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索赔研究论文

2022-04-26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施工企业索赔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通过发现我国冻结施工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冻结工程索赔的内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工程索赔办法,以保证工程索赔要求的顺利实现,维护企业正当的合同权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施工企业索赔研究论文 篇1:

宏观经济调控背景下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浅析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银行信贷不断收紧、铁路建设市场又急刹车,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的财务运行日趋困难,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本文对施工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防范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论文关键词】经济调控,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011年,国家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加息,银行信贷不断收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困扰和挑战。

更严酷的是施工企业又遭受到了来自铁路市场的一场空前的“寒流”,铁路基本建设“紧急刹车”导致铁路市场急剧萎缩,施工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

2009年、2010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分别6004亿元、7074亿元,而到2011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铁道部2011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10亿元,这较全年原计划7000亿元的基建投资减少了23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8%。,凸显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紧张。在此期间,全国陆续有近七成的铁路在建项目因资金吃紧经历了停建、缓建。铁道部现任部长盛光祖在2011年底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还表示2012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000亿元,这一额度大大低于铁道部2011年原计划的7000亿元投资额,铁路建设放缓的趋势仍然明显。对于过度依赖于铁路基建市场的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财务运行日趋困难,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深刻认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在,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诚待解决的课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偏离实际收益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施工企业从事的主要是建筑施工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等,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使得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除了客观性、全面性和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复杂性和多变性,每项施工任务因其施工环境的不同,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量大小等各不相同,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施工过程呈现的多样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多样化,使得财务风险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是高危性,施工企业绝大部份是露天野外作业,没有固定的施工场所,施工劳务人员变换频繁且素质不一,施工环境恶劣,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始终是悬着的一把剑,一旦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再加之施工点多面广、工程施工周期长、财务风险源多而分散,财务管控难度很大,一旦疏于管理,管控不能及时到位,则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极大。

三、当前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1。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施工企业经历了2009、2010年度施工规模迅猛扩张,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和产值量增长迅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产和负债同时随之增长,致使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财务风险显现。

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铁路超常规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大幅萎缩,但债权债务双高、资产负债率偏高的财务状况改变并不大,有许多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8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财务风险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建筑市场中比较多的企业投资项目或合资项目存在投资不到位的情况,施工企业不能及时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工程项目清算周期加长,大量的未完施工形成了高额存货挂账。另外铁路融资困难造成资金极度紧张,铁路项目拨款滞后及拖欠工程款现象明显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施工企业又因资金紧缺无力偿付应付款项,以致债权债务居高不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支付风险。

2。债务纠纷诉讼上升。由于施工企业经历了前两年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已埋下了债权债务双高潜在的偿付风险隐患,2011年突逢铁路基建停建、缓建,融资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业主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给付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融资又受信贷额度限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使得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队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刚性应付账款的偿付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对到期债务管理不够重视,不主动与债权人协商取得理解,反而以资金紧张为由,消极等待、一味逃避,信用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银行账户存款冻结事件频发,债务纠纷诉讼案急剧上升,涉案金额有增无减,这些法律诉讼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是经济和信用双重损失和资金安全风险。

3。资金运行困难。由于受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紧缩”、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紧张、铁路和地方融资平台逐步清理、铁路基建投资骤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入锐减,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大额净流出,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凸显。再加上有些已竣工项目清概时间过长,已完工作量的合同概算外资金以及施工过程中扣留的工程质保金迟迟不能到位,企业施工垫支资金无法及时回收,使得资金紧张状况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资金运行极度困难。另外,在资金的管理运作上,由于业主对建设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大都要求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范围内封闭运作,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这使得施工企业内部调剂资金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就目前形势看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的改观,时间越久,企业的财务风险将越大,一旦风险水平超过了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之中。

4。闲置资产增多。

2008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政府果断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随着高铁建设高潮的兴起,各铁路参建施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和周转料,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上。随着项目的陆续完工和高铁建设项目的缩减,此前购置的大型专用固定资产、钢模等周转料由于施工产品的流动性、单件性等特点,将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使企业面临着不能获得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投资风险。

5。项目潜亏风险增大。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的影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多、波动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融资成本增大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使得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增涨,成本控制难度和风险增大。随着铁路市场的萎缩和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市场经济行为还不够规范,企业间为了中标而竞相压价,而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上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的低造价水平和高质量标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施工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大大降低了盈利空间,如果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话,则亏损项目存在的几率较高。再者铁路暂缓新开基建项目和已开工在建项目的资金短缺,致使部分项目停工窝工或放慢施工进度,打乱了企业施工组织的方案、机械设备的配置、劳动力的安排,施工工期延长、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清退场及重新进场将造成施工企业投入的成本费用大幅增加,最终导致项目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项目面临着非常大的潜亏风险。

四、当前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1。加大对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力度,从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抓起。注重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全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及综合素质、履职能力的提升。坚持财务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鼓励员工风险管控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完善风险识别监测与防范体系,正确认识风险之所在,明确风险控制对象,加大重点、重大风险源的控制,使企业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2。调整思路,理性经营,确保平稳。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基调是稳中求进,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调结构、促转型。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对于过度依赖于铁路基建市场的施工企业来说,关键更是要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要正视铁路基建市场当前的严酷现实,要及时调整思路,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要在承揽施工任务上下足功夫,全力拓宽经营区域,快速实现承揽和施工重点由铁路向路外、从地上向地下、从境内向境外等多方面的转变,使企业保持稳健发展。同时还要实行“理性经营”,即在开拓市场时不跟风,杜绝饥不择食“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做法,对于那些业主诚信度低、投资不落实、降价幅度过大、投入太多和保证金过重的项目要勇于放弃,审慎选择承揽工程,规避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以确保企业稳中求进、财务运行平稳。

3。狠抓清收清欠,加速资金回笼。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一旦运行受阻,整个机体便无法健康运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难以为继。为了确保资金运行顺畅,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流入,施工企业在面临承揽任务锐减、银行融资受限的形势下,最直接快捷、最有效低成本的举措就是及时回笼外欠应收账款资金。在狠抓已完工作量验工计价和拖欠工程款回笼的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尾款、质保金和各类到期存出保证金等各类债权的清收力度。可适当采用应收账款转让或保理的形式回笼资金,创新清收清欠手段。近期,铁路建设项目资金严重短缺、大面积停工等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铁道部的“维稳”资金在逐步到位,施工企业要抓住时机最大限度地回笼资金,要集中精力做好铁路项目的变更、概算清理和调差补差工作,针对当前形势铁路缓、停建造成的延误工期等情况,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做好索赔工作,将应收客户合同工程款变为有效债权,最大限度地回收垫资款和补偿成本。

同时还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认真把控对外结算,加强合同管理,严格计价拨付,坚决杜绝好不容易要回来的钱白白流失。

4。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施工企业面对目前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更要加强资金管理,聚财力,控财物,防风险。针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逢项目就开立银行账户、内部资金分散难以管控的现状,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按照“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科学调配”的原则,建立内部融资平台,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加大资金集中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金调剂职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目前业主资金监管和开户银行利益保护仍然是资金集中的最大障碍,施工企业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与业主和开户银行的协调、沟通力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努力实现资金的回笼和集中。

5。积极盘活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转型期的市场分析和研判,认真摸清自身资产家底,严格控制施工设备购置,合理配备施工主要设备,并积极推行资产内部调剂和租赁,尽可能盘活闲置的房产、土地、机械设备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资产投资收益。同时还要加大对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力度,加速固定资产沉淀资金的释放和回笼,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

6。努力苦练内功,强化自身管理。要向管理要效益,增大企业经营积累,做强做优企业,以提高抵抗财务风险能力。

6。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减少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完整地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和事项,有效地贯穿经营、施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施工企业要彻底根治粗放管理顽症和内部控制上存在的弊端,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在经营各方面、施工各阶段、管理各层面实施精细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使财务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6。2加强精细管理。企业越是面临困境,越必须高度重视经济运行质量。面对着经济“寒流”的施工企业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入扎实推进精益化管理,推动企业由规模效益型向管理效益型的转变,努力实现“低成本竞争,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责任成本全过程、全方位管控,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起“凡是有花钱的地方就要有人管成本”的大成本理念,增强全员创效意识,努力提升创效水平。

施工企业在向内部管理挖潜的同时,也要推进技术创新,积极研究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实力。

6。3高度重视安全质量效益。当前业主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都非常重视,项目的安全质量是直接与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和工程计量相挂钩的,涉及到企业的切身利益。而且作为高危行业的建筑施工领域不乏安全质量“一失万无”血的教训,因此施工企业对安全质量应尤为重视,在安全质量管理上一定要舍得投入,当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要确保安全。另外,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保险来分散和转移安全风险影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为特殊工种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针对工程的特点参投工程保险等,可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科学研判,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审视,剖析自身的优劣势和长短处,勇于面对挑战,找出化解危机的制胜之道。在清醒认识企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的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好的形势没有改变,建筑业仍处在难得的机遇期,施工企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强做优企业,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确保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统计公报

[2]李 晓 东:施 工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的 规 避 和 控 制CN43-1027/F(2009)1-093-02

[3]孙振山: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之我见 [管理科学]1671-7597(2009)0710182-02

作者:吕娟

施工企业索赔研究论文 篇2:

冻结施工企业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发现我国冻结施工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冻结工程索赔的内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工程索赔办法,以保证工程索赔要求的顺利实现,维护企业正当的合同权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冻结工程;工程索赔;工程索赔管理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形式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冻结施工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冻结施工企业为了取得工程的承包权,有时不得以压低价格或额外承诺其它优惠条件获取中标,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不通过索赔再增加合同造价。

另外,现代冻结工程项目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而且受地下条件、地质状况、社会环境、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尽管甲乙双方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都力求把各种问题进行详尽准确的说明,减少合同实施中的麻烦,但是,大部冻结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也造成索赔事件不断发生。

一、工程索赔的内涵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非自身原因或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

冻结工程索赔一般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工期索赔就是要求业主延长施工时间,使原规定的工程竣工日期顺延,从而避免了违约罚金的发生;费用索赔就是要求业主或施工单位双方补偿费用损失,进而调整合同价款。

另外根据索赔依据,也可分为合同规定的索赔和非合同规定的索赔。

二、当前工程索赔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

我国关于工程索赔方面的法律尚不健全,有法不依现象时常出现,合同的法律环境不是很好,人们也不习惯依靠法律手段和合同条款解决问题,而经常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二)我国建筑市场带有倾向性

对于冻结施工企业,市场份额有限,竞争激烈,过于向买方倾斜,业主在合同中经常会提出较为苛刻的合同条件,而工程承包单位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迫于“生计”,只能接受这样的合同条件。在工程中,承包单位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搞好关系,而不能认真执行合同,即使承包单位想严格执行合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很难达到目的。

(三)索赔理论不成熟、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从事索赔及索赔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和承包单位还不多,索赔经验及索赔实例资料不够丰富,缺少对典型索赔案例进行收集、整理。

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工程索赔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较完善的工程索赔方面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相关工作人员不清楚工程索赔的程序,索赔意识浅薄,不能很好的履行其相关职责。

三、工程索赔起因及索赔办法

(一)明确工程索赔的起因

1、施工设计方面。冻结工程项目施工,受地下条件和地质状况的影响较大,在设计人员设计施工图时,很可能会出现设计的施工图与现场实际的施工在环境、地质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或者在工程量等方面有着遗漏和缺陷,这都可能引发因施工图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的涉及人工、材料、设备、工期等各方面的索赔。

2、施工合同方面。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合同条款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未充分考虑和明确各种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或存在遗漏和错误,致使施工合同在履行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从而引起工程索赔。

3、意外风险和不可抗力等因素。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项目所在地发生了地震、台风等不可预见和抗拒的自然灾害,地质断层沉陷等地质结构问题,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都可能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从而引发这方面的施工索赔。

4、其他因素。除上述3方面原因外,合同双方不依法履行项目承包合同、工程变更或终止、材料价格的变动、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的修改都有可能引发工程纠纷和索赔。

(二)利用合理的索赔办法,展开有效的索赔

1、明确索赔的主要依据。项目的承包单位为了达到索赔的目的,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索赔论证工作,以此来证明自己对这个工程项目拥有合理合法的索赔权利,而且所提出的索赔金额是准确无误的。而承包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索赔的主要依据有:①招标文件及合同,招标文件是工程项目所有合同文件的基础所在,亦是项目施工索赔的基本依据;②合同谈判记录及其附属文件;③施工过程中的来往文件;④材料市场价格信息;⑤会议和施工现场的记录。

2、研究合同,了解合同约定的赔偿范围。索赔事件确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正当的索赔理由,项目管理人员和索赔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研究合同文件,了解合同约定的赔偿范围、条件和方法,严格进行合同管理,为索赔提供充分的依据、论据和数据,重点做好索赔证据的搜集整理和索赔文件的编写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索赔成功进行。

另外,合同双方还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熟悉国家相关法规,及时采集证据进行有效索赔。

四、索赔的实现

(一)认真履行合同,完成合同责任

认真履行合同,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合同责任,在施工中无违约行为,并积极主动地配合业主或业主代表搞好工程管理。不仅能够反映企业内部良好的责任制度和对外的社会关系,而且能够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双方之间各种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采取措施处理不可预见的工程问题

对事先不能预见的干扰事件,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降低其影响、减少损失。和业主在友好、和谐、互相信任和依赖的气氛中合作,使业主对承包单位充满信任,在这种气氛下,当干扰事件发生后承包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容易得到业主认可。

(三)“不拘小节”,着眼于重大索赔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已经出现的干扰事件或对方违约行为的索赔,一般从长远利益出发,着眼于有重大影响的、不可避免的、索赔数额较大的事件,适时的主动放弃一些小数额的索赔要求,在适当的时机告诉业主这是出于良好合作的诚意,而放弃这些索赔,以作为索赔谈判中让步的筹码。

另外,注重索赔技巧,从各方面为索赔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遵守诚信,考虑双方利益;尽量避开或化解业主对索赔的误解。都有利于索赔要求的顺利实现。

五、结语

工程索赔是合同当事人维护其合同权益的重要手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索赔事件难以避免。对于承包方来说,通过灵活的运用索赔方法进行有效的索赔,是维护其正当的合同权益、转移风险、避免亏损、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承包单位应充分重视工程索赔,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善于利用合理的索赔方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使企业在造价控制工作及合同管理水平方面不断进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松.建设工程索赔[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3]刘惠明.施工索赔的现状及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王树军.项目索赔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

作者:曹永涛

施工企业索赔研究论文 篇3:

试对交通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思考

摘要:债权管理在交通施工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交通企业在债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债权对交通施工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而为交通施工企业进行债权管理提出政策和建议,为交通施工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债权管理 交通施工 政策建议

交通施工企业的对外债权主要是指在施工经营活动中,依据施工合同规定或工程价款结算书向发包方主张的债权。近年来,交通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交通施工企业面临着“接工程难、做工程难、要款更难”的困境。面对当前困境,交通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债权管理,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坏账风险,规避资金链条断裂,防范资金风险,维护所有者投资权益,促进交通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债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1 交通施工行业领域有关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

交通建设市场政策不规范及法律的不完善,发包方和施工方在市场竞争中所处地位完全不平等,是造成交通施工企业债权回收特别困难的原因。比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重在对建设方的过程管理和监督上,主要是从投标资质界定到文明施工,从工程质量到安全生产,都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和规范,以及相应的惩罚政策;而对发包方、业主单位在及时支付工程价款或违约支付的惩罚方面几乎没有相关规定,法律法规缺乏对发包方或业主单位的惩罚机制,一旦交通施工企业的债务人为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由于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办法,此时的交通施工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1.2 业主或发包单位的资金不到位

发包单位因资金紧缺,而拖欠交通施工企业工程款的现象非常多。发包单位是一些地方政府或国有投资主体由于某些地方对领导人的政绩考核往往停留在新建、新开工项目的数量、进度上,明明资金未落实到位,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而一些地方领导人为了自身政绩却忙于追求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交通施工企业无疑需代垫大量资金施工,往往存在拖欠资金的风险。

若发包单位是大型施工企业时,作为总承包方或BOT、TOT、ABT模式的运营商,往往将资金挪用到利润更大的其他项目,而拖欠其分包方或材料、劳务供应方款项。由于双方规模大小、上下游地位不对等,无话语权,处于下游的中小型交通施工企业追要工程往往很被动。

1.3 交通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合理、不规范

交通施工企业债权不能及时回收,企业本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身管理不合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如下:

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工程计量申报不及时或手续不完善,交接手续不全,项目结算相关资料缺失、丢失或内容不完整,施工等经济合同和相关档案资料保管不完善,是交通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重大缺陷之一。

企业在承接项目时,未对发包方或业主的资金水平、信用、偿还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分析。有些中小型交通施工企业为了能满足资质年检要求,饥不择食,盲目追求中标,或者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采取低价中标或垫资中标,只考虑工程能否中标,而忽略了发包单位的资金信用分析,忽略了所垫资金是否能及时回笼,尤其是一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换后的国有交通施工企业,更加只注重新中标工程量、新签合同额、实现总营收额、利润等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现金流周转能力,以及业主或发包单位能否按照合同及时支付代垫资金,导致有些企业盈利但融资额逐年增加,存在名义上盈利而实际上存在潜亏,甚至到期无法还贷或企业濒临倒闭危机。

1.4 对债权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某些交通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差

一些改制后的国有交通施工企业,账面对外债权金额特别大、时间跨度长、业务笔数多、发包单位纷繁复杂、回收难度特别大。主要是这些交通施工企业从主要领导层到项目部经理,往往只注重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而忽略了工程现场计量、变更的签证、审批和阶段结算;财务人员只知道埋头做账、报报表或日常开支报销,不懂或不主动了解合同签订的具体条款,更不会主动跟踪当前工程完工量的签证、财务支付月报等等细节管理。导致一些企业经营施工与财务核算脱节,管理职责不明,责任追究模糊,财务账面不能实时反映企业真实的债权情况,从而使企业缺乏对债权的有效监督、管理和控制。

2 大量债权对交通施工企业健康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2.1 严重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加重了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使企业很容易错失其他投资盈利机会

一些交通施工企业通过垫资等策略不断拓展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一个项目中标、垫资施工完成后,表面上扩大了产值,增加了企业利润,增加了资产总额。其实企业增加的只是暂时无法收回的债权,同时还需负担垫资的融资财务成本,一旦业主或发包方不能按照约定付款,企业原预算的预计利润将被融资成本、催款差旅费及其他债权管理成本吞噬,无疑将使企业的预计或既定利润缩水。同时,由于企业利润和现金流不同步,容易使企业丢失再投标、再施工、再投资机会,容易使企业因无法筹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而错失其他优良项目的投标机会,丢失低价购置原材料有效降低其他项目施工成本的机会,甚至影响到企业其他信誉。

2.2 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信誉,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社会和谐和稳定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小型交通施工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短缺,大部分都依赖融资、负债发展,依靠垫资揽项目,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往往因为债权管理欠佳,债权无法及时回笼,导致企业紧缺流动资金,存在以下隐患:一是有些企业贷款到期缺资金还贷或无资金还贷,或高息借民间资金还贷转贷,若银行不能及时办理续贷,一些企业往往因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二是有些企业因无资金支付材料供应商或劳务分包方的到期欠款,而被材料供应商或劳务分包方起诉,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银行信誉;三是某些企业因资金短缺,经常拖欠民工工资,逢年过节往往导致一些民工通过激进措施讨薪,比如围门、堵办公室或上访,给社会带来很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四是很多交通施工企业为了抢进度,往往拖欠职工工资、福利,很多企业职工都依靠工资生活,一旦企业不及时发放工资,职工的家庭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周转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 加强交通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为了减少债权给交通施工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交通施工企业的债权管理:

3.1 建立“工程项目投标决策责任制”,采取谁决策谁负责,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债权回收风险

当前,很多交通施工企业在注重债权管理时,往往是注重企业已经形成后的应收账款等账面债权管理。企业市场开发部门在想尽办法开拓市场、承接项目的同时,经常忽略对业主或发包单位的资金信用或偿债能力进行评估、调查、分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疑给企业隐藏了债权回收风险。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投标决策责任制,谁决策谁负责,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债权风险。主要是在投标决策时,经营投标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对业主或发包方资信调查力度,做到业主信誉、诚信度低的工程不揽,资金未基本落实的项目不揽,超过企业垫资实力的项目不揽。

二是对业主或发包方要求企业垫资数量巨大的项目,可以要求业主提供不动产作抵押担保,或由交通施工单位到金融机构融资,而业主单位提供连带担保。

三是加大对业主单位的合同签订管理,很多交通施工企业往往忽视了同业主或发包单位签订合同时的谈判,忽略有关合同付款条款的约定及责任。

3.2 激励和约束并举,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债权回收责任制,加强债权形成过程的控制

交通施工企业在按照合同完成施工工程量的同时,应加强及时申报阶段结算、申请支付阶段计量款的管理;应做好因业主资金不到位或违约支付工程款而导致误工、停工、材料单价上涨、工期延误的资料收集和保存,及时申请索赔;应做好设计变更的及时确认、签证工作,以及变更计量款的申请支付工作;应做好工程分部或已完工程的结算工作,最好在竣工交付前把工程决算书递交业主或发包单位,便于某些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时,施工企业能积极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不受损失。

交通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项目承包、项目经理利润提成、物资精神奖励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措施,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债权回收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债权回收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项目经理债权清欠终身制。凡是已完工未结算的项目,或债权回收资料不全、账目不清、数据不实、证据不充分的项目,该项目经理不能及时妥善处理者,不得安排担任新的项目经理。交通施工企业应加大对项目经理的考核与兑现力度,确保企业不出现因项目经理更换而产生糊涂账、没人管的账或责任不清无人过问的账。

3.3 成立债权专门清欠领导小组,加强企业债权管理

交通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专门清欠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比如财务审计、律师、法律顾问、工程技术、经营投标以及其他人员,做到机构、组织领导、人员、经费、措施五到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债权管理办法,制定激励办法,包括债权回收提成等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全体员工利用一切资源追讨债权。

3.4 对债权及时分类梳理,区别对待,先易后难,多措并举,加速债权回笼

交通施工企业加大对债权的管理,加速债权的回收,无疑减少企业风险,降低企业损失。因此,企业可以对债权在还款数量、时间和还款方式等方面适当予以让步,如通过债务重组,延长还款时间,减少债权偿还金额,以土地、设备等非货币性资产抵偿债权,债转股,或通过债权转让,银行保理、福费廷业务,或行使代位权等债权保全措施,有效降低企业债权回收风险或损失,甚至可以通过经济仲裁、经济诉讼等方式追讨债权,确保交通施工企业既得利益不造成损失。

当前,交通施工企业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建设市场,比如BOT、ABS、TOT等新业务层出不穷,必须转变经营模式,调整单一产业结构,将企业生产链条向纵深或横向发展,实现企业多元经营,逐步将企业向资金回笼好、效益高、管理规范的行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审时度势,不断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推行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核算组织机构,比如成立资金结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成本分析中心,加强对资金、会计核算、债权债务、成本控制的集中管理,弱化分(子)公司、项目部的职权,切实避免企业债权管理分散、资料缺失、账目不清、新官不理旧账等不良现象发生,从而实现交通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丽琴.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2]齐芬霞.对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3(05).

[3]沈巍.工程拖欠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2004(12).

作者简介:

陈志文(1974-),男,湖南新邵人,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6月湘潭工学院会计本科毕业,高级会计师和经济师职称,注册资产评估师。

作者:陈志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本土化公共行政学论文下一篇:模拟学习基础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