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选用探讨论文

2022-04-2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材料选用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工程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工程设计、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施工单位的素质、建筑材料选用、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作用5大方面分析了造成各种房屋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一些建议,从而达到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建筑材料选用探讨论文 篇1:

浅谈日本抗震建筑设计的要素

摘要: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同时引发了海啸,火灾,核泄漏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给日本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得益于日本先进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日本的房屋结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损坏和坍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抗震设计技术的领跑者。通过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形式设计,建筑选址以及建筑材料选用多方面的探讨。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做出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抗震设计思路有所启发。

关键词:抗震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建筑选址 建筑材料

1 前言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板块运动活跃,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造成1000人以上死亡的地震次数就高达十次。2011年3·11特大地震又是日本历史上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种多震的地理条件下,日本积累了许多避震、抗震及震后救灾等方面的经验。日本可以说是抗震设计的倡导者与先进者。

日本对于抗震设计的先进不仅仅体现在思路上的先进,我国的抗震设计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而日本抗震设计则是要求“中震不坏,大震不倒”,同时也体现在具体建筑技术的发展,较高的设防标准必然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将依次介绍日本抗震建筑结构形式选用,建筑选址以及建筑材料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2 日本抗震设计思路简述

2.1 免震建筑介绍及其在日本抗震中的应用

日本大力发展新的结构建筑技术,其中有“阻震建筑”,“隔震建筑”以及“抑震建筑”等,本文着重介绍隔震建筑,即免震建筑,日本的房屋建筑较多采用了免震建筑形式,所谓免震建筑是指将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用免震层分开,在免震层中加入积层橡胶及阻尼器用于吸收和减缓地震所产生的能量,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免遭破坏,达到抗震的目的。

免震层是指设置有免震器和阻尼器的区域。免震层是免震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地震时起到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建筑物水平位移的作用。

2.1.1 免震层的组成

(1)免震器免震器起到将地震产生的能量和建筑物隔离开,从而减小上部建筑在地震中的水平位移,同时又对上部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2)阻尼器阻尼器能伴随地震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吸收地震能量以达到抑制振动的目的。

2.1.2 免震建筑的类型

根据免震层位置的不同,可以把免震建筑的结构形式分成基础免震和中间层免震两类。

(1)基础免震。基础免震是最基本的免震形式,是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免震层。

(2)中间层免震。中间层免震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物的中间层设置免震层的建筑。

日本的大阪西梅田大楼和南崛江大楼两栋超高层建筑均采用隔震建筑形式,位于大阪城之西梅田超高层计划,地下1层,地上50层,屋突2层,基础隔震,楼高177.4m,高宽比5.8:1,隔震型式有滑动支承、积层橡胶垫及U型钢板消能器。

2.2 有效抗震对免震建筑选址的要求

对于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建筑选址,在有关建设法规和设计规范的要求下,应当根据当地地质勘测资料,尽量选择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本身产生较小影响的地区,具体来说,要避开地震时地基失效的地区,比如说靠近河道的地方,距离山坡较近的地方等,因为这些地方在地震时易产生次生灾害,如果不得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进行建筑,应该对地基进行处理,避免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同时应当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的共振效应。

日本的免震建筑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的,能建造普通建筑物的地方就可以建造免震建筑。但是免震层中的积层橡胶具有水平刚度随温度下降增加的特性,故在寒冷地区建造免震建筑时,应该注意对免震层的温度管理。由于地震时免震层会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所以在选址时要注意建筑物周围的净空,以免地震时免震建筑和周围建筑物发生碰撞而毁坏建筑物。

2.3 建筑材料选用在日本抗震中的作用

除了在建筑结构上进行抗震设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应满足抗震的需要。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日本在大量使用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新的建筑材料比如说碳纤维材料,本文介绍日本的免震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建筑材料:木材、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等。

2.3.1 以木材为主的免震建筑

木材本身弹塑性很好,变形性能好,自重轻,是一种韧性很好的建筑材料。由于木材的抗冲击性能较好,所以在抗震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

同时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日本最普通的民宅是箱体设计,地震灾害发生时房屋可以整体翻滚而不会损毁。民居屋顶五彩缤纷的“瓦片”其实是塑料制成的,墙体多是“整体结构”,是一种类似石棉的填充物做的,墙面很轻,地震发生后即使倒塌也不会砸烂屋内家具和将人砸伤。

2.3.2 以钢材为主的免震建筑

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对动荷载的适应性较好。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烈度地震区,若自重减轻一半,相当于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钢结构普遍用于大跨度桥梁结构,多、高层建筑建构和高耸结构中。

在本次地震中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一东京塔,其高333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铁塔。在此次大地震中夜只是顶部天线发生弯曲,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足见钢结构在抗震性能上的优越。

2.3.3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免震建筑

钢筋抗拉性能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好,钢筋混凝土材料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的力学性能得到合理的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多见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物中。东京都都厅由设计师丹下健三语1986年设计,耗资1569亿日元。其主要结构形式为:铁骨构造、铁骨钢筋混凝土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结合体,在总层数达到51层之高的前提下,地上48层,地下3层,总高度:243.4m,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屹立在日本首都东京。

3 总结

日本免震建筑的核心是将地基与上部结构进行隔离,地震时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用免震层分开,在免震层中加入积层橡胶及阻尼器等来吸收和减缓地震所产生的能量,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免遭破坏,继而起到抗震的效果。

日本的免震建筑主要采用钢材,木材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并且不断有新的材料被开发处理,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好,其次是木结构,最后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随着免震技术的发展,免震建筑广泛应用于各种新建的住宅、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从超高层建筑物到别墅,免震技术均有应用,且范围不断得到扩大。同时免震建筑还用于对旧时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可以将其基础加固后,设置免震层,使得老建筑焕发新生。

与此同时,除了日本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外,日本国民在面对地震面前举要很高的抗震素质和心态。每个日本人一生中都要经历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因此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防灾意识。在每年3月初的日本消防周,每所中小学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防灾演习。相比之下,作者感觉我国对于地震紧急避险训练相对较少,国内针对地震如何避险方面的国民训练有所欠缺。

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抗震工作,自1996年以后,日本政府连续四次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水准,除木结构住宅外,尤其是商务楼要求能够8级地震不倒,普遍高于我国建筑的抗震要求。日本政府还特意修建地震体验馆,让人们感受地震来临时的感觉,好让人们在真正的灾难来临时有心理准备。

罗马城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日本今天所具有的抗震能力也是在多年抗震中积累起来的,希望文章谈到的日本的避震、抗震和救灾思路对我国的抗震建筑事业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日本免震构造协会编,免震建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易勇,浅谈对日本工程抗震的认识[J],四川建筑,2010(03)

[3]和田章,李大寅,吴东航,日本建筑的抗震结构与免震、制震结构[J],环境保护,2008(11)

[4]刘青,日本防震抗震减灾新思路和新技术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科技,2007(10)

作者:楼旦丰 杨彦鑫

建筑材料选用探讨论文 篇2:

认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我国房地产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工程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工程设计、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施工单位的素质、建筑材料选用、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作用5大方面分析了造成各种房屋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一些建议,从而达到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房地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建设

0.前言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而在投资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无疑是房地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程,并且未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越来越注重于“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经济大气候下,从事房屋建筑的施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行业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工期越来越长,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明显。[1]因此,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消除各种易发的质量通病,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当今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

1.1工程设计上的问题

(1)设计人员方面:很多设计单位实行的是内部承包制,单位内部设计人员之间很难做到专业互通,致使设计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设计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2]

(2)设计工作态度方面:设计单位内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设计人员道德行为不规范,如对工程地质资料掌握不详细,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掌握不全面等等;设计图纸计算不精确、粗糙、不详实,如一些大样图缺失、建筑和结构图有出入等等。

1.2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

(1)“最低价中标”是中国建筑业大发展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最低价中标”是带来中国建筑业大变革、大进步最重要的市场动力。但房屋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片面追求低造价,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

(2)建设单位分包工程,致使一个项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工队伍,施工水平的差异及现场缺乏统一管理,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1.3工程施工单位的素质方面

(1)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无章可依,管理混乱;有的施工单位经营思想不正,利用自己的资质大量转包工程,导致施工单位人员流动大,队伍稳定性差。

(2)《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用工制度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3]但当今建筑市场上工人的技术素质整体较低,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大多都是属于无证上岗。

1.4建筑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

(1)许多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投资,尽可能的追求利润,甲供主材选用质量低劣的材料、设备,如住宅建设中常用的墙地砖、防水材料、上下水的管材、电线管材、电器设备等等,从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比比皆是。

(2)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压低成本,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如用价格较低的石粉代替砂石;自拌砂浆及混凝土少用水泥等现象非常普遍。

1.5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1)当前的监理市场中普遍存在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职责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监理费用过低的现象,由此出现项目总监不到位和项目监理机构临时拼凑的问题,并且一人多岗、无证上岗、冒名替岗。

(2)监理单位及相关人员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编制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空洞连篇,对实际工程没有针对性。在工程项目实施中不坚持事前审核控制、事中平行跟踪检查、关键工序不能保证旁站,施工全过程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给建设单位和建设主管部门。

2.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2.1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与管理

(1)抓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务必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会同建委设计质量监督站强化对设计图纸的检查监督力度,促使工程的设计内容与技术规范、业主要求相一致,改变目前设计工种之间相互撞车打架,设计粗略不详等状况,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2)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禁非法设计和出让图章,限制业余设计。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设计人员应与施工人员充分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2加强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的管理与控制

(1)应对招标负责人实行对工程质量的长期负责制,这样就可以预防一些行政干预的因素,从源头上杜绝了工程腐败现象形成。同时“最低价中标”的前提应该是合理让利的条件下,这是一个原则,通俗的说就是“没有一个老板是愿意带钱来给人干活的”,房屋工程只有先有“经济基础”,才能谈到“上层建筑”,否则工程质量等都是空话。

(2)最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地区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上逐步推行“施工总承包制”,这是促进加快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在此前提下建设单位应尽量减少自主式的分包,以保证工程及工程管理的完整性。

(3)工程项目不应出现多次的转包,招标人应当在投标阶段对于转包行为给与严格规范和限制,应事先说明工程不应当随意转包给他人。

2.3加强工程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建设

(1)施工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拥有优质的团队和资源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进行高效的质量管理。

(2)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强化施工人员对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进而有效地培养其各种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4加强工程材料的选用质量

(1)建筑行业实行的是质量终身制,而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造出合格的房屋工程,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必须严格。

(2)建设、施工单位在尽量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各种材料必须选用质量过硬的品牌,严禁使用三无产品,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控制材料质量,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房屋是百年大计,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也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5加强监理单位在房屋质量管理上的作用

(1)监理公司是一个服务机构,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它在房屋质量管理上的主导作用。必须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编制详细的工程质量监理目标帮助建设单位进行控制与管理。

(2)监理单位在机构人员组成上应注意人员的技术基础和工程经验的结合、监理理论和现场技术操作的结合,项目施工中要保证项目总监始终坚持在岗位。

(3)房屋建筑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与形成过程息息相关,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控制将工程质量由事后检查有效地转移为事前控制。对于重要的工序,必须有监理旁站,对于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房屋质量通病的部位,监理必须现场跟踪检查。

2.6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应充分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五大责任主体的作用,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等一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最近各个地方陆续颁布的针对房屋质量通病提出的《导则》,使得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

3.结论

国家的振兴靠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而房地产的发展要以质量为本。目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在围绕“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体改善经营管理,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看作是企业正确的经营之道。质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4]

【参考文献】

[1]罗明兰.浅谈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

[2]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7).

[3]顾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9,(1):150.

[4]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6):34-35.

作者:周海雄

建筑材料选用探讨论文 篇3:

建筑采光设计的几个误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已满足不了时代需求,现代建筑设计技术也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于各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对采光的要求也不一样,建筑采光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本文将分析在建筑采光时存在的几个误区,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采光;太阳光;误区;人工照明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建筑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行业呈现出一片勃勃发展的景象,但近年来,由于建筑用地的紧张,楼房的布局位置紧密,传统的侧窗等方法已不能满足建筑物的内部采光需求,在建筑物的设计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本文针对建筑采光设计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建筑采光中的几个误区

在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中,节约能耗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但在具体建筑实践中,人们对于建筑的设计多放在建筑造型方面,而没有过多的重视建筑采光、能耗等问题。在建筑采光中存在着几个误区,具体如下:

(一)建筑设计规划的误区建筑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的误区

建筑师在建筑规划设计时,考虑到甲方经济上的考虑和建筑规范的限制,在经济和舒适性上的取舍上,经常会着重考虑建筑布局的经济性和立面效果的标新立异,一味的追求楼房新颖的形式和造型,对于房屋的采光、照明等方面没有进行综合的思考,缺乏总体节能设计的观念,比如在一些住宅区,住宅楼的布局紧密,楼与楼之间满足基本日照的情况下互相遮挡严重,这样的情况到处可见。

(二)当地气候环境因素考虑不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的设计只一味追求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等,而忽略了综合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坐北朝南的样式,但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所处地理位置具有特定的特征。所以要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当地气候状况出发,选择合理的位置、房屋朝向、和设计结构等,比如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的条件,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舒适、优越的住房环境。

(三)建筑材料选用的误区

在建筑设计时,也要注意材料的选取,在降低成本和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材料。首先,在外墙选材上,要根据地方气候条件,比如在一些北方地区,要选取抗压能力强,外保温效果较好的材料;另外在材料质量这一方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成本,还有考虑质量问题。有些质量差的材料耗能也大,效果不理想。例如在采光玻璃的选取上,如镀膜玻璃,虽然它可以很好的避免阳光的强烈辐射,但却造成室内的采光不足,适得其反,没有很好的起到节能的作用。有的因为选取了劣质的材料,造成墙体的外表开裂脱落等问题。

(四)门窗采光的不合理

外门窗是采光的主要来源,对节能设计和室内空间使用的舒适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门窗设计方面,经常出现面积过大或过小的开窗方式。有些建筑为了追求视觉和空间效果,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虽然使用节能玻璃甚至采用双层幕墙,但是在总体能耗上还是很难控制,建议类似全幕墙建筑造型慎重考虑建造范围。相反,除了博物馆之类的有特殊采光要求的建筑之外,有些建筑大片的实墻面,以求特殊的造型效果的建筑造型而开小窗洞,或者不在适宜高度开窗造成室内采光不足,而且造成通风效果和空气对流差的情况也应避免。

(五)人工照明代替自然采光误区

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采用大进深的平面布局,造成局部采光不足,然后以人工光源替代,光源控制布置也采用进深方向布置,需要采光的区域和不需要人工照明的区域用同一个控制系统,造成能耗的浪费。

二、解决误区的合理化建议

建筑采光节能的设计主要从整体规划布局方面和形体空间分析出发,对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影响节能设计的不利因素,以便及时改进建筑设计。上文分析了建筑设计时的几个误区,我们应注意建筑设计的综合因素,对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因地制宜的设计节能区分标准

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气候,根据相应的物理环境要求,建筑设计时要从采光节能、保暖通风等方面出发,制定详细的设计区分标准,这样才能根据标准要求,设计合理的节能建筑模式。

(二)采光节能设计方面的建议

根据不同的节能区分标准,建筑设计应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建筑的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

1、增强整体规划意识

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设计的整体性出发,合理规划布局,才能保证建筑的高效使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采光、通风效果、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在采光方面,根据不同设计,要确立建筑朝向的合理性,建筑之间留有合理的采光间距,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尤其北方地区在冬季的时候,要保证室内有充足的太阳光入射。另外,也要增强建筑的绿化效果,在夏季的时候可以改善热环境,合理的朝向也能增强室内的通风度,总之,建筑的设计要有综合的布局意识来整体规划建筑结构。

2、建筑结构、开窗的合理设计

建筑结构的设计对光热、通风等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建筑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光热的能耗,所以,在建筑设计时把握好结构的设计。针对建筑门窗面积过大过小的问题,可以按照门窗的比例来解决。这就要求在设计建筑时,根据不同地域气候选择具体的设计方案,针对太阳照射的情况设计相应大小规模的门窗结构,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另外,建筑的结构造型,也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设计。比如北方的建筑,冬季气候比较严寒,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进深不宜过长,要根据采光的要求来设计建筑的长宽,确立一个较优化的建筑结构。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选择较适宜的建筑材料。比如南方一些较湿热的地方,就应选择防潮、、通风性较好的材料;北方地区建筑应选择防寒的材料等。在采光方面,要透光性比较好的材料,可以使阳光照射进来。建筑材料的选择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好坏,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实用性与高质量的有机结合。

(四)采光口的合理设计

建筑采光口的设计不仅关系到采光的多少,还关系到遮阳、防寒、防风的效果。采光口的设计是一个矛盾的环节,在保证阳光射入的同时又要避免阳光的强烈辐射。门窗的设计也要考虑到雨水、大风因素等方面,所以,对于采光口的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选取实用性较高的材料,根据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室内的通风,阳光等要求,科学的选取采光口的位置,选取多透光、传热少的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特点选取合理的门窗玻璃材质,这样才能对采光口进行科学的设计。

(五)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

为了有效改进建筑的采光问题,应将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减少电能的耗费。我们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例如对阳光不能照射到的室内深处,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反射进行阳光的反射与引入,从而增加室内的采光度;将两种采光相结合,既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消耗,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设计采光的分析,了解影响建筑设计的各种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我们要合理规划建筑布局,考虑综合影响因素,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建筑采光的技术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对于建筑设计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总之,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建筑的合理设计,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 全利,何荥,陈彦君等.天然采光在建筑设计中的误区[J].灯与照明,2012,(4).

[2] 张海燕,李立鹏.浅谈建筑日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

[3] 冯军政.建筑采光节能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4] 徐浩,高伟业.窗户采光设计与分析[J].门窗,2012,(1).

作者:耿光辉 李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稳定建筑给水论文下一篇:酒店经营创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