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探索实施“全员纳入”“全面覆盖”的集团化办学策略,基本形成“多元共治、协同创新、共创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新生态。

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论文 篇1:

以玉师学院论地方院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地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发展应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想使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高校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创新。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考核内容和培养类型结构等问题。本文将根据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2016JGB338);2015年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立项项目“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15JSJYZD01)。

G642.0 论文编号JS-92037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speciality; talent cultivation’s mode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开展本科教育历史比较短位于中小城市的省属高校,其大多数由专科院校生个后成为本科院校。新世纪以来,广西省高等教育确保了发展阶段性目标得以如期实现,迎来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诞生。其作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快速发展。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质上就是未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逐步形成能够引领和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业素质。目前许多学者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2]。本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组成。其中专业知识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基础,无论多么优秀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也都很难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专业能力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二)专業课程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等短期内难以提高,师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调查中发现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未从整体上考虑课程体系的整合性,内容的渐进性和逻辑性,往往根据各学校的师资情况自行设课,导致课程开设重复严重,未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3]。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仍沿袭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突出表现为缺乏实践导向、实践性教学不足、灌输式教学、教学管理制度[4-5]。

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忽视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单纯强调学生对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导致培养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欠缺。未充分體现本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考核内容和培养类型结构

教育专业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是解决教师教育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不重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深奥的理论课和缺乏实践价值的知识课过多,教育实践的机会少;培养实际需要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的课太少,导致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现代科技知识在进入课程、进入教材、进入课堂上的速度总是很慢。致使该专业学生缺乏教师教育专业所特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人才培养规格趋于普通化,缺乏专业特色。

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应该将实践性教学纳入教学考核内容中。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的需求,以适当的课时比例分配普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关学院应将实践性教学的成绩和学生的学分挂钩。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提出的建议

(一)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加“能力型”

我校根据新的教师教育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融合行业企业和地方行政部门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制订学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學校层面出台《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建构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大平台、三大模块的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卓越教师平台。2012 年小学教育专业被学校确定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该实验班立足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我们以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为导向,坚持“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重视实践教学、夯实从师技能。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三个维度,建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了“一根主线、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小学教育卓越班的实验成效辐射整个小学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也取了显著成效。基地学校作为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训平台,每年接受学生式的实践与实训达到300人次,实践导师坚持为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针对性指导,至今为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中获得自治区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有6人,二等奖7人次。2014 年小学教育专业毕业 生146人,年底就业率为 99.32%;2015 年有毕业生128人,截至9月30日,就业率为 96.09%。近三年来,超过8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學教师工作,共有11名毕业生考上了研究生。

(二)改革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直接决定了教师教育专业的质量。按照“全体覆盖、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面向全体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面向有进一步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面向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

加强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资助建设一批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学生选修校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在教材建设中优先资助有行业企业人员参编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重点教材。

(三)改革考核内容和教育专业培养类型结构调整

我校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本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中,改革考核内容和教育专业培养类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灵活多样、开放式的考核方式。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我校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完善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重点支持1-2个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区建设,在教学改革项目中重点资助2-3个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类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颜晓燕.加强内涵建设 突显专业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 2010, (1).

[2]罗玉莲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探析[J].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 (11).

[3] 邓银成, 陈友华. 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 2012 04:96-100.

[4] 张勇军.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潘懋元,周群英. 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唤知行体系教材[N].中国教育报,2010-4-19(5).

作者简介:谷雅宁(1987-),女,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汉族,玉林师范学院科员,研究方向:智能排课。

作者:谷雅宁 崔海波

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沈河经验:多元共治 构建全员集团化办学新生态①

摘要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探索实施“全员纳入”“全面覆盖”的集团化办学策略,基本形成“多元共治、协同创新、共创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新生态。构建了“紧密型”“松散型”“混合型”“委托监管型”等多元化集团治理模式,通过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分类提升、分层帮扶等发展机制,实现集团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多维度机制创新,形成集团化办学的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多元共治机制、项目驱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共创共享机制,撬动区域教育的深度变革。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教育治理;多元共治;项目驱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共创共享机制

文献标识码B

当前,集团化办学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治理模式被广泛实践,它能够利用规模效应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有助于形成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以教育公平为诉求、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以适合的教育为理念、以综合改革为手段”,持续实施“全员纳入”“全面覆盖”的集团化办学策略,通过政府主导、科研引领、集团带动、学校联动的运行方式,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较好地破解了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和专业引领问题,推动全区基本形成“多元共治、协同创新、共创共享”的办学新生态。
一、全员纳入,规划教育集团治理的多元化模式

沈河区是沈阳市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沈阳市的教育大区。2010年沈阳市区划调整,沈河区域面积由19.65平方公里增加到58平方公里,新划入的东部地区教育呈现“两少一小一低”现象,即现有学校数量少、优质学校少、学校规模小、办学质量低,和西部中心城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距和校际差距。

面对东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之间发展水平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和现状,沈河区委区政府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和缜密的顶层设计,依托沈阳市大学区建设的成果和区内丰富的名校资源,于2011年10月正式启动实施所有公办学校“全员纳入”集团化办学模式,将基础教育阶段的54所中小学组建了10个教育集团,形成全面覆盖的集团化办学格局。沈河区的主要举措是,根据学校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方位、发展优势与比较差异、地理位置与硬件水平、社会环境与供需关系等要素,将学校中的强与弱、大与小、老与新整合为新的有机功能体,[1]构建了多元化的集团治理模式。集团组成机构、治理结构、运行方式等的不同,促使集团化办学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2]

1.“紧密型”集团扩优模式:强化资源共享与资源优化

“紧密型”集团治理模式,是指一个法人下的多部制或者多个分校组成的集团模式,强调集团内的一体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包括学校硬件利用和师资队伍建设、交流与调整。一般采取名校兼并薄弱學校或者建立分校的方式组建。

首先,合理布局,抬高区域教育底板。沈河区先后将14所薄弱学校(包括八所小学、四所初中、两所高中)纳入优质的集团长学校的紧密型框架之内,对区域教育资源重新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让优质学校的资源直接覆盖这些学校的服务学区。被兼并学校可以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优质学校也有了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集团内成员学校也可通过互助共享,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其次,名校东进,辐射区域教育“洼地”。为了使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的东部地区,沈河区提出让集团长学校在东部地区建分校,东部地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都由集团长学校领建,从而为东部新建学校提供高起点发展平台,使这些学校实现“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师资优质化、发展同步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当地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学校,在东部形成新的优质教育辐射中心,加快缩小东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进程。2012年以来,沈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在东部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第七中学东新学校,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新建文艺二校新宁小学,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新建实验学校旭东小学等,都已先后投入使用。

2.“松散型”集团引领模式:发挥名校引领与示范效应

“松散型”集团治理模式,是一种多文化、多层次、多类别学校嫁接式的联合体,是多个独立法人学校组成的联盟方式。这种治理模式需要各成员学校在教育理念、文化制度、精神追求上的认同。沈河区的具体做法是,由区域层面选拔集团长学校,以集团长学校为龙头与周边相邻的学校和1~2所东部学校组建“松散型”教育集团,成立集团管委会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合作、交流、共享机制,推动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集团成员学校输入。沈河区完全采取“松散型”治理模式的有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沈阳市育源中学教育集团和三个高中教育集团。

3.“混合型”集团共同体建设模式:促进多元共治与协同发展

“紧密型”和“松散型”模式广泛分布在沈河区的各个教育集团中,由此形成了“紧密型+松散型”的“混合型”模式。一些集团学校如沈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内既有紧密型成员学校,也有松散型成员学校。“混合型”模式变单一主体的“输血”为多元主体的“造血”,以学习、研究、发展型集团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以成员学校的需求为导向,以专家为引领,以集团长学校为示范和带动,在集团内建立分类提升、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存量盘活”的方式“做好蛋糕”。

4.“委托监管型”集团跨区域管理模式:孵化学校优秀文化与治理制度

“委托监管型”模式主要是将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区辐射,为全市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实施集团化办学之后,沈河区的教育满意度一直在沈阳市名列前茅,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沈河区周边的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等纷纷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引进沈河区的教育集团在本区办分校。

例如:苏家屯区与沈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合作,成立了第七中学沈水实验学校。在具体管理中,学校和教师仍隶属于苏家屯区教育局,沈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采取代管方式,派出干部按照集团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且负责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学校建校仅两年,就已发展成为苏家屯区的教育品牌、龙头学校。目前沈河区共有四个教育集团在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对五所学校实施委托办学。


二、专业引领,构筑教育集团内涵发展的整体框架

我们认为,只有瞄准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区域教育品质的大幅度提升。因此,鉴于现实的体制问题和发展瓶颈,沈河区采取“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分类提升、分层帮扶”的深度变革举措,致力于促进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内涵发展。

我们基于深度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区域层面设计了学校分类分层发展目标,并且通过对集团长和成员学校校长进行引导式研训的方式,制定品牌学校、品质学校、新优质学校标准,引导教育集团的所有学校按照其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水平,确定发展目标,并申报“品牌学校、品质学校、新优质学校”创建。通过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诊断、方案设计、专家指导、行动研究和项目评估等方式,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整体构建,在品牌发展、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变革。

1. 促进集团长学校实现品牌增值发展

沈河区通过专家引领、学校行动,推动集团长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具体策略如下: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深度对话,构建区域内教育综合改革统筹融合、深度融合的价值追求;继续深化与夯实集团长学校的品牌发展路径,凝练发展成果和经验,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和专业领导力;集团长学校做强的同时,为成员学校提供专业引领和发展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增值和品牌引领功能。集团总校在承担“兼济”责任的同时,基于构建与集团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范式的发展需要和现实倒逼,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由此实现学校品牌升级和效益增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抓住“法治、分权、共治”这三个“破与立”的发力点,着力构建与集团化办学相匹配的学校制度体系、治理结构、运行方式以及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分权式”领导架构、“雁阵式”管理模式、“责任文化浸润式”队伍融合经验,以及“共治式家校联动”“一强带四弱”等成功经验,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典型样本。

2. 引领集团内中间层学校实现品质提升

为了促进教育集团内的中间层学校提升品质,我们构建了以品质学校创建为载体的项目驱动模式。专家以及集团化办学项目团队引领这类学校做诊断、做规划、做标准、做交流、做评估,推动学校在理念文化、学校治理、课程体系、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学生素养培养六个方面整体构建学校发展体系,打造学校质量、文化、风格的统一体。

例如:作为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热闹路第二小学借助共同体建设,对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进行梳理,融合形成新的办学理念“精信达雅”,并且以“达雅”课程和“结构导学”项目为载体,整体打造学校精品项目,助力学校高品质发展。

3. 助力潜力学校夯实支柱和创新发展

潜力学校是区域内比較薄弱的学校,往往在资源和学校硬件建设方面都比较弱势。这类学校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在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领域,如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缺少或者没有形成很强的支撑性项目,后续发展乏力。我们通过外引扶持项目和向内挖潜,推动这类学校聚力打造重点建设项目,进而以项目为突破口,集聚资源形成发展优势,逐步夯实学校发展的支柱项目。

例如: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的一所小学,就是在集团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通过诊断,发现自身民族特色创建中课程体系的支撑不够完善,从而实施“一班一品”班本课程整体建设重点支撑项目。如今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主打项目,也很好地推动了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提升。
三、机制创新,驱动区域教育实现深度变革

关于集团化办学,很多地方重治理结构,轻治理机制,内部治理多,外部治理少,明文规定的制度多,非正式制度少,导致集团名校和成员校之间的互动活动呈现出“自上而下”任务式驱动、制度化要求多,难以从 “任务驱动”走向“自觉行动”。[3]沈河区一直坚持致力于教育集团发展的治理机制建设,在加强各教育集团的组织建设、规范集团的治理保障机制、推进集团发展的激励机制的同时,不断进行多维度的机制创新,以撬动集团内外的治理,实现区域教育的深度变革。

1. 区域整体推进机制:提升区域集团治理能力

沈河区委、区政府逐年制定集团优质资源兼并和新建等发展计划,将集团化办学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予以强力推进。区域层面出台了《沈河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沈河区教育集团管理办法》等文件,对集团化办学的实施和教育集团的管理进行规范指导。此外,沈河区还以区教育局发展研究室作为牵头科室,建立集团化办学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在教研、科研、培训、学生活动以及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进等方面,建立了“区域提供保障和指导、集团提供协作和分享、学校提供实践和研究”的新路径,由此产生区域教育发展的叠加效应,并且不断形成新的生长点。

2. 多元共治机制:科学构建集团共同体

沈河区通过建立教育集团学习、研究和发展共同体,对集团内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实施“精准扶持,分类提升,提质创牌”,从理念、机制和实践上为区域推动每所学校优质发展提供新思路,协调新资源,由此形成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集团共同体建设体系。

区域层面,沈河区着力实施“内涵攻坚、专业引领、协同创新”的战略举措,将已往刚性为主的集团评价转为诊断,将管理转为指导,将考核转为展示,推动集团共享合作内容从共享外在资源走向共享内涵建设,合作方式从单边输出走向多边合作,构建起区域办优质教育的新模式。

教育集团层面,集团内各学校从资源共享走向发展责任共担,改善了学校的发展生态,推动了各类学校共同发展。例如:沈阳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围绕“办学多元,质量卓越”的集团品牌特色,形成了“管理上互通、人才上交流、研训中联动、质量层同进”的多载体集团发展路径。育源中学教育集团与沈河东部地区的东兴学校,形成了管理上“西气东输”、培训上“西风东渐”、师资上“西水东调”的辐射方式,促使东兴学校的教学质量迅速崛起。

3. 项目驱动机制:撬动学校深度变革

沈河区在区域层面构建了四类服务项目,即集团共建项目、区域支持项目、中国教科院平台项目、专家引领项目,涵盖理念文化建设、学校课程整体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建设等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项目,由项目团队进行点对点指导,结合学校自建项目,丰富、完善、打造自己的项目群,以此撬动学校变革和发展。

以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为例,集团长学校输出了“学科建设研训一体”和“三百特色课程”(百个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百个社团课程、百个行业进校园课程)两个共建项目;各学校有自己的重点自建项目,如岸英小学的红色之旅项目、回族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品牌、泉源小学的主题阅读项目等。此外,还有中国教科院的菜单项目和区教育局课改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提供指导和扶持的区域共建项目等可供学校选择,如学本课堂、名师成长、差异教学、创客教育新模式探索等项目。

4. 协同创新机制:基于需求破解集团发展困境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针对成员学校有需求而又力不能及的项目,集团长学校调动所有成员学校的资源,组成相应的工作团队,共同攻坚,对其提供精准扶持。例如: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教育集团中的回族小学在打造“一班一品”民族特色课程过程中,遇到研发人才不足的问题,作为集团长学校的实验小学组织主管副校长、科研主任、项目骨干教师参与进来,为其提供培训、诊断指导、案例样本,通过组织专项论坛等方式分享集团校本课程研发资源。集团助力,加快了回族小学这一核心发展项目的实施进程。

5. 共创共享机制:有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沈河区以教育集团为单位,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干部、教师流动。教育集团在东部建立分校,使西部的优秀干部、优秀师资自然向薄弱的东部地区学校流动;集团成员学校的结构性缺编,可以通过申请,在集团内学校调剂;建立交流机制,促进学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师柔性流动。2018年集团内教师交流统计数字表明,全区从集团长学校到成员学校顺向输出的教师有121名,从成员学校交流出去的教师有72名。与此同时,沈河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集团内力推“名校分校”战略,深入推进“研训一体、优课同步、教师交流”三大支撑路径,以探索构建更加完善、有效的集团共同体管理制度和机制。

沈河区的集团化办学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以来,通过集团化办学,沈河区有53个社区、24.2万户居民子女新纳入集团名校服务半径,直接惠及8771名學生;全区集团化学校覆盖率100%,名校学区覆盖率小学占比34.8%,中学占比50.0%。近年来,在沈阳市对各区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沈河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均位居前列。

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未来的集团化办学更应该像一个教育孵化器,形成集办学者、教育者、学习者三位一体的互动互助社区,大家都是选择者、设计者、使用者、创造者。因此,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各个教育集团内可能会出现基于自我需求驱动的新的合作组织、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基于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的供给方式,将使集团和学校突破更多边界,开展深度合作和共享;联动合作将贯通学校办学的各领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管理边界更加模糊……因此,构建基于合作共享和变革改进的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生态,也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需深度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尹晓军,高望.在集团里,学校各美其美[N].中国教育报,2015-06-23.

[2] 刘莉莉.集团化办学的理性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

[3] 张建,程凤春.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治理: 现实样态与实践理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注释:

①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业务基金课题“引导式教师研训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YI2018018 )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卿素兰 徐强

区域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广西职教艺术教育专业群的内生关系与组建逻辑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专业群的内涵及特点,依据产业链发展、岗位群需求、教学资源共享的组群逻辑,论述广西职教艺术教育专业群的内生关系,从共生、共通与共进的逻辑梳理学校与专业群、专业群内各专业、核心专业与群内其他专业的关系,以优化与整合专业群资源,推进专业群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教育专业群 内生关系 组群逻辑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教育部从2019年开始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简称“双高计划”)实施后,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职业教育的专业群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是专业群建设的第一步。在此背景下,探讨专业群的内生关系与组群逻辑,对学校“双高”建设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实现学校专业集群特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专业群的内涵及特点

“专业群”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市场化就业机制逐步形成、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背景下出现的时代产物。职业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专业群”进行不同的诠释。有研究者认为:专业群是以学校办学实力较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核心专业为重点,集合学科基础相近或是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的多个专业而组成。有的认为:专业群是由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相同、基本技能要求相似、服务领域相关的“一个共享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若干个专业的集合。还有的认为:专业群是选择学校高水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通过核心龙头专业带动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以形成合力提高专业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组建的专业集合。

以上对“专业群”的理解虽有不同,但它们都强调共同的专业学科基础、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与技能,并由核心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组成。一个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是否能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重要保证。专业群内的专业覆盖全产业链,或行业生产的整个流程,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有共同的课程支持,形成更加专业化的特征。二是具有融合性。专业群的最高境界是专业的融合、课程的融合、师资的整合、资源的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教学基地的融合。这些元素整合得越好,说明专业群的效益就越好。三是具有创新性。专业群共享共生机制容易推进形成既信任合作又相互竞争的环境,这种环境会有力推动集群的创新,其营造出的气氛能产生专业衍生效应,促进“创新”在各个专业间的模仿、消化与扩散,从而为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专业群的组建逻辑

“双高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将专业建设聚焦到专业群的建设上。专业群建设怎么起步?组群逻辑是专业群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专业群建设的第一个瓶颈。笔者认为专业群的组建必须从产业行业研究和人才需求分析入手,这是组群逻辑,也是专业群建设的邏辑起点。如果不去研究产业行业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是在学校现有的专业上划圈子、做文章,就根本没有理解国家提出的“双高计划”中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初衷,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计与重构就成了无本之源,缺少了逻辑的起点。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基于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及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可将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分为三类:一是按产业链发展逻辑,二是按岗位群需求逻辑,三是按教学资源共享逻辑。

(一)按产业链发展逻辑组群

该类专业群是围绕某一产业的结构、空间以及链条发展情况进行组建,并按照产业调整与升级而持续优化。例如,河南职教的汽车制造与服务专业群,依照汽车类产业链可把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等相关专业组合在一起,这些专业群的组合需要学校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充足的资金支持、齐备的实训环境,才能实现链条上各专业的整合。

按产业链组群要充分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链的特征重构课程体系。这类专业群建设的难度是课程设置,它需要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群内专业横向与纵向的有机联系,按照群类专业的逻辑结构组合课程模块。二是根据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群内专业的多元组合。充分重视以核心专业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整合多个任务对象相同、技术开发相近的相关专业,实现群内专业的多元组合,并对照专业与产业分析总结各个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构建形成核心专业为龙头、相近专业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倡导以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推进专业服务产业。集团化办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聚集来自行业、政府、社会的各种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按产业链的结构和岗位需求分配资源与共享资源,能提高专业群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借助集团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快速积累相关技术技能经验,以保障专业群建设举措与社会一线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提高专业群服务产业群的能力。

(二)按岗位群需求逻辑组群

该类专业群是学校具有明确的职业服务面向和办学基础,并能根据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精准对接的专业群。例如,河南职教的小学教育专业群,把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科学教育整合为一个专业群,专业群涵盖了小学教育领域的各科教师岗位,充分考虑行业岗位的设置背景,针对某个行业相关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群。

岗位群是由相互联系的职业岗位组成的一个职业系统。按岗位群需求组群要充分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基础和服务面向。如小学教育专业群的建设涵盖了基础教育领域小学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师的培养,反映出学校有着丰富的教师教育办学基础和经验,同时专业群内各专业服务行业面向非常清晰,都指向小学教师培养。二是专业群内的知识、技能基础和素质要求相关性高。由于对接的岗位群是一致的,所以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接近,质量评价体系标准也相近,专业群内各专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技能也就比较一致。三是以人才培养新的规格要求为指针,开发整合课程新内容新结构,统一指导制订符合人才培养新规格、最能体现不同岗位人才需求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如针对人才市场发展的新需求,要及时将其更新到课程中;针对行业产业发展岗位聘用的新要求,专业办学要紧跟行业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的方向、课程体系、实践实训体系等。

(三)按教学资源共享逻辑组群

该类群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相关联的技术领域,且具有较强共同技术基础支撑的一类专业集合。该类专业可对接产业链中知识结构技术基础相近的一段链条或者岗位群。例如,湖南职教的药品制造与服务专业群,涵盖了药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专业群包括了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及药学服务等主要产业链,具有相同的专业基础和技术支撑。

按教学资源共享逻辑组群要充分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围绕专业基础课程,打造共享资源库平台。包括共建共享课程平台、行业标准、实训设备条件、企业案例和各类信息化的“学习包”,加强人才培养中各环节的衔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共享教师团队资源。在专业群的师资团队建设上,注重教师跨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熟悉专业群中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实训、就业指导上相互兼顾、相互支撑,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学术优势与技术优势。三是在专业群的建设中,要避免学科知识教学的固化影响,建立应用性目标导向,紧紧围绕现实中的产业发展和岗位问题,规划好人才培养,在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推动应用研究,以学科动向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艺术教育专业群的内生关系

2019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建立一批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广西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不同专业及专业群特点,就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广西一流专业群。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艺术教育专业群被遴选为第二批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专业群组建以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为牵头专业,涵盖艺术教育、舞蹈教育、音乐表演,共5个专业的专业组合。艺术教育专业群是按岗位群需求逻辑组群,并兼顾群内教学资源共享的逻辑。

(一)学校与专业群发展的共生逻辑

专业是支撑职业院校发展与改革的基本要素,它“涵盖了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双师’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结构、校企合作、师生的教与学、产教融合平台以及师生发展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职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立足点和集合体”。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是相互成就、共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高水平学校发展必须有高水平专业群做支撑,高水平专业群是高水平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建设质量。另一方面,高水平专业群发展必须依赖高水平学校的生长土壤,高水平学校是高水平专业发展的生態环境和发展保障。基于此,学校发展目标、发展定位与专业群发展有着共生逻辑联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文化底蕴,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该校秉承走艺术兴学路、创特色师范牌的办学理念,大力打造艺术教育专业与师范专业,学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分别是广西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

学校的艺术教育专业群融艺术教育与师范教育为一体,服务广西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桂林的“文化立市”战略,为广西输送了大批中小学艺术师资和艺术人才。2017年,学校参与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现场演出,荣获桂林市政府颁发的“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筹备工作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晚会直播的开场歌舞《唱山歌》是学校合唱团的荣誉,群舞里有学校学生的成功参演;2018年,学生出色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群众文艺演出任务。艺术教育专业群真正体现了专业有特色、地方离不了、发挥有潜力的专业群发展效应。

(二)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通逻辑

通常专业群是由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相关专业组建而成,并代表着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艺术教育专业群服务岗位主要是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和服务当地文化建设的艺术类人才,因此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一专多能”与“多岗迁移”。一方面,面向中小学的艺术师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艺术师资培养,要求教师要“一专多能”,例如唱歌、跳舞、绘画样样都要通晓并能教授。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的艺术类人才也需要兼顾多项职业技能,实现“多岗迁移”。例如音乐类人才,不仅要能唱,还要能弹奏乐器等;美术类人才,不仅要能画,还要能做舞台美工设计、板报宣传设计等工作。因此,基于岗位共融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建立专业辅修制度和课程选修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群内的各专业在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实训条件、师资资源上共享共建,为“一专多能”与“多岗迁移”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强调群内专业共通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各专业职业能力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不同艺术领域的技能要求上,更体现在不同的岗位要求上,面向中小学艺术师资的岗位与面向地方文化建设的艺术类人才岗位在能力素质的要求上肯定有差异,因此专业群的建设也要强化各专业的职业技能。

(三)核心专业与群内其他专业的共进逻辑

高职院校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联实质就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联,按照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要求,专业群发展就是要促进专业间形成集群协同、交叉融合的共进发展优势。组建专业群需要选择一个能够代表学校办学水平的优势特色专业作为牵头专业。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底蕴最为深厚、办学历史最长、与学校发展共存共进的品牌专业,两个专业都是广西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其中音乐教育专业还是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这两个专业承担着广西基础教育艺术师资的培养任务,特别是农村音乐、美术全科教师的培养任务,有着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与特色成为引领群内其他艺术教育专业的示范。

强调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群内其他专业,按“合力论”组群逻辑,强调通过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整体发展,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专业群内突出各自的“一专”,共同发展共享的“多能”,共同促进整个专业群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的提升。

总之,理顺与把握好广西职教艺术教育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探讨其内生关系,就是为了明确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努力推动广西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专业群的发展研究基地成为艺术教育专业群发展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4).

[2]谷柏玲.地方普通高校专业群建设模式初探:以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

[3]宋英邦,刘雪晖,王东梅.构建高职服务类特色专业群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2).

[4]刘晓.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与行动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6).

[5]王亚南,成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0(10).

[6]高闰青.“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的组建逻辑与建设策略:以小学教育专业群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

[7]蒋桃.高职专业群结构调整逻辑策略及机制建设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1).

[8]王亚鹏.校本专业诊断: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逻辑起点[J].教育与职业,2017(21).

注:2018年广西职业教育第二批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广西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65号)

【作者简介】徐 捷(1967—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陈慕杰(1965— ),男,广东潮安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责编 罗汝君)

作者:徐捷 陈慕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后勤管理背景下的特殊教育论文下一篇:高职英语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