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22-11-07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 总的来说它主要包括人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等。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 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也将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 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培养关心自然, 关心社会的情感, 使之具备科学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 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 我作为初中化学教师以粗浅之见谈一谈在化学教学中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1 改变传统观念, 端正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 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 质量观, 学生观不同。素质教育重在着眼发展, 着力于基础的发展。因此,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 扭曲了教育的本质,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 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教师把目光仅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的帽子, 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也并不是“一刀切”或“齐步走”,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 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 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 是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中等生的现有水平, 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能够轻松的得心应手的学习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

2 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突出科

学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思维习惯, 学会思维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 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 民族的进步, 国家的富强同整个民族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因而,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逆向思维, 联想思维等等。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思维方式, 就可以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就可以举一反三, 表现出灵活性, 变通性, 发展性。

3 加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知识的多少, 也不在于他能解决多少化学难题, 最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首先, 让学生从解释自身周围的化学现象, 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 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其次,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 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最后,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农村学校可以安排学生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 例如, 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4 注重实验教学引发学生兴趣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的, 以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主动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基于这种认识我感到新中考模式下教师应该更加突出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作用,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品质 (学习习惯, 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关心社会, 关心自然的情感) 方面的作用,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第一, 强化常规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科学素质, 它包括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 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兴趣小组,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联系生活实际的家庭小实验, 让他们走出课堂, 到社会中去亲身体会科学究竟是什么?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情趣以及化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例如, 用食醋和鸡蛋壳制二氧化碳气体, 除水垢, 自制简易净水器等。通过有计划, 有目的的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 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把可燃性气体纯度的检验, 有害气体的防护和处理, 防止空气和水污染, 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等实验知识的学习, 作为培养学生的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介绍我国化学发展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社会奉献的崇高思想, 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谨慎操作,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突破难点, 战胜困难, 使学生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摘要:初中化学中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突出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引发学生兴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大纲背景下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下一篇:煤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兰花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