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广场舞与中国文化

2022-09-12

随着网上一则《健身惹来大麻烦, 纽约华人公园跳舞音乐扰民被铐走》的报道, 广场舞及广场舞大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范围内, 并引起广泛关注。根据美国《侨报》的报道, 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排舞, 由于音乐声音过大, 影响到了附近的居民, 遭到多次投诉并报警, 最后, 舞蹈队领队被警方带走。对于此事引起的争论, 《侨报》文章中指出, 中美文化存在着严重差异, 双方理应相互尊重、包容。在中国, 中老年人跳广场舞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对于他们来说,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方式, 也是一种社交方式。随着华人移民, 广场舞也随之转移到美国各大城市的公园。对于客居他乡的中老年人来说, 广场舞等娱乐节目, 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娱乐方式, 更是一种寄托对家乡思念之情的途径。

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 华人舞蹈队是得到包容、欣赏的。被警察带走的是年约60岁的王女士, 她带领的一支华人舞蹈队在当地社区十分活跃。由于舞队接到了辖区警局邀请其在全美“打击犯罪之夜”活动上做腰鼓表演, 于是加紧了练习, 当舞蹈队照例在公园中排练时, 附近的居民多次报警, 警察前来将领队王女士铐走并开出传票, 警方给王女士列出的控罪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音”。

该报道出现后, 相继出现许多报道, 北京的史某持双筒猎枪鸣枪警告, 并放出藏獒冲散跳舞人群, 武汉一小区广场上跳舞的人群被泼粪, 这些由广场舞引起的“血案”, 不断上演, 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原因——扰民。

一、广场舞的两面性

1、广场舞的积极性

在当代中国, 广场舞俨然已经成为最惹人注目的大众文化形式, 有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广场舞以其独特的方式迅速成为群众所喜爱的健身方式, 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最为普遍的是集体舞, 还有拉丁舞和交谊舞。跳广场舞以中老年人居多, 他们通过参加广场舞丰富生活, 锻炼身体, 能够充分的展示自我, 放松身心。

广场舞是由许多不同的步法组合到一起的, 这样的锻炼方式能够有效防止记忆力减退, 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症的发作[1], 因此, 广场舞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2、武汉广场舞扰民事件

广场舞的特点是以欢快为主题, 大多以集体舞为表演形式, 这些特质就已经决定了可能扰民的后果。尽管给身边的人带来诸多不便, 但是, 这些老人并没有意识到, 他们固执的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 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因此惹来诸多争议。

据报道, 今年10月, 在武汉发生了一起“广场舞大妈被泼粪”的时间, 熊女士作为舞蹈队的领舞,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她向记者说, 舞蹈队与2号楼业主们的矛盾已经持续多日。由于不满舞蹈队噪音扰民, 业主们曾投掷过硬币、碎石等, 还因此发生过口角, 但泼粪却是第一次。2号楼的业主们曾严重抗议, 因为广场舞的噪音不仅影响住户们休息, 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

同时, 熊女士承认, 她们之前的音量的确有点大, 但在物业人员的提醒下, 已经调小了。“我们的活动都不会持续到特别晚。如果实在是嫌吵, 可以让孩子换个房间学习, 或者自己装个隔音玻璃嘛。”熊女士与其舞蹈队坚决不肯换地方的态度让物业很是为难。最后, 在社区领导的组织下, 召集2号楼和3号楼的住户代表与小区的广场舞爱好者进行了协商, 制定了“广场舞公约”。

二、广场舞引出的文化问题

1997年,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 就是说生活在某一特定圈子里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他认为, 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 就是“能想到人家, 不光想到自己”;“设身处地, 推己及人”。

从在纽约的王女士事件中, 可以得出是由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 在美国, 非中国文化背景的居民认为, 因为王女士等人跳广场舞而产生的噪音侵犯了他们享受宁静的权利, 对他们的听觉造成污染, 在美国, 对于这样的情况, 能够最快解决问题的就是报警。

而在中国, 大多数人更喜欢围观广场舞, 而当出现扰民的情况时, 报警者甚少,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也许这些方式过于直接甚至暴力, 但是这是中国文化中所认为的, 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居民也许可能会通过交涉、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广场舞的参与者们应充分考虑自己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有良好的“文化自觉”, 使广场舞成为一项真正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完全积极的活动, 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场舞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摘要:广场舞的兴起引起社会热议, 广场舞在满足中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的同时, 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广场舞参与者需要“文化自觉”。

关键词:广场舞,文化形式,扰民

参考文献

[1] 《大妈纽约跳窗常务被警方铐走中美文化差异引争论》, 中国网新闻中心.

[2] 《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引热议, 当事人:嫌吵装隔音玻璃》, 观察者网.

[3] 王书.广场舞——城市文化与群众体育的桥梁[J].搏击·体育论坛, 2013, 5 (10) :66-68.

[4] 邵丽华.广场舞对老年人的健身架hi及社会意义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1) :139-140.

[5] 王君超.广场舞需要“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日 (009)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培养下一篇:谈如何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发挥青年力量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