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2-10-25

第一篇: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世界性理论向民族性理论转化的民族化过程,由经典性理论向当代性理论转

化的当代化过程,由普遍性真理向具体性实践转化的实践化过程,由精英化理论向群众性意志转化的大众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三个逻辑环节。一是学习与坚持。就是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并以正确的态度坚持和运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越来越深入,理解越来越透彻,信念越来越坚定,运用越来越娴熟。二是结合与转化。就是在学习坚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突出强调它的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实现理论风格的空间转换,理论应用的时间转换。三是发展与创新。就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思想上不断解放,实践上不断创造,理论上不断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概念论断、对策思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具体展现为四种存在形态。一是中国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化的实践道路,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核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三是中国化的政策体系,这就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提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四是中国化的民族风格,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第二篇: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论文设计》

题 目 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学 号 01061114

姓 名 高

东 专业班级 2010级 自动化(2)班 指导教师

李 红 梅 日 期 2012年5月18日

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 基于《党的章程》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基本内容,阐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所取得的成果,从而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类发展也是如此,人类是极具智慧的高等动物,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否认清事物的本质显得至关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是否能够从实际发去看待事物显得至关重要。在马克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就明确提出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够使人们达到思想中预想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才能够被证实。

不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只是凭空的想象那是空想主义,是永远都行不通的。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看待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二而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新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也曾强调,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与矛盾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与矛盾时我们必须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若不根据当前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新的问题就提不出来,而且原有问题与矛盾也解决不了。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思想概括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既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的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把主观与客观分裂,把认识和实践相脱;从实际出发,就是要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最后得出符合当前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针,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从实际出发,就是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把现象当作一个向导,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仿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采用变向的思维看待当前的问。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指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理论联系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表现为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判别一条真理是否正确与合理其根本就在于其是否与实践相符。

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分析问题,然后得出合乎当前需要的理论性创造这才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并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以它作为研究问题的指南。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当前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曾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政治重大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处理好了,那么我们党的事业将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将受挫。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处理好了我们所贯彻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全面,就能排除各种干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判断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又是实践。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这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为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拿什么做标准?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合理,不是依赖于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他看来,我们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我们只能再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历史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改造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形态的先进文化改造中国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极具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初步形成时期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并在这个命题中提出,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所处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也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2.实践时期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历史状况不甚了解,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使得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

20世纪50年代末,脱离实际、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党内逐渐滋长起来,加之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大搞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严重遭到破坏,主观主义在党内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和起了主导作用。在这一历史时期,又发生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的失误和“文化大的命”的悲剧,给党和人民的事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3.重新确立和恢复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后,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首要基本问题。这次会议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所创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马可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以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为前提,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次会议,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4.推进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实事求是”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并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二)成果 1.科学成果

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科学成果。

第一次飞跃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以后的发展。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构想。它是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原则的。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历史性的飞跃,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

2.最新成果

第一,胡锦涛总书记当选伊始,就给出了三句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们看到芸芸众生最挂在嘴上的是诸如收入、社保、医保、住居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了执政党挂在心上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具体,看上去也非常琐碎,但这就是民生问题,的本来面貌。我们必须从人民的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人民带来了利好的消息。展现蓝图,十七大向世人展现的现代桃源图景,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明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作保证,不仅看得清,而且能摸得着。

对十七大带来的"利好",是人满怀信心和希望,这必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这一切将从何而来?最根本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定,无疑是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的最新的成果。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所谓生命线,对于某一理论而言的,指的是它能使这一理论得已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基本的东西。

首先,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根本观点、根本态度和根本作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实事求是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从现实的角度看实事求是关系着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实际,只要我们真正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争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有大无畏的气概,我们就能够排除各种社会主义的干扰与破坏,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胜利。

其次,他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方面由于运用和把握了精髓,从而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与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始终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也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条生命线,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再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也只有坚持这一条生命线才能够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

参考资料: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

一、二章 2.求真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作者 李少年

3《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可思主义中国化》作者 李崇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毛泽东选集》实践论 第一卷

第三篇:浅谈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

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条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把二者割裂或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也同我们党的几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立场不一致、同党的十七大的精神相对立。在这个问题上,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的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关系,特别是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处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上。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强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联系和它的统一科学思想体系。他强调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性,所谓一脉相承即“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真理的统一体。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只有坚持这样做,理论才是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总体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有关论断加以融会贯通,把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的和新鲜的经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从四个方面专门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四个方面”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的这些论断,从根本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四篇:浅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问题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06级3班李英聪2251706308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鲜明地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直到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已走过30年的岁月,其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谁曾想,30年前,数亿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如今13亿多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谁曾想,30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如今新"三大件"已几经升级,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对越来越多的百姓来说早已梦想成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根到底,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 30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并不长,但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这30年,在中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恢弘乐章。

当人们在实践社会主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基本问题:人们在生产资料集体共同占有的条件之上,很难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依据,这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没有获得极大的成功。

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展了一场以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尽管取的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包含这许许多多的问题。 就其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来说:

1.表面上的市场经济底下,是国家垄断的实质。并因此导致市场经济的严重扭曲。例如当今的房地产,就是在土地垄断的基础上,实行房屋市场化。结果造成的却是人们买不起房子。

2.对国家财政的使用方面,由于权力的不受监督,导致国家财政被大量挥霍浪费。盲目上马的基础设施投资,很多都属于亏本投资和不必要投资。领导者投资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人民来承担。当财政被大量浪费后,导致资金匮乏,不足以应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项目的资金支出。

3.市场经济可以创造高效率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也会在利润的驱使下,严重破坏社会正常发展。例如中国的环保问题、假冒伪劣问题等等。所以,必须要有一套机制来限制市场经济的恶劣一面。而目前的体制,不具备这种有效的限制能力。相反,在地方GDP和贿赂资本的作用下,官员却对这些恶劣行为,起到了保护伞作用。

4.前面三项的作用加上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能力。一方面导致国外的倾销指控;一方面导致本国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或者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动机值得赞赏。对资本和市场的引进,也值得称道。但是,资本和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才能发挥好的一面,同时抑制恶的一面。资本的作用只是在逐利,犹如水银泄地一般,无孔不入。只要有利可图,即使明知是不法行为,资本也依然会义无反顾的冲过去。如果体制不能够有效的限制资本,那么只要体制有一丝的缝隙,资本就立即进行大肆破坏,从而让这个缝隙变得越来越大。

5. 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悬殊,贫困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我国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到引致社会不稳定的危险程度,贫困率虽有一定的下滑,但贫困人口的绝对规模仍然较大,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失业下岗人数将加剧贫困问题。

6. 经济增长外部性影响严重。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由于地方政府、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忽视人口、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导致大气环境、水资源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自然条件,进一步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脚步,阻挡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是摆在全党全国人名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须在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础上继续努力,在“完善”上狠下功夫。因此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今后改革的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来说,必须进一步建设健全法制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和途径的改革并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对人口、环境和发展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卫生等公共物品的需求。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努力的解决,适当的控制。全党和全国人民应该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相信解决了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国将会昂首挺胸迈入世界强国之林,东方巨龙将会向世界展示她真正的雄风。

第五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作品时间: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意义

正文: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在十五大报告中,详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阐释,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充分吸纳了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内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时有表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异域文化的挑战,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抗撷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全球视域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西方特别是以少数发

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长期以来一直以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这种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在这种严峻环境下,如何做到因势利导、挺立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成为当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是在世界发展主题由战争向和平转换的背景下,西方日益热衷于以文化侵略的方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各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以领军未来科技发展潮流的同时,都纷纷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多极化与文化一体化并存的趋势。从当前形势看,“尽管美国“一超独霸“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打破,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强劲。世界各国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维护民族独立与文化特性,企盼和平与安宁、谋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呼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同。“这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综上可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应对当今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在这个发展建设祖国就必须发展经济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会引起生产、分配、消费等各领域的重大变革,而且经济的变革也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当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广为渗透于社会各领域后,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所以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以应对精神文化领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是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

题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业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点,新兴文化产业更是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判断表明。党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对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深刻体认,这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其次是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同。但社会转型与“时空压缩”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失和”上,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具体表征为: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重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在文化价值层面解决“失和”难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为解决社会层面的“失和”难题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支撑。可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立足于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文化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科学的解答。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阈。

五、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实践价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无线电通信频率下一篇:体育局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