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2022-09-12

德鲁克先生写的《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在1954年出版, 就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到了“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简称MBO) ”的概念, 目标管理论的体系也是在那时形成的。有人说“目标管理”是“计划管理”, 也有人说“目标管理”是“任务管理”, 当然这两种都不是, 因为这样说太片面了, 目标管理更像是一种“激励体制”, 是一种“管理思想”, 它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期, 可以说是众多管理大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彼得·德鲁克还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称为一种管理哲学, 其实, 德鲁克先生是不轻易称什么为哲学的, 因为哲学是一个很深奥的词。德鲁克先生在他的书中曾经提到过, 管理学界越来越喜欢用“哲学”这个词。

1 什么是目标管理

1.1 定义

目标管理, 亦称“成果管理”, 俗称“责任制”, 英文名称“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简称“MBO”, 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明确个人的分目标, 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达到一定标准的成果,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每个员工都要“自我控制”, 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成果[1]。

1.2 基本思想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第一, 为了保证企业任务的完成, 企业必须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总体目标;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总体目标对自己的下级进行分配并加以领导, 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达成。有一些部门的工作成果能够直接甚至严重地对企业的生存和繁荣产生影响, 这时候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部门经理取得的成就, 必须是从企业的目标中引申出来的;第二,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的。在这个目标中, 他们需要确定彼此的责任, 这个责任不仅可以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原则, 同时还可以用来衡量每个人对企业贡献;第三, 企业的总体目标可以分为每个员工的分目标, 这个分目标也就是每个人对企业总体目标的贡献;第四, 管理人员和工人为了达到目标并不是由他的上级进行指挥和控制的, 而是需要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这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是依据设定的目标产生的;第五, 根据每个部门或者每个人的分目标,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2]。

2 目标管理的理论来源

泰勒曾经说过, “在现代科学管理中, 最突出的要素是任务观念”。邓肯曾说,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 目标泰勒所说的任务实质上就是目标”。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约尔, 他们的许多研究和思想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有共通之处。管理过程学派非常重视“计划”和“目标”, 并且突破了前人的研究, 进一步发展了目标管理。可以说, 这一学派的研究为目标管理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人际关系学派对组织中的人进行研究时, 是把人当作“社会人”, 他们发现“目标”在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加以研究和发展, 由此明白实现组织目标和满足个人需求之间存在着关系。德鲁克吸收了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思想和麦格雷戈的Y理论, 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积极进取的, 并且有责任心。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为德鲁克目标管理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巴纳德也注意到了, 他认为如果想要实现组织中的个体之间团结协作, 就必须先要满足每个成员的个人需求[4]。

3 德鲁克先生的目标管理

德鲁克先生认为, 制定目标的时候, 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我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目标, 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也是企业的基本策略。企业制定出目标之后, 就需要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 顾名思义, 就是依据制定的目标实施目标的管理措施, 也可以称之为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的管理体系是一种以目标为基础和指导。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融合企业中每一份子的力量, 然后建立起真正的团队。企业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要为了企业的共同目标做出不同的贡献。德鲁克先生说,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目标, 去明白他们到底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地步, 而管理者的上司也必须知道应该要求他们做什么并且期望他们有怎样的贡献, 然后根据他们的贡献评判他们的绩效。管理者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那么他们就走偏了方向, 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目标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5]。目标管理不仅强调了管理的目标导向而且强调了内部控制, 也就是员工的自我控制。

从德鲁克先生对目标管理的一系列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目标管理如果说是任务管理或者计划管理, 都太片面了, 他应该是一个激励体制或者系统, 而且是一种可以成为管理哲学的管理思想。目标管理首先要制定出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控制, 这样才能有所成就[6]。

4 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

4.1 企业中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目标方面的问题。理论上, 企业目标是企业成员共同商讨制定出来的, 但其实在实践中, 目标并不是通过成员参与共同协商制定出来的, 很多情况下, 是企业管理层独裁制定出来的内容。很多时候, 企业成员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企业目标管理的真正思想, 容易造成员工被动、死板的按照说明行事的情况, 甚至可能出现形式性的操作, 这就可能造成目标管理不成功。第二, 企业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的企业是“官僚式”的组织结构, 这样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是:层层下达或层层汇报的权力集中制。这样的管理模式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应变能力, 并且违背了目标管理中的授权原则。第三, 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入德鲁克先生的目标管理我们应该可以发现, 德鲁克假设目标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工作者, 而且知识工作者是“有责任心的工人”[7]。不幸的是, 我们通过马斯洛的理论可以看出他早就证明了并非每个人都是“有责任心的工人”。

4.2 建议

企业要想产生最佳的激励效果,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找到个人需要和组织要求的契合点。公司不能想当然的认为, 员工加入公司就必须将个人的需求放在一边, 以公司的利益为先。员工加入公司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 企业在进行目标管理时, 首先正确评估目标管理的动机;其次, 在绩效评估中要学会采取集体行动;第三, 下属也可以作为评估者去评估管理人员, 然后管理人员再由其上司进行审核。

摘要:目标管理概念的提出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美国的一些企业纷纷开始引用目标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企业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 并取得较好成效。本文通过分析目标管理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来源, 指出目标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建议。只有真正理解目标管理的含义, 才能发挥出目标管理的作用, 甚至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

关键词:德鲁克先生,目标管理,理论来源,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方勇, 王建平, 唐伟.目标管理实用图解手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 09.

[2] 周三多, 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18.

[3] 李睿祎.论德鲁克目标管理的理论渊源[J].学术交流, 2006 (8) , 8:32-36.

[4]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166.

[5] [美]彼得·德鲁克, 著.乔若兰, 译.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53-1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节假日作业布置中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