企业通过IPO、增发、发债等累计融资116.5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升至20%。在培育金融中介机构方面,由原来的少数券商垄断经营变成现在的多家竞争经营,2010年东莞的券商公司为10家,2017年为28家,其中2010年东莞证券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为80%,2017年下降到55%。在培育投资者方面,机构投资者慢慢增多,私募基金2017年底已达300家,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已达50万户。在培育投资基金方面,设立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带动形成总规模超50亿元的“1+N”产业投资基金体系。

(三)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015年东莞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1+N较为完整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2017年,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7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92.23亿元,增长15.0%。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东莞规模以上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339.76亿元增长到2015年869.18亿元,占规模工业比值达33.2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16.28%。在新兴技术产品出口上,东莞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出口比重从2011年的34.9%增长到2017年40.8%,直接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个百分点。可见,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在东莞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几年的引导扶持,东莞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77家,省级创新科研团队数2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6家,发明专利授权量279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36件,均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东莞已将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为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双向挤压,东莞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东莞制造2025”规划》《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文件和扶持措施,加快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在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敏锐把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趋势,跟随市场热点变化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持续保持稳健增长。目前东莞已汇聚了华为、OPPO、VIVO等一批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厂商,并以终端厂商为核心建立了全球最为完善的智能手机产业链条。2017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56亿台,占国内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8%和20%。在智能机器人产业方面继续发力,力争夺取全国机器人龙头地位。

二、新常态下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分析

(一)政策支持需要全方位入手

东莞市政府于2007年3月份出台了《东莞市鼓励科技企业上市暂行办法》,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可以分两个阶段获得最高200万元的政府资助,而上市成功后的企业,还可将在两年内获得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最新出台的2017年(东府办2017,124号文件)《东莞市企业鼓励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加入了上市后备企业认定系列规则,对于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奖励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与规定。笔者认为政策与奖励制度确实是保证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但不是全部,应该从引导教育、配套措施、整体环境、上市前辅导计划、上市后严格监管等全方位考虑,充分激发资本市场的最大潜力,真正发现与挖掘有愿意上市又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优质企业上市,真正打通直接融资的渠道。

(二)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意识仍需提高

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无论在天时还是地利都占有很好的发展优势,但由于本土商业文化的影响以及赚钱效应优先的经营理念,使得部分东莞本土企业家对资本市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制反感情绪。经有关部门调查,有60%左右的本土企业家不愿意选择上市途径来发展扩大自己。大部分企业家认为上市后会分散精力和财力,丧失企业控制权,影响企业经营成果,最终会失去自己辛苦一辈子打造的产业。另外,有部分企业没有长远规划与远大经营目标也是导致对利用资本市场兴趣不主的原因。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对于利用资本市场存在明显的功利行为,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融资而融资,这是脱离资本市场本质的行为,会导致真正想上市的好企业没有上市,而那些鱼龙混杂的劣质公司会想尽一切办法打通直接融资通道,对资本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问题,需要从认识源头上想办法解决。

(三)企业制度与股权结构还不完善

由于东莞主要以中小企业加工代工为主,导致企业忽略或无暇顾及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制度要求相差甚远。许多企业需要经过长达3年甚至5年的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和股份制改造建设才能初步达到上市标准,所以部分优秀企业想融入资本市场但因无法满足上市企业组织管理制度要求而忘而却步。另外,有部分优质龙头公司的组织结构符合资本市场要求,但股权结构未能達到要求,如股东人数不达标、股权结构不清晰、比例设置不合理、员工持股分散等。如电子信息领域的华为、步步高等就存在员工持股导致股东人数不合规以及股权分散,影响上市进程。

(四)行业龙头与骨干科技企业偏少

东莞全市高企数量从2016年的2028家增至2017年的4077家,一年内实现超100%增长,从绝对数量上看,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深圳,但高企数量中龙头公司与骨干科技企业偏少。2016年广东省500强上榜企业中,珠三角地区占了91.4%,其中广州、深圳就占了70%。东莞共有16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中,广东水电三局、岭南园林、东莞控股、明家科技属于服务业,搜于特属于流通业,其余11家企业均属于制造业。500强企业中有16家企业进入象征世界级大企业的“千亿俱乐部”,其中进入世界500强的有9家,比上年增加了50%,但没有东莞企业的身影。最新公布的2017年东莞市先进工作单位名单中,只有2家企业进入了千亿元级别,分别是华为系、步步高系。只有3家企业进入100亿元级别,分别是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京瓷办公设备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创机电业制品有限公司。进入十亿级企业也只有15家。以上数据表明东莞的高新企业绝对数量大,但整体质量不高,平均产值规模较低,尤其是缺少航母级的龙头企业,这是东莞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需要突破的短板,也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要突破的重点。

三、新常态下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一)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东莞经济转型升级注入资本血液

1.加快建设东莞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通全方位融资渠道

第一是要夯实主板(包括中小板)市场。通常来说,主板上市公司要求根基要牢、业绩要稳定、前景比较明确,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是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目前东莞有12家企业在主板上市,上市公司数量偏低,市值规模偏小,要积极引导优质行业龙头企业申请在主板(沪深交易所)上市,发挥好先锋带头作用。第二是要充分利用好创业板。东莞一直以制造中心著称全国,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有15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主要是近5年上市,也反映出近年来东莞非常重视创业板市场的融资功能。今后要继续积极鼓励优质中小企业主动申请到创业板上市,把创业板市场做为东莞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场,既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又能促进中小企业现实融资,发展壮大。第三是要激发新三板市场。截止2018年6月30日,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12000家,东莞挂牌187家,在广东省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广州,说明东莞在利用新三板市场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也与东莞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特征相吻合。东莞应该建立新三板优质企业筛选机制与奖励机制,构建准上市公司备选池,优中选优,为主板及创业板提供优质后备企业,打通主板、创业板与新三板之间的阻隔,建立一条顺畅的阶梯式融资通道。

2.培育资本市场投资基金,吸引优质战略资金入场

2018年1月23日,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实施暂行办法》,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创新创业型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一把利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一,扩充私募基金规模。要抓好众创金融街、龙湾梧桐小镇、松山湖基金小镇、东城金融产业集聚区等建设,力争实现备案私募基金400只目标,资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第二,发挥好基金产业集合效应。鼓励各园区、镇区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基金,出台更加细化可执行的扶持政策。积极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引入政府财政持续投入机制,以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为先锋,加快成立各区域各领域产业投资子基金。鼓励各园区各镇区成立自己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法人金融机构、民营投资集团拓展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投向实体经济。第三,培育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投资业态。

3.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

近年来,东莞陆续出台关于利用资本市场、鼓励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近5年上市公司总和超过前20年的总和,但在审核效率、整体质量、上市后成长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发展利用好4年2.5亿元的资本市场专项资金,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力争2020前境内上市公司达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50家。二是要完善后备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可以现有后备上市企业的基础上加大后备数量,扩充后备上市队伍,每年进行一次更新,剔除不符合后备条件的企业,加入新的血液。

(二)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为东莞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升级支持

1.政策引导。一是出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文件,鼓励符合政策方向的产业优先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释放政策信号,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如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智能机器、跨境电商等行业。二是著力培植更多优势支柱产业集群。实施智能终端产业生态系统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华为、OPPO、vivo、紫光等重大项目建设,补强核心芯片、高端显示屏等关键配套,着力巩固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地位。三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强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产业集群。扶持新材料、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现代建筑等产业加快发展,谋划大科学装置关联前沿产业布局,着力培植和打造新的优势支柱产业集群。

2.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产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市场推动资源不断向业务有市场潜力、经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这一过程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而资本市场加速了这一过程。第一,发挥存量优化机制。在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市场能够遴选出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通过配股和资本市场中的并购重组,推动资金流向这些企业,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存量结构中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企业比重,实现存量机构的优化。第二,发挥增量优化机制。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追捧产生示范效应,使新兴产业在IPO过程中得到更高的溢价,以及吸引更多的新兴产业企业参与IPO,从而通过市场的增量,进一步改变市场的产业构成,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大。

3.企业转型。企业转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原来业务拓展延伸业务,二是脱离原来业务,建立全新业务。鼓励优质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增发、非公开发行、股转债等融资方式拓展新的业务,实现企业转型,保持持续发展势头。鼓励新三板公司利用股权转让、股权抵押等融资方式实现业务转型。

(三)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为东莞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优质企业

1.健全上市前服务体系。一是做好上市前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树立法治市场理念,宣讲资本市场法律法规,让准上市公司提前做好思想准备,防患于未然。二是重视上市前的筛选辅导工作。上市前的筛选辅导工作为保证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队伍奠定了基础,决定了上市后企业的质量水平。

2.完善上市后服务体系。一是成立东莞上市公司服务中心。可由东莞金融局、财政局、发改委等核心部门牵头,以证券公司为主要成员,各大金融机构自愿加入的方式成立,性质为公益类金融服务机构。二是成立东莞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仿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并直接管理的证券金融类公益机构,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于2014年12月5日在上海注册成立),以中小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丰富中小投资者行权维权手段,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中小投资者赔偿救济渠道,全心全意服务中小投资者。三是打造上市公司示范基地。从已上市公司中选取部分优秀公司做为资本市场学习的示范基地,在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履行公司承诺等方面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3.建立培育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机制。一是成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小组。由市金融局带头组建,由市委领导班子参与,由各相关部门协助工作。培育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统领全局工作,协调各部门配合工作,提高培育龙头企业意识,发现优秀上市公司,打造全市标干企业。二是建立奖励机制。出台培育龙头上市公司的奖励制度,可从财税贡献、科研投入、人才引进等几个重点入手,细化奖励规则,鼓励上市公司你追我赶,提升公司业绩,形成良性循环态势。三是实施好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上制定出符合东莞地区发展规律的税收优惠规则,减轻上市公司负责,提供财政支持,让优质上市公司轻松上阵。四是充分利用并购重组政策。并购重组可以加速企业变强变大,在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利于形成产业规模化效应前提下,要大力支持与鼓励优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股权合并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20.

[2]《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017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

[4]《2018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

[5]毛新平.鼓励公司上市促进东莞经济转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0).

[6]张志民.新常态下东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特区经济.2017,12(347).

作者简介:

毛新平(1976-),男,汉族,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作者:毛新平 冯瀚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间金融法律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