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五年制高职课程设置刍议

2022-09-11

课程作为把宏观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微观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的途径,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课程设置如何, 直接关系到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笔者根据我校的实践与探索, 就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设置, 谈一点认识与体会。

1 以培养目标为基点, 整体设计课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不同岗位群、具备一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跨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型或技艺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课程, 为此, 必须整体设计高职教育的课程。

首先, 在课程类型上, 变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段或两模块。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两段设置, 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 其实质是突出了专门课的地位, 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融为一体, 取消了两者的界线, 使得专门课中的大部分课程都靠拢了岗位, 贴近了职业, 更具有针对性。其次,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中后的教育。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来说, 由于学生入学的文化起点是初中毕业, 因此有必要开设诸如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基础等一些课程,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 否则将无法体现“高等”。第三,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迅速顶岗工作, 应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 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为此, 在设计课程时, 可将专门课划分为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并在专门课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定向设置课程

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主体, 以传授知识为线, 强调基础理论, 强调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强调课程之间的过渡的循序渐进。高等职业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和技艺型人员, 这类人员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 而不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因此, 高职教育的课程不能也不应该按学科要求设置, 而是要按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对高职学生评价, 主要不是看其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要看其是否具备了岗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 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有多种界定, 本人倾向于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门职业能力, 前者是指各种职业、各个岗位所通用的或者共同的能力, 后者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交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通讯联络能力等。专门职业能力因岗位、职业不同而各异。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公共课中的各门课程承担, 而专门职业能力的培养则由专门课中的各门课程承担。无论公共课还是专门课, 其中包含的各门课程都应根据职业能力来对应设置, 借鉴DACUM方法, 即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群——进行职业任务分析——DACUM表——课程设置的方法, 通过广泛的调研, 弄清了建筑企业所需高职人才的业务规格, 并依此确定了课程门类多, 一方面加剧了教学时数的膨胀, 既点了实践教学时数, 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不必要的“过渡学习”, 而且还割断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虽然, 这种课程体系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 当务之急是要淡化学科界线, 将某些相关联的课程有机地组合起来, 构建出新的综合课。

设置综合课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只要我们对相关课程的内容精心加以选择的组合, 就可以: (1) 将原来放在后面的某些专业课内容适当提前, 让学生及早接触专业, 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使学生容易地接触到学科相互孤立的情况下被忽视或轻视的问题; (3) 用系统的方式在综合课中强化概念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设置综合课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处, 也是难点所在。它涉及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与课程配套的大纲教材等。在诸多的因素方面, 教师观念的更新是首要的因素。

课程设置既是一个系统工程, 又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根据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变化和产业对人才的新的要求, 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只要我们立足于培养目标, 把着眼点放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并以综合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就能够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得更加科学、合理, 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从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阐述五年制建筑类高职需开设的课程, 并与传统开设课程相比较。

关键词:课程设置,职业能力,知识结构,技能型人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工程中教学团队建设浅析下一篇:重庆永川区2~5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与其语言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