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2022-04-28

小编精心整理了《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与其他学科比较一致的教学思维即为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坚持素质教育,初中教学的内容、总目标、教学宗旨更加倾向于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实现初中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篇1: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近几年,我市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深入探讨了素质教育的问题: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一、学习素质理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2009年10月我校有2位教师到广州参加全国“第8期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学习。听取了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所作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的理论讲座和部分生本教育实验教师的经验介绍。在学习中,他们感受到了那生命绽放的课堂、精深博大的学术魅力和生本教育给师生带来的自信和快乐,从而深深地迷上了生本,于是由韦燕老师主持申报了市级的一个生本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我是其中的参与者。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课题领导小组于2010年寒假业务学习时组织教师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重视个性的教育;是确认学生主体,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需要,给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价值导向与限定的教育;是一种重知识,又不唯知识,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加深了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确立素质目标积极探索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着眼于小学生身心潜能,我校编制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和实施建议。分低、中、高三个学年段,从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两个方面分别确立目标,提出实施建议。如高年级数学科智能素质的目标,我们是这样分三个方面加以描述的:①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绘画、制作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养成听讲、看书、看图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听讲能抓住重点,看书能发现不懂的地方;能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归纳、概括;能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析;能运用集合图的办法对某些概念进行区别;能运用线段图对某些应用题进行分析。②表达能力:能运用“假如……就……”和“如果……那么……”等句式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判断、推理,清楚地表达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在作业中采用正确的书写格式和叙述自己的见解。③应用能力:能运用概念对是非问题进行判断,能运用规律指导计算;能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组合图形的分析和有关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显现出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陆华玲师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因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她深有体会地说:“目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

三、落实“课程计划”开设“数学活动”

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划分为学科课和活动课两大块。这是建国以来学校课程设置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解决小学活动课无“纲”可依,无“本”可据的困难,我们于2010年上半年试编了活动课丛书:精心设计活动,体现课型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兴趣特长。

四、重视学科课程做好发展文章

学科课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如何在主战场上做好提高学生素质这篇大文章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三结合”。

1.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数学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主题班队会,请校外辅导员作报告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等知识向学生进行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启蒙教育;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祖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的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我们提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思考方法、应用能力等),实现知识、能力同步发展。数学的实质是:符号十逻辑。小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形象的与动作相联系的有关表象。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利用一些物质化的材料作为思维的中介物,让学生看看、拼拼、摆摆、摸摸,从而将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等通过自身感受呈现出来,达到内化成智力活动的目的。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现代教学观要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重要。我们认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考虑学生“乐不乐”于学习。并探讨各年级兴趣培养的要求:低年级教师要多采用直观教学,中年级要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求知欲;高年级则多让学生自己解答难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产生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李爱红

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篇2: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与其他学科比较一致的教学思维即为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坚持素质教育,初中教学的内容、总目标、教学宗旨更加倾向于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实现初中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素质教育;要求;具体实践;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逐渐地提升到教育的重要章程,并且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那么,初中数学应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呢?

一、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全面开展德育教学

构建学科德育体系,创新性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同样重要,甚至比智育更为重要。只有拥有好的德育思想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重点提高学生能力

优化学科知识体系,丰富学生课堂参与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身教养;加强学生的智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确保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劳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1.最大限度地发挥初中数学教师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占有比较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初中数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具体做法如下: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整个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开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整个教学工作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才能引起整个教学活动的变化。

(2)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及学科素养。一方面,从教师的道德素养方面讲,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从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讲,只有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演讲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亲和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保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良性循环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只有抛开压力和枯燥,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第二,完善学生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在比较自主的条件下,向最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进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条件,主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努力地竞争进步。第三,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做好自己的引导性工作,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合作,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可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师生之间传统的重复性“讲解—听讲—记忆”基础要点的模式。尽管学习方法和传授过程比较枯燥单一,但这是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起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是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一种或多种新型的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数学教学模式。当前已经逐步运用到教学过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活动型教学模式以及学者和教育家当前大力倡导的情境型教学模式、合作型学习模式等,或者完善后的比较初级的创新模式“拟定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

4.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细节

素质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等教学细节中。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在目标实现和具体实践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对一般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以下几方面却处于忽视状态:第一,数学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第二,数学学科与学生的真善美培养,数学学科与社会、生活、个人的教育;第三,数学学科与学生的习惯及作风教育;第四,数学学科与学生的心态培养等等。这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把这些教学目标渗透到每一堂数学课堂上,渗透到数学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具体的教学实践会影响到素质教育进程及素质教育所能达到的目标状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快速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禹丽娟.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单红杰.刍议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

[3]侯永沛.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科技风,2011.

[4]黄维亮.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6.

[5]杨发山.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科技咨询:教育科研,2008.

(作者单位 辽宁省实验学校鲅鱼圈分校)

作者:杜晓清

数学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篇3:

教学活动中数学素质的培养

摘 要: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建构性学习实现的。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关键词:数学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各学科都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共同任务,而各学科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数学教育在人的素质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建构性学习实现的,因此,什么样的知识载体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数学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这两个方面的现状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数学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在适当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發展,即充分开发潜能的教育。综合我国国情,素质教育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它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素质教育有四大特色: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学习基本权利,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按照当前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公论,作为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素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观念层面: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2)创造能力层面: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境和其他学科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型数学能力,并形成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3)思维品质层面: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

(4)科学语言层面: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数学也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素质应包括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学生学习数学可以理解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特殊的思维过程。近期的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所包含的数学活动成份这一角度,认为数学素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这样的探讨将有利于素质教育实践:

精确的定量思维和准确的定性思维;

数学地看待事物和对事物进行数学抽象的能力;

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推理能力;

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符号意识;

良好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三、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存在许多不足,可以用四重四轻来描述:重应试轻素质,重尖子轻差生,重灌输轻指导,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除社会和教师的功利主义外,与教材内容陈旧,反映数学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不够,教师主动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少有很大关系。长期以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占了主导地位,而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大量的时间花在讲题、练题上。于是,在学生眼里,数学成了枯燥无味的公式、结论和习题的堆积,充满灵感和生机勃勃的数学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

四、数学课堂上素质教育举措

1.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

2.重视“数学过程”的教学

“数学过程”是真正地理解数学,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或用数学解决问题所必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实践”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数学过程”包括“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这样三个阶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激发学习动力。

3.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和心理效应。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程度各异,差别很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各别学生之材施教,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增强求知欲。

4.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当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一节课的容量,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与紧张的状态下思考问题。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5.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素质教育要成为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公民身心发展的教育及挖掘个人潜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有大的更新。

作者:高东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床教学实践思考论文下一篇:学校德育系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