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

2022-09-30

第一篇: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曾出现过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革命都相继失败。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使命,所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民族复兴的使命。从共产党的产生到发展壮大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各阶级的历史探索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从史实中看出,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疯狂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民阶级发起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戊戌变法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辛亥革命都双双宣告失败,没有使中国找到可行的发展道路,没有把中国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一)、以农民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王朝的最底层的农民所领导的革命,由代表人物洪秀全建立政权,太平天国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1851年才正式成立,之后,在1852年定都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不过,历时13年,太平天国运动终告失败。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对于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一种渴望之情。对于剥削和压迫的一种反抗意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使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他们决不可能直接统治如此英勇坚强的中国人民,从而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如果能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可能太平天国运动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让人们当家做主。

(二)、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在这次变法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口号。不过,这次运动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政变,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告失败。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是一次思想上的启蒙运动。

(三)、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之士共同领导的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后却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这阶段,我们通过实史实了解到:国民党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说明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那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也正是此时,历史的进程将中国共产党推上了历史舞台。

二、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开展了各个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正式确立,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这是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词。至此,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开始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它的目光指向了中国千百年来最无人重视的下层百姓。也正是由于百姓的支持,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经历无数风风雨雨还依然挺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中国自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不断的进步,跟随党的领导的人民群众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北伐战争中,摈弃了两党的性质的差别,即使在北伐战争前,国名党不断残害中共党人,但依然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和国民党合作消灭了军阀割据,统一了中国,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逐渐的壮大中,有数据表明:到1925年,共产党已经增加到了一万人;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粉碎了日本侵略的野心,中国共产党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呼吁下,国共上下才能再次合作,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此时,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党派,有能力引导民族的团结; 再到解放战争,本来中国共产党希望停止内战,希望饱受抗日战争的人民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和国民党共同执政。但国民党却单方面撕毁条约,发动内战,为全国上下所痛恨,为了我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再次将人们从战争中解放出来,我党只有接受挑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显示出了我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在淮海战役,这场“小车推出来的胜利”中得出一个历史结论: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三)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适应这种需要,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初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人民最根本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我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在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思想方针的领导下,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变了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切又靠的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总结: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是最后都是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才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摆脱了外来压迫、获得了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

但是,中国的革命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建设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艰难曲折和对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终于实现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正是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引下,我们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4)理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能力方面:(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感悟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作出的抉择。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四、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视频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那么在我国是由谁领导人民开创了这一制度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建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制度呢?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么确立的?

(二)课堂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探究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势力压迫,外有列强侵略,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探求救亡图强的艰辛之路。首先是受压迫最深的农民阶级,在他们的领袖洪秀全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3年,未能取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接着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内部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又分化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由

1 于它没有触动腐朽不堪的封建根基,其结果无异于给蛀牙的人只吃镇痛药,而不是将虫牙连根拔掉,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也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必然要灭亡的;之后又有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展的戊戌变法,但此时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非来一剂烈性药,不足以根治其患,同时也说明通过改良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这便有了孙中山后来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本身固有的软弱性、局限性,面对异常强大的传统封建和西方列强势力,他们只得妥协退让,不能按照心中所想的那样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取而代之的倒是由北洋军阀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持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但这既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更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愿,而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都相继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将向何处去?又有谁来领导中国的革命运动呢?中国革命又该向何处去寻觅力量之源呢?此时在中国大地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诞生出一支和农民阶级一样同为受压迫阶级,但又同农民阶级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小农意识不一样,他们是与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先进、见多识广,他们就是工人阶级。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感召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示下,组成了一支先锋队,叫做中国共产党,他们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他们的这一主张有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响应呢?我们来看这样一组镜头(镜头

一、二)。由此可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

1.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而这一地位的确立又是

2.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性质:

①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它同当时的其他各族人民一样都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所以中国工人阶级同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历史和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

工人阶级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他天生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作为他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要继承他的这一优良传统,所以党的宗旨定位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即在其他阶级救亡图强的探索都相继失败后,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它所代表的工人阶级争取利益,而且还担负起了为人民的解放和

2 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百折不挠奋斗的历史重任。 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探究二:视频 改革开放30年)

中共执政近65年,有过挫折和失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辉煌。通过发展公有制,避免了个人资本积累的漫长历程,实现了将一个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跻身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宝座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结束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实现国家大一统,并能使一个多达56个民族的国度很少发生大面积的民族冲突,让各民族相安无事地和平共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今天的国人(视频 中国梦)也都满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为实现幸福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总而言之,我希望并且相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 (1)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维护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做到实至名归,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又怎样才能领导人民创造性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拥有什么样的法宝呢?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探究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就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0年8月党中央出台《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指出“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这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在现阶段对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针。

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固守着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放,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势不两立的错误观点时,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通过计划经济已打下良好工业基础和积累了一定的商业资本的基

3 础上,就要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一切先进的生产关系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从而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就是所谓的

1.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视频 民主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的另一个执政方式就是

2.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针之后,紧接着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依法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在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紧接着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等。也就是说我们党并没有直接以党代政,而是尊重和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把自己通过科学执政探索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就是 3.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以上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秘诀即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那么这三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4.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有朝一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时,能够秉持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读党史有感 读过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但是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看,它的成立又是中国进步力量发展选择的结果。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获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革命先烈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悲壮的赞歌,但是都失败了。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的封建统治力量异常的强大,拒绝踏入世界已经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仅凭自身的力量或是改造封建体制或是推翻封建体制将国家推入现代化进程;二是由于帝国主义的贪婪,对封建统治者既压迫又勾结形成一种阻碍中国进步的强大力量,

思想,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但是农民阶级有时对封建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因此也不能够与资产阶级进行联合。这种各自为阵的革命形式的结果就是进步的思想和革命的火花在强大的封建统治势力摧残之中、在帝国主义帮衬的围剿中一次又一次熄灭。在黑暗中,中国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如何作为,像一盘散沙。即使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是封建势力依然存在。 民国政府建立之后,资产阶级的一些进步思想观念在封建军阀那里支离破碎,为军阀们为我所用而任意取舍,人们对民主共和失去了信心,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感到困惑。权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反对强权,寻求自由是这一时期中国有进步思想的人士的第一感觉上的追求。他们不满足资产阶级的建国方式,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本身的弱小决定了其软弱,在权力的角逐中必然向封建势力妥协。他们也不相信共和政体,因为共和体制不仅不能够给国家带来有序安定,而且还被军阀所利用走向了反面。他们要反对一切权力。早期的共产党人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转变过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令无所适从的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之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走向了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社会带来

了全新的理念,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破天荒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提出联合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三大确定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在国民革命的大革命中、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冲锋在前,担当重任,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重,在民族危难之际捠弃前嫌再次与国民党联合共同抗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人民呼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主张的声音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人拿出真诚的态度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希望同国民党联合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的国家。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凭借他们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妄想把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消灭掉,实现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但是中国人民渴望民主的要求是历史所趋,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人民支持共产党所领导的为民主自由和正义而战的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彻底地打垮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我认为这个命题很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如下:

中国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宏伟壮丽的篇章。

一、中国在近代史上,一切风云变幻,首先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首先经历的便是:

1、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使得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农民阶级率先登上历史舞台,以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拉开了近代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帷幕。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沦陷,历时14年,纵横18省,攻克城镇600余座,威震全中国。

太平天国起义以失败告终,这不是偶然。从客观上来看,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单纯的农民战争性质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斗争及失败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单纯的农民战争是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双重历史任务的。农民阶级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思想的藩篱,获得自身的解放。

2、 洋务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开明官僚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发展近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许多人抱着自强的愿望投身洋务运动,希望使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但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洋务派的自强之梦。洋务运动的失败,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顽固派势力的反对等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洋务新政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而是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活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其企业管理具有严重的腐朽性。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拒绝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

3、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新政从当日起到9月21日,共实行了103天即被镇压下去。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势力对比悬殊。资产阶级维新派虽有初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盾,但自身力量单薄,社会基础狭窄,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封建官僚向民族资产阶级的转化,这就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

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留下了深刻教训: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走自上而下的非暴力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实现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

4、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失败表明,和平改良之路走不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运而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勇敢地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有顽固的封建势力,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不可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5、 旧民主主义革命

在这80年历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专制的长期统治和列强的野蛮侵略,无时不影响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在其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呈现出缺陷和不足是必然的。它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也不可能很快就认识和掌握中国进入近代后发展的规律,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革命逐渐成熟的过程。

二、其次,又紧接着历经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通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不仅使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迫切地要求组织起来,而且知识分子通过与工人直接接触,产生了创建工人政党的要求。再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虽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它们的反动统治,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失败。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的中国也已具备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条件,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深厚的阶级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则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成立,使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小结:

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从这三次巨变以及本文全篇的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清原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26.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前小卷◆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

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现在有不少地方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将乡镇人大作为机构改革的突破口,减少职数,缩减编制,很多乡镇人大在改革后仅剩下人大主席一个人。这种做法()

A.是正确的,可以减少当地人民的负担

B.是正确的,做到了精兵简政,提高了工作效率

C.是错误的,应该连人大主席也不留

D.是错误的,削弱了当地人大的力量

4.2012年7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执法检查组,赴甘肃省平凉市进行实地检查。这表明()

①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行使其部分职权

②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③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

④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5.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反复征求社会各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D.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是最重要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这句话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③D.②③④

◆新知梳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理解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三种执政方式。

学习重点和难点: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以及党的执政方式

基本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3、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4、党的执政方式:

5、①科学执政的含义:就是遵循

以科学的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的含义:就是坚持支持和保证,坚持

和完善,坚持和健全,以发展带动,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的含义:就是坚持,领导立法,,不断推进国家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

◆合作探究◆

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

自测: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依法执政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③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

党________的主要体现。 ()。

A.行使立法权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D.依法执政

◆例题◆

例题1.(2012天津)“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B.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D.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找出关键词“接地气”实际上就是走进群众,倾听民意。题干大意是在描述“群众”和“党的干部”的关系,因此所选的答案里必须又包含“群众”又包含“党”还要包含“群众”和“党“的关系,因此选择D。

变式1. (2012山东)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

A.中国共产竞坚持依法执政

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

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党须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材料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因此A项正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B 项与材料无关,含云:己项说法错误,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依法执政方式,D项错误,我国的司法权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随堂检测◆

1.(2011广东)某县委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到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党

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B.增加人民监督权力

C.强化人民政治责任D.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2.(2011福建)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

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3.(2011北京)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4.(2011新课标)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0广东)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 5” 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洲的行为 ()。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杨善洲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③

7.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意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有利于()。 ①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 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完善国家政权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政治参与渠道与方式更加多样。这表明()。

①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④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②④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中国当今现状。这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

①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②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才能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才能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3.“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

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A.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

C.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从1921年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1年的光辉历程。古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

十。”这句古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来源:学科网]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它的________决定的。()

A.性质和宗旨B.执政能力

C.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D.执政方式

知能提升

6.“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时期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江苏常熟将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他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共产党员()

①要坚守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

②认真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

③不应谋取任何利益和特权 ④要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7.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党的意志通过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④

8.201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91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A.②④B.①②

C.①③D.③④

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________的主要体现。()

A.行使立法权B.民主执政

C.科学执政D.依法执政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W市党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注重通过专家座谈、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在引进企业过程中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依据《村民自治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组织,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党委是如何执政的。

◆学习体会及疑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下一篇:老师写给学生的留言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setFuzzy() on a non-object in /www/wwwroot/99xuesh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