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

2023-01-26

近年来, T2DM的发病在逐渐年轻化, 早发糖尿病逐年增多。尤其在发展中国家T2DM主要发生在中年或更年轻的人群中,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也不少见。本研究对早发和迟发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 以期为研究早发T2DM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目前, 学术界对“早发”和“迟发”T2DM的年龄尚无统一界定, 本研究沿用国外[1]较多采用的年龄界限, 以诊断时年龄≤40岁和<40岁将T2DM分为早发和迟发。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 临床诊断为T2DM的连续性病例679例, 其中病程≤5年并且资料齐全者306例。根据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T2DM组 (简称早发组) 和迟发T2DM (简称迟发组) 。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 (FPG)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 (LDL-C) (迈瑞BO-300)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 、空腹C肽 (FC-P) (电化学发光法) 水平。

测血压明确高血压诊断。凡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或本次入院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高血压病史或有服用降压药物史者, 均诊断为高血压。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24~27.9为超重, >28.0为肥胖。详细询问病史, 三代以内的亲属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家族史阳性。

注:与早发组比较, ▲P<0.05, #P<0.01;2组的血压、血脂、FC-P已经过年龄、性别、FPC、BMI校正

1.3 统计学处理

计算资料用 (x-±s) 表示, 率用百分数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二项logistic方程用于分析与T2DM早发有关的因素。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11.0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表1)

早发组的BMI比迟发组高, 其肥胖患者比例也高于迟发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FPG无显著差异, 早发组的HBA1C、FC-P高于迟发组。早发组的TG比迟发组高、HDL-C比迟发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 但迟发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早发组。早发组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比例和母亲糖尿病史阳性比例显著高于迟发组。

2.2 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可能与早发T2DM有关的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最终统计量的排序, 见表2, EXP (B) 为正值则提示该因素与早发T2DM呈正相关, 值越大, 则发生早发性T2DM的危险比越大。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是T2DM起病的主要始动因素。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 (IR) , 随着体重的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可提高。高TG血症也已被证明是IR的早期表现。本研究中, 早发T2DM组的BMI和TG显著高于迟发组, 提示IR可能与早发T2DM发生、发展有关。此外, 早发组的TC-P显著高于迟发组, 反映早发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仍然较好。由此可见, T2DM提早发病的病理生理因素中, IR较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更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 与迟发T2DM患者相比, 早发者有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糖尿病家族史对早发T2DM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确定。大多数学者支持T2DM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观点, 多基因的微效果累计作用以及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是主要的。虽然已有学者做大量工作, 对百种以上与葡萄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 但对有关早发T2DM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除单基因疾病如MODY及线粒体有关的基因突变外, 其他则知之甚少。Ng等[1]的研究发现早发T2DM患者中仅有14%有公认的基因突变。因此, 已知的某些单基因突变不能解释大部分T2DM的提早发病。此外, 还应注意母系效应对T2DM提早发病的影响。本研究早发组的母亲糖尿病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 类似现象还见于北美Pima印第安人[2]和香港[3]的中国人。现有研究已表明, 早发的母系效应可能与妊娠时母体子宫内环境改变、线粒体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是无论对有亲缘关系或无亲缘关系筛查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出率甚低[4]。有理由推测, 线粒体基因突变应不是本研究母系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 早发T2DM的家族聚集性除考虑与单基因突变、线粒体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有关外, 更应注意同一家族中可能有相似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早发T2DM的预防措施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真正明白之前, 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无异于所有T2DM。对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母亲有糖尿病史者, 肥胖或者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都是极高的警示, 不管伴不伴有葡萄糖调节受损都应严格执行已知的糖尿病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 (T2DM) 的临床资料, 认识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启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306例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 比较2组在体质指数 (BMI) 、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的差异。结果 与迟发组患者相比, 早发组有高BMI、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结论 (1) 早发T2DM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 (2) 重视代谢紊乱的各项指标预防早发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1] Ng MC, Lee SC, KO GT, et al.Familial early-onset type2diabetes in Chinese patients[J].Diabetes Care, 2001, 24:663~671.

[2] Fagot-Campagna A, Pettitt DJ, Engelgau MM, et al.Type2diabe-tes among north American chidren and adolescents:an epidemio-logic review and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J].J Pediatr, 2000, 136:664~672.

[3] Lee SC, ko GT, Li jk, et al.Factors predicting she age when type2diagnosed in Hong kong Chinese subjects[J].Diabetes Care, 2001, 24:646~649.

[4] 侯玲玲, 梁伟, 吴华, 等.线粒体rRNALeu (UUR) 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新医学, 2001, 32:587~5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班级图书角对阅读教学的辅助研究下一篇:高校电力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