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活动

2023-05-19

第一篇: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活动

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目前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活动存在有多种形式,特别是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是目前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们的幼儿园教学理念中有这么几条,“一日活动皆教育”“一日活动皆游戏”“把课当游戏上”,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了对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非游戏活动与游戏活动不同的地方是它以一门或多门学科为基础,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但这种非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缺乏吸引力,因此,这种非游戏活动就必须由教师设计、加入游戏活动的因素(操作、动机与体验、人际关系、外部条件等)使之游戏化。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幼儿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主体化。因此,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外部的游戏形式,不在于选取多少数量的游戏因素,而在于能否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否使他们真正产生以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为主要成分的游戏性体验,是来自于外部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需要。

(一)在设置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时时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1) “生成”内容。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如我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真好吃》的活动中教育目标中有观察多种常见水果的要求,利用社区周围的水果店,带领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而且还买回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果回教室,一起品尝,吃吃玩玩看看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如此之外,还可引导幼儿制作水果娃娃、开展水果店游戏、按季节对“水果”分类等等活动。

(2)利用幼儿游戏“再造”出来的活动内容。幼儿从众心理使孩子们喜欢模仿别人,如我班在进行《丰富的信息》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建构区中有人做了个手机,就有许多孩子模仿,我通过扮演顾客去欣赏、挑选,引发幼儿对自己的手机进行改进、创造,而且还通过开设“手机店”让制作者推销自己的手机,以此深化、拓展活动内容。

(3)让幼儿、家长直接参与活动的设置。在活动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另外,要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还能让幼儿、家长知道废旧物品还有使用价值。

(二)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要以环境材料为中介,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建构经验。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1)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信封可以装饰、制作指偶、动物头饰等。大小不一的布类材料(纱巾、大花布、小方布),可以做装饰品、也可做粘贴画。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还有蛋糕底盘、点菜单等可进行再创造的材料。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2)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以玩磁铁为例幼儿是由随意玩——哪些磁铁能吸,哪些不能吸——磁铁怎样吸东西——怎样使磁铁动起来——磁铁能做哪些玩具等等发展的,教师可以从提供各种质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玩材料,使每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高层发展。

(3)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

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非游戏活动真正游戏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第二篇:如何将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

如何将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

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据很大的位置,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形式,是蕴涵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表达自我意愿,展示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结合游戏化教学。美术是幼儿对社会最直接的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因此要将美术活动融入于游戏中学习,可有效提高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尝试用游戏方式进行幼儿美术教学,引诱幼

儿自主能主动的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美的敏感性,提升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去发掘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活动内容童趣化,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大的动手、动脑最大的因素,因此,我们不仅仅抓住活动的内容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欲望,也要积极调动幼儿的动手能力。一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一切活动的开展就变得游刃有余了。无论是哪里年龄层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游戏,有明显的游戏自主需要和欲望,因此,教师选择美术内容要有趣味性,充分考虑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以生活化、情节化、游戏化的内容唤起幼儿兴趣。例如:“蝴蝶”是幼儿最喜欢的小动物,他们可以学蝴蝶飞舞的动作,也可以欣赏蝴蝶美丽的花纹,从而发现蝴蝶的花纹,翅膀大小都是一样的。在活动开始前,可以先让小朋友去观察和了解生活中蝴蝶及其特征,接

着在活动开展中创造一个“花园”的轻松环境,让幼儿放松地去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这样开展活动,就会让幼儿很容易的了解蝴蝶,也为接下来给蝴蝶涂色,制作蝴蝶翅膀等一系列的活动埋下了伏笔,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从而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热情。

二、活动材料多样化,提高幼儿创造的灵感。

幼儿的美术活动形式的开展变得多姿多样,也不再是单一的油画棒、水彩笔、勾线笔,及简单的剪纸、橡皮泥。在开展美术的活动中,我们每给孩子作画的时候都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兴趣点,因此准备的材料也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同一节课,我们会采取不同的作画材料来丰富活动的多样化,不仅给幼儿提供现成的材料,如:油画棒、水粉、印泥、棉签等,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如:旧的挂历纸、矿泉水瓶盖、树叶、玻璃球等。材

料选择性增强了,幼儿的创造性就会增强,灵感也就会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有趣的滚珠画”,幼儿在用滚珠在水粉颜料上蘸取,然后在白纸上来回的滚来滚去,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在作画过程中,幼儿发现用蘸取不同颜料的滚珠在白纸上混合在一起,滚珠轨迹颜色也发生了变化,有红、黄、蓝主要的颜色出现,也有橙色、紫色、灰色等混合颜色的出现。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就会对自己的发现产生更浓的兴趣,也会对美术活动越来越喜欢。如:“牙刷画”,给幼儿提供一把废旧的牙刷和一把梳子,让幼儿用牙刷蘸取颜料,在模型的动物上用梳子和牙刷进行刷,这时幼儿就会发现,我们平时会丢弃的废旧材料也可以用于美术活动的创作。

三、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

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的发挥,而这种发挥又与我们给幼儿提供的美术环境息息相关。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约束幼儿的头脑,让他们跟着老师的示范画进行绘画,在这样死板的环境中,幼儿绘画出来的作品都是一个模样,没有了幼儿的创造能力,看不出幼儿发展水平。久而久之,幼儿的思维就会被固定,教师一直在强调的创造性思维也被扼杀在摇篮里,即使老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幼儿也会缺乏自信而不敢操作。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也要给幼儿提供一个“想画、敢画、愿意话”的作画环境,让幼儿自然主动地去选择材料,自由的交流和创造。

四、教学过程游戏化,尊重幼儿的作品。

《指南》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

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作为老师应对幼儿的表现给与尊重和理解。幼儿的美术活动中不仅要模仿,更要重视创新,不仅要讲技巧,更要重视创造,所以我们将游戏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以游戏化的口吻导入。我们要给每一个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在活动中,我们不能强制干涉幼儿的绘画作品,我们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参与,去分享他的作品。对于能力稍微较弱的幼儿,我们要先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

第三篇: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一、项目概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就是说,幼儿园教育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纳入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之中。毫无疑问,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种特殊活动中,还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积极的、快乐地、不知不觉的、不知疲倦的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敲敲打打中,不仅使幼儿感知了音乐,发展了音乐能力,还能使幼儿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探索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背景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教育部分中强调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因此,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是一种很好的开发载体。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然而,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音乐活动的形式单一,没能体现音乐的综合性。很容易就陷入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条条框框里,而将音乐游戏如此生动的活动仅限于音乐教学的需要而安排,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对活动的生活经验准备、以及活动中自主性、个性化的发挥等都体现的不够。而事实上,游戏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在,当两者出现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魅力是不可抵挡的。因此要充分发挥音乐游戏的无穷魅力,我们必须了解音乐游戏的主要特征、精心选择适宜的内容、尊重幼儿的独特的理解、大胆进行音乐游戏策略上的创新,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他们随性而唱、随心而跳的环境氛围。冲破了所谓的空间限制,在幼儿自由感知、自由想象、自由实践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萌发幼儿的无穷创造力。

三、主要内容与做法

(一)主要内容:

1、游戏活动内容选择适宜性的分析与研究。

(1)通过查找资料、深入分析教材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内容更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及生活经验。

(2)最大程度地运用音乐游戏内容的选择,来激发幼儿参与、表现的兴趣、欲望。

2、音乐游戏活动开展中的大胆把握和研究。 (1)音乐游戏情景的创设如何体现幼儿的参与。 (2)音乐游戏的乐曲的先期欣赏的程度,应该如何把握。 (3)游戏规则的制定如何体现幼儿的参与性。

(4)音乐游戏中幼儿情感的体验,个性表现,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如何把握。

3、音乐游戏组织中注意点的分析与研究。

音乐游戏强调听音乐做游戏,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何在高兴的游戏中要保证幼儿的发展。

4、音乐游戏在艺术领域及其他领域中的巧妙应用的分析与研究。

如何将音乐游戏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与其它活动相结合中。

(二)具体做法:

1、深入观察幼儿,从幼儿兴趣入手,让游戏作品“活”起来。

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查阅、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来选择他们适合的音乐游戏作品。活动内容上的适宜选择。比如:从幼儿喜欢玩的“翘翘板”运动中产生的音乐游戏《翘翘板》;幼儿熟悉的老鼠和猫的故事——《小猫敲门》、蝴蝶与花的关系——《蝴蝶找花》、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再现《小朋友去散步》,再比如音乐游戏《洒水车》,洒水车是幼儿经常在马路上所见的一种有趣的特殊交通工具,幼儿乐于表现洒水车喷水有趣动作,喜欢看到人们紧张地躲闪。同时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可以把幼儿喜欢的富有情节的歌曲改编成音乐游戏,比如歌曲《小狗抬轿》可以让幼儿先表演唱,接着把音乐旋律节奏变快,省去歌词,让幼儿听音乐玩老虎追小狗,小狗齐心赶老虎的游戏;可以把一般化的音乐游戏教材创造性的加以改变,使其变的生动起来。

2、结合作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游戏环境“活”起来。

首先是物质及音乐环境的准备;其次是做好欣赏前的心理准备,它是游戏活动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所游戏的音乐作品,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从而巧妙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另外还要帮助幼儿作好与音乐情绪相适应的心理准备,让幼儿在音乐的过程中头脑中有联想,想象的内容,在情感上有相应的情绪体验。

3、多通道参与,多手段渗透,使游戏活动“活”起来。

心理学认为,人在认知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入。因此,教师在音乐游戏过程中注重语言,绘画,动作等手段渗透,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应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1)多接触、多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拓展幼儿思维。

多让幼儿接触不同形式的音乐游戏,多让幼儿倾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多让幼儿玩玩不同的音乐游戏,既能丰富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又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这种角度来讲,音乐游戏又不仅仅是快乐了,还要追求学习的过程,追求发展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游戏时,会在理解和享受的同时,不断想自己由音乐而引起的想像与体验是不是对,并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调整。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会更在乎来自教师、同伴、家长的评价,而这些评价会影响他的自信心、自尊心,也会引导他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表现态度,这就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又比如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一种文化,我们让幼儿在趣味横生的亲子歌唱、亲子律动、亲子节拍、亲子音乐剧中,能找到一条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方式,幼儿则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快乐、感知音乐,体验情感,丰富表达方式。 (2)运用语言手段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游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些,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特点,如:音乐游戏《生日音乐会》,小朋友谈谈自己是怎么过生日的,还可以让本月出生的幼儿一起来过生日,其他幼儿说一些祝福的话,感受集体的温暖,激发愉悦、美好的情感;又如:音乐游戏《煮汤圆》,可以先让幼儿回家同家长一起亲手来煮煮看,说一说汤圆在煮的过程中的有趣变化,以便幼儿在游戏中能在经验的基础上编出更形象、更有个性化的动作、充分在游戏中表现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就是不同的感受。音乐游戏能够多激发幼儿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因此,在活动中,还可以启发,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投入音乐情感中,进行自由想象。

(3)通过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而作为视觉的图画,符号等。却是十分稳定的。因此可见,适当的适用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是大有非议的。

(4)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游戏要体现本身的特性还要体现综合性,音乐游戏不单只是听音乐做游戏,而是以游戏为主,通过看图画、听音乐、同时进行体态律动、演奏打击乐器、唱歌、朗诵、和即兴表演相融合的一种艺术综合活动,教师只有综合运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手段,开放幼儿多种感知通道。才能让幼儿对音乐游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比如音乐游戏〈全家乐〉,可以在活动前欣赏“全家福照片”,回顾全家在一起的快乐事情,在经验丰富的基础上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用体态、唱歌、对白等来表现音乐。

4、为了确保课题活动更好地落实到实处,我们计划每个月开展一次大的课题活动,每周开展小课题活动。并且对每月开展的课题活动进行认真反思,从而积累经验更好地实施计划,让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不断提高,并将音乐游戏的课题研究融会贯通在幼儿的区域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其它形式的活动中。

四、实施效果

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开展有趣的音乐游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艺术感知的规律,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玩”、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不但大大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幼儿的音乐感受力、甚至表现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年的实践研究,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幼儿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1、幼儿的认知得到发展

通过大量的音乐游戏作品欣赏活动,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幼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触类旁通,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动手、动口且动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敢于尝试的习惯使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大大增强,表现为解决游戏中的矛盾的能力和交往能力增强,在陌生环境中不胆怯,敢于大胆表演,自控能力强。

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幼儿在理解作品时,他所感受到的音乐一般是通过他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班内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表现为在别的科目中,也能清晰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在学新的间操和韵律操时,比其他幼儿学得更快,动作更协调,节奏也更准确。

4、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

欣赏音乐,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聆听音乐。在实践研究期间,幼儿养成了安静聆听的好习惯,相应注意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探讨

琼中县什运中心幼儿园

吴鑫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活动 游戏化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

1 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

2 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 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

3 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

4 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

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

5 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田劲枝,《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创造性游戏初探》,2010。

第五篇: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作用研究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其往往比较喜欢游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开展也和游戏有着直接关系。美术活动能够将幼儿自我表现意识很好的激发出来,若是能够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思维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美、理解美并表现美,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人格。笔者主要研究了幼儿美术教学中游戏作用。

一、利用游戏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

幼儿兴趣产生和好奇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利用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果园中去,分给幼儿水果贴纸,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贴上。通过找水果的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创作,这对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也有着重要作用[1]。

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心理,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轻松的开展美?g活动。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对其进行表扬,并且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本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浓厚。在表扬的时候,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来对其进行表扬,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获得成就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

二、利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本身的美术色感

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时期的色彩激发对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笔者开展的《美丽的烟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烟花的颜色,并说出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烟花[2]。再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花衣服”的裁剪,通过不同颜色的剪纸来进行色彩的搭配,有的幼儿会比较喜欢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喜欢黄色和绿色的搭配等等。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颜色的偏好,并且色彩的多样性能够让幼儿更加的身心愉悦,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还开展了其他活动,如《服装展览》《美丽的吹画》《小飞机》《树叶印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附近的绿草和各种颜色的花,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不同色彩的美。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色彩感,对于其性格发展和智力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通过游戏来推动幼儿美术技能的进步

美术技能对于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基础。所以,教师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技能融入进去。比如在开展剪纸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剪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椭圆形的茄子、圆柱形的黄瓜、弯弯的香蕉等[3]。在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幼儿的剪纸活动也会更加的认真和积极。所以,应该合理的利用各种游戏来吸引幼儿,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幼儿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美术,这种方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方式[4]。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游戏和美术教学的融合,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蕴含的艺术,需要幼儿进行想象和体会,绝对不能够一味的进行模仿。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时候,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幼儿内在潜能挖掘出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时掌握各种美术技能,这对于幼儿创造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开发以及审美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游戏运用进去,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游戏的选择,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这样还能够将美术教育和游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也可以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这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奚静.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123.

[2]王艳.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26.

[3]刘晓丹.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51.

[4]张娟.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180-18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各岗位工作职责下一篇:幼儿园教研组计划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