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姓名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外国人姓名范文

外国人的姓名与我国汉族人的姓名比较

外国人的姓名与我国汉族人的姓名大不相同,除文字的区别之外,姓名的组成,排列顺序都不一样,还常带有冠词、缀词等。对我们来说难以掌握,而且不易区分。这里只对较常遇见的外国人姓名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英美人姓名

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 是姓。又如Edward Adam 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 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为姓。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在西方,还有人沿袭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以示区别。如John Wilson, Junior, 译为小约翰·维廉,George Smith, Ⅲ, 译为乔治·史密斯第三。

妇女的姓名,在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结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如玛丽·怀特(Marie White)女士与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先生结婚,婚后女方姓名为玛丽·戴维斯(Marie Davis)。

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如G. W. Thomson, D. C. Sullivan等。

口头称呼一般称姓,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正式场合一般要全称,但关系密切的常称本人名。家里人,亲友之间除称本人名外,还常用昵称(爱称)。

以英文为本国文字的国家,姓名组成称呼基本与英、美人一样。

法国人姓名

法国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

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有时姓名可达

四、五节,多是教名和由长辈起的名字。但现在长名字越来越少。如:Henri Rene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译为:亨利·勒内·阿贝尔·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简称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法文名字中常常有Le、La等冠词,de等介词,译成中文时,应与姓连译,如La Fantaine拉方丹,Le Goff勒戈夫,de Gaulle戴高乐,等。

妇女姓名,口头称呼基本同英文姓名。如姓名叫雅克琳·布尔热瓦(Jacqueline Bourgeois)的小姐与名弗朗索瓦·马丹结为夫妇,婚后该女士称马丹夫人,姓名为雅克琳·马丹(Jacqueiline Martin)。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姓名

西班牙人姓名常有

三、四节,前

一、二节为本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一般以父姓为自己的姓,但少数人也有用母姓为本人的姓。如: Diego Rodrigueez de Silva y Velasquez译为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贝拉斯克斯,de是介词,Silva是父姓,y是连接词“和”,Velasquez是母姓。已结婚妇女常把母姓去掉而加上丈夫的姓。通常口头称呼常称父姓,或第一节名字加父姓。如西班牙前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其全名是: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巴蒙德(Francisco Pauolino Hermenegildo Teodulo Franco Bahamonde)。前四节为个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用第一节名字加父姓。

葡萄牙人姓名也多由

三、四节组成,前

一、二节是个人名字,接着是母姓,最后为父姓。简称时个人名一般加父姓。

西文与葡文中男性的姓名多以“o”结尾,女性的姓名多以“a”结尾。冠词、介词与姓连译。

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姓名

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如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Иванов),伊万为本人名字,伊万诺维奇为父名,意为伊万之子,伊万诺夫为姓。妇女姓名多以娃、娅结尾。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本人名字和父名不变。如尼娜·伊万诺夫娜·伊万诺娃(И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Иванова),尼娜为本人名,伊万诺夫娜为父名,伊万诺娃为父姓。假如她与罗果夫(Pоrов)结婚,婚后姓改为罗果娃(Pоrова),其全名为尼娜·伊万诺夫娜·罗果娃。俄罗斯人姓名排列通常是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别是在正式文件中,即上述伊万和尼娜的姓名可写成伊万诺夫· 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娃·尼娜·伊万诺夫娜。名字和父名都可缩写,只写第一个字母。

俄罗斯人一般口头称姓,或只称名。为表示客气和尊敬时称名字与父名,如对伊万· 伊万诺维奇 ·伊万诺夫尊称伊万 ·伊万诺维奇,对尼娜 ·伊万诺夫娜 ·伊万诺娃尊称尼娜 ·伊万诺夫娜。特别表示对长者尊敬,也有只称父名的,如人们常称列宁为伊里奇(Ильич),列宁的全名为符拉基米尔 ·伊里奇· 列宁。家人和关系较密切者之间常用爱称,如伊万爱称万尼亚(Bаня)、瓦纽沙(Bанюша)。谢尔盖(Cергей)爱称谢廖沙(Селеша)等等。

匈牙利人的姓名,排列与我国人名相似,姓在前名在后。都由两节组成。如纳吉·山多尔(Nagy S·ndor),简称纳吉。有的妇女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名,只是在丈夫姓名后再加词尾“ne”,译为“妮”,是夫人的意思。姓名连用时加在名字之后,只用姓时加在姓之后。如瓦什·伊斯特万妮(Vass ),或瓦什妮()是瓦什·伊斯特万的夫人。妇女也可保留自己的姓和名。

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除和俄罗斯人一样有三节外,还有用两节的,即第一节是名,第二节是姓。但阿塞拜疆人则常用四节,其中第一节是名字;第二节是父名,其词尾不变化,而通过第三节ogly“奥格雷”表示某人之子;kyzy“克济”表示某人之女,第四节是姓。

乌克兰人的姓常以-ko和-enko结尾,男女通用;乌兹别克人的姓,有不少以-ov结尾,女用加词尾-a,如Akhmatov“阿赫马托夫”(男)、 Akhmatova“阿赫马托娃”(女);立陶宛人的姓,有不少以-s结尾,男女通用;格鲁吉亚人的姓,有不少以-li,-ni,-dze结尾,男女通用;亚美尼亚的姓,有不少以-yan和yants结尾,男女通用。

阿拉伯人姓名

阿拉伯人姓名一般由三或四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名字,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祖父名,第四节为姓,如沙特阿拉伯前国王费萨尔的姓名是:Faisal ibn Abdul Aziz ibn Abdul Rahman al Saud译为: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沙特。其中费萨尔为本人名,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父名,阿卜杜勒·拉赫曼为祖父名,沙特为姓。正式场合应用全名,但有时可省略祖父名,有时还可以省略父名,简称时只称本人名字。但事实上很多阿拉伯人,特别是有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都简称其姓。如:穆罕默德·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Mohammed Abed Ar’ouf Arafat),简称阿拉法特。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Gamal Abdul Nasser),简称纳赛尔。

阿拉伯人名字前头常带有一些称号,如:埃米尔(Amir或Emir)为王子、亲王、酋长之意;伊玛姆(Imam)是清真寺领拜人之意;赛义德(Sayed)是先生、老爷之意;谢赫(Sheikh)是长老、酋长、村长、族长之意。这些称号有的已转为人名。

在阿文中al或el是冠词,ibn(伊本)、ben(本)或ould(乌尔德)表示是“某人之子”,Abu(阿布)或Um(乌姆)表示是“某人之父”、“某人之母”。称呼中这些词均不能省略。如AhmedBen Bella译为艾哈迈德·本·贝拉,简称为本·贝拉。

阿文姓名用词,常具有一定含义。如:穆罕默德(Mohammed)是借用伊斯兰教创始人的名字;马哈茂德(Mahamoud)是受赞扬的意思;哈桑(Hassan)是好的意思;阿明(Amin)意为忠诚的;萨利赫(Saleh)意为正直的……等。

日本人姓名

日本人姓名顺序与我国相同,即姓前名后,但姓名字数常常比我汉族姓名字数多。最常见的由四字组成,如:小坂正雄,吉田正一,福田英夫等。前二字为姓,后二字为名。但又由于姓与名的字数并不固定,二者往往不易区分,因而事先一定要向来访者了解清楚,在正式场合中应把姓与名分开书写,如“二阶堂进”,“藤田 茂”等。

一般口头都称呼姓,正式场合称全名。日本人姓名常用汉字书写,但读音则完全不同。如:“山本”应读作Yamamoto,“三岛”应读作Mishima,“日下”应读作Kusaka。

缅甸人姓名

缅甸人仅有名而无姓。我们常见缅甸人名前的“吴”不是姓而是一种尊称,意为“先生”。常用的尊称还有:“杜”是对女子的尊称,意为“女士”,“貌”意为“弟弟”,“玛”意为“姐妹”,“哥”意为“兄长”,“波”意为“军官”,“塞耶”意为“老师”,“道达”是英语Dr.的译音即“博士”,“德钦”意为 “主人”,“耶博”意为“同志”等。例如一男子名“刚”,长辈称他为“貌刚”,同辈称他为“哥刚”。如该男子有一定社会地位则被称为“吴刚”,如系军官则被称为“波刚”。如一女子名“刚”,系有社会地位的女士则称为“杜刚”,是女青年则称为“玛刚”。

泰国人姓名

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如巴颂·乍仑蓬,巴颂是名,乍仑蓬是姓。未婚妇女用父姓,已婚妇女用丈夫姓。

口头尊称无论男子或妇女,一般只叫名字不叫姓,并在名字前加一冠称“坤”(意为您)。如称巴颂·乍仑蓬,口头称巴颂即可。

泰国人姓名按照习惯都有冠称。

平民的冠称有:成年男子为“乃”(NAI,先生),如乃威猜·沙旺素西。已婚妇女为“娘”(NANG,女士),如娘颂西·沙旺素西。未婚妇女为“娘少”(NANGSAO,小姐)。男孩为“德猜”(DEKCHAI,男童),女孩为“德英”(DEKYING,女童)等。 德语姓名

(适用于民族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日尔曼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Karl Marx“卡尔·马克思”,“卡尔”是名,“马克思”是姓。

德语民族和其他西方民族一样,名字通常也有男女之分。Ludwig“路德维希”,Hans“汉斯”,Wilhelm“威廉”一类名字属于男用名;Jenny“燕妮”,Elly“埃莉”,Anna“安娜”等是女用名。

德语姓名中也有复姓,一般由父母或夫妻双方的姓构成。女子婚后可随夫姓,也可保留父姓,但习惯上多数是随夫姓。

某些人的名字中间带有“von”(冯)这个介词,意思是“……的”。古代德语民族只有名没有姓,由于同名的人很多,为区别就把“von”附在名字后面,再加上出生地名,即“某地的某某”,以区别于另一同名字的人。在十七世纪以后,“von”主要是表示贵族名字的一部分,即“某贵族家庭的某某”,但现在已失去贵族的含义。单称呼姓时,必须把von“冯”连在一起,如Herr von Hügel“冯·许格尔先生”。但中文“冯”字后面加圆点,不和姓连写在一起。

朝鲜人、越南人姓名

朝鲜人、越南人姓名在构成上有其相似之处,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大多数人的姓名都由三个字组成,如姜成山(Kang Sung San)(朝鲜)、黄文欢(Hoang Van Hoan)(越南)。“姜”“黄”是姓,“成山”“文欢”是名。

越南女子姓名一般都有“氏”字,如“阮氏十”(Nguyen Thi Thap)。

柬埔寨人姓名

柬埔寨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如诺罗敦·西哈努克,“诺罗敦”是姓,“西哈努克”是名。柬埔寨人通常治简称名。如诺罗敦·西哈努克简称“西哈努克”。

柬埔寨贵族和平民在姓的承袭上不同。一般是贵族才继承父姓,平民往往用父名作为自己的姓,因而姓氏代代不相同。严格说来,在柬埔寨只有贵族才有中国人概念中的姓。

柬埔寨贵族还有封号、称号或教名。封号、称号放在姓的前面。如“西哈努克”的外文全称是:Samdech Preah Norodom Sihanouk,“Samdech Preah”是称号。中文译作“亲王”。

老挝人姓名

老挝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如奔·西巴色(Phoun Sipaseut),“奔”是名,“西巴色”是姓。老挝人一般只简称名,但对一些较著名的人,则常称姓。

老挝人在姓名前,常加上一个称呼:男子加“陶”(Thao),女子加“娘”(Niang)。“昭”(Chao,Tiao)为革命前贵族的称呼,“帕雅”(Phagna)为国王所赐的称号等等。

女子婚后一般随夫姓。

印度尼西亚人姓名

印度尼西亚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因而其姓名的构成也比较复杂。

伊斯兰教徒或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地区(亚齐、加里曼丹、爪哇等),人们常用伊斯兰教名作为自己的名,如阿里(Ali)、穆罕默德(Mohammed)、马哈茂德(Machmud)等。平民姓名各节间往往用“宾”(Bin,意为“某某之子”)或“宾蒂”(Binti,意为“某某之女”)连接。在这些地区,只有贵族的姓才代代相传。贵族不但有名有姓,而且名字前面还有贵族等级尊称,如“Sultan”,“Anak Agung Gede Agung”,“Raden”,“Raden Mas”等。平民的姓,每代各异。如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Ali Sastroamidjojo),可以简称“阿里”,也可以称“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因叫“阿里”的人太多,所以通常都简称“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为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

巴厘岛上的巴厘族信奉印度教,贵族与平民的姓名与上述的爪哇族人类同。

基督教徒或受基督教影响较深的苏拉威西岛居民,不分贵族和平民,一般都用基督教名,也有固定的姓。如亨利·亚历克西斯·鲁道夫·蒂拉尔(Henry Alexis Rudolf Tilaar)“蒂拉尔”是姓,其余三节都是名。

马来西亚人姓名

马来西亚居民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印度族三部分构成,因而马来西亚人的姓名基本上也分三大类。印度族人姓名可参阅“印度人姓名”,华族人姓名往往有自己的固定汉字。本章只对马来族人名作一简介。

马来族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名字的构成与阿拉伯人名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都由多节组成,第一节是本人名,没有姓。本人名前可能冠有各种各样的称号(或封号)。如穆塔瓦基尔·安拉·苏丹·马哈茂德·伊斯坎达尔·哈吉·伊卜尼·马胡姆·苏丹·伊斯梅尔(Al-Mutawakkil Alallah Sultan Mahmood Iskandar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Ismail),“马哈茂德·伊斯坎达尔”是本人名,“穆塔瓦基尔·安拉·苏丹”是称号,“哈吉”表示本人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过圣,“苏丹·伊斯梅尔”为其父亲的名字和称号,“伊卜尼”与阿拉伯人名中的“本”同义,即“某某之子”,“马胡姆”意即“已故的”。按意思这个很长的名字的意思是“已故的伊斯梅尔苏丹之子、安拉(伊斯兰教的真主)的继承者、到麦加朝过圣的马哈茂德·伊斯坎达尔苏丹”。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名字德主要部分是“马哈茂德·伊斯坎达尔”。

马来人名中常见的称号(或封号)有:苏丹(Sultan)、沙阿(Shah)、端古(Tuanku)、达图(Datu)、哈吉(Hadji)等。

印度人姓名

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如桑贾伊·甘地(Sanjay Gandhi),“桑贾伊”是名,“甘地”是姓。

印度人姓名有两节、三节、四节、五节不等,通常第一节是本人名,最后一节是姓,中间各节情况就比较复杂,其中有本人名,也有父名。除熟悉的亲友外,别人往往难以断定哪几节是本人名,哪几节是父名。

女子婚后随夫姓,如已故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尼赫鲁与费罗兹·甘地结婚后,随姓甘地,即英迪拉·甘地。

非洲人姓名

北非阿拉伯国家以外的非洲各国,由于民族众多,语言复杂,加之历史上分别受过英、法、西、葡、荷等国的殖民统治,因此人名的构成也比较复杂。

1、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人名凡使用外来名字的,一般可参阅葡萄牙语姓名。

2、赤道几内亚人名可参阅西班牙语姓名。

3、南非白人的名字可参阅荷兰语、英语姓名。

4、原英属和法属非洲国家中的人名,一般都名在前,姓在后。一些知识分子和政界人物,除保持本民族语的姓以外其名字通常是英、法语教名,如马里安·恩古瓦比(Marien Ngouabi),“马里安”是教名,“恩古瓦比”是本民族语的姓,又如朱利叶斯·尼雷尔(Julius Nyerere),“朱利叶斯”是英语教名,“尼雷尔”是本民族语的姓。

5、目前有的非洲国家对本国的人名进行了某些改革,如废弃英、法语叫名等,改革成效比较显著的有扎伊尔,改革后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蒙博托总统的名字原来叫“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Joseph-Désiré Mobutu),改革后的名字叫“蒙博托·塞塞·塞科”(Mobutu Sese Seko)。

有些国家如布隆迪,虽未废弃外来教名,但已把姓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不过西方报刊往往又按欧美人的习惯把它再颠倒过来。

第二篇:外国明星姓名怎么念

大家好~不靠谱的拼音式中文译名让我们把很多外国明星的名字都读错你造吗?所以今天想分享的是一个特别有科普价值的帖子:外国明星的名字该咋读!来源自我很喜欢的一位三俗博主。。。是的,谷大白话~微博上很火哦,对英语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下~

原帖比较长,又有艾美奖颁奖礼的背景和很多相关的梗,在此都忽略,只捡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明星来说咯~比较短,大家也不会看的烦~ 以下在百度百科上的截图的中文译名都是错误案例哦~

大家都熟悉的Beyoncé,对,即使不太听歌你也一定听过或看过“碧昂丝”,可是人家其实叫“碧昂赛”。(话说我看到这个的时候也惊呆了!)

2014年凭借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第71届金球奖最佳男主角与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Matthew McConaughey,正确发音是“马修·麦康那黑”。

这么帅的老大叔,你不能随随便便把人家的姓氏截掉一个字啊是不?

后面两个人不认识,不过这种错误发音倒是很常见: Julia Louis-Dreyfus中的Louis的s不发音,所以正确应该是“茱莉亚·路易-德瑞弗斯”。

同样Louis C.K.中Louis的s也不发音。

即使以上外国演员你有不认识的,贝克汉姆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吧。 可是你造吗!Beckham中的h不发音啊!!!所以不是“大卫贝克汉姆”,而是“戴维白啃”!!!

(当时我看到这个只想说what the hell!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还专门查了词典,虽然音标有h但是它真的不发音。) 同样,影星Helena Bonham Carter的h也不发音。所以不是“海伦娜·伯翰·卡特”,而是“海伦娜·邦楠·卡特”。

绿巨人Mark Ruffalo的u读[ʌ],所以不是“马克·鲁法洛”,而应该是“马克·拉法洛”。

《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Peter Dinklage的a读[i],age的发音和village的age一样,所以不是“彼特·丁拉基”,而是“皮特·丁克里脊”(这个发音用中文写出来好像怪怪的很香的样子,正确的大家还是读出来感受一下吧)

最后谷大如是说: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洋人名字的读音呢?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你参加comic con见到小恶魔,立刻放声大喊:“Bider Dinglaji!!! I love YOU!!!”那画面简直太美好了。

第三篇:参考文献外国作者姓名写法

中文期刊一般要求将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写为“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用全称,名字用缩写”。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Bush) 为例,其中George 是他的名字,Bush 是姓氏,署名时:(1) 大部分外文杂志会在文题署名处将其书写为“George Bush”,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哪一个是作者的姓(在后,Bush) ,哪一个是作者的名字(在前,George) 。按参考文献书写要求,就应将其写为“Bush G”。(2)也有的外文杂志会在文题署名处将名缩写,列在前,姓全部写出,在后,写为“G. Bush”, 这时也较容易分辨。在参考文献中些为“Bush G”即可。(3)还有的外文杂志将姓氏全部写出,在前,名字全部写出或缩写,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写为“Bush,George”或“Bush,G”。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到有个逗号,逗号前面的是作者的姓氏,逗号后面的不论是全拼还是缩写,都是作者的名字,按要求应将逗号前面的(即姓氏)全部写出,逗号后面的(即名字)写为缩写,写为“Bush G”。 此外,还有的外国人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如“Patrice N. Klein”,或“Hjollund,Niels H”,这些情况下我们都应按照上述原则仔细分辨出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然后按照参考危险的要求书写,前者应写为“Klein P N”,后者应写为“Hjollund N H”。

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务必仔细对照原参考文献的署名方式检查,一定要正确书写,千万不要将外文作者的名字写颠倒。一来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二来利于读者在阅读您的文章时能顺利地找到原参考文献。 ,

第四篇:从外国政要姓名的翻译看译名统一

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外国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最终都要归结于一间被卡片填满的房间。

中国人盼望着奥巴马,走下“空军一号”的却是“欧巴马”——这个笑话缘于11月12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上,红底金字的标题为“共同走过的日子”,底部则写着:“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2009年11月首次访问中国的纪念海报”。随后,百科词条中多了“欧巴马”一项,许多人开始不明就里——到底是奥巴马还是欧巴马?奥巴马译名从何而来,其他政要的名字又是由谁第一个翻译?标准是什么?

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对于海报上的字样,美驻华使馆解释说,“欧巴马”的译音更接近英语发音。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介绍说,对于以前“欧巴马”和“奥巴马”两种译名混着用的情况,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规范总统中文译名,今后将统一使用“欧巴马”。

但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们似乎不那么认同。一位外交部官方翻译私下曾向《华盛顿邮报》表示:“‘奥’代表深邃,‘欧’代表欧洲,也容易让人想到‘欧巴桑’,所以用前者更好。”

中国外交部外语专家、前外交部翻译室主任过家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奥巴马”这个翻译没有问题,但美国人由发音来考虑倒也能理解。“提出讨论可以,但按照惯例,已经沿用一段时间的译名不会随便更改。”

奥巴马还是欧巴马?若要追溯到译名源头,一般来说,外国领导人的姓名翻译工作由中国唯一的综合性译名单位——新华社译名室来完成。

现任美国总统的全名在新华社的译名库里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这一姓名自2004年11月3日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译名室负责人衷爽向本报表示,奥巴马这个姓氏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些部落很普遍,这么多年一直这么翻译。“如果他改了,那个家族的名字都会受影响。”而据2003年肯尼亚《联合报》的不完全统计,在Mahatali地区,姓Obama的人大概在7000到8000之间。所以,除非通过外交途径“强烈要求”,奥巴马这次想改名很难成功。

洪森?还是云升?

尽管人们猜不透“改名”的想法是不是奥巴马本人的意愿,但实际上,关心自己中文译名的外国政要还真不少。

2003年,被西方称为“强人”的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宣布将其中文名字更名为“云升”,尽管洪森首相不是中国人,但他希望自己有个更好的中文译名,而他同意改名“云升”正是听从身边华人朋友的建议。当地有报章还说,金边的一位华人占卜师也为首相的中文译名发表了看法,认为“云升”比“洪森”的寓意好。为此,柬埔寨方面通过中国外交部致函新华社,新闻部国务秘书乔卡纳里表示“希望新华社今后对首相的改名予以理解”。

改名之后,麻烦却接踵而至。当时华文媒体亮出“云升”这个名字后,许多读者就不断打电话询问柬埔寨是不是换了新首相。一些华裔柬埔寨人则抱怨说,大家已经叫惯了“洪森”这个名字,忽然改称“云升”,觉得很别扭。更要命的是在政府部门颁布一些具法律效力的文件中,两个名字竟然同时存在,一些法律上的麻烦就不可避免。

果然,不到一年,新华社便收到外交部来函,通知恢复洪森的原中文译名。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比如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名字就经过改动,原名“萨尔科奇”经法国政府要求改成“萨科齐”,他的夫人也由“布吕尼”改为“布鲁尼”。据新华社译名室译员李振洁解释,由于名字改动时,萨科齐刚刚当上总统,影响力远非今日,所以没有形成很大的冲击。

“名字毕竟是个符号,成为公众都认识的之后就不应该随便改动,要知道改动人名的一个字,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李振洁表示。毕竟,这可能涉及各类书本文摘乃至地图史册的改动。

周恩来:译名归口新华社

许多人想不到的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新华社译名室便开始管理起中国大陆全世界的人名。几名译员天天对着枯燥的英文名字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他们要和不同种类的语言打交道,要和不同的罗马字母、英文字母、希腊字母、韩文音节、片假名和平假名“搏斗”。凡是在中国大陆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中露面的外国人名,都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该译名室也被人称为“国外人名信息进入中国所遇到的海关”。

最初的译名工作还跟“意识形态”挂钩。据过家鼎介绍,过去的侵朝美军司令李奇微(Ridgway)原本译为“李奇伟”,后来将“伟大”的“伟”改成了“微小”的“微”。“这是有意要贬低一下。”而随着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译名用字忌含褒贬”的规则也深入人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译名要归口新华社”。他还亲自提出整理改革了几个常用旧译,比如把“怯尼亚”改为“肯尼亚”,把“莫三鼻给”改为“莫桑比克”。自那时起,国内的翻译工作开始逐步向正规化、组织性和规范化发展。

小房间,大世界

狭窄的资料卡片房间,内容充实而衣装破旧。五个脱漆的黄色木柜挤在一起,柜子中的几百个卡片格里,密密麻麻堆集着几十万张对译卡片,这些卡片皆经过数辈经验丰富、长期专职从事中英文写作的老记者老编辑反复核实确认的。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耳熟能详、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权威资料。”在新华社译名室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资深译员陈有明如是表示。过去,只要多有几个人前去查询译名,办公室就转不开身。如今电子技术的发展让这些宝贵的卡片已然成为“文物”,但它们的存在着实让人感受到译名工作的艰巨复杂。

在各类外文的中文汉字译名规则上,新华社译名室研究出一整套规范而细致的西文拼写与汉字对应系统。据陈有明介绍,为了在人名的汉字选择上提供一个借以依据的规范,目前新华社译名室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为标准。其本人也参与了词典的编撰工作。在词典的附录上,包容了55种语言的常用译音表,按照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规律明确规定了对应的汉字发音用字和词语。

小译名,大学问

在翻译过程中,译名室强调的是“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原则。例如许多驻华使节喜好起地道的中文名,比如历届的美国驻华大使们,从恒安石、芮效俭、尚慕杰到如今的洪博培,每个人都早早定好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国际政要也赶起“时髦”。北约前秘书长夏侯雅伯(原名亚普·德霍普·斯海弗)便把外国人“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颠倒过来,加上中国化的音译而成。

由于早期的初始译著、译名个性化十足,延续至今形成了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历史遗留译名,尽管从科学角度考证这些译名不符合标准,但由于已为中国人熟用并耳熟能详,改了反而不易被接受,容易产生歧义且引发争议,便仍保留旧译:比如凯瑟琳女皇为叶卡捷琳娜,萧伯纳不必改为伯纳·萧,仲马不必改为杜马,安徒生不必改为安德森,福尔摩斯就没有必要变成霍姆斯,拿破仑也不需要变成纳波里昂,哪怕其中被冠以一个刺眼的“破”字。

互联网带来的难题

“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专有名词打交道。”陈有明笑着说。但恰是这份看似相当枯燥而繁杂的工作,却要求具有极其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宽广的知识面和超出常人的耐心。

2008年,译名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个星期内,当时译名室的七人小组要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36000位外国人翻译正确的中文名字。他们中包括外国首脑、政府官员、行政人员、运动员、国外志愿者、记者,甚至连马匹的名字也需要翻译。

两百多个国家人员的名字,语言又是各不相同,译员们经常碰见土著语甚至光怪陆离的民族语言。比如柬埔寨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并且贵族有姓而平民无姓,老挝则相反;前也门国王正式用名有11段,真正的名字是第七段的“艾哈迈德”。

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李振洁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她看来,外国名字除了根据音标、字形和字音多方面的配合,还需要译者自己的语感。

“翻译人名本身就不一定要死抠规则,遇到特殊情况未尝不能根据大众的喜好来选择译名。”她表示,比如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英文名为Kobe Bryant(外界翻译为科比·布莱恩特),虽然根据规则应该翻为科贝,但是这和公众已经认定的不一致,最后也没有修改。

与这些艰巨的翻译任务相比,让译员们更头疼的则是外界常常“望文生音”。译名室原负责人李纯曾举过最典型的“拉丹和拉登译名之争”和“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被错翻”两个典型例子,“拉登是媒体根据英语发音译的,但拉丹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系里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所以只能译成拉丹。从这点可以看出民间望英文而音译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绍罗什错译成索罗斯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他是匈牙利人,按照标准应该翻成绍罗什。”

这些被译员们戏称为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弊端”。译名室的“权威性”在信息如此畅通的年代开始“打折扣”,许多不严谨的翻译流传到网上很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秉承宽容的态度,但也希望能立一个‘规矩’,能促进译名的长期稳定。”受访的译员们纷纷表示。

“一词之立,旬月踌躇”,如何更好实现译名统一是他们如今深思的问题。

政要译名 两岸三地大不同

第44任美国总统

英文:Barack Hussein Obama

大陆香港译名:奥巴马

台湾译名:欧巴马

第43任美国总统

英文:George Bush

大陆译名:布什

台湾译名:布希

香港译名:布殊

第42任美国总统

英文:Bill Clinton

大陆译名:克林顿

台湾译名:柯林顿

香港译名:两个译名都用

第40任美国总统 英文:Ronald Reagan

大陆译名:里根

台湾译名:雷根

香港译名:列根

第35任美国总统

英文:John Fitzgerald Kennedy

大陆译名:肯尼迪

台湾译名:甘乃迪

香港译名:甘乃地

美国国务卿

英文:Hillary Clinton

大陆译名:希拉里

台湾译名:希拉蕊

香港译名:希拉莉

美国前国务卿

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

大陆、香港译名:基辛格

台湾译名:季辛吉

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英文:Margaret Thatcher 大陆译名:撒切尔夫人

台湾译名:佘契尔夫人

香港译名:戴卓尔夫人

阿根廷的革命家

西文:Che Guevara

大陆、台湾译名:切·格瓦拉

香港译名:哲·古华拉

第五篇:中国人姓名的几种英文译法

1. 汉语拼音纯音译(多见于大陆人)

毛泽东 :Maozedong 陈凯歌: chenkaige 张艺谋: Zhangyimou 2. 方言音译(多见于民国重要人物)

蒋介石:Chiang Kai-shek 孙中山: Sun Yat-sen 3.方言姓+英文名(多见于香港人)

吴宇森:John Woo 陈可辛:Peter Chan 刘德华:Andy Lau 4. 名前姓后 (大陆著名艺人)

章子怡: Ziyi zhang 5.姓前名后+韦氏音标(多见于台湾人)

林志玲:Lin Chi-ling 6.谐音混译

宋美龄: Soong may-ling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店如何开范文下一篇:台湾的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