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2022-09-13

两千多年前中国哲学家孔子说过一句话:“夫乐者, 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无独有偶,德国文学泰斗歌德也说:“不懂音乐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可见,音乐对于我们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音乐的敏感期,我们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灵魂,有了节奏音乐才富有生命力。只有掌握了音乐的节奏,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表现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将节奏提到“第一位”,因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从节奏入手为他们打开通往音乐的大门。通过我多年来,对节奏教学的大胆尝试及探索,下面,在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探寻节奏,激发兴趣

节奏,要让幼儿到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寻找。他们会发现有“咚咚咚”的打鼓声、“笛笛笛”的喇叭声、“滴答滴答”的雨声;“呼、呼、”的风声 ;“叮咚、叮咚”的锅碗瓢盆声音 ,“滴滴答答”的闹钟声,“轰隆轰隆”的火车声,走路时也有不同的声响,上楼的“通通通通”,下楼的“踏踏踏踏”。我还会跟孩子做一些声音游戏:,如请孩子们闭上眼睛,用小棒轻轻地有节奏的敲打瓶子、杯子、盒子……请幼儿说说听到是什么声音? 并模仿它们发出的节奏。在生活中,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会感到特别兴奋,迫不及待的找到我,自豪地说:“林老师,这是我听出来的,你觉得好听吗? ”。现在,他们会主动地在生活中去倾听,去寻找各种好听的声音。这些有趣、美妙、动听的声音,使他们对声音产生强烈的敏感, 并体会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节奏,舒缓的,激昂的,抒情的等等,有趣的探寻使他们对节奏的兴趣日益浓厚。

2多种途径,体验乐趣

2.1 节奏游戏

2.1.1 音 乐节奏游戏

为了加强节奏活动的趣味性,我注重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轻松、有兴趣的学习节奏。为了让幼儿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我设计了节奏游戏《跟着鼓声走》《狼和小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节奏的乐趣。如小班游戏《狼和小兔》,当听到清脆短促跳跃的钢琴声,幼儿随节奏做小兔蹦跳,当听到低沉缓慢的钢琴声,随节奏做狼动作缓慢行走;中班游戏《跟着鼓声走》,当听到鼓声节奏慢时,幼儿随节奏慢慢走,当鼓声由慢及快,他们感到鼓声急促来不及走的时候,自然的跑起来了;大班游戏《赛马》,选择了二胡演奏曲《赛马》的片段,让幼儿听辩音乐旋律中对比强烈的快慢节奏,扮演小马儿随音乐有节奏的跑和走,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游戏《有趣的脚印》,选择了奥尔夫—“七式进阶”的音乐片段,幼儿分别扮演“小青蛙”和“小兔子”,随音乐“踏拍手舞步”—“跳蹦跳舞步”—“跳脚印舞步”,玩“踩脚印”的游戏掌握附点音符。节奏游戏《我是魔法师》,我选择了奥尔夫音乐———“库乞乞”,由我扮演魔法师,教幼儿学习魔法,随音乐节奏“踏魔法步———吃魔法糖———念魔法咒语”的魔法游戏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在这些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幼儿的节奏感不断提高。

2.1.2 童谣节奏游戏

童谣内容生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记易诵的特点深受幼儿喜欢。我将节奏融入童谣中,为它配上简单有趣的节奏,让幼儿扮演童谣中的角色边朗诵边玩表演游戏, 不但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变的简单、易学、有趣,更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

如: 节奏儿歌《老鼠娶亲》:“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四只老鼠∣来吹号·呀∣ 来吹号-∣两只老 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 ∣嘣-叭-∣老猫听了∣说恭喜·呀∣说恭喜-∣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节奏童谣不仅解决了节奏的难点, 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活跃了气氛,更让幼儿体验到节奏的有趣。

2.2 形 象节奏图谱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 一切学习欲望从兴趣出发,X X∣XX的节奏谱 ,缺乏形象性、生动性 ,因此我将乏味的节奏谱 ,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现,不但能集中幼儿注意力而且易于理解。如中班音乐游戏《我是魔法师》中的节奏图谱,我用长的“魔法棒”表示四分音符,短的“魔法棒”表示八分音符;节奏活动《赛马》的节奏图谱,用“大马”表示四分音符,“小马”表示八分音符,节奏活动《大鼓小鼓》的节奏图谱,我用“大鼓”表示四分音符 ,“小鼓”表示八分音符。幼儿能形象直观的看到节奏图谱,并很快就记住并掌握它的节奏。图形谱的利用自然的降低了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干预程度,让他们充分体验节奏的乐趣.

2.3 身体乐器和打击乐器

身体乐器是以身体为“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拍腿.响舌等动作,奏出动听的节奏音乐;打击乐器是让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物质的乐器发出不同的音响, 引导幼儿去认识和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及音色等。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打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如铃鼓能拍、能摇,还能敲击鼓边每种敲奏方式发出的声音截然不同; 大鼓用鼓棰敲击鼓面和鼓边会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敲击双响筒的左右两个筒会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并主动参与演奏活动。如:大班节奏活动《赛马》,让幼儿通过身体乐器(“响舌”/“跺脚”)模仿马蹄声,练习掌握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 再将幼儿分为两组, 随音乐进行轮奏和合奏,最后用打击乐器(圆舞板/双响筒)随音乐进行乐器演奏,幼儿在愉快的练习中对节奏的喜爱程度达到了最高点。

2.4 创 编节奏

在节奏练习中,幼儿已不满足模仿节奏。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现自我,我开始引导他们进行节奏创编。如将幼儿分为7人一组,为他们提供小乐器“三角铁”,请他们各自打出不同的节奏,最后组织全班幼儿进行节奏火车游戏,每个幼儿都参与练习和创作。通过这样的即兴创编练习,幼儿对节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模仿、理解到运用,乐感逐渐形成了。他们能创编出各不相同的节奏,如有重复别人打过的节奏,他们能马上听出并一致要求重新创作一种节奏。在游戏中,幼儿对自己想出的节奏不同于别人而感到兴奋,节奏素质提高了。在唱歌跳舞时,歌曲中的附点、切分音,休止附已不成为难点。他们不仅掌握了有趣的节奏,更重要的是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反应敏捷力,动作协调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需要不断改革,大胆探索,打破传统的公式化教学模式。只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时代高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关系探讨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