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2022-05-0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小企业占据的数量非常庞大,且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分析我国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到这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资金的情况,这也影响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并提出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意义以及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1:

建立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

摘要: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主体,因此,构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十分必要。当前,应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确保农业投融资持久、高效运行。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农业金融服务

文献标识码:A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产业化打破了原有农业发展的产业边界,涵盖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了农民、企业与市场,实际上贯穿了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在资金配置方式上,由于产业化过程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方式会出现变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地会出现变化。一是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二是农户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限,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农户的资金实力较弱以及社会资金流入产业化的渠道不畅,导致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缺乏,农村金融的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现有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需要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投入主体。目前农业投入主要来自财政、银行、农户(家庭开发经营支出)。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近十年在财政、银行、农户的农业总投入中,财政平均占17%,银行平均占61%,农户占22%,三者总投入平均增长20,6%,其中财政占7%,农户占17%,银行占76%。但是,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巨大的金融需求,现有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仍难以有效满足客户需要。

(一)从金融层面分析

1、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狭窄。农发行调整职能,将业务范围由原来重点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向农产品转化企业拓展,在拓展新业务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从其支持的范围来看,支持对象仍局限于粮油购销企业和粮油深加工企业,对畜禽养殖业、竹制品加工业、丝绸加工业等产业较少介入,支持“大农业”目标未得到充分体现。而农业产业化是以“大农业”为前提的。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外流。从县域商业银行近年情况来看,存差逐年扩大。由于上存资金元风险,收益性高,县辖国有商业银行均将吸收的存款通过二级准备金形式上存到市级分行,然后再以同样形式上存。县域资金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减少了支持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

3、农村信用社重负难当。随着农业银行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但由于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值改革攻坚阶段,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而产生的资金需求,显得力不从心。

4、担保基金品种单一,规模较小。虽然地方县市设立了农业产业化担保基金,但专门针对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担保基金数量有限,且担保基金的规模不大。这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

5、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我国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大量的企业还未达到规模。由于原有贷款制度的制约,信贷资金往往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压挤了一些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空间,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

6、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一是供需不能由市场信息反映调整,利率机制不完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其小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但目前的集中贷款决策权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信贷等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保险市场、担保市场等还未完善。

(二)从农业产业化层面分析

1、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较低,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品牌意识不浓,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其融资需求。

2、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运作不规范,生产经营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且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甚至提供虚假报表,因而难以取得金融支持。

3、有效抵押不足。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起步较晚,规模小,家底薄,有效资产存量少,而要取得扩大再生产贷款必须有可行的担保单位和抵押物,但由于其自身抵质押不足,信用评级低,寻求担保单位较难,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往往因此得不到满足。

4、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是弱势产业,整体效益比较低,受自然环境(如台风、禽流感等)的影响大,而目前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补偿体系、农业担保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使农业及其产业化经营的弱质性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又较高,特别是一些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更是需要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在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能为防范风险而谨慎投入信贷资金,从而使企业丧失发展良机。

二、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

应当建立以非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基于市场机制的、受法律制约的、规范的金融组织。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实施“三农”资金支持,逆市场配置资金,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支农方式。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对符合国家发展意图的农业政策扶持项目的直接或间接投入,可以诱导更多的商业性、社会性资金投入,形成乘数效应,以达到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

农业银行要调整发展的思路。鉴于农业发展银行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实力有待增强、民间金融尚需规范等历史和现实因素,农业银行应是有限度而不是完全的商业化。要积极支持乡镇优质企业二次创业,作好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交叉定位。由于农业银行继续代理部分政策性支农业务,国家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和补贴,人民银行也应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再贷款,解决支农资金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要明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完善其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应按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革,恢复其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建立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科学民主的产权制度。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信用社更大的支持,

在利率的确定方面应有相对于商业银行更大的浮动空间。

邮政储蓄要大力推进小额贷款的试点,为加人产业化环节的农户提供更及时的资金帮助。要建立规范化的中央银行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支持制度,借此促进邮政储蓄存款回流农村。

国家要扶持农村各类金融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资金,基本上是依靠自身的积累和农村中的私人间借贷发展起来的。农村中私人间借贷每年可以达到几千亿元,这个事实说明,各类金融合作组织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村镇银行的试点在这方面是个有益的尝试。

(二)优化投融资环境,确保农业投融资持久、高效运行

健全的农业投融资机制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投入农业,稳定农业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有效运用农业资金。应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应逐步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要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财政应对农民、农村企业所交纳的保费以及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和信用登记系统,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诸如农业风险基金等专项基金和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对因遭受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解除农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对农业投资的信心和决心。要优化农业投资环境,使农业资金持久投入、高效运行。

(三)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要着手制定当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发展措施。

农发行要突出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加工企业,营造农发行信贷业务的品牌优势。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规划,有目标、分步骤地实施营销和发展战略。要积极巩固现有客户,着力培养一批优质客户,适当集中审批权限,抓好制度建设,探索积累经验,可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扩大省分行审批权限,并赋予二级分行一定限额内的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办贷效率,壮大优质客户和黄金客户群。金融机构要在促进粮油产业化和加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农信社和农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时满足农户与企业的资金需求。坚持因企因户制宜的原则,把握企业和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掌握企业和农户的资产负债、经营效益、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关联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债权债务关系等情况,分析其现实的风险承受能力,注重从第一还款来源判断和把握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改变单纯依赖抵押担保或保证担保来把握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方法。灵活选择贷款方式及信贷支持方式,降低客户交易成本,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提供有区别的信贷服务,采取相应的贷款管理方式。将农发行的资金、营销资源和管理投入,按照客户的层级优化配置,从而不断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贷款质量,有效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促进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适时开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业务,适应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发展精深加工的需要,有计划地逐步安排企业技术改造、生产基地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业务,增加新的贷款业务品种,支持企业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借以扶持、巩固和发展一批农发行的忠实、优质客户。要发挥信贷资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银行要根据新业务发展需要,改进资金结算方式,创新结算工具,择时开办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信用证(卡)业务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和结算服务。

责任编辑 伊 人

作者:李 敏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2:

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小企业占据的数量非常庞大,且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分析我国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到这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资金的情况,这也影响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并提出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意义以及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原因;意义;策略

小企业的发展能够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当下社会,由于小企业本身缺乏较为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较差,只能够依赖政府的扶持。很多国家和地区逐步意识到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并开始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也通过设置相应的鼓励机制对小企业进行扶持,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也阻碍了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我国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分析

(一)小企业资信差,信用等级低

小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力都比较差,其在贷款的过程中能够用于抵押的物品以及资产较少。银行在给小企业办理贷款服务时,采用的就是抵押贷款的方式。小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设备,所引进的设备缺乏技术含量,往往比较落后。对于银行而言,并不可能将这笔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款项。而在交易的市场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供抵押物转让。这就使得一些抵押物难以变现,银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此时也就给小企业的贷款带来了压力。其次像一些国有银行会通过评定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给予贷款。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常常会出现被低估的情况,这也使得小企业长期无法得到金融的支持[1]。

(二)银行不愿意为小企业服务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内部规模不完善,发展存在风险,贷款金额较少,银行更愿意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例如小企业在贷款时金额都不大,但是每一笔贷款都需要经受调查、评估以及监督等,这就会在无形中增加银行的成本。从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角度来看,银行均不愿意为小企业提供服务。

(三)社会中缺乏专门为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

其实针对小企业贷款的问题,除了国家银行可以帮助其解决之外,还可以由一些民间性质的资本帮助其解决贷款的问题。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可供小企业贷款的一些民间合作金融专业机构是非常少的。仅存在一些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规模不大,只是划分在一些少数的大城市中。这也是未来金融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

(四)小企业贷款担保难

小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必须要进行担保。但是由于小企业在社会中的关系一般,并没有一些上级单位愿意为其担保,自身也缺乏抵押品,这也就导致即使一些小企业有发展的潜力,但是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仍然会按照流程不给予贷款。因此必须要建立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基金,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在向小企业贷款时的风险。

二、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意义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占据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其会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总体水平。而对于小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又离不开资金。通过研究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方法,帮助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不断的扩大小企业发展的规模,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小企业是为当下大批人提供就业的方式,是为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保障,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的动力。通过研究金融的支持体系,可以促进小企业更好的发展,继而为国民经济注入力量。由此可见加强对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对于小企业的发展、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2]。

三、构筑我国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策略

(一)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就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均有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如像日本,就设立了中小企业的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公库等,这些金融机构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或者建立一些信用的保障制度,便于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放心的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就美国而言设立了小企业的管理局,其直接参与小企业的一系列的贷款活动,为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德国以及韩国也皆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就我国而言,目前银行并没有提供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方式,设立小企业的银行。具体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设立两种。第一种是商业性的,可以将城乡的信用合作社等进行改制,充分的发挥出这些银行在为小企业服务中的作用。就城乡的信用合作社而言,其比较熟悉地方的经济,可以借助这种优势,为小企业开展贷款的服务。第二种是政策性的小企业银行,该类小企业银行的资金可以通过发行政策性的金融债券的方式进行解决,为小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是免息的贷款服务。就目前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可以代行这种政策性贷款,等到成熟之后逐步组建地方小企业政策银行,实现扶持。当然除了构建商业性以及政策性的小企业银行之外,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积极的加入到为小企业服务中,为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同时也要加强做好监管,保证整个金融领域的可持续运行。

(二)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体系,对于解决小企业贷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商业信用融资对于当下融资较为困难的小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帮助。商业信用融资主要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卖方的信用融资,对商品进行赊销。第二种是买方信用融资采用预付定金以及货款的方式。商业信用融资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及时、灵活,比较符合小企业的特征。其次扩大银行领域的信用融资,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采用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建立信用关系。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其在融资时最主要的来源还是银行。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创新金融工具,为小型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业务。比如工行就针对小型企业创设了流动资金等贷款的产品。银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重要措施。另外还应积极的发展证券信用融资,该类融资是企业发展债券时筹集资金建立的一种关系。就我国而言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整体并不完善。比如在一定规模下的企业其资本金基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并不能够通过债券或者是股市的方式进行融资。因此则可以建立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通道,发展小企业的信用债券融资。最后发展租赁信用以及典当融资的渠道。租赁信用是一种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目的的一种行为。通过发展租赁业,采用融资以及融物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存在的不足。典当融资是一种质押财产权利或者是特定物品的方式,向典当机构借贷的方式。这可以成为一种盈利性质服务产业,也可以达到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一种方式。典当一般期限较短,资金的用途也不会受限,可以帮助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3]。

(三)为小企业提供丰富的贷款类金融工具

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步伐的一種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基于小企业本身的特征,加快对一些新型的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出,比如像商业银行就推出了一些适合小企业进行贷款的产品,如收费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集合委托贷款等方式。这些新型的贷款产品对于银行而言,节省了搜索信息时不必要的成本,也避免了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局限。其次可以拓展有价证券类金融工具,比如债券以及股票,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帮助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性的融资,在通过股票融资,帮助小企业获得稳定的资本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债券实际上属于一种直接融资的工具。对于小企业而言,债券的期限是不同的,其需要根据自身所需要的资金选择期限。但是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小企业想要发行债券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发展的前景,达到一定的信用级别,还要求专业担保机构进行担保。

(四)制定扶助小企业金融支持的优惠政策

为了建立对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支持,我国可以积极的研究国外的一些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的优惠,对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扶持。第一可以通过鼓励小企业创业的方式,为小企业提供一些政策性的贷款以及融资的担保。第二可以加大对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比如针对小企业在技术方面开发的贷款问题积极给予补助。第三加强对特定行业的支持。比如目前的一些小新能源企业,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及设备的扶持。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要积极的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才能够帮助小企业快速的成长。比如通过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构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体系等方式,营造合理的金融结构,促进金融行业以及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途径及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5):128.

[2]付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12.

[3]佛玲奋.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367.

作者:熊申祎

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篇3: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分析

【摘要】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信贷的资金支持,文章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内涵出发,全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面临的困难,并对如何优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是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目标是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内涵及内容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是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业产业化要长期全面发展,产业循环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持。从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市场体系建设。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四是支持专业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五是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和运用。六是支持信用担保和农业保险机构的建立。七是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目前国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民间金融等共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格局已经形成,但从总体上说,金融支持并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当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面临的困难

(一)从金融支持体系自身角度分析

1.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组织形式不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现存的组织形式,是政府主导的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资金供应主渠道的任务,而农村信用社则成为支农的唯一“主力军”;四大商业银行大规模从农村地区撤离,民间资本型的中小商业金融和互助金融缺失,缺少全国性的、多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有金融支持体系的组织形式缺陷带来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严重损害产业化金融需求主体的利益。

2.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功能不健全。现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不健全,农业发展银行农村政策金融功能单一化,主要承担的是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贷款的政策性任务,没有真正担负起支农重任;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致使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未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缺少监管,发展存在很大隐患;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覆盖面较窄,不足以抵御农业生产存在的各种风险。

3.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水平较低,很难满足产业化的需求。服务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现有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仅停留在存贷款业务的扩展,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中间业务发展严重不足。

(二)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需求角度分析

1.金融支持体系与农业产业化主体需求不相适应。现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表现为市场分割背景下的垄断格局,无法为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产业化功能残缺;农业银行主要支持信用级别较高但数量较少的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是农户主要的信贷来源,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区域是按行政区划严格分割的,所以农户贷款市场是完全的卖方垄断。农村信用社本身因体制和技术等因素而未能实现经营上的协调配合,且与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缺乏协调,也不存在功能互补的业务代理而使产业化主体的信贷满足率较低。

2.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和环节过窄。目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支持领域基本上局限在龙头企业本身,支持的环节基本上局限在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但由于风险大、利润水平低,缺少抵押物等问题,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依然非常困难;对种养殖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信贷支持不足;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在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户需要;金融支持体系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分摊在各个组织中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更好地推进产业化的需要。

3.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风险防范理念和措施存在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受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多重压力是不争的事实,金融支持体系审慎的信贷支持方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际审批中其往往是审慎有余。对一个项目、一笔贷款从怎么不行的角度思考得多,从怎么能行的角度研究得少,积极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理念不强。在风险防控措施上大多局限在信用担保和财产抵押上,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得不够,与有关行业合作研发防控风险产品的举措不足。

(三)从农业产业化外部金融环境角度分析

1.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些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借债不还,甚至认为各种支农贷款都是无偿的救济款,加上支农贷款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所以贷款的收回率很低,以至一些地方把争取专项贷款作为追逐地方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使金融支持体系在支农过程中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2.证券市场融资较困难。农业产业化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目前通过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数额少之又少。上市的农业类企业占比低,筹资数额少且筹资比例也偏低,而且部分上市的龙头企业所募集的资金也多转入非农领域以取得短期回报,同时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偏低,有些农业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达不到再融资的条件。

3.农业保险不发达。目前,农业保险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没有专门的政策性保险机构,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加之保险公司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缺少推广的积极性,同时,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缺少购买农业保险的热情。多数省市的人保分公司撤销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加剧了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紧张状况。

为解决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之间的矛盾,应优化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

(一)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不良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已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运营机制的建立,必须重塑新型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一是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完善金融立法,积极赋予农村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依法规范其行为。努力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提高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营造农村社会的信用环境。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严厉打击各类恶意拖欠、逃废债行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氛围。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农户的信用管理。当前应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管理系统,进一步建立和规范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形成对二者的市场约束机制,保证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从而促进社会金融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

(二)构建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

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当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一是要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进一步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办法,适当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使其符合农业的特点,同时人民银行要改进对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监管考核,既要有利于其防范风险,又要有利于其业务发展。二是给予农业发展银行准确的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拓展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把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功能定位的目标。三是农业银行要调整发展思路。把支持的重点转移到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涉农企业上来,积极支持乡镇优质企业二次创业,做好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交叉定位。四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恢复其作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五是政府应在一些领域给予一些民间金融组织正式地位。如扶贫社、社区性互助金融组织、专业性金融服务组织等,允许其从事存贷款,为区域内农民及中小企业提供一些专业化金融服务。通过合理分工,组成一个既分工协作,又适度竞争的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第一,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单纯靠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介入,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给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第二,探索高效、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组织经营形式,如国家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合作性质的保险组织,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业务,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并探索除不动产抵押之外的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第三,引进擅长农业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这既带来了有效供给,又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四)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和主要环节

今后还必须注意转变各金融主体的支持重点,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产业化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外部农村环境的建设,发放一些中长期贷款支持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银行则主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从而让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产业化“火车头”作用。特别是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集团,对高科技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农村信用社则面向产业化基层微观主体,重点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民间性金融向农户和基地建设提供一些小额的、分散的短期资金融通,弥补其他金融机构对产业化资金融通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实现产融双赢目标。

(五)拓展并完善龙头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应将龙头企业育大育强,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打好基础。其次发展专业性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再次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最后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证券,吸收更多的资金,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唐邦勤.我国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9(9):173-176.

[2] 梁静溪, 夏俊根.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9(7):94-96.

[3] 郭梅枝.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贾会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应用现代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教材编辑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金融支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