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2022-04-1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运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引入,使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笔者对高中化学的绿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篇1:

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

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绿色化学引入高中新教材,并将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定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面对有一定化学基础的高中生贯彻绿色化学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

关键词:新课标;绿色化学;高中

 一、引 言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引入,使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二、新课程标准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原则和目标,将化学科学的真理性与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化学教育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促成一种新的统一的绿色教育观念体系,强调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以“科技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道德、伦理和科学观念。使它既植根于科学的客观规律,又植根于人类普遍信仰与认同的价值需要,并以此观念体系为指导,来认识化学科学,营造绿色氛围,规范人们行为,最终达到以化学教育为先导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绿色化学教育是在化学教育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途径,并且通过以绿色化学的标准对现有的化学技术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探索。

三、新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内容

高中化学教育面对的是有一定化学基础的高中生,贯彻绿色化学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观。

在新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Ⅰ、必修Ⅱ中,“绿色化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必修Ⅰ: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通过实验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简介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是不可再生资源,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利用率、挖掘它的潜力、开拓它的新功能,同时又要加强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必修Ⅱ: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认识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化学科学与技术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引导学生关心能源、环境等问题。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燃烧的污染与治理、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煤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温室效应、人体营养與化学等内容。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含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及其化学控制的原理,分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原因。

四、化学实验的绿色微型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又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因而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就更为重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化学实验的比较,可以发现,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少、绿色安全、对学生吸引力强等优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实验都可微型化,而且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现以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实验为例来说明:

[实验1]氯气的制取:在微型烧瓶里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反应即刻进行。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现象:可观察到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优点:药品用量显著减少;产生有毒氯气的量也减少了,从而减少了污染。

[实验2]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在一小透明果冻盒内,充入一半氯气,一半氢气后,倒扣于玻璃片上,在距果冻盒10cm处点燃镁条。

现象:发生爆炸,果冻盒被弹起。

优点:安全,让爆炸实验也能进入课堂:环保。

使用微型化学实验技术,可将排放的污染物降至最低,也可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经过对常规化学实验与微型化学实验的比较,学生会逐步养成环保理念,使他们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观念。

五、结 语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教育,要让绿色化学的思想和内容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真正做到绿色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充满生机绿意盎然。

参考文献:

[1]王盟,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绿色化学教育[J],教育导刊,2009(6):5l。53

作者:李磊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篇2:

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

摘要: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运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引入,使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笔者对高中化学的绿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教育;策略

绿色化学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原则和目标,将化学科学的真理性与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化学教育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促成一种新的统一的绿色教育观念体系,强调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以“科技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道德、伦理和科学观念。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资源、能源问题日益突显,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的崭新理念——“绿色化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化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绿色化学概念,在以课程标准为编制依据的高中化学新教材以及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的化学高考中,绿色化学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相应体现。在化学教育中倡导绿色化学理念,把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化学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变革教材内容

教材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工具。因此,将绿色化学思想引入高中化学课堂就要从教材的改革入手,这样学生就不会对这种思想持有怀疑和抵触,同时也能在课下进一步巩固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变革教材并不是要将原本的教材内容全部删去,而是在保留高中化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比如在学习能量这一环节时,不仅要讲解一些传统的能源,像碳和煤气,也要介绍一些新型无害的能源,像乙醇和地热,这样学生既能够了解能源的发展史,也能够树立起运用和开发绿色能源的意识。

二、转变的教学——用新概念指导教学

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化学新概念的形成,只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新概念,绝大多数教师不会对概念形成的历史即前概念对新概念的影响进行讲解和分析,因为有些前概念对于新概念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把前概念揭示出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概念。教师可以在建立认知冲突基础上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也可以通过类比方法进行化学概念原理教学。例如,在讲述“电解”概念教学时,“电离”概念就是前概念,学生已经学过了,为了防止“电离”概念对“电解”的影响,可以把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中来把握“电解”这一新概念。

三、努力挖掘教材的绿色化学思想

教材中除了有明显“绿色化学”提法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内容包含绿色化学的思想和观念。例如,在讲有机化合物塑料时,以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为例,让学生討论其可能的途径,认识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在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主题时,结合燃料燃烧效率的提高、高能清洁燃料的开发和新型燃料电池的研制,安排一些调查与交流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的优化应用以及环境的源头治理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四、将绿色思想引入高中化学实验

1. 尽量设计简易型实验

简易型实验并不是将化学的目标进行删减,而是在充分满足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对原有实验的材料和步骤进行简化,以节省材料的使用,减少实验的时间和缩小实验装置的规模。这样不仅会降低实验的成本,还会大大降低实验的危险程度。比如,减少和更换实验材料,会相应地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这样不仅会减少环境的污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实验者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

2. 规范实验操作的步骤

规范实验操作步骤,一方面,要求设计实验时要对实验的步骤进行反复推敲,从而增强其规范性和可实施性;另一方面,要求实验者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设计步骤、准确称量化学试剂和认真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有害废物,严禁为了省力而私自进行不在实验步骤上的操作、更改实验的试剂使用量和随意丢弃实验废物。如果不规范操作步骤,很有可能出现不在预料之内的实验事故,给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人身安全隐患。

3. 使用无毒无害新型实验材料

高中进行化学实验的地方一般是学校的实验室,这里学生密度比较大,如果在实验中发生有害物质的泄露或者是学生不慎接触有害物质不慎而致使有害物质进入身体内,都会给实验者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无害无毒的实验材料。比如在进行观察IA族与水的反应这一实验时,钠与水的反应过于强烈,很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以选择钾与水进行实验,既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还能够确保安全。

五、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化学学科发展的要求。在不同课程模块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也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操作性最强、效果最明显的途径。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化学实验的教学尤其注重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过程,在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过程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中学化学实验相对固定且比较成熟的特点,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可以考虑微型化、仿真化、封闭化、连续化等特点。根据绿色化学所遵循的原则,从反应原料、反应条件、反应产物、反应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绿色化加以设计和评价。化学实验微型化具有明显的绿色环保特点,既节约药品、减少污染,又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优点。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教育,要让绿色化学的思想和内容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真正做到绿色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充满生机绿意盎然。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 535300)

作者:罗雪峰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篇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摘 要】本文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017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新的修正和调整,既体现了对十几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也适应了新时期化学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必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国民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化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之中,教育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加以修订和完善,形成2017年版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它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评价的航标灯。《新课标》要求教师继续推进化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用课标教”来取代“用教材教”和“为考而教”的教学习惯。所以,教师的化学教学和评价都要遵从《新课标》,确保学生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的内容概述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基本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8个部分组成。

《新课标》增加并强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包括:宏观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课程目标就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对高中学生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新增加的学业质量也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为主要维度,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

《新课标》的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参加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需要学习,参加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选修课程(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

二、《新课标》的特点

1.課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体现时代性

在课程性质中讲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这是给化学课程下了定义,并且展望了化学的作用。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逐条地描述学生所需发展的各项能力,而是更高要求地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2.课程目标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已经有所改变,不再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对高中学生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教育要求,强调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新课标》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要求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它指引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层面转向能力层面。

3.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03版课标》分为必修2模块,选修6模块。高中毕业要求必修2模块加选修1模块,而化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必修2模块加选修2到4模块。《新课标》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为5个主题,即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具有化学方面的能力。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选择性必修的全部3个模块。这使得课程的选择更为合理,避免了同为化学学科,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考试的难度有所不同而造成的不公平因素。额外增加了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但是只记学分,不在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中体现。

必修课程,每个同学都要学习,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的设计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化学专业的同学学习的,包括3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再细分为9个主题。课程进行的是化学专业知识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进行化学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把化学基础理论放在重要地位,并加强与生产生活和社会亟待解决的化学问题的联系,非常重视化学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选修课程,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可选可不选。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共9个主题。课程的设计重在进一步研究化学科学,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内容融入情境

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为“主题—内容要求—教学提示(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建议、情景素材建议)—学业要求”。

《新课标》的第二个特点在于科学探究。在主题1中将“科学探究过程”列为第一项,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要求学生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主题1中增加了“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在主题5中增加了“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两部分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是社会的发展对化学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增加了“学生必做实验”,强调了化学实验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强调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它更是一种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测定数据、分类、交流、推论、预测、分析和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和条件、操作性定义、建立假说和模型、实验方案设计、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实验步骤的优化、实验数据获得、误差分析等多方面的技能,这也是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

《新课标》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情境素材建议”,这些素材包括化学发展史实、化工生产、高新科技、我国化工科研成果、重点自然和社会问题等。教师在相关主题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5.学业质量水平分级考核

这部分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它对学生最终达到的目标提出要求。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级,在每一级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合格性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而等级性考试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这样,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广度和深度。

三、《新课标》的实践策略

教师只有正视成绩与问题,认清优势与劣势,推广课程改革中的成功经验,逐步解决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使化学课程改革良性发展。

1.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促使学生有效的学。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陈旧的、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而是要根据《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脉搏的内容,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通过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分析推理,逐渐养成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每个主题下面的“教学提示”中的学习活动建议包括“实验及探究活动”和“调查与交流讨论”两个方面,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明确列出了活动的具体形式,如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分析、讨论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面加工信息,通过交流、表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要求都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实质上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3年课程改革以来,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由于科学探究的教學设计难度大、对教学条件和教师的水平要求比较高,不易被教师很好的把握。所以,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一起讨论设计探究活动,课后进行反思,开展校本研究,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要能够整合学科前沿知识、STS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的能力;实施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应用各种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学习、实施《新课标》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名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名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蒋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课程改革,2004.1

[4]张英锋,张永安.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 科学素养的理念[J].学科教育,2004.11

作者:陈晓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论文下一篇: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