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腐败现象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秘书腐败现象范文

论文题目 “秘书腐败”现象思考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秘书腐败”现象思考

学 生 姓 名 XXXXXXX 学 号 2009090125 专业(方向) 信管(办公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XXXXXXXX

一、秘书腐败现象浅析 ........................................... 2

(一)牵线搭桥,牟取私利 ....................................... 2

(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 2

(三)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 3

(四)欺上瞒下,盗用权力 ....................................... 3

(五)利用职权,索取财物 ....................................... 3

二、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 4

(一)制度因素 ................................................. 4 1.现有的秘书工作评价与奖惩机制不健全,不合理 ................... 4 2.现有的秘书监督机制不健全,不有效 ............................. 4 3.现有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 4

(二)社会因素 ................................................. 5 1.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 5 2.受社会习惯的影响 ............................................. 5

(三)环境因素 ................................................. 5

(四)主观因素 ................................................. 6 1.秘书个人职业道德欠缺 ......................................... 6 2.秘书工作存在特殊性 ........................................... 6

三、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的对策思考 ........................... 6

(一)通过体制改革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问题 ....................... 6 1.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选拔、奖惩制度 ........................... 6 2.建立有效、执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 7

(二)通过法治手段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 ....................... 7 1.加强法制建设 ................................................. 7 2.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秘书腐败问题 ........................... 7

(三)通过加强教育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 ....................... 8 1.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 ..................................... 8 2.加强秘书的思想道德教育 ....................................... 8 参 考 文 献: .................................................. 8

1

“秘书腐败”现象思考

内 容 摘 要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秘书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多,各种秘书腐败的案件接连出现。从陈希同案中的秘书陈健到王宝森案中的秘书闫振利,从河北第一秘李真到上海第一秘秦裕,秘书腐败可谓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秘书腐败?面对秘书腐败的现实,我们应该怎样加以防治?本人从透析腐败现象入手,对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和如何防治秘书腐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秘书腐败 现象 原因 对策

一、秘书腐败现象浅析

秘书腐败是指从事秘书职业的组织和个人,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运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侵犯国家和人民财产并造成恶劣政治影响的蜕化变质行为。

秘书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职业,并不执掌大权,他们是如何腐败的呢?归结起来,主要是运用隐性权力牟取私利,或者借用领导的威望牟取私利,从已有的案例来看,现阶段秘书腐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牵线搭桥,牟取私利

秘书常伴领导左右,与领导关系密切,使得领导对秘书的信任超越一般人,从而会让秘书安排某些事项,比如调查研究,联系接待,正是这一优势使得秘书有上下其手、大谋私利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大事小事有求于领导,但领导日理万机,身在高位,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这使得有求于领导的人转而求助于秘书,让秘书为其牵线搭桥。当然,想让秘书为其牵线搭桥不出大价钱是不可能的,于是秘书必能借机大谋私利。

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体制中,总有一些事情通过正常渠道是难以办成的,必须得走秘书路线。比如某地一公司为了求得一大型工程承建权,各项手续都已经具备,方方面面都准备完毕,但是如果没有内线打通关节,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了确保项目到手,他们就要走秘书路线。

(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参谋和事务处理者,本身并不具有官的权力,是从属于领导的。这就使得他们不像领导那样拥有权力。因此,也就不像领导那样受到多

2

方面的监督制约,从而使得秘书的监督出现空档和盲区。某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为了掩饰自已的腐败行为,就会利用秘书的隐蔽性高这一特点,假其之手去做违纪违法勾当。而秘书或迫于领导淫威或利欲熏心跟领导一起贪污腐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腐败链条,结成了利益联盟,他们互相利用,互相保护,狼狈为奸。

(三)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秘书是个什么官?无非是个写写划划、收收发发,替领导服务的“书记员”,无权无势,微不足道。但是,秘书经常伴随领导左右,不是保姆胜似保姆,使得其职权往往超越“书记员”的范围,其权势往往因领导高位而“高不可测”,以至于民间产生了“秘不在书,而在重权;位虽不高,却很受用”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领导是虎,那么,有鬼的秘书就是狐。他们凭借领导的威望和影响,狐假虎威,为所欲为。如河北第一秘李真,就时常借用领导威望在机关内飞扬跋扈,对同事呼来喝去,丝毫不予尊重,曾经几次借势向地方施加压力,干涉地方事务。

还有秘书借狐假虎威之机大谋私利,如某外商在某地投资房地产,能否搞到合适的地皮是他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其在本地的机关没有关系,之后外商摸透了在中国办事的“规矩”,他们通过聘请的当地“顾问”,疏通了某领导的秘书关系。然后秘书借势上下运作,利用地皮发放机关不敢得罪秘书领导的原因,成功帮助外商搞到了最好的地皮,还谈成了“好价钱”,使得外商占了大便宜。当然,那个秘书从中获得的好处也绝非小数。

(四)欺上瞒下,盗用权力

由于体制缺陷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现在许多领导说话、办事让下面的人琢磨不透,反而要通过秘书来了解领导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搞不清楚某些要求是秘书的意图还是领导的意思。少数秘书们就利用这一点,盗用权力,欺上瞒下,大搞权术,办私事,谋私利。如闫振利在任王宝森秘书之时,曾以领导名义从海定区财政局拿走20万元的支票,说到时候由市财政局还,而市财政局碍于王宝森的面子,不仅没有追究还暗中为闫振利圆了帐。又如李真,利用自身影响力伙同他人侵吞国有资产,之后又利用领导的威望命令有关部门暗中消去证据。

(五)利用职权,索取财物

根据现有的案例可以看出,有些秘书腐败行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索取财物行为。试问他们无权怎么有机会索取财物呢?原来现如今各种党政机关大会小会不断,视察考察次数增多,领导分身乏术,无暇参加所有活动,常常让秘书代其参加活动,而秘书恰恰可以借此机会向活动举办方索取财物。如李真当年在代省领导下市县时,曾多次主动跟对方要烟要酒,而对方碍于其身份,常常满足其要求。甚至有部分人,投其所好,主动送上财物。

3

二、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1.现有的秘书工作评价与奖惩机制不健全,不合理

由于我国目前的行政法规对秘书的职业性质和评价标准并没有作出严格的规定,使得秘书的工作成绩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秘书的奖惩和升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秘书在选拔时很大一部分是根据领导个人的喜恶而定的。这些非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容易提拔一些能够投机钻营、会耍手段的秘书,这些秘书一旦掌握了权力,自然就会出现滥用权力为己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败。而那些吃苦耐劳的秘书,因为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与提拔,势必心生幽怨,这些人或者会有样学样,自甘堕落,放弃“老黄牛”般的美好品质,转而学习投机取巧,溜须拍马的坏作风;又或者会被有心人利用,干出种种损人利己之事。

2.现有的秘书监督机制不健全,不有效

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来看,对直接监督秘书的内容少之又少。而现实中对秘书的监督是上下级的行政监控。如果秘书和领导同时贪污腐败,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监督无疑是形同虚设。同时,这种监督失控会被腐败官员所利用,因为与秘书相比,他们处于相对复杂的监督之下,一些难办的事交给秘书去处理会“安全”得多。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秘书讨好领导,使其放松监督,导致秘书能够贪污腐败。

3.现有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我国权力运行体制正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中,旧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制机制制度客观上不能同步衔接,造成了各种弊端,而新的体制尚未健全,致使不正当交易的机会增多。一些秘书正是利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巧取豪夺,大肆进行各种犯罪活动。采取种种手段中饱私囊。

从我国目前的党政机构来看,存在着党政机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透明度低等缺陷。大小事务由领导一人说了算,致使领导干部及其秘书等身边人视党纪为摆设,把政令当白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从“河北第一秘”李真案可以看出现有的体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李真一个既没有政绩又没有德性的人,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步步升官提拔,最终成为别人可能要花好几倍时间才能坐上的高位,其实其升职之快就是在于靠领导说话。而领导说话就能官运亨通就是目前体制中的重大问题。

4

(二)社会因素 1.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当前,社会环境虽总体是好的,但实际上并不和谐安康。一些社会不正之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对秘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秘书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实际上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他们受了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又手握重权,难免产生邪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50%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而如今的社会,一个电话、一张条子就能换回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这种无本万利的买卖,对那些手握隐性权力又受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秘书来说是绝对具有诱惑力的,因此会铤而走险,走上腐败之路,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受社会习惯的影响

当前社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办事找关系的习惯。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办事情,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找关系。而秘书恰好属于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关系纽带,往往有人会想通过秘书而搭上领导的关系。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讨好秘书,或用金钱,或用美色,种种手段层出不穷,有些秘书无法抵挡种种诱惑,最终走向了腐败之路。

(三)环境因素

领导不正,使得秘书走向腐败。秘书问题实质上是领导问题,“一把手”问题。众所周知,秘书与高官关系亲密,很多秘书做的事都和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一个机关单位,必然有一套管人的规章制度,但为何执行不力,有禁不止,甚至形同虚设,让秘书们“不务正业”干预领导事务、中饱私囊且“前腐后继”?这不仅在于制度有缺陷,更在于背后“一把手”有意无意的庇护。试问,如果没有实权在握的领导为秘书撑腰打气作后台,无名无份、无职无权的秘书哪有能力和胆量搞腐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领导干部的言行对秘书的影响不可低估。秘书久居领导身边,长时间耳濡目染领导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深受其工作方法及办事原则的影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秘书的思想必然在潜意识中围绕着领导的价值观念上下浮动。如果领导一味强调勤政廉政,对腐败深恶痛绝,秘书何尝又会腐败?如果领导一向乐于腐化堕落,秘书又怎能不同流、不合污?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不顺。

在现有的案例中,河北第一秘李真的领导程维高就是一个腐败官员。可以说李真的腐败很大程度上和程维高的放纵有关。因此,秘书腐败的根源在领导,假若撇开领导的“连带责任”不作追究,只拿秘书说事或问罪,便只是治其标,难于治其本。

5

(四)主观因素 1.秘书个人职业道德欠缺

从现在那些秘书腐败事件可以看出,导致秘书走向腐败的又一个原因是秘书个人职业道德欠缺。当他们身居要职时,放松了学习和道德修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扭曲,继而萌生了消极腐朽思想,使得他们慢慢地失去自律能力,视职业道德、纪律、社会规范为无物,最终走向了腐败之路。如李真被逮捕后,在剖析自己的犯罪根源时写道:“由于我缺少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逐渐养成了骄狂、自以为是的坏作风,被官场上的阿谀奉承、不择手段的追逐名利等陋习所迷惑„„经过极为痛苦的回顾,我认为首先是自己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产生了动摇,灵魂受到了腐蚀„„”

2.秘书工作存在特殊性

秘书具有特殊的职业特性,如秘书靠近权力中心,职位虽低但权力很大,而且秘书的工作大多是幕后的,具有潜隐形,个人付出与实际收入易出现不平衡。同时有许多秘书缺乏服务意识,滥用权力为己谋利,置法律和道德于不顾。再加之缺乏自我监督意识,自身意志薄弱,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

从公共权力的结构形式看,公共权力可以分解为决策权和执行权。决策权在政府官员手中,而秘书在整个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充当着领导的参谋、助手和事务工作的角色,充当着执行权的角色,拥有执行权,特别是拥有“传声”权和“传音”权,领导的话和决策、意见等都是通过秘书传达下去。这种职位特点,意味着秘书本身并不具备权力,秘书的权力只是领导权力的“派生物”。相对于秘书来说,前者是一种显性权力,后者是一种隐性权力,而在缺乏透明度的权力体制和政治生活中,秘书运作权力时的“隐蔽性”被各个方面所看好,很容易成为市场寻租者追逐的对象。

三、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的对策思考

(一)通过体制改革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问题

从现有的案例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秘书腐败现象产生的最大诱因是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体制存在很多弊端,而这些弊端恰好为秘书腐败提供了滋生发展的温床。因此我们要进行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科学健全的体制,达到堵塞各种“漏洞”,解决多种弊端的目的,让秘书腐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根治。

1.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选拔、奖惩制度

6

为什么李真在28岁时就能当上高官秘书?为什么短短五年时间他就能成为厅级干部?说白了就是目前党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很大的问题,在党政机关内想要升职往往取决于领导,领导想让你升你一定就能升;领导不让你升,你再有能力也是白搭!而领导又是根据个人喜恶来选拔人员。于是就产生了“你办事,我放心”的根据领导喜好来选择的选拔模式,而这种模式往往选拔一些投机钻营,会耍手段的人,想要这些人刚正清廉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竞争、竞选制度;严厉查处以个人喜好提升、任用秘书的现象,建立用人制度中的失察追究制度。根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所有领导的秘书由机关人事部门统一考察、选拔、任命。当配备领导干部秘书或从秘书岗位调任实职时,完全应当一视同仁地按党员干部标准,按规定的程序选人用人,这样才有利于把人选准用准,才能彻底杜绝像李真、吴庆伍这样的腐败现象再度发生。

2.建立有效、执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事实证明再好的行政体系如果失去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也会产生贪污腐败,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效、执行有力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怎样去监督和管理?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他说,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监督。以这个框架为基础,在机关内建立、健全对秘书的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和测评制度,推行秘书交流、岗位轮换、任职回避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对秘书工作进行管理,并成立由党内人士组成的监督小组,另外再成立由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员组成的党外监督部门制约监督小组,同时有效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群众对秘书腐败行为进行举报,把党内监督、党派人士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对秘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通过法治手段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是铲除秘书腐败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惩治秘书腐败的法律法规还不够详细,使得各种腐败行为不能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惩处,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充满艰辛,很多地方存在着权大于法的现象,使得部分腐败行为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庇护,因此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不仅要修订关于秘书腐败惩治的法律条文,同时还要修订关于以权压法行为惩治的法律条文,让今后秘书腐败治理中,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依法办事,同时杜绝滥用法律、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2.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秘书腐败问题

目前很多的腐败行为因为腐败对象背景深厚,导致有关部门不敢对其进行惩处,默认其发展,使得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查处力度,

7

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就是:“对腐败现象要敢于碰硬,敢字当头。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在治理秘书腐败现象时,要坚持严打方针,坚决克服失之于宽和简单化的问题。执法部门要坚持从重从快的原则,根据具体犯罪情节,对犯罪分子在法定刑幅内从重判处,并对犯罪分子的赃款赃物要全面追缴,依法采用经济上甚至肉体上的惩罚,让每一个腐败分子都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同时利用其悲惨的下场为其他敢于贪污腐败的秘书敲响警钟。

(三)通过加强教育预防和治理秘书腐败现象 1.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

在现有的很多案例中,秘书腐败现象的产生和领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领导的言行举止对秘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领导自身不正,那么秘书腐败现象怎么可能不产生呢?同样的,领导以身作则,刚正不阿,那么秘书腐败现象怎么可能产生呢?因此我们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从现有的情况出发,让领导了解秘书出事,领导不可能独善其身的现状,让领导在工作中加大对秘书的关注度。同时进行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加强秘书的思想道德教育

从现有的秘书腐败现象可以得出,通过加强秘书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抑制秘书腐败现象产生。我们都知道秘书在核心部门工作,整日在领导身边办事,直接为领导服务。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不一样,有的行当能有名有利,而在秘书这个行当,只能当无名英雄,这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秘书的职业特性。这就决定了秘书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教育秘书要有埋头苦干、敬业爱业、为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告诫秘书要坚持严格按领导意图办事,绝对不能未经请求报告,擅自答复和处理问题。另外我们还要对秘书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了解贪污腐败的后果,让秘书必须警钟长鸣,自省、自励,恪守本分,牢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古训,决不能利用接触面广和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有利条件,为一己之利去编织个人的关系网,搞投机钻营。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参 考 文 献:

[1]吕锦如,《秘书腐败的机理与对策研究》, 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8

[2]朱文轶,《中国秘书部落的权力场》,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20期。 [3]杨树森,《秘书学概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7版。

[4]胡鞍钢,《反腐是治标,防腐才是治本》,《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

[6](德国)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武汉出版社,2010年2月版。

9

第二篇:腐败现象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一、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的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由收钱收物的“硬腐败”发展为接受各种服务、旅游出国等“好处”的“软腐败”;由个人捞钱的“小腐败”上升为集体福利、挥霍公款的“大腐败”;由内资企业的“内资腐败”发展为外资企业参与商业贿赂的“外资腐败”;由一人出事的“单案”扩大为一揪一串的“窝案”。具体来讲,腐败现象具有的特点是:

其一,群体化。湖南省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腐败案发后牵涉人员达160余人;“慕马腐败大案”涉案人员达142人;湖北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落马,牵出领导干部70余人;2009年8月原巢湖市委书记周光全被判处无期徒刑,随着周光全的被查处,安徽省巢湖市有14名党政官员受到免职处分或被判刑,这些被处理的官员都有着向周光全行贿以谋取利益的“不良记录”。可以说,一些腐败败露后,往往引发所辖地区官场的“大面积塌方”。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即“窝案”、“串案”。其主要特征一是涉案人员众多;二是涉案人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三是在经挤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其二,高官化。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处了原中央政冶局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贵州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方仁,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一批高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据公开资料统计,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共有35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年均七人。2009年8月27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通报了对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结果,决定给予陈绍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海外媒体对此评价称,2009年1—8月,“六名副省级以上官员被集中查处,彰显出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9月份后又相继查处了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堂堂的问题。12月份查处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党组书记、副总裁张春江的问题。2009年全年落马的省部级(含副部级)高官有17人。

其三,巨额化。腐败涉及的金额巨大,动则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2009年已经基本查明涉案的3l位国企企业家犯罪涉案金额累计达34.0466亿元,人均涉案金额高达l.0982亿元;其中涉及贪污、受贿的国企企业家30人共计贪污、受贿9.3273亿元,人均贪污、受贿3109万元;涉及挪用公款的国企企业家9人,累计挪用公款12.9387亿元,人均挪用公款1.4376亿元。

其四,期权化。“权力期权化”交易的是一种“权利”,其不直接涉及钱物,因而形式和过程隐蔽,相互兑现往往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如高薪任职、分给股权、优厚待遇等。腐败分子进行权力操作可以用“扶持企业、促进发展”为借口,即使损害国家利益也可以用“改革代价”遮掩,过程隐蔽,其交易方不是在职干部,甚至可能不是其本人,对象和内容都较为隐蔽。“权力期权化”改变了腐败获利的时间和方式,为腐败分子手中的“权力资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变现可能。它可以是权力享受权力回报,在离职前安插亲信或选定“接班人”,为自己遥控权力作打算;可以是权力享受资本回报,在位时为企业牟利,辞职或退休后到企业“高薪打工”;也可以是资本享受权力回报,利用在位时积累下的“活动能量”换取企业股权或创业资本。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预留“出路”、“退路”,还可以“封妻荫子”,由受益方资助亲人子女出国留学或提供创业资本。如广东省原高级法院院长麦崇楷就为其子换取了数百万的企业股权。

其五,潜规则化。从文化上看,我国是一个宗法伦理社会,血缘观念极强、法制观念薄弱,这种特定的文化观念也为腐败行为的发生孕育了土壤。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消极的因素是滋生腐败的条件,如“潜规则”文化在官场中流行,很多行为规则不公诸于世而是如“黑市”交易,公诸于世的规则,大家又不遵守。再例如“消解”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消解制度的倾向,在现实中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另外,还有“圈子”文化,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入围的干部争宠,不入围的干部被剔除,这种示范效果迫使大多数干部去遵从新的游戏规则。从追求庇护到跑官买官,并按照这一游戏规则所提供的激励机制来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使正直的干部越来越难以生存。

其六,国际化。有的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有的利用国际间法律的差异,国内犯罪,国外洗钱;有的以境外商人为合作对象,在为对方牟利后,在境外“交易”,赃款赃物滞存境外。一些涉案的党政干部特别是关键涉案人员一有风吹草动即随时出逃。“裸体官员”问题浮出水面,暴露出以往外逃贪官贪腐时“留一手”(即任职期间有意将妻儿送出国,独自一人在国内),贪腐行为败露后立即逃往国外的腐败谋略。而某些干部利用出国考察机会滞留不归的情况更是暴露出贪官风险意识的增长。

其七,新型化。在新兴领域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拍卖等方面的反腐败措施比较少导致新兴领域腐败案件频繁发生,在这些领域中,腐败呈现出金融化、虚拟化的特点。与异性直接相关的腐败现象不可轻视,中纪委研究室原副主任、中纪委北京培训中心原主任、原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副主任刘春锦指出:受处分的厅局级干部中,90%的落马贪官都有包养情人,甚至有多个贪官共用一个情人的现象。原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甚至把“小姐”带到家里嫖宿。被“双规”后,张二江供述了自己曾同107名妇女发生过不正当性关系,天门人戏称张二江是“梁山寨主”。

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对策

(一)扩大党内民主的实现方式,以民主制度建设来推动反腐败的深入

1.在全国县市逐步实行以下制度:(1)党代会年会制。县市党代会由过去的五年召开一次,改为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年会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县委、县纪委工作报告和县人大党组、县政府党组、县政协党组的书面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对县委委员的工作进行评议。(2)党代表直选制。党代表由过去的间接选举改为竞争性直选。过去的县级党代表候选人,一般是由党组织提名或推荐,在基层党员代表会议上,按照很少的差额甚至等额选举产生。实行直选以后,党代表改由党员直接提名、个人自荐报名,通过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候选人,县级领导干部也必须通过提名参加预选才能成为候选人。候选人的差额必须达到30%以上,由所在选举单位的党员直接投票产生。(3)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的任期与本届党代会的届期相同。在任期内,党代表享有在大会期间的选举权、审议权、重大事项决定权、质询权、提出罢免案权、评议权以及闭会期间的学习培训权、调研视察权、提出意见建议权等权力,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4)评议制。在党代会年会上,党代表要对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进行评议,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无记名投票表决;对“三个党组”的工作报告要进行评议,确认报告是否通过;县委委员向党代表述职,党代表对县委委员进行评议,评议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议结果作为考核县委委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届中,还须对县委委员进行一次信任投票,信任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评议结果在代表大会上公布,对不满意票超过30%的领导班子,必须写出书面整改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并及时向党代表公布。

2.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制度,保证党内决策的民主化。必须尽快制定标准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相关制度。规则包括:界定常委会需要讨论的重大事项的范围与确切内容;书记与副书记、常委之间关系的平等性,以及常委讨论权的保证制度;常委会议事的具体程序等。

3.利用人民民主反腐败。要充分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监督作用,发挥人民代表的职能,推进反腐败工作。如2006年通过的《监督法》创设了在人大闭会期间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制度,这一制度增加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活动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保证了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

(二)加强选人用人的制度建设

1.完善初始提名权制度。要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科学合理地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实现“由少数人选少数人”到“由多数人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为此要做到:(1)明确范围,保证初始提名推荐人员的广泛性,科学界定行使初始推荐提名权的人员范围。(2)规范程序,强化初始推荐提名权的制度安排。四个程序:一是组织部门制定发放《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推荐提名公告》,公告空缺职位,做到群众知情。二是制定发放《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推荐提名表》,实施署名推荐,实行责任追究。三是执行资格双审,严把入口关。对照职位资格条件,对人选进行资格初审。四是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

2.建立干部推荐说明书制度。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逐步实行干部推荐说明书制度。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填写干部推荐说明书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得不到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3.实施“考任分离”制度。“考任分离”制度就是将干部的任用从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考察时不任用,任用时不需要再考察。这一制度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用人上的风险,对在公开选拔中一时难以把握的人选,可以先“放一放”,通过工作实践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考察。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公开选拔的成果。对在公开选拔中成绩突出、综合素质较高但因职位所限未任用的优秀人员,可先纳入领导干部人才库,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任用,这既充分利用了公开选拔成果,又节约了人才开发成本。三是留出了对干部进行全面考察的时间。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挂职锻炼等多种方法对拟用人选进行全面的定量和定性考察。

4.推广离岗考察制度。所谓离岗考察制度,就是指主要领导干部获得提拔需要离岗时,在公示提拔信息以后,适度延长公示时间,令其脱离原工作岗位,暂不进行新的任命或暂不就任新职,而是安排其到党校进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培训。在此期间可以排除干扰,使“一把手”得到最充分的监督。这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选拔任用决策机制,防止考察失真、“带病提拔”等问题。有一些干部“带病”的问题会在离岗考察期间显露出来。

(三)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教育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廉政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廉政教育直接面对的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存在,因此,不能把廉政教育狭隘化,而是要把廉政教育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社会文化的内核在于价值观念,许多腐败现象的发生、腐败分子的堕落,都与价值观念的崩塌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看,腐败与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文化价值观的“价值博弈”。因此,廉政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密切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势利导,大力弘扬以腐败为耻、以廉洁为荣的先进价值观念。

2.善于从大贪案件中总结出小蠹演化为大贪的内在规律性,不断进行倡廉教育。大贪往往是从小蠹演化而来的,没有天生的大贪。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案件看,腐败分子一般都是从贪小开始的,得手后胆子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多,从小到大,从隐蔽到公开,直至无法自拔。有的官员日常生活中对于“吃一点、拿一点、要一点、卡一点”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一桩,无碍大节;一些官员对于“小腐”习以为常,逢年过节收“禧礼”、子女嫁娶收“红礼”、生日寿辰收“寿礼”、丧葬之际收“白礼”,以为是人情世故算不得什么。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就是靠这些不起眼的“小打小闹”发家致富,聚敛起数千万元的家产,最终成为贪得无厌的“巨贪”。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大力弘扬巴黎公社原则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初次尝试,巴黎公社“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6000法郎。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等制度建设

1.逐步完成领导干部从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向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过渡。财产申报制度,即有关财产申报、登记和公布的制度,被称为“阳光法”。它使公职人员的财产受到了严格监督。任何个人财产的不良变动都会受到查处。对于建立财产登记申报制度,许多国家的做法是:首先,制定财产申报方面的法律;其次,建立接受和审查申报书的机构;最后,定期审查和公布财产公布书。我们国家要尽快制定并实施财产申报制度:(1)制度内容。领导干部要报告本人、配偶及由其抚养的子女的家庭财产,包括大额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房产、汽车、债权债务等主要家庭财产。(2)中央巡视组采取例行的抽查制度,譬如每年抽查1%-5%的领导干部的个人财产。对于抽查中发现的不如实申报的干部,就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这种不确定性的威慑力比简单的惩罚措施更大。(3)对于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必须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上对其财产予以公开公布,对那些没有公开、公布的财产,一经查明予以没收充公,并取消三年提名资格。

2.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亲属出国留学、定居申报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近年查办的不少腐败官员都将子女送到国外深造。原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首发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毕玉玺敛财的最大“动力”就是其远在英国留学的儿子。有些高官,如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也是从为儿子筹钱出国留学时开始走向堕落的。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克田在案发后说:“看到别人送子女出国留学,特别是进入国外名牌学府,自己也不甘落后,总想为子女多创造一些条件。”正是在这种心态下,他一边把女儿送出国留学,一边大肆受贿,终于落入法网。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并在全国推广领导干部亲属子女出国留学、定居申报备案制度。

(五)完善干部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该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在任期届中、届末和晋升、调任、转任、退休、辞职时要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归入个人档案;被审计者如存在经济责任问题,应及时查处。

2.建立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即问责制。该制度要强化党委(党组)书记的监督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权力运行负监督总责,重点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党委“一把手”,同时实行重大违纪违法案件问责制,凡党委(党组)书记未履行监督责任的,追究其监督责任。

3.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该制度要建立推荐、考察、任用责任制,明确推荐、考察、任用等关键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要求、违规行为和责任后果。针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各责任主体,就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推荐、考察、决定三个环节的规定加以细化,制定具体的工作规范、操作办法和监督措施,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选拔任用工作责任体系。

4.建立和健全谈心谈话制度。该制度要求落实任前廉政谈话,上级党组织对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要进行廉政谈话,要求其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既要干净干事,又要主动抓好管辖范围内的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定期谈话,上级党组织每年至少要找下级领导干部谈话一次,特别是当领导干部职务发生变动和退休时、个人遇有重大事项时、班子内部出现不团结苗头时,群众有较多反映时应及时进行谈话。

5.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该制度要求每年结合班子考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领导干部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时,领导干部要在干部群众大会上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民主测评,考核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向本人反馈,述职述廉报告要交上级党组织备案。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一定比例的,视情况作出组织调整或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处理。将述职述廉、评议结果、整改措施等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的重要依据存入档案。

6.建立和健全廉政监督员制度。各单位要聘请廉政监督员,对廉政监督员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办理,及时向本人反馈。

7.建立和完善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制度。班子成员对其他成员违纪违法情况故意隐瞒、不汇报的,一把手明知班子成员有违纪违法情况而不提醒、不批评、不汇报的,要追究其责任。

8.建立和健全巡视制度。上级部门要通过巡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落实一把手监督及干部八小时外管理的情况实施检查监督。

腐败最少的的时代

1. 原始社会

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没剩余产品

————无物可腐败

2. 1949年刚建国时期

当时的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感激却是空前的。抗日时抛头颅洒热血没赶上,为国家那绝对是忠心耿耿,国家要啥,只要家里有,奉献。贪污那是就绝对不会去做的!

————精神不允许自己腐败

3.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官员清廉时期,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最恨贪官,对贪官法制很严,甚至是残酷,砍头,拨皮,灌水银等刑罚如一柄柄悬挂在官员头上的大刀,没人敢去尝试。

————不敢腐败

4.刘墉,纪昀,包青天

也许他们的事迹是夸张虚构的,但这也说明一种事实,有些人精神很高尚,物质享受是他们所鄙夷的,他们最大的享受是精神,或者说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他们不腐败,他们打倒腐败

————境界高不腐败 „„„„

为反腐献策

反腐=反腐+倡廉

一、 倡廉

1. 典型宣传 ( 如 焦裕禄 雷锋 等,使人有榜样,有向往) 2. 官员党课教育

(给党员,官员一个清廉工作的氛围) 3. 从小教育

(孩子是白纸,从小打上高尚的精神烙印做背景)

4. 社会关注

二、 反腐 1. 人民监督

⑴举报电话、信箱要方便,不记名,政府对此多家关注。 ⑵财产实现一定程度的透明,人民有怀疑要说清

⑶定期工作汇报,公开对人民汇报,谁想去谁去,别整一些陌生的代表

2.法律制裁

⑴砍头是不人道的,那就抄家吧,大不了穷嘛,天下穷人多了。 ⑵自己贿赂过官员并被接受者,到相关部门自首可追回部分贿赂财物,并大程度减轻贿赂的罪过 ⑶贿赂官员的,从重惩罚。

3.社会制裁

有贪污腐败历史的人,及其直系亲人、家属,如银行等机构降低其信誉度,存钱可以,贷款不给。出国办签证,不办。当然,这个只是一定程度上给予制裁,还是要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4.体制监督

监察什么最有效?明朝的东厂,国民党的中统。但特务是不好的。不过我们有检察院,但这个不应该是一家说的算,监守自盗怎么办?建设一个并行机构,也许费点钱,但有效啊。还有,对监察部门的制度一定要从严。 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滚滚黄河不可避免的有水滴溅到两岸。但这不影响总体的前进。但当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被人们漠视、理解、接受,并最终一心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时,决堤不可避免。就像康乾盛世与清朝的毁灭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如今我们回顾历史,清朝时官员有罪,交钱即了的事情是多么可悲可笑,这简直就是大臣剥削大众,皇帝剥削大臣,全员腐败。所以,我们认为,要反腐,最重要的是国家认识到其重要性,人民认识到其重要性,我们大家都认识到其重要性,让腐败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不敢见人。露头就打。

第三篇: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

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

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

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

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作为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近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个方针,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通过现有的那些数据,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要依据我国国情,实行综合治理,制定长效防范措施,达到最终消除腐败目的。以下,是我一些粗浅建议: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与源泉。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的观念、腐败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现在,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如果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就会导致群众观念淡薄,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就会导致精神不振,道德操守滑坡,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那么容易就陷入泥潭,究其根源,还是在思想上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

第二: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而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由于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这就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

第三:加强监督

对廉政建设和消除腐败来说,加强监督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

在这里,我们必须通过专门机关(如人大、纪委、监察局等)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途径,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监控,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执行,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消除各种腐败现象的目的。 第四:加大惩治力度

根据2011年2月份的一项关于两会热点问题推出的大型网调显示,就当前腐败滋生的原因,77%的网友认为是惩处力度不够。关于有效遏制腐败的途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惩治腐败,清正廉洁,这是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心所向的基础。

总之,我们充分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当今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一个政治清廉、民主公正,国富民强的中国将不是梦想。

第四篇:关于腐败现象的论文

腐败现象的根源、危害及治理对策

[摘要] 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自从私有制出现了以后,便产生了腐败现象。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现象 权力 监督

一、腐败现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

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因此,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三是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索取贿赂、拿取回扣等。另一种腐败类型是,指非公职人员或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法谋取利益的腐败现象。非公共权力型腐败包括一下三种类型。一是职业腐败,如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侵吞或挪用公款、工人工资、非法收取或索取“红包”等。二是新闻腐败,如一些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或个人利益,发布“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利用新闻线索迫使其他组织或个人与其进行金钱交易等。三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发生在高等院校,比如学位的审批,项目的审评,职称的评定等过程中发生的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的交易等。

现今中国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与腐败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力量也比较强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祸国殃民的现象呢?以下就对腐败产生的原因作深入的探讨。

二、腐败现象的根源及危害

谈到腐败问题,人们往往摇头叹息,可能会觉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腐败问题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似乎觉得出现的这么多的腐败问题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直接的关系。纵观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香港特区在控制腐败上做得最好,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在国民党统治之下的旧中国也是

存在着大量的腐败现象,众所周知,我们的历代的各国政府就是因为腐败才导致众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亡国。

腐败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实原因。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以下个方面。

1、 我国曾经是一个被封建阶级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 这在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还在影响着很多人,而且,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因而在许多人的思想里存在滋生腐败现象的思想基础,比如私有观念和特权思想。

2、体制上的漏洞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都还处于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新建立的制度还不成熟,有些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这在客观上难免会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3、市场经济特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腐败现象产生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竞争性、重利性、等特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有消极的—面, 其消极的一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滋生腐败现象具有很大的诱发力。

总的来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私有制的的产物,也就是说,私有制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腐败的本质就是剥削,腐败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的蜕变或异化。腐败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第一,由于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滥用

职权、权钱交易等造成政策执行偏差,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定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只有消灭私有制及是由观念,才能最终先灭腐败现象。

三、治理腐败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

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

2、建立完善预防机制。所谓预防机制, 是指通过采用防范措施和手段, 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达到方方面面有章可循,比如严禁领导干部参与工程建设领域,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等。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必须健全制度, 开展整体性全方位的监督。坚持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形成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4、加强的领导干部廉政教育。通过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腐败问题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根本性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放任自流,就可能会造成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层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毛泽东时代就开始就不遗余力地进行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在这几十年的反腐败斗争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大批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例如贪污受贿、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的文强,又如最近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而被双规中山市政府市长李启红。总之, 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痼疾, 腐败也是我国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因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大学生要学会廉洁自律,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廉洁修身大学版》,200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许洪刚. 浅析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趋向、成因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6).

3. 王干才. 腐败现象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原因[J].理论探讨,2002,(4).

第五篇: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

1、 制度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客观上导致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见缝插针、伺机而动——利令智昏、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坠入犯罪深渊。

2、 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上级不易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管监督、群众不能监督、体制不利监督——导致权力成为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搞腐败的工具——最终锒铛入狱。

3、 选人用人风气不够端正——选拔和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不公、考察不严、选拔不准、任用不当——人情风、关系网、走后门风气不正——缺乏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为跑官要官、卖官鬻爵留下了空间。

4、 腐朽文化涤荡不够彻底——陈旧腐朽封建残渣泛起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涌入——意志薄弱,蜕化变质。

如何治理腐败

一、 强化一个能力建设——反腐倡廉能力——控制腐败的能力

二、 健全两方面的体系

预防 和 惩治

三、 抓住三大关键环节

1、 加强教育引导,筑牢“不想贪”的防线

抓好全党全社会的教育也抓好重点对象的教育

长——推荐、考察、选拔、任用、考核全过程

宽——廉政进社区、学校、家庭、企业、农村等

高——高危人群与高位领导,人事权、财权、物权的领导和公职人员

深远——重点行业、岗位、人员的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既要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又要推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 健全制度体制,扎进“不能贪”的篱笆

基本制度——前(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行为规范)中(权力制约监督)后(惩处追究) 配套制度——配套体制改革、公开制度、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 落实制度——制度重在落实、关键在落实。

3、 强化监督惩处,高悬“不敢贪”的利剑——改变“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法纪监督太晚”的局面——克服监督乏力的弊端,实现监督合力、重点环节监督、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高危职位的监管——法律的震慑力,杀一儆百。

四、 牢记四句话方针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活动小结范文下一篇:美丽心灵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