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研究生论文

2022-05-15

第一篇:建筑学研究生论文

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关键词:创造力三构成理论;研究生教育;显性培养;隐性培养;创造技能;工作动机

摘要:通過对创造力三构成理论的研究和对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显性、隐性环节的分析得知: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可以专业知识、创造技能、工作动力三个创造力构成要素为切入点;同时将课内教学和课外设计实践相结合,加强学位论文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兼顾显性培养环节和隐形培养环节。

1999年,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暨第二届系主任会议提出了关于创新能力教育的主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专家们针对“建筑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建筑教育的一个薄弱点”提出了相应建议。虽然这次会议至今已有十多年,但我国建筑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改善。因此,在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认真分析培养過程中提高未来建筑师创造能力的相关因素,努力提高建筑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创造力是建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必要课题。

一、创造能力及其研究

创造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它“是伴随有独创性成果出现的、具有丰富首创性体验的实践過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个词,但创造仍然是个很难被理解和解释的名词,科学家、艺术家都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创造是如何产生和完成的。最早对创造进行系统研究的是19世纪的高尔顿(Galton),他的重点研究在于人的“天赋”。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又从心理分析、认知分析、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四个角度对创造性个性、感知和创造能力激发进行了重点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创造力不是具有天赋的少数人才有的,它是普遍存在的;而创造力也并不是绝对由个人内在因素决定的,它与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可以激发和培育的。因此,专家们在对创造過程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广泛研究如何通過教育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中包括教师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课程设置等内容。

在对创造力的研究中,哈佛大学阿马比尔(Amabile)教授提出的创造三构成理论比较有影响力。他认为,创造三构成理论包括专业知识(Expertise)、创造技能(Creativity Skills)和工作动机(TaskMotivation),具体见图1。

其中,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个人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是影响一个人创造力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有价值的创造必须依托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根据波顿(Boden)的观点,创造分为P-Creativity和H-Creativity两种。前者是指对创造者来说从没有出现過的新想法,但这个想法别人也许已经有了;而后者是指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過的新创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意。但判断个人创意属于何种创造时,创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创造者的知识积累少,其创造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柯布西耶曾经在与夏尔先生的通信中就谈到,因为没有技术概念支撑,他“不敢哪怕只是稍稍放纵一下自己的想象”。这个实例非常有力地证明了知识是创造力飞翔的翅膀。

创造技能主要包括了创造者的认知风格、创造的工作风格和个性特点等内容。一些学者认为,“个性”是影响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创造能力强的人会有以下特征:能容忍、愿意冒险、自信,等等。

工作动机主要包括创造者的工作态度、对个人工作动机的知觉等内容,它与工作内在初始动机等因素有关。阿马比尔还将工作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部分,而这两部分的动机互动形成动机综效(Motivation Synergy),其中更重要的是内在动机——“即兴趣和激情”。

在阿马比尔的创造三构成理论中,专业知识是创造者创造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而创造技能是开展创造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这个過程中工作动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结合设计教学的研究中,有人对阿马比尔的创造力三构成理论进行了改造,提出了设计创造的三元素,即专业知识(Expertise)、动机(Motivation)和创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reative/Problem Solving Skills)。见图2。在图2中,(a)图是创造力三元素关系的基本测评模型,此模型根据创造力三构成设计了三向空间轴,每项都是从0分到10分。每个分项各有35个问题,受测者回答完问题后,就会获得三项指标的分别评分,各个评分对应空间轴的刻度,最后得到一个三角形图形(见阴影部分)。(b)图、(c)图分别为不同受测人的测评结果,其中(c)图的创造力优于(b)图。因此,通過获得的图像可以对受测人的创造力进行分析,并提出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创造力三构成理论提示我们,在对建筑类研究生进行创造力培养时,可以通過分解以上三个方面来培养研究生,并在明确以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二、建筑学研究生培养与创造三构成关系

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了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经過近20年的不断发展,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体系也已基本建立。各校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其培养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教学、设计和科研实践、学位论文。除此之外,还有些隐性因素,如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对研究生培养也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隐性因素对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而建筑学研究生培养過程与创造三构成存在着紧密联系,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培养环节及其隐性培养因素都贯穿着创造三构成的培养,其具体关系见图3。

1、注重课程教学环节及相关隐性因素培养

在研究生显性培养环节中,课程的设置对研究生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研究生在所修课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通過选修不同的课程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其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内容同时也与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有关。比如,国外“‘创造力研究’或‘创造学’已开始成为学者们认可的新兴学科”,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有关创造方面的课程,而我国大学则很少开设此类课程。与创造方法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也不甚普及,有建筑教育者研究后认为,“在国内建筑院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研究方法或设计方法方面的课程明显偏少”。

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除了应关注课程设置外,还应关注其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同样的一门课程,授课教师不同、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不同,其教学内容就会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而教学方法不同

也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这些隐性培养因素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这就提醒教育者应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而不只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按照已有规则或固定模式去思考问题等等。这些思考方式对研究生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因此,建筑教育工作者应采用席明纳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设计研究和学生隐性因素的培养。

2、加强设计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

将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引入教学過程中,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可通過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并在实践中整合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从而由一名学习者转化为符合“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这个過程中,导师及其他合作者的引导和示范、设计或研究团队的工作氛围、导师个人魅力等都从隐性的层面影响着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完成时间通常不少于一年,如果加上前期选题和准备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而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的過程中,不仅要整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还要独立面对论文写作過程中的各种挫折和挑战,这些都需要研究生拥有强有力的内在力量来克服各种困难,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当然,在研究生论文完成過程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引导研究生从事一些创新性研究,而且教授学生探索相应的创造技能,并在关键时候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按时保质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4、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有学者认为创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在影响和内在感知的互动,它是人与环境的对话。外部环境既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发挥,也可以阻碍人的创造力。我们从有利的方面来说,外部环境可以激发创造者的创造性灵感、鼓励其创造性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当然外部环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僵化的学术氛围、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和沟通等,都会使创造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斯腾伯格曾指出,人们需要能支持和提供创意构思的环境。即使一个人拥有产生创意构思的所有内在资源,但是如果没有某个环境因素的推动(比如一个提出、展示这些构思的会议),这些创意也许永远不会出现。有学者认为,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包括:感觉被目标和任务所激励、能与他人平等互动、新观点能受到支持和鼓励、能自由发表新观点等。除此之外,学校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一些有创意的学术会议的机会也十分重要。这些都是对研究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三、基于三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思考

前人已经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探索并不系统,今后应加强其针对性和系统性。

1、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视点

从创造三构成中的专业知识来看,创造力教育不是关心所谓神来之笔的“灵感”,而是必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而“教”与“学”是知识传授的两个方面。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要求教师深入思考该教什么和怎么去教,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研究生阶段知识的积累和吸取更需要研究生“自明”(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自觉”(有充分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可以通過开设创造类方面的课程来开发研究生创造力,增强其“工作动力”。

2、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都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对研究生的创造力培养几乎同等重要,这包括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应该认识到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是紧密结合的。以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为例,教师不仅应该关注研究生是否完成了实践环节,还应该观察在整个過程中研究生实践的“有效性”,以明确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的“收效”如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专业知识、创造技能、工作动机这三构成为切入点,将实践過程与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明确实践中的哪些過程和内容对研究生这三方面的培养有利,从而根据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3、导师应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意识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贯穿研究生学习的全過程”。这既包括导师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影响,也包括导师有意识的培养。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研究生创造能力培养上,导师通常都认为自己的培养作用很重要。并认为彼此信任是重要的沟通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学生分享研究经验等途径都能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这项研究中,研究生则认为,还有两项因素与创造力培养有关,即对思考的反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前者是指研究生采用记日志等方式记录下灵感片段和素材,从而对问题思考进行反馈,而导师对研究日志的批注对很多学生来说启发很大。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指“非操纵性的指导(Non-controlling Guidance)”和“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它能营造师生间积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思考。因此结合以上研究,导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督促其记录研究日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分享研究经验等途径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造能力培养更是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创造三构成理论为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教育研究提供了支点。我们应结合研究生培养過程中的显性和隐性环节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创造技能和工作动力三方面的培养,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勇气的建筑师。

责任编辑:舒莉霞

作者:杨青娟 沈中伟

第二篇: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生源背景;人才遴选;学位论文管理

摘要: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但随着研究生教育不断改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各种生源背景的考生涌入,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如培养目标与手段错位,一些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单一、基本功较弱,等等。因此,应重视建筑学专业职业性与学术性培养的整合,加强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建立学术型和设计专题型并重的论文管理机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以提高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

一、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学领域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可授予工学硕士或建筑学硕士学位,其中建筑学硕士学位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教育评估后才允许授予的职业学位。相比较于同专业的工学硕士而言,建筑学硕士学位具有明显优势:获得其专业学位者就表示其接受了该专业完整、规范的职业教育,具备从事建筑师职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使学生了解建筑师的专业范畴和社会作用,以及获得执业建筑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训练,并为我国建筑学职业学位与世界其他国家同等专业评估相应学历的互认创造条件。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已有18所高校通过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教育评估,具有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资格。

从总体上看,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内,在教学体系、培养标准与要求、评估制度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框架,使得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了有效的接轨,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教育的制度环境。但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生源背景更加复杂、多样。再加上专业教育自身机制中尚存的一些问题,这些都给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建筑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

我国于2001年开始研究生扩招,之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几乎每年均以20%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报名人数达128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150万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大国。伴随国家建设的发展和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年扩大,一些学校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招生规模就从几人扩充到数十人;对于具有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考生更加趋之若鹜。面对大量扩招,其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数量与高水平教师并不能及时与之配套,导致教学资源紧张。部分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多达几十名,使得他们指导的研究生在毕业答辩时由于人数太多而安排不过来,只好让毕业生在答辩时程序从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质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短时期内的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对有着生师比办学要求的建筑学专业而言,其质量上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扩招已经成为影响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 非建筑学本科生源比重明显增加,专业背景多元化趋势显著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建筑设计行业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社会需求量大,建筑师收入较高,就业情况总体较好,这就使得众多考生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有着极大的兴趣。其中不少考生是以改变专业背景、改变学历背景为目的,这就导致众多非建筑学专业的本科考生出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几年建筑学研究生的本科背景除了建筑学外还有测量、工民建、室内装饰、计算机,甚至还有医学专业,这就反映出生源背景的多元化趋势,而相似的情况在国内其他同类高校中也存在。

3 应届考生全力投入考研,严重影响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质量

由于竞争激烈,很多非建筑学本科生为了应付研究生入学考试,从大学二、三年级就开始复习考研;甚至有的学校原本五年制的专业,在大四时就同意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生一旦考上学校,他们便调整计划,让只读了四年的学生毕业,这俨然成了学校和学生共同参加研究生“应试”。这样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质量,而且即使他们通过了研究生人学考试,也必将在日后的学习中暴露出其专业知识单一、基本功较弱、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足等缺点。

4 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存在着错位现象

“建筑学的研究生是画着进来,写着出去”,这是许多专业教师的感慨。建筑设计单位也反映:现在录用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其职业能力不如有两年职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这种现象反映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比较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关”和“出口关”,不难发现其中有趣的现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环节中,建筑设计是重要的测试科目,在初试和复试环节中都占有较高的分值比重,这说明在招生环节中重视选拔专业基础较好、建筑设计方面能力相对突出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生。也就是说,入学选拔环节更注重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养基础。而培养的“出口关”——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则是以学位论文为考查对象,只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学理性,不注重学生在建筑设计、建筑创作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入口关”是按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的目标设立的,而“出口关”检验的却是研究成果,即考察的是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

5 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内涵尚显薄弱

与一般工学硕士相比,建筑学硕士应具有更显著的职业能力,其中的核心是设计实践能力。而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体现在建筑设计1和建筑设计2两门课程上,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并不突出,也不系统。对于研究生阶段建筑设计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一)应重视建筑学专业职业性培养与学术性培养的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科学研究后备人才,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目标与类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学术性”。在这一点上,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自然应与国家学位条例的要求相一致。但应注意的是,建筑学硕士同时还是一种专业学位,而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培养目标侧重点并不相同。专业学位主要以高水平的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毕业后研究生主要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这种职业是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技脑结合,它需要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注重的是培养高素质的、获得执业建筑师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训练的职业建筑师。在双重标准影响下,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既要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性要求,也应达到高水平实践能力的职业性要求,针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的错位问题,需要改善培养机制,实现培养目标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整合。

1 建立学术型与设计专题型并重的学位论文管理机制

以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培养标准看,学位论文更应立足于设计实践及相关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设计研究,要求方案合理,专题论证严密,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因此,建议改革单一的学术研究型论文形式,增加设计专题型的学位论文,即以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为主,辅以适量文字性的设计专题研究。应当注意到,设计专题型论文与学术性论文相比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如何?什么样的设计专题研究才能达到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只是做一个规模更大、功能更复杂、环境条件限制更多的题目?与本科毕业设计相比将有怎样的区别?……相关的评价标准值得另题专门研究。但有两个基本原则可以明确:一是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设计专题,其选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完成的设计成果要有深度,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成效,方案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够体现出设计者较高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二是选题要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来支撑专题研究,诸如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新技术、可持续发展以及关于建筑本体的美学、功能等领域均可涉及,通过专题研究能够体现设计者在专业领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使设计专题能够达到硕士学位应有的学术性要求。

2 进一步加强建筑学硕士的职业教育

强化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加强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为重点,在传统的培养方案中仅通过封闭、内向的课程设计教学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建筑设计教学应当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综合性、复杂性、现实性的工程项目锻炼,进一步培养建筑学硕士的设计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新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的硬件条件是需要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工程实践平台。工程实践平台一方面在机制上可以承接实际工程项目,丰富研究生设计教学的选题资源;同时可以成为研究生设计教学的载体和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场所;此外,平台的建设也有利于保障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的需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 改革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阶段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灵活的“studio”模式及多题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倡导研讨式、实践式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围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前沿性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设计教学应加强设计实践全过程的训练。即实现调研—分析—设计—实施—反馈的—体化教学,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升级。

(二)良好的专业基础是高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

由于建筑学硕士与工学硕士客观上存在差异,决定了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忽视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求。针对目前建筑学研究生学习时间短、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也非重点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扎实专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专业基础是高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而建筑学专业良好的专业基础需要通过本科五年的学习逐步积累,学生应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具备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的专业能力。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笔者认为,今后一方面需要改革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把好研究生入学选拔关,这对控制非专业考生的数量、缩小招生规模将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已通过选拔、但生源背景不同、不具有较好培养基础的,则应当在研究生培养阶段采取措施,加强其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1 改革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

通常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笔试,复试为面试加笔试的综合测试,最终成绩是两个阶段测试综合评议的结果。其中初试占有较高比重,基本上采取书面考试方式。而现行的应试型入学考试不能全面考察衡量学生的专业基础,且“应试”考试可以使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准备,所以也招致了大量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应试。

改善生源条件首先必须在改革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上人手。第一,建立丰富的入学测试专家命题库,避免考试科目由少数教师多年重复命题而导致命题有明显的倾向性,从根本上杜绝考生进行猜题、压题等投机行为;第二,改革初试科目,初试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重要相关知识的测试为主,对于建筑创作、建筑设计等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则进入复试环节,使初试与复试阶段考查的重点更加明确清晰,避免两个阶段测试均面面俱到、都不够深入;第三,改革复试环节,强化复试环节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的考察衡量,更加突出专业性;第四,复试通常是由多位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参与,采用面试、笔试等多样的考查形式,对考生专业素质的综合判断比较更加全面、准确,因此可以加大复试环节在综合测评中的权重,选拔出真正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学生。

2 增加先修课培养环节

对于通过选拔进入研究生阶段的非建筑专业学生,应增加本科先修课程培养环节,即原则上该类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完成本科先修课程学习。先修课程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生本科阶段修课情况以及个人知识结构特点来制定,选修课程重点应针对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的薄弱环节,选课领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建筑设计类、设计原理类、设计技术类、相关知识类、文化修养类等。先修课应当至少涉及2个板块课程。

3 实行弹性学制

由于先修课程的培养要求客观上占据了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配合先修课程制度的执行,应当实行弹性学制,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必要条件。弹性学制为在正常修业时限的基础上最多延长不能超过1年的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并顺利毕业。

(三)应对规模化教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面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化导致的教学资源不足和师资队伍紧缺,在短时期内又难以增强师资队伍力量等问题,笔者建议进一步发挥教学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监管作用,建立相应措施,以提高研究生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1 严格学位论文管理程序

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出口关是学位论文,这也是教育评估审查的重点。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首先应加强论文的选题管理。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相关文献收集、阅读、资料整理和完成选题报告,接受统一的开题答辩。严格的开题答辩可以集思广益,为论文撰写铺垫良好基础。其次要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质量监控,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论文中期检查。“点”上检查是对开题环节中有一定争议、成绩不太理想的论文进行审查,“面”上检查则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审查。中期重点检查论文基本框架、论述逻辑、理论与实证研究情况、写作进度等,并对论文是否能如期完成做出评估,中期检查制度对论文的写作过程可进行有效监控。第三,加强论文答辩前的审查环节。可以采取学位论文校内、校外双盲审查制度,即送审论文必须“屏蔽”研究生及其导师信息,以使评阅人对论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顺利通过内、外两次盲审才能够说明论文质量达到了标准。面对扩招后大量硕士研究生等待论文答辩的局面,严格的送审制度将有助于提高论文的答辩效率和整体质量。

2 增加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教学管理上增设对职业能力的统一测试和评价环节,具体形式包括:进行统一的快题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课程考核挂钩,如未通过则一票否决;对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成果采取导师组集体评议形式,而非导师个体评判,制定客观评议标准,确保成果质量和评价的客观、公正。设定职业能力的考评环节将有助于提高师生们对设计实践教学和学习的重视度,有助于保障职业能力的教育质量与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完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基础、培养方法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措施,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或缓解,笔者所提出的设想也具有便于实施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但应当看到,这些措施都只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些外部因素,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内在因素还在于师资力量、办学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以及科研基础等方面。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成熟而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相关的建议措施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作者:崔 珩 栗 民

第三篇:有关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研究

摘 要:信息建筑学(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又称为信息空间构建或信息建筑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一种关于信息组织和管理的理论。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关于信息建筑学的实践工作经验,从信息建筑学的应用、信息建筑学的用户研究及开发、以网站可用性为背景的信息建筑学评价等方面对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研究进行相关探讨,以期在实际中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建筑学 评价

1. 前言

信息建筑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最早由美国建筑师沃尔曼提出。笔者通过总结沃尔曼对信息建筑学的描述及美国信息建筑学峰会上关于信息建筑学的定义,总结其含义为:信息建筑学是通过设计信息体系结构及组织信息空间环境,来满足需求者信息需求,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对信息成功的发现和管理。本文就有关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进行相关研究。

2.信息建筑学的应用

由于信息建筑学理论方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相关理论方法的迫切需求,帮助解决目前社会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此它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信息建筑学以信息的清晰化和信息的可理解、易获取为主要目标,可以应用于解决复杂的信息集合的信息组织和管理问题,特别适合于解决网络环境下复杂的信息集合的信息建筑学问题。目前信息建筑学的理论实践在网站设计、信息组织、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网络工程、信息资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等方面已经得到应用,同时它也给这些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将信息建筑学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实践,就产生了对信息组织和信息传递的新要求。信息建筑学要求当前的信息组织和传递要保证信息的可理解性,不能仅仅以逻辑性和科学性作为信息组织优劣的评判标准,而要以信息的可用性、易用性、清晰性作为辅助标准,在保证信息有序的同时还要重视信息的组织和结构设计方式,重视信息的展示方式。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将对情报科学业已形成的信息组织和信息传递理论产生影响。

3.信息建筑学的用户研究及开发

用户研究是信息建筑学的重要部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信息建筑学中是也是广泛应用的。信息建筑学中的用户研究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公司、政策民意调查员、可用性公司以及人类学家或者信息建筑师来完成,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不同的问题。信息建筑学中的用户研究包括用户研究目的、重要性、用户研究方法、信息查询行为、用户心理模式、需求分析、用户测试、可用性、特定人群用户、用户体验、用户情境等多方面的问题。

由于信息建筑学所具有的浓厚的实践色彩,信息建筑学的工具、方法、技术和软件发展势头迅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被发掘出来,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被大家分享和推广,这其中涉及信息建筑学的重要工具和技术、信息建筑学方法论、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信息建筑学、矩阵整合构建方法、内容管理系统、内容生产和包装方法、创建角色、卡片分类法、隐喻等。此外,一些过去使用的软件工具如叙词表管理工具、自动标引软件、自动分类软件、搜索引擎技术、协作性过滤工具、门户解决方案、内容管理工具、分析软件、数据库管理工具等也做了适应信息建筑学环境的改造和应用。信息建筑师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广泛而全面,在了解雇主、了解用户、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和组织、对信息建筑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规划这四个方面都有了相对成熟的、使用比较普及的工具和方法。

4.以网站可用性为背景的信息建筑学评价

由于目前还没有科学、针对性的信息建筑学评价方法,可以借鉴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可用性领域评价方法。在借鉴可用性领域评价方法应用于信息建筑学时,需要对可用性测试方法进行适当删减,以最大程度上和信息建筑学对象属性匹配。

用于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有正式评价(基于分析技术)、自动评价(基于计算机控制过程)、实证评价(基于用户测试)、启发式评价(基于一定判断标准)等4种。由于信息建筑学分析模型还未达到软件开发的正式阶段,并且在系统可靠性经过大量检验之前,自动评价几乎是无法实行的,所以,以网站可用性为背景的信息建筑学评价目前主要依赖于基于用户测试的实证评价与基于一定判断标准的启发式评价。

4.1 基于用户测试的实证评价

基于用户测试的实证评价是对于网站信息建筑学非常重要的评价方法。我们知道,信息建筑学系统测试是尽可能地去模拟用户的业务行为,遵循既定的用户需求和系统生产规范,寻找系统产品中的缺陷。然而,测试工程师并不是真正的最终用户,所以,基于用户测试的实证评价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用户能从最终的业务角度来试用信息建筑学系统,并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缺陷,从某个角度来说,用户测试是信息建筑学系统开发流程中的最后质检关。

用户可对系统做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回来,通过测试用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测试、试用后提出的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开发者再进行修改、分析。

4.2 基于一定判断标准的启发式评价

启发式评价法于1990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几名专家(评价者)依据一致认同的标准和原则来评价网站的信息建筑学的设计,即在确定一系列的评价规则的基础上,由专家查看网站,根据基本原则来对其做出判断,对信息建筑学设计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其也是评价网站信息建筑学重要的方法。

在开展启发式评估的过程中,评价者应该独立的进行评判网站信息建筑学,做好每条标准执行情况的记录,然后将记录记性彼此,并讨论其不同点最后达成一致,以此来减少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让不同学科的专家能客观地评估。如专家组可能包括一个信息建筑师、一个分类组织工程师和一个交互作用设计师,他们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问题和机会。

参考文献:

[1]胡春晖.浅析信息建筑学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J].办公室业务,2012,(13):141+143.

[2]解素芳,王朋,焦淑静.基于信息建筑学的高校档案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档案学通讯,2010,(06):53-56.

[3]于丽娜.信息建筑学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创新[J].现代情报,2005,(10):45-46+49.

[4]马费成,姜婷婷.信息建筑学评价初析[J].图书馆论坛,2005,(06):48-53.

[5]齐燕,赵新力,朱礼军.关于网站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的现状及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4):548-551.

作者:王苗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高工职称论文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