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重点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效应和满意度影响。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入住NICU新生儿80例。根据随机排号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体会

【摘 要】 目的 对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疼痛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90例出现疼痛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疼痛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疼痛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症状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新生儿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疼痛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整体护理;疼痛症状;重症监护室;新生儿

在临床上无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在出生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感受疼痛能力[1]。疼痛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接受致痛性操作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新生儿,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治疗期间需对其进行适当的针对性护理,以便使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明显减轻[2]。本次研究对整体护理在出现疼痛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治疗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90例出现疼痛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中男26例,女19例;新生儿月龄1-7个月,平均月龄(2.6±0.5)个月;新生儿体重3-12kg,平均体重(4.7±0.8)kg;观察组新生儿中男24例,女21例;新生儿月龄1-9个月,平均月龄(2.8±0.6)个月;新生儿体重4-14kg,平均体重(4.9±0.6)kg。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以及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9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重症监护疼痛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而后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症状控制效果、重症监护时间、疼痛症状控制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1.2.2 整体护理方式 整体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对导致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出现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探查;②护理人员应该有意识增强新生儿疼痛防范意识;③改善重症监护室的基础设施和环境;④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帮助新生儿取舒适体位;⑤加强巡视,经常对新生儿进行抚摸[3]。

1.3 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肢体不存在任何应激性表现,没有对重症监护治疗造成任何影响;有效:肢体存在程度轻微的应激性表现,虽然对重症监护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相关操作能够继续进行;无效:肢体存在严重的应激性表现,重症监护治疗无法正常进行[4]。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控制效果 常规疼痛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中有13例新生儿的疼痛程度控制效果评价为显效,有效者20例,无效者12例,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儿经整体护理后,疼痛控制效果评价为显效者17例,有效者24例,总有效率为91.1%,显然观察组疼痛控制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2.2 疼痛症状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 对照组新生儿经(5.74±1.47)d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控制,共计接受重症监护治疗(8.94±1.53)d;观察组新生儿经(3.16±1.08)d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控制,共计接受重症监护治疗(6.23±1.62)d。观察组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在重症监护期间,对照组中有11例患儿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观察组中有2例患儿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3 体会

疼痛指的是一种包括感觉和情感在内的主观感受,新生儿由于不具备对疼痛进行具体叙述的能力,导致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忽视他们的疼痛感,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使其疼痛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提高人们对疼痛进行防治的科学意识,使临床更加重视防治新生儿疼痛[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疼痛控制效果,且有效缩短了重症监护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金调芬,李文洲,潘文钦.不同体位足底采血对新生儿疼痛反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0(2):114-115.

[2] 赖绎棋,刘小平,张娟英.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两种采血方法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2(7):980-981.

[3] 刘刚,袁立霞,靳瑞.音乐治疗的最新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9,9(4):141-142.

[4] 周立新,李轶男,温伟标,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4(26):708-709.

[5] 王东浩,王伟,王勇强,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4(2):151-152.

作者:王琳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效应和满意度影响。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入住NICU新生儿80例。根据随机排号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抑制时间和N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N-PASS评价明显降低且分数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对新生儿家长的评价更高(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相比组的七十,研究组略高(P<0.05)。由此得出结论,对刚进入NICU的新生儿进行疼痛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感,减少新生儿在NICU的停留时间,提高新生儿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新生儿疼痛

引言: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受到外界疼痛刺激时,极易引发全身性的反应。入住NICU的新生儿,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治疗。治疗所引起的疼痛,分为急操作性疼痛、慢性剧痛和急性持续性剧痛三个类别。NICU为无陪护病房,新生儿家长不能对其实施监护。所以,护理人员作为婴幼儿的直接陪护者,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疼痛护理意识与服务能力,对婴幼儿疼痛实施护理干预。为对NICU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对策与疗效做出更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对近八十例新生儿进行了分类比较。得出以下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一、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1、对NICU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专业水平。

2、做好对NICU的密切监视工作,并做好对新生儿的保护工作,避免发生意外,对新生儿的安全造成威胁。适当地对新生儿进行心理安慰等,利用各种肢体接触的心理安慰,促进B﹣型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改善自身迷走性神经的紧张感,发挥出5﹣羟色胺的价值,以满足新生儿情感需要,有效安抚新生儿的身体以及心理。

3、通过对新生儿哭闹、面部微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进行的观察,对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划分出疼痛等级,以此作为护理方案制定的标准。

4、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温度和湿度调节到舒适程度。要注意保证房间灯光柔和,尽量避免噪声对新生儿的影响。在室内播放适合新生儿的音乐,促进新生儿的良好睡眠,使其保持充足的休息。

5、采取鸟巢式的护理办法,对新生儿加以包裹,通过模拟新生儿熟悉的母体环境来缓解其紧张、不适的感受,以此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6、多对新生儿进行触摸和按摩,使其感受肌肤接触时的温度,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增加舒适感。

7、给予新生儿安慰奶嘴,引导其进行非营养性吮吸。通过增加口腔运动,促进唾液分泌,刺激脑垂体运动,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新生儿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减少体力消耗。

8、尽量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利用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其提高对致痛性操作的耐受度。

9、给新生儿喂食蔗糖水,通过对感官进行刺激,产生甜味,起到镇痛作用。

10、不断调节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体位,以保证新生儿处于一种相对适宜的情状态下。

二、新生儿感知疼痛的特点

首先,尽管新生儿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感知痛觉,但由于其自身神经并未充分发育,所以,对于新生儿的疼痛过敏反应相比于成年人来说会更加强烈。其次,由于婴幼儿本身也对痛感的刺激会产生较强烈的反应,且时间也较长。护理中错误或错误所产生的重复疼痛会使得新生儿疼痛敏感性的程度越来越明显,给其本身的应激调节系统发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新生儿逐渐出现了疼痛的敏感性情况,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疼痛过敏情况的发生。同时重复疼痛刺激也会给新生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应激调控系统同时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其本身的大脑神经等神经结构同时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原发性痛觉过敏等情况,给其神经结构的正常功能发育与重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疼痛感的来源

1、新生儿自身所具有的病症以及产伤。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产伤属于新生儿出现疼痛感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另外,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通常具有身体骨骼、支气管等的一些病变,所以,他们自身也会不停产生疼痛感。

2、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侵入性操作以及致痛性操作。在开展护理过程中,如吸痰等一些动作会为新生儿产生疼痛影响,同时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措施不良、撕拉粘胶布,以及体位不正确等均可以形成疼痛影响。在开展治疗中,足底采血等一些侵入性动作也会引起新生儿出现剧烈的疼痛应激反应。

3、外部环境的刺激。新生儿及重症监护室也可能造成较多的噪声影响,且光线比较强烈。婴幼儿重症监护室噪音必须限制在不大于四十五分贝的范围,这样的条件对婴幼儿而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条件。另外,明亮的灯光也可能增加疼痛刺激,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

护理人员要根据其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等加以仔细观察,评估新生儿的疼痛程度。保持治疗环境舒适,并避免光线和噪音对新生儿的刺激,可降低新生儿紧张、不安等情绪,保证新生儿休息和睡眠质量,使其保持体力的充足,缓解其疼痛感。同时,需要给予新生儿舒适的体位,通过研究发现,给予新生儿舒适的体位可以有效减轻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配合各项操作的程度。护理人员也可以将手置于新生儿的头顶和脚部上,让身体形成屈曲体位,因为这个体位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采用鸟巢式护理以及抚摸和接触护理,可为新生儿提供熟悉的环境,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可缓解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而引导新生儿进行非营养性吮吸,可以刺激口腔运动,分散疼痛注意力,使新生儿保持安静。

四、总结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内容,对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实施相关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新生儿地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配合度进而增加新生儿父母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巍.欧洲18国NICU住院新生儿持续疼痛的评估情况[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8):534-534.

[2]戴桂凤.NICU新生儿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4):175-179.

[3]王亚静,李杨,孙静,等,新生儿重癥监护病房患儿操作性疼痛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34(11):20-23.

作者:何敏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救治对象为危重的新生儿,其中主要为低体重新生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对危重新生儿的救治难以避免无法救治、新生儿死亡的现象。此时,必须提供临终关怀护理,一方面减少新生儿临终前的疼痛,一方面缓解新生儿家属的痛苦。现今我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方面已经获取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终关怀护理重要性,以及具体临终关怀护理措施等方面,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临终关怀护理

我国当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不仅仅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为目标。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救治的同时,一般均会避免新生儿及其家属产生悲痛,更重视避免对新生儿未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救助时,一般面对比较棘手的、难以有效治疗的情况均会采取终止治疗的方式。此时,新生儿的死亡成为了难以避免的现实事件。该时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全体医护人员必须要帮助新生儿的整个家庭度过最痛苦的使其,提供高质量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临终关怀护理。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床关怀的必要性

国内外对新生儿出生后的死亡现象均比较关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对其近出生后1年左右死亡的30000名婴儿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以上的婴儿均在新生儿时期出现了死亡。我国临床对新生儿死亡时期进行研究后发现,早产应该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因早产儿死亡的新生儿要远远超出足月死亡的新生儿。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的新生儿,其病死率则越高。当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危重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十分关注,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新生儿以及家属的痛苦。为此,有必要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不仅仅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更对其家属进行精神、经济、生理方面的全面护理服务,以缓解其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多方面疼痛,提高新生儿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方面,我国诸多学者均从对患儿提供疼痛舒适护理、为患儿家庭提供家庭支持、帮助患儿父母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措施作出研究成果的综述:

2.1 疼痛舒适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当中,对新生儿进行疼痛控制十分重要。何悦等(2015)认为,新生儿最先发育的感官为触觉,一般胎龄在31-36周左右的新生儿均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若对危重的新生儿停止治疗,近70%以上的新生儿均会在停止治疗后感受到明显的疼痛[1]。此时,医护人员必须对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即为新生儿提供镇痛治疗。治疗中包括了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两种方式。采用藥物镇痛时,一般从停止治疗开始便对濒死的新生儿注射1-2mg的吗啡,注射时间为10-20min。采用非药物镇痛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其父母提供比较安静、光线比较柔和的病房。同时可以采用音乐疗法、非营养式的吸吮等措施,帮助患儿有效的环节疼痛。另外,在危重新生儿的舒适护理方面,可以对其实施口腔护理、及时更换尿布与衣物、保持身体清洁等。

2.2 提供家庭支持护理

在危重新生儿进入重症监护室至离世后的12周内,医护人员均需要对其予以家庭支持护理。王丽娟等(2014)在其研究中将该段时期对患儿家庭提供的支持护理分为了两个主要阶段,即入院治疗阶段和患儿濒死阶段[2]。根据前人的研究理论,临床认为在患儿入院接受治疗阶段,医护人员必须首先向患儿父母说明了能遇到的病死情况,并且强调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即帮助患儿父母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避免出现过重的心理悲痛。在患儿濒死阶段,患儿的父母一般均会处于较高的应激状态。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儿父母的其他家人、朋友、社工等共同对其进行支持护理。通过两个阶段的临终护理关怀,将能够影响患儿父母的最终情绪。

2.3 帮助父母提供关怀护理

扈红蕾等(2014)的研究当中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帮助危重新生儿父母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时,必须注重与危重新生儿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对其作出的决定表示尊重[3]。与此同时,可以对需要实施的临终关怀措施进行简单的讲解。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时,首先应该为危重新生儿的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患儿父母由于新生儿在濒死时出现肤色变化而出现的恐慌。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儿父母通知其他的家属,允许其进行一一的探视与告别。此外,帮助患儿父母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按照患儿父母的医院帮助其留存患儿的头发、手足印、照片等,便于让家人怀念。护理当中更应该注重于患儿沟通时的说辞,例如“死亡”、“濒死”等词语,需要用“状态不是很好”等词语进行代替。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遇到新生儿死亡等现象。在危重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不能够接受有效治疗,必须停止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儿做好疼痛舒适护理。同时与患儿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尽量减缓患儿父母悲痛的心情,按照患儿父母的最终意愿,留下患儿最后的一点纪念。此外,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对患儿家庭进行支持护理。由于患儿的死亡,其父母必定会产生悲痛的心理,并且会产生高度的应激情绪与行为。此时,医护人员必须结合一起能够结合的力量,减缓患儿父母内心的压力,帮助其度过难关。由此可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何悦, 陈京立.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现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14(07): 29-32.

[2] 王丽娟, 贾建珍, 王海荣. 新生儿临终关怀的全程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08(24): 162-163.

[3] 扈红蕾, 张艳玲. 新生儿、儿童、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特点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1(23): 3673-3674.

第一作者:谭育东(1993-),男,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新生儿护理

通信作者:高蕴祺

作者:谭育东 黄希 高蕴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影全球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师才学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