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科研处工作要点

2022-11-13

第一篇:学院科研处工作要点

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学年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工作要点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学年 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工作要点

第一学期:

本学期,学院与太仓职教中心两校中高职分离、学院机构布局有所调整,又是迎接07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及落实的关键时期,还正值学院“十一五”规划开局伊始阶段,为使科研及高职教育研究工作走上正轨,将本学期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2006年7月召开的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科研和高职教育研究工作。科研体制改革中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坚持以应用技术为导向,坚持以产业化前景为导向,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工作,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办出健雄学院特色、创办一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争创一流高职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落实院系两级科研管理,强化科研管理工作服务意识,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注重科研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实现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每个系部处室及教研室都有1-2项科研或教研课题。

3、培育学院浓郁的学术气氛,积极举办院系级学术交流活动,创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高职教育信息》等学术刊物和资料,建设科研处和高教研究室网站,建好科研和高职教育研究交流的平台。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院督导工作制度并落实到人,定期编辑《督导报》,构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学院高质量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三、主要工作

1、迎评创建工作。按照07评估要求,切实做好本部门迎评建设和资料积累工作,督促和组织系部做好产学研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在学期开学二周内上交产学研工作计划表,在学期最后一周内上交产学研计划总结表,并在期中、期末对系部的科研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时作为依据。

2、科研工作会议。为浓厚学院学术研究气氛,规范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学院计划在十一月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总结成绩,鼓舞士气,找出差距,确定目标,并讨论实施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科研工作条例、学院科技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条例和文件,对学院内所有部门和全体教师提出科研工作的要求,让学院科研工作蓬勃开展,更上新台阶。

3、课题和科研项目管理。在上学期各级项目、课题申报的基础上,对已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严格进行过程管理,以求研究实效。课题管理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每个课题或项目在学期初二周内要上交规定格式的研究计划表,学期末最后一周要上交研究记录表和总结表,所有研究资料交由系部存档,由科研处在期中、期末抽查并备案。学院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并做好使用管理工作。每个课题和项目视立项情况,由学院配套部分科研经费,课题组有权对科研经费进行支配使用,同时系部做好审核工作,科研处做好审批和记录工作。

4、学术交流活动。本学期争取举办一次院级学术交流活动,各系部至少组织一次学术交流活动,系部配合学院科技节活动,积极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所有学术交流活动申报表在开学二周内交科研处,在学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系部要注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在学期最后一周内连同活动总结表一并上交科研处。

5、科研档案建设。学院两校分离,人员变动较大,教师的科研工作档案要完善和修正,学期初,将组织全院教师填写教师科研工作档案,并组织人员录入计算机管理。以后每年底将组织教师填写一次,以便更新教师科研档案。

6、学院“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为落实每个系部、处室、教研室都有课题,每个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让教师深入了解高职教育、参与高职教育研究,我们规划了学院内部的“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要求广大教师、处室及系部积极申报。(具体申报工作要求及指南见有关通知文件)

7、创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报是体现学院办学水平、创学院品牌的一个指标,也是我们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我们学院、教师与职教界交流的一个平台,学院要办出特色、水平和档次,必须办好高质量的学院。本学期要为创办学报进一步做好调研工作,做好出刊计划及经济核算,组建编辑部和学报评审委员会,建立编辑和审稿的一系列制度,物色信息员,举办论文征集评奖活动,为出版第一期创刊号做好准备。

8、编好《高职教育信息》。科研与高教研究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我们将科技、教育情报资料及时收集与整理,定期汇编成《高职教育信息》,提供给院、处室、系部及广大教师参考。

9、督导工作。建立督导工作机制,包括领导听课制度、督导员工作制度等,成立督导工作委员会,由领导、系部主任、骨干教师、退休教师、外聘专家定期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并将督导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公布在《教学简报》上,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并向广大教师发布。

10、系部科研工作二级管理及评价。学院科研工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科研处代表学院对系部的科研工作起到服务、组织、检查、督促的作用。科研处制订《评价体系》,力争科学、规范地评价系部科研工作,促进学院整体科研工作质量。

本学期学院科研与高职教育研究工作繁重,任务艰巨,科研处将与学院各单位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努力工作,为实现学院办学目标作出贡献。

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

2006年8月20日

第二学期:

本学期是健全完善学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学院第一次科技大会精神,迎评促建的重要阶段,为把本学期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学院的一件大事,本学期是迎评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处室将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以“评估”为抓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吴健雄博士“唯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科学献身精神”,认真做好本处室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院迎评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2、抓好学院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布置各系部学期初制定学期产学研计划,布置各课题组做好期初研究计划,保证、督促已立项课题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期末注意检查,布置各系部学期产学研工作总结,各课题组研究情况总结等。

3、5~6月间,争取立项两个江苏省高校教育教改课题(每两年一次,有经费支持)。做好学院已立项江苏省两个课题、苏州市两个课题的开题工作。在院领导的指导下,计划邀请江苏省教科院、苏州教科院的专家来院对上述课题进行指导。

4、做好学院“十一五”课题(项目)的审报发动工作、评审立项工作。建立“十一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组;做好对各课题的调研工作、各审报材料的规范化填写等待指导性工作。

5、走访苏州市、太仓市科技局等科研管理部门,了解当前地方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政策、管理和规定,争取两级市地方科技资金的支持。

6、做好07全年《华东化工职教信息》稿件的采集工作,继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信息交流。

7、每一学期都有若干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奖活动,我们将认真做好这些论文评奖的组织工作,及时将征集通知发布出去,做好参评论文的指导工作。重点做好华东区论文送审工作、全国职业教育论坛(太仓)论文的征集、江苏省省级教育协会各项论文征集、送审工作。还要做好科研杂志、资料的发放工作,及时将上级部门发放的杂志等及时分发到有关处室、系部、教研室,提供给大家平时参考。

8、联合学院办公室和宣传处对学院的设施、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摄影,为学院对外宣传收集图片资料;做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和《教育与职业》两本杂志上进行我们学院宣传的组织工作。

9、做好学院科技文化节的组织工作。为学院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提供舞台;为学院教师科技创新提供展台,为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影响力打好基础。

10、做好教师科研成果的登记工作,学期末及时做好奖励的计算和发放工作。

11、争取在上半年拿到学报准印证,编辑、出版第一期《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室、科研处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第二篇:2007年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工作要点

1. 上半年完成院内“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第一次评审立项工作。年底进行院内“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的第二次评审立项。

2. 4-5月间完成两个江苏省、两个苏州市“十一五”课题的开题工作(邀请江苏省教科院、省教育厅等专家来院)。

3. 争取立项2个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抓住5-6月申报的机会,每两年一次,有研究经费支持的)。

4. 促使每个系(部)成立产学研实体(电子系研究所、化工系的研发中心可作重点,外语系的翻译社也可试行,其他各系部跟上)。每个系部要与地方企业联合搞科技开发,电子系、机电系、化工系进院经费不少于5万元,外语系、商贸系进院经费不少于3万元,基础部、师范系进院经费不少于1万元。全院争取申报成功1个省级工程中心或研发中心或测试中心。(年底前完成)

5. 修改《系部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对系部科研工作的考核。(6月底前完成)

6. 与太仓市科技局合作,搞一次太仓市民营企业与各系部对接活动(下半年)。

7. 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举办2次全院性的有影响的学术讲座(上、下半年各一次)。每个系部组织讲座不少于10场,鼓励本院教师开院内讲座。

8. 负责特色、创新项目,完成学院特色、创新报告。(10月前) 9. 出2期《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月出一期,10月出一期),争取拿到江苏省准印证。

10. 加强学院科研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引进2名主要搞科研项目开发或科研管理的人才,充实学院的项目开发及科研管理办量。

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

2007.3.20

第三篇:双辽市2015教育科研工作要点

2015年是各级各类“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结题年,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坚守、创新、服务”为工作理念,围绕全市教育教学工作重心,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以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主题研修工作为切合点,做好“十二五”各级课题尤其是精粹教育课题研究的结题收尾工作,着手 “十三五” 课题立项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教育内涵深层发展。

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要点如下:

一、推进龙头课题和其他课题“两条线”,加强课题结题工作的管理。

1、扎实做好精粹教育课题的结题工作,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和推广。 我市龙头课题《实施精粹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相关问题的研究》,为省教科院基教所申报的国家级《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的子课题,同时还是省“十二五” 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此课题有20所国家级重点实验校,其他学校精粹教育子课题均为本市级课题,这些课题的结题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20所重点实验校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实验小学、特教学校、那木斯蒙古族乡中心校、双山中心校、茂林中心校、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新立中学、柳条中学、桂花九年制学校、永加中学、红旗中学、服先中学、茂林中学。

精粹教育结题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各学校整理该课题自立项以来的全部档案资料,认真撰写本校精粹教育课题的结题报告。

各学校将2012年以来的课题档案都整理一下,做到分门别类记录归并,作为结题报告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形式可以参考新主题研修手册的“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强调一点的是,结题报告中的“理论依据”、“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要作为重点来写,详细阐述。“研究成果”不要简单含糊,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都要具体描述,可以运用数据和实例说明。

各学校精粹教育课题的结题报告上交的截止时间为6月1日。将结题报告电子版上交教科所邮箱jlsljyjjks@163.com,邮件标注“某某学校精粹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2)按时上交学校成果,增强对成果的修改和提升。

各学校要挖掘2012年以来的学校成果,同时发动教师撰写成果,审核真伪,指导修改,理论挖掘,提高质量。通过精粹教育QQ群网上报送精粹教育成果和通讯信息。

其中,精粹教育成果为主要上报材料,每月至少上交一篇,没有数量上限。成果形式有学校管理经验(可以是某个方面的,如教学管理经验、德育管理经验、文化建设经验、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等),学校、教研组和教师的调研报告、结题报告,教研组建设或管理案例或论文,年级管理论文,教研组主题教育案例(课例实录——做课教师反思——评课交流——活动分析与总结),班主任管理经验论文,教师主题研修教案设计,教师主题研修说课材料,教师教研论文、教学随笔(课例反思、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

各校的通讯信息不作为主要上报材料。 2015年上半年每校通讯信息最多为两篇,下半年也是如此。在时间安排上,三月份——六月份的成果和信息在每月25号前上交,下半年时间另行通知。 (3)编辑本市精粹教育课题成果文集。

对各学校的精粹教育课题结题报告和三月至六月上交的成果,要进行筛选,将质量较好符合实际的进一步指导完善,按其类别,形成精粹教育成果文集。

成果文集的框架初步设计为四个层面,分别为教育局各部门管理成果、学校成果、教研组年级组成果、教师成果。 (4)召开精粹教育课题结题和成果推介会。

在成果文集编辑完毕的基础上,探究各方意见,筹备召开精粹教育课题结题会议。邀请省市科研领域专家,进行结题指导,并展示各校精粹教育成果,推动各校学习交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2、做好其他各级各类课题结题的指导和审报工作。

(1)各校统计本校“十二五”期间立项的各级课题,组织课题负责人,整理结题材料,按期及时结题。

精粹教育课题20所重点实验学校(省级)的结题材料在六月底前上交。其他省、四平市和双辽市级到期课题要及时结题,结题材料可随时上交,最终上交时间截止为十一月底前。

结题材料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立项通知书、结题审批书、成果主件(包括课题结题报告、论文、专著、调查报告)、附件(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包括课题实施方案、阶段计划和总结、研究记录、与课题相关的其他材料等)。

(2)关于2015年初四平微型课题申报事宜,各学校如果还有教师要参加,务必在3月25日前及时上交申报材料。

二、搭建活动平台,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1、继续开展好主题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师自我提升。

为促进各学校课题结题工作顺利进行,各校可在上半年开展本校“教师论坛”或“科研成果交流会”活动,广泛在教师中征文。另外,努力挖掘2012年以来的本校教学管理成果,并推动教师们敢于向正式教育期刊投稿。将教研科研活动结果与本校的科研奖励政策挂钩,激发教师创造活力,不仅推进成果积累,而且有助于学校和教师的双层发展。

2、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成果征集活动。

目前,四平市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已经开始进行。各学校要增强重视程度,做好宣传和指导。四平市教科所将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成果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四平教育》发表,或推荐到省级刊物《现代教育科学》和《吉林教育(现代教育学刊)》发表。

3、开展“十二五”期间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以2012年以来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推进落实、成果展示和评估检查情况为依据。

4、加强对主题研修手册使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按照2015年下发的“主题研修工作暨教育科研评估指标体系”,继续在中期加强对手册使用的指导,在年末加强对手册使用和教育科研工作的综合评估。

5、加强咨询服务和科普工作。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立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善于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积极为行政决策提供服务。切实做好教育学术期刊的征订工作。

6、完成好市教育局、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做好“十三五”立项研究准备工作。

结合本市教育发展实际,下发本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帮助各学校在学校发展和现有课题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本校科研道路,明晰本校科研思路和方向,为2016年开展 “十三五”课题立项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促进学校建设,努力培植一批特色品牌学校。

附: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具体安排

双辽市教育学会

双辽市教育局教科所

2015年3月

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具体安排:

一月份:调阅检查各学校主题研修手册,对学校教育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进行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二月份:开展优秀主题研修手册的评选活动。

三月份:表彰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组;

组织学校参加四平市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

召开科研主管会议,布置2015年教育科研工作;

审阅三月份精粹教育简报成果和信息;

审阅并上交四平市级微型课题立项材料。 四月份:整理教育局各部门的管理材料;

整理2012至2013年精粹教育简报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

审阅四月份精粹教育简报成果和信息。 五月份:设计精粹教育成果文集的框架、格局和版式;

上交各学校参加四平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的优秀成果;

整理2014年精粹教育简报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

审阅五月份精粹教育简报成果和信息。

六月份:阅读各学校上交的精粹教育课题结题报告,互动交流,修改完善;

审阅六月份精粹教育简报成果和信息;

指导各级各类课题主持人,整理结题鉴定申报材料进行上报。 七月份:整理2015年精粹教育简报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

撰写教育局精粹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八月份:形成精粹教育成果文集雏形。

九月份:征求多方意见,进一步完善精粹教育成果文集;

成果文集出炉。

十月份:筹备召开精粹教育课题结题会暨成果推介会。 十一月:“十三五”课题立项指南下发;

指导立项准备工作,为2016年立项申报做前提准备;

征订教育期刊。

十二月: 开展“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 ;

进行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9、大力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推广优秀研究成果

(1)指导选题。小课题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宗旨,要求各学校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观念,小课题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研究,为学校发展决策服务,为教师个人成长何提升学校品味服务。

(2)强化引领。加强培训和指导,坚持专家引领、骨干引领和基地引领相结合,对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理顺市、乡、校之间的引领程序,通过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的帮扶引导,促进周边学校的课题研究,通过城区教育科研工作优势学校带动乡镇薄弱学校。

(3)优化服务。一是课题研究知识的指导服务。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向教师传授课题研究知识;在教师课题协作小组中,开展团队互助服务,通过交流探讨,解决教师困惑。二是指导教师利用公用邮箱和专项博客进行交流研讨,对课题研究人员参与网络互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营造网上课题研究氛围。三是周密策划主题研究活动,召开“课题研究骨干培训班”,组织研究人员到其它省、市进行实地学习考察,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积极稳妥地深化小课题研究。

第四篇:上海商学院科研处同行来我校调研科研管理工作

10月13日下午,上海商学院科研处处长王云玺等一行4人来我校就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学习交流。我校科研处处长李叶率科研处全体人员与来宾进行了座谈。

李叶处长首先代表学校对王云玺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几年科研项目立项、科研工作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促进学校科研管理水平及总体科研水平的提升,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王云玺处长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认为两校同属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性质相同、问题相似,有许多可供学习交流之处。他表示,此次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虚心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卢成慧、聂峰、叶晓岚分别介绍了我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情况及科研考核管理的经验。

与会人员还就科研激励机制、科研制度建设、科研经费管理、交流活动和科研工作考核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地交流与讨论。双方一致希望今后两校在科研协作方面多加强合作。

第五篇:农林科技学院2008年科研工作总结

2008年农林科技学院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搞科研,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形势,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本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科研工作任务。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为使我院科研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运行,学院修订了《农林科技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目前,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已基本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科研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二、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2008年我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20项(不含延期),其中上年接转12项,今年新立项8项,其中,积极疏通立项渠道,在省科技厅立项3项,使我院在重点、难点科研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各项科研项目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科研成果成绩喜人 1.获奖成果

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有10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冬小麦新品种西峰27号选育”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冬小麦新品种长6878”、“西峰区菜篮子放心工程”、“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35号引进示范”3项成果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粥化酶生物技术生产及其在苹果汁加工业上

1 的应用研究”、“陇东地区黄瓜、大葱地方品种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马铃薯新品种庆薯1号选育及丰产栽培示范”3项成果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紫花苜蓿新品种引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3项成果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

二、三等奖。

2.鉴定成果

我院今年有3项成果通过鉴定或结题。“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号选育”、“冬小麦新品种陇育216选育”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其中,“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号选育”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冬小麦新品种陇育216选育”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旱作农业区水土资源保护及永续利用机制研究”顺利通过学校科技处验收结题。

3、专著、论文

我院全体科研人员在认真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勤于笔耕,今年编辑出版专著3部(果树栽培学、化学实验指导、果树设施栽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14篇,对加快成果的应用、转化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重点学科建设初具规模

我所始终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学科建设方针,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经过不断整合和建设,具有传统优势的“旱地作物遗传育种学”校级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具有学术阵容强大、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阵容,研究范围涉及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等方向,新建校外科研基地3处;已建立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昆虫病理、生物技术、环境科学、果树蔬菜科学、食品科学等9个实验室,有各类科研

2 仪器800台(件),价值215万元。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正在逐步建成。

五、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2008年我院有1人在武汉大学参加访问学者学习;邀请河西学院农学系4名专家来我院交流;院内专家在校外开展学术报告22人(次)。我院举办外聘专家学术报告3次(李丙智2次,陈伟星1次)。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业务素质,更新了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六、科研队伍稳步壮大

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是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们依据“农科所科研工作五年规划”及“农业科学研究所学术梯队建设计划”,努力提高科研队伍的学历层次,通过引进高学历人员和资源整合,科研队伍稳步壮大。目前共有科研人员45人,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5人,副研究员3人,高级农艺师6人,讲师13人,助理研究员1人,农艺师2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2人,其中硕士生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333人才工程”1人,省“555人才工程”3人。初步形成了高、中、初比例较为协调的科研队伍。

七、校地(企)合作成效显著

根据庆阳市科技局及陇东学院科技处“科技特派员”工作安排与部署,我院今年有9名科技特派员在庆阳市的有关公司、乡(镇)、村组,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推广与合作,工作得到了省、市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极大肯定,孟建军副教授被庆阳市人民政府评为“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

1、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效益显著

一年来,在被服务的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科技特派员的努力下共推广农作物栽培和施肥新技术3项,推广面积0.73万亩,使农户增加收入20.3万元,农作物新品种1个,使农户增加收入3.4万元。推广牧草品种7个,1万亩。蔬菜栽培新技术8个,面积0.3万亩,收获无公害优质蔬菜0.52万吨,新增产值131.2万元。指导新建蔬菜大棚108座,指导蔬菜大棚栽培812座,324亩。推广苹果园管理新技术,指导苹果园生产0.818万亩,桃园、油桃园50亩,枣园40亩,核桃、樱桃、杏园21亩。

2、农民技术培训绩效良好

进行科技培训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一年来,科技特派员很重视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在我市西峰、宁县、合水、环县、正宁、华池等县(区)举行培训31期(场次)、6110多人次,发放科技培训资料1000多份。李志军副院长带领科技特派员在西峰董志镇进行的科技支农宣传培训活动被庆阳电视台跟踪宣传报道。

3、新品种选引弥补了当地栽培品种不足

品种更新换代,能显著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力,科技特派员一年来共引进牧草新品种8种20多个品种、果树新品种92个、甜瓜新品种1个、西瓜新品种1个,有力的弥补了当地栽培品种不足的局面。

八、研究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今年我院的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宣传与交流等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科研基础条件差、技术手段落后、经费少、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经济观念跟不上等,严重制约了我院的进一步发展。

1、项目经费不足,科研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农业科研项目田间工作量大,经费开支面广,项目经费不足问题极为突出,加之现有科研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致使科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学院下年在经费和科研力量方面能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适时走出去,到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交流学习,促进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进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保证农业科研特色的加强。

2、学院科研基地急待建设。原校内科研基地、水泥晒场等在学院基建中已毁,种子晾晒、风干、考种、存放无场地,新的科研用地无围墙,试验田管理难度大,使农业科研受到极大限制。望学院加快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

3.科研管理机构急待健全。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应用型科研机构,有60年的历史积淀,科研项目相对多且涉及范围广,但其管理没有专设的科级机构及相应人员,靠学院办公室兼管严重限制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学校在学院办公室增设专职业务管理干事。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员工入职实习报告下一篇:新员工培训卷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