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

2022-04-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陶艺教育是一门集合艺术与工艺于一体的教育。对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等要求非常高。在现代教育进程中,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教学途径,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从而更好地接受陶艺教育。

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 篇1:

PBL教学法在应用技术型学院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   要: 应用技术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虽然一定程度弥补了独立学院人才教育的不足,但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环境下,独立学院这类应用技术型学院的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基础问题。需要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运用,做好充分的教育发展改革,提高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的教育培养水平。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应用   技术型学院   教学改革

PBL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培养方面的普及应用,对独立学院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提高PBL模式下教育改革实践发展水平,弥补人才教育培养对PBL教学模式应用的不足,将为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工作的长效化推进提供切实保障。

一、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现状

(一)综合教育培养发展能力不强

综合教育培养发展能力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导向因素之一。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大部分是以技术人才培养为基本方向的,通过大量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高校技术人才技术水平。从理论来说,该过程的实现虽然仅受时间条件的制约,但事实上,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涉及专业人才教育人事管理、教师评聘、证书考核及专业技术评价等多个方面,任何环节出现教育培养或管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体教育发展体系。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体系优化能力不足,不能基于教育发展环境及行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导致应用技术型学院难以充分适应多元化的教育发展环境,最终影响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人才教育培养方式及方法滞后

2014年,我国应用技术型学院逐步向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一步从专业授课向本科教育过度。随着我国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滞后及教育方法的落后,成为制约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用技术型学院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因为部分学院教育发展转型未能做好体系化教育改革,对教育体系的优化仅停留于教育培养机制,未合理改进课程教育内容及教学模式。甚至部分从专科向本科转型的应用技术型学院,仍然沿用专业教育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块,使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水平大打折扣,难以满足人才教育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三)专业教育培养资源不足

长期以来,教育资源不足是我国独立学院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资源不足,是因为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相关教学配套设施及制度并不完善,有关的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规范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长此以往,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能力势必在教育体系影响下下降,无法切实发挥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培育的优势。针对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学院教育发展要求,做好科学的教育发展规范,不断增强学院专业教育能力,将具有时代先进性、前瞻性的教育策略应用于学院教育培养工作中,使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培养为我国专业人才教育输出提供切实保障。

二、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改革的时代必要性

(一)适应新时代技术人才教育培养新环境

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必须充分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环境。应用技术型学院发展改革,基于满足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的需求开展教育布局,通过与独立院校及中专院校建立体系化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教育发展水平,使应用技术型学院成为我国技术人才输出的重要桥梁。应用技术型学院的教育发展改革,不仅要基于教育环境变化科学决策,还要准备好应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挑战,积极完善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培养体系,弥补学院人才教育管理的不足,充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新时代环境下应用技术型学院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发展新生态,并在现有教育发展条件下建立完备的技术人才育人机制。

(二)提高技术型学院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

现阶段,我国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已然形成一定的教育发展规模。各地区针对应用技术型学院建设推出诸多教育辅助政策,为发挥应用技术型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创造良好机遇。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应紧抓时代机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水平,以教育改革为根本,推动教育体系建设体系化开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质量,重点从民营学院及公立学院两个方面扩充教育发展资源,使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不再受基础教育环境制约,能以更好的专业姿态融入现有教育发展环境中,以专业教育为中心推动教育改革的长效化开展,为后续应用技术型学院与企业、政府机构的教育对接做好充分铺垫。

三、PBL教学法在应用技术型学院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特点

(一)学习自主化

PBL教学法基于情境教学模式,延伸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实践自主化水平,以专业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布局,改变传统模式下专业学生被动参与学习实践的现状,进一步将兴趣引导、趣味教学等基础内容纳入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专业教育在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应用技术型学院对PBL教学法的运用,将更好地满足人才教育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有效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增强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使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可以多角度优化专业培养体系,为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开辟新路径。此外,由于PBL教学法对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将PBL教学模式纳入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可以有效丰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对培养专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教育系统化

由于早期应用技术型学院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与高校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基础教育体系大部分沿用高校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模式的运用并不规范,专业学生对专業知识的学习存在课程教学碎片化问题,无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具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此时,将PBL教学模式融入现有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进一步为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创新提供部分教育参考,使应用技术型学院得以基于不同教学模式,更好地选择适宜的人才教育培养方式,对建立具有教育特色的教育培养机制有一定的铺垫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应用技术型知识教学碎片化及缺乏教育发展特色的基础问题。

四、应用技术型学院教学改革背景下PBL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一)形成PBL教学模式应用的多元化教育培养思维

应用技术型学院的教学改革,先要改变思想意识,增强专业教师的PBL教学模式认知能力,培养专业教师的PBL教学思维,使PBL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进一步满足应用技术型学院教育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针对PBL教学模式多元化教育培养思维的形成,需要基于专业课程教育特点寻找教学切入点,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强专业教师的PBL教学能力,将PBL教学机制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创造良好条件。另外,PBL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氛围营造及教学情境创新能力有着一定要求,因此,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做好PBL教学实践探索,积累PBL教学经验,提高PBL教学应用实践水平,使应用技术型学院的PBL教学培养机制能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体系化PBL协同教育培养联动机制

由于PBL教学模式运用需要基于情境创设进行教育实践,因此,PBL教学模式的体系化教学应用,必须围绕协同培养机制合理规划。在此过程中,学院需要将PBL教学作为内容植入,将PBL教学机制融入不同科目教学体系中,使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完备PBL教学培养机制。通过不同专业课程的有效串联,使各主要学科积极共享教学资源及教育内容,以PBL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不断将多元化教学内容纳入专业教育培养体系,为应用技术型学院更好地利用PBL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支持。此外,需要明确的是,PBL协同教育培养联动机制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各个学科之间形成一定的教育关联,使PBL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运用,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建立良性PBL教学发展循环,提高专业教师PBL教学实践水平。

(三)积极开展PBL专业教育培养课程应用活动实践

积极组织PBL课程活动实践,有助于提高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弥补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的不足。这一过程的实现,应依托对小组讨论教学体系的运用,通过专业教师的教育引导,基于专业学生课程学习自主讨论设计教育学习项目。小组讨论组别的构成,需要考虑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两个方面,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习表现力选择适宜组别。各小组总体学习成绩,必须相对平衡,避免某一小组学习成绩过于突出,对其他小组PBL教育学习培养造成负面影响。专业教师在该过程中,应积极做好教学辅导及协调工作,及时教育干预专业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汇总不同小组学习讨论成果及学习问题,围绕后续阶段课程教学需求,积极为专业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帮助,使PBL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在应用技术型学院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及学习水平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四)创新PBL教学实践的教育培养新模式

PBL教学模式的本质是由情境教学机制延伸而来的。以PBL教学为主体框架,做好PBL教学培养实践创新,对于更好地增强应用技术型学院专业教育能力有一定帮助。针对PBL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创新实践。第一,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教育的培养需求,优化PBL教学体系。例如,将线上教学模式及线下教育实践机制融入PBL教学实践课程,采用课程教学双向输出培养机制,为PBL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实际帮助,一方面,减少环境因素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专业学生更好地参与PBL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有力保障。第二,要基于现有教育体系,调整PBL教育内容,使其符合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譬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PBL教学培养实践,可以改变教学互动模式,由两组教师分别组织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育实践,而后采取竞技对抗方式进行课程实践,以此,进一步激发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为PBL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于应用技术型学院不同课程的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五、结语

PBL教学法在应用技术型学院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帮助,在解决基础教学问题过程中可以切实发挥教育导向优势,使应用技术型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基于本院校教育发展需求更好地调整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覃继新,龙红兵,廖培生,刘津.专题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04):616-617.

[2]王晓巍,张永丽,牛燕燕,杨华,高志强,马超,潘慧.P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耳鼻喉科临床教學改革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037(009):1340-1343.

[3]朱玥.信息技术条件下PBL在高职陶艺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3).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型院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019GJJG611)。

作者:张伟

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 篇2:

基于艺与工结合的陶艺教育PBL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陶艺教育是一门集合艺术与工艺于一体的教育。对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等要求非常高。在现代教育进程中,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教学途径,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工艺技能,从而更好地接受陶艺教育。为此,本文基于艺与工结合的陶艺教育为基础,探索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在陶艺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对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与陶艺教育进行深入的改善。

关键词:陶艺教育;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效果

1 基于艺与工的陶艺教育概述

(1)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陶艺教育是一种基于艺与工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学习者能够以一种纯粹的、浑然天成的心态去创作陶艺座屏,而冲破传统教条教育的束缚,从而有效地保护学习者的个人兴趣与挖掘学习者的创作潜力。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学习者通过主观的想象力,发挥对实体与虚拟物体的充分联想和想象,一种非语言性的东西将想象的画面、个人情感等外化在陶瓷艺术上,以丰富的表情、立体感等呈现出艺术的特性,从而在实践中挖掘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天赋。

(2)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正是对艺术与工艺的完美呈现和具体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陶艺教育的主体,而艺术与工艺则是陶艺教育的内涵,学生在接受陶艺教育过程中,将能够对其自身的创造力的挖掘、智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树立等进行完善。

首先,陶艺教育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学生是主体,需要不断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接触的图像、实物等实体以及虚拟的东西进行想象,凭借其对社会生活、文化科学等的感知和认识,以观察者的角度提炼升华,并借助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其次,陶艺教育重视工艺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控制着个人动作、形象思维、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等能力。对于青少年学习者而言,其智力开发程度远远不足,可开发空间巨大,孕育无限的发掘潜力。陶艺教育重视学习者工艺技能的把握,强调形象思维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最后,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情操。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陶艺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与对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记录和表现。人们对于陶瓷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以娴熟的工艺呈现完美的艺术,需要学习者个性的表述与情操的流露。因此,在陶艺教育实践中,更多的发掘学习者对于社会变迁、人文变化的观察和认知,对自然的崇敬和回归。将陶艺艺术形式更加贴近自然,更加贴近生活,更承载制作者的综合素养方向发展。陶瓷制作是对每一道工序的锤炼,对每一个手工的艺术呈现,在此过程中,更是对制作者个性特征的挖掘与审美情操的开发,每一个陶瓷艺术品都是制作者自我精神价值的实现。因此,陶艺教育给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 PBL教学模式在陶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陶艺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会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将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来,并最终表现在陶瓷艺术上。给予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把握陶艺教育的教学目的,强调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团队之间的协作,强调学生的自我实践与创新。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均围绕学生开展,并在实践活动中优化活动的设计内容,设定特定的学习目标,丰富学习的形式等,是学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更有针对性更加实效性的提升自身能力。

(1)分析教学与学习目的。陶艺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陶艺知识进行普及以及对学生的基础技能、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协同分工,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教学方法。综合而言,PBL教学模式下陶艺教育的目的分为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与基本素质的培养。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进行陶艺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基本技法的学习、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团队之间的合作等而提高其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并以采访、辩论等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表述、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等提高其基本技能、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最终在PBL教学模式下,掌握陶艺教育所要求的艺术与工艺的双重内涵。

(2)分组确定项目。PBL教学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需要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确定项目目标。因此,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学生针对学习目标、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小组成员、项目目标、项目周期等问题。例如,以陶艺鉴赏、陶艺创作交流、陶艺作品市场调查、陶艺历史研究等为目标的小项目。又例如以陶艺制作流程与鉴别为代表的大项目。在分组确定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历史、人文、美术甚至化学、物理等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设计策划方案与进度实施。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关系到团队协作水平的高低与任务能否完成,同时也关系到项目进度的科学实施。在合理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后,设计学习项目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按照PBL教学模式的要求,项目进度分为启动实施阶段、评估阶段。其中启动实施阶段要求小组成员围绕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计划,进行材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与处理,开展采访、调查等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最后以PPT、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辩论。在评估阶段,需要小组成员整理材料,汇报总结,并接受专家教师的点评。而小组成员则可以按照分工的不同,设置项目经理、文字总监、媒体总监、执行创意总监、场地策划总监以及演艺总监等职务。

(4)项目活动的开展及成果展示。在实质性操作阶段,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协同工作,由教师作为指导专家,进行项目活动的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依据PBL教学模式的要求,PBL整合现有资源,对学生的操作空间、操作环节等进行科学的协调。学生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不自觉的创设出一种理想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陶艺教室中,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热情被点燃,教室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空间,各个团队维系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与成果展示过程中,同样可以邀请校外合作对象、家长、其他教职工等参与其中,以此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信心。

3 结语

陶艺教育对艺术与工艺要求非常高,是一门融合艺术与工艺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陶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其情操,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因此,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巴克教育研究所(美).项目学习老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张馨予 李伟

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 篇3:

项目式学习策略下的劳动教育初探

【摘要】随着技术、经济、生活等的全球化发展,人们的工作中大部分是在团队协作或跨团队协作中进行,学生未来将要面临的世界就是“项目式的世界”。项目式学习(PBL)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百香课程》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美术、书法、科学、思维训练、全科阅读等学科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策略,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百香课程

在教学更加提倡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今天,项目式学习(PBL)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培养学生探究、协作、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以项目推进学习的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可以说是项目式学习的雏形。当前,随着技术、经济、生活等全球化发展,人们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是在团队协作或跨团队协作中进行,可见学生将要面临的世界就是“项目式的世界”,确定工作内容——分析研判——制定可行性方案——团队协作执行——反思与改进——项目验收,这就是常态的工作方式。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学校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策略势在必行。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从中可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家务劳动、卫生清洁上,还要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让学生认识、体验现代的新工具、新技术、新形态,鼓励探索、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荣誉感。我们尝试使用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根据小学低、中、高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实际,把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成内容、层次不同的项目,以课程超市的形式向师生提供项目选择。低年段主要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要内容,做好校内、校外的5S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下面主要以中高年段为例,阐述如何运用项目式学习策略实施我校的《百香课程》。

在《PBL项目学习黄金标准》一书中,作者提出PBL黄金标准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关键知识、理解能力和成功技能,项目设计则包括驱动问题、持续探究、真实性、学生声音和选择、反思、批评和修正、公开作品等七项基本要素。我们根据PBL黄金标准结合本校教师资源的特点建构了《百香课程》(如下图),学校提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秉承“耕读”传统,盘活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课程目标整体性、课程内容选择性、课程形式多样性为原则,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本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实践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更好发展,培育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遵循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的教育哲学,培养追求真善美的人。

《百香课程》源于土香种植课程,校园里有传统种植和现代化种植劳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上除了种植常见的蔬菜外,我们还种植了百香果、葡萄、桑葚、水稻、紫苏、艾草、辣木、蓝草等,可以作为酿酒、印染的原材料,随之衍生出泥香陶艺课程、布香扎染课程、酒香酿酒课程。书香阅读课程是其他课程必不可少的实施途径。墨香书法课程作为我校的传统课程,广泛应用于各项课程记录、作品的制作、宣传展示。而服务学习课程作为《百香课程》的统领,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参加校园社会服务换取各种课程资源,通过服务劳动參与学校管理,运用思维工具来解决问题,把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深化、拓展为服务他人,从而养成生命自觉的过程。《百香课程》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美术、书法、科学、思维训练、全科阅读等学科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在《百香课程》中,每一个课程都从“事”出发,以完成“事”为终点,指导老师先明确下达具体任务,并提出最终作品呈现的要求。小组成员围绕“如何把事情做好”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分工,然后实施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会不断关注项目实施的情况并适时加以指导、调整、修正,最后呈现作品。在作品展示后还会进行反思、互评,在下一次项目中继续改善。例如,在我校承办的一次全区劳动教育研讨会前,我们给六年学生布置了“教会来访教师一项劳动技能”的任务。学生可以在《百香课程》中选择自己参与过的劳动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要学习如何教会别人。这就是问题驱动。小组在选定了项目后,我们给每个小组派了一位指导老师,学生可以要求教师做示范、讲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持续的探究中,学生认真记录老师的操作步骤和讲解要点,并把这些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接着,小组开始着手进行教学设计。我们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真实备课的要求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包括设计活动目标、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教学操练,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活动设计直至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是这个项目的第一份作品。劳动教育研讨会上,每个小组轮流向参会的老师介绍课程,吸引他们选修自己的课,然后按照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教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集中参会的教师,让他们讲述学习收获并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这是项目的第二份作品。学生根据学习者的反馈,继续完善他们的活动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策略。驱动问题、持续探究、真实性、学生声音和选择、反思、批评和修正,我们通过组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学习劳动技能的操作和讲解,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依靠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成就感。

其它如搭建物联网种植园、设计校园参观路线图做校园小导游、制作百香果酒并进行安全性验证等项目式学习,为劳动教育课程增添了真实、有趣、高挑战低风险的学习内容,真正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学生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作者:秦少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Flash技术网站建设论文下一篇:CAD教学系统工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