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

2022-10-12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由这几个方面构成:一是检索能力,即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理解程序;三是分析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归纳能力。当然四种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读”字的,那么如何在初中生中加强读的训练进而培养其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马家店镇果园中心小学

刘会芬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身体发育期,也是人的心灵发育期。这一时期读书对于少年心灵的成长十分重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如一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课外阅读去采集。此时,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休闲活动,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潜心引导,培养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从课本内容诱发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最多的就是课本,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卡罗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课前向学生介绍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说对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2、教师以身作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本身要热爱阅读。无法想像,一个自己不爱读书的教师怎能叫学生爱上阅读。知识不是通过灌输获得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领悟习得的。教师要成为积极参加阅读的表率。小学生学习习惯具有模仿性,模仿的过程是:羡慕——需要——效仿。教师的言行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如果我们的老师时常跟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那将会引起学生效仿的浓厚兴趣。看到老师博学多才,成为阅读的受益者,孩子们是多么羡慕啊!

课外时间,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再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少年时期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巧定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老师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后,以周为单位时间,和学生一起拟定下周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明确:为了完成好下周学习任务,可阅读哪些书籍,参阅哪些资料,获取哪些信息,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下周将要学习《草船借箭》和《景阳冈》这两篇课文,就可建议学生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少儿读本,了解一下与故事有关的历史背景,同时,初步弄清楚人物的特点和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并就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加以思考和研究,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指导,教给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提供平台,体验阅读乐趣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坚持每日 5-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创设环境,养成阅读习惯

1、在学生有了强烈的阅读要求之后,教师应及时开展献书活动,积极建设班组级图书角。在建设图书角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花一些心思,带头献书,借此引导学生献出各类书籍:科普知识类、寓言故事类、散文随笔类、诗歌类、小说类„„指导学生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实行“流水图书”制度,倡导分享好书的做法,随时吸收学生捐献的新图书,使图书角不断得到充实,书籍内容不断得以丰富,从而使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阅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有书可读。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设立个人阅读小天地,买好书,读好书,收藏好书。

2、为学生留下课外阅读时空。时间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根本保证。小学生自觉性较差,在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兴趣之前,是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的。一方面,学校可利用学生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另一方面,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少布置一些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多布置一些操作性强、具有思考价值的作业,促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完成学习任务。

3、加强检查督导 常言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教师的检查督导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能过大,但也不能没有。教师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时,要注重方法, 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怀一颗宽容的心,经常表扬学生:热爱阅读的和开始喜欢阅读的,稍有进步的„„这样,在宽松的氛围下读自己喜欢的书,学生们怎么能不乐此不疲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涉猎广泛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礼,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去延续历 史,让他们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齐家务小学陈天芝

摘 要: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知识是人类对自身经验的总结,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阅读又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人说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每7到10年就要翻一番。面对如此多的知识,要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将

从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学习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

1、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即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自己解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如果能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在学生阅读前老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白杨》一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白杨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白杨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等词语和“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白杨的特点。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疾飞”、“一眨眼”、“像箭一样”、等词语来体会翠鸟飞行速度的快;抓住“鲜艳”、“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来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

(三)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朗读,在方法上不给予指导,学生极易疲倦、厌烦,阅读效果不好。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读书的趣味。

(1)形式多样化。只有快乐才能发展健康人性,阅读同样如此。为此,要把较为枯燥的阅读内容变成通俗的、有趣的、幽默的、有意义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阅读形式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将阅读内容具体变成故事、童谣、三字经、五字言、相声、小品、笑话、歌曲、快板等。

(2)内容选择要浅近。所谓“浅”,就是浅显,学生能够读懂。所谓“近”,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

(3)加强朗读教学。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办法。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

再现其情其景,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多角度、有创意地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4)阅读竞赛。学生通过竞赛、教师的点评,不但掌握了阅读技巧,同时也获取了文章的知识。

(5)演课本剧。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果将它们排成课本剧,加以演出,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生动、形象的知识,有文学、音乐、美术达到有机整合,用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以便用到写作上来。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

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4)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总之,让学生学会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如果让学生能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生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将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及终身学习也将有莫大的裨益。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适时的加以指导。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摘 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以达到终身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教育教学;家庭环境;社会大熔炉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以达到终身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讨,体会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老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促进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好处。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课文为范例,大量阅读课外书

中高年级中,有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把这些片段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简要介绍,可激发起学生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加之老师要求每天阅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任务,学生能够配合课堂教学读完这

些书。

2.每周阅读课上,定期全班交流

有了书以后,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也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我发现每周阅读课上,定期全班交流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先由教师结合语文课文的学习,集体借阅一些相关好书给学生看,一周后阅读课上让学生聚集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这样还能与同学共享阅读成果。可以评出优秀的学生为“读书小博士”,还可以阅读后再写读后感,使读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在家庭环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般的学生,在老师上述方法的指导下,都能够爱上读书,因为书中的故事实在精彩,吸引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读书。但是,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耐心,好动贪玩,导致无法坐下来进行看书。光凭在学校让学生读书毕竟时间是不充足的,还需在家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去阅读。针对这类孩子,从家长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1.买孩子感兴趣的书

作为家长,首先要吸引孩子读书。既然孩子看不进枯燥的或相对他来说较为深奥的书,那么就去买孩子感兴趣的书。对于不爱看书的孩子,还是要选他们爱看的书来吸引他们。当然,看这些书不是最终目的,这些书是初步用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看各种适合于学生看的书籍。

2.结合电视读名著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均已拍成电视上演过。看完画面美丽的电视,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四大名著有连环画,有儿童版本,还有白话文,读什么版本,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也可以在家长的辅导下完成阅读,一学期能读一部名著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现在,儿子正在逐步爱上阅读课外书籍。

三、到社会大熔炉中体会读书的乐趣

在教师、学生和文章三者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地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1.到书店去体验读书乐趣

最近逢年过节、双休日,到书店读书、买书馈赠亲友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在这样的社会大熔炉中为何不让学生去体验一把呢?据了解,我们班有几十名学生经常自己去新华书店看书。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验,还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每到这节课,同学们情绪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地登台发言;静悄悄地聆听他人的介绍。这样坚持下来,大多数同学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读物要有品位,读者会品味

兴趣一旦激发,习惯一旦养成,如果只知道读,不知道为什么读,

知识视野就得不到拓展,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漫画、言情、武侠、魔幻等消遣读物,已在很大程度上伤了学生阅读的胃口。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摘要]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培养兴趣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占用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有画面的、声音的一些作品被人们所喜爱,阅读则成了人们冷落的对象,尤其是纯文学的作品更是小学生们所不喜欢的。而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游离于语文课程教育之外的。鉴于此,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势在必行。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创造适合学生读书的空间,营造良好氛围。

每天抽出一节课谈课外阅读体会,讲精彩的故事以及精彩的语段,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样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同学们交换阅读,把自己喜欢的书(当然得经过老师审阅)和其他同学换,比赛谁读的书多,记住的好词多。使读书成为同学们不可缺少的课外生活。在班里办一个图书角,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拿来和同学分享,使每一个同学都以读书多而自豪。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一)、通过讲解培养兴趣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不懂得课外书的趣味。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帮助学生分析书中深奥的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二)、亲身带领读书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赏识激激发兴趣。”

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一)、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二)、在活动中形成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形成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

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推荐中国好人榜下一篇:如何写审计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