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2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高校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找准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定位,走符合学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摘要: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战略,应是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多层次的教育。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SWOT分析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是地方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力军。然而,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定位不尽相同,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我长处,如何充分挖掘其所在区域的创业教育资源,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已经成为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SWOT法分析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以便正确定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战略。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国外的创业教育是从创业技能培养与创业实践活动开始的。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随后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创业的基金会和协会也开始出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领先的创业教育基地,既是创业型大学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职业院校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是创业教育中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创业教育开始发展,随后有300多所大学开设创业管理类课程,商学院居多。到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创业教育已臻成熟,2003年全球开设了创业管理相关课程的大学已超过1 500所,与创业管理相关的英文期刊有44种,创业教育受捐赠点有200多个[1]。从国外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商学院在创业教育中最积极、最主动,专业资源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发起机构、教学实施机构和咨询机构,对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20多年来,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努力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上高校的“创业教育”发生着重大变革,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即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新一轮世界范围的教改浪潮被掀起。目前,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完善阶段,迄今为止,美国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新力研究机构,1 6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2 200多门相关课程,他们致力于创新力的研究,开展创新教育。韩国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教育必须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转移,大学教育必须由传播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向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日本高校把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把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规定《产业社会与人》作为日本学生的必修创业课程。[2]

(二)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相较国外“创业”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较晚,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北京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兴起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团中央、中国科协又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使得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公司产生,形成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的教育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基本属于“业余教育”。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是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2010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0年5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2009)认为,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实践、去推进[3]。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2009)认为: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创业的培训,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2009)认为:大学生应培养创新精神,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摒弃谋生不谋道的观念;高校要推进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有利氛围。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2010)提出,创业教育模式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提出,创新比创业更根本,创业为“表”,创新为“里”。一方面,创业不同于创新,创业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创新包含更多思维层面的创造。另一方面,创新与创业是不可分割的,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业依靠创新支撑。创新的思维和意愿加上实践能力和市场机遇,容易实现创业;同时,创业是一种行为上的创新,是创新的行动化和体现形式。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来看,创业教育及其研究的主题大多停留在创业领域各个表层的分析和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依据自身特点正确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提升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特殊责任。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目的在于提出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选择策略。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顺应历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传统教育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升华与发展;地方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突出自身办学特点,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审时度势,加强研究,选择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完成培养创业人才目标的适当路径,真正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并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工作。

地方财经类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地方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在地方创新创业教育中举足轻重,其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相对其他院校而言,财经类院校的MBA是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最广泛的,层次也是最高的,它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规格和外延拓展项目等方面为其他类型的创业教育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关系密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具备较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个人创立公司、创办企业的行为;也有人认为, 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缓解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其实这些理解是不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局限于已给定的知识与理论的灌输,也不是局限于创办企业或公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创新,还要关注需求创新,不仅要强调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培养,还要强调社会意识创新、思想观念创新。

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师资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存在显著差距,大多数创新创业学科发展还停留在提供单一课程上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学专业学科,大部分地方性院校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大多专业教师是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或辅导员。师资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多数大学生接触过的创业教育只不过是上过一两门创业课程或者在校期间听过一两场创业类讲座,接受过系统性的创业教育的学生很少。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在国外高校及国内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潮的影响下,许多地方高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河北省出台了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河北省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决定共同设立“创业服务资金”,组织开展“创业帮扶工程”;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要求,河北省人力资源保障局结合本省实际,实施了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服务。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学校切实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与创业”等多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每年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和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等大赛,提高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意识和兴趣。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培训并邀请专家讲授创业知识。2010年10月,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正式开园,目的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就业,并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规范的发展环境,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帮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启动,加强并逐步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政策体系。学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是在学校多年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创办的,本着“传承经贸精神,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成集“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创业项目研发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创业思想集聚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科技创业园主要分为艺术设计、生产制作、IT信息服务和综合服务四大部分,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必要的创业硬件,如办公场地、接待室等,对大学生入园创业团队免收租金,并有多项优惠政策扶植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还提供创业软件服务,给创业者推荐项目,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通道,形成轻松创业的氛围。

(四)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威胁(Threats)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更好地开拓事业,尤其是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相对不足[4]。

由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文性质的学科居多,在科研经费、技术创新经费无法与理工科性质的院校相比。因此在创业资金投入方面,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业风险基金和社会支持性政策资金投入不多,财力不足致使创业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滞后,大大限制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向高层次、高科技行业发展。

社会对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财经类高校必须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正确定位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战略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教育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的有限等因素,其创办企业或公司的失败概率是极高的。尽管我国的创业政策还不完善,创业环境有待建设,但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提早认识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引领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综合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创办企业或公司。由于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一两门创业课程或者听过一两场创业类讲座,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教育

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大学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方面需要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身心。创新创业教育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赖,不能脱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同时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应渗透着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关键在于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根据地方自身优势特点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体系,加强省内外知名创业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把地方社会资源充实到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中。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空间,完善创新创业奖励机制,激发大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2]董晓玲.国外创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J].消费导刊,2007,(9).

[3]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4]任鹏飞,戴绍栋.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纪桥,2010,(3).

(课题主持人:李建英;课题组成员:李晓燕,张进良,耿会清,吕建春,田岚,孙素梅)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SWOT Analysis on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Local Finance and Economics Academy

Topic Team

Key words: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reative talents, SWOT analysis

作者:课题组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2:

关于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高校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找准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定位,走符合学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从创新人格养成、创新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三个层次上积极推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探索拔尖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的关键。这一论断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单属于尖端大学,作为相对弱势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仍然大有作为。

一、“创新”是否应当成为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创新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集合,创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和方式,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只要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包括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共同的使命。

(一)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和应尽的义务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毫无疑问,创新人才培养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类型高校的共同使命,创新更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所在,发现、创造、变革,无论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无不渗透着创新的元素。大学正是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创造、传播和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

(二)创新人才培养是财经类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

我们不否认技术领域的创造发明是创新的主要形式,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先将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应用的恰恰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提出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开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和管理体制创新。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依赖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个便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应当成为财经类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更应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本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三)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

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意识,比如好奇心、兴趣、直觉、想象力等。在青年期20岁到25岁这个阶段,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其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是开发创新性思维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大学尤其是本科时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的生理和心理时期。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尤其重视本科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之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

不同高校因其专业、定位、生源等的不同而各具特点。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创新上就是创新深度的不同、创新领域的不同、创新社会价值不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自己的特色。

(一)创新人才的层次定位

创新根据层次不同可以分为新生事物的创造发明、局部或衍生的改良和改善、学习性创新。学习性创新虽然是最低层次的创新,但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个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高层次的創新能力,必须基于较低层次的创新学习。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仍处在学习性创新的阶段。学校要发挥的作用,就是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这种学习性创新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类型定位

根据所擅长领域的不同,创新人才可分为理论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艺型创新人才。不同的创新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彼此不可替代,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创新资源。对于教育而言,培养什么类型的创新人才是与学校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综合性重点大学应该以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地方性或专科性本科院校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而技艺型创新人才则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同时应兼顾其他类,满足高校创新培养向两端延伸的现实和需要。地方财经类院校,从其当前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定位出发,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但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些研究型高端人才的苗子,并且这个比例应随着学校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增大。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1.创新人格的养成。创新人格的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创新人格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因此,创新人格的养成就是要培养勤奋、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培养敢于质疑、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发散的、联想的、反向的创新思维。这一层次的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特别注意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考试环节,不应完全依赖于客观题型,要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题目,答案并非是唯一的。在学生的评价标准方面,要有多样性,降低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设置实践性环节的评价等。

2.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的外在显现状态,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的结构中包括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实现的。在高校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学术性社团、学术性活动等,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学生科研课题等途径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训类课程和课时,设置创新学分,使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这些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创新的方法和规律,锻炼和提升提出问题、设置假设、收集资料、实验检验的基本创新能力,锻炼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最佳的人才群体结构是形态匀称的金字塔型,而目前中国的人才结构中最大的缺陷是“塔尖”人物。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说的就是这个现状。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而言,是否要投入精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仍有一些争议和质疑。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趋同化和低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本科生,但是本科阶段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周期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基础作用。所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培育”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需要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和特殊的培养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综观国内的各个高校,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概有三种模式:

第一種是两段式。此种模式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代表,以成立荣誉学院的方式,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形式,在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苗子,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要求学校的学科门类要广,师资力量雄厚,能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融的培养和多样化的选择。在教学和培养中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选择与个性兴趣的契合性等。这种模式在综合性大学中应用较多,成效也比较明显。

第二种是产学研相结合。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基因工程创新班最为著名。华南理工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本科生中组建“创新班”,采取“2.5+1.5”的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半在华南理工学习,后一年半到华大基因学习,直接参与实验室一流专家小组的研究。目前,华南理工有类似“华大班”这样的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的拔尖人才创新班25个。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运用实验室、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平台的作用,把学校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三种是学科复合型,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根据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相关性和前沿性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从2006年起在学生公开选拔组建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理结合的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环境、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等,开展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南财经大学中也开设了“金融与理财实验班”“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从交叉学科入手,教学中强调学科交融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专业性较强,在人文社科类学校和专业应用比较多。

从上述三种模式在各个高校运行的状况看,学科复合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符合地方财经类高校的现实条件和人才需求。大部分的地方财经类院校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专业设置比较狭窄,产学研结合比较困难,因此对于“两段式”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应用缺乏基础。而学科的交叉和复合是财经科学发展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从近年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上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认识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冯有明.创新人才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童玉玲(1973-),女,浙江淳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童玉玲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摘 要]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向、进程和政策方面的现状,最后探讨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选择。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高校;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党的十八大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我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学者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者也深刻认识到协同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金融学类人才协同培养,就是以“协同”为手段,创新体制机制,促进高校、政府、金融企业等各类办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全面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界围绕“校企合作”与“金融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大主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但我们也注意到,关于校企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关于校企协同培养的文献也不多。陈浩、董颖(2014)分析了“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和特征。董姝妍,孙晓程(2015)构建了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赵卿(2016)探索了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教育的经验。张兄武(2016)认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 培养机制的建议。宋海涛等(2016)通过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动因及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协同培养人才上的建议。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地方财经类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许多地方财经类院校不顾学校办学定位,将培养目标锁定在造就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而非培养基于自身特色的人才上。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趋同,培养模式高度单一,导致金融学类专业人才市场上的毕业生“千人一面”。第二,过分强调应用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注意不够,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存在“地方院校只需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985,211高校的责任”的认识误区。第三,过多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忽略与银行、保险、投资、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与金融企业合作形式大于内容。第四,课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对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作用有限。上述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有利于实现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的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助于加强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学类专业的协同,提升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学类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利于整合协同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地方财经类院校通过相互聘请专任教师、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有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其所在地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协同创新,形成新的新兴交叉应用型金融学学科方向增长点。再次,有利于集聚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高校的智力优势,更好地集聚金融保险投资学者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宜区域金融发展需要的全面优秀的金融学类人才。最后,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协作来说,地方财经类院校依据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需求,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定向培养金融创新型人才,能更好地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服务。

(三)有利于实现高校、政府、金融企业的协同联动,提升地方财经类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政府无疑是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的人、物、财后盾。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利于实现当地政府、高校、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的协同联动,拓宽区域金融、保险等经济协同发展的合作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政府的协调与引导之下,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其他院校协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之间协作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卓有成效的平台;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创业基地和金融创新园区联动,金融創业基地和创新园区帮助金融学类学生将创新理想落地、创新理念和技术走向市场,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扶持,帮助金融创新型人才克服在学习、实习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调动了各种协同培养的主体,实现了各个方面的协同联动,为拓宽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的合作区域提供了重要的范式。

因此,必须以协同的理念,消除制度壁垒,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高校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向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建立创新性应用型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系统。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特别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缺失是制约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内部资源配置和人事制度使人才培养被局限于各二级学院建制的框架内,而难以在多学院、多学科专业或跨学院、跨学科专业之间展开。各二级学院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从高校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来看,金融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社会实践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

(一)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意向方面,有一定的交流但不够深入

近年来,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交流还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交流更多停留在表层,因此形成了阻碍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短板。究其原因,就是各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协调存在困难,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希望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联合培养让学生提前接触金融实务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金融专业能力,但多数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中介方却希望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进入其单位后能无缝对接参与到其具体的事务中去。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对校企协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进程方面,有一定的合作但需拓宽

金融创新型人才客观上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满足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创新不断加快的需求,这就需要地方财经类院校和金融机构之间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使金融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金融创新不断推出的节奏。目前来看,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虽然已经展开,但是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来看,目前签署的人才培养协作协议也不少,但是实质性的合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大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服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人才具有规范性,对金融学类学生又大量扩招,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从而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不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协同创新时的对接。金融企业方面,因为担心其核心机密外泄,实习学生只能做些简单的整理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

(三)在协同培养的政策方面,政府政策不完善,实施不到位

目前,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对策,但还需要进一步衔接。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就是所谓的“协同培养”。协同培养,包括了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协同。而从目前的协同培养程度来看,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大都是宏观性的,缺乏操作性,但在各方协同联合培养人才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却急需具体的实施细则来指导。具体的实施细则的缺失容易导致各方在协作中被捆绑手脚。同时,政府部门一般都没有设立一个协调高校企业协作的专门机构,因此各方协作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一旦风险和困难出现,就不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的有力支持。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分析

我国地方院校财经类金融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因此,探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理顺地方财经类院校内部金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金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同培养人才。地方财经类院校要合理分配资源,通过建立金融学科建设反哺专业建设机制、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资源保障机制和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金融学类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坚持金融科学研究与教学协同培养人才。要充分发挥金融学科科学研究对于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建立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金融学类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开发研究型课程和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活动“科研化”,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三是坚持行政管理与教学协同培养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学校行政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正确行使行政权力,提高协调指导和服务保障能力,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四是要坚持金融学类教师队伍建设协同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送派青年教师去金融企业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将一些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加大校外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通过人员实质性互聘等举措,聘请金融行业专家等作为讲座教师,拉近学校与行业的差距。

(二)建立以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联动机制

一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院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其他高校相关学院之间建立“院校协同联席工作小组”或者“金融学类专业协作组”。协调处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拓展人才培养合作领域与层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中的前瞻性问题,推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通过共同承担大型金融保险投资等攻关项目、师资互聘、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加强合作。同时,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金融學类专业人才,探索在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金融学类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组织建立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协调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否能符合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需要,以及这些毕业生能否给这些企业带来现实的生产力。地方财经类院校可借鉴美国经验,通过与金融业相关单位建立规范系统的沟通机制,使双方达到共赢。当然,除了沟通机制的建立,还要完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校内实践模式与校外实习基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与地方财经类院校共建校内的实践中心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另外,还需开展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模式探究,学生除了要在校内接受导师的指导外,还要定期到协作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

(三)形成以“政产学研用”为基础的联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政产学研用”即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用户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以政府为引导,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为一体的立体式合作系统,它体现了在创新平台搭建与制度建设、政策引导等方面政府的作用,也凸显了在创新进程中用户的主体地位。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此为基础,推动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金融行业等共同努力,协同培养高素质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具体表现在:

一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企业、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建立区域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金融行业的供需信息,完善金融数据库建设。政府要牵头引导成立“政产学研用”管理机构,协调处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的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为辅助的高校金融保险成果转化体系,鼓励各行为主体间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与文献资源共享,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和育人的环境,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产业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合作模式。

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建立风险责任承担机制。培养金融创新型人才,无论对个人、培养主体还是社会,都有着较好的预期收益,但风险和收益同在,所以各培养主体间应当建立风险责任承担机制,在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政府的协调下,各培养主体在各自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开展精诚合作,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

四、结论

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从校企合作视角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探讨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产业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合作模式,希望借此能对地方财经类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演进,加快我国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浩,董颖.略论“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 董姝妍,孙晓程.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3] 赵卿.产学研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金融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与管理,2016(4).

[4] 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

[5] 宋海涛,周航,董莉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欧阳资生 王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论文下一篇:系统动力学基础课程设计论文