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方法大全

2023-02-06

第一篇:高中语文作文方法大全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方法[范文模版]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 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①实体事物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 ③科学小品文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①平实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 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

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4)宣传类

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5)告示类 启示、海报 (6)礼仪类

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

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

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四)、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 ①一般性政论文 ②评论

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 ④读后感 按论证方式分: ①立论文 ②驳论文

二、文学体裁(又称文学样式)

文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文学样式.

(一)、诗歌

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散文

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1)、散文的种类

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 ②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③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三)、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其他文体

(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 (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 (3)神话故事 (4)民间故事 (5)传说 (6)回忆录

第二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谈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通过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互相修改作用和默写优秀文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技巧 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知识面狭窄、素材积累不够、写作技巧缺乏等。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人手。

一、积累写作素材,充实文章内容

首先要从课内外的阅读中积累素材。没有素材,就像无水之源,因此作文的写作首先要重视素材的积累,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和素材最好的来源。比如在课本中的《我的五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写下他们生命中的五样,并按照其重要性去舍弃,留下最重要的一样,并让学生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我的五样》。

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语文课本的素材就成为他们写作的来源。除了语文课本的内容,课外阅读也是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学期初期,要为学生开月度书单,要求他们每学期要阅读两本优秀读物。同时通过开设阅读课,有计划的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积累了局够的阅读材料,写作的时候才能达到文思泉涌的境界。

其次还要从日常生活和电视节目去积累作文材料。文学家叶圣陶讲过,文章犹如溪水,而起源头就是生活,因此,生活是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老师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去接触社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为写作提供直接素材。同时要学生多看经典电视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和《第二起跑线》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了解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掌握拟题写作技巧,提高文章吸引力

在拥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还要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从而为文章添彩。第一个技巧是设置吸引人的标题。作文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好的标题能吸引入,为文章添彩。作文的标题,体现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因此作文的题目应该简单而精巧。首先运用修辞的方法,如比喻、对偶等手法拟定题目,提高题目的文采。其次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拟定题目。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文章的魅力。最后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题目。通过拟定个性化的题目,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从而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应该受到重视。

第二个技巧是写好作文的开头。在拥有一个好的标题之后,通过精彩的开头,可以继续吸引人的注意力。万事开头难,一个精彩的开头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目的,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首先可以引用名言名句。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有效提高文章的文采,使文章充满文化色彩。其次可以采用排比的形式。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增加文章的气势和文章的说服力,从而增强表达效果。最后通过设问的形式设置开头。一个好的设问,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因此,在作文的开头,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三、通过学生修改作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教师修改作文,学生成为了旁观者。这样的一个过程,导致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批改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也不了解为什么这样改,从而不利于作文教学。

要改革作文修改方式,首先是教师示范修改。老师通过修改,给出修改的重点和标准。比如标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开头设置是否合理,语言文字是否顺畅等。二是学生之间的修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相修改。按照老师列出的修改标准,学生重点修改文章的标题、语句、中心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生之间的修改,促进他们之间相互学习,最后老师再做集中的讲评。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提高作文的水平。三是学生进行自评。通过前面的过程之后,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按照之前的修改标准,来检查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

四、通过默写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的整体感觉

通过让学生默写优秀作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默写和校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优秀作文的优秀,通过背诵,使这些材料成为学生的素材。通过默写,让学生去整体把握和理解作文的结构、语句等元素,加深印象。通过校对,让学生发现自己遗忘的正是自己所缺乏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复这一过程,优秀的素材就会为学生所用,作文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出、默写并校对。学生默写时遗漏的词句往往就是优美的句子,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校对好重新背出。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很多优美的词句会在学生的作文中自然流露,并且学生会学到很多写作技巧,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阅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掌握技巧提高写作的吸引力,通过互相修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默写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为教师要不断去实践这些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河北省元氏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挖掘课文素材的方法

从课文中多角度挖掘议论文写作素材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鞠圣岳

目前高中生写的议论文中最大问题就是材料缺乏,积淀少,不够典型,不够新颖,使得作文缺乏论证力量。学生该怎样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有感而发。“多方面地积累素材”提醒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高中语文教材就是一座蕴藏着丰富的议论文写作素材的宝库。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深挖课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评卷细则”里要求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的优秀的议论文来呢?

一、从课文作者生平的角度挖掘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的经典之作,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能只学习文字、词句和写作技巧,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要知道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学习《赤壁赋》要知道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不难发现,那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其素材有很多就源自我们的课本。

如2012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就用陶渊明为写作素材: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又如2013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使用苏轼为写作素材: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上面两则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就是运用课文作者生平事迹为写作素材,合理阐发观点的成功典范。由此看来,成功的作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要求高中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博闻强识,善于积累挖掘文章作者的相关素材,并积极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才会突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藩篱,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二、从课文名言警句角度挖掘素材。

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都言简意赅,优美流畅,意味隽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语言可以直接引用在作文中,成为写作的原始素材。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对课文名言警句精心品味,这种品味就是要让学生从蕴含哲理和修辞表达角度来鉴赏,确定写作应用的角度,进而灵活地运用到不同话题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作为素材,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2013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闻吾过,心窃喜》一文开头:

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一句出自鲁人版必修教材自读文本《楚辞·卜居》。考生以三闾大夫的名言做开门之句,引人入胜,名言警句的引用彰显了文章的厚度,大大增强了论证的效果。

三、从课文文学形象的角度挖掘素材。

高中语文课文不仅涉及的内容丰富而广泛,而且人物众多而鲜活,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并巧妙利用这些文学形象素材,便能很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作文“材料丰富”。并且使用课文文学形象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既能显示出作者对文本钻研得深刻,也让评阅者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而更容易赢得“印象分”。像高中课文中项羽、刘邦、邹忌、窦娥、林黛玉、祥林嫂、别里科夫、玛蒂尔德等在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形象,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文学形象的思想内涵、性 1

格特征,恰当地作为议论文的论据,必然显示出作者游刃有余的写作能力和对材料信手拈来的深厚功底。

如2005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我心飞翔》便使用了项羽和刘邦这一文学形象作为素材:

纵观历史长河,又有多少的出人意料发生在情理之中呢?项羽、刘邦可谓一代枭雄,项羽正直守己、刘邦狡猾机智。鸿门宴上,项庄为项羽舞剑刺沛公,本可助项王成就一代伟业,然而,项王却因固守正直的洁名纵虎归山,以致日后项王兵败乌江。鸿门宴上刺沛公已在情理之中,岂料项王却甘愿保护自己日后的死对头,这倒是出人意料的。然而情理毕竟是人的主观理念,出人意料的事在历史上也非罕见。

这个作文片段就是以《鸿门宴》中的项羽和刘邦作为素材,充分论证了“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这一论点。文中的文学形象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作者得心应手地将它们准确运用到文中,使文章论点更加突出,论据更加充足,论述更加生动。

四、从课文思想观点的角度挖掘素材。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佳作,文质兼美,情文并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名家经典高屋建瓴,见解新颖,蕴含了作家许多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他们的思想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道理论据。在写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思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使自己的作文立意更加深刻。

如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便采用了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中作者的思想观点作为素材:

拒绝平庸,即使是在被黑暗笼罩之下,他们也选择了前进,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生命抗争。纵使上天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光明,海伦也不甘于平庸,她选择了与黑暗抗争,用顽强的毅力,造就了她,20世纪一个胜利的奇葩;纵使失聪的打击折断了他的琴弦,贝多芬也不甘于就此平庸,而是用坚守弹奏出生命的绝响,于是那个光焰的舞台,仍旧是属于他的音乐殿堂;纵使痛苦一次次的折磨着他的身体,史铁生也不甘于平庸,他与地坛为伴,以笔为友,用微笑向世人展现生命的希望,微笑是他坚强的象征,即使一生只能在轮椅上,他也不再平凡,世界到处都有他,史铁生,一个响彻云霄的名字。

这段文字论点鲜明,段首即亮出“拒绝平庸”, 作者挖掘了海伦、史铁生身上充满哲理的人生价值,来说明“拒绝平庸,与生命抗争”的意义,而且二人的思想观点给后人的激励和启发意义深远,阅读本文自然很容易被打动心弦。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其实教材就是学生精神营养的来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因此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好文本多角度挖掘写作素材。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读写结合,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不妨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鞠圣岳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71200邮箱:jushengyue@163.com手机:15269854007)2

第四篇:高考语文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作文审题

高考(语文)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7):作文审题

例1: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没有材料的命题作文,并且题目带有很强的抽象和象征意义。 【审题方法】审出题目中的虚指或象征意义。

【方法点拨】有些题目,本身就是双关语,其意义既有实指的具体的事物意义,也有虚指意义。审题时要审出它的象征意义,如“季节”,它可以象征人生的某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而如人生的某个阶段就是季节的象征意义。

【适用范围】此方法只适用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

【方法示例】“提篮春光看妈妈”,妈妈是对象,要求看的对象必须是妈妈(可虚指)。可是这里面,“春光”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是审题的关键。“春光”,采用了借喻手法,可指丰硕的成果、骄人的成绩等。因此,“春光”可以理解为离开妈妈后自己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理解为离开妈妈后自己在做人、生活等方面获得的进步。

练习1:请以“春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涵丰富,抒发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60分)

例子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无材料的命题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题目中的修饰性词语的限定意义。

【方法点拨】有些题目或是偏正结构,那么那些起修饰作用的定语或状语就是审题的关键。还有一些题目或话题,不是偏正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这种情况下,一般审题的突破就在动词上。

【适用范围】此方法只适用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

【方法示例】“诗意”词典的意思是“像诗里面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而这里的“诗意”更多的应是指人的一种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取向,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理。“诗意地生活”是充满希望、理想、激情、信念的生活过程或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像“自由”“高雅”“聪慧”“崇高”等。 “诗意地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诗意”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生活”,“生活”做动词看待,因此也就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或心理体验。

练习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上,有一群人叫波西米亚人,与其他劳动人民一样,他们勤劳、勇敢,但有一点不同,他们总是热情高涨,把劳动看成是快乐,而不是压迫。一天,一位德国旅行家行走在沙漠上,迎面就碰到这样一队人。另他不解的是,为什么每走一小段路,他们就要放下行李休息一会儿。于是,他上前问原因。回答声不很响亮,却很清楚:“因为我们走得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慢,我们要停下来等待灵魂赶上我们,不至于让他落在后头……”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展开联想,自选角度,以“带着灵魂上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有材料提示语的话题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题目或话题中限定范围内那些仍可以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

【方法点拨】有些题目或话题,可能是一些介宾结构,也可能是一些表条件的词语,但命题人的话没有说完,后面留下了让考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的题目或话题,审题的重点就是审出那些命题人没有说完的话。

【适用范围】此方法只适用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

【方法示例】首先让我们来关注话题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等、奥运圣火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传递等。

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另外从反面也可以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孩会受到大人的思想传递。再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

练习3:请以“变”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例4: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没有材料的命题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题目或话题隐含的限定因素。

【方法点拨】有些题目或话题本身暗含有一些限定因素,审题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 【适用范围】此方法只适用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

【方法示例】文章审题,主要取决于对“记忆”内涵的理解。这里的“记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忆,而是那些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心灵受到撞击后留下的深深烙印。这些“记忆”,留给我们的内心感觉或宏大,或涓细;有的喜悦,有的痛苦;有时是一种强烈的震撼,有时是美的陶冶,有时则是深深的启迪。对任何人来说,这种在内心深处引发的丰富情感和震撼,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会历久弥新,永不磨灭。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记忆,这是记忆的虚化。

练习4:追求、追逐、追随,都是“追”。 请以“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方法点拨】在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材料中,有些关键词句能够揭示材料的主旨,对审题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这些句子的位置一般处在开头或结尾,有时候也会在语段中出现。话题作文中的关键词语,一般在材料提示部分出现。

【适用范围】此方法适用于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

【方法示例】关键句子“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给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方向,也给考生以自由空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作为这一切的载体,母语(汉语)有着数不清的历史典故和道不完的神秘魅力。汉语是民族的根,精神的根。同时,提示语在强调母语重要地位之时,也隐射了当前母语及其尴尬的地位。这启示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现状。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不能单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一味讨论种种语言现象,应该进一步思考“母语”所传承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现象的阐释,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的理性思考。

练习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某次讲话中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其实,不仅是干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一些东西常怀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使我们内心充盈、宁静,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和节制,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以“常怀敬畏之心”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分析】这是包含多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材料中的感情倾向。

【方法点拨】有的材料中暗含了命题人的倾向,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把握了这些也就审题的方向。

【适用范围】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方法示例】这个题目主要体现的是关于“帮助”的主题。从材料的本身来看,包括正反两个事例。这里的每一则材料都涉及帮助和被帮助双方及其位置转换后的情况,故两则材料又有对比的作用。第一则材料中接受资助的178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就业后,没有一个去看望丛飞。而第二则材料中一个四年级的女生则为了给小李治病,捐出了全部的春节压岁钱。一正一反,命题人明显是肯定后着的行为。因此在立意是,可以立意为“助要学会感恩”。

练习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方哲人奥古斯丁说: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身置于脑后……

请以“发现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例7: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题型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审出材料中的因果关系。

【方法点拨】有的材料中包含了一定的因果关系。分析导致的原因,才能弄明白命题人的意图。

【适用范围】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方法示例】这则材料的中冯妇的悲剧是语言沟通不畅,因此可以从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沟通的益处构思立意,也可以从语言沟通的积极意义入手。

练习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他的麦粒。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例子8: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苗得雨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阅读短诗,根据诗的寓意,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题型分析】这是一则诗歌型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审材料中的意象。

【方法点拨】作为材料作文的诗歌,一般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某个意象传达特定的哲理。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需要从意象的形象特点来确定作文的审题立意。

【适用范围】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世上看似最不值钱的东西往往最宝贵,除了沙,还有空气.水.阳光……由此看来,贵与贱也是辩证统一的。

普通的事物中含有深刻的哲理,外表朴素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平凡事业往往有着伟大意义,简单的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就个人而言也许你总觉得自己普通如沙子,但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样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发出金子般的光辉。

练习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像大麦那样俯身

蒂斯代尔(英)

像大麦那样俯身 在海滨的低田里, 在强劲的大风中 歌唱不息。

像大麦那样俯身, 弯倒又挺起, 我也要不屈不挠, 从痛苦中站起。

要求:根据小诗的主旨,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字数在800字以上。

例9: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鼠危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急剧下降。

《助鼠为患》

作者 颜庆雄

(据2007年7月12日

《晶报》)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

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

②题目自拟。

③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漫画作文。

【审题方法】认真阅读漫画,关注漫画的各个细节。

【方法点拨】漫画一般以讽刺、夸张的手法,抨击现实的不良现象。看漫画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漫画,包括文字和图画。如果是多幅漫画,一定要结合起来分析。从细节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找到审题的突破口。

【适用范围】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漫画作文。

【方法示例】漫画的内容是一群田鼠给食客送感谢信,吓得食客夺路而逃。逃跑时,手里还拿着筷子,旁边就时餐桌,上面摆着已经做成菜肴的蛇、猫头鹰(田鼠的天敌)。漫画的标题是《助鼠为患》。从内容看,是因为人们的行为导致生态失衡。从标题看,明显持否定态度。因此就可以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方面去立意行文。

练习9: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阅读漫画,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主题不能脱离漫画,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例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审“要求”和“注意”。

【方法点拨】文题中除了开头的题干表述、中间的材料,剩下的部分就是“要求”和“注意”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对作文的“构思”“文题”“题目”“字数”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合各种类型的作文。

【方法示例】如写作“整体与局部”这一角度,我们便会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诗句;写作“物以稀为贵”这一角度,便会想起“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等诗句;写作“美在距离”这一角度,便会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如讲“团队与个人”,就可从诗句里得到“独草无绿色,草众色欲浓”的启示。表现团队精神的事例,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均是很好的论据;又如在湖南抗击雪灾的战斗中,如果没有全省、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怎能那么迅速地融化坚硬的冰雪?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材料,文章自会胜人一筹。

但是最后“注意”明确要求: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即议论文或记叙文。 练习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放”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组成很多词。

①“放手”这是一种管理方法,作为领导,不必事必躬亲;松开手,把处理权“放”给手下,反而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②“放眼”这是一种观察方法,“风物长宜放眼量”可以少一些牢骚;放眼远观,可免做井底之蛙;放眼风景,可舒目怡情。

③“放飞”这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家长老师,无须将孩子囿于狭小的天地里,而应大胆地“放飞”,让孩子锻炼出强健的翅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例11: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单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辨明关系,一分为二看问题。

【方法点拨】“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适用范围】适合各种类型的作文题。

【方法示例】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练习11: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子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求同分析法。 【方法点拨】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的多则材料。

【方法示例】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①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②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③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④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⑧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⑨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⑩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练习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两年,许多文化现象出现通过各种媒体进入我们的视线,请看一组与文化有关的镜头――

镜头一: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据介绍,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我们将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目前,美国、瑞典、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

镜头二:燃放烟花爆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城市相继作出禁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最近,尊重市民呼声,上海、北京等市实行部分解禁,允许某些区域的市民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镜头三:2005年11月11日晚8时,中国向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奉献了一件特殊的礼物——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福娃”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的一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自选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例子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多向辐射法。

【方法点拨】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内容较散的多则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练习1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1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型分析】这是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由物及人法。

【方法点拨】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的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练习1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这只青蛙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入满满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但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子1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型分析】这是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提炼中心法。

【方法点拨】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适用范围】适合叙事性材料的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练习15: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高考作文审题方法总结

一、懂得审题的范围。

一般而言,作文的审题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立意、②拟题、③文体。

二、明确审题的步骤

审题步骤一般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步:理解题目含义; 第二步:确定文章中心; 第三步:圈定选材范围; 第四步:选定文体。

例如,对以“修养”为话题的作文进行审题立意,先要明确“修养”的含义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准;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接着,选择好它的具体含义,确定你要表现的主题(中心),如“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是成功的关键”。然后,根据这一中心圈定选材范围。

三,把握审题的方法

1.审出题目中的虚指或象征意义。

有些题目,本身就是双关语,其意义既有实指的具体的事物意义,也有虚指意义。审题时要审出它的象征意义,如“季节”,它可以象征人生的某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而如人生的某个阶段就是季节的象征意义。

2.审出题目中的修饰性词语的限定意义。

有些题目或是偏正结构,那么那些起修饰作用的定语或状语就是审题的关键。还有一些题目或话题,不是偏正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这种情况下,一般审题的突破就在动词上。

3.审出题目或话题中限定范围内那些仍可以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

有些题目或话题,可能是一些介宾结构,也可能是一些表条件的词语,但命题人的话没有说完,后面留下了让考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的题目或话题,审题的重点就是审出那些命题人没有说完的话。

4.审出题目或话题隐含的限定因素。

有些题目或话题本身暗含有一些限定因素,审题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 5.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在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材料中,有些关键词句能够揭示材料的主旨,对审题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这些句子的位置一般处在开头或结尾,有时候也会在语段中出现。话题作文中的关键词语,一般在材料提示部分出现。

6.审出材料中的感情倾向。

有的材料中暗含了命题人的倾向,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把握了这些也就审题的方向。 7.审出材料中的因果关系。

有的材料中包含了一定的因果关系。分析导致的原因,才能弄明白命题人的意图。 8.审材料中的意象。

作为材料作文的诗歌,一般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某个意象传达特定的哲理。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需要从意象的形象特点来确定作文的审题立意。

9.认真阅读漫画,关注漫画的各个细节。

漫画一般以讽刺、夸张的手法,抨击现实的不良现象。看漫画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漫画,包括文字和图画。如果是多幅漫画,一定要结合起来分析。从细节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找到审题的突破口。 10.审“要求”和“注意”。

文题中除了开头的题干表述、中间的材料,剩下的部分就是“要求”和“注意”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对作文的“构思”“文题”“题目”“字数”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11.辨明关系,一分为二看问题。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作文审题不忘三忌:无视话题,另起炉灶;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答案解析

练习1: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审题难度并不大。“春天的故事”可以写春天发生的有价值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但是审题显得肤浅。“春天”除指季节春天外,还可以比喻某个非常好的时间。它可以针对人、企业、国家等。考生在写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阅历,选择合适的角度构思行文。

练习2: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短语式,观点式标题,其中“上路”有隐喻意义。

灵魂,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中,有四个意义,第2点“心灵,思想”,第3点“人格,良心”,可以成为思考的切入点。

上路,可以指人生之路,也可以具体化,指奋斗之路,追求之路。带着灵魂上路,立论角度可以考虑如下;

(1)关注物质生活的发展,追求成功的目标的同时,应该同时关注心灵生活,精神生活的发展。保有宁静,澄澈 的心灵世界,才能在 追求中不会迷失自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洁净的人生境界,享受生活的点滴精彩。

(2)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尊严,人云亦云,没有正确的理想,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之路,追求奋斗之路上可能就走不远。

(3)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有人格与良知,道德的底线不能丧失。

(4)工作,追求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因为急迫的得到,反而失去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宁静与快乐,不可取。

练习3:

【答案解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在变化,国家政策也在变化,从去年开始把财政支出主要放在了民生问题上面,更加体现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自然:由于人类一些不正当的做法,给环境带来许多危害,导致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同时许多动物也在灭绝,许多动物的栖息习惯也都在改变.

生活:生活水平在提高,许多人开始拒绝吃粗粮,开始出现亚健康,人们饮食改变的同时,身体状况也在改变

人文: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 练习4: 【答案解析】第一,要写好这个话题,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做到“思想健康”。虽然说追求什么是个人的事,是他自己的权利,但写文章还是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主题的,要引人向真、向善、向美。高尚的追求是有标准的。简而言之,就是追求真、善、美。

第二,为了能有更好、更适合自己发挥的角度,还需要就这个话题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做到“思路开阔”。 1.可以写为什么要追求。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追求,追求是人们积极进取的动力。人类正是在不断追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创造、完善。历史的车轮正是在追梦过程中飞速地向前发展的。 2.可以写追求什么。追求的目标是因人而异的,是个性化的。然而,追求也应该有一般的标准:符合正义、公理和良心,这样的追求是有意义的、高尚的。追求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都将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更彰显人性的光辉;追求是一种无上的快乐,凡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他人、心系天下的人都将感受到追求中蕴含的无穷乐趣。 3.可以写追求要注意什么。(1)确定所追求的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选择一个恰当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实际,为一个切合实际的、正确的目标而奋斗,即使过程很艰辛,也总有实现目标的可能。若因“好高骛远”却“锲而不舍”,到头来只能是浪费生命。(3)追求需要执著、坚忍不拔的精神。否则,一事无成。(4)追求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

练习5:

【答案解析】标题作文可以不用原作文材料,但原材料对作文的主题内容、对象范围及导写等都有着重要的提示,因此考生务必仔细审读。从本则材料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内容。“要常怀敬畏之心”。②敬畏对象:“历史、百姓、人生……”;主体:“干部”、“每个人”。③敬畏的结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充盈、宁静,兵灾行为上有所戒惧和节制”。④意义:“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2)作文题意的理解

心:思想,意念,感情。

“敬畏”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严肃对待,不随意;“敬畏”给人最大的误导是一个“怕”字,让人生出畏惧心来。如此也就失去了“敬畏”一词的内在意蕴。这里,“敬”,是一种心理态度。有一个成语“敬若神明”,可以让人体会到“敬”字中举过头顶之态以示“虔诚”的含意。举过头顶,说明所敬之事的高大和重要。“畏”,惧,可以引申出“谨慎”的含意,小心翼翼的样子,重视而不敢有丝毫怠慢。《中华大字典》对“畏”的解释有两个义项:①敬也;②服也。由此可感,“敬畏”一词是事物在心理上的重要程度,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敬,重,而生虔诚心;畏,重,而生诚恳,谨慎待之,不敢有丝毫懈怠。“敬畏”——敬重并非常真诚,非常认真地对待。比如“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业”、“敬畏诺言”……

“怀”:怀有,保持,存在;“常”:经常,不是一时。

练习6:

【答案解析】作文以“发现自己”为题目,已经很明确地要求,要写一篇命题作文。即便是命题作文,命题人提供的材料也须认真阅读,深入领会其命题意旨。“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己置于脑后……”中,“却把自己置于脑后”明显来看,作者对此种人持否定态度。 反向来看,那么发现自己的什么呢?发现是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等,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或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自己则可以指自身的个性禀赋、精神特质、优势短板、价值实现等等。发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过程。当然,这里的“自己”,可以是“小我”,也可以上升到“大我”境界。

思路点拨 1.发现自己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现今这个纷繁复杂、色彩斑斓的世界。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做真正的自我就更难。

2.一个人如果能发现自己,能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问题,去想合理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生活中去注意这些细小的环节,一定会成为更优秀的人。

3.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成功道路的,因此,我们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4.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最正确的道路,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上少走弯路,才能确定最优化的目标,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从而走向成功。 意见建议

练习7:

【答案解析】公鸡抛弃珍珠,是因为这个宝物他却毫无用处,所以他继续翻找他的麦粒。材料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要量体裁衣,认清自我,不能盲目追求。

练习8:

【答案解析】大麦在强劲的风中歌唱不息,不屈不挠,从痛苦中站起。实际上就是赞颂大麦的面对痛苦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

练习9:

【答案解析】漫画家把烟囱冒出的黑烟,形象化地拟为紧紧缠绕地球的锁链。一道一道,密密匝匝,几近把地球捆死。借以比喻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废烟,污染环境严重、生态惨遭破坏,致使整个地球变暖、变色、变质。几乎把个正常运行的地球推向绝境。从而揭示人类生存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故把这个重大主题取题为“自缚”,故有作茧自缚之意。令人读后油然叹惋。

从画中惨景不难看出,倘使这种自缚任其发展,无限延伸,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必然陷入自缚困境。客观上说就是自杀、自灭、自绝与世。

人类,是自缚的制造者,有是自缚的受害者。找到了主动与被动的规律所在,既然是自缚,当然,也就能找出合理的、自我解脱的途径。欲免除自缚之苦、解脱自缚之危,就要顺藤摸瓜、沿“链”追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长远之计。

要消除画面中的惨痛结局,就要全民动员、齐心协力,人人动手、献计献策。爱护、珍惜美丽的世界,还地球一个洁净、蔚蓝的天空。生存自救,实行能源利用革新,调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污染消除,当是积极有效措施。

练习10:

【答案解析】从“放”的三个义项来看,写作有三个基本方向:

一、管理要有艺术,给别人留下潜能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别人的积极性。

二、看待事物目光要长远,不能鼠目寸光。

三、教育要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孩子成长的藩篱。

考生可以选择这三个义项中的一个切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己储备的各种素材,构思行文。但文体必须是议论文或记叙文

练习11:

【答案解析】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练习12:

【答案解析】本题首先要求我们对所给材料加以总结,可以概括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我的感受”,然后结合“镜头一二三”进行叙述议论。对于孔子学院、烟花爆竹限制性开禁、奥运吉祥物可以综合成一个共同性的主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国内外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材料(比如“限制性开禁烟花爆竹”)确定主旨: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智慧结合;

还可以就其中2则材料(比如“孔子学院”和“福娃”)确立“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的主旨。写这类题目一定要考虑下列因素:

1、扣住大方向:必须谈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你所谈及的必须在在这个范围之内;2 、锁定范围后,不能空谈,要抓住其中一点从多角度来谈;

3、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看法。

练习13:

【答案解析】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练习14:

【答案解析】青蛙为何能“安然逃生”?正是因为它有一种忧患意识,在生死存亡关头,能一跃而跳出油锅。同样也还是这只青蛙,却又为何“葬身锅底”?这是因为它满足“逍遥自在,恬然自得”的环境,以致当危险悄悄袭来时,它“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同样是这只青蛙,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对照特点。我们在由果寻因法的基础上,不难得出这样三条结论: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处逆境要勇于拼搏,居顺境应头脑清醒,自强不息;三是及时自拔,犹未为晚,不以为然,则必将滑向灾难的深渊。

练习15:

【答案解析】对这则材料,如果从苏东坡前倨后恭,立即改联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提炼出:人应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如果仅从苏东坡题写对联和修改对联的角度去看,可以提炼出:少年苏东坡才智超人。但这两个立意只有前一个是基本立意,只有它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

第五篇:高中语文 我的偶像大全(写人作文)素材

我的偶像大全(写人作文)

成长的史册堆集的足有一尺之厚,偶然翻开看看便觉得酸甜苦辣汇成于首歌,在心头激荡着,每一个音符都是我成长路上的见证,也就是因为心中有了那些值得崇拜的人了才是这首歌完美。

NO.1——曹操

把曹操放在第一位是有诸多原因的,第一个便是他是我老乡,同时老乡人,怎能不多关心关心?紧接着就是他的坦诚,宁做真小人,也不作伪君子,第三点是他的文学风采,建安文学的头头,想必不会是庸俗之辈吧?

NO.2——胡歌

胡歌是我崇拜的唯一的娱乐明星,帅气的外表,高大的身材,精湛的演技使他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他的经历有人说是一个奇迹,2006年刚出道不久的他,不幸发生了一场车祸,知道他重伤毁容,可性格开朗的他并不在乎,一再坚持等在一次复出时人气反升,其中原因可想而知,不过我对他的崇拜在一句话就是出车祸时刚苏醒就说:其他人怎么样。

NO.3——我

有人说崇拜别人不如崇拜自己,信以为真人,我开始疯狂挖掘自己的长处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点:多愁善感。多愁善感并非不好,可以让人的思维敏捷,你想想,经常动脑子的人,反应能迟钝吗?

成长的史册中,追星是其中的一颗星,可灿烂的星空这一颗星也不能缺少。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下一篇:工作中如何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