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心开始论文

2022-05-15

第一篇:教育从心开始论文

沟通从心开始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

[文献标识码]A

家庭是学生生命的摇篮,成长的驿站;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者,人生的第一导师,幼儿园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就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工作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平等对话,真诚沟通,这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

1.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技巧。一是报喜也报忧,即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注意要单独交流)。如,一次笔者班上的杨一鸣同学抓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脸,笔者见到杨一鸣的家长时说:“杨一鸣今天画画很认真,吃饭很好,进步非常大,但有攻击性行为,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这不,今天他又抓了其他小朋友的脸了。”然后笔者又趁机提出:“我希望家园能互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教师的这种谈话方式家长会很乐意接受。相反,教师如果一见到家长就告状,只会使家长产生反感情绪。二是多与家长沟通。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和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应该在平时就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活动等方面的进步,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家长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棒的,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他们也会认为是孩子过于调皮,甚至会认为是一种可爱的表现;而孩子在幼儿园碰破一点皮,家长都会非常紧张,非常心疼。这时教师要试着理解家长的心理,并对幼儿表现出同样的关爱,以此换取家长的信赖。如看到幼儿穿了新衣服,笔者就真诚地说:“今天真漂亮”,看到幼儿理了发,就说“理了头发更好看了”,或是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这一切对于老师来说再平常不过了,但看在家长眼里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让家长感到老师是喜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再与家长进行交谈时一定会非常顺利。

3.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教师与家长顺利沟通的必要条件。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对不与教师交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走的家长,教师要主动打招呼,热情接待孩子……有句话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在多年的家长工作中,笔者特别注重与家长的心灵沟通,家长有困难时,笔者及时相帮;对教育有困惑时,我们一起研究;意见有分歧时,我们共同探讨,因为只有用真心才能换来可贵的真情。

二、联合家长共同育儿,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而家教观念又影响和制约着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所以,在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方面,幼儿园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包括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等。

2.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在对孩子适度而合理的期望中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和评价孩子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家长正确、全面地评价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优点、特长和存在的缺点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这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3.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搜集中,家长也是主力军。

编辑:沈丽琼

作者:孙素芳

第二篇:班级管理从心开始

【关键词】班级管理 案例 评析 从心开始

0053-02

【案例1】日行一善,水到渠成

最近,班里出现了一些不良情况,让身为班主任的我深感困扰:不知怎么的,班里的男生老爱动手打架;刚扫过的地,只一上午,又布满了纸屑;自习课上,有些学生跑来跑去,不能专心自习;写作业时,很多学生不认真,而且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欠交作业……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正好,近段时间班里在学习与践行《弟子规》。教室后面开辟了写《弟子规》“训词”的专栏,每天更换四句。我也利用每天课前几分钟,与学生们一起学习。那天,当学习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几句时,我在解释过程中引申到我们班里的情况,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同学们,倘若你们当中有人出了问题,如打了架等,除了父母,老师也会担忧。如果同学们都能够像兄弟一样友爱、恭敬、和睦,老师会非常开心。那么,与同学和睦相处,这是不是尊师的表现呢?”学生都回答:“是。”我接着说:“我们班就像是一个家,很多适用于家庭的道理,也适用于班内。”学生一齐点头,表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课后,受此启发,我想,其实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可以联系到“尊师”这一点上的:不打架,就是不让老师心忧,是尊师的表现;上课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不让老师费心,是尊师的表现;捡起地上的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也是尊师的表现……这些不让老师产生不良情绪,对老师身心健康有利的日常小事都算是尊师的表现。以上种种尊师的行为,可等同于“善举”。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每天改变一点,那不就是“日行一善”吗?如果班上每名学生都能做到“日行一善”,那么班里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就会得到改观。想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一解决良策欣喜不已。

那么,具体如何在班上落实“日行一善”呢?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我终于定下了实施策略。那就是让学生每天像写日记一样,用一两句话将自己的“日行一善”记在专门的本子上。为了防止学生弄虚作假,我还制定了监督办法,即学生每天所做的“善事”由同桌见证,记录的本子上须留下同桌的签名。

第二天早上语文课,我将自己“日行一善”的想法与学生作了分享。同时,我告诉学生这样做的意义就是“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学生对此积极响应。于是,我把在班上实施“日行一善”的具体策略告诉了他们。我特别向学生举例讲明了在班内“什么是善”,比如不骂人,不打架,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按时完成作业,拾起地上的垃圾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班内情况大为好转。学生反映:同学间越来越团结了,教室里越来越干净了,科任老师对我们班的评价也越来越好了……“日行一善”活动“水到渠成”般地将原来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一解决,还消除了学生的不满情绪,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做善事”,使大家能愉悦、和谐地相处。此情此景,让我很是欣慰。

【案例2】学生的心也是要“养”的

我校在本学期开设了将硬笔书法与养心音乐相结合的养心课程,每周三中午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把浮躁的心静下来。第一次课我只是到教室去巡堂,从第二次课开始,就交由班长组织了。我让他在周三下午2点15分左右在班上播放“养心音乐”,然后花5分钟左右整顿纪律,这样大家就能在2点20分准时练字了。经过几次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按时进教室的,可是从学生的坐姿就可看出他们的心还是没能真正静下来。于是,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同学们,淡定些,把心静下来。”

受学校开养心课程的启发,我在语文课上也在摸索如何帮助学生“养心”。学生读课文时总是读不出味儿,于是,我在课堂上特别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静下心来,读出课文的韵味。

那天上《梦圆飞天》,朗读环节,学生如往常般读得很拖沓、缺乏感情。我连忙击掌示意“停”,接着说:“请同学们把心静下来,在朗读时投入感情。”经我提醒后,学生再读时开头两句好了些,可再下去又不行了。我毫不客气地马上叫停,还是重复着那句话,让学生静下心来读。经过多次提醒,学生终于有了进步,特别是男同学,经过几次练习,终于找到了感觉,把“神五”飞天的那种自豪感读了出来。那一刻,学生也真正体味到了我多次强调“静心”的真正意义。他们也被自己的认真、专注而深深地打动了。

趁此机会,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次‘静心’朗读与平常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这次‘静心’朗读把握住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了。”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从朗读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有学生总结道:“只有静心,才能不分心,才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笑问:“比如说做好哪些事?”学生举例说,能使自己上课更专心,做作业更用心,打扫卫生更细心等。

自那以后,养心课上,学生的坐姿变端正了;教室里的卫生变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学生们都开玩笑说:“养心课让我们班一切都变得更美好。”

【案例评析】

以上两个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的成功案例让我们很受启发。从中我们看到,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触及到学生内心,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班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班主任忙得团团转,学生却一肚子怨气的现象,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这两个案例的相似之处在于不管是采取“日行一善”法,还是采用“养心”法,该班主任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当学生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后,自然会支持班主任的做法。如果没有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是一味地强制执行,那样收到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就比如说“日行一善”法,如果学生要弄虚作假,没有“做善事”,却与同桌串通,只是签个名到本子上,班主任也没辙。所以说,这两个案例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打动了学生的心,让他们认识到班主任是真心为他们好,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愿意按老师说的去做,而且坚持做下去。

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如何“从心开始”呢?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可从三方面做起:第一,做个专心的班主任。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利益考虑。这样,做出来的管理决策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得到他们的认同,并能获得他们的积极配合。第二,做个会交心的班主任。班主任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掏出来,这是班级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与学生谈话要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总是板着个脸,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沟通顺畅,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做个有爱心的班主任。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只要学生喜欢你,那么你要他们做什么事都不难。这是班级管理中一个公开的秘密。学生由衷地爱班主任,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去听从班主任的话,按班主任的要求去做。而要获得学生的爱戴,教师就要先爱学生,悉心呵护学生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愿所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能多从心开始,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交心,对学生有爱心,成为班级管理的能手。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AA064)

(责编 秦越霞)

作者:龙瑶

第三篇:改变职业现状从心开始

在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中,国家公务员排在首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在代表大会的主报告当中提出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党越来越关注有关人的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他既然能进入到党的代表大会的主报告当中,那就一定是当前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他才会变成执政党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他至少应该体现在不同层次上的和谐,那么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角度来看和谐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次:人的自我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认识压力与情绪

(一)认识压力以及压力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1、什么是压力

因应变化我们的速度或者能力不够的话就会产生压力,当你的需求超过能力所能负荷的那个东西就叫压力。任何能扰乱人们心理、生理健康状态的都可称之为压力。

2、压力源

压力有很多种,从专业的角度看有:情感、工作压力、家庭的负担、社会方面、文化差异、性别歧视、疾病、睡眠品质低、缺乏空间、人际交往不信任、财务问题等等。

3、压力大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我们觉得是压力大好还是压力小好,还是刚刚好?研究发现压力有一种叫到U行理论,也就是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所以压力太大的时候我们感觉紧张,你的情绪会低落会影响你的工作表现,如果压力太低呢我们又会觉得工作沉闷,所以有时候觉得我的工作实在太无聊了太沉闷了,觉得无味,就是太没有压力的情况,这时候你要找点事情做做比如给自己冲冲电,压力要刚刚好,要适中,这样会唤起你潜在的能力,把压力变成一种动力,但是又不会太紧张,这是会让你表现最好的一个阶段。

4、压力导致的结果:

急性影响——心理症状:没有办法专注、容易疲劳、决策品质会降低、散播一些负面思想;生理症状:压力会刺激我们的交感神经:血压上升、心跳加快,。

慢性影响——生理症状:免疫功能失调有的人他常常感冒不见得是身体状况不好而是心理健康受到了威胁,因为他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他的感染率会升高;产生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潰疡、腰颈椎病、睡眠障碍。

(二)情绪

情绪其实就是一种感受,情绪是不同感受所呈现的总体状态。情绪的真相:情绪没有好坏、情绪是一种能量(当你没有意识到、觉察到,你在控制你的情绪的时候,你这个情绪是负向的会变成负向能量压抑在你内心,所以你开始生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溃疡、气喘)、只有交流和面对才能了解事实的真相。情绪来源于欲求没有被满足,我国古代有“养生五难”的说法,这“五难”是:

名利不去为一难

喜怒不除为二难

声色不去为为三难

滋味不除为四难

精神虚散为五难

它说明声色、利欲、喜怒无常、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精神空虚等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七情“为哪些内容

喜、怒、哀、乐、思、忧、恐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的七种基本情绪,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如果过于强烈都会伤及身体: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在同样的压力状态下有地人迎难而上,信心十足,有的人消极逃避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抗压能力而抗压力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抗压力呢?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证明,人很容易记住负面的东西。我们要做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我们要不断的让我们的大脑去搜寻正面的东西去记忆到我们的脑海里面,这是我们可以调整的刻意储存正向记忆。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说:优秀领导人的成功,有80%可归因与情绪智力(EQ)。EQ决定人的未来的成败是IQ的4倍。失败者脑部的杏仁体(感性脑)会持续产生负面情绪,使之产生遁逃之感;成功者(经过训练)不同,其理性脑会产生面对困难的力量。

减压方法:面对压力、拥抱压力、微笑以对

情绪管理三部曲:发生了什么事、你感觉怎么样、我们要怎么处理。

二、诱发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现在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我们现在处于转型期,各项工作都要创新,岗位本身带来的要求非常多;另一方面,自身的能力、所学的知识和岗位发展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工作上的压力非常大。

1、最常见的表现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会给个体、家庭、组织带来消极影响,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1)严重影响个体身体健康。具体症状为失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颈腰椎病、血压高等生理问题,公务员中亚健康人数占相当大的比例,发病率高。(2)出现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的行为。处于倦怠状态的公务员常常在情绪上表现出疲劳感、抑郁、焦虑、无助、自尊水平下降等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对象、朋友、家人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服务对象或同事以不带感情、冷漠的方式或态度来回应。(3)具有较低的个人成就感。公务员一旦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会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觉得工作很无聊。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贡献不大。

2、人际消耗与冲突

一方面是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在金字塔结构的公共组织中,上下级之间往往被诠释为一种“庇护主义”关系,下属对领导的遵从除了基于科层结构的“公共效忠”,还要有基于个人利益的“私人效忠”,否则就难以成为领导“圈子”里的人,公务员中不少同志在上级领导面前多是有意无意地自我压抑,他们的自我认可度时常偏低。

而对于横向关系的经营,同级公务员之间往往既存在情感性交流,也存在竞争性行为,这使得利己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隐蔽和微妙。于是,如何通过错综交织的纵向与横向“交换”关系来规避由制度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感,就成为了困惑公务员的一大难题。这种人际重负必然造成一些公务员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甚至是心理恐慌的状态。

3、困扰公务员的最大心病仕途的发展

于公务员来说谋取仕途的成功是每个公务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多数公务人员来说,这个“自我实现”的需要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由于公务人员的薪金、补贴、医疗、保健、养老以及若干有形和无形的权益、利益、名誉和地位等无不同 “官职”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对于大多数公务员来说,谋求职位的晋升也只能是他们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现实的和主要的途径。在机关,大多数公务员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面对仕途上的“天花板”,若不能理性应对,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负面心态,干部倦怠的普通性是常见的反应!轻者因此丧失工作动力、得过且过,重者可能以权谋私、误入歧途。

4、角色的不适应与人格冲突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但同时又是普通的公民。因此其同时扮演着“理性人”、“公共人”的公务员角色和 “经济人”、“权利人”的公民角色。公务员既是干部又是公仆,公务员的工作应该一切为了人民,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权利要求;他们常常面临权力和权利的冲突,也就是为公还是为私的选择中。此外,在科层组织中,公务员完成上级或者组织制定的工作,认真负责就是最大的道德,服从就是最大的美德。但是,上级和组织的命令不是每次都正确,是向上级负责还是向民众负责,在服从权威和服务公众之间公务员面临着伦理冲突。在实际工作中,公务员几乎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上述冲突,行政过程中存在各种困境,如果公务员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使公务员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矛盾。冲突和矛盾会给公务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受累于人格冲突的公务员在机关职场上的“意、言、行”往往多是不一致的。

(三)原因分析

1、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振荡,各种诱惑难以抵御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进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促使政府在管理思想、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社会和公众对此期望很高,政府面临的巨大期望和压力又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公务员身上。

2、公务员面临的特殊职业矛盾

工作内容、方式的单调枯燥缺乏成就感。政府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大多都是单调而又繁琐的,诸如“应酬政治”、名目众多的会议和泛滥成灾的接待等,所有这些必然会导致政府工作缺乏挑战性和创新性,上班喝喝茶看看报开开会吃吃饭是其工作常态,这种情况时时让人有浪费大好时光的感觉,从而使公务员本身无法从工作上体现成就感。虽然工作刻板、单调,但是责任重大。些微差错可能引致较大后果或公众意见。因此,公务员工作必须小心翼翼。公务员情绪长期处于紧张中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缺乏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前途迷茫。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直接决定了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当前我国公务员的队伍呈现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面,职位越少,这种职业发展的压力,使公务员长期处于焦虑中,担心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工作上的不确定性和无规划性带来对未来的迷茫,同时由于公务员的离职成本远远高于其它行业,这些加剧了公务员的职业失落感和迷茫感,久而久之,工作激情在迷茫中日渐消退。

4、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心理疏导渠道缺乏导致的压力积聚。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制度的支持、管理者的支持和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有了心理困境,就应当及时得到宣泄和疏导,这是解决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健康的唯一出路。相对于其他群体,公务员的心理健康受关注的程度较少。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承担着重大的公共责任,其心理困境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致使公务员的心理困境宣泄和疏导的渠道严重缺乏。公务员有了心理困境,不知道宣泄,不敢宣泄,甚至不能宣泄,久而久之,积聚心中,困境加剧,心力交瘁。

三、自我调适的方法

(一)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筛选高效率或低效率事项。时间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吗?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会特别发现一件事情人在20岁以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毕业以后呢20到40岁这个阶段把精力放在事业上,40、50岁以后再把赚来的钱花在健康拼命努力赚来钱,再把钱回归到医院,所以我们没有全方位的去做我们的生涯规划的话我们就会产生偏颇的现象,全方位生涯规划有6个领域你:身体健康、事业理财、幸福家庭、、人际关系、心智成长、信仰价值,这是情绪管理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二)提升情商

思考:1、为什么有些学业成绩优异者走上社会并非是优秀人才,而一些成绩平平者反倒成了社会的佼佼者?2、为什么有些工作能力强者并不是晋升提拔快的,而一些工作能力相对弱的却能平步青云?3、为什么有些领导工作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政绩突出;而有些领导忙忙碌碌、心力憔悴,反倒政绩平平?这些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决定个人成功与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什么是情商?情商是指人对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情绪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相对于智商而言它更能决定人的成就和命運。

高情商的表现:乐观、自信、影响力高、移情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低情商的表现:悲观、不自信、影响力不强、移情能力低

情商高的人走向社会能获得成功能处理和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情商低的人获得成功要难一些,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

情商的作用:1、把不满和恼骚化为有效的批评;2、创建和谐的氛围;3、建立信赖感、赢得更多的人的支持。这三个作业还可以继续简化,情商解决六个字,三个问题

情商能够解决:和谐问题、财富问题、发展问题

(三)合理宣泄

1、倾诉法:向信得过的朋友倾诉,一吐为快。把心中的不快、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一古脑倒出来,会使你感到心理上轻松起来。

2、呼吸调节法:当自己觉得很不开心的时候,闭上眼睛,深吸气,然后把气慢慢放出来;再深吸气……如此持续几个循环。你会发现自己呼吸变得平稳,整个人也平静下来了!

3、表情调节法: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到镜子面前对着自己扮鬼脸。你会发现自己也可以逗自己笑,笑起来的自己其实也很可爱,不开心的情绪也就不见了。

4、偷偷大哭一场:在你感到特别痛苦悲伤时,不妨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哭能有效地释放积聚的紧张,能调节心理平衡。痛哭是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大爆发,好比盛夏的暴雨,越是倾盆而下,天晴得也就越快。

5、欣赏音乐或运动等。

总之,要注意情绪排洪法的及时应用,这可以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达到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与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作者:杨冬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基处理技术论文下一篇:经济学与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