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2022-04-16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都在不断的扩大办学规模,当下各类热门职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为各学校开设专业的方向。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几乎成了各个职业学校的公共专业。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1:

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思考与改革

【摘 要】中职教育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功不可没,但是近几年中职教育开始的计算机专业出现了冷遇的趋势,本文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以期能够找到一定的方法,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青;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

随着我们信息化几十年的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如何教学和社会相适应相促进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与新思考。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十五年发展历程很好的反应了这一过程。中职计算机专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兴起,新世纪开始的大热,到近几年的冷遇。作为一个完整亲身经历这一个过程的计算机专业中职教育者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方法变革与更新思想,达成中职计算机专业和社会经济的一致的持续发展。

新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及其应用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与计算机相关的新型电子产品和新的行业也方兴未艾。作为为社会直接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中职学校,更应该把握社会发展脉搏,緊抓当前社会对信息人才的最新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这是中职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的问题。

1.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必修,因此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任何一个专业都把计算机知识教学列为重要一环。同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每个中职学校基本都开设计算机专业,但是,发展到如今,社会任然有极大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及学校对社会和岗位的不适应。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计算机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中越来越冷。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教学与实践脱节

计算机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中职教学以实用技术为主,尤其是各种应用技术、操作管理技术等必须通过实地亲自动手实训才能掌握。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但是,一些条件产生了制约作用。纵观本校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到企业实践,只有计算机专业没有校企合作。学生不参与实践,学习就是无根的浮萍,把握不了重点,也激发不了学习的兴趣。

1.2学生现状

近年来我校录取的新生基本是没有分数限制,甚至部分专业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根本无从谈起招生条件,恰恰计算机专业就是这种状况。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有所减弱。

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荣誉感和自信心不足;当然因为他们当中大部分同学是中考的失败者也有关系。(2)没有刻苦钻研精神;(3)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基本自学能力;(4)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1.3内容,方法和手段

目前中专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安排,有一点无的放矢或者没有针对性。专业课程内容简单笼统,部分专业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时间而开设和学生就业和发展没有针对性。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设也仅以涉猎的态度完成教学。学生不能达到高精尖的状态就业也就没有优势。

纵观我校十五年的计算机专业同学的就业之路,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同学都没有从事真正的计算机相关工作。因为中职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技术上没有超出其他专业,甚至还不如,比如打字和排版比不上文秘专业学生,图像处理比不上装潢专业的同学,动画比不过动漫专业同学甚至网页设计都没有电子商务专业同学针对性强。这不能不说我们在专业设计和教学中存在较大缺陷。这个专业发展到现在遇冷也是情理之中了。

另外,整个教学中没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不注重培养人文素质,夸张的说我们培养的很多学生不具备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应有的素质。

根据以上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在新时期谋求新的突破,对专业建设和改革有如下考虑。

2.专业建设和改革思路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中,应该包含有这样几个问题。

2.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必备基础素质,个人感觉它是社会生存中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和对常识的理解和遵守。一个人有好的人文素质无论对于他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是正面的促进和提高。

近年来,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非常差,反映到计算机专业上就是学生没有基本的常识。他们基本不懂历史和地理,他们基本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缺乏基本的素养和礼貌。中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纪律性和组织性的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贯穿干整个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来熏陶。把细节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平常的潜移默化慢慢形成。

2.2改革专业课教育,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1)进行课程改革、突出技能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就是以应用技能为主,力求高精尖发展。中职计算机学生毕业以后大致的工作方向是“软”“硬”“网”“图”四大类。软件反面受学生自身条件限制基本不做考虑。其他三大类都可以选择一个作为重点培养目标。课程相应对应这个目标设置。

(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突出实践教学。应用现实的多种教学方法,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放映出来。比如当前发展非常迅速的“威客”任务引入教学,这样教学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有目标。事实上,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干计算机专业教学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另外,开展校企合作之路,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模式,也是专业教学和社会接轨的一种好模式。近年来我们从事了多方面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多年毕业生去向分析,我们和一些大的电器销售公司合作实习,让学生“五一”“十一”高峰期兼职工作,很好提高了他们的各方面素质。在教学中引入“威客”任务,部分同学作品被采用,激发了学习兴趣。

3.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体系基本就是笔试,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这对以职业培养为目的的中职不适用。但是计算机专业更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评价体系也更应该以实践考核为主。因此,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种。

(1)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

(2)实践能力考核可以分成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实践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社会和岗位评价:实践能力也可结合嵌入式课程或职业认证考试来实现。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测验,这对教师对专业设计技能的掌握和题目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提出较高的要求。

4.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离现实。中等职业教育,目前也需要顾及现实状况,以就业为主,再兼顾提高。为了提高就业,中职教育就必须走出去,融入社会,融入日常的需求,不能脱离大环境,不能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和课程的设置,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通过中专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专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作者:王新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2:

浅谈职业指导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都在不断的扩大办学规模,当下各类热门职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为各学校开设专业的方向。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几乎成了各个职业学校的公共专业。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进行学习,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在从报纸到网络总是能看到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找工作不好找,到处碰壁,毕业即面临失业。大学生处境尚且艰难,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口就业就更加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生源质量下滑

由于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上大学不再像以前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成绩稍好的学生都能就读高中,这使得中职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各所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为如何招到学生而绞尽脑汁想办法,出现了只要报名就能上的局面。

(二)学生的盲目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中国沪深股市的概念股到美国的纳斯达克,从年度行业收入排行到新闻人物评选,媒体的各类报道无不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计算机行业可以产生大量财富。很多学生于是认为凡是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都能挣大钱,在选择所学专业时不考虑学习内容、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和计算机沾边他们就会盲目报名,随波逐流。

(三)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

随着大众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中职毕业生凭借一些浅显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掌握了办公软件的使用,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这些基本的技能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四)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很多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毕业就进好单位,但又不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事实证明,凡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实习生都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也为他们迈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些学生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他们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偏颇看法。

二、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职业指导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它既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实行最佳配置,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指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职业结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被指导者的个性特点,以科学的就业概念指导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选择职业的过程。

我认为职业指导在解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时,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

采取辩论、游戏、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和就业政策指导,树立其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使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形势,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和就业准入制度,同时让学生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劳动关系与个人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指导学生设计编写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现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而不是“学生”,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职业服务的,是把普通学生变成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过程。学校本身的性质要求其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现在,我校在研究市场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开始将计算机专业 “解体”,细化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电子商务等,这就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更多地是关注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这一“硬”技能的培养,其实学生的职业意识这一“软”技能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对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时勇于面对现实,树立起“行行出状元”的正确职业观,正确地进行择业的准备,职业选择,关系极大。

(三)职业技能的基础指导

职业技能的基础指导包括个人形象设计、撰写求职简历、体验求职面试、掌握求职途径和制定求职计划等五个方面。通过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及求职过程的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提高其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适应期的追踪指导

中职毕业生从学校进入社会面临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多数毕业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有一段适应过程,即“职业适应期”。从对我校近几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的调查显示,在此期间,学生普遍存在难以适应社会和职业环境,稳定性较差、频繁调换单位和岗位的现象。影响学生频繁转换单位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作报酬太低、工作环境太差、劳动强度太大、生活条件太差、不喜欢所做的工作等。这种随意离职、不讲诚信的做法如果不加以正确对待,必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对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追踪指导,引导他们找寻应对职业压力的方法和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就业心理,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学校的必要任务。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因为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他们才会更快收集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从而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适合自己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作者:戴音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篇3:

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IT业的迅速崛起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双师型”教师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就大多数高职院校来看其“双师型”计算机师资却相当匮乏。为此,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该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计算机专业;培养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来看,不容乐观。为此,有必要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这对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1“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当时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就其内涵来看,“双师型”教师是复合型人才,既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来看,大多数接受的都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专业实践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特性需要。“双师型”教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与本质。

2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

就大多数高职院校来看,其“双师型”计算机师资相当匮乏,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师资来源渠道单一

就高职院校来看,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主要以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少高学历和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师资来源渠道极为单一。

2.2“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需要的是“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但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看,即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老师相当缺乏,比例很低,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二是教师个体所具备的“双师型”素质。高职院校应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双师型”结构进行界定,对现有的不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加以改善。

2.3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接受培训的难度大

对高职院校来说,“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计算机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到了课堂教学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因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过多,而培训体系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就增大了教师培训的难度。

2.4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的师资支撑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对师资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体系来看,还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的师资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认识上的混乱和模糊造成制度和政策制订的偏差,不利于“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其二,对“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很多计算机教师参加实践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其三,缺乏“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影响了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高职院校“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3.1“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技术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会社会培养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教师是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这就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2“双师型”计算机专业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学校的竞争力,“双师型”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在教师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刻不容缓。

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成为复合型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开展培训,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4.1制定引进“双师型”人才的优惠政策

就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看,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要引进人才,需要优惠政策的保障,为此高职院校要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并制定出有关的优惠政策,广泛宣传,积极实施。高职院校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要以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引进社会及企业的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如可从电脑公司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来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从软件公司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不断改善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4.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师进行上岗锻炼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挂钩,一方面,学校可以与合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专业有关的企业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积极选送教师到对口单位上岗锻炼,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使教师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顶岗实习可以使专业课教师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不仅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还能积累实践经验,为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有积极作用。

4.3自主实践,进行项目开发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正规院校全日制毕业生,由于他们接受的多是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就这一点来看,学校应该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多参加产学研项目,这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积极作用。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是就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资金的限制,学校在科研设备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科研设备和力量都相对薄弱。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缺少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高职院校难以在社会上找到相关项目。但是,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设计一些有关的小项目,如利用VB、ASP等计算机软件设计学生管理系统、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等。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项目开发程序,学校还应制定有关的政策,为项目的顺利开发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用从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5高职院校对“双师型”计算机教师的几点要求

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者任重道远,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计算机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需要具有职业指导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相关行业、职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双师型”教师应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行业、职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第三,“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学习的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文化水平,又要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除了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外,“双师型”教师还更需具备相当的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即懂得企业、行业的管理规律,又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的管理能力。

第五,“双师型”教师应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科学技术等带来的变化,应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具备创新能力也是时代的要求,“双师型”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6结束语

总之,“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模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同,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计算机师资的培养,建立一支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专业技术的计算机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苏伟.对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1(26).

[2]严新.论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教师领导[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3]李海.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沈文娟.试论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1).

作者:马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资银行股权结构研究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组装多媒体课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