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案例评析

2022-08-17

第一篇:作业设计案例评析

初中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1、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答:对于家长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请个家教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掌握文化知识。当今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有偿家教便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家教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为他人提供家教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在家教过程中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能力。作为一个商业的行为他不可避免的以有偿来计算的,所以社会要加强监督,政府要规范定价。从家长的角度上来看,家长更多要考虑到孩子的态度,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觉得比提高成绩更重要。家长不应该盲目的为子女找家教,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给孩子加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真的需要家教的,家长也要精心选择素质高的教师。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其健康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责任制,防止教师课堂上少讲,课后挣黑钱。

2、据调查93.1%的教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你觉得教师压力体现在哪些地方?谈谈缓解自身压力的策略。

答: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一)学校因素:这是研究者普遍认为的教师职业压力的最主要的压力源。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量太大、学生难教育、升学压力大、领导不正确评价、教师间竞争激烈、学生考试不理想、学习评职受阻、班级管理不成功、同事间不正当竞争等。这些学校的因素就原因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由于学校管理和条件给教师造成的职业压力。

(2)由于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而引起的教师职业压力。

(3)学校的人际关系可能影响教师的心态,促使压力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教师职业压力源中占第二位的压力来源。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低、与家长关系难处理、家庭不支持等。关于社会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

(1)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待遇导致教师压力。 (2)社会的变革使教师感受到压力。

(3)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使教师感到压力。 (4)教育的改革和变化造成教师的压力。

(三)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价值无法实现和课堂教学不受学生的欢迎。 (1)教师过高的期望。 (2)能力素质。

(3)教师过强的感受能力。 缓解自身压力的策略有:

(1)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2)推移时间遗忘法———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3)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4)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5)众人面前理智法——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

(6)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7)音乐与生理保健法——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8)自信自主激励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始。

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没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关键在于:机会对人是均等的,只有在准备中等待机会,才能善于抓住机会。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情绪、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难和压力视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将危机当作机遇的起点,那么,你就能积极看待人生的苦恼。

第三,你所承担的任务或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千万不要与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对抗,而是尽力保持平静的心情。

3、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才的,具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成功的。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拥有相对于自己或是相对于他人的智力强项,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发现、培养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以强项带弱项的学习,构建自己的优势智力组合,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不依附于包括家长、教师、同学在内的任何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就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窒息学生的思想。

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不过我们认为那些“差生”可能就是另一方面的“优生”;只不过我们教师的培养观太差,没有发现他们的闪亮点。爱迪生,大家公认的发明家,儿时也是“差生”。中学教育更应该注意这些,因为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去教学,不仅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快乐教育,人人成功”也就是实施快乐教育,是教学相长的快乐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一道走向成功,取得双赢的局面。

“差生”,这个名词的确无法考证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它的存在却像“魔杖”一般,导致了多少心灵暗无天日,多少童真烟消云散,多少希望茫然了无,多少生命含冤九泉……谁制造了“差生”?

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者都在关注和研究“差生”问题。一方面教育在费尽心思地转化“差生”,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正在层出不穷地制造“差生”。这是多么令人迷茫和痛心的事啊!我一直从事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成功学习的研究工作,自然特别倾心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研究。济南市七里山小学的校长转给我一部书稿,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这部书,在我翻阅的过程,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

4、你觉得尊重学生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1.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 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4. 尊重学生的隐私

5. 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三)尊重学生与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

广大教师要增强自己作为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改变传统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加以尊重、理解,真正地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要关心和了解学生,教育家卢梭曾经指出: “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 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常言说: “ 严师出高徒。 ” 古人又云: “ 教不严,师之惰。 ” 要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严格要求学生。

5、举例说明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 答: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二,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三,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它是以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为前提。这个引导者,它有双重意义:既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又是知识的引导者。在这里,我只谈后一个方面。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是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去怎样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例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课中的“学会交往一课”中讲到“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教师采用了正反方的论辩方式,激活课堂气氛。当个别学生走入过生日应该讲排场,摆阔气的误区时,教师只用简单的几句话引导:多听听别人的讨论,换个角度去思考,(你是过生日的、你是被请的、你是未被请的)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很快走出误区,此课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就是说,当学生登山时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登攀。总之,引得要巧,导的要妙,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者轻松,学者愉快。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位置是学习中的一员,读书,有教师的声音;讨论,有教师的参与。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的意见只是一个学习者的意见,不是标准答案,更不能强求一律。决不能像变色龙那样,做给别人看时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日常学习当中,仍放不下老师的架子。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这不仅具有教学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 自主性 2. 探究性 3. 合作性 4. 问题性 5. 实践性 6. 个性化

(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应用的几种现代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3. 研究性学习

(三)新课改中教变,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答: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教师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态度、方式等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师德素养。在新时期,对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师德素养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为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爱护、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保证教育公正、公平地对每一个学生;明确认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体谅、宽容学生的缺点;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慎重使用惩戒,对于体罚一定要杜绝使用。

一、要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关心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孩子们都很单纯,经常是老师的一个小动作或一句无意的话会给孩子造成伤害或给他们带来温暖。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手臂摔破了皮,我发现后很心疼,就摸了摸他的伤口,让他下次要注意些。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我们花一点心思去关心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从而也会很喜欢你了。

二、要尊重学生

很多人认为应该“尊师重道”,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学生被老师批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后进生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真心的尊重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平等地位,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信任学生

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能增加学生自己的自信心。我曾经有个学生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写作业了,当他告诉我时我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请尽快补好交给我就行。”他很快就补交给我了,而且从那以后,他后来再也没不交作业,还当上了课代表。直到两年后他妈妈和我谈起这件事我才知道就因为当时我对他的信任,让他认为他不能辜负了我的信任,而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次的作业,并且养成了检查作业的好习惯。而且他也非常信任我,非常愿意听我的话,上我的课。因为这样他才取得后来的好成绩。可见信任是和谐的桥梁,连接着老师和学生的心灵。

四、要真诚对待学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能分辨出老师的真诚度。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们就要从言行两方面做起。

1、真诚地与学生沟通。沟通是最快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在班上我提倡民主,广开言路。在课堂上,一旦学生找出我的错误,比如偶尔多音字读错了,偶尔奥数题算错了,只要学生指出我一定虚心接受。课后我也会找个别学生谈心,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当然,民主并不代表盲从。因为他们毕竟还小,有的事情还看得不清楚。因此,若他们批评的对,我主动认错并改正;若批评的不合理,我则给予适当的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可,让学生口服心服。事实表明真诚民主的沟通利于加强师生感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真诚地与学生交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老师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实际行动对待学生。

五、宽松的教育环境

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使许多教师不得不增加作业,并通过体罚,辱骂等手段希望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样使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工具,抹杀了他们的个性与爱好,甚至导致学生和老师、家长唱反调。反而事与愿违。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发挥潜力,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可以做到这点。让我们用自己的真诚去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7、谈谈你在学生评价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答:

一、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从课堂学生的参与意识来评价学生。由于新课标在教育理念上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传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学生,故而学生在课堂只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就足够了。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死记和机械地训练,而是注重如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提问、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动手动脑频率、对课堂实验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与同学交流的能力,这些都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的一些参考。

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评价。 从社会实践中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学生。新课标较为注重培养学生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评价学生。

从学生的检测情况来评价学生。检测可分为随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等,教师可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学生。但这个评价与传统教学的评价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评价学生的其中一个标准,它只是学生综合评价的参考之一。

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在学校期间与同班同学接触的最多,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最为了解,对于某一位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主动性都较为清楚,让学生对学生互评,即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助、互促的动力,使学生有一个竞争的对手和学习的伙伴。

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评不是指期末的自评,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自我反思,检测中对于做错的题,不是由着它不了了之,而是对自已出错的地方认真分析,进行自我的查漏补缺,为自已有一个质的飞跃打基础。

四、家长眼中的学生。现在的学生与家长普遍缺乏沟通,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不外乎是学生的学习如何等,至于学生喜不喜欢学,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学习方法是否恰当等,家长们很少关心,甚至没有过问。而家长对学生的评语通常是不写,要么就是写满一些诚恳地要求教师严厉执教的话语……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正是这些现象使得学生学习上较为被动,他们总认为学习是老师和家长的事,考试好不好与他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通常在考试的时候会出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现象。消除学生这种心理状态最好的方法是家长与学生多些沟通,使学生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也鼓励家长多些用欣赏的眼光来挖掘学生的优点,评价学生时要多说优点少说缺点,多鼓励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标承认差异,每个人因各自智力领域的不同,特长不同,优点不同,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就有了差异,而这些都一些很正常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作为老师我个只需不断地挖掘出学生的优点使其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肯定其优点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正确地认识评价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充当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能愉快地、自信地学习。

8、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处理家长与教师关系的。

答: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教师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教师和家长交往的程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重视家校沟通,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探寻多种形式、深层次、有效的沟通,并且对于那些特殊家庭的儿童要特别的关怀,关心爱护他们,扭转特殊家庭对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

重视家校沟通,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有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家访

家访就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走访学生家长,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长的状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成长历程,同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等。

(二)家长会

家访有利于解决学生存在的具体的个性问题,家长会显然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家长会对于家校沟通,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思想,指导家庭教育并争取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学报告会 2. 期中交流会 3. 期末总结会

(三)学校开放日、展示日 学校在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或者参与教育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其中,学校开放日一般是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班级开放日不定。一般开放日安排 主要活动的内容是:

( 1 ) 学校概况介绍,如学校集体获奖名次、奖旗、奖状、奖杯、证书和活动剪彩,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征求学校办学意见等。

( 2 ) 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厅等。 ( 3 ) 家长来校听课、参加主题班会等。

(四)家校联系簿,又称家校联系手册 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教学实际设计的一种记录手册。具体内容应该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探讨而定,并形成一定制度,以保障其长期顺利进行。

9、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命题是科学的,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不断地促进着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自主、主动发展”。如果“教”是这样的一种“教”,而且“不限 于认知和知识教学”,“指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那么我自然拥护并提倡“教是为了不教”了。

新课程把教师的作用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上,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而“教是为了不教”(其实叶圣陶先生把这句话变成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还不具有这种超越的理念。所以我们思考这一问题,应该认清那句话产生的背景,认识到现在的教育理论发展与那时的不同。那时的教育不像现在这样,有了网络,有了世界一体化的快速时空,有了地球村的说法。所以在思考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可否定,应该从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当然也不可拿着这句话,当作法宝。新课程教师应该把其看到一个教育的起点,让其升值为新理念,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所用。过去,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堂,也曾反复讲述这句话,为什么要讲这句话?因为我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是对许多老师课堂讲得太多,是对许多老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来认识的否定。所以,我从这角度来教学。但从现在的教育理论来看,这种说法也不落后,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课堂老师讲的还是很多,现在许多老师还是无法快速做到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这句话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在对我国教育教学史的学习看,任何时期的教育理论都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可放弃时代背景,应该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前教育家的思想。以找到一个最基础的教育教学规律。我想这也是作为教育者的一个目标吧。

10、举例说明“身教重于言教”。

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道理。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一种影响,一种教育。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习惯上都多多少少保持着某些教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仿性强,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依恋感。加上教师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使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例:“树榜样,找差距”,同学们列举了班中的许多好人好事,正当学生深受感染,觉得自己生活在友爱之中,决定效仿榜样时,一个学生突然说了这样一番话:“学校规定校内不准骑车,我们学生倒是做到了,可我发现很多老师并不遵守这一规定,公然在学生面前骑车进出。学校规定学生要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他们更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我想对全体老师说一句:身教重于言教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的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找起老师的碴来:“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学校再三强调要我们唱响国歌,可老师们非但不唱,有的甚至还聊天呢!”“学校提倡要‘你丢我捡’,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可有的老师对地上很大的废纸、果皮熟视无睹!”“学校要求学生要穿戴整齐,注意形象,可有的老师敞开着衣服,一点也不庄重!”……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价值取向、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熏陶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切不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而应该时时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 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要求学生言行文明,自己就得说话文雅,不乱丢粉笔头;教师要求学生讲究卫生,自己就得案几齐整,不随地吐痰;教师要求学生热爱集体,自己就得维护学校荣誉,不给学校抹黑;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作业,自己就得认真备课、批改,不敷衍了事;教师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得兢兢业业,对教学工作孜孜以求……总之,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高雅的形象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二篇:《保险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作业-评析

(一)某轮载货后,在航行途中不慎搁浅,事后反复开倒车,强行起浮,但船上轮机受损且船底划破,使海水渗入货舱,货物部分损失。该船驶至邻近的一个港口船坞修理,暂卸大部分货物,花费了10天时间,增加支出,包括员工工资。当船修复后装上原货启航后不久,A舱起火,船长下令对该舱灌水灭火。A舱原载文具用品、茶叶等,灭火后发现文具用品一部分被焚毁,另一部分文具用品和全部茶叶被水浸湿。试分别说明各损失的性质,指出投保何种险别,保险公司才负责赔偿? 评析:(1)单独海损:搁浅造成的损失;A舱被焚毁的一部分文具用品。因为该损失是由于风险本身所导致的。共同海损:强行起浮造成的轮机受损以及船底划破而产生的修理费以及船员工资等费用;A舱被水浸湿的另一部分文具用品和全部茶叶。因为该损失是由于为了大家的利益而采取的对抗风险

(2)投保平安险,保险公司就负责赔偿,因为平安险承保共同海损;对于本案中的单独海损,是由于搁浅和失火意外事故导致的,意外事过导致的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承保范围。

(二) 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共同安全,往舱内灌水,火被扑灭。但主机受损,无法航行,船长雇用拖轮将船拖回新港修理,修好后重新驶往新加坡。损失共有:1)1000箱货被火烧毁;2)600箱货被水浇湿;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拖轮费用;

5)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上人员的工资。问:(1)从损失的性质看,上述损失各属何种损失?为什么?(2)根据CIC条款规定,在投保何种险别时(最小险别)保险公司应负责赔偿上述损失?

评析: 1.(2)(4)(5)属于共同海损,因为以上损失是为了对抗危及船货各方共同安全的风险而导致的损失;(1)(3)属于单独海损,因为该损失是风险本身所导致的后果。

2.在投保平安险时,保险公司即予以赔偿,因为平安险承保共同海损,以及意外事故导致的部分损失。

(三)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一批货物,装运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总值

110%投保平安险, 6月初货物装受顺利开航。载货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2100美元。数日后,该轮又突然触礁,致使该批货物又遭到部分损失,价值为8000美元。问:保险公司对该批货物的损失是否赔偿?为什么? 评析:应该赔偿。因为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2100美元,属于自然灾害引起的部分损失;该轮触礁,致使8000美元货物损失属于意外事故引起的部分损失。

本案投保的平安险承保范围中包括:运输工具如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四种意外事故,在此前后,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因此保险公司对该批货物的损失应该赔偿。

案1:1994年2月,中国某纺织进出口公司与大连某海运公司签订了运输1000件丝绸衬衫到马赛的协议。合同签订后,进出口公司又向保险公司就该批货物的运输投保了平安险。2月20日,该批货物装船完毕后启航,2月25日,装载该批货物的轮船在海上突遇罕见大风暴,船体严重受损,于2月26日沉没,3月20日。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向保险公司就该批货物索赔,保险公司以该批货物由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为由拒绝赔偿,于是,进出口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偿付保险金。问题:本案中保险公司是否应负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应负赔偿责任。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海运货物保险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基本险是可以单独投保的险种.主要承保海上风险造成的货物损失,包括平安险、水渍险与一般险。平安险对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不予负责,除非运输途中曾发生搁浅,触礁、沉没及焚毁等意外事故。平安险虽然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负赔偿责任,但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应负赔偿责任,本案中,进出口公司投保的是平安险,而所保的货物在船因风暴沉没时全部灭失,发生了实际全损,故保险公司应负赔偿责任,其提出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案例3:某外贸公司进口散装化肥一批,曾向保险公司投保海运一切险。货抵目的港后,全部卸至港务公司仓库。在卸货过程中,外贸公司与装卸公司签订了一份灌装协议,并立即开始灌装。某日,由装卸公司根据协议将已灌装成包的半数货物堆放在港区内铁路边堆场,等待铁路转运至他地以交付不同买主。另一半留在仓库尚待灌装的散货,因受台风袭击,遭受严重湿损。外贸企业逐就遭受湿损部分向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公司拒绝。对此,试予以评论。

保险公司不需赔偿,因为根据保险责任起讫条款,保险责任在货物到达目的地进入指定

仓库时终止,而本案中的货损发生在仓库内,所以不属于保险公司责任范围。因为海运保险是保海水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的,这批货已经到了目的港的仓库,是在陆地上损失的,所以不能赔付。 另外,保单的条款里面都有注明,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时候不赔付。台风,地震,战争,都是不可抗力,所以造成损失都不能赔付。

案例4:某远洋运输公司的“东风”号轮在4月28日满载货物起航,出公海后由于风浪过大偏离航线而触礁,船底划破长2米的裂缝,海水不断渗入。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船长下令抛掉一部分货物并组织人员抢修裂缝。船只修复以后继续航行。不久,又遇船舱失火,船长下令灌水灭火。在火被扑灭后发现2000箱货物中一部分被火烧毁,一部分被水浸湿。在船抵达目的港后清点共有以下损失:(1)抛入海中的200箱货物;(2)组织抢修船只而外支付的人员工资;(3)被火烧毁的500箱货物;(4)船只部分船体被火烧毁;(5)被水浸湿的100箱货物。试问:

(1)以上的损失各属什么性质的损失?说明原因。

(2)投保什么险别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给予赔偿?为什么?(指CIC的最小险别)

1.(1)抛入海中的200箱货物;(2)组织抢修船只而外支付的人员工资;(5)被水浸湿的100箱货物,属于共同海损,因为以上损失是为了对抗危及船货各方共同安全的风险而导致的损失;(3)被火烧毁的500箱货物;(4)船只部分船体被火烧毁,属于单独海损,因为该损失是风险本身所导致的后果。

2.在投保平安险时,保险公司即予以赔偿,因为平安险承保共同海损,以及意外事故导致的部分损失。

案例5:我某外贸公司进口一批货物,卖方向我国保险公司按CIC条款办理了货运保险。载货船舶经苏伊士运河曾一度搁浅,后经拖轮施救时又遭遇暴风巨浪,导致卖方交运的2,000箱货物中有400箱货物遭不同程度的海水浸湿。试问:(1)拖轮费用和400箱货损属于何种损失?(2)在投保何种险别时,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3)如果在苏伊士运河未发生搁浅,在投保何种险别时,保险公司才对暴风巨浪导致的损失负责赔偿?为什么?(指CIC的最小险别)

(1)拖轮费用,属于共同海损,因为以上损失是为了对抗危及船货各方共同安全的风险而导致的损失;400箱货损,自然灾害导致的部分损失,属于单独海损,因为该损失是风险本身所导致的后果。

(2)在投保平安险时,保险公司即予以赔偿,因为平安险承保共同海损,以及运输工具如发

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四种意外事故,在此前后,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3)如果在苏伊士运河未发生搁浅,在投保水渍险时,保险公司才对马六甲海峡发生的损失负责赔偿。因为水渍险承保自然灾害的部分损失。

例6:某外贸公司出口货物,目的地美国纽约,双方同意保险加成率10%,保险险别为一切险,该批货运抵美国纽约卸下时,发现部分货物发生损失,损毁率达到30%,经检验确认原因是途中货物受潮受热导致。问保险公司对损失是否应予赔偿?

损失原因为受潮受热,这属于海运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对此损失应予赔偿。

案例7:某出口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向保险公司投保水渍险,货物在转船过程中遇到大雨,货到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货物有明显的雨水浸渍,损失达70%,因而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问:我方能接受吗?

不能接受。货物被雨水浸湿属淡水雨淋险范围;保险公司和卖方对货损都不负责,由买方承担损失。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地区:晋城市沁水县 姓名;侯三霞 班级:沁水县东关小学

一、请简述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答:基本内容是: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

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核心与灵魂: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答:我认为胡老师砸手机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有点过激。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配备手机是相互及时联系的需要,初衷是好的,然而,贪玩且自制力差的学生,未把手机上的一些先进功能用于学习,而是用于消遣,这就产生了弊端。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加以引导,多沟通,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用手机,而不是简单一纸禁令,让学生不去接触先进的科技产品。“屡教不改,便一砸了之”的做法其实不妥。从法律角度讲,老师无权损坏学生的财物,甚至连没收学生手机的权力也没有。虽然老师砸学生手机后收到的“成效”是客观存在的,但若以此判断该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未免太过片面。因为老

师“一砸了之”不仅切断了双方沟通的前提,而且这种无法律保护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对他们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产生错误的引导。从长期效果上讲,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强行遏制,远不及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时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 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爱能转变一个人。转变人的方式有很多,仇恨、妒忌、虚荣、冷漠等等也可以,但他们带给人的是痛苦,是一种发泄。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是让人追求知识、真理、幸福,只有用爱才能春风化雨般地进入孩子的内心,带给他们知识和快乐。”的确是这样的,在我从教20多年的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点,记得有一年我刚接到的三年级班中有一位失去母亲的孩子,一次上课时我发现这孩子萎靡不振,就走过去用手轻轻摸了他的头一下,很烫。于是我赶快把孩子带

去看医生,医生说需要打针,我很自然的抱着他并安慰他不要怕,打完针有拿了些药,我把他领回我的住宿给他倒水吃药。等他病好后,我发现这孩子变了,学习特别的认真,做事也十分的积极。直到在一次作文中我才知道,这些改变都与我的关爱有关,孩子在文中这样写到:“我生病了,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特别是老师抱我打针时我感到非常的温暖,我好想喊她一声妈妈。我的老师太好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我的老师妈妈。还要像她一样去关爱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孩子。”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的: “ 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有理智。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关爱要公正、要坦荡,不偏袒和包庇任何一位学生。“教育是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

和而严厉的、热爱美好的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们。”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首先,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其次,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三是对学生不仅做到爱得得体,也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爱学生,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该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去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积极向上地、幸福愉快地生活。

总之,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四、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

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人事。

答:本案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品德形成加以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落实到具体案例中他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

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不再只重所谓的“结果”。设计体现出了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设计,一方面是宏扬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见的意图,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

2、在合作学习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小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交流,不断扩展和

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健康成长。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不能被“神圣化”。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赏识者,不是教育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有人说:由于现行教育评价的终极标准——高考没有变,所以素质教育就很难切实开展。作为一线教师你对此如何认识,列举你自己推行素质教学或者你观摩的一课堂教学案例。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 素质教育乃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走出主知主义的围攻羁绊,摆脱功利的束缚,实施价值引导,培养个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转型期的一种主导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目的性价值标准,兼顾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标准,具有稳固的社会合理性。我们探求素质教育的真义,必须突破传统知识论的研究方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回到教育的真实世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领悟素质教育的本真意义,合理地把握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内在动力,以使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在坚实的本真

基点之上。

推进素质教育的案例

在前不久执教〈〈熟能生巧〉〉最后一课时时,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熟能生巧’的意思,就是熟练了就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B生说:“我知道武士有‘百步穿杨’本领,卖油老翁有从铜钱孔中注油,不沾湿铜钱的本领。我觉得他们真了不起。”

C生说:“我知道武士很骄傲,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故意买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一点我觉得卖油翁做的比武士好。我喜欢老翁。”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C不一样,我喜欢武士。因为武士身强力壮,他的本领能保护自己,保卫国家。而卖油翁的本领却不怎么样!我觉得武士比卖油翁厉害。”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买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接着,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能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我觉得武士厉害,因为卖油翁年纪大了,书上都称他为老翁了。如果让他去拉弓射箭,肯定是不行的,人老眼花,一定射不准箭。”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卖油翁厉害。如果让武士去注油,肯定会把油滴在铜钱上。”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武士年轻,还可以在学,而老翁胡子都已经白了(从书上插图中看出来),不可能练成武士那样的本领了。所以,我觉得武士厉害。”

又有一生说:“我觉得老翁厉害,不但注油的本领高,而且人也很谦虚,不象武士那样故意炫耀。”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厉害了;武士和老翁的本领又是怎么练就的;老翁是在告诉武士,他比武士厉害吗;„„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武士的年轻和老翁的年迈上去比较,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插图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是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请分析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放到了儿童成长的第一位,你对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认识。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许多父母感叹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教孩子学这学那的时间,所以总感觉自己的宝宝比不上别人的。可专家表示:评价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能由专人施教决定。如果父母们能将教

育融入生活,孩子一样能飞快地进步。

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父母的教育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品德教育,时时处处

当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看到门旁盛开的鲜花,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闻香不香。这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他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摆摆手说:“花儿是给大家看的,摘花不对。”来到熊猫馆,让孩子看看熊猫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见了大象,讲一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子有什么妙用。来到水禽湖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子和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仙鹤。看到有人投打小动物,问孩子他们对吗?咱们怎么办?喝过饮料的瓶子、剥下的果皮,叫孩子扔进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苛薄一点说,孩子的未来是由父母给予并教其创世的!父母教会孩子仁义,那么孩子的未来世界也将是充满了情意的温馨世界,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令其深谙父母的富涵的爱,将来孩子才会在能够自维生命的基础上加倍珍惜其所得到的一切,孩子一旦懂得了珍惜的含义,此时,作为监护人的我们,才算是为孩子们留下了第一笔财富,应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并非每位家长都能做到并留给孩子的财富!

教育孩子就像伺弄花木一样,我们一定要适时培好底肥,及时剪

下不适宜留置的枝丫,以保证供给生命的营养不被浪费,且可适时地供应养分,而我们的孩子,一生之金季正是糼时——(0-7)岁,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道理,我们能够为宝贝做的事情正是0岁前的准备,0岁后的付出与培养,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宝贝收获的将是无以计数的优点,优点多了集合成线,线多了集合成片,最终造就了近乎完美的形象,那时那刻,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将成为一种资本,且是可获得多倍收益的可行性投资,待孩子成就时,便是我们成就时,——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那时我们才是真正的不娱自乐呀!所谓今日的苦换来明日的甜,而今昔的舍弃宝贝求一时安逸的做法,正所谓的“今日的福”正酝酿“他日的祸”呀!所以,家长一方面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辨别社会中的是是非非,同时家长还要检点自己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请结合所学谈一谈终身教育的理论依据。

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对教师的作用必须加以根本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所发挥的作用在重要性和影响两方面都将消失;由于他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这项任务移交给技术媒介,就尤其如此。另一方面,他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将要加强。人们不久就会承认这样的情况令人难以置信,即象孩子这样宝贵的具有各种性格与希望的

教育对象,竟然听任个人——教师去安排,而这个人却不具备完成这项棘手的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对孩子拥有这么大支配权力的成年人没有能力去理解孩子、理解情况与他相同的人,不去知道而去裁决,不去找出在每个人身上的长处而是去惩罚他们的每个缺点,这种情况难道是可以想象的吗?所有这些要求彻底的理论与实践准备,包括普通心理学和智力研究以及在整个社会的广泛意义上和在集团社会学的狭隘意义上的社会学。这里所需要的是,为了使教师完成其任务,要立即开展对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低程度的培训,以便消灭浪费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终身学习”条明确指出教师应:„.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请谈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它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如何。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李政道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如下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即专博相济,一专多通,广采百家为我所用。②层次性原则,即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从低到高,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没有基础层次较高层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高层次,则显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层次都不

能忽视。③比例性,即各种知识在顾全大局时,数量和质量之间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则应根据培养目标来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识结构的组成就不一样。④动态性原则,即所追求的知识结构决不应当处于僵化状态,而须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这是为适应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课题和领域、职业和工作变动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九、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班主任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宽容学生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前提。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未成熟或待发展,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育的宗旨就是不断纠正这些错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这是其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道德评价标准往往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坚强的意志品格尚未形成。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就是“无知”,这也是其缺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犯错,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改正,很多时候人不犯错误就根本意识不到错误的存在,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是教师爱的体现,

是了解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宽容本身就是教育,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教师怎样宽容学生的缺点呢?

(一)认识上宽容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学生和自己过不去,而应该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有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找学生犯错的根源,不去理睬,学生自己就主动改正了。有的时候,学生的小毛病和错误总是一犯再犯,或者学生偏偏在教师刚强调某个问题之后就“闯红灯”,甚至恰恰在教师认为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地方或时间出了“乱子”,弄得教师进退两难、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当着教师的面信誓旦旦地保证改正错误,决心很大,可实际行动又跟不上,边改边犯、时好时差、犯冷热病。这时,教师不能认为此学生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对学生彻底失望,一定要克制愤怒的感情,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认真调查分析,做到思想认识上宽容,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态度上宽容

对学生所犯错误性质较为严重,或者本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态度“恶劣”而放弃宽容。学生的认识水平、个性、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冷静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思想根源。对于那些较为顽固、甚至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也必须控制情绪,即使学生犯的错误有损教师威信。因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已成为习惯,需要较长时间来转变,一定要做到冷

静宽容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三) 时间上宽容

部分学生缺点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可以想象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或拖拉等)是否短时间就改正了。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改正错误。对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应尽可能在课后处理,而对公众场合发生的问题,则尽可能个别处理。

(四)条件上宽容

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价钱”,给他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学生既然和教师“讨价还价”,说明他已认识到了错误,应该给他改正错误以更大的余地。同时,这样做也是保护学生自尊的有效办法。

(五)要求上宽容

“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学生总是有差别的,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对其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些学生教师认为“响鼓还要重槌敲”,要求自然可以高一些,但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或心理敏感的原因,对其要求可以灵活一点或放松一点。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公平地对待学生,真正地促进其发展。

(六) 处理上宽容

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应当讲清楚,严肃批评,但处理时则要视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初犯或情况比较特殊,或事后认识较好,有改过决心的,尽量做到从轻处理,或不作处理。因为对学生的处理也是教育,目的是防止旧病复发,对一些思想顽固的学生,经

教育一时能改正三分的,就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对部分学生犯错误的宽容绝不是放纵、姑息,而是给这些学生创造最大改过的机会,使其能尽快、彻底、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

十、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两学生交头接耳,便喝令学生停止说话,并令两学生相互拧脸蛋以示惩戒,下课后,学生以教师体罚学生为由前往教务处申述,教师解释“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请结合所学对案例中教师在教务处的解释进行分析。

惩戒和体罚是明显不同的,惩戒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体罚则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教育中的惩戒是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不伤害其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或强制性纠正措施,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在教育教学中,由于体罚是不科学、不民主的有害的惩戒儿童的教育方法,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体罚、慎用惩戒。

第四篇:初中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题

一、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答:在新时期,坚守教师职业信念,教师之间平等竞争,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于有偿家教这一看法我觉得不应该从绝对的哪方面来评价,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认为关于有偿家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有偿家教是一个新事物,它区别于我们平时的上学教育,对于家长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请个家教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所以在这点上我支持。

(2)当今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有偿家教便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家教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

(3)为他人提供家教,我觉得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在家教过程中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能力。

(4)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它是以有偿报酬来计算的,所以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社会要加强监督,政府要规范它们的定价。

(5)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家长更多要考虑到孩子的态度,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我觉得比提高成绩更重要。一个懂事的孩子可能会更自觉地投人学习,而且给家长省下了精力和金钱,家长不应该盲目为子女找家教,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给孩子加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真的需要家教,家长也要精心选择素质高的教师。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责任制,防止教师课堂上少讲,课后挣黑钱,使家教健康的发展。

二、据调查93.1%的教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你觉得教师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谈谈缓解自身压力的策略。

答: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一)学校因素:这是研究者普遍认为的教师职业压力的最主要的压力源。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量太大、学生难教育、升学压力大、领导不正确评价、教师间竞争激烈、学生考试不理想、学习评职受阻、班级管理不成功、同事间不正当竞争等。这些学校的因素就原因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由于学校管理和条件给教师造成的职业压力。

(2)由于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而引起的教师职业压力。

(3)学校的人际关系可能影响教师的心态,促使压力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教师职业压力源中占第二位的压力来源。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低、与家长关系难处理、家庭不支持等。关于社会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

(1)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待遇导致教师压力。 (2)社会的变革使教师感受到压力。

(3)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使教师感到压力。 (4)教育的改革和变化造成教师的压力。

(三)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价值无法实现和课堂教学不受学生的欢迎。 (1)教师过高的期望。(2)能力素质。(3)教师过强的感受能力。 缓解自身压力的策略有:

(1)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2)推移时间遗忘法———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3)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4)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5)众人面前理智法——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

(6)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7)音乐与生理保健法——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8)自信自主激励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始。

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没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关键在于:机会对人是均等的,只有在准备中等待机会,才能善于抓住机会。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情绪、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难和压力视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将危机当作机遇的起点,那么,你就能积极看待人生的苦恼。

第三,你所承担的任务或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千万不要与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对抗,而是尽力保持平静的心情。

三、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才的,具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成功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拥有相对于自己或是相对于他人的智力强项,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发现、培养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以强项带弱项的学习,构建自己的优势智力组合,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

3.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不依附于包括家长、教师、同学在内的任何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就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窒息学生的思想。

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不过我们认为那些“差生”可能就是另一方面的“优生”;只不过我们教师的培养观太差,没有发现他们的闪亮点。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中学教育更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去教学,不仅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过去传统教育模式里,学习的好坏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当学生学习成绩差,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的时候,老师就认为个学生已经无药可救,成了教不好的学生。而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因此,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不能以学生成绩为主,而应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生作为有待发展的个体,待开发的土地,教师首先要确立“人人都是可造之材”的观念,其次要做的用爱春风化雨般的进入孩子内心,带给他们知识和快乐。教师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职业,爱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再次,在具备爱心的同时,还必须牢固的树立责任意识,这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教师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置学生一生前途于不顾,也不应该一句“教不好”而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是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确立的师德。

四、你觉得尊重学生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作为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环境,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学生成长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尊重学生体现在:

(一)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1)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完整的人格特征,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态度、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气质及性格类型等。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便是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的学生,抹杀学生的个性。所以,评价学生要以事论事,针对其具体行为,而不要评价其个性特征。

(3) 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应注意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参与性、创新性。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知识的掌握极为重要,同时科学有效地掌握知识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分不开。通过主动参与,学生不仅获得直接的经验,而且获得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

(4) 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隐私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都有不愿为人所知的小秘密,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现实中有个别教师却以学生 (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 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上为由,不经学生同意私拆信件,或将学生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公之于众等。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根本谈不上教育学生,甚至会严重伤害学生。。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隐私,给他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自由地放飞自己的心灵,自由地成长。 (5) 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在新时期,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就要坚持教育的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与教师才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心情舒畅,充满喜悦和快乐。也只有师生平等才能使教师体验到对每个学生的责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心理相容、彼此信任、彼此尊重。

(三)尊重学生与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 广大教师要增强自己作为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改变传统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加以尊重、理解,真正地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要关心和了解学生,教育家卢梭曾经指出: “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 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常言说: “ 严师出高徒。 ” 古人又云: “ 教不严,师之惰。 ” 要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严格要求学生。

五、举例说明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

答: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我认为我们不仅仅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转变教学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新时期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建构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它是以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为前提。这个引导者,它有双重意义:既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又是知识的引导者。引得要巧,导的要妙,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者轻松,学者愉快。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这不仅具有教学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总之,新课改中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答: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教师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态度、方式等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师德素养。

(1)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其次,教师还要更新知识观。最后,教师还要正确确立“平等者中的首席”观念。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2)热爱尊重学生,确立民主观念,强化师生平等意识。

(3) 重视学生独立性、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改变“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4) 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交往策略。首先,要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交往环境。其次,要善于用类比或隐喻来表达观点或概念。再次,必须保持一种讲话者重视倾听者的感觉。最后,要注意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作为一名初三的班主任,在平时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慢慢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1、要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要尊重学生

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真心的尊重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平等地位,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信任学生

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能增加学生自己的自信心。

4、要真诚对待学生

(1). 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2). 真诚地与学生交往。

5、宽松的教育环境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发挥潜力,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可以做到这点。让我们用自己的真诚去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谈谈你在学生评价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答:评价学生的方式及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措施有:1.语言评价。语言评价是随时随地、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当学生有了明显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2.字面评价。字面评价是当教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时一种间接的评价方式,运用它有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3.图形评价。用图形来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可观可感,形象有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4.神态评价。神态评价是最有魅力的评价。有时候,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微笑表情,就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具体书面评价时,一般从这些方面考虑:1.行为表现观察。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能正确地判断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发展状况。行为表现观察最有利于实现多主体评价,行为表现观察与成长记录是一个评价过程的两个侧面。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观察就是成长记录。任何行为都是知、行、意的结合,行为表现观察还有利于评价学业发展的三维目标。行为表现观察离不开教学过程,能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目的。“素质评价手册”应成为行为表现观察的主要工具,与其相对应的就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2.考试与测验。考试与测验仍然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评价工具。但是考试与测验的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设计开放题、综合题、应用题等,还可设计带有自评性质的试题(如给出试题元素,让学生自行命题;允许学生指定一题“延时解答”,即不立即解答,待准备充分后再解答)。3.学科技能测试。选择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科技能,编制技能测试卡(包括测试材料、评分等标准),学生随机选卡,由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打分或定等级。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技能情况。4.学科综合任务评价。指定 3~4项学科综合活动主题,分别给出活动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单独完成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记录活动的目的,设计方案,寻找合作者,记录活动过程,写出成果交流报告。写出自己体会,同伴评语,家长评语,教师评语。可考查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与人合作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情况。

如何才能做到切实有效的、真实的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呢?

(一)、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1.从课堂学生的参与意识来评价学生。 2.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评价。

3.从社会实践中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学生。

4.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评价学生。,教师只要在批改作业时能适当地多鼓励学生,多夸奖学生,并把作业的质量及完成作业的态度,学习方法等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那收到的效果将更好。

5.从学生的检测情况来评价学生。它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评价学生的其中一个标准,它只是学生综合评价的参考之一。

(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在学校期间与同班同学接触的最多,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最为了解,对于某一位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主动性都较为清楚,让学生对学生互评,即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助、互促的动力,使学生有一个竞争的对手和学习的伙伴。

(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评不是指期末的自评,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自我反思,检测中对于做错的题,不是由着它不了了之,而是对自已出错的地方认真分析,进行自我的查漏补缺,为自已有一个质的飞跃打基础。

(四)、家长眼中的学生。 家长与学生多些沟通,使学生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也鼓励家长多些用欣赏的眼光来挖掘学生的优点,评价学生时要多说优点少说缺点,多鼓励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标承认差异,每个人因各自智力领域的不同,特长不同,优点不同,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就有了差异。作为教师需不断地挖掘出学生的优点使其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肯定其优点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正确地认识评价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充当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能愉快地、自信地学习。

八、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处理家长与教师关系的。

答: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教师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教师和家长交往的程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重视家校沟通,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探寻多种形式、深层次、有效的沟通,并且对于那些特殊家庭的儿童要特别的关怀,关心爱护他们,扭转特殊家庭对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重视家校沟通。

1.教师与家长应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都是以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应该建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平等关系,只有平等才有沟通的可能;

2. 教师与家长要有良好的沟通习惯。

( 1)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学校开放日、展示日、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

( 2)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不要伤害家长的感情,要全面、客观地介绍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

( 3)要及时地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 4)由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了如指掌,家长不仅熟悉他的思想品德、学习状况,而且熟悉他的性格、爱好,了解他的愿望与要求。如果教师能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就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情况,使教育在家长的配合下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5)对于教师批评学生,有时过火或出现不当,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挑剔,甚至指责教师。家长应与教师当面交谈,要充分理解做教师的,都是真心诚意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成才,盼望孩子积极向上、天天进步,这种心情是绝对不用怀疑的。只有给教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才会同心协力地把孩子培养好。

3. 换位思考。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对这点给予充分理解。我们知道,教师评价学生至少有两个大“参照物”:一是自己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二是现在面对的所有的教育对象 (一个班甚至几个班学生 )。家长评价孩子至多是两个小“参照物”:一是自己或家人的过去;二是孩子的同伴。由此,某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和他 (她 )在家长心目中的位置肯定有差距,有时,这种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缩小的。教师和家长如果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够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只能是平等互助的、齐心协力的朋友关系,只有双方同心协力且方法得当,关系才会融洽,才会出现“ 1+ 1> 2”的教育效果。

九、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上世纪70年代末,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对提高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命题是科学的,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不断地促进着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自主、主动发展”。如果“教”是这样的一种“教”,而且“不限于认知和知识教学”,“指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那么我自然拥护并提倡“教是为了不教”了。

如何准确理解叶先生的这一著名论断呢?

(1)”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论的提出,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专门针对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不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活动空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而说的,有矫正错误做法的意思。

(2)叶先生从来就没有否定教。他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可以这样说,指导也是教。既然指导是必要的,那么教也是必要的。

(3)教是为了不教,还得弄清教什么 。教育包括教、育两个方面,有些东西还是必要教的,如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他们学习方法、教他们必要的操作步骤等。

(4)教是为了不教,也得搞清为什么不教。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如果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多元思维,发散思维,真正的授人以“渔”,才能达到所谓“不教”的境界,而做到这一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主导、教师的“教”还是少不了的。

新课程把教师的作用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上,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在对我国教育教学史的学习看,任何时期的教育理论都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可放弃时代背景,应该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前教育家的思想。以找到一个最基础的教育教学规律。我想这也是作为教育者的一个目标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可放弃时代背景,应该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前教育家的思想。以找到一个最基础的教育教学规律。我想这也是作为教育者的一个目标吧。

十、举例说明“身教重于言教”。

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道理。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一种影响,一种教育。“一万个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学生在学校、家庭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听成人在说教,并且成人在说教的时候总是针对学生而说的,不断地重复、强调,以为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殊不知,学生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世界,并将成人的话语和成人行为放在一块对比,从而得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并不是只凭耳朵听到的来判断。学生对亲眼看到的行为无疑要比听来的、抽象的、间接的道理认识更深刻、生动、全面。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时,这种要求首先要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用行动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可以说行为本身就是无声的要求,无声的语言。无声语言的传播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也是最普遍的心灵与情感的传播方式,也最能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意愿。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件事印象深刻,现在想起来犹如发生在昨天,那是初一我接任班主任的开学的第一天,有父母牵着孩子陆续来到教师门口报道,有一个羞涩的小女孩躲在母亲的背后不愿出来,我轻轻的拉过她,并把她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不经意间我帮她擦拭完桌椅并安慰她坐下,从此后每天我的讲桌都是干干净净的,后来才听别的小朋友说是这个小女孩她每天帮我擦拭讲桌,她说开学时我帮她擦桌子让她很感动,所以她要每天帮我擦,听后我感动的哭了,我深深的体会到“身教重于言传”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道理。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一种影响,一种教育。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习惯上都多多少少保持着某些教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仿性强,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依恋感。加上教师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使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例:“树榜样,找差距”,同学们列举了班中的许多好人好事,正当学生深受感染,觉得自己生活在友爱之中,决定效仿榜样时,一个学生突然说了这样一番话:“学校规定校内不准骑车,我们学生倒是做到了,可我发现很多老师并不遵守这一规定,公然在学生面前骑车进出。学校规定学生要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他们更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我想对全体老师说一句:身教重于言教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的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找起老师的碴来:“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学校再三强调要我们唱响国歌,可老师们非但不唱,有的甚至还聊天呢!”“学校提倡要‘你丢我捡’,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可有的老师对地上很大的废纸、果皮熟视无睹!”“学校要求学生要穿戴整齐,注意形象,可有的老师敞开着衣服,一点也不庄重!”…… (1)身教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身教,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从而强化或消除某种行为。

(2)重视身教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强化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影响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打下良好基础,更要在工作过程中勤于学习,全面完善自己,要重视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好的榜样作用。

其次,日常行为注重身教。“师范无小事”,日常行为中教师的表现学生看在眼里,影响在心中。要让学生做到遵守学校纪律、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知错就改、面对困难毫不畏惧,那么教师应该首当其冲,率先垂范。

再次,治学严谨注重身教。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能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学习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最后,教师身教要前后一致。对于学生来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教师一致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不仅要争取学校家长保持一致,而且自己的前后言行也要保持一致。不能反反复复,这样只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缺乏必要的、一致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同时还要提高道德修养,提高自觉维护一定规则的能力。例如,魏书生当班主任,常年坚持在教室工作,当了教育局长仍然坚持天天给学生上课,乐此不疲。他不仅让学生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教育的魅力,同时,他也从学生、课堂中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源头活水”。社会,廉洁从教,热爱每一个学生已成为对教师的迫切要求。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价值取向、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熏陶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切不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而应该时时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要求学生言行文明,自己就得说话文雅,不乱丢粉笔头;教师要求学生讲究卫生,自己就得案几齐整,不随地吐痰;教师要求学生热爱集体,自己就得维护学校荣誉,不给学校抹黑;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作业,自己就得认真备课、批改,不敷衍了事;教师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得兢兢业业,对教学工作孜孜以求……总之,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高雅的形象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五篇:国培作业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国培作业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问题一: 这节课说课的时候如何分析教材?

“传染病及其预防”是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开篇,从日常疾病入手,分析传染病、病原体等概念,利用资料分析普通流感、甲型肝炎的流行概况,提出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通过照片和图片阐述了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基本预防措施,并概述了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为下节课学习“免疫和计划免疫”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和衔接。

问题二: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落到实处的,让学生能掌握的更好呢?

通过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归纳总结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列举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传染病,即近年来流行的传染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突破的?

教学难点是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及分析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学生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比较近视眼和结膜炎的发病原因,知道病原体传播是引起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能够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提高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普通流感、甲型肝炎等实例,找出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体会并理解其基本概念;根据实例、图片、阅读资料和社会热点,总结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最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传染病的危害,关注常见传染病预防,提高“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认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制药生产现场管理下一篇:制药清洁生产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