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市场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等,提出了特色鲜明的“1234”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了说明。

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 篇1:

浅谈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会计专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核算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的特色,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的管理型人才。而介于二者间的专升本的教育,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提高竞争力?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专升本 会计 应用型人才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企业会计实务有着职责范围不断扩大、会计业务日趋复杂、会计准则不断细化增多的趋势,与此同时,会计人才的培养与紧俏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相当匮乏,“高级技工荒”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另外,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使得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呈现同质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竞争形势。

据《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2日报道,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将从现有的55%提高至70%~80%,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已明确。

因此,会计专业教育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不仅可以提高国内财会人员实践技能,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本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定位困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在国内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与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院校作为夹心层,在定位上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而其中,普通院校专升本的专业尤为典型。

2 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现状分析

2.1 教学培养目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企业规模、岗位的不同,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也不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取决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以教条的教学计划为核心,还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如果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一个随机应变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还是抓住过去的教学计划原地不动地进行修修补补,实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显然会变成一句空话。

会计专科教育是一种技能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本着满足社会需要,以会计技能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熟悉财会理论,具备实战经验和技能水平的核算型中初级会计人才。

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因各个学校培养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不同而异。现阶段,单一的核算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在“专升本”的教育体系中已有不适应之处。专升本的学校必须着眼于具备现代管理理念的、可以通过企业的经济信息对预测、决策和控制未来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与教材编选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主要是: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不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其中,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主要选择专科阶段开设过的《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采用普通本科教材重新开设,该课程体系并未考虑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会造成重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后者的课程体系主要选择专科学习阶段没开设过的《高级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由于会计专升本学生并非全部来自会计专业,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这无疑给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增加了难度。

会计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课程内容尽量宽泛,以通识课为基础,涉及诸多类似企业管理与社会、人文等跨专业学科。通识课的课程内容除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外,还涉及高数、大学英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领域。而专科生专业课程设置过多,相关知识设置过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

在教材选择上,选用比较随意。市面教材繁杂,质量良莠不齐,且少有适合专升本层次的会计教材。高校所用教材大都是本科会计专业教材,而专科与本科的学时不同,生源质量及教学目标也有差异,学生很难全面掌握本科教材的学习内容。

2.3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尽管教学改革进行多年,但大部分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情景教学、远程教学的作用。专升本学生已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理论,他们需要更多的涉猎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单一课程的案例教学已明显过时,所选用教学案例学术理性取向性强,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同时实践环节较弱,实习方式方面停留在手工操作和电脑模拟阶段,实习真实性和效果都较差。

2.4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现行高校高学历的招聘制度导致高校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未经实践锻炼就直接成为专业课教师,理论素质尚且达标,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而会计专业恰恰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用实践技能零经验的教师如何教出技能应用型人才?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即为纸上谈兵,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

3 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建议及应用

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中,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建立新的会计课程教育体系。鉴于此,AECC采取了“自主设计、专家评估,择优资助”的方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可借鉴此经验。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或设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确立新的会计教育课程和教育方法。

3.1 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新的会计人才观

会计专业专科与本科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才,但二者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以及学时安排方面的差异相当明显,相应的二者所培养的财会人才的专业层次也会有一定差异。专升本作为联通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桥梁,需要在核算型与管理型人才之间找到平衡,跳出会计看会计,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

3.2 强化基础理论,深化专业教育

基础理论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是基本的,其次还有高数、大学英语,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企管、金融学以及经济政策法规等专业基础课的选修,旨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尽管上述课程有些在专科已经学过,但深度和广度与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其对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开展差异化教学。通过补课或旁听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补课的同时加入一些新知识,确保知识结构紧密衔接。

对会计教材编写选用进行改革。如国外的教材在一开始就会对课程的最终目标、整个会计流程进行讲解,我国教材则是按业务流程顺序进行编写,虽然具有时序性,但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可将图片、录像、动漫、网络资源等素材有逻辑、有目的的与文字教材、教学课件结合在一起,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生动的音像,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该内容。

3.3 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可多采用现场模拟、案例教学等,同时注意案例教学中使用身边的或时事案例,如此教学可获得大量的信息,以及对最新会计准则等的应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

加强实践教育。在确保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使会计实践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专升本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会计制度设计实验、会计模拟实务、ERP沙盘模拟对抗等实践课程,也可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合作,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培养动手能力。

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除花大力气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外,学校可定期派财会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业、事务所等定期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讲座、委派教师到其他学校做访问学者等。

参考文献:

[1]周凤.影响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13).

[2]江金锁.论“专升本”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及其影响[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04).

[3]吕薇.民办高职“专升本”现状的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

[4]张爱闻,罗军.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培养方案衔接策略探讨[J].当代继续教育,2013(06).

作者简介:

曲喆(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防灾科技学院审计监察处科员,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张楚晨(1986-),女,辽宁朝阳人,防灾科技学院发展与财务处科员,研究方向:固定资产管理。

王金峰(1987-),男,河北邯郸人,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网络工程。

作者:曲喆 张楚晨 王金峰

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 篇2:

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探究与运用

【摘 要】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市场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等,提出了特色鲜明的“1234”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了说明。

【关键词】 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探究;运用

一、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此提出“1234”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是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市场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中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工作,养成良好的会计思维,具备良好的会计素质;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正确解读经济业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做到“三融合”,即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融合,会计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相融合,会计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基础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贴会计工作实际,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强化理论知识,突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运用会计理论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内容

“1234”教学模式中的“1”指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讲授一个会计循环中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2”指对于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采用手工操作环境下模拟训练的同时,辅之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模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进行了强化训练提高,又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3、4”是“1234”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内容,体现会计高职教育教学的本质。“3”指的是教学过程的三融合理念,即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融合,会计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相融合,会计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这一理念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体现;“4”则是指教学设计要体现“做——学——思——用”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即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而思后用,最终使学生能独立处理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1234”教学模式概括来说,就是1个案例、2种环境、3个结合、4个环节。

三、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1234”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与传统教学内容结构比较如表1:

经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架构,整改后的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践,课堂、实训两条线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避免了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整合后的教學内容包括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会计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即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包括: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

第二模块,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及运用,即第四章至第九章内容。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业务描述提供原始凭证,使学生从虚幻的、想象的业务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主动分析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凸显了会计课程的职业特点。具体做法是以会计工作流程来组织安排教学,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以虚拟的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为例,使学生熟悉该主体的账务处理程序。首先介绍原始凭证;然后让学生通过识别原始凭证来分析经济业务,并引导学生完成通过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教学过程。即体现如下的教学路径:凭证介绍——识别或填制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将两大模块分为三部分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基础会计课程所处的地位,确定会计基础理论知识。首先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经济与会计案例,介绍会计的地位及会计发展前景、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假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职业与规范等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会计,了解会计的学习方法;其次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增强学生对会计及会计职业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最后,以严密的逻辑介绍使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识别应用会计要素,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模拟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可在手工实训室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以会计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将学生分成几个会计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财务负责人,设若干会计岗位,小组内成员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并轮流交叉进行角色岗位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实训教师及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具体包括通过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在此过程中,实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评、引导和总结,并适时地引入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从而使教、学、做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会计处理流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具备上岗能力。

第三部分,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提高,体现个性化教学。这一过程可借助于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完成。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安装了英睿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软件,该软件具备良好的互动功能和可扩展性。以该软件为平台,学生可独立自主地完成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层次水平,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本位,能力中心”的思想,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运用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手工模拟实训过程中,可创建一个虚拟企业,给学生提供仿真的原始资料,购买科目章、账证表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会计实训过程中,所有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均来源于企业一线,该模拟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密切关注学科及行业的发展,对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更新,使学生做的、学的,就是行业企业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有效地实现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媒体源,使教学方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并适当采用图片、挂图等;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媒体源包括财务软件、光盘、教师自行制作的PPT、视频、flash动画等。比如,在实训环节播放的记账凭证装订视频,使学生可以边看边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掌握记账凭证装订这一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四、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1234”教学模式提出后,在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经过了两年的教学实践,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积极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高职会计专业中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而学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课程中讲述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度很大,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们一开始就学得非常吃力,极易挫伤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积极性,而“1234”教学模式的创建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1234”教学模式的构建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优势

“1234”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会计理念和会计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初步具备运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1234”教学模式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

“1234”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调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强调会计方法的可理解性及其经济后果;将会计循环的教学有机地融入会计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会计方法在会计循环中的作用,对会计循环形成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割裂开来。比如,借贷记账法之后的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一章,完全脱离了实际,没有有效地将经济业务的解读、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从会计学科的性质及特点出发,重视了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避免了不必要的传统教学环节,开辟了一条教学捷径,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处理方法:业务描述——会计分录——会计实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教学捷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关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变传统的业务描述为提供原始凭证,使学生从虚幻的、想象的业务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主动分析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为会计上岗零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調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强调会计方法的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及其经济后果;强调每章及各章内部结构的逻辑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会计,系统掌握会计程序与会计方法,为后续系列会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可充分体现“做——学——思——用”的教学理念

“1234”教学模式以模拟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背景、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根据会计岗位分工,学生轮岗完成特定岗位的会计处理工作,建立起会计工作动态框架,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此模式不仅可以做到“三融合”,还能使得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做——学——思——用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重视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经过会计实务操作,能够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判断简单经济业务性质的能力,培养诚实守信、细致、准确、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和团结合作的心理品质。

(五)基于真实情景的课程实践的高度仿真

“1234”教学模式中“1”的案例设计使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而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分小组角色岗位体验以及与企业完全一致的证、账、表资料,强化了学生的认同感。在这一工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边学,适时地引导、讨论、纠错。“1234”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会计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满足了会计岗位能力的需要。

(六)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两套系统加强学生上岗能力的培养。一是基于手工操作的会计训练系统,模拟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工作背景,完全采用真实的证、账、表资料,完成一个会计流程。二是基于计算机操作的训练系统,安装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系统,可操作性强、互动功能好、色彩逼真,其证、账、表完全源于工作实际。两套训练系统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做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与实际工作中将要面对的一致,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受到了接收单位的好评。创新的“1234”教学模式,成功地将学生要面对的会计工作搬进课堂,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培养了学生的上岗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淮中.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 程淮中.基础会计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3] 陈婉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论视角探讨[J].会计之友,2009(06):103-104.

[4] 王慧娟.确定新的会计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109-110.

作者:王桂玲 李晓妮

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 篇3:

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理论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来实现。三本院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会计人才的质量。本文结合对三本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调研及一线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三本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革会计实验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關键词:会计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 分析与建议

当前竞争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型、考证型和应用型。面对企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较大的现状,三本院校会计教学的侧重点也应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以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会计作为一个应用型、实践型、操作型并重的学科,为了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就需要我们逐步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逐步完善会计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院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根本发展出路在于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社会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着眼点在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水平,积极探索实验实训环节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构建出具有三本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实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除了逐步提高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还要注重提高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合理性,将实验课具体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编写符合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强化“双师”型教师比例,形成一个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多年会计教学实践与调研情况,本文对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三本院校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在会计教学体系中,实验实训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例如理论课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而实验实训教学时间一般会安排在下午,甚至有的时候是插在理论课的间隙,缺少较集中的时间。另外根据现在我省职称评定的相关要求,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重点强调担任普通理论教学工作量的学时,而忽视了教师承担的实践环节工作量,这样就会使老师只想承担课堂理论教学,而不愿意接受实验实训类课程。

2、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抽象,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

从多年会计教学经验来看,目前会计学专业学生碰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电脑操作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具体工作流程知之甚少,因此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被动,且有一定难度。在实验实训教学中,通常是把实习资料以教材、纸质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由于实习资料缺乏且不系统,这种做法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造成理解上的抽象,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执行结果多是有名无实。并且学生要在有限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不可避免有些反应慢、接受慢的学生存在抄袭的情况,效果较差。

3、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规范

目前,三本院校使用的实验实训类教材或教程,使用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不规范性,有时没有适用的教材,有时教材深度不够。部分教材编写得不够透彻,学生不易理解。会计制度、准则的变动不能及时在教材中得到反映,与实际工作出现脱钩现象。

4、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不系统且质量不高

就我院来讲,会计专业的学生安排的实验实训课程有: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与设计等。这些课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做到上手快。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系统,各个课程都是独立的实验课,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模拟企业的一套流水业务过程,与实际脱钩较严重。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上述实践技能课程,但没有达到要求,使实验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5、三本院校人才流动大,缺少“双师”型人才

三本院校起步相对较晚,师资配备上多为青年教师,缺乏一定比例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以我院为例,理论、实验教师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从学校走进学校,本身就没有真正从事过会计的实践工作,只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学校经费紧张等问题,这些青年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没有去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在企业中真正参加过会计工作,并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仅占30%左右。再加上现代社会人才流动性较大,更易导致高水平人才的流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实际会计工作需求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际会计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须面对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变革与创新会计实验实训教学。

二、加强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建议

1、提高实验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办学培养的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加大实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并且合理安排学生上课时间,让学生不要每天“太疲惫”的时候来上实验类课程,并且采用集中上课、小班上课的形式,以便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实验实训课程。增加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必然会增加相应的教师,应提高实验实训课的地位,不要让老师带着有挑课的心理负担来上课。

2、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现在的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大多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完成,但实验教学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来完成教学内容要求,案例教学一般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与实际会计业务相差甚远,并且多是枯燥的书面资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建立真实的、形象的、生动的案例。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去收集真实的会计资料,然后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展示,使实践教学更加的逼真;另外,学生也可以在校外实习中,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来收集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体现出会计教学的真实感。

3、提高实验实训教材质量

三本院校起步较晚,大多数课程都是采用一本、二本或是高职高专类的教材进行教学,所以要选择适合三本院校的教材。教材应该分为课程内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并且注重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相关性。比如一套资料既可以作为《会计基础》的练习,又可以在《会计电算化》中进行练习。对于会计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对于各种法律法规的变动,实验教材也要与实际工作相一致,根据实际工作及三本院校学生的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

4、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会计应用能力培养

对学生应安排基本的课内实验,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来完成。例

如,《會计原理》课程开设会计原理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课程开设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等。在最后一学期,应设置“专业模拟实验”,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程一体化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基础上,要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对外报税、审计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所讲的内容,在实验资料中有所体现,并将会计手工做账和会计电算化相结合进行练习,逐步实现会计教学的一体化实验实训体系。

5、加强会计双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学校的自有教师,走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会计工作培训、顶岗锻炼或参加高级科研进修,让教师有一定晋升空间;或是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师来校教学或进行专业讲座,构建出有三本院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之,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变革与创新应体现一种整体的教学思想,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也必须更好的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改革体系中,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系统地推进三本院校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晓岚,邬展霞,戴景南. 高校会计实验教材建设的现状调查[J].会计之友,2011(06).

[2] 李中,刘卫柏. 高校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2(16).

[3] 李金亮,杨芳.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8).

[4] 王昌.项目体验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院,2013(S3).

2013年校级课题,项目名称《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JY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守芳 詹斯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