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2-10-13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 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 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 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 如何激活课堂, 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 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 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 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 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 缩短时空距离, 扫除学习障碍, 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 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能力弱,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 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 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 激发思维去思考, 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长度单位米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课, 我让学生用卷尺量出一米长的绳子, 然后用手比一比长度, 感知一米有多长。又让学生用卷尺测黑板和教室的长度从而加深对米的认识, 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 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3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 如果缺乏情感参与, 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 是不完整的学习, 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 学生也就不会喜欢, 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 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 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 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 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 规范思想形式, 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 保持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 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 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 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4 尊重学生, 营造和谐的师生双边关系

在课堂上, 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 师生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时而窃窃私语, 时而小声讨论, 时而高声辩论。学生争相发言, 有的居高临下, 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 细致缜密。针对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 老师不时点头赞许, 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 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和千克”一课时, 在教学生明确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之后, 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拿出10多种东西, 有铅笔、橡皮擦、黑板擦、文具盒、苹果、一包盐、一本书、一包豆子等乱放在一起。我说数字, 请同学说单位, 看谁说得正确。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回答。比如我说一筐苹果有35 () , 有个同学就回答是35克, 另外有同学马上就反驳说应该是35千克, 他说:“因为是1千克苹果, 而不是一个苹果, 所以括号里应该填千克。”其他同学听了都为他鼓掌。也有胡乱回答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填单位不对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 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5 利用批改时的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批改作业时一般不用勾和叉, 我觉得这会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 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 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指出其不足, 肯定其成绩,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 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 增强自信, 再提出殷切希望, 改正缺点, 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 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 要是能提高正确率, 那肯定是最棒的!”, 或者“老师相信你能把字写工整, 加油吧!”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 我就会在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到:“你进步了, 孩子。”“继续努力吧, 孩子。”并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或写道:“看到你在进步, 我万分高兴, 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他再进步了, 我就会写道:“好样的, 孩子, 我为你感到高兴!”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 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从生活经验入手, 通过多种形式, 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 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 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 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讨自贸区离岸业务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下一篇:基于价值工程的旧厂房改造实施及其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