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破解三农难题 实现统筹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2:05 作者:李文勇

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8万是农民,因此,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从农村抓起,从破解三农问题入手。2003年以来,我们在全县开展了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为核心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树立创建样板,制定科学标准

我们根据国家有关小康社会的指标,结合本县实际,在村庄基础设施、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项的小康村创建基本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了四化道路硬化、造林绿化、村庄亮化、整体美化、四通村村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改改厕、改圈等标准,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大院和体育场所,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从改陋习、讲公德、树新风入手,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同时,在村风民风、社会治安和信访事件、农村社会稳定及农民安居乐业方面树立动态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明确提出村党支部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自治,发扬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我们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强社会建设,制定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合作医疗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在科学制定创建标准的同时,我们抓样板示范。县里采取培植典型、示范引导等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做到点上工作亮起来、面上工作跟上来。坚持抓点带面,对40个首批示范村,责任到人,由四大班子20个县级领导直接联系,全面负责,及时总结推广创建经验。

二、突出创建重点,启动三大工程

小康村创建涉及农民、农业、农村三方面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围绕小康村创建总体目标,牢牢抓住创建核心,创造性地启动了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三大工程。

培育新型农民工程。农民群众是小康村创建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小康村创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这一工程,就是要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

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为此,我们以培训为抓手,实施培育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县里连续两年组织农民南下温州学习,并邀请了百名浙商访平原,面对面与农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各乡镇还组织万名农民外出参观,使广大农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封闭陈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技能培训。实施五万农民培训工程。由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蔬菜局、民营局等五个职能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分别培训一万名农民群众,增强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三是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四是法制培训。开展法律下乡入户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

发展现代农业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小康村创建的基础,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物质保障。我们规划和实施了“三五一”的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一是建成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瞄准国内外市场,建成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工业观念经营农业,扶持一批农字号的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和专业大户,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二是形成五大体系。按照社会化的要求,从种养加产供销多个环节,培育形成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良种良方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控制体系、农民互助合作经济体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一个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业增收的保障作用更加巩固。

建设秀美农村工程。主要是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人口、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突出抓好四个环境建设:一是建设起居卫生的村居环境,以制定村庄规划为切入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治理农村脏、乱、差。二是建设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完善文体娱乐场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三是建设和谐民主的政治环境,推行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财务改革。四是建设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通道、围村林带和农田林网,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三、创新推进方式,把握四项原则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协调,牢牢把握四项原则,创新小康村创建的推进方式,实现联动共促。

1.总体规划,三步实施。创建小康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坚持总体规划、三步实施、有序推进。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底为起步、示范阶段,实现15%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06年至2010年底为扩面、延伸阶段,实现60%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11年到2015年为普及、提高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县的目标。

2.梯次创建,分类指导。针对全县878个行政村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分为三个创建梯次:一是首选40个经济基础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示范村,重点帮扶,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样板。二是筛选100个村作为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创建示范面。三是其他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三个梯次的村庄,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考核标准,分类指导创建工作。

3.职责转变,落实责任。推进小康村创建,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职责到位。全县把小康村创建工作目标分解细化为78项工作任务,分别落实到11个乡镇和27个责任部门,逐村逐项抓好落实。各部门紧扣创建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部门为创建工作舆论造势,群团部门广泛开展了遵守文明公约、学讲文明用语活动,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开展“六下乡”活动,涉农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为群众选产业、搞服务,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4.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小康村创建必须跳出农村看农村,把创建活动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一是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按照“城区东扩、行政办公区东移、旧城以商住为主”的总体思路,构筑了“三区一城”、“七纵六横”的总体框架。先后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辐射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乡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滚动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和878个村庄的发展规划,村容村貌建设全面启动。三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在城里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进城创业和到开发区办厂给予各种鼓励和优惠。

经过两年来的创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县培训农民12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人。涌现出了200多个种植专业村、100多个养殖专业村和16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从事特色产业的专业户达到7000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加300元。二是农民群众封闭落后的生活习俗得到改变,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成为农民的新时尚。两年来,增建村文化大院527处,农民夜校350处,体育场所280处,农村六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80%。三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两年来,新修公路1100多公里,植树造林3000多万株,农田水利设施投入2亿多元。全县有95%的行政村通上油路,90%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38%的村庄街道硬化,85%的村庄街道亮化,20%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40%的农户接入有线电视,78%的农户安上电话。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干部、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的双带作用在创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者:中共山东省平原县委书记)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 破解三农难题

[摘要]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

土地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保障。做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工作,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村民的经济效益,使土地变得“寸土寸金”。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该县着眼于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最难突破的村集体“无钱办事”这一难题,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供销系统具体抓,整合两部门优势,联手在全县全面推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促进了村集体普遍增收;供销社拓展服务市场,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建带社建实现共赢。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40多个村已完成土地托管、流转面积7万余亩。

科学探索运作模式,积极开拓服务空间。以村级党组织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联合涉农企业、包地大户等,对农民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管理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向农民收取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托付的各项服务,通过参与土地托管相关专业合作社盈利分红及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实践,该县探索出了四种土地托管模式:一是由基层供销社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协助管理与服务;二是由基层供销社流转农户的土地,村“两委”帮助协调并参与管理;三是由村“两委”流转农户的土地,由基层供销社提供全托管服务;四是由村“两委”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基层供销社再与村“两委”签订服务协议。该县土地托管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县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把质优价廉、一举多得的服务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广阔空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服务市场,尤其是县委组织部与县供销社“联手”,村“两委”与基层供销社“合作”,协助供销社在助推农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使县供销社在县直部门中、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种地、增收难题。

“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富余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解决了多数因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造成的土地闲置和抛荒;同时大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也能从种田大户那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杨营镇党委书记孔祥华在3月22日全镇土地流转座谈会上对20余名村支部书记讲道。该镇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方法,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大力实施“小块并大块”农村土地整治整合,按照“蔚营模式”积极探讨土地流转新思路。目前全镇已有刘普桥、张庄和高庄等15个村3万余亩土地开展整治整合并对外公开招标,加入流转“大军”。该镇通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文章。加大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力度,鼓励、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年后至今该镇已多次召开土地流转调度会,安排包村人员深入各村户,向党员、村干部和群众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群众算好经济账,让群众切实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按照“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土地向经营大户、致富能手流转,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培育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土地流转信贷扶持力度,通过积极向县有关部门争取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增设土地流转专项贷款基金,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压力。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促民增收;任何一处

土地流转,该镇都要求签订好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及双方的责、权、义。同时要求土地流转合同要司法公证,确保合同的严肃性,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农户的流转费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新增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农增收的双赢局面。

土地流转促增收,高效农业好奔头。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县下派办、杨营镇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驻蔚营村“第一书记”马保军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历时5个月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工作,蔚营村的现代农业梦想全面起航。“一开始,农民都不愿流转土地,因为有些农民的耕地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因此他们每年农忙时间并不太长,基本不太影响外出打工,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恋土情结重,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耕地流转出去;另外,还有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也不愿长期将土地流转。”孔祥华介绍说。如今,蔚营村土地按照每亩8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和经营能手,大量农民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时代,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向

二、三产业转移,另一部分则自己做起生意,当上了“小老板”。“大规模机械化催生了现代农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和种地时候相比,全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余元;现在村文化广场也热闹起来了,每天都有村民跟着音乐扭扭跳跳,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蔚营村支部书记侯宪强笑着说。杨营镇现有耕地面积5.3万余亩,土地耕作呈现地块零散、地类多样、地理地貌复杂等特点。为解决农村土地地块细小、分散,不利于耕种管理的问题,该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挂钩,引导农户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出来并出租给大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同时,逐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科技人员等投资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土地资源向工商企业、农技人员和种养经营能手流转和集中。

第三篇:论发展小城镇:破解“三农”难题

摘 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棘手问题。以典型的四川丘陵地区��南充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南充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三农”困境的突破口。

关键词:南充;“三农”问题;小城镇发展;城乡统筹�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棘手问题,也是四川省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焦点在丘陵,其根本出路也只能在丘陵地区的农村。四川丘陵地区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更为头疼。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丘陵地区的贫穷就是农村的贫穷,四川丘陵地区的落后就是农村的落后。南充市属于典型的四川丘陵地区,本文以南充市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

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引入,南充的“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尖锐。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前,“三农”问题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产量问题,或者说是粮食安全问题的话,那么现在“三农”问题则有了本质的变化,已经演变成一个以农民收入、农村市场消费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他问题要么由这三个问题引致,要么与其紧密相联,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更提升了解决的难度。�

现阶段,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愈来愈大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论“三农”,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从南充城乡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市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就成为解决南充“三农”问题的关键。�

2 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当前,南充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而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和纽带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在“围城”里,农村远离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70%;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南充2009年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5.8%,相比之下,南充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通过南充城镇化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但其空间和潜力却无可限量。�

据相关部门调查分析,农村人口每减少1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就增收200元;城市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因此,只有缩小农村,才能富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有关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达到一定的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南充“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到2020年,南充市将有近200万农民(按城镇化水平45-50%算)转化为城镇居民,

而到那时,仅仅依靠增加大城市的数量,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中人口、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只能落户小城镇。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此,南充只有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才能较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南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破解南充“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3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破解南充 “三农”难题的突破口�

小城镇既是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也是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经济是南充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南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方向,还是解决南充“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南充地处川中丘陵,交通不便,很多小城镇一度既无“城”之规模,又无“市”之兴旺,“闲时进镇,忙时进村”的自然经济色彩浓厚的生产模式广泛存在,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全,人口集聚能力偏低,对破解“三农”问题的作用十分有限。�

近年来,南充把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南充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初步形成了县城辐射小城镇,小城镇带动农村,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3.1 抓规划,超前谋划,注重特色�

规划是前提,规划是龙头。南充小城镇建设始终强调抓好规划这个龙头,立足于现有的县和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避免遍地开花,合理确定小城镇的规模和数量,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先导作用。一是坚持小城镇规划的先行性,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定位;二是突出小城镇规划的特色性,强调要有鲜明的个性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三是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3.2 抓建设,完善功能,打造精品�

南充在小城镇建设上既要求量的发展,更重质的突破,力求提升小城镇档次。一是夯实基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配套,优化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纳能力,形成产业集群,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如顺庆区潆溪镇兴建的“三国源”,南部县伏虎镇修的公园和广场,仪陇新政镇兴办的工贸园区等。三是提高品位,注重选择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塑造不同的品牌和形象。�

3.3 抓产业,多业并举,发展至上�

产业是支撑,是农民能长期在小城镇安居乐业的基础。南充根据本地实际,具体做到了“五个结合”,形成了五种模式。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结合,走“以工兴镇”的路子。潆溪、小龙、龙门、七里、定水、新政等试点镇,大力招商引资,创建工业园区,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又促进了地方财政增长,拉动经济发展。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走“以农强镇”的路子。河舒、双龙、义兴等试点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保鲜、加工、运输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民增收。河舒镇近年来大力发展“锦橙100号”,年产量达2000多吨,销售收入87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993年的338.29元增加到2386元。丰足的水果资源还吸引了10多户农民在镇上购房专门跑水果运输和加工,并招引了4家外来业主搞房地产开发。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商贸发展结合,走“以商活镇”的路子。伏虎、老观、建兴、小桥、李渡等试点镇,通过兴建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日杂百货商场,极大地刺激了农村消费,促进了地方发展。伏虎镇近年来已兴建大型农贸市场3个,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四是小城镇建设与交通发展结合,走“以交通旺镇”的路子。对于地理优势突出,铁路、公路、水运发达,容易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小城镇可发挥交通优势,建设交通主导型小城镇。五是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走“以旅富镇”的路子。江南、

马鞍、西兴、木老等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农家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木老镇通过举办 “桃花节”和发展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农民收入颇丰。�

3.4 抓管理,以人为本,提升形象�

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三农”问题的主体是人,小城镇发展的关键也在人。为此,南充一方面加强对城镇居民的教育管理,提高居民的城镇意识、文明意识和现代意识,真正让农民洗脚进城镇,洗脑作市民;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城镇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大力治理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确保小城镇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5 抓市场,以市兴镇,合理配置资源�

小城镇的发展要以人口集中为前提,以市场发展为条件。“以人兴市、以市兴镇、以镇促市”,已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市场联结的重要条件。发展南充农村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推行“农工贸、贸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的中心,具有一定吸引力和辐射力,它既是农副产品的交换中心和集散地,又是工业品流通的最后环节。因此,南充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与市场建设相结合,要按商品流通规律以及小城镇的位置、交通条件,积极扩建、改建、新建各类市场,使区域性综合市场形成规模,上等级、上水平、发挥中心市场作用。�总之,加强小城镇建设实质就是使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民转变为市民,农村转变为城市,是南充破解“三农”难题,走出“三农”困境的突破口。南充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目标,逐步实现“以城促农,以城助农,以城带农”的小城镇新局面。�

参考文献�

[1]Hoy,Caroline.Small Town China[J].Geography,2002,(7).�

[2]Zhang Xue-ying.Ancient town on the Loess Plateau[J].China Today,2005,(2).�

[3]张桂香.加强小城镇建设走出“三农”问题困境[J].生产力研究,2004,(3).�

[4]王申堂.解决“三农”问题与小城镇建设[J].理论探索,2005,(2).�

[5]黄慧芳.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J].农村经济,2005,(6).�

[6]蔡晓兰,张陕豫.浅议解决“三农”问题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内存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8).�

[7]杨霞,陈俐谋.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5,(10).

第四篇: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日前,一个由有识之士提出的概念正在引起多方的关注和热议,这就是“中原经济区”。

何谓“中原经济区”?就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在这个区域,粮食和农业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谈到农业,河南人总是充满自豪,而谈到经济发展,却难免有些窘迫。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又长期背负着“粮袋子”,让河南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比起东部沿海省市,河南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比起西部地区,河南又相对缺少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粮食和农业的任务,依然不能放弃。那么,河南怎么办,优势又在哪儿?中原崛起,路在何方?

农业“包袱”变为优质资源

“农业确实是弱质产业。很多人都说农业是河南的包袱,可真说起来,河南最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农业。”河南省有关专家一语道出关键,河南发展的优势,其实正是一直被看作沉重发展包袱的农业。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产量全国第一,小麦产量全国第一,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

立足于丰富的农业资源,河南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将其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正阳县,有一家名为“美食美客”的花生蛋白公司,主打产品是低温冷榨花生油和花生蛋白粉。公司自2007年建厂投产以来,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董事长赖卫东告诉记者,正阳是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并且正阳花生的蛋白含量高于普通花生两个百分点,这正是他投资建厂的原因。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年深度加工花生22万吨,超过全县产量的一半,届时,该公司无疑将有力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如同“美食美客”一样,近年来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下迅速崛起。

有瞄准粮食加工的三全、思念,有依托畜牧业资源发展壮大的双汇、众品……截至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674个,其中龙头企业6248

家,有500家龙头企业年收入超亿元,有1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2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18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肉类协会在全行业评审的“中国肉类工业影响力品牌”中,河南上榜品牌占六分之

一。正是这一大批企业,成为了河南工业化的第一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告诉记者,政府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是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崛起的保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河南省就提出了“围绕农业上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了由省直部门参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系办公会议制度,对涉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近20年来,各级各部门都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才形成了如今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兴旺局面。

同时,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河南省除了“内生”,还注重“外引”。拥有丰富粮、油、畜牧等农产品资源的遂平县,从2000年起,就提出了农产区工业化的思路,随后又建设了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大力招纳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到目前为止,已有众品、思念、徐福记、益康等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徐福记遂平分公司总经理刘恒烈告诉记者,这里的肉、面、油、蛋,比东莞总部都要便宜,现在公司正在考虑将来把总部迁到遂平来。

在临颍县投资建厂的联泰食品公司董事长许文博说起在这里建厂的好处时,更是如数家珍:“原来在沿海地区生产的时候,玉米、淀粉都得从内陆运过去,一吨原料的价格相差几百元。现在我们原料全部在当地采购。交通也方便,四通八达。河南又是人力资源大省,有大量劳动力。”

在徐福记的招工现场,记者看到,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排起了长队。招工队伍里的小伙子张亚洲告诉记者:“我家就是这里的,原来在广东打工,现在回来上班,每个月工资也有1000多块,家门口上班,挣钱又方便。”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消化河南农产品的同时,也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用工已达500万人。而拥有一亿人口的河南,正拥有着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原本沉重的人口包袱,如今也成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河南经济发展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正逐渐找到答案。

食品加工已成“金字招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在河南,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环境益

发成熟,产业集聚的效应日渐凸显。

遂平工业集聚区目前已落户国内外知名企业74家,初步形成了肉制品、小麦加工、挂面、糕点食品、速冻食品、饮料、饲料、物流、包装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链环环相扣。“需要哪个环节的服务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遂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书记冯田说。工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使该县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产业联动的循环发展格局。

从遂平的工业园区放大到全省。现在,在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在这里,无论从事农产品加工链条上的哪个相关产业,都会左右逢源。如益康面粉是“统一”和“康师傅”的面粉供应商,“思念”的馄饨通过众品集团的冷链配送,双汇集团加工所需的生猪则来自于遂平的养猪场……

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河南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环境,正像磁石一样,不断集聚着更多的企业。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行业领军企业,光明、伊利、蒙牛等奶业巨头,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霸主,纷纷抢滩中原,把河南作为了自己重要的原料基地、生产基地。目前,漯河市已经成为“中国食品城”,永城市已经成为“中国面粉城”……而河南全省,更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王国。

当然,让大批企业进驻中原,河南并不仅仅是凭着自身的资源优势。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但不是有优势就自然会有项目生成。”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驻马店市考察时表示,“我们不仅要广泛宣传自身优势、让外界充分了解,更要积极运作、善于运作,盯紧盯牢、抓住不放,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把项目做成。”

说到宣传自己,驻马店市算得上一个典型。今年6月底,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原称东西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举行,这已经是该市第十三次举办这一洽谈会了。每一届洽谈会,驻马店总是能办出特色,给到会客商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这一洽谈会已经成为驻马店市的名片。“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驻马店形象,人人都是东道主”早已成为驻马店人的一种共识,议合作、忙招商、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一批又一批的企业通过洽谈会,了解了驻马店,留在了驻马店。

河南政府部门对客商的真诚和热情,如今已成为河南农业和人力资源之外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对此,许文博也深有感触:“刚来临颍建厂的时候,投资很少,但政府不嫌我们公司小,对我们像掌上明珠一样。他们把我们当自己人,我们当然也要回报当地。”

最让许文博难忘的,是2009年12月29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临颍县调研时与在临颍投资的17家闽商代表合影的事情。“当时我们已经摆好了椅子让省里领导们坐,我们打算站到后排去。”许文博说,“没想到卢书记说,应该你们坐前面,我站到后面,给你们当后盾。”这张省委书记站后排的照片,刊出后立刻在闽商中引起一片赞叹。

尽管只是一个小细节,但省委书记的细心关照,却让许文博感动不已,干劲十足。随后,他将原计划100亩的厂房面积,增加到了176亩。

根植沃土走出“三化”之路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方略,河南提出,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事实证明,立足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在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没有牺牲粮食和农业,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布局而发展起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也因为农产品加工业而有了保障。

在中储粮沈丘直属库,办公室主任武贺喜告诉记者,直属库正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已经在周口市发展订单小麦235万亩,订单玉米50万亩。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直属库为农户提供优质低价的种子、农资,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并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同时,直属库入股建成了一座年转化小麦

7.5万吨的面粉加工厂。收购来的原粮,直接进入加工厂实现了转化增值。

加工企业和基地的对接,还催生了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据众品公司公关部负责人介绍,众品在河南区域建立了多个商超,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订立基地直采合同,直采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龙头企业不可能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农户,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中介组织来生产和收购,同时专业合作社也是农民从单干走向合作,提高在产业链中地位的平台。”众品公关部负责人说。目前,在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2700多家。

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于农民离开土地,这为河南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正如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行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载体和桥梁,把农业生产与城镇商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在林州市,很多农民如今就正在向城镇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该市按照“产城相融、以产促城、产城一体”的理念,将新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进行了有机结合,促进新农村社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产业与人口有机融合。“新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人口集中,必须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就业。”林州市委书记王春安说。

而产业的发展,又为保障民生打下了基础,使得政府有能力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确保其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在闽商“扎堆”的临颍县,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随着大量闽商在该县扎堆,去年该县财政收入总量已突破5亿元,财政支出总量突破12亿元,有力支持了民生工程建设。去年该县新增农村低保10268人,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月人均60元,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去年该县新增城镇就业11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

记者在河南采访之际,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即将在郑州举行,各地的企业客商,已纷纷云集于此。这是河南首次举办这样一个顶级的国际农业盛会,显示了河南人民的自信与激扬、奋进与期望。这届农交会,给这个农业大省提供了展示自己形象、扩大开放和交流的难得机遇。中原大地上的人们,正把握着每一次这样的机遇,凝聚力量,放飞经济崛起的梦想。我们相信,一个富裕的河南、一个繁荣的河南、一个文明的河南、一个崭新的河南,必将呈现在这片具有悠久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上。

第五篇:抓住最好时机破解“三农”难题

一、目前是中国农村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深感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时期。从政策层面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从舆论氛围上,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就农民增收问题下发文件,是历年来力度最大、反响最强烈的文件。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把中央1号文件誉为当前“三农”问题的“百科全书”、农民致富的“冲锋舟”,为之拍手叫好。

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三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谏言献策,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良言,各级干部也在大声呼吁,基层干部按照政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正开始热火朝天的贯彻执行。但是许多基层干部,有个共同的感受是中央1号文件出台前大家千呼万唤,出台后又猛然不知如何下手抓落实,这反映出基层干部在做农村工作中如何科学理解领会中央精神、如何积极主动地落实中央决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大家也感觉到,有两对矛盾需从政策层面解决。一是“三农”政策与各级基层落实之间的矛盾;二是“三农”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因此,在政策的制订上,必须体现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在抓落实上,必须是“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学者和研究机构既要有使命感,又要切忌片面性、理想化。实践者既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又要防止盲从和畏难情绪。

二、“三农”问题必须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农”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农村是一个大概念,农业是一个产业,农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三农”问题急不得、慢不得。因其是历史造成,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积累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科学、理性,从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瓶颈入手,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解决农村问题要三管齐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台了农村三项政策,即土地二轮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当前解决农村问题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当前应该急速出台土地“永佃”,使用权继承、抵押、转让的土地政策,建立一个能使土地迅速流转的平台,如建立农村政策性银行,赋予其经营货币和经营土地的职能。

第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革开放二十年,仅城市建设用地一项,城市就从农村拿走增值的2万亿。 1979--1994年的16年间实行农副产品剪刀差,农村就向城市贡献15000亿。目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金融资产不足30%,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这是建国以来差距最大的时期。因此,政府对农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议每年全国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决算报告时,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决算执行情况。各级人大例会也照此执行,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不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变化。力争在近年内将财政支持农业资金量由现在的占财政收入10%左右提高到16%左右,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上等水平。

首先应考虑传统的优质农产品,比如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性特产,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都是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适合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的,也是后来推广发展成本最低的产品。所以,应从传统优良产品入手,走产业化的道路。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具有比较经济优势的优良产品,迅速整合成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比如说山东的蔬菜、沿海的渔业,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等优特质产品。

其三,农业产业化不能忽视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比如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的产业化,应迅速用政策催生一部分龙头产业。同时,农业产业化要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现在很多人认为工业化只存在于城镇,而且普遍认为乡镇企业已经垮掉了,工业化道路没法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时期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怎么走呢?有三条路径:做大做强现有的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项目;从提升传统农业入手,走劳动密集型、资源转化型的工商业。如果在农村也搞高科技,这是一个指导性的误区。应着力发展一头在田间,一头在工厂,产品进商场的产业,特别是千家万户都能上的工业产业。

五、解决农民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乡统筹

当前城乡统筹亟待解决的是农民绝对贫困问题,农民的市民待遇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的入手处,出路就是要加大农民市民化的福利建设,这也是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清除了。

第一,建立农村低保体系。农村低保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鳏寡孤独问题。过去民政部门有一个优抚政策,就是对五保户和鳏寡孤独赡养。当时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补一部分,以群众自筹为主,现在来看这种形式已经很难实施,原因是我们对农民的政策是多予、少取、放活,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实施以后,这一部分的统筹就没有了。从我国目前的资金规模和农民的参保意识上,建立低保体系还存在一些困难,但一笔帐算下来,基本条件还是具备的。据统计,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左右,如果按照每年每人800-1000块钱的低保额标准,每年需要300个亿。农牧业税每年是280亿左右,农业特产税80亿左右,如果加上各级民政部门配套的对鳏寡孤独的救济金这一部分,然后再从中央财政每年预算用于农村扶贫的80个亿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鳏寡孤独集中供养设施建设和供给),这部分资金即使不够,也相差不了太多。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平衡了农民之间的贫富差别,又稳定了农村,也体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性;既从制度上使农民和市民都能平等的享受低保,又不增加中央财政的支出。

第二,建立农村养老体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民占总人口的74%,其中,60岁以上的有7285万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农村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比如计划生育问题,农村家庭的规模虽然逐渐变小,完全核心户不断增多,理论上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由于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迁徙。农村若建立像城市一样的养老体系,可以参照城市筹措资金的方式来进行。有个人部分,有集体部分,以及中央政府的补助。从操作层面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解决资金的问题。一是可以将7285万60岁以上老人承包的责任田的使用权的若干年抵押给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既经营货币又经营土地),获取社保资金。如果使用权按15年抵押,每年使用费按300元计算,可以一次筹集近4000亿;二是将粮食直补资金和各级承担的粮食风险基金打入个人养老帐户;三是个人缴纳。四是集体收益和社会筹集部分。

第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有声有色,国家应该把它制度化、规范化。在解决了低保和养老问题后,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考虑自筹资金,国家适当补助的方式。

六、成立政策性银行为农村金融输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金

目前农村的金融现状是既贫血又失血。邮政储蓄拿掉农村发展资金的一部分,四大商业银行拿掉农村的一部分资金,近年来从农村拿走的资金基本上都没有用到农村这一块,从而使农村发展资金极端匮乏。农民想拿到发展资金,贷款的成本要占到25%左右,即使是这样的贷款还很难拿到。报表上看县域存贷比在70%左右,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贷款构成,有人民公社时期转存到乡村的、乡村集体发生的债务、农业发展银行向粮食供销的政策性贷款,新发生、能够发挥效益的贷款量少得可怜。所以,建议金融体制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成立农村政策性银行。改变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职能,把农业发展银行改为农村政策性银行,农村发展银行过去是围绕着粮、棉、油的购销而设立的银行,对这种银行进行改造,并把农业银行过去承担的扶贫资金、贴息资金划归农村政策性银行,把现有的各部门支持农业的资金归口到农业政策性银行当中。(2)农业政策性银行可以收购或者划拨现在农行下面的营业所,把它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3)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当兼有经营农村土地的职能,实现土地的流转,把土地盘活。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实行土地私有化,目前条件还不具备。但可以将农民土地使用权实行继承、转让、抵押等,这需要建立一个中介组织,这个中介组织由农业政策性银行来担任,来行使这个职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家开发银行的做法,只给资本金,给政策,不给它贴息,让它自己来进行运作。(4)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允许集团资本进入农村信用社,允许民间资金参股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加实力,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银行。(5)放开农村的金融市场,允许兴建合作金融组织。我国2.3亿户农民,仅仅靠一家农村信用社来解决农村的金融问题是不现实的。应该允许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6)加强金融监管,成立金融组织保险公司,防范金融风险。

《[推荐]抓住最好时机破解“三农”难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船员交际能力下一篇: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