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学声乐教学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声学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中开放式教育理念、专业化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内容和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我国师范院校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乌克兰是一个拥有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

音乐声学声乐教学论文 篇1:

民办高校声乐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对于音乐专业声乐方向学生后续的训练、工作及音乐技能的提升,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伴奏是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乐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独特的伴奏乐,不管是人声,还是其他乐器都可通过钢琴进行伴奏。以钢琴为伴奏,不仅能渲染出音乐气氛,而且能与演唱者或演奏者密切配合,更好地为音乐情绪做出很好的补充,传达出演唱着和演奏者内心的情感。如今,在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已成为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否则,将不能胜任课堂教学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即兴伴奏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民办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方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接着就培养即兴伴奏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及策略,最后阐明了钢琴即兴伴奏的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的一门技巧性学科,它体现的是现今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对于音乐专业声乐方向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对学习声乐歌曲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是一名声乐学习者,在自己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过程中深有体会。首先,钢琴即兴伴奏涉及了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等音乐课程的基本内容,对歌曲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风格、意境理解有很大帮助;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把握歌曲的伴奏特点,使声音与伴奏完美结合起来,更好的把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然后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很好的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这样不仅可以自弹自唱,而且学习声乐歌曲也会非常容易;最后,对于将来从事声乐教学方面的学习者而言,钢琴即兴伴奏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教学技能。由此看出,钢琴即兴伴奏是衡量自身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考验音乐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音乐教育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相对较为年轻,我国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材仍处于学术初级阶段(沿用翻译外来书籍,或是借鉴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理念),国内各所高校对该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仍处于“各自为战”之状态,而未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

一、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1.钢琴即兴伴奏课的由来

“即兴”,在音乐中常常是指不以写谱为依据,在不做任何准备的前提下来开展瞬间性的艺术再创作。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即兴的表现形式早已出现。[1]19世纪中期,钢琴逐步传入我国,它是一种音域宽广,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器,钢琴除了通过这种独奏的方式展现它的魅力外。更可贵的是它应用面广泛,它可以为许多器乐伴奏,如二胡,古筝,小提琴等;还可以为声乐伴奏,如独唱,重唱,合唱,诗歌朗诵等;甚至为人的形体伴奏,如芭蕾舞蹈等。在这些钢琴即兴伴奏中,最重要的是为声乐演唱者伴奏,这也是钢琴即兴伴奏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在演唱声乐歌曲时,伴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首歌曲要想演绎出它的风格、韵味,演唱者必须使歌声与伴奏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行,而这就需要演唱者对伴奏非常熟悉。作为声乐学习者,一般用钢琴来学习和演唱歌曲,一是方便,二是易于学习歌曲,三是易于配合。

钢琴在普通学校与一般性演出中应用较广,为满足社会及教学需求,师范院校音乐系也陆续设立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伴随着该门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学经验的日益累积,与钢琴即兴伴奏有关的论文与教材不断出版。代表作如《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含即兴伴奏教学内容)》、《键盘即兴伴奏入门》周薇、朱鸿谊编著等。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很多音乐教师陆续研究和编写即兴配弹教材,关于即兴配弹的论文及教材层出不穷,如《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徐慧林、林棣华著;《歌曲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含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全国中等艺术师范、中师音乐班专业教材)等等。2000年以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即兴伴奏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态势,如《歌曲伴奏的即兴编配与弹奏》刘聪编;《流行歌曲钢琴弹奏速成》辛笛编。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從原来的小门类演变成了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并在发展进程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与形式。

2.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必要性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前提是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社会需求是教育培养的重要方向,音乐院校的培养实践充分显示:普通院校音乐专业毕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是走向基层服务,或从事音乐基础教育、社会音乐活动等,学生毕业后真正能走上独奏方向的并不多,而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却极为广泛。从专业角度上看,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面相对较广,如器乐钢琴伴奏、声乐钢琴伴奏、舞蹈伴奏等。其次,钢琴即兴伴奏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操作技能,扎实的钢琴即兴伴奏功底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即兴”即为“灵活”,它能够随着歌曲情感和学生对歌曲的反应即使调整歌曲所需的伴奏速度、音高、力度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是一名民办高校学校的的应届毕业生,曾调查过本校及省内几所民办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其学生的现状基本一样,基础知识不扎实,仅仅为考学而进行的突击训练,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爱好音乐才学音乐,只是为考学而做出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选择。根据这些学生的现状,将来面对基层教学,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1.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

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是要拥有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的。民办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没有钢琴基础,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有钢琴基础教程,每周除了把老师布置的曲子练熟后,还有很多时间。这时候我们可以买一本《哈农》练习曲(这本书为指法练习曲),只要每天坚持练,到大二时手指会非常灵活,这时我们再买一本车尔尼《599》练习曲,作品5 9 9 是一本初级钢琴入门打基础的技术练习曲,就作品本身的价值已超出作为初级钢琴入门打基础的技术练习曲的范围,并作为和声、作曲、伴奏、曲式分析等其他学习的价值。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599》包含有许多技术性的练习:固定位置的五指练习、大拇指的穿指练习、训练弹奏速度的练习、旋律上装饰音的练习、音阶练习、柱式和弦练习、分解和弦练习、刮奏练习、琶音练习等各种钢琴弹奏技术练习。

只有掌握了钢琴演奏基础,才有可能弹好即兴伴奏。如果连简单的钢琴琴键都不认识或不熟悉,谈何进行即兴伴奏呢?为此,我们应扎实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术及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与检验,才能真正使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得到较好发展。

2.扎实的和声理论基础及敏锐的听觉

钢琴即兴伴奏,是和声理论在实践中的一种应用方式,而和声设计则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伴奏是否符合歌曲的特色,和声编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伴奏者对歌曲和声走向的把握必须快和准。在那些儿童歌曲中,一般都使用调式骨干和弦,即正三和弦,正三和弦包含调式音阶的全部七个音,色彩明亮,铿锵有力。基于此,了解和掌握正三和弦的使用技巧,便可为这类歌曲进行即兴伴奏。这类歌曲和声走向也有一个固定模式,即Ⅰ—Ⅳ—Ⅴ—Ⅰ。例如歌曲《星星变奏曲》、《四季歌》、《红河谷》、《哇哈哈》等。而在一些声乐作品中会运用一些副三和弦,这样避免了主和弦过多的出现,是和声色彩变化更加丰富多彩,更接近作曲的风格及内容。例如歌曲《同一首歌》、《红梅花儿开》等,另外在一些歌曲中,如歌曲《飞吧,鸽子》,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即升四级和弦、降七级和弦,提高了和声的倾向性及力度,展现出了歌曲的感情色彩。可见,扎实的和声理论基础极为关键。另外,敏锐的听觉能力被誉为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精髓。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声设计好后,演奏者内心应领会到整首音乐伴奏的和声音响。在日常的即兴练习中,应努力做到眼到、想到、弹到这三大标准。演奏者要不断培养其自身敏锐的听觉能力,在学钢琴初期,应多听多练,多听谱曲,了解曲风及演奏特点等,努力做到每听到一首曲子后,便可对其和弦、演奏速度等掌握在手,演奏时做到胸有成竹。

3.灵活设计和声伴奏织体的能力

伴奏音型与灵活的设计伴奏织体能力,对于钢琴演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奏音型大体分为3种形式,分别为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与分解和弦。在《五星红旗》歌曲中用柱式和弦作伴奏织体比较适合,这样听起来较为深沉、庄重、饱满,能带给我们一种打节拍的感觉,安静且稳重,能够达到表现歌曲的作用;而对于舒伯特的《小夜曲》等相对较为抒情、安静、柔和的歌曲,运用分解和弦的伴奏类型会非常合适;半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相对于欢快型歌曲更为合适,能带给我们一种舞蹈的感觉,例如新疆歌曲《阿拉木汗》、《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歌曲类型不同,其伴奏音型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演奏者能灵活设计和声伴奏织体的能力,能在同一首歌曲中,运用多种伴奏音型来表达作品主题。

4.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

当手中拥有一首音乐作品时,第一步应先分析作品的音乐形象及其它传达的情感,它属于何种风格、有几个段体、速度如何等等,[3]都应从谱面上做出观察,以对歌曲有全面地了解。每首歌曲基调不同,所弹奏的织体也会有所区别。伴奏应同音乐作品交织在一起,织体应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首先,伴奏的音型应同作品基调相符合,如小桥流水、哭诉、骑马等等音乐情绪,只有通过认真分析,方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次,应分析每个乐句,如果歌曲中存在长时间的空拍时,此时应通过伴奏来予以弥补,不可使音乐中断,如果歌曲演唱较为紧凑,那么伴奏可通过某些基本节奏型即可,即“你繁我简、你简我繁”。例如,儿童歌曲《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旋律较为流畅、欢快,当拿到这首歌曲,我们首先应分析整首作品。此曲属于二段体结构,也就是AB单二部曲式,由此可见,织体应在 A和 B间发生变化,而到B段后,音域则被提升到十一度(c1到f 2),乐曲将被推向高潮。总之,在歌曲整体的分析框架上及作品风格的把握上,作品分析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有很好的定位作用,它能让即兴伴奏以“即兴”为基础对歌曲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乱弹或迷失歌曲原意,对歌曲演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前面已说道,为歌曲即兴伴奏尽管有其即兴性,但也并非是胡弹乱弹或直接套用老师的教法,而需要学生自身去感悟,运用其自身的悟性去诠释歌曲。在編配过程中,可以曲名及其音乐形象为基础,不断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假设自己身临其境,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的景象。例如,鸟儿在林中歌唱的感觉,可通过波音或倚音进行模仿;潺潺流水可通过上下行琶音予以呈现;痛苦、呻吟则可通过句手法予以传达;中国民间的乐器,如敲锣可用偏音与弦来做猛烈敲击;如要传达寒风凌冽或痛苦情感,可通过八度震音进行渲染。如此,整首乐曲便被伴奏者衬托得非常灵活了。从而也与作品表达的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在很多简谱歌曲中,通常只会给出主旋律,前奏与结尾都需要伴奏者自身去添加。这就要求其具备很好的想象力及创造思维,以及即兴作曲能力。尽管前奏和结尾知识演唱前的一部分而已,且节拍较短,不过其对整个歌曲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演奏者应重视歌曲的完整性,搞好想象性的前奏,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来予以编配,使节奏同主旋律保持一致,以便更好的引入主题。

6.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舞台经验

歌曲即兴伴奏是综合能力的展现,它既要求演奏者掌握熟练的弹奏技巧,同时也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学生台下弹得很好,一上台配有伴奏便显得很紧张,手指颤抖,使得整首曲子弹的不流畅,甚至出现乱弹的情况,这就要求伴奏者具有很好的心理适应及反应能力,避免其因上述情况而在弹奏时手足无措,导致整首音乐不够完整。要克服舞台上的紧张情绪,平常就应强化技术练习合作,“艺高人胆大”,要多弹唱和演奏、多登台,且头脑应保持清晰,同时,要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经验总结,逐步调整个人的心理。程桂林就曾表示,即兴伴奏弹得好的人,并非是在学校中学出来的,也非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锻炼培养而成的。所有理论价值均是通过实践来体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与技术全部运用到钢琴即兴伴奏中去。基于此,不论是基本功训练、和声选配,还是培养听觉和视奏能力等,都要求演奏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否则,即便你设计和想象的再好,不付诸实践实践的话,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不能真正培养出即兴伴奏能力。为此,应尽量争取参加演出的机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及心理素质。只有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相当熟练后,演奏者才能真正掌握即兴伴奏。

三、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意义

针对民办音乐教育专业中主修声乐的学生而言,由于声乐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对钢琴即兴伴奏弹奏能力有较高的依赖性,不管是在平时学习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即兴伴奏能力将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技能,特别是针对那些即将要从事音乐基础教学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即兴伴奏,将为其后续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通常需要以自弹自唱的方式来对歌曲进行示范,且需根据学生的歌曲学习内容来提供风格不同的伴奏,或是安排合唱队排练、独奏演出,甚至是朗诵类节目配弹背景音乐等等,上述都属于音乐教师伴奏能力的表现,且这些并未对事实情况进行夸大。民办师范院校即兴伴奏课程与音乐专业院校有所区别,它以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为办宗旨,不管是从社会需求、还是音乐教学实践来看,都会让我们体会到钢琴即兴伴奏该项实用性学科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声乐主修的学生更是如此,它已逐渐成为主修声乐专业学生实用钢琴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其综合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是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沈阳音乐学院的路宏老师曾表示:在实用性方面,即興伴奏具有省时间、见效快之特点,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尤为适用。演奏者可根据其自身水平及工作需求来进行即兴编配。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衡量钢琴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尺。音乐教师通过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还可有效提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总之,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培养,关键还需要平常的积累。每位伴奏者的成熟都是源自艺术实践的千锤百炼,在教学工作中,切勿对自身的缺陷或不足感到气馁或是沮丧,要时常提醒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米世界冠军也并非一下子就可跑到世界第一速度的。如果没有真实、长久的努力,很难达到最后的辉煌。而在此期间,成功的前提在于自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和分析,勇敢实践,并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弹好即兴伴奏,将自己打造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注释:

[1]杨凌云.如何培养高等音乐师范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J].钢琴艺术,2011(03):55—56.

[2]程桂林,刘永福.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钢琴艺术,2012(07):90—92.

[3]费承铿.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与实践[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07):70—72.

(责任编辑:郝爱君)

作者:王志伟

音乐声学声乐教学论文 篇2:

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概览

【摘要】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中开放式教育理念、专业化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内容和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我国师范院校音乐理论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教学体系

乌克兰是一个拥有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从巴洛克时期开始,这里就孕育出众多的世界级音乐巨匠,如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马克维奇、李森科等等。他们那些经典的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这必然与该国科学、系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息息相关。

在乌克兰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分布着40多所包含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音樂学院和师范大学。这些学校的建校历史普遍悠久,以笔者就读的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又名国立德拉戈马诺夫(mp a r o M a n o n a)师范大学,成立于1834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位于首都基辅,是乌克兰最大的音乐教研机构,也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都要派出专家、教授前往各州参加音乐教育专业的“国家考试”(简称国考)评审任务。下文将以该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为对象,对该校开放式教育理念、专业化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内容和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开放式教育理念

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由于国情的不同,乌克兰和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乌克兰注重“开放式教育”理念,而我国大多奉行“保姆式教育”理念。乌克兰的“开放式教育”理念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上,另一方面也突出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在学校的管理模式上,我国的大学大多将教学区和生活区集中在一起,以学校为单位来进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很少与外界联系。而乌克兰的高校却恰恰相反。乌克兰遵循的是一种自由式、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教学区和生活区常常分开,处在城市的不同区域。教学区和生活区常常由多所院校共同组成,没有围墙的阻隔,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这种开放式管理模式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能力,也促成了各个院校相同专业、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如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的教学区与基辅大学的教学区毗邻,而学生宿舍则分别位于基辅的三个不同区域,音乐专业的学生宿舍和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学生宿舍毗邻,位于阿波罗区,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两校的学生在一起交流活动。

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依赖于固定的教材,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的教师授课,常常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没有任何教材。教师上课时非常强调学生做好笔记,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找答案,图书馆自然就成了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理念一方面撇弃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体现出一种学术自由的思想。

二.专业化课程设置

从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的音乐理论课程设置来看,学校不仅开设有专业基础课,而且根据不同的主修方向还开设了与之相对应的理论课程。例如在教学法课程的开设上,音乐教学法为通读课程,全部学生都要学习。而钢琴教学法只针对钢琴方向学生开设,声乐教学法只针对声乐方向学生开设,指挥教学法只针对指挥方向学生开设等。除此之外,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学校还开设了一些延伸性科目,如宗教音乐、现代音乐、爵士和声等等。

在课程的学分、学时设置上,该校非常强调以“音乐教学”为中心来进行学分、学时的设置。而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常常有近半与音乐无关的课程,致使音乐课程的学分、学时大大缩水。如我国的师范院校的和声教学大多开设两学期,复调开设一至两学期,合唱指挥开设两到三学期。而在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和声与复调一共开设六个学期;合唱指挥课分合唱集体课和指挥个别课,开设整个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教学的始终。这种以“音乐教学”为中心的合理课程设置,无疑加强了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

在学生选课方式上,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会在每学期根据学生的不同选修方向,列出相应的课程开设计划表,上面会详细列出通读科目和专业选修科目。学校给予学生很大的灵活性,只要毕业前修满所规定课程便可参加“国考”(师范生声乐、钢琴、合唱指挥、教学法四大基本技能的结业测试),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或推迟修毕。在选课管理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选课登记本。每学期选完课程后就在登记本上记录,然后报给教务员在选课总表上进行记录。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课程科目、数量一目了然,到学期末就拿着自己的登记本去考试,考场上监考老师大多现场给分,记录在登记本上,因此选课登记本也就成了学生的成绩记录本。

三.系统性教学内容

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时数的充裕,方便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这就使得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的音乐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非常强调系统性。下面将以几门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课程进行阐述。

(一)和声与复调

和声与复调为必修课。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该课程前两年以和声教学为主,第三年以复调教学为主。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知识点几乎贯穿了整个欧洲音乐发展的始末。如在第一学年,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古希腊和格里高利圣咏中的正格进行、中世纪的变格进行和对比复调手法、巴洛克的复调手法及多声部特点、巴赫的赋格手法、古典和声体系等等。第二学年主要以19世纪音乐中的和声手法为主进行系统讲授。第三学年以复调音乐的写作手法为主进行讲授。从上面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内容中有很大部分都不在斯波索宾等四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内,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讲义和乐曲实例来进行讲授。如教师讲到巴洛克时期的和声、复调手法时,就会以大量的巴赫四部圣咏为例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分声部演唱,感受巴赫时期的正格终止,同时也会要求学生以巴赫圣咏中的旋律来配四部和声,严格遵守巴赫时期多声部的写作禁忌。

(二)合唱与指挥

合唱与指挥为必修课。在教学形式上,分指挥小课与合唱集体课,在教学中两者又会相互融合而出现合唱排练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该校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拥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内容。

1.指挥课:指挥课分总谱弹唱和指挥技法两个环节。总谱弹唱环节是讲授学习合唱总谱和教唱总谱的方法。在学习总谱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演唱某个声部的同时弹奏其余的声部,这样以此类推地熟悉合唱谱中的每一个声部;在教唱总谱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单手指挥演唱声部,而另一只手弹奏其余声部,以此类推来教唱每一个声部。指挥技法是通过系统讲授指挥的基本方法和讲解示范各个时期、各种风格作品的指挥方法来传授指挥的基本技法。

2.合唱课:合唱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有乌克兰民间合唱作品,更有大量的宗教性合唱作品,如巴赫的圣咏、莫扎特的弥撒、李先科的宗教合唱等等。在合唱教学的观念上,我国合唱大多注重外在的感官,通过强大的合唱音量和气势来征服观众。而该校的合唱教学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文化性,特别在对作品中和声美感的呈现上,更容易让听众体会到作品的“内心情感”。

3.合唱排练课:教学内容为教师每周指定数名学生在课堂上对合唱作品进行排练,教师对学生的排练过程和作品的演唱效果做出点评,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合唱排练的技巧和驾驭合唱团的能力。

(三)音乐史论课程

音乐史论课程为必修课,与我国师范院校音乐史论课程相比,该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到音乐的“里”,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音乐欣赏为例,课程的内容围绕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人物、风格进行介绍,类似我国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但不同的是教师常常要求學生结合音乐分析法对作品的主题、和声、复调、曲式等创作技法进行分析,布置作品让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找资料进行欣赏和分析,这就是“赏”和“析”的结合。

(四)作品文献课

作品文献课是针对于不同主修方向所开设的一门辅修课程,实际上是音乐史论课程的若干分支,如钢琴作品文献课、指挥作品文献课等。以钢琴作品文献课为例,教学内容为各个不同时期作曲家钢琴作品的介绍、不同演奏家的作品诠释等。该课程由钢琴系主任来授课,但她不是唯一的授课教师。当介绍到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她都会请乌克兰演奏该作曲家作品最为出色的钢琴家来授课,现场演奏、诠释,同时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演绎和诠释。

(五)教学法课程

教学法课程为必修课,除音乐教学法外,根据各个主修方向的不同又开设不同的教学法,如指挥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等。以音乐教学法为例,教学的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的第一年为理论学习环节。第二年为实践环节,主要是学生之间进行的观摩试教,同时观看大量优秀的精品课例视频。第三年为实习环节,学生需在中小学完成音乐课和艺术课两部分实习内容。

四、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音乐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分考查(s a u∈m)和考试(。x 3 a M e u)两种。一般考查科目由课任老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和考查情况综合给出成绩,成绩为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结果。而考试科目则由教研室或国家学位评审委员会给出成绩,成绩以五分制记分,等级依次为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及格)、3分以下(不及格)。以合唱指挥课程和音乐教学法为例,这两门课程的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一)合唱指挥考核方式

合唱指挥课程为国考项之一,课程的考核分指挥、合唱和排练三个环节。

1.指挥。日常性的指挥考核,学生通常在钢琴伴奏下指挥考核曲目。考核分上、下学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一般上学期为考查,由任课教师和部分指挥教师进行监考,现场给出成绩;下学期为考试,由指挥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参加评分,现场给出成绩。而指挥的结业考试,则要求学生以举办合唱音乐会的形式参加国家学位评审委员会组织的“国家考试”,指挥作品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成绩由评审委员会根据考生的现场表现给出成绩。

2.合唱。合唱的考核全部以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曲目为本学期演唱过的所有曲目。在考前两周,任课教师会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考查时教师会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现场演唱情况给出成绩。

3.合唱排练。日常性的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而合唱排练结业考试时,则要求学生以现场排练合唱队的方式参加国家考试。考试过程中,学生抽取一首简短、陌生的合唱作品,快速浏览乐谱5至8分钟后,现场为合唱队进行30分钟的合唱排练。排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最后完成整个合唱作品。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给出成绩。

(二)音乐教学法考核方式

1.教学理论测试。日常性的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说课情况现场给出成绩。而结业考试为“国考”项,考核由国家学位评审委员会组织。考试为一一面试,学生在考场弹唱、讲解自己准备的教唱歌曲,评委针对歌曲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现场抽取两道教学法问题进行回答,评审委员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

2.教学基本功测试。教学基本功测试以考查方式进行,内容为测试学生的弹、唱、指挥三方面能力的结合。测试中,要求学生在教唱作品的过程中,一只手指挥教唱声部,另一只手弹奏教唱声部,以及一只手指挥教唱声部,另一只手弹奏其余声部。两只手轮流变换来承担指挥与弹奏的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

五.结语

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理论课程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该体系中开放式教育理念、专业化课程设置、系统性教学内容和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反思我国师范院校的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大多还处在模仿传统音乐学院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路,但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学分、学时的限制,师资、生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一直不高。因此,只要我们对专业合理定位,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悉心借鉴他国成功的办学经验,深化教学改革,相信我们师范院校的理论课程必将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作者:罗钢芹

音乐声学声乐教学论文 篇3:

音乐剧发展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音乐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声乐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校声乐教学的角度看,也正处于转型期,因此把音乐剧表演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是一种新颖的发展模式,对音乐剧和教学而言都起到积极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这一结合的过程,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因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音乐剧 高校 声乐教学 改革

一、音乐剧与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引进,我国从80年代开始,音乐剧开始在我国发展,尤其在城市之中,成为市民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角度看,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逐渐接触和认识了这种舞台形式,并形成了一定的欣赏人群;二是音乐剧专业学科建设和市场推广也在不断的深入,尤其是在部分音乐或者戏剧院校中开设了音乐剧专业,为国内音乐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三是原创了一批具有本土风格的音乐剧作品,如《我们现在的年青人》《花木兰》等,对本土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当然,国内音乐剧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一些问题,如音乐剧欣赏群体普及性、学科发展专业程度、市场宣传推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弊端。

(二)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也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从最初的以美声唱法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到当今美声、民族、流行三大唱法并行,基本上形成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在很多地市级的院校音乐系中,还主要是以美声作为主要声乐教学内容,因此从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音乐系、普通本科院校音乐系中都设置了声乐学科,由于地区上的差异,学科的设置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二是当前高校声乐教学还主要是以传统的唱法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段作为教学内容,在内容体裁方面仍然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以上这两个特点就说明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还需要进行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声乐人才。

(三)音乐剧表演与高校声乐教学结合的契合性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在教学计划以及实施中,把音乐剧表演进行引入,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和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而言也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因此音乐剧表演与高校声乐教学进行结合有着很大的契合性,对于两者的发展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音乐剧表演需要专业化声乐人才的支撑,把音乐剧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不断的丰富声乐教学形式,形成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

二、音乐剧表演引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一)推动唱法多元化,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音乐剧唱法既包括了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又兼具乡村、摇滚、爵士等流行音乐元素,在国内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民族声乐的演唱特色,因此音乐会唱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特点就是多元化和包容性,但是整体上可以系统的概括为呼吸、真假声转换、吐字三个基本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唱法有着不同的技术运用方法,这就要求音乐剧演员自身在掌握歌唱技术的基础上,努力掌握多种不同的唱法,成为一名复合型的歌唱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把音乐剧表演引入高校聲乐教学,既可以有效的解决音乐剧歌唱人才缺乏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学生在声乐课堂中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需要培养舞台表现的能力,包括上下台的气质、台上站位的准确性、台上表演的形象性与情感传达等,都是每一个声乐学习者要达到的要求。就舞台表现来说,演唱者人物形象、心理塑造以及各种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与音乐剧中的戏剧元素相契合。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需要把音乐剧表演中的戏剧元素融入进来,结合相应的声乐教学曲目,深入的挖掘作品中的戏剧元素,尤其是在形象、心理塑造上进行把握,通过不断的排练、走台,达到提高舞台表现力的作用。因此把音乐剧表演引入高校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动力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做到演与唱的结合,从而是自己的表演更加的扎实,也适合音乐剧舞台的需求。

(三)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实现学科综合化

教学改革是促进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培养声乐艺术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目前很多高校也在积极的探索有效的声乐的教学途径,并从不同的角度开始着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笔者认为,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现学科的综合化应当得以高度重视。学科的综合化指的是在进行某一学科建设时,需要做到博采众长,凡是有力与促进学科发展的元素都应当进行采纳和借鉴,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实际上也是综合学科的范畴,如声学、生理学、语言学、心理学、表演学、教育学等。在音乐剧的学科元素构成中,也具有上述学科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改革中把音乐剧的学科元素融入进来,对于其改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为未来声乐学科的综合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音乐剧表演与高校声乐教学的途径

(一)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声乐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前瞻性、时代性的眼光为声乐教学的各项构成要素进行思考。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工作。一是在教学构成要素上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师、教室、舞台资源的配备等都需要达到音乐剧表演和声乐教学结合的要求,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二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同时,要成立相关的音乐剧表演队伍和团体,形成学校特色的音乐剧场文化,尤其要建立一个颇具实力的音乐剧创作队伍,要使学校成为音乐剧创作、表演、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机构,做到理论探索和创作表演的结合。

(二)教师层面

从当前高校声乐教师的资源看,基本上都是声乐专业教学和表演人员,从音乐剧表演引入高校声乐教学这一背景看,在教师层面上需要达到以下两点要求:一是声乐教师要认识和掌握音乐剧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在结合声乐教学的道路上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探索和研究音乐剧的唱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的让学生掌握应有的技能;二是建议多学科教师进行联合教学,即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有专业的声乐教师进行指导。还需要舞蹈、戏剧等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辅导,形成层次性师资结构,这样才能够增强教学的效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综合性的院校中,实现层次性师资结构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对于专门音乐院校而言,可以外聘相关教师进行授课,满足声乐教学的应有要求。

(三)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声乐教学的对象,是培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实现音乐剧表演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也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就是在高校招生方面,对招生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尤其是在舞台表现力非常强的学生应当是学校招生首选,基础好的学生对于音乐剧舞台表演的提高和迅速掌握声乐歌唱技能有着突出的优势。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则需要在教师引导和自我努力的结合下,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在驾驭声乐演唱和舞台表演的同时,刻苦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这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声乐学生需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唱功与表演的结合,行为与心理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也应当顺应当下背景和形勢,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音乐剧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在者三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被人们所熟悉,特别是很多的本土音乐剧频频出现在舞台上,在音乐剧的演唱中也加入了现代民族声乐的元素,形成了多元化的唱法技术,把音乐剧表演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无论是对教学还是音乐剧发展都是具有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两者的结合上,在学校、教师、学生等诸方面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使音乐剧表演尽早的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让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向红.论音乐剧创作特征[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04).

[2]居其宏.音乐剧与我国当代舞台变革[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4).

[3]于翌子.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4).

[4]刘喜梅.探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大舞台,2012,(08).

[5]杨曙光.构建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模式[J].中国音乐,2007,(02).

作者:姚佑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初级中学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