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规章制度

2022-07-06

制度是长期的、规范的、有效的,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而来的。而落实责任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举措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初中课程规章制度》,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初中课程规章制度

东冢初中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制度

我校十分重视活动育人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四大体系的活动育人课程:励志修身课程——经典诵读;活动体验课程——传统节日;实践探究课程——生活化教育;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

课程目标:

(一)励志修身课程——《经典诵读》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成人成事的根本,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我们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选编了《诗文选粹》《弟子规》《论语》《大学》等经典诵读课程,作为学生励志修身的活动育人课程。

1、根据古诗文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引导学生大量诵读,营造积极的诵读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2、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拓展诵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大量接触古文学,领略祖国语言的魅力,将古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3、在诵读过程中,以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体验课程——传统节日

1、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及文化内涵,乐于参与学习和纪念的活动。

2、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形象生动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3、以开展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教育资源活动为切入点,以人文传统教育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途径,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开拓新的领域,赋予传统节日活动以新的内容。

4、在传统节日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时代教育主题和特点,传统节日活动更具有时代性,使传统节日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教育效果。

5、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6、结合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的实施,逐步形成我校的活动育人课程。

7、这种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念日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以此作为教育素材做好德育育人文章的举措,大大拓宽了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践途径,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践探究课程——生活化教育

1、优化生活环境,陶冶了学生情操

2、加强生活指导,培养了生活能力

3、注重实践体验,提高了德育实效

二、 课程目录:

1、励志修身课程——经典诵读;

2、活动体验课程——传统节日;

3、实践探究课程——生活化教育;

4、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从“心”与“家”的和谐出发

三、课程内容:

励志修身课程——经典诵读;

我们依据制定的《经典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编选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适宜中学生诵读的诗词、篇章,这样诵读经典诗文的教材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系列。《传统文化》丛书,分年级阅读使用。这样经典文化教育的教材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系列。

晨读、课前一吟、游戏式诵读、亲子共读、师生同读„„各种课型也异彩纷呈。经典活动课、读书指导课、“好书推介会”、开展一系列“名著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多角度、多领域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活动也丰富多彩,有依托节令的比赛、诗配画比赛、诗文集锦展评、诗文书法小报评比、经典诵读表演大赛评选“诗文背诵小能手”,举行经典成果展示开放日,开展大型读书专题活动,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

活动体验课程——传统节日;

1.春节:

教育主题:辞旧迎新、喜庆吉祥、爱惜万物,尊师敬老、和睦亲友等。活动目的:春节是一种民俗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日益被简化、改造。通过组织开展春节庆祝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家庭、社区了解春节的由来,收集有关春节的节日习俗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新鲜事,有趣事,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时间:寒假期间

2.元宵节

教育主题: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合家团聚、文明游戏、灯谜会等

活动目的: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庆祝元宵节,也是庆贺新春的活动延续。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元宵节庆祝活动,旨在使学生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庆祝的意义等,从而使他们牢记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

3.端午节

教育主题: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健康生活等

活动目的: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讲屈原的故事,以屈原的人物故事为材料,向学生宣扬中华民族民族气节。同时,通过活动,体会端午节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康的身心意识,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

4.清 明 节

教育主题:缅怀先人、文明祭扫等。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渊源、含义、习俗以及纪念方式。使他们知道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祭扫先烈、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的活动,丰富清明节的节日含义,引导学生崇敬先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进我校的民族精神教育。

活动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5.

五、一国际劳动节

教育主题:劳动最光荣、爱公益劳动、惜劳动成果等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意义,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活动时间:公历5月1日前

6.五.四青年节

教育主题:缅怀革命伟绩, 我与学校共成长、爱国•爱党•爱学习等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五.四青年节的来历、意义以及纪念方式。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舍己为国的热情。

活动时间:公历5月4日前

7.

六、一国际儿童节

教育主题: 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我快乐 我成长等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

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意义,体验快乐、挑战自我,学文明,树新风,感受人文知识和艺术的魅力。

活动时间:公历6月1日

8.中秋节

教育主题:庆祝丰收、分享喜悦、团圆庆贺、祖国统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活动目的:通过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庆祝意义,初步了解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通过参与中秋节日活动,培育学生重亲情、尊重自然,使学生体验关爱家人的情感,感受家园和睦的温馨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

9.重阳节

教育主题:尊老爱老、博爱、奉献、健康生活等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重阳节敬老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重阳节的由来、传统习俗活动,庆祝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增强他们敬老尊长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活动时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

10.国庆节

教育主题:祖国在我心中、自豪的中国人、爱国荣校、校兴我荣等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庆节来历和庆祝活动,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河、丰富的物产,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活动时间:公历10月1日前

实践探究课程——生活化教育;

既然是“生活化课程”,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习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快感,创造的快感,从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学习的必要。如语文学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去体验大自然的妙趣,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欣赏自然美。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别出心裁地开展了“四季赏花”活动,即“春赏桃花,夏赏荷花,秋赏落花,冬赏雪花”。也可让学生走上社会,领略风俗人情,欣赏社会美、人情美;还可以通过演讲,朗读比赛、故事会、辩

论会、作广告词和拟写对联标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生活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学科可以“英语角”活动、“英语周末晚会”和课前3分钟“英语演讲”等活动形式,促进英语口语的交际。信息技术学科,更以它独有的魅力引领学生去网上世界遨游,交流。学生在“游玩”与“交流”中学会了打字、发邮件、下载、文字编辑和多媒体制作的技巧。

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

活动一:积极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

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三:家长委员会建设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明确课程功能定位,提升课程育人作用

2、明确课程建设要求,形成课程建设规范

3、完善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效益

4、创新课程管理机制,建立课程保障体系

五、课程评价建议:

四大课程,从评价角度上说,我们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评价。1.学生层面(1)重视过程评价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3)注重反思感悟2.教师层面(1)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2)以学生打分和组织领导打分两方面共同作用 四大系列活动育人课程的评价办法是:

“励志修身”篇——学生评价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和期末总评价。过程性的评价主要采取诗文考段制。考段时分抽签必考和自选两部分,其中必考是必背、必读内容,自选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吟诵、歌唱、表演、作诗等。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实施免考制、加分制,在考段上力求体现创新。并把考评结果与“书香班级建设展示榜”“读书达标台”“读书金星评比”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和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期末诵读考查又分书面和非书面两种形式,均由学校统一组织,会同校外名师统一命题,集中考核。其考查方法,先由各班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排序,临考前学校统一按次序抽取一组号码,用专用考场考查,统一阅卷。将每班抽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纳入期末语文综合考评中。

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在期末进行总评,评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面提到的学生评价的成绩,另一部分是对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经典诵读情况,进行量化,把两部分评价按比例相加,作为教师的评价成绩,并依据成绩评选“书香教师”。

“活动体验”篇——这项活动育人课程的评价比较灵活,我们一般根据举行的重大节日进行资料采集、办手抄报、办班级墙报、版报的形式展示,每一月进行评比,纳入班级考评中;我们还通过一些传统节日来进行征文活动,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公示和奖励。

“实践探究”篇——学校每一学年都要评比“生活之星”“文明之星”“习惯之星”“礼仪之星”等,利用星级考评学生,对于教师的考评,也是每学年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口头回答,或者组织几次“生活大比武”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生活化教育”论坛,互相交流促进学习,共同提升,学校评选出“生活教育之星”并纳入年底考核。

“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篇——1.确保每学期4课时的“家长课程”落到实处,并保存好过程性材料。2.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并将相关材料整理归档。3.各学校根据情况确定至少2名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对有需要家庭进行跟踪辅导,并将辅导纪录、反思等材料整理归档。

活动育人课程课例展示集锦

高密市开发区小学

第二篇:初中校本课程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设置依据)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人们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高的期望。在中小学出现许多厌学、离家出走、性格变态、道德水平低下等问题。对青少年实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来预防、干预、矫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极其引发的行为和社会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兴起,许多人士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编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教材及读本不下一百本。从内容看,大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对待,多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输心理学的知识概念,这不太符合中小学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多以“班级管理”为前提形式,班主任因缺少心理学专业训练,他们主要按行政管理模式和思想工作模式工作。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或医学模式)混为一谈,而“育人”与“教学”本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不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从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角度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活动”为突破口,强调生动活泼的形式,强调活动中学生的强烈心理体验。研究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课程开发目的: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开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编写出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材及辅导读本。具体说有有以下两种:一是编写系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程教材。二是编写师生自主、合作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故事读本。

课程目标

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期第一步。

1、学会求知,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与良好的学习态度,重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对待学习。

2、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品德,告别少年,迈好青春期第一步。

3、学会做事,养成爱劳动的品质,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特征。

三、课程的内容框架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这是基于课堂教育教学为基础的,以活动开展为形式的课程形式,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辅导活动设计

这里的学习辅导,取其广义,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认知技能、动机、心理困扰等)进行辅导。不仅包括消极意义上的学习障碍的矫正,也包括积极意义上的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习惯的训练与辅导。在辅导中,以学生主体活动实践体验为目的,设计各种类型的学习辅导活动,具体讲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学习障碍心理咨询活动设计 主要进行学习障碍心理咨询干预活动设计,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活动设计为主,倡导进行有创意的心理咨询活动。

②学习心理训练与辅导活动设计

主要进行以学习心理为导向的发展性学习辅导活动设计,包括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调控与学习习惯的训练与辅导活动等。

2、人格辅导活动设计

人格心理辅导也可以分为诊疗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诊疗性人格辅导指对少数具有人格与情绪障碍的学生心理诊断和矫正;发展性人格辅导指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调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协作技能等进行的辅导。同样初中生人格辅导活动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人格障碍心理咨询活动设计。

心理咨询活动除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还可以进行间接咨询、集体咨询等。形式上可以以自然的活动方式为主,努力开拓心理咨询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心理咨询及诊疗的效果。

②成长辅导活动设计。

A) 自我认识辅导活动设计:目的“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客观地评价自己。” B) 情绪调适辅导活动设计:目的“逐步学会调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C) 人际沟通辅导活动设计:目的“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D) 耐挫力训练活动设计:目的“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3、初中生潜能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设计

人类脑科学的最新成果表明,人的大脑潜力巨大,具有七种智力,而绝大部分资源尚处于“沉睡状态”。把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活动是生动活泼的,是关注学生亲身实践和心理体验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因素之一。主要的活动设计大致包括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及想象力的训练与开发的活动设计方案。

上面所述的各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并非是也不能是线性的。还必须研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穿插与整合的原则与形式,使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体系,使其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其发挥教育活动的最大效益,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从初一到初三完整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校本课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故事读本

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推荐,由教师生发感悟的心理教育的故事读本。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生推荐、叙写推荐理由,学生感悟,教师感悟引领。故事读本的内容框架如下:

1、动心故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课外阅读并自主选择让自己心动的故事文章,向大家推荐,并在推荐的表中写明推荐的理由。

2、我心感悟。

班级阅读,学生写出读后感悟,选择其中优秀作品2到3片段,附在故事后面,署上感悟学生的大名。

3、老师心语。

老师在次基础上,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写出自己对故事的领悟和思考,侧重引导孩子们学习和领悟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以及方法,引领孩子们的心灵驶向健康和谐的港湾。 这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成果,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精彩的篇章。

四、开发的过程

1、环境资源分析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公关小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室;理论学习;收集资料:教育部及省市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各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读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等。

2、课程目标设置

根据外部需要及学校内部实际,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编写制定两套校本的内容大纲目录,编写确定校本的编写体例。

3、课程组织

校本编写阶段:组织人员集中编写校本,邀请专家对校本初步审稿。

4、课程实施

选择课程实施的班级及教师,进行课程试验,课程的呈现形式为活动课程。

5、课程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的主体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程度和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最后修订校本课程教材。

以上五个阶段,只是大致的阶段,并非严格的线性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个阶段必要时可以相互交融。

五、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的组织

1、课程的呈现形式:活动课程。

2、课程的构成

①.活动用书。即《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设计》。 ②.辅助读本。即《心理健康教育故事读本》

3、课程内容

初一年级

①引导新生认识学校环境、教师情况,找到自己在新的班级中的位置,尽快适应中学生活。预防对学校和班级生活冷漠。

②认识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中学阶段是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珍惜大好时光;培养认真、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强化求知欲,增强自信心。

③认识中学学习特点,适应中学学习任务、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重视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④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做个好男(女)孩。能与异性保持正常、健康的交往,学习主动调节自己情绪、排除自我烦恼的方法。

⑤、关心自我形象,认识和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⑥、正确认识与对待金钱,在消费方面不攀比,不求高档。

⑦、合理安排作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远离毒品,识别美丑、善恶,过文明、健康的课外生活。

⑧、上网后,学会“自己管好自己”。自觉地接受、学习积极健康的信息,识别抵制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的信息。 初二年级

①、学会关系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学业和品德。

②、关心同学、老师、父母;助人为乐,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与成人交往。预防与克服可能产生的偏执、乖僻。

③、提高学习自信心,发挥学习潜能,努力获取成功或取得进步;预防学习成绩下降。

④、学习中培养自己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初步的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勇于置疑,勇于探索,求新、求异。

⑤、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处理和调节自我烦恼和焦虑的方式;初步掌握应对挫折的技能,保持健康的情绪。预防克服各种“学校病”、各种“情感障碍”,如冲动、情绪低落、情感脆弱等。

⑥、参加一定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

⑦、在网络社会里,学习利用网络工具获取新知,慎重对待网上交友,主动与老师、父母沟通,争取他们的帮助与指导。 初三年级

①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力,包括培养自我教育愿望,掌握自我教育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②重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③正确认识当前各种社会现象,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处理好个人需要、兴趣与人生发展任务的关系。认识自我价值;预防产生反社会或悲观情绪。

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作好择业或升学的心理准备。

⑤发展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友谊;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促进健康、独立人格的形成。

⑥进入网络世界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遵守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

(二)课程的实施

1、课程的时间安排。

每学期安排九次,全学年共十八次。作为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中开设活动。其中涉及课外的活动,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外进行。

2、教学方法。

各种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五类,“即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推荐如下的教学方法:

①.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下,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模拟。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某种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某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小组调查。为了了解学生某些方面心理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教学方法。

④.讲座。包括演说、谈话或其他形式的口头表达方式。

⑤.讨论。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⑥.视听。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即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下面从两个方面明确本课程评价的方法。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建议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前期和后期测试对比看学生变化。

一是就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对实验班级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前后变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分析变化数据,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变化。

二是对比实验课程的班级和普通班级的测试情况,分析评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和变化。

2、观察记录学生活动表现定性分析。

注重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活动表现、日记等),分析确定学生前后变化的情况和程度。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校本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校本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效;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否采用了恰当的评价方式。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

学生;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标准。

有效性。在信息与它描述的现象之间保持一致(内部效度);从某处归纳出的结论应适合其他类似的地方(外部效度)。

客观性。全体评价者的意见达到高度的统一,所采用的评价技术有助于消除偏差。

及时性。过早实施评价或过迟评价会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

4、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根据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建议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面谈法;教师日记法等。

5、课程本身评价的过程。

制定计划:主要是成立评价组,确定评价目标,拟定详细的评价计划活动内容和要求。

收集信息:根据计划内容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报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或描述性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然后全面总结评价的各方面资料,撰写评价报告。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 创造物质 。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 化学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 前言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和

实施建议 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 ”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 已有经验 、 心理发展水平 和 全面发展的需求 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

技术 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

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 微粒 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 观察 、

想象 、 类比 、 模型化 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制订计划 、 进行实验 、 收集证据 、 解释与结论 、 反思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 定性到定量 ,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 微观 研究和 定量 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 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 实际表现 。 13. 化学实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 学习过程 和

学习活动 。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

实际问题 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 实际情景 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情景 。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 生动直观的形象 和已有 生活经验 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 课程目标 和 课程内容 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 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

科学探究 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 形成性评价 和 终结性评价 ,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 A )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 B )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 C )

A.说明 了解 记住 B.体会 感受 增强

C.说出 了解 判断 D.模仿操作 独立操作 初步学习

4.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 A )

A. 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C. 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

D. 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 5.认知性学习目标主要涉及比较( B )的知识内容。

A. 概括 B. 具体 C. 抽象 D. 丰富

6.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新增加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实验,分布在下列哪个主题中( A )

A. 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构成的奥秘 D. 物质的化学变化

7.探究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

B.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

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 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 8.《标准(2011版)》和《标准(实验版)》相比,新增加的二级主题是( B )

A.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B.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C.物质组成的表示 D.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9.( A )既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化学教学的归宿。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实施建议 10.( B )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B.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

C.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D.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12.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D

)。 A.实验能力评价 B.教学方法评价 C.教学手段评价 D.学业评价

三、判断题

1.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 )

2.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 (× )

3.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

4.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 )

5.面对中考的现实,要使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教学在半年多时间内完成,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课时、提高内容要求、加大习题难度等方式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 )

6.物质构成的奥秘包含三个二级主题。 (× ) 7.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 ) 8.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要体现具体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 ) 9.教材要有整体设计,思路要清晰,内容呈现顺序不限,但重难点应适当分散。 (× ) 10.教材不仅要组织好学习内容,还应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增强教材的对话功能。 (∨ )

四、简答题

1.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有哪些?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

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舍、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3.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有哪些?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话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祛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提出了哪些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的学生实验有哪几个?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6.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哪几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哪几个二级主题构成?

1.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2.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3.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4.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7.简要说明选择学习情景素材的根据及创设学习情景的具体形式。

根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形式:除选用本标准中建议的学习情景素材外,更倡导、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

8.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如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或“教师成长札记”,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进行剖析和总结;校内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求优化,以优化保有效。 9.说明常见的评价方式有哪几种?

常见的评价方式有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和建立学习档案等。 10.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学习有哪些要求?

认识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用转化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用定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等。

11.良好的评价活动应具备哪些特征?

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标准应清晰、完备,以保证评价的信度与公平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应科学、简捷易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任务真实和公平,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符合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能让教师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以改进教学。 12.化学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

(一)加强化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

(二)提倡因地制宣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三)编制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 (四)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五)及时总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经验 (六)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七)善于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习素材 (八)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环境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

一、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科学探究纳人“课程内容”。本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索。本标准对这些要素分别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物理学的内涵,本标准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为“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对全体初中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内容提出了要求。每个一级主题含有若干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又含有若干三级主题。这些三级主题综合融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为进一步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在科学内容中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它们不是硬性要求的内容,而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内容中三级主题的具体含义。本标准还提出了实施建议,以便教师进一步参考。

第五篇:初中阶段微课程研究

何谓“微课程”?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校本研修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微课程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新路径。如何用微课程助推区域课改?如何以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因校而异进行微课程研究?

二、校本微课程研究的策略

校本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

微课程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课题意识。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下而上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设计:用高效课堂理论助推

其实,教师一直在与研究打交道,比如备课、写教案等。微课程研究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行动,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行动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研究。当教师以学生立场、生命立场来设计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就是“教学即研究”的理念。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原来的那种“少、慢、差、费”的无效教育而言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学生直接面对教材,将教材还原为“生活”,关键是主动学习;二是将教材还原为课程资源,还原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形成高尚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常的教学小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转化为研究课题,而设计就要选择高效课堂的模式。

微课程研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更强调高效课堂理念的支持。教师选择何种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充电。

行动:既要执行,更要再创造

教学行动是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如果设计的方案是一个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展示,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展示。就教师的展示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就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灵活调整方案。

就合作者而言,展示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微课程研究不仅要设计方案,而且更要注重再创新。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创意者、合作者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反思:用“我口”说“我心”

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是贯穿始终的。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微课程研究既需要教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报刊上的公开发表,也包括了教师与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教师要善于用个性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或困惑,这就是用“我口”说“我心”。

“发表”自己的教学故事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对合作者而言是共鸣与分享。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

三、如何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

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机制,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氛围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微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校本微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第二,体验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微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科作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微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微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校本微课程研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微课程研究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学校要制定翔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促使微课程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课程。对于典型的小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学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自制教具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进行比较,一方面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另一方面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网站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3.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反思应贯穿于微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实践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微课程后记。在后记的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微课程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微课程记录自己教学故事,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微课程培训报告

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最近所学的微课程知识,我知道我的所学还很肤浅,但是我还是亟不可待的和大家一起了解微课程的方式、微课程的尝试、微课程的研究、微课程的成果化过程、微课程的落实、制作的15条建议。我尽我所能,把我最近的一些感悟和大家交流,不尽之处请大家谅解。

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微”型化。从最古老的微型计算机到时下最流行的微博,从微电影到微信、微杂志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并持续膨胀,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人们接受的信息单元却越来越小。是巨大容量的信息干扰了人们的注意?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教育者确实正在开发提供小量学习的工具。这些小量学习教育可能使学生每一次只接触少量的新教育内容,使他们更容易吸收、了解不断增加的信息量。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于2008年秋首创的。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式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记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分钟长度)的演示。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定义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在国内,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程,作为一种大胆而积极地尝试,的确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在线教学以及在面对面课堂教学中作为课程教学的组件和资源来使用。因为这样的微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微课程的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培训师,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以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这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都“吸收”,于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最终找不到自己;另一种是索性将自己屏蔽起来,“刀枪不入”。其实,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漫长的路。大家对“合作学习”都认同,但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以下问题却不一定能处理好: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矛盾与冲突增加„„这些问题如小草一样不断生长,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当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教师往往还会回到老路上。

微课程则换了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对微课程的一些看法:

一、微课程的方式

目前,微课程除ppt、视频以外,还有以下方式:微信——160字以内的,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的小策略、小故事等;策略卡与口袋书——将小策略或故事制作成小卡片或小的口袋书,三五分钟便可读完;可汗学院(笔迹课程)——也属网络视频微课程,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一种电子黑板记录讲课者的声音与笔迹,学习者可以听到声音,并能完整地看到学习的笔迹记录,进而开始学习。

二、微课程的尝试

1. 主动嵌入。微课程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如何嵌入学校现实需要?(1)生本教育。课堂上不知如何落实“生本”,于是推荐一组关于心灵感受的微课程《好学生的苦恼》、《逃跑》、《我上了老师的当》„„ (2)课堂改革。推进“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出现了“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总完不成教学任务”、“知识间缺少建构”等问题,这时推荐微课程《思维导图》、《时间管理5招》等。(3)打造书香校园。推荐《作者的策略》、《思维导图》、《风险》、《书香自评表》等微课程。

其实,微课程是一种“基于研究的研究”,一旦学校有了浓郁的研究风气,做任何课题都有了方法与渠道,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引领实践。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微课程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精细化加工:文章中发现经验——阅读文章,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经验;将经验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前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对文章的精细加工,事实上是对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种更具价值的研究。以湖北宜昌天问学校的教师为例,他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章。他们后来在假期中对自己过去的“每周一得”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寻找真正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开发,最终形成了“班级文化微课程系列”、“学校管理微课程系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3. 创造模式。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所谓“5分钟学习,300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会形成“1+1>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也正因为此,一些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例会中的微课程——从例会中挤出5分钟,播放一集微课程;基于微课程的主题研讨会——选择一集微课程,组织主题研究活动;基于微课程的系列教研活动安排——基于微课程,安排系列研讨活动或教师学习;基于微课程的网站学习课程——选择微课程,嵌入学校的网站,教师自主随机学习。

多样而简单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学校教师成长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补充。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把它引入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合作学习中,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多是“奖励分数”、“语言激励”、“随机发言”等策略,思维局限在教师教的行为改善的层面。这时播放一集微课程《我能不合作吗》,就能给大家一个新的思维视角。于是,大家开始思考除了教师的教,还有同伴的作用、自我的调整等角度。视角宽了,研讨自然会深入。用微课程引领,简单方便,而且信息量减少。(《我能不合作吗》简介:因 为弱者跟不上的问题,教师收到小组组员的信,进而研究4种交流文化——话语霸权、冷嘲热讽、极端集体主义、畏惧害怕,进而研究安全的合作环境。)

4.右脑学习。研究表明,人左右脑的分工是不同的。有人这样比喻:“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于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象力极强;不善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左脑人”将被电脑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在创造一种“右脑学习”的可能——一种富有艺术感的学习。

网络课程主要以录像为主,多是“画面+声音”——大家一边看录像画面,一边听录像声音。而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组成,它将录像中说话的声音转换为轻松的音乐,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能让人平静下来;阅读简洁的文字代替听解说,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不论是集体培训,还是个人自学,你都会看到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与常见的网络相比,微课程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随时随地播放,遇到问题马上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微课程。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5.成长方式。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教师一般都有固定的写作任务,但写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1)论文与故事:不论书写还是阅读,教师都更喜欢故事,但现实似乎在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师写论文,背景、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用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来要求教师,是不是不太现实?(2)数量与质量:笔记、心得、论文、故事„„类别不少,但质量关注不够,缺少引领、点评,更缺少课程化开发,所以故事写了不少,但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3)成果与传播:教师的文章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因为缺少再开发的意识,最终成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经验背后的策略、策略中的风险、经验推广的关键元素等研究得不够,所以最终“典型经验可以打动人,但很难复制”。

微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师成长方式的变革。再举一个读书的例子:吉林希望小学以前鼓励教师读书、写心得体会,后来要求教师研发微课程,将书中作者的策略或好故事用微课程的方式梳理出来。这样一来,教师阅读的数量少了,但是深度却不一样了。比如他们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策略开发成《阅读的策略》、《教学的策略》等10集微课程,将雷夫的故事转化为策略,这样大家学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也实现了“教师由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的转变。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三、微课程的研究

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1. 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

微课程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课题意识。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下而上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2.设计:用高效课堂理论助推

其实,教师一直在与研究打交道,比如写教学设计。微课程研究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行动,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行动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研究。当教师以学生立场、生命立场来设计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就是“教学即研究”的理念。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原来的那种“少、慢、差、费”的无效教育而言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学生直接面对教材,将教材还原为“生活”,关键是主动学习;二是将教材还原为课程资源,还原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形成高尚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常的教学小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转化为研究课题,而设计就要选择高效课堂的模式。

微课程研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更强调高效课堂理念的支持。教师选择何种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充电。 3.行动:既要执行,更要再创造教学行动是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如果设计的方案是一个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展示,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展示。就教师的展示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就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灵活调整方案。

就合作者而言,展示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微课程研究不仅要设计方案,而且更要注重再创新。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 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创意者、合作者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4.反思:用“我口”说“我心”

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是贯穿始终的。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微课程研究既需要教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报刊上的公开发表,也包括了教师与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教师要善于用个性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或困惑,这就是用“我口”说“我心”。“发表”自己的教学故事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对合作者而言是共鸣与分享。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

四、成果化的过程

1.寻找价值点:从众多繁杂的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价值素材”不包括背景、理论,只针对具体的故事与策略,形成基本素材。 2.梳理价值点:面对众多的素材,进行再一次梳理,如果是故事,只选择一个;如果是策略,选择一个主题的。不论什么,都要选择有创意、易操作的素材,删掉大家都在知道的或都已使用过的。 3.提升价值点:基于基本素 材,进行再开发,素材的不同,梳理角度不同:(1)故事类:①追问过程:故事中间是不是还有什么波折?②追问方法: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方法,我是不是没有意识到?③追问提升:这些方法是不是可以梳理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做法?能不能拓展到其他人或事的上面?(2)策略类:①策略追问:究竟怎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办法?②风险追问,如果这样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再有新做法?

4.形成脚本。基于上述的追问,形成了有价值的故事,做成脚本,进行课程化开发。

纵观所有“微课程”的开发过程,可以有下面四方面的收获: 第一是使用价值:开发出的微课程可以直接使用,教师可以用到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也可以用于学校教研活动; 第二是思维价值:微课程因其独特的视角,有助于走出思维定势,拓宽思考问题的角度,寻找新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三是成果价值:可以此模式开发已有成果,这样有助于统一话语体系,大问题小视角,小问题深追问,返朴归真,积累真正资源库。 第四是欣赏价值:微课程音乐美,画面精,放松中陶冶情操,休闲中快乐学习。

五、微课程的落实

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机制,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氛围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微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校本微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第二,体验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微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科作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微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微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校本微课程研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微课程研究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学校要制定翔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促使微课程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课程。对于典型的小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学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自制教具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进行比较,一方面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另一方面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网站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3.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反思应贯穿于微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实践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微课程后记。在后记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微课程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用微课程记录自己教学故事,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六、制作的15条建议

1.时刻注意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知识点; 3.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 5.有提示性的信息;

6.微课程是整体教学中的一个元素,注意整体的设计; 7.有恰当的提问; 8.结束时,有一个总结; 9.用字幕的方式做适当的补充;

10.让孩子养成在学习单的指导下看视频的习惯; 11.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与相关的信息资源联系起来; 12.开始一门课程时,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13.让学生了解主讲老师的信息,激起对老师的好感; 14.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策略; 15.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 微课程是一扇窗,通过它,我们能发现思考的力量,研究的力量,解决的力量,我们更能从中感到我们的研究正是从这一个个小问题开始。 研究之路没有终点,但时时处处都是起点。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就不知不觉地走上愿我们共同踏上美妙的研究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一主题班会推荐下一篇:常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