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魅力与人格魅力的共同体现——谈中职学校文学课中的人格教育

2022-09-11

正如黑格尔所说:“知识教育是基础, 人格教育是核心, 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健康的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应该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文学课历来被称为“树人课”利用文学这块平台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 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 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日趋完善的健康人格,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1 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含义

文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是文学教师在文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文学知识的传授、文学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实施的人格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 师生积极配合, 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因素, 精心创设育人环境, 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 使学生在感受文学美的熏陶中, 追求真、善、美的健全人格。不仅习得文学知识、文学技能, 同时也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 是感性与理性,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2 中职学校文学课上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社会的剧烈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人格心理冲突,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 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 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与无序, 学生也避免不了要受其影响, 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专学生, 受到的心理困扰越来越明显, 妨碍了他们的思想、学习、行为、生活能力、交往活动的健康发展, 因而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文化心理冲突的环境中成长、生活。学生中常见有:人际关系敏感, 很难与人合作;情绪暴躁, 思维偏激狭隘;抑郁苦闷, 心理不平衡的不良心理。这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 就极易产生种种道德失范行为, 特别是对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学生危害性会更大。文学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中职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 特别是在文学课上进行人格教育, 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 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促进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2.1 正面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人格目标

当代青年理想的人格模式应该是:具有独立的意识, 鲜明的个性, 高度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的意识;以及健康向上的情趣, 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开拓进取并能与人合作, 具有忍耐力等。文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 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放在首位, 坚持启发诱导,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 从此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 由此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文学中众多古怪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 都是我们对学生正面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伟大的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 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激动人心的话, 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个年轻人奋发向前。文学与人生息息相通, 好的文学作品能激励人心, 使人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年轻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英雄或成功人物的认同, 在人生遇到困难或挑战时, 作出较佳的选择。

2.2 分析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

“文学即人学”, 文学在立足学生发展, 塑造人格上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赏析离不开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这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 领会并培养向善之心;在鞭挞丑类的过程中, 理解不义、不仁的内涵, 树立去恶之志。把学生塑造成既有真才实学, 又具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 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通过文学人物形象的分析, 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 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 使学生受到灵魂的激荡, 经受情感的洗礼。例如,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人, 无论在什么位置, 无论多么贫寒, 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 只要能热爱生活, 只要“不抛弃, 不放弃”, 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主人公孙少平那种“不抛弃和不放弃”的精神和信念, 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 荡气回肠, 鞭笞和激励着奋斗的每一个人。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无疑是一次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去思考, 反省自身。

2.3 时代与课堂结合,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只有适应社会变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对社会的适应, 是中职学生跨出校园后面临的第一课。人格教育就是要学会与他人共处、共生、共谋发展。如果有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可以游刃有余的寻找到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很快的进入角色中, 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完善自己。因此, 文学课不能与社会脱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分析社会现象, 运用演讲会、读书会、讨论会、写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关注社会、点评实事, 这些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应当大胆地引入课堂。例如, 让学生收集近年来各级各类学生自杀案例, 并通过开讨论会、写社会调查等方式分析近几年此类现象不断增多的原因。一方面让中职学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竞争压力不断升级, 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得不断的充实自己, 否则就容易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看到生活节奏加快, 人与人之间隔阂加大, 用于交流沟通的时间大大缩短, 导致人性格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 与社会格格不入。无论是积累写作素材还是参与评论, 畅所欲言的同时能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增强抵御各种不良倾向的能力, 增强与社会的亲和力和参与意识。

文学人格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源远流长, 载籍丰富。在文学教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对人生的悲情、对生命的柔情、对生活的热情意义重大。为他们步入瞬息万变的社会投入激烈竞争的职场准备坚强的人格力量是一位文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摘要:文学课历来被称为“树人课”利用文学这块平台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 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 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日趋完善的健康人格,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文学课,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小菲.语文教学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J].江西教育, 2005 (12) .

[2] 刘国辉.以语言为依托,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内蒙古教育, 2007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应变下一篇:新课程、新高考、新策略——浅析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英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