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经验管理论文

2022-04-2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学习教学经验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编者按:当前,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发展在教育界呼声很高,是义务教育亟需解决的大事。教育公平关系到人的发展,起点的公平影响人的一生。如何扭转教育只偏爱名校、达标示范校,城区校和优等生为他们“锦上添花”到更多地关注薄弱校、农村校和学困生为他们“雪中送炭”,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直是全体教育者共同关注与寻求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

学习教学经验管理论文 篇1:

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初探

【关键词】 幼儿教育;学习型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学习能力

在我国教学体系中,幼儿园教学是最基础的部分。在此阶段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念,这一组织理念自创立以来,经过多次研究后表明此理念可以和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结合起来。鉴于这样的情况,本文对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进行了细化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一、 在教学工作管理中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教学理念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开展过程中,管理者应结合学习型组织理念,在对教师进行管理过程中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理念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这一教学理念的存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将师德为先的教学理念传递给教师,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地开展教学工作,避免出现殴打、虐待儿童等行为。同時,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过程中,还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念,让教师具有默默耕耘、不断付出的教学理念。

二、 在人本管理过程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主动权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开展过程中,学习型组织理念可以与之相结合,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从以往的强制性管理中脱离出来,在对教师进行管理中应尊重教师,采用人本管理方式。在人本管理中,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避免行政指令式的管理,认识到教师并不是教学机器,教学工作只是教师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管理过程中应采用教学领导,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教师是幼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要想将教师的桥梁作用更好地凸显出来,在对教师进行管理中,应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教师通过外出学习的方式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自我认识,对于其教学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学习型组织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模式过程中,就应从实际出发,尊重教师,关怀教师,让教师从幼儿园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样可以促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教学知识以及经验积累,提高教学水平。

三、 建立园本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主要的管理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在这一管理目标的驱动下,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者就可以构建园本培训机制,通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来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其教学水平关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影响幼儿园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就应将学习型组织理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幼儿园可以确定固定的学习时间,构建学习平台,比如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教师教学反思交流会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在幼儿园发展中是不能缺少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幼儿园教学工作管理落实过程中,就应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此来加快学习型组织构建的速度,并实现教学工作管理的目标。

四、 提高教师的组织学习能力

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学习能力是极为关键的,教师的组织学习能力较弱,将对其教学质量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过程中,就应构建学习型组织,对教师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学习型组织理念注重学习在组织中的作用,要求将学习和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工作反思,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学习知识,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转化体系。在幼儿园中,园长是作为行政领导而存在的,其他的组织成员都是作为教师而存在的,所以在这一组织中,需要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组织学习中。在此学习体系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以此来促使教师在组织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另外,在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园长还应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园长应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此在幼儿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园教师能够在这样氛围的影响下也积极地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整体的教学水平。

编辑:郭裕嘉

作者:张海华

学习教学经验管理论文 篇2:

实施“课堂三导教学”促进县域教育公平

编者按:当前,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发展在教育界呼声很高,是义务教育亟需解决的大事。教育公平关系到人的发展,起点的公平影响人的一生。如何扭转教育只偏爱名校、达标示范校,城区校和优等生为他们“锦上添花”到更多地关注薄弱校、农村校和学困生为他们“雪中送炭”,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直是全体教育者共同关注与寻求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龙岩市新罗区作为我省首批省级课改实验区,2002年开始全面进入课改。实施课改以来,在教材发生较大变动及新课程对师生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时间+汗水”的传统粗放型教学,实施了“课堂三导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7年底开始,龙岩市新罗区在全区中学开展了“课堂三导教学”实验。“课堂三导教学”的实施,我们经历了从部分初中(基地校)试点到全区初中全面铺开,从全区初中先行先试到小学四年级以上实施,进而推广到全区高中的全过程。作为教育的改革者,作为教育的探索者,我们深知:只有面向全体的成功,才是教育的成功。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探索实践,全区铺开的“课堂三导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课堂三导教学”的实施背景

1 只有坚持改革,教育才能闯出新路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把它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区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教育行为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区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改变当前我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无效或低效劳动的现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面对新时期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更好地发展;不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 思想解放、大胆实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005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经《人民日报》报道后,我区中小学掀起了“学南通、抓教学、上质量”“强管理、抓服务、造环境、促发展”等一系列的学习讨论活动。2007年8月,区教育局又开展了“教育因有我而发展,质量因有我而提高”的大讨论,全区教职工积极参与并献言献策。2007年12月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区中小学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可持续的改革和发展,全区掀起学习“江苏洋思中学”等为代表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活动,借助“创新发展谋实效,科研兴教上质量”等课题对我区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改革,全区教育系统学习氛围浓厚,科研之风大兴,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从“管理型”、“行政型”向“科研型”、“学习型”的转轨。

二、“课堂三导教学”的基本框架

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就要改变以往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经过反复思考与深入调研,我们确立了一种课堂教学理念:即把课堂作为切入点,把面对中下学生作为立足点,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终极目标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于是,全区性“课堂三导教学”课题应运而生。

1 “课堂三导教学”的基本理念

“课堂三导教学”是以学生健康学习发展为本、教师有效教学发展为本、学校优质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立足点,在课堂上通过灵活交替运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改革,既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途径、方法,又能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暴露出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再经过教师的点拨解惑,落实学生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从而达到人人达标的目标。

2 “课堂三导教学”的实施要点

第一部分:导学——是在教师五导(引导、督导、指导、辅导、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时间建议15~20分钟。

导学,一是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要求。二是引导学生如何自学,督导、诱导学生自觉自学,指导、辅导学困生学会自学。三是设置探究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从而达到课程学习达标。

第二部分:导疑——是教师把收集到的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问题作为导疑案例,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突出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点的目的。时间建议10~15分钟。

导疑,一是学生自学中不能自行解决或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班级中拔尖学生帮助解决或教师帮助解决。二是教师就导疑中布置的板演问题进行点评,引导正确思维,明确正确答案。三是教师通过导疑案例精讲和点评本课中难度较大的或学生无法自学明晓的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导练——是教师当堂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包括看书、口述、思考、讨论、实验、板书、练习题等测试。达到当堂巩固提高的目的。时间建议10~15分钟。

导练,一是进行导学达标测试,教师课前根据本节课目标精编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目标掌握的评价。二是导练点睛,以学生为主或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目张纲举,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提升作用。形式可采用板书法、树枝法、填图法、列表法等作为辅助形式。

3 “课堂三导教学”的实施说明

首先,本方案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不是死板的程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灵活调整。教师要充分理解“三导”的真正含义、操作要求、达到的目标,“三导”不是三个环节,按顺序进行,应该根据情况适时的交替进行,使之贯穿于整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其次不能把“三导”学习资料当成是教案,它只是学生的一种活动载体,学科备课组可组织教师根据“三导”课堂教学的要求,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三导”学习资料的编写意图,做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即写好教案)。三是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对“三导”学习资料里的检测练习题进行选择与补充。

4 “课堂三导教学”的实施特点

全区中小学所有学校全面开展实验,重点倾斜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心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达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

一是组织保证,领导到位。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基层校领导亲自抓,领衔做课题。我们组织中小学校长外出考察学习,然后让这些校长到全区各校开展外出考察心得和外地先进办学经验的交流讲座,通过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强调行政手段到位,有力促进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经费保证,活动到位。财政每年预算30~50万元用于课题实验,重点倾斜农村中小学。活动经费(材料费、教研活动费、培训费等)全部由区全额拨给,保证了全区中小学校特别是

农村学校课题日常活动的正常全面开展。

三是活动载体到位。师生人手一份导学材料,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一节课都有学习载体(三导教学活动设计),而且农村中学和全区小学全部免费供给,保证实验有始有终,避免以前做课题虎头蛇尾的现象。

四是制定倾斜农村中小学的政策。一是每年滚动评选100名中小学农村名师,每月补贴科研经费100元。二是全员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习资料以编代培、以培促研的编写工作。三是安排学科带头人与薄弱校、农村校教师结对子,促进农村校教师不断成长。四是送教下薄弱校、每年安排部分城区校长、教师与农村校互换交流一年,持续扶持了农村校及薄弱校,促进专家与农村教师的平等对话和对接。

三、“课堂三导教学”实施的成效

“课堂三导教学”实施三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三导教学”的课堂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学会了合作学习,学会了在想象中创新,各学科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可以很肯定地说,“三导教学”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课堂三导教学”以来,我区的县域性教育均衡和公平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和体现,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持续提升。

1 倾斜农村校和农村教师的扶持政策得到保证,这也是当前推行“课堂三导教学”实现的最大亮点

一是倾斜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扶持政策得以通过并得到保证。二是农村中小学校办学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培养了一批名校长。如近两年获省级农村名校长3名,实验成效好的农村校长得到重用,被调到城区中学或重点校担任领导职务的有3人。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明显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名师,三年来共有300人次获得农村名师称号。也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极大增强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力量,大大缩小了城乡师资水平的距离。四是农村中小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能力显著提高,探索出一条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适用性人才的新路子。如2009年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区有23件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处于全省各县领先地位。特别是农村校红坊中学、白沙中心小学各获省级一等奖2人,占获奖总数的50%。

2 全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只有优质的教育才可能创造出大面积升学的辉煌成绩,才可能培养出拔尖人才,这是不容质疑的。例如,中考网上评卷统计,新罗区文考九个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和总分的28个指标,由2008年的12个到2009年的18个再到2010年的26个指标名列全市第一:特别是差分率由2008年的各科约6.7%下降到2010年的个别学科不足2%、大多数学科的差分率几乎为零。

3 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实施“课堂三导教学”后,通过《“课堂三导教学”实施规则》,新课程理念被具体化为教学行为,实实在在落实在每一堂课中,有了具体的活动载体。从而使我区的课程改革得到了深入开展。二是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最明显的是,所有学科课堂教学行为向体育课式的教学行为学习和践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是在动中学会的,练中学会的,讲中学会的,而不是听会的,学生当堂巩固掌握了课程内容,教学效益大大提高。三是教育科研立足课堂取得新突破。“课堂三导教学”把科研兴教的理念有效地融入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它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更加有效地研究、探讨、落实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师能更好地控制教学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将研究成果由起始年级向各年级辐射,由基地校向全区的各所中学辐射。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出版了“课堂三导教学”论文集20余册,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100多篇。

4 教学实现了四个转变

首先是全区大范围实现有效性、高效性的课堂教学。从教师行为上看:课前注重了四个问题,课堂注重了“五导”。从学生的行为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其次是学校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一些学校管理者走出了传统教学的误区,对教研、教改工作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正确地理解了“课堂三导教学”是一个课堂教学理念,是支配人们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三是教师科研水平能力进一步提升,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巩固。四是培养人才意识的转变和提高。不但注重“大众”(普通学生)式教育,真正落实帮助学困生,做到课程学习人人达标。注重优秀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从小培养“诺贝尔奖”的拔尖人才奠定了基础。形成人人学有所得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 精编的学习姿料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三导教学”,我们组织区教学骨干精心编写了各学科辅助教学的学习资料。师生人手一份,每节课都有学习载体可使用,学习起来如虎添翼,课堂的学习效益明显提高。

当前我区大力推行的“课堂三导教学”的实验与改革正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为实现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的实验和改革,它必将推动我区教育事业走向新的成功。

(责任编辑:徐小敏)

作者:卢仲兰

学习教学经验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学风建设为统揽,从上层设计上不断优化学习顺序,从中观管理上不断整合学习目标,从微观教育上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按年级分阶段加强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习顺序 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 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蒯海章(1978- ),男,湖北随州人,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仲小瑾(1981- ),女,江西赣州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赖晓琴(1987- ),女,江西于都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江西 南昌 330099)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确保学风建设路径在设计上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笔者选取了一所近些年发展迅速、具有典型代表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教学管理、学校学生工作、教师教学状况、寝室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3份,回收率为95.15%。被调查对象涉及调查学校各年级、各类学生群体。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学生大多数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较强。但是,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学校学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主要问题。(1)生源质量偏低。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属于新建本科院校,其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不高,加上受目前生源危机以及高招录取比例持续偏高的影响,此类院校录取的生源质量无法与名牌高校,甚至一般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因此,该类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不高,容易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2)思想教育偏差。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中阶段的教育仍属于应试教育,部分高中教师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一味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普遍缺乏诚信意识,抄袭他人课外作业,剽窃网上的作业设计,甚至在课程考试中舞弊,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3)青年教师偏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每年都会引进大量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一般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质量不高。(4)社会影响偏大。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以及信息的网络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缺乏学习动力性。例如,受社会功利性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希望通过社会兼职来赚钱,有的学生挪用学费进行所谓的创业,另外有些同学由于受近些年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大学生毕业不如农民工”等观念的影响,直接辍学前往沿海城市打工。这些都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原因分析。(1)基础薄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办学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深,文化氛围不浓,并且由于原来的办学层次比较低,学校的管理水平还无法与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相适应,各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学风建设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现实情况都造成此类学校的学风基础薄弱。(2)系统性差。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学校对学风建设要有总体的规划,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其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及任务,教师和学生也应该认真履行学风建设中所承担的职责。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学风建设的各部分没有形成一股合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辅导员引导、学校督导等部分“各自为政”,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浪费。(3)重视不够。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管理者、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的长期支持与重视,而目前高校许多管理者以及教师对加强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行动还不够自觉,教师的教风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学生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4)目标不明。虽然目前高校能够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强化学风建设,但由于对学风建设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对学风建设的效果无法进行有效评估,造成学校制定的学风建设目标不够明确,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学校的学风建设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理论思路

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突破传统的“就学风抓学风”的思路,开阔视野,可以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把握学风建设的内在规律,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调适。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提出的学习层级和教学顺序理论,具有典型价值,给学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1.优化学习顺序。罗伯特·加涅认为,教育部门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顺序。这种对学习顺序的认识,正是罗伯特·加涅的学习层级观。在他看来,“要达到属于智慧技能的某一靶目标时,实际上就是对先前已经获得的某些前提技能做出组合。”①“采用任务分析得出的学习层级来诊断学业上的困难,要比用一般的智力问题或遗传上的缺陷来解释学习困难更加切实可行。”②科学合理的学习顺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可适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让学生不再逃避学习。因此,合理的学习进程、科学的学习顺序,将不断强化学生的自觉学习。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滞后性已广受诟病,且高校缺乏课程管理的灵活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课程调整的自主性、课程安排的层序性,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规律有诸多不适应之处。学习顺序的调整,既关乎高校教务部门的课程管理,也涉及高校学工部门的活动安排。因此,高校的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要在尊重大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生学习顺序的安排。

2.整合学习目标。学习的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学安排和学习活动的指南针。学习目标分为多个种类,如终极性目标、阶段性目标,年度目标、学期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科目标、学程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罗伯特·加涅认为,“在学生从事多重目标的学习时,必然会调用好些认知上的运作:他们必须要提取先前的知识(包括言语信息和必要的前提技能);必须利用与各类目标最贴切的编码程序;必须将所学的规则和命题同一定的线索联系起来以保证它们在日后回忆时可提取;此外,还必须记住怎样来使用新获得的材料,而保持这种心态对于学习的迁移是至关重要的。”③因此,面对多重学习目标,教育部门要创造条件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整合学习目标。整合学习目标,是对优化学习顺序的效益集成,是改进学风建设的直接动力和衡量标尺。

3.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罗伯特·加涅认为,“我们的许多态度是通过与别人的一系列合作的相互作用,如与父母、朋友、同事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态度既可因一次体验的结果突然地获得或改变,也可能要经历多年,兴许要通过一系列的体验的结果才可能发生逐步的改变。”④因此,学习态度的改变是整个学风建设发生和组织过程的关键与重点。如何改变学习态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经典强化理论揭示了态度的改变与强化的相倚性。这种强化来源于高等学校各教育管理部门的强化,也包括来自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强化。另外,人物榜样发挥着重大的塑造作用。班杜拉对模仿学习以及模仿学习引起人的态度的改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替代强化论。人物榜样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大学生在学习中或者未来的学习中可能模拟的对象。因此,人物榜样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吸引力,是高校学风建设,特别是新升格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催化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实践对策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强化学风建设中,引导学生学习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层次递进”的学风建设模式,即教育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共性,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学风建设。

1.一年级:做好学生适应教育。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的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均与高中有很大差异,高校应及时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指导学生做好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例如,开展以“我的大学我做主”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以“三学”(学感恩、学算账、学做人)为主要内容的成长成才教育、以“三自”(自立、自强、自重)为主要内容的立志诚信教育、以“梦想从这里起航”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规划教育、以“三早”(早起床、早锻炼、早自习)为主要内容的校纪校规教育;实行晚自习制度、联系家长制度、上课考勤制度等促使新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2.二年级: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根据专业的特点,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品位高、覆盖广、效果好的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以及各类技能型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水平,巩固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开展“我与名人面对面”交流论坛、“优良学风班级”创建活动、“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学生”评选活动等,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拓展举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校内理论指导校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3.三年级:注重专业能力教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使其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培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组织开展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文化活动,加大“挑战杯”等专业技能竞赛的宣传,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提高其竞赛水平;开展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立项活动,评选和奖励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校园学术水平,使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做好考研调查摸底、宣传动员、思想引导学习服务和生活关心等工作,通过举办考研咨询会、考研辅导班、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4.四年级:强化就业能力教育。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直接关系到其成才和成长。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招聘会”等就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围绕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注释]

①②③④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9,191,192,142-143.

作者:蒯海章 仲小瑾 赖晓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边境地区初中政治论文下一篇:高中化学情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