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2022-09-11

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工具和媒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话语构建与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在话语内容的传递中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良性的沟通、交流和理解, 使受教育者的实践行为与教育者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 但不同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近年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 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微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 其即时性、交互性的特性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导向, 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微文化。具体来说微文化就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依托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传播, 以兴趣为核心, 在沟通、交流、分享过程中产生和创造满足个体和大众需要的文化产品, 提升情感和归属的一种文化现象。平民化、草根化的特点, 使微文化一经产生就得到迅猛的发展, 追求时尚、个性的大学生迅速成为微文化的拥趸, 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造成教育者信息获取权威优势的沦丧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掌握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和提高想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只给你要内容。

一、微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话语是人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工具, 是一种文化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备了教育话语和普通话语的要素、内涵、功能, 同时具有思想属性和教育属性。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刻, 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并且包含相关知识的一系列说法”, 将话语引入了社会文化研究领域, 作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微文化现象的兴起, 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和积极参与, 但也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冲击。

(一) 生活化与权威性

一直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属性, 肩负着为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服务的政治任务。着眼于描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言行, 带有浓厚的历史感, 采用的是宏大叙事的话语范式。在这种话语范式中普通人往往被忽略和模糊化, 说教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主要方式。这种话语适合于出现在文件、报告和书本中,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 难于理解和指导大学生的行为。微文化背景下, 国家、社会作为叙事的背景被谈化和边缘化, 凸显的是个性化, 呈现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点滴滴和真实情感, 更加的接“地气”, 迎合了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们普遍喜欢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上晒自己的日常生活动态, 与朋友分享的自己点滴, 一个表情、一个字、一个符号都可以完成彼此的沟通, 就算是重大的社会事件也往往会以或生动、或调侃、或唏嘘的方式出现。对于宏达叙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刻意回避社会争议的难点、热点问题, 所表现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大学生表现出冷漠甚至排斥。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微文化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性。

(二) 交互性与单向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居于主体地位, 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信息来源,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开展工作, 成为了信息和知识的源头, 被教育者处于信息接受的末端,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属于不对等的沟通双方。教育者往往以服从、控制为目的开展沟通, 沟通的方式一般为说教、强制、劝导等, 这种单向式灌输的方式, 割裂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双方都处于不同的场域, 难以形成共鸣, 不对称的信息和知识占有量进一步加大了双方的不平等。微文化背景下, 人人都是中心, 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和观念表达的权力。大学生的自信心、个性化得到了展示的平台, 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选择交流的对象, 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向沟通的方式, 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语。这种失语不仅是话语内容的本身, 更重要的是沟通双方的不平等造成的师生关系的疏远, 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枯燥无味”和“呆板教条”的刻板印象。

(三) 一元化与多元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信息环境较为封闭, 主流的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传播的途径也较为单一。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微文化在拓宽了信息来源的同时也打破了一元化的主导地位, 主要体现在传播源、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微文化时代“自媒体”兴起, 不论是政府官员、娱乐明星、社会名流、文化大咔还是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自己的观点, 成为信息的传播源。QQ、微信、微薄、知乎、推特、抖音等提供的包含文字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 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获得的即时性, 与传统呆板、教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网络的开放性, 导致媒体严格的审核机制被削弱, 各种思潮风起云涌, 西方思想大量涌入, 精华与糟粕并存, 大众狂欢时代来临, 主流权威声音往往被质疑。

二、微文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

教育随时代而动, 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必须紧贴时代背景提升话语的“鲜”度和“活”度, 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与时俱进的话语创新必不可少。基于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应把握好增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的原则,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敢讲、会讲、能讲的能力。

(一) 增底气

面对微文化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的改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坚定自身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深入理解“四个自信”的理论。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底气”不足的关键,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找到事物发展的真谛, 才能“腰杆硬、底气足”的回答学生所提出的“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 才能以正确的方向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其昏昏”不可能实现“使人昭昭”, “敢讲”的底气既体现在对思想理论和文化现象的研究, 也体现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一方面, 正面现实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思想理论修养, 在传统的思想意识知识体系中寻找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解释, 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学生解疑答惑,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另一方面, 与时俱进, 从微文化现象的旁观者转变成为直接参与者, 主动适应新媒体、新词语的使用, 增添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 形成与传统教育的互补,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 接地气

话语广泛存在于人们交往实践的各个场所, 福柯说:“话语是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语言实践”, 语言实践是话语的本质, 存在一定的语境。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话语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微文化生活化和草根化的特性, 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脱离了语言的实践, 能指和所指发生了背离,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高在上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脱离了生活实践, 曲高寡合, 缺少“地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地气”源自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是否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必须学会使用“普通话”、“大白话”去诠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中“因势利导”, 在平等的互动中“顺势而为”、“换位思考”, 做到“教学相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故事性、蕴涵的深刻性、语言的感染性、汲取的便捷性, 填平微文化造成的“话语代沟”。

(三) 聚人气

“宣传阵地, 我们不去占领, 人家就会占领”, 滋生微文化的互联网领域, 是一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热词、社会热点事件告诉我们“人气”是互联网场域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要求就是要“聚人气”, 学会将客场变成主场。互联网场域的“人气”是一个主动汇聚的过程, 主动的参与话语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经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学会如何利用新媒体资源构建主客交往平台, 依托社交网站、慕课、公众号、朋友圈、QQ空间等积极占领、建设主流宣传思想阵地, 畅通官媒与民媒之间的沟通渠道;学会从书本和理论中提取生活化的话语, 借鉴网络表达方式, 熟练运用微文化话语的特点, 阐述自己的观点, 拉近师生之间话语体系的距离,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模式;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话语特点、性格特征, 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 主动寻找共同话语主题, 调动大学生沟通和表达的欲望, 通过平等、和谐的方式相互交换自己的行为、理念和价值取向, 成为“话语领袖”。

三、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创新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话语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面对微文化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的困境, 应基于“增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的原则进行创新, 建立“对话”关系, 构建双主体沟通模式,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一) 提高个人修养、拓展话语延伸度

言为心声, 行为师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选择, 立德树人的首要工作就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有德”, 这种“德”一方面是师者的品德另一方面是师者渊博的学识。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就深入的诠释了师者品行的重要性, 这也是师者“底气”的源泉, 没有“底气”, 必然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 而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则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底气”的厚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微文化话语的特点, 找寻二则的融合切入点, 将宏大叙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 将道理讲成故事, 将理论做成“营养大餐”, 将宣教变成“生动说唱”。紧贴学生的“生活世界”, 敢于面对学生关注的难点热点, 敢于动真碰硬, 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天上带到人间”、从“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从书本走入学生心间。在平凡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做到内化与心、外化于行。

(二) 提升媒介素养、拓宽话语空间

科学技术发展催生的微文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技术特点, 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阵地,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实现微文化背景下师生的无障碍沟通, 熟练掌握和使用微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备的素质, 也是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的物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媒体上的发声应符合微文化的特点和特性, 长篇大论的文字说教应尽量避免, 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夸张的表情、流行的视频更加容易增进学生的认同;针对社会时事所设立的网络热点事件议程, 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也便于帮助学生纠正认识的混乱, 传播正能量, 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 丰富话语内容、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生活即教育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著名理论, 也就是说教育源于生活的本身, 应以生活为中心, 利用现实的生活情境, 对具体的人开展教育。现在, 微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微话语、微支付、微视频等已经深深的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习惯。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必须学习和融入微文化话语,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现实向虚拟世界延伸的必然选择。微文化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丰富是在坚持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的前提下, 进一步的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 从单纯的理想信念的引导到对学生情感、心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细节的关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群众路线”, 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这种创新, 在现实工作中体现为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社会实践等主动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乐于与老师交流;在线上则表现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 使用微博、微信、QQ等运用微话语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吸引学生的眼球, 参与学生的讨论, 引领学生的舆论, 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

(四) 重视话语情感、增强话语感召力

“情”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目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抵近心灵、进行心与心的碰撞, 应该更加的具有人情味和温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帮助学生, 多讲“有情话”, 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以心暖心, 多做“有情人”。将传统教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师生之间的“家常话”, 从日常生活的小处着手,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提升话语魅力, 改变表达习惯, 发挥人格力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 让学生主动亲近老师, 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五) 建立“对话”关系, 构建双主体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核心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但话语权不等于话语霸权。一切不平等的对话都是言不由衷、虚情假意, 苏联著名文学家巴赫金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提出“对话理论”, 认为话语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独立的对话关系。“独白”式的灌输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主体, 大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失语”状态, 难以形成平等的有效沟通, 压制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教育效果的实现。微文化背景下, 大学生的话语权到得了释放, 大学生话语表达有了更多的平台, 但也滋生了网络“话语暴力”和拒绝现实沟通的情形, 应以“对话理论”为指导, 将大学生视为平等、独立的沟通主体, 构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 让大学生愿意和老师讲“知心话”, 实现双主体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放低姿态, 尊重和重视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权, 用心倾听大学生的话语, 理解大学生的诉求, 将对话转为互动, 将指导转为引导, 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力。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探索基于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路径指导。

关键词: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桃珍.新媒体优化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6 (6) :27-28

[2] 张旭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策略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 :111-116.

[3] 赵玉婷.“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8) :121-124.

[4] 许婕.“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变[J].教育探索, 2017 (4) :75-7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锂电池回收液NMP精馏的实验研究下一篇: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